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谋杀官员4:代上帝之手/高智商犯罪上一章:第 14 章
  • 谋杀官员4:代上帝之手/高智商犯罪下一章:第 16 章

所以我向他借了车,把他的车牌换到县局的这辆上面,进行犯罪。

在进行整场犯罪前,还有个影响成败的大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如何让林小峰配合。

第五十九章

林小峰显然不知道我的目的不光是杀王红民一个,他做梦都想不到我准备杀了所有人。

他告诉我,他同意配合的前提是,王红民死后没人会怀疑是他干的,他不想担负任何的风险。如果我把我的真实想法告诉他,哈哈,打死他也不会配合我犯罪了。

我想他答应配合我犯罪前,一定已经权衡过利弊了。如果拒绝,我会用视频将他捉拿归案,即便他说出我的计划,可是,在一切没有做之前,谁会信他的鬼话呢?如果答应我的要求,那么犯罪成功后,他手里也掌握了我的犯罪把柄,就不用怕我继续用视频威胁他了。

可是他根本不会想到我的目标是杀死所有人,这是疯子才会干的事,对吧?他压根想不到我是如此疯狂。

起初我把方案告诉他后,希望全程由他来开车,他当即就拒绝了,说这样最后一定会查到是他干的,反正都是一死,他不会帮我。

哈哈,如果他当时答应了,我根本没必要设计汽车消失的诡计,一查是他开的车,毫无疑问,他是凶手,换谁都查不出我。

没办法,和他协商的结果,犯罪的整个过程都由我来做,他只负责下毒。

为了打消他的顾虑,我告诉他一个假的方案。

即他先把车子开进绍市服务区,我提前在服务区里等着。到服务区后,他拿出自制的饮料,让大家喝了解渴,饮料里放了迷药。等迷药起效果后,我上车把所有人绑好,蒙上眼睛,然后开车离开。把车子开到白象县的老公路,为了不让其他人怀疑林小峰,我把他也绑起来。再把保温瓶里的饮料倒了,换上没加迷药的饮料。然后,我戴上面具,弄醒所有人,再当着所有人的面,杀死王红民,把车子烧毁,使看不出车子做过油漆,再离开。事后刑警队会来调查这起案子,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中。保温瓶中的饮料,已经被换掉,查不出迷药成分。活着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失去知觉的,绑架案是怎么发生的,谁下的手,林小峰给大家喝的饮料里,也没有问题。这样,他们也不会怀疑林小峰。

林小峰对我的这个方案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如果有人不喝饮料怎么办?我告诉他,如果那样的话,计划就取消。二是监控会不会拍到这些。我告诉他大可放心,全程我来开车,他躲到后面,不会被拍进去,即便犯罪失败,要抓也是抓我。

他想了很久,最后觉得我的方案可行,而且整个过程最冒风险的是我,不是他,他终于同意了。

12月下旬,王红民定了集体旅游的具体日期。他们出发前两个星期的某一天,我让林小峰把别克车停到马路对面,到了深夜,我戴上眼镜和帽子,贴了胡子,绕道躲开监控,来到别克车前,用螺丝刀划上“工商所王八蛋”的字。

第二天王红民来单位看到这字,气得报警,随后让林小峰开车去做油漆。

借着这个机会,他把车交给我,我把车开到杭州一家偏僻的汽修装潢店,让装潢店把车身油漆做成了蓝色。四天后,我开着这辆变成蓝色的别克车,到了杭州另一家汽车装潢店,那里我早就定制了我需要的银灰色车膜。改车身颜色当然是违法的,但汽车装潢店很多生意都是靠这类,所以没有店会拒绝。贴好银灰色车膜后,我让装潢店再把车膜没贴到的边边角角,用银灰色油漆笔涂上去。这样,整个车看来,依旧还是那辆银灰色别克。

注意到我把车开到了杭州做油漆的吧?

我没有在市里做油漆,市里做这些有被查到的风险,而杭州,呵呵,你们总不能把全省的修车店都差个遍吧。

直到他们出发前三天,我才让林小峰把车开回单位,目的是不让其他人看出车子贴了外膜。同时,我还细心地给了林小峰三千块的发票,让他去报销,免得让人对他给车子做了油漆,却不来报销引起怀疑。

现在,离我真正动手,只有一步之遥了。

第六十章

让汽车在高速消失,除了上述这些环节外,还有一件事需要解决,高速通行证。

不管别克车颜色怎么变,最后要下高速,还是得交出通行证。所以我动手前的准备工作还需要多做一件事。

1月7号,我请假,借口去上海动手术。那天我把一辆从县里一企业主那儿借的丰田车开到了绍市服务区高速外的一条普通道路上停好。随后又坐大巴返回白象县,再把已经换上绍市法院号牌的县局蓝色别克也开到那条路上停好。

1月8号晚上,我叫出林小峰,跟他最后确认了一遍所有过程,给了他一只手机,叮嘱他这只手机是明天跟我联系用的,不要让任何人看到,包括他老婆,都不要看到这个手机,否则很可能暴露。

1月9号,我坐大巴来到绍市服务区,走下高速,来到停车的道路上,开着丰田车从最近的一个高速入口进来,随后开进服务区停好。等到中午,林小峰他们到了服务区,一切如计划进行,他给其他人喝了饮料,所有人都喝了,很快昏迷。他通知我可以了,我上车,把所有人都绑得死死的,蒙上眼睛,放到车内的地上,然后从丰田车里拿出帷幕,贴在车内的玻璃后,使车外的人没法看到里面,再把车开到偏僻点的角落停好。

我需要等天黑下来,因为大白天我撕掉车膜,车身突然变了个颜色,太容易引起旁人的关注了。

等到四点半,我看时间差不多了,就让林小峰先在车里把人看好,随后我走下高速,把县局的蓝色别克开上高速,开进服务区。到服务区后,趁着天已经黑下来了,我把县局别克的法院车牌换给工商所这辆车,同时把车膜撕了,使工商所别克变成了蓝色。

撕车膜我也是非常小心,我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撕掉车膜,以免被人注意到。

所以我先把车膜的边边角角撕起,然后在没人注意的时候,整大张撕下来,整个过程不超过一分钟。

我再拿出柴油,用管子灌进县局别克的油箱里,上车发动后,果然发动机出现异响,我趁着车子还能走,赶紧把车开到汽修店,让他们修理。随后,我拿着县局别克的高速通行证,上了工商所的车,直接离开服务区,中间找了个高速出口下了,再来到附近的一处偏僻公路停了。

我暂时不能去白象县,因为如果这辆别克深夜进入白象县的老公路,很容易被事后的调查起怀疑,我要等到白天,开着这辆蓝色别克,光明正大从监控底下过去,进入老公路。

林小峰见我不走了,开始起疑,此时他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我用电警棍直接把他打昏,绑了起来。

等到天亮后,我开着车重新上路,从省道绕回白象县,再进入老公路,那里停着我自己的车,我怕白天动手不安全,一直等到了晚上,随后就是我杀死王红民等五人的过程了,并且用汽油把整辆车烧了,目的自然是不想被发现车身做了蓝色的油漆。烧完车,我留在现场仔细检查,部分油漆还没完全烧掉,我烧了第二遍,最后确认车身油漆完全看不出了才行。

随后,我把林小峰和朱梦羽带上我自己停那儿的车,开到了公路最里面,把朱梦羽也杀死埋掉。当然,这两次的犯罪过程,我都穿了林小峰的鞋子,我和他身高差不多,体重应该比他重十斤左右,但我知道这些都在法医鉴定的误差范围内。

做完这些后,我再开车把林小峰运到水库,再次用警棍把他击昏,然后给他身上用绳子绑上石头,直接扔进湖里淹死了。电警棍的外伤是验不出的,法医最后的鉴定结果一定是他并无外伤,致死原因是溺毙,完全符合他畏罪自杀的情形。

对了,杀死他前我还做了几件事,我戴上胶皮手套,把几个东西上我的指纹全部擦干净,再用林小峰的手握几遍,使事后发现的那几项物证上只有林小峰自己的指纹。

我考虑到如果林小峰的尸体很快并人发现,那么法医很容易鉴定出他的具体死亡时间,当发现他的死亡时间只比其他人迟几个小时,势必对他的畏罪自杀产生怀疑,所以我把他绑石头上,沉到湖边一处较深的地方,仔细检查过,旁边即便有人走过,也不会轻易发现他的尸体。等他尸体在下面沉上一星期后,我再弄出来,给他原来捆绑过的地方缠上水草,造成他跳水自杀后,被湖底水草缠住,一时没浮上来的假象。只要他尸体在水下沉上一星期,法医就无法鉴定出他具体是哪天死的了,我很懂刑侦,当然知道这点。

犯罪计划基本做完了,不过我知道,这不算完,很快会有大量警察调查这起案子,如何让专案组彻底相信林小峰是凶手,是关键。

第六十一章

第二天是1月11号,早上我戴上手套——避免留下指纹,拿出王红民和林小峰的手机,用王红民的手机打通报警电话后,打开林小峰的手机,播了那段录音。随后我去了绍市服务区,把汽修店放着的县局别克开回来,下高速时用的是丰田车的通行证。

为什么事后调查高速通行证时,工商所的别克通行证没下高速,而且全省高速并没发生过谎称通行证丢失的情况?

因为工商所的别克车下高速,用的是县局别克车的通行证。县局别克车下高速,用的是丰田车的通行证。而这辆无论谁都不会想到和案子有关的丰田车,此时此刻还停在高速上,我把它停在了奉化服务区。

我原本准备等过完年,彻底风平浪静后,再回去把它开出来,到时谎称丢了通行证下高速。反正车主是个企业老板,有好几部车,我借了他的车后,他不会催要的。

1月11日,我拨打了绑架电话,里面威胁的杀人时间故意定在了1月12号晚上,因为我知道这个电话过后,当天上面就会派专案组到县里,安排人质的解救工作。如果第二天过去后,人质还没发现下落,第三天或更晚,发现人质都死了,那么救援失败的责任就要专案组背了。此后警方就会开始侦办这次命案,迫于救援失败的问责压力,专案组必然希望尽快破案。利用专案组的破案心理,在恰当的时候,把林小峰犯罪的线索一个个展现出来,想必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可是运气不是太好,出了点意外,1月11号我刚打了绑架电话,谁知道当天尸体就被发现了,而且是在专案组赶到县里之前。如此一来,专案组没有责任了,急于破案的压力就不存在了。

当搜查工作开始两天后,搜查队还没找到朱梦羽的尸体,老大觉得现场搜不到其他东西了,准备放弃,这时我着急了,建议继续搜查,并且刻意重新安排搜查的方向,很快就让搜查队找到了朱梦羽的尸体。

看到她的包里被翻动过,唯独少了手机,此时大家肯定会觉得手机里有线索。

第二天,我故意和搜查队员一起在旁小便,于是很“意外”地找到了那只手机。

朱梦羽手机里的视频是我用电脑传进去的,为避免被技术人员发现文件的建立日期,我把手机弄坏,把视频备份到存储卡内,等着专案组看到。

在没有这段视频前,尽管现场留下的脚印与林小峰基本符合,扭断脖子的杀人手法也符合林小峰当过兵的经历,可是大多数人仅是有点怀疑,并不是确信是他干的。

当视频一露面,当大家发现去年的毒杀案是林小峰干的,于是,惯性思维,自然而然就会认定这次案子的凶手也是他。

为了充分完成证据链,我在工商所检查时,故意在林小峰的抽屉里留下了那个只有他指纹的药瓶,等着过几天专案组的人亲自发现。

与此同时,我抽出时间,晚上再次来到水库旁,将林小峰钱包里的合家照、他的手机以及王红民的手机,放在地上。这几项东西都只带了林小峰自己的指纹,我一怕天气下雨会冲坏指纹,二怕有人经过看到手机会拿走,所以故意盖上石头,不让人发现,只等着专案组过来。

另一处林小峰侧面帮到我的地方就是他的个性了,他性格内向,这点很容易让人把他跟极端犯罪者联系到一起。

自从去年国庆期间我找过林小峰后,我一直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包括他的网上的个性签名。我反复告诫过他,决不能把我们的事告诉任何人,包括他老婆。

他把柄在我手上,却又不能向旁人吐露心声,想必他日夜活在恐惧和不安中。于是他在网上的微博和签名里,暗暗表达了这样一种情绪。我觉得这简直是帮了我一个大忙,当专案组调查他时,发现他前几个月的异常,更会认定他早就在策划这起谋杀案了。

自此以后,林小峰犯罪的证据链已经充分,唯独犯罪动机和犯罪过程不清晰,导致难以快速结案,而且我看出老大对结案还在犹豫。

我需要尽快结案,需要尽快以林小峰是凶手,杀人后畏罪自杀结案。所以找到了马党培,告诉他必须赶在年前结案,这样过年期间可以活动一下,过年后事情也淡化了,到时问责程度一定低,甚至可以避免不被问责。

马党培经我的点拨,深表认同,快速开始活动,发动各种关系,希望专案组快点结案。

关于犯罪动机,大家普遍觉得不重要,凶手已死,真正的犯罪动机再也无法知道了。而犯罪过程模糊,我当然不能真的让专案组弄清楚,于是和马队商量各种可能,诱使他也认为别克车上了某辆大货车开走了。

不过这一切,在老大坚持没结案后,发现了别克车消失的秘密而彻底宣告失败了。

第六十二章

高栋把李卫平的口供放到一旁,深深吸了口气,躺进椅子里。李卫平是个人才,可是走错了道。他心中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莫名难受。

想了想,还是习惯性地打开电脑,拨打了徐策的电话,两天没有联系,情况却完全逆转,他不由唏嘘。

“你这位手下可真够本事的。”听完高栋讲了这两天发生的事,徐策也颇感震惊,“他把每一步的细节都考虑得这么仔细,实在让人难以想象。”

高栋鼻子冷哼一声:“他以前是个优秀的刑警,协助我破了多起大案要案,我知道他的刑侦经验丰富,没想到他反刑侦的水平更高,哼,真是…哎…”

“对了,他口供录了吗?”

“录了,细节还等待核实,我看了一遍口供,和调查结果没有出入。”

“他是怎么控制住一车人的?”

“他让林小峰把迷药事先溶进饮料里,在服务区时,林小峰给车上其他人喝了饮料,不久他们陷入昏迷。”

徐策质疑道:“可是当初你不也承认,迷药的药效难以控制,每个人的耐药力不同,用迷药控制一车人,不可行啊。”

高栋突然皱了下眉,两天没睡觉,他脑子有点发昏,所以刚才看口供时,并没想到这一点。

这确实是个疑点。

难道李卫平在撒谎?

可是他已经被抓,而且也认罪了,他自己肯定清楚,这案子不管他怎么交代,最后一定还是死刑,他何必撒谎?

高栋想了想,道:“老徐,我把口供发你,你看看是否还有可疑的地方。”

他把口供扫描传给徐策,随后因太过疲惫,趴在桌上小憩。

足足过了半个多小时,电脑里再度传来徐策的声音:“我看完了。喂…喂…不在了吗?”

高栋连忙道:“在,刚睡过去了,怎么样?”

“嗯…”徐策犹豫了一下,还是道,“我知道你现在很累,不过我还是要告诉你,恐怕你的任务还没完,我认为,口供是假的。”

高栋瞬时坐直身体,道:“口供是假的?没道理吧,我看了里面的细节,和目前的调查结果几乎不存在出入,怎么会是假的?而且李卫平自己也认罪了,他何必还要撒谎呢?”

“不,我并不是说整份口供都是假的,应该说,大部分内容都是真实的,譬如别克车消失的手法等等,这些都是真的。只不过他在某些细节上撒谎了,当然,我只能判断他撒谎,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撒谎。”

高栋皱着眉道:“你说说看,口供哪些地方有问题?”

“先说第一处可疑的地方,按口供里的说法,李卫平去年国庆找到林小峰,要求他配合自己犯罪,也就是说,这场犯罪虽然只进行了两天,李卫平前面的准备工作足足有三个多月。”

“没错。”

“按口供的说法,林小峰只同意帮他杀死王红民,如果林小峰知道他想杀死工商所所有人,一定会拒绝。”

“是的。”

“他之所以挑在1月9号工商所集体旅游的时候下手,是因为林小峰告诉他,工商所每年年末都会集体出去旅游。”

“恩。”

“问题在于,林小峰并没有想杀其他人,为什么要告诉李卫平每年年底工商所会集体出游?难道建议他在集体出游时动手?这根本不可能。他要林小峰配合自己,杀死王红民,林小峰只会告诉他一个王红民落单的机会,而不可能告诉他年底集体出游的时候动手。”

高栋眼睛慢慢睁大,点点头,道:“你继续说。”

“第二处疑点,迷药能否成功控制一车人的问题,这个已经说过了。第三处疑点,李卫平在1月9号中午就控制住了一车人,当天傍晚离开服务区,出了高速,为什么他要等到1月10号晚上才杀人?”

高栋回忆口供的内容,道:“李卫平说1月9号下了高速后已经是晚上,如果当晚就把车开回白象县,开进老公路,当老公路附近的监控看到一辆别克车深夜开过去,容易引起怀疑。所以他把车停在了绍市地区的一处偏僻山路上,等到天亮后才走,回到白象县,在白天开进老公路。”

“那么他在1月9号晚上把车停在绍市的偏僻山路上时,为何不直接把这些人杀了,偏偏要等到1月10号晚上才动手?要知道,他车里装了七个大活人,虽然七个人都被他捆起来了,但这几个活人一直在身后,难免夜长梦多,他不怕出意外吗?”

高栋摇摇头,道:“这点是因为你没做过刑侦工作,所以才会觉得不合常理。在我看来,这正是李卫平反侦查能力强的表现。因为一旦1月9号他就把人杀了,法医鉴定出死亡时间是1月9号,那么我们判断上,凶手总不会在服务区里杀人,一定是下了高速才杀人,于是服务区监控的调查时间段就锁定在了1月9号,那样排查工作量会少一大半。相反,李卫平1月10号晚上才把人杀了,如此我们无法判断别克车是9号还是10号离开服务区的,本着谨慎原则,需要把9号和10号两天进出服务区的别克车都查一遍,工作量会大增,更没办法对每一辆别克车都派人上门查仔细。也有利于他瞒天过海的计谋得逞。”

徐策道:“原来是这样,是我没想到,看来你那个手下的思维真是太缜密了。”

“不过你说的前面两个疑点,我也觉得很有问题。”

“第四点,我始终觉得朱梦羽拍的那段林小峰下毒的视频有问题。视频的镜头从头到尾都是对着林小峰的,可是视频的一开始,林小峰并未显示出异常,视频开始后,他才偷偷拿出毒药的。如果朱梦羽本来要拍打架画面的,发现林小峰异常后,才拍他,林小峰在拿毒药前,能做出什么异常举动让朱梦羽起疑?如果他真有异常举动,为何他身旁的人都没发现,事后也没人怀疑林小峰干的,唯独朱梦羽发现他的异常呢?”

高栋点头道:“你这么说没错,可是朱梦羽已经死了,没办法问他当时发生什么了。”

“朱梦羽的手指和视频中一样吗?”

“她的手被石头砸烂了,看不出。”

“两只手都砸烂?”

“对。”

“手这么小的一块面积,偏偏会被石头准确地砸烂?而且是两只手?”

“李卫平口供里说,他并没有刻意去砸手,他只不过想营造出林小峰憎恨朱梦羽的假象,所以拿石头砸毁尸体。两只手受损特别严重,应该是巧合。”

徐策笑了笑,道:“好吧,这点我只是猜测,没办法证实。可话说回来,既然朱梦羽知道林小峰毒杀了汪海全,她把视频交给李卫平后,李卫平并没处理,这种情况下,她应该对林小峰很提防才对,在服务区里,林小峰提供饮料,她怎么会喝呢?即便喝,也应该浅尝辄止,喝不下足够的昏迷剂量才对。还有一点则纯属我个人没有依据的猜测了,去年毒发案发生时,李卫平刚好在楼上吃饭,是巧合吗?林小峰下毒后,把毒药放回口袋里,事后却没被搜到,呵呵,我很好奇他藏哪去了。”

高栋眼珠转动着,思索徐策的话语,过了半晌,道:“明天我再问仔细。”

第六十三章

第二天早上,高栋来到审讯室,把手下支到门外,独自一人留在屋内,看着一夜之间变得憔悴的李卫平,拿出烟,道:“抽吗?”

李卫平点点头。

高栋点燃一支烟,塞进李卫平嘴里,自己也点上,坐到他对面,道:“昨晚没睡好?”

李卫平笑了一下:“开始总不习惯,过几天就好了。”

高栋点点头。

李卫平又道:“什么时候把我转到看守所?”

“怎么,你怕转进看守所?”

李卫平苦笑一下:“没什么好怕的,反正剩下时日也不多了,就是想知道什么时候结束。”

高栋深吸了口烟,再度看着他:“你后悔吗?”

“无所谓后不后悔的,人嘛,早晚都会死,做完自己想做的,足够了。况且我也不是一时冲动,你知道,我筹划了几个月,我做过最坏打算,哼哼,我以为不会发生,谁知还是到来了。”

“如果时间回到去年九月呢,你明知这样的结果,还会去做?”

李卫平哈哈一笑:“王红民我是一定要杀的,其他人嘛,其实也可以一个个杀,不用一次性做这么大,对吧?哈哈。”

高栋厌恶地瞪他一眼,冷声道:“你还死不悔改!”

李卫平有些不屑:“悔改有用吗?反正我只希望案子快点移交检察院,快点判我死刑,你知道吗,等待一个不确定的死亡时间,比知道死亡时间更难熬。”

高栋仰头深深吐了口气,抿抿嘴,道:“你昨天给张一昂的口供,是不是有问题?你没有把所有真相都说出来,对吧?”

李卫平完全否认:“我都已经认罪了,而且我也知道不管怎么狡辩,判刑时终难逃一死,我还有什么理由撒谎?老大,你想多了。”

高栋看着他的眼睛,问:“你是具体什么时候开始想到杀死工商所全部人的?”

“我被王红民打过巴掌后,其实也不能说具体某一天突然下定了决心,我中间有反复,有犹豫,有思考,也加上往日我听闻的工商所的所作所为在心里发酵。如果一定说一个时间,应该是在我拿到朱梦羽给的视频后的几天里,正因为有了这视频,让我觉得可以利用林小峰,才下定决心犯罪,最后全部嫁祸给林小峰。”

“那么你是什么时候想出整个杀人计划的?”

“什么时候?嗯…”李卫平眼神晃动一下,随即略略朝下看着前方,道,“计划是反复思考,设计出来的,具体说不准哪一天,因为方案初步定了后,我后来也进行了修改,把各种因素和细节考虑进去。”

高栋注意到他的眼睛,他的眼睛是向前略朝下的,这种状态是典型的回忆特征。相反,如果是撒谎,编造谎言时,人眼习惯性会向左上或右上转,根据每个人的左右脑使用习惯不同而有所区别。

不过高栋转念一想,李卫平跟他一样,老本行就是心理学的,这种常识他肯定知道,也许是故意装出来的。用测谎仪对付李卫平?更不靠谱。本来测谎仪的有效性就值得商榷,许多人说真话时由于紧张,显示他在撒谎。心理素质好的犯罪者根本不怕这一套,测谎仪在他们眼里就是一坨屎,他们习惯性地先在心里编造谎言,让自己都相信了谎言,随后心平气和地说出来。

高栋继续盯着他,道:“你最开始想到要在服务区动手,是什么时候?”

“应该去年十月份。”李卫平说的很干脆。

“你为什么会想到在服务区动手?”

“林小峰无意中告诉我工商所年底会旅游,而且是一车人不带家属去。”

“那你怎么会想到利用别克车?”

“当我得知他们年底前会旅游的这条信息后,问了林小峰他们会开几辆车,如果是开多辆车,我就会换其他的计划,结果得知是一辆车,激发了我布局设计的灵感。”

“你什么时候告诉林小峰你准备在他们旅游时动手?”

“去年12月下旬,案发前半个多月。”

“之前你都没跟他说吗?”

“对,之前我都在反复规划这个方案的可行性,我只告诉他,等我想妥当了再通知他怎么配合,直到12月底,他们具体的出发日期定出来了,我才最终把别克车消失的计划告诉他。”

高栋微眯着眼道:“他们旅游的路线,几个月前就确定好了?”

“对,去年十月份林小峰告诉我年底旅游时就基本定好了。”

“当你最后告诉林小峰,你准备在他们旅游时动手,他难道没有怀疑?他只答应配合帮你杀死王红民,并不想杀死其他人,他难道不怀疑你为何不挑王红民落单的时候,而是挑所有人一起的时候?”

李卫平眼皮微微动了一下,道:“他有过怀疑,但我解释给他听,告诉了他整辆别克车消失的方案,说只有这样,监控查不出,才能做成死案,否则平时的情况下动手,现在到处都是监控,很难逃过去。”

高栋想了想,无法判断他这个回答的真实性,继续道:“当工商所这些人,到了绍市服务区后,林小峰骗他们喝他自己做的饮料,在短短十分钟内都昏迷了?”

“是的。”

高栋冷哼一声,道:“陈法医告诉我,这种迷药的起效时间在十五分钟到半个小时间,十分钟都不到就起效了,这也太快了吧?”

李卫平继续看向前面的空气处,道:“是我担心起效慢,所以剂量加得比较大。”

高栋道:“昏迷总有个先后顺序吧,总不会所有人在同一秒一起昏迷了吧?如果一个人看到其他人昏迷了,他难道一点警觉都没有,继续留在车内等着昏过去?”

“当第一个人出现昏迷时,其他人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并且我让林小峰把车子锁住了,开不了窗户和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