可他们这是要去哪里呢?

徐恺之还来不及细想,几匹马已经出了城门。

又跑了半个时辰,马才停下,徐恺之看到不远处有人走过来:“冯师叔您到了,我们几个都在这里呢。”

冯师叔翻身下马,徐恺之也抬起头向四周打量过去。

十几个人站在不远处正在说话。

“呦,这是谁啊?”有个人笑着道,“冯师叔,你怎么带一个孩子来,我们今晚可是要抓人的,别吓坏了这位小公子。”

徐恺之正要说话,只觉得肩头一沉,立即有人将他扳过去打量:“冯师叔,您不是偷的孩子吧。”

冯师叔笑着道:“是来找四爷的。”

“找我们四爷做什么?”那人道,“莫不是也想要投效军中,你这可不行,黄毛小子,身上都没几两肉。”说着立即照徐恺之肩膀上打了一拳。

徐恺之趔趄了几步,但是他仍旧倔强地站回了原地。

“咦,这小子还有几分的血气,”几个人哈哈大笑,“将来长大了说不定真的能进军营。”

大家正笑着。

“差不多了,”张同走过来道,“从西边过来的,眼见就要到了,顾家说的没错,这些人就是来接货的。”

冯师叔嘿嘿一笑,伸手拍了拍徐恺之的肩膀:“你小子今天运气好,能看到我们满载而归了。”

几个人四散开来埋伏好,徐恺之跟着冯师叔身后藏在了一棵大树后,他的心慌跳个不停,平日里他要么去书院,要么回到家里,什么时候遇到这样的事。

不过,他虽然有些紧张、害怕,却还隐隐的觉得兴奋。

显而易见,这些人是听命于裴杞堂埋伏在这里抓人的。

“这次若是能抓个正着,看那些人还怎么不认账。”

大家埋伏好之后,又轻声议论起来。

“肯定能抓住,顾大小姐说今晚他们必定来接货。”

“你们不知道这些人…什么法子都能用,前两天有个扶棺出京的,那棺材看着就比平常的沉了不少,要是平日里我肯定带着兄弟们上去查了,还是老乐按住了我,说京里进出多少香料和胡服谁也没有他们家大小姐清楚,只要顾大小姐说香料没有出城,就肯定没有,我们这样冒冒失失地去查,反而会打草惊蛇。”

“我是不甘心,虽然没查他们,却一路跟着去看了看。也是巧了,临到下葬的时候,那棺材掉了一角,露出里面的东西,哎呦,里面的那位老爷生得壮硕,看起来足足有平常人两个大,将棺材占得满满的,怪不得看起来和寻常的不同。”

“要说我服谁,一个是咱们四爷,一个就是顾…”

“好了,”张同皱起眉头,“不要乱说话,人家也是帮我们一把,你这样胡言乱语传出去给人家惹来麻烦。”

那人立即住了嘴,不过立即又道:“我也不明白了,既然咱们四爷已经查到了那些货物,为什么不直接扣下来,还要让货物出京。”

张同照着那人头上给了一记:“你傻啊,光是扣下点货物,那些人直接找个替死鬼就搪塞过去了,真正想要查清楚,就要将一条线都扣下来,那些人用的车船虽然都是商船,可是给他们干活的人,可都在军籍上,他们平日里用这些人顶替吃空额军饷,私底下还用这些人运私货,只有将这些人都抓住…朝廷才能知道事情的严重性,那条真正的大鱼才跑不了。”

徐恺之听明白了,光扣一点货物,只能抓点小官,连整条线连窝端了,才能扣住大官。

那姐姐说的杜大人,到底是大官还是小官?

徐恺之正想着,又是一阵脚步声传来,那人站住之后,目光落在他脸上,然后惊讶:“你们怎么将徐大爷带来了?”

萧邑看到徐恺之一脸的惊讶。

这位徐大爷他是见过的,仔细看看就能辨认出来,徐家人是不可能让一个孩子出城跟这些人混在一起的。

萧邑道:“是谁将他带来的。”说着伸出手就要去拉徐恺之。

冯师叔却将徐恺之护住:“是徐大爷自己要来的,”说着胡子一翘,挤眉弄眼地着看徐恺之,“我说的对不对?”

这怎么可能。

萧邑抿起了嘴,若是徐家人发现他不见了,那是要闹出大事的,多亏大小姐的马车在这里,现在将徐大爷送回去还来得及。

“大爷,”萧邑弯下腰,“你还记得我们顾大小姐吗?她就在前面,我带您去找她吧!”

…………………

配合一下吧,徐大爷,落到冯师叔手里,也是倒霉了孩子。

身体不舒服,明天要去医院,最近都成了常客了,不知道怎么会这样,也不是流年啊~

坚持更新码字。

求月票,月中月中求票求票!

后面还有

第四百一十七章 好戏开演

顾大小姐也在这里。

徐恺之不禁惊讶,徐家和顾家的关系原本不错,后来是因为祖母对顾家有了偏见,才生了嫌隙,前些日子母亲和外祖母上门拜见,两家人之间的气氛又有所缓和,母亲还说要经常带他和姐姐去给顾老太太请安。

所以比起这些人来说,他自然觉得顾家更加亲切。

徐恺之看了看不远处的马车,又瞧瞧身边的人。就像顾家人说的那样,他去了马车上就会被送回徐家,可是他不想回去,在这里他觉得更有意思。

徐恺之想到这里抬起头:“我姐姐已经回去说了,今天…我晚些到家,家里不会着急。”

这是拒绝了他?

萧邑皱起眉头:“那我们去马车里,一会儿闹起来恐怕会不安全,徐恺之到底知不知道这里会发生什么事。”萧邑说着瞪了冯师叔一眼。

徐恺之却生怕萧邑将他带走似的,立即拉住了冯师叔的衣角:“我在这里没事,我就藏着不出声。”他是真的想知道捉人的时候会是什么样,这些事在平日里他是想也不敢想的。

冯师叔十分得意:“你瞧瞧,我说是徐大爷自己要来的吧?”

萧邑无可奈何,只好回到马车上向琅华禀告。

“徐大爷来了?”琅华听得这话抬起眼睛,冯师叔虽然整日里胡闹,但是没有裴杞堂的吩咐,他也不敢将徐恺之带过来。

裴杞堂想要做什么?徐家又知不知道这回事。

琅华刚想要下车去问问,外面就传来吴桐的声音:“大小姐,公子来了。”

琅华看向萧邑:“你先下去吧!”现在这种情况,谁也不会比裴杞堂更清楚。

裴杞堂撩开车帘,弯腰登上了马车,抬起眼睛立即就对上了琅华询问的目光。

“徐恺之怎么会在这里?”琅华皱起眉头问过去。

裴杞堂微微一笑,颇有些安抚琅华的意思,“他带着人在皇城司门口转悠,应该是有事想要跟我说,我猜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他这样不知深浅有些不妥当,我就让冯师叔将他带到一旁问问。”

在这种时候到皇城司门口找裴杞堂,的确容易让人起疑。

徐家有什么事要遮遮掩掩让一个小孩子去办,徐松元不会这样安排,难不成是徐恺之自己有事想要找裴杞堂?

但是两个人又是素未谋面,再急的事也不会这样冒冒失失地等在衙门口。

这样不经思量、任意妄为的做法,倒像是出自徐谨莜的手笔。

琅华乜了裴杞堂一眼:“只是要将他带到一旁问问,却怎么带出了城?”

上次她与裴杞堂说起自己的身世,她总觉得自己可能不是许氏所生,而那时候与许氏一起生产的正是徐夫人。这次裴杞堂将徐恺之带来这里,会不会想要借由徐恺之,将来向徐家打听什么消息。

可是那些都是她无端猜测,并没有什么依据。

早知道她就不跟裴杞堂说那些话。

裴杞堂笑道:“杭庭之也说徐恺之很聪明,带徐恺之来见识一下也没什么不好的。”

徐老夫人眼高于顶,徐松元有些迂腐,徐谨莜又是一个心怀不轨的人,杭氏和杭家倒是很好,可是不一定能拗得过徐老夫人。

徐家也是一团乱。

她是不想去操心徐家的事,可是想起杭氏却又忍不住思量,她没见过杭氏几次,却觉得杭氏很亲切,有种慈母的感觉,尤其是杭氏给她捂手的情景,每次想起来她都会觉得心里一暖。

或许裴杞堂是看准了这一点,才会故意和徐恺之接近。

“四爷,人来了。”

裴杞堂看向琅华:“你们小心着些。”

琅华正在思量徐家的事,下意识地回道:“你也是。”

听得这话,裴杞堂眼睛一亮。

琅华也被自己的反应惊住了,她怎么会习惯性地说这样的话,仿佛很担心裴杞堂似的。

琅华脸颊有些发热:“我是说…你们别被发现,要先跟着他们一直到落脚点,抓住他们所有人才能收网。”

裴杞堂脸上笑容不减,声音轻了许多:“我知道,我会小心,只要让人悄悄跟上,今天的事就成了,至于常裕那边,我已经让他们记下了今天押送私货出城的有多少人,晚上的时候写好文书放进密匣里,庄王那些人逃不掉。”

裴杞堂的目光似火,琅华被看得心中慌乱,不由地低下头:“我知道。”

琅华微垂着头,神情有些羞涩,裴杞堂的心就像是被软软地撞了一下,今天的气氛格外的好。他不想在这时候下车,却又不能误事。

“徐恺之那边你也放心,我让冯师父跟着他,不会有事,徐家那边我已经遣人去知会了。”无论如何,他要快些将事情办妥才是,这样就能有时间与琅华相处,裴杞堂想着下了马车。

马车和马都被远远地牵开。

周围安静下来,徐恺之仿佛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

很快从京城方向就有一队人牵着马车走了过来,这些人行动很快,眼见就要一掠而过。

忽然从不远处传来口哨声,这队人马立即停下来。

徐恺之只听到冯师叔在耳边轻声道:“过来接应的人吹了口哨,他们就要将货物放下,等那些人来拿。”

徐恺之眼睛紧紧地听着那条官路。

果然接应的人来了,两伙人见了面,就要移交货物。

张同立即挥了挥手,徐恺之立即就看到从四周冲出几十条人影,一下子将马车团团围住。

领头的人立即惊讶起来,就要大声呼喝,却被蹂身而上的几个人按在那里。

擒贼先擒王。

领头的人被按下,其他人顿时惊慌失措起来。

徐恺之睁大眼睛仔细地看着。

方才他竟然也没有发现,这四周竟然埋伏了那么多的伏兵。

“怎么样?”冯师叔嘿嘿笑着,“这可比读书好玩多了吧?”

听到这话,徐恺之点了点头,可惜他不能上去看个清楚。

“他们会怎么样?捉到他们就算完了吗?”徐恺之轻声问过去。

“当然不算,”冯师叔道,“好戏还在后面呢。”

…………………………

早上好小宝贝们~

别忘记给教主投月票呦!

第四百一十八章 愧疚

冯师叔话音刚落,徐恺之看到一个人走了过来。

那人的声音很清亮,“杜大人这么晚出城是为了什么事?”

徐恺之睁大了眼睛,那人越走越近,模样也渐渐清晰起来。

周围的点燃了火把,照亮了他身边的天空,他目光深湛,脸上到这一抹笑意,没有穿官服,甚至不是什么奢华名贵的衣袍,却有种与生俱来的雍容和威严。

徐恺之心里欢跳起来,这种威风凛凛的模样,让他生出一股崇敬,如果有一天他也能这样走过来,让所有人为之折服,那该多么的好。

眼看着前来接应的人被官兵压在那里,杜其仲面如死灰,侧过脸去看裴杞堂。

没想到裴杞堂动作会这样快,在这里将他们抓了正着,他还以为出了城这差事就算办完了,就算裴杞堂揪着不放,庄王将他推出去做了替罪羊,他的家人也会得到妥善的照顾。

杜其仲咬住牙:“裴杞堂,既然已经被你抓到了,我也没什么好说的。”

裴杞堂淡淡地望着杜其仲:“你以为什么都不说,庄王就会照顾你的家人吗?”

杜其仲眼皮重重地一跳。

“如果他会照顾你的家人,就不会让人担下这样的罪名,你知道这是什么罪?”

“就算你的家人得到了妥善的照应,”裴杞堂指指杜其仲身边的人,“这些人的家眷又该怎么办?”

裴杞堂话音刚落,那些押送货物的人已经咬牙切齿:“杜大人,咱们拼了吧,拼了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不拼就只有等死…”

杜其仲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现在公然与裴杞堂为敌,就算他跑了,他的家人也会被牵连,杜家一下子就完了,不但会被籍没家财,妻女恐怕也要做官奴婢。

所以他不能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能跑到哪里去。

“还有一个办法,”裴杞堂道,“杜大人就在这里自裁,不过在此之前你要跟手下这些兄弟说清楚,现在他们是什么人,又为什么人在奔波。”

杜其仲握紧了手里的剑。

“他们的名字一直都在军籍上,只要吃空饷的事情败露,庄王就会将罪责怪在他们头上,说他们是贪生怕死的逃兵。庄王和那些达官显贵拿着他们的饷银坐享荣华,却还要让他们继续为之效命。”

“依本朝律,他们不用等到秋天,就会被处决,人死了不要紧,他们的家人却永远甩不脱逃兵的名声。”

裴杞堂说完话,杜其仲感觉到一双双满是惊诧的眼睛望过来。

“杜大人,他说不是真的对不对?我们已经脱了军户,子孙再也不用在脸上刺字,世代为兵了,所以我们怎么会是逃兵?”

杜其仲不敢抬起头来看周围的人,握着剑的手瑟瑟发抖。

裴杞堂冷笑一声:“杜大人,您既然已经有了必死之心,为什么到现在也不愿意将实情告诉这些可怜人?”

听到这话,杜其仲忍不住畏缩着向后退了两步。

“你还是不敢说,因为亏欠他们良多,你没有脸去告诉他们实情,欠人的债无法偿还,是比死还痛苦的事。”

四周的人望着杜其仲脸上的神情。

“杜大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快告诉我们实情。”

“他这话是骗我们的…”

众人将杜其仲围在了中央。

其中一个一脸激动:“杜大人您倒是说句话,您不是说过庄王爷已经答应让我们脱籍了吗?”

杜其仲几乎已经喘不过气,那一张张连愤慨地望着他,只要他说出实情,就会立即将他撕成碎片。

裴杞堂淡淡地道:“不必再逼问杜大人,他是不会说的,因为他答应你们的事,根本做不到,如果你们都脱了军籍,庄王又要去哪里吃空饷,杜大人又怎么升官发财。”

杜其仲双腿一软,差点跌坐在地上。

这最大的秘密已经被裴杞堂查清楚了。

接下来裴杞堂一定不会放过庄王,他现在虽然是个死人,但是庄王又何尝不是自身难保。

所有人眼睛通红,就像是要向他索命的厉鬼。

“是真的,”杜其仲终于忍不住道,“裴大人说的都是真的,你们没有脱籍,你们还是军户,而且你们还拿着饷银,只不过没有分发给你们的家人,而是孝敬给了庄王爷。”

这些都是真的。

也许这些人都会因今晚的事而死,但是这些人不该糊里糊涂的死去。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杜其仲恍然一笑,这是他最后的善意。

杜其仲刚想到这里,肚子忽然一疼,身边的人已经一脚踹在了他身上,他感觉到了翻江倒海般的疼痛,仿佛五脏六腑都要被打碎了般。

他还没来得及缓过神,拳脚如同雨点般落在了他身上。杜其仲立即尝到了鲜血的味道,滚热的血液顺着他的鼻子和嘴喷溅而出,今晚就是他的死期,他终于要死在这里,之前多少个日夜的担惊受怕,多少次的愧疚和悔恨,这一次终于有了结果。

“打死了他,就没有人再为你们作证,你们现在还机会能够为自己争取,只要你们能够帮助朝廷抓住帮助庄王买卖私货的人,我会上奏朝廷,不会将你们从轻处罚,至少不会是逃兵。”

事到如今已经没有了别的选择。

“头一件事,”裴杞堂望着地上的杜其仲,“杜大人就要像平常一样回到家中,只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

“这样他就能为你们争取时间,配合朝廷将余下的人抓捕归案。”

杜其仲听到“呸”地一声,一口吐沫落在他脸上,但是紧接着他就被人抬起来。

众人道:“姓杜的,你把咱们带到这条路上来,现在你也该给咱们一个交代。”

杜其仲睁开眼睛。

裴杞堂道:“杜大人,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

徐恺之向前伸着头,他想要看清楚杜其仲的表情,却被人一把拖了过去。

冯师叔笑嘻嘻地道:“见好就收,时辰不早了,我该送你回去了。”

徐恺之想要拒绝,他刚张开嘴却又突然皱起了眉头,整个人弯成了一只虾米,冷汗从额头上滑下来。

……………………

今天好晚才从医院回来。

明天不用检查直接输液会早些。

大家多多担待吧~

第四百一十九章 治病

徐恺之的模样将冯师叔吓了一跳。

徐恺之咬着牙,脸色青白,显然是在极力地忍着疼痛。

半晌徐恺之才说出话:“我肚子疼。”

肚子疼?难不成是因为方才骑马受了颠簸?

冯师叔有些后悔,早知道他就不该将这孩子带来,如果闹出病来,可就一点都不好玩了。

现在可怎么办才好?

冯师叔向左右望去,想到了躲在不远处树林里的那辆马车,眼睛豁然一亮,二话不说夹起徐恺之向马车跑去。

琅华听到外面的萧妈妈喊了一声,紧接着车帘被掀开。

冯师叔就像胳膊底下夹了热炭一样,急急忙忙地将一团东西丢在马车里,然后就像火烧了屁股似的跑了老远。

琅华不禁皱起眉头,这小老头定是又惹了事,于是下意识地垂下头去看,却发现那团物什动了动,然后露出一张刷白的小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