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状元养成攻略/农女养夫记/寡妇养秀才上一章:第 24 章
  • 状元养成攻略/农女养夫记/寡妇养秀才下一章:第 26 章

赵彩凤熬好了药,做好了早饭,宋明轩也醒了。他昨晚睡的太晚了,这时候醒来还有些头昏脑胀的感觉,再加上前两日身子不适,就觉得浑身都有气无力的,只在床上坐了半刻,强撑着要起来,就觉得头重脚轻的。

宋明轩觉得脸上烧的厉害,只摸了摸额头,果真是火辣辣有些烫,他见到赵彩凤在门外忙里忙外的,也不好意思跟她说,又怕赵彩凤知道了会数落自己,索性就又躺了下来,只闭上眼睛装睡起来了。

赵彩凤知道平素宋明轩不是一个贪睡的人,若不是身子不好他也是属于闻鸡起舞的类型,见他这个时候还没醒,也以为是他昨晚替她熬夜做月经带给累着了,只在门口往里头看了一眼,瞧着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便换了衣裳去八宝楼上工去了。

宋明轩听见外头赵彩凤关门的声音,这才松了一口气,勉强起床洗了一把脸,只觉得脚底心轻飘飘的,脸上烧的难受,他便绞了湿帕子在额头上稍微敷了一会儿,努力让自己打起精神,就着咸菜吃了一口小米粥之后,把中药喝了下去。

这时候正是辰时初刻,天气还没热起来,外头葡萄架底下凉风习习的,宋明轩身上却有些发冷,只躲到了房里头,勉强静下心丝看书,只稍稍看了一小会儿,便觉得头昏脑胀了起来。

宋明轩揉了揉眉心,只听见余奶奶在门外敲门道:“宋秀才,有人来你家找你来了。”

宋明轩起身迎出来,只见两个年轻男子正站在自家门口,一个穿着石青色的杭绸直裰、另一个穿着靓蓝色绫锻袍子,一个看上去不过十五六岁,正是兰芝少年;另一个则是二十出头模样,看着有些老气横秋。

宋明轩见了,只开口道:“原来是八顺兄弟和王兄,你们怎么来了,快请里头坐。”宋明轩见到他们过来,心情也好了不少,顿时就忘了病痛,只忙着去灶房倒水。

他和赵彩凤平常并没有喝茶的习惯,所以家中并没有茶水招待人,宋明轩找了两个干净的杯子倒了两杯白水出来,脸上原本就火辣辣的温度就更热了,只有些尴尬的笑着道:“寒舍没有茶水,两位稍微喝一口解解渴吧。”

刘八顺只把手里提着的几样东西往葡萄架下的石桌上面一放,笑着道:“正好我带了好茶来,是我姐前些天带回来孝敬我爹的,我爹说他喝不习惯这太平猴魁,说是太淡了,送给我喝了,我喝了几次,觉得这茶清淡可口,做文章的时候泡上一壶,倒是绝好的享受。”

一旁的王彬只笑着道:“先坐下来说吧,我们过来也不为了喝茶,就是来看看你,自从你不来县学之后,我们总有两年没见了。”

宋明轩闻言,只招待两人都坐下了,也高兴道:“可不是,一晃是得有两年了,也不知道这两年周夫子身子可好?”

“夫子身子很好,只是很挂念你,我也是上个月才来的京城,当时夫子还念叨说,也不知道这一回你还考不考举人,我们县里头也就咱几个还有些希望能中举人。”

宋明轩听了,只觉得心下一热,又想起几位恩师对自己都期望颇高,顿时就觉得有些过意不去,他这一着急,就越发觉得头晕脑胀了起来,心下又着急,只有些语无伦次开口道:“只怕这次要让夫子失望了。”

刘八顺方才进来的时候就觉得院子里有些奇怪的味道,这会儿听宋明轩这么说,又觉得他和几天前在玉山书院见到时候的自信的模样不太一样,便只开口问道:“宋兄,你是不是身上有些不舒服。”

刘八顺有一个开药铺的姐夫,又有一个开宝育堂的姐姐,不过片刻就分辨出来他进来是闻到的奇怪味道应该是中药的气息。宋明轩见刘八顺看出来了,只勉强点头,小声道:“前几日不慎吃坏了肚子,昨晚好像又着了一些风寒,这会儿确实有些乏力。”

宋明轩一边说,一边还觉得臊得慌,这要是让这两位知道自己是喝了状元泉的水才这样的,岂不是要被笑话死了。

刘八顺见宋明轩脸上烧的通红的,只伸手探过去摸了一把,被自己指尖的温度给吓到了,忙不迭道:“宋兄,你还好吗?”

宋明轩昨晚熬夜,今儿起来就一直迷迷瞪瞪的,刚才看见他们两人来拜访,一下子高兴了起来,难免打起了几分精神,这会儿却又萎了,只用手撑着额头,摆摆手有气无力道:“不打紧,今儿你们来了,我们正好在一起好好讨论讨论今年秋试的考题,看看都会有些什么题目…”

刘八顺瞧着宋明轩身子缓缓的往一边倒过去,眼看着就要载下去了,只忙不迭一把拉住了他,对一旁的王彬道:“王大哥,快去喊个大夫来,宋大哥好像病得不轻啊!”

王彬听了,只吓了一跳,也跟着伸手摸了一下宋明轩的额头,喊道:“宋贤弟?宋贤弟!”

宋明轩还在迷迷糊糊的说话,其实这时候他差不多就已经烧糊涂了,刘八顺一把将宋明轩背了起来,送到了房里去。进去之后,才发现里面的简陋程度已经超出了自己想象。

宋明轩的书都放在角落里自己的书篓子中,不过几本快翻懒的四书五经,桌上放着一打的毛边纸,平常刘八顺都已经不用这些纸了,都给了喜儿瞄绣花样子了。

刘八顺只皱了皱眉头,看着宋明轩搁在砚台上那支只剩下半截笔杆的毛笔,忍不住摇了摇头,转头对王彬道:“王大哥,麻烦你去广济路上的宝善堂里请个大夫,顺便在隔壁的文房店里头买几沓上好的纸笺和几支一品小狼毫过来。”

王彬也瞧见了宋明轩如今家徒四壁的样子,只一边往外走一边点头道:“你放心好了,一会儿就都给买回来,我就说宋兄弟最缺的就是这些文房四宝吧,你还不信。”

刘八顺也郁闷,上次虽然知道宋明轩住在讨饭街上,可他穿的好歹也是绸缎衣服,且又一表人才的样子。而且他还当着韩夫子的面,承认自己卖了一篇文章给萧一鸣,足足赚了一百两的银子,可有了一百两银子的宋明轩,怎么还活的这样狼狈呢?

刘八顺自己也不明白了,只把宋明轩安顿好了,随意的翻看了一下宋明轩这几日写的文章,发现里头夹着这样一篇“君之爱财,取之有道”,从头看到尾之后,刘八顺才明白了过来,原来宋明轩一早就存着把银子还给萧一鸣的想法了。

刘八顺只叹了一口气,这时候王彬已经找了大夫回来,手里还抱着乱七八糟各种的纸笔,只一股脑的放在了宋明轩那张简易的书桌上,问刘八顺道:“宋兄弟的媳妇呢?怎么我们来了这么就,没见到弟妹呢?”

刘八顺这下子也弄不明白了,只开口道:“也许是出去了?这个时辰应该是赶早市的时辰。”

王彬摇头道:“大夫都来了,她赶个早市怎么可能没回来,应该是有事不在吧?”

那大夫替宋明轩把完了脉搏,又把家里头原有的药材翻开来闻了闻,只开口回刘八顺道:“舅老爷,这位公子是脾胃虚弱、饮食失调导致的腹泻,兼又着了风寒,所以看着有些来势汹汹,这原先的药包上打着我们宝善堂的字号,应该也是出自宝善堂的大夫,我就不另外开了,只稍微添上几味解表的药材,等熬的时候放在里头,一起熬制就可以了。”

刘八顺听大夫说没什么大问题,顿时也松了一口气,要知道再过一个半月就是秋试了,这会儿若是真刀实枪的病一场,到时候多半是不能坚持下来的。虽然如此,这时候生病也是一件让人很着急的事情。

王彬去药铺抓了药材回来,重新熬了一回,这时候宋明轩算是清醒了过来,见两人在自己家里忙来忙去的,也很是不好意思,刘八顺只笑着道:“宋兄跟我有什么好客气的,我是来告诉宋兄,过几日韩夫子要在书院做会讲,这应该是秋试钱最后一次了,过了那日,书院就要正式开始放大假,直到秋试放榜为止了,到时候我过来接了宋兄一起去。”

宋明轩一听,顿时来了兴致,只忙不迭把王彬送上来的药一口闷了下去,问道:“先生可有交代要做什么题目?”

刘八顺只笑着道,“说起来还真是巧合,夫子这次出的题目,宋兄已经写好了,夫子出的题是:君之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宋明轩闻言,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韩夫子故意出这样一个题目,并且让刘八顺转告自己,大约也是有着警示自己的意思。宋明轩只低头道:“之前的那一篇不过就是有感而发,夫子亲自取的题目,则自当重新认真揣摩。”

刘八顺闻言,只笑道:“夫子常说,文章有感而发才能言之有物,好文章就是要先感动自己,再感动他人的,依我看,师兄这一篇已是极好的,不如我先带给夫子瞧一瞧?”

第91章

宋明轩虽然心带着几分羞涩,却也不好意思回绝刘八顺,只勉强答应了下来。两人又陪着宋明轩闲聊了几句,见灶房里头一应的吃食都准备好好的,也没有他们什么事儿了,就约定了同去玉山书院的时间,起身告辞了。

宋明轩想起身送他们出门,被刘八顺给挡住了,只让他好好休息,等病好了在起来用功也不迟。宋明轩吃过了药,这会儿正发汗,昏昏沉沉的又要睡去,所以也就随他们去了。

刘八顺和王彬出了讨饭街,两人平常也都是窝在家里的书呆子,并没有什么娱乐节目,王彬来了京城这么久,早就慕名长乐巷的美名了,但苦于住在刘八顺家里,也不好随意外出,所以也只耳中听说有这个地方,并没有亲自来过。今儿难得出来,且又是光天化日的,王彬心里头便想着去那边参观参观。

其实长乐巷都是过了掌灯时分才开始热闹的,这个时辰压根一家店都还没有开呢,静悄悄的哪里有什么看头。不过刘八顺见王彬这兴致勃勃的样子,也不好意思扫他的兴致,便开口道:“也是时候要吃午饭了,听说长乐巷口的那家八宝楼不错,我小时候我姐夫带我去过,如今倒是挺想念那里头的八宝鸭的,不如我们去吃一顿,它里头的八宝鸭还是限量的,去迟了可就没有了。”

王彬本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听了这话只忍不住咽了咽口水道:“那感情好,吃完了再看看有什么别的玩的,若是没有就早些回去温书,这样出来一整天若是让你爹知道了,又吃不了兜着走了。”

刘老二向来对刘八顺严厉,刘八顺听了这话也觉得有些发怵,只急忙点头道:“对对,大不了吃完了就回去。”

赵彩凤毕竟是现代穿越过去的知识分子,虽然每次结账她都假模假样的打一会儿算盘,其实都是走心算的。不过就是几道菜的加减法,她脑子里一转悠就出来了。

小顺子自从知道了赵彩凤是姑娘,越发就殷勤了起来,只是说话没以前那么直来直去,倒是显得有些忸忸怩怩的。谢掌柜的不在,伙计干活都忍不住有些懒散,每当这时候,小顺子就充当大堂领班的角色,数落着一个个都稍微勤快点。

第二天是量最多的日子,赵彩凤压根就不敢坐下来,就算是客人不多的时候,她都笔直笔直的站在柜台里头。小顺子便趁着没人的时候,帮她看着点,让她去茅房里头替换草木灰的小枕头。

赵彩凤看着宋明轩缝的小枕头,虽然这样的卫生条件真的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差,但人的身体似乎也因为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着。不过赵彩凤觉得,这样的小枕头要是用上个几年,没有妇科疾病也要生出疾病来的。赵彩凤叹了一口气,只闭着眼睛换上了干净的月经带,从茅房出去。

也许古代女性没有办法成为有效劳动力的原因,大概就是因为每个月的这几天。在没有卫生巾的古代,这样的日子只有在家里躺着才是最好的选择。

赵彩凤换好了月经带,从茅房里头出去,才在柜台里站好了,就瞧见刘八顺带着一个年轻公子哥往里头来,赵彩凤猝不及防,只和刘八顺看了个对眼,那边刘八顺差点儿一声嫂夫人要喊出来,见了赵彩凤身上的打扮,愣生生的给憋了回去。

赵彩凤见刘八顺把到嘴边的话给憋了回去,这才笑着招呼道:“这不是刘公子吗?来八宝楼吃饭吗?我是宋秀才的弟弟,您还记得吗?我们在玉山书院见过的。”

一旁不明真相的王彬便开口问道:“八顺,我怎么没听你说宋兄弟还带着一个弟弟来,再说了,宋家也没有弟弟啊!”

赵彩凤本来就不认识王彬,虽然两人是同村的,但是赵彩凤来的时候,王彬并不在。赵彩凤听了王彬这话,顿时就有些纳闷了,只忍不住看了那人一眼,那人也跟着再仔细的辨认了一下赵彩凤,只恍然大悟道:“原来你是赵大叔家的彩…”

赵彩凤一看要穿帮,只急忙道:“这位兄台,你说的对,我是赵家的小武啊!你认识我吗?”

王彬如何不认识赵彩凤呢,不过他听赵彩凤这么一说,也知道赵彩凤不能泄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只跟着点头尴尬笑道:“原来是小武啊,这么巧,那…”王彬往刘八顺那边看了一眼,见刘八顺点了点头,顿时明白了,只笑道:“原来你就是宋兄弟的弟弟啊…”

王彬比赵彩凤年长个五六年,可以说是看和赵家村的那些孩子长大的,如今这几年他在外求学,也鲜少回赵家村去了,冷不防瞧见赵彩凤出落的这么好看了,也忍不住在心里赞叹了一下。

只是前几个月恍惚间听说了一些关于赵彩凤不好的事情,如今瞧着她居然跟了宋明轩,倒也是意外的,他并不知道许如月死了,所以刘八顺说嫂夫人的时候,他一直以为说的是许如月。

刘八顺见赵彩凤似乎并不怎么认识王彬,便介绍道:“嫂…小赵,这是王彬王大哥,也是你们赵家村人,不过他这几年不在赵家村住,也许你不认得。”

赵彩凤听听刘八顺这么一介绍,顿时就想起来了,只开口道:“是王燕和王鹰的堂哥吧?听说在外头求学呢。”

王彬见赵彩凤认出了自己,只笑着道:“燕儿前几天从王府出来瞧我,还提起你来着,要是知道你来了京城一定很高兴,要不这样,改日约个时间,让你们见见?”

赵彩凤也有日子没见到王燕了,上回的事情虽然她没去,但还是要好好谢谢人家的,便答应道:“那感情好,等我忙过这几日,这几日我们东家家里有事情,掌柜的和东家都不在,我要看着店呢!”

王彬瞧赵彩凤精神奕奕的站在柜台里头,小毡帽带在脑袋上,一副掌柜学徒的样子,只高兴道:“瞧着有几分学徒样子,只是你这样在外头忙,可别疏忽了宋兄弟,他病得不轻啊!”

赵彩凤一听,只慌忙问道:“宋大哥他怎么了?你们今儿去过我们家?”

刘八顺只开口道:“我们刚从那边回来,他烧的厉害,一个人在家,不过你放心,我们重新请了大夫瞧过了,如今已喝过了药,睡下了。”

赵彩凤听刘八顺这么说,才稍稍放下了一点心,只蹙眉道:“我今儿早上走的时候,瞧着他还没醒,就没进去喊他,想着他许是昨晚熬夜累了。”

刘八顺便道:“如今虽说没有到临考那几日,但也用不着天天熬夜,文章是看不完的。”

赵彩凤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若是这跟前的两个人知道宋明轩熬夜是为了给她做那个东西,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

“我也是这么劝他的,可是他偷偷的熬,我也不知道。”虽然这么说,可赵彩凤心里却觉得甜甜的,但一想到躺在家里病着的宋明轩,又觉得有些心疼。

赵彩凤给刘八顺和王彬安排了雅室,介绍了几个八宝楼的招牌菜给他们,忙完了午市之后,赵彩凤终是不放心一个人在家的宋明轩,只抽了一空往讨饭街串了一次。

进门的时候就听见小院里头叽叽喳喳小孩子说话的声音,原来是对门的那一对龙凤胎正在自家院子里呢。宋明轩正在葡萄架底下看书,两个小孩子蹲在葡萄架边上,一旁的小板凳上放着一篓子洗干净的葡萄,两个小孩你一个我一个吃的正欢。

宋明轩听见开门的声音,眼睛还盯在书上呢,只开口道:“余奶奶,小涵和小淼都很乖,并不吵着我看书。”宋明轩说完,只抬起头来,瞧见赵彩凤正站在门口,脸上还一脸担忧的看着自己。

赵彩凤瞧着宋明轩看起来憔悴不堪的脸颊,三步并作两步往前,只夺过了他手里的书,伸手探上他的额头,见上面还残留着烫人的温度,便狠狠的瞪了他一眼道:“都什么时候了,还不好好躺着,你这样怎么去考举人,难道要竖着进去横着出来吗?”

乡试特别考验体力,体力不好的学子,竖着进去横着出来的遍地都是,赵彩凤这么说可不是吓唬宋明轩的。宋明轩见赵彩凤生气了,只开口道:“彩凤,我睡了一早上了,药也吃过了,方才余奶奶说有事要出去,请我看着两个孩子,我想着干坐着也是坐着,就随便翻了几页书。”

宋明轩因为生病,说话的口气软绵绵的,别有一种温柔的情态,让赵彩凤觉得入耳都是软软的,竟然是一句重话都舍不得说了,只又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问道:“还烫着呢,我去把里头的躺椅搬出来,你在这葡萄架下躺一会儿,这种天气热伤风最难过了。”

宋明轩见赵彩凤不生气了,心里也觉得暖暖的,见她转身要去搬椅子,只忍不住拉住了她的手,红着脸问:“那个…那个我昨晚做的那个…能用吗?”

第92章

赵彩凤一记刀眼横过去看了一眼宋明轩,明明是那么正经一句话,可宋明轩这样小心翼翼的问出来,真的让赵彩凤觉得有点绷不住了。赵彩凤只强忍着笑,慢悠悠道:“我听我娘说,男人是不能动女人的这些东西的,不然的话是会沾上晦气的,你怎么不听劝呢?”

宋明轩低下头,避过赵彩凤的视线,脸上越发觉得火辣辣的,只开口道:“那个…我是读圣贤书的,怎么会相信那些无稽之谈呢?”

赵彩凤便撇嘴道:“谁说这是无稽之谈的?这不就应验了吗?原本你不过就是拉肚子而已,如今又拉肚子又发烧的,可不就是沾了晦气了,以后不准在弄这些。”赵彩凤说着,声音就越发低了起来,最后只如蚂蚁一样嗡嗡出声:“虽然,还挺好用的。”

赵彩凤才说完,就转身走了,宋明轩耳朵倒是很尖,偏生就听见了这一句,只觉得身子骨都轻飘飘了起来,病似乎都好了一大半了。

赵彩凤搬了躺椅出来,让宋明轩在葡萄架下纳凉,绞了湿帕子给敷在他额头上降温,直到余奶奶回来,带着两个孩子回去了,赵彩凤才赶着开夜市的点,急急忙忙的去八宝楼去了。临走的时候还千叮咛万嘱咐宋明轩,今晚不准他再去八宝楼接自己。宋明轩瞧着自己如今这样子,也确实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就点头答应了。

一转眼几天过去了,宋明轩的病也好的差不多了,其实赵彩凤明白,宋明轩这病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自身的免疫系统薄弱而已,大多数穷人都是皮糙肉厚的,但也有很少一部分的穷人虽然很穷,可身体却不会因此而放低标准,这就是所谓的小姐身子丫鬟命。换到宋明轩的身上,那就是少爷的身子小厮的命。

赵彩凤得知宋明轩要去玉山书院听讲课,只帮他整理起了行囊来,昨儿谢掌柜回来,她早已把手中的账务给交了出去,还准了她一天的假,如今身上无事一身轻。当然,从这几天代理掌柜的工作中,赵彩凤还是得到了很多宝贵的资料,已经初步的了解了一个酒馆想要运作的各种数据。

赵彩凤私下里整理了一下那些进项和出项,方才觉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若是要把杨老头的面摊扩展成为面馆,只怕投资下来还真的需要不少银子。

八宝楼这样的酒馆,光一天的流水下来就要上百两银子,而赵彩凤如今有的成本,也不过就这么多。赵彩凤只拧眉想了想,一下子开一间铺子,似乎有些激进,还是打听打听这附近有没有什么便宜的门面,先从小商铺开始做起。

宋明轩这几天身子好了,但在赵彩凤坚持之下,还是不准他熬夜,不准他去八宝楼接她,好在小顺子知道赵彩凤是姑娘家之后,特别仗义,每次都是送了赵彩凤到长乐巷的门口才自己回去的。

难得今儿赵彩凤有个假期,所以她一早就去了讨饭街巷口的小集市上,买了一截莲藕,半个猪肚,打算回去给宋明轩熬制一道莲藕猪肚汤。这道菜还是八宝楼的首席大厨徐师傅亲自传授给赵彩凤的。

原来对门宝善堂的陈大夫平常喜欢研究一些药膳,以作养身只用,所以隔三差五就会带着一些药材来楼里,请徐师傅代为加工药膳。徐师傅瞧着这药膳虽然做出来有一股子药味,未必是最好吃的,可看着陈大夫生龙活虎的样子,还是很信服的,听说陈大夫前几个月才添了一个老来子,简直是乐坏了他老人家。

赵彩凤内心倒是很佩服这位会养身的陈大夫,只是这个时代的人普遍生活水平低下,老百姓追究的第一目标还是吃饱穿暖,至于精神领域上的其他追求,就相对落后了。

在灶房里头烧火太热,且京城里秸秆又少,赵彩凤和宋明轩也渐渐开始了用煤炉的生涯。赵彩凤把猪肚洗干净切好,焯水之后去掉浮沫之后,加入少许党参、当归、山药开始熬制这一道莲藕猪肚汤。

宋明轩这时候也早已经起来了,正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几天他觉得身子好一些了,便开始越发用功了起来,况且今儿还要去一趟玉山书院,少不得要早起准备一下。

赵彩凤见宋明轩出来洗漱,便招呼他道:“桌上凉着薏仁小米粥,后头灶房锅里还蒸着窝窝头,你先吃,剩下的带着路上吃。我是用送大娘新送来的玉米面做的,可香了。”

宋明轩鼻子尖,才出来就问道一股子香味,便问道:“彩凤,你一早忙什么呢?”

赵彩凤也不瞒着他,只开口道:“你肠胃不好,陈大夫说不能吃油腻的东西,只能温补一下,这不吃什么补什么嘛!买了一个猪肚给你熬汤喝。”

宋明轩虽然不去集市,但也知道这些荤菜肯定不便宜,只开口道:“何必浪费这银子呢,我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赵彩凤放下戳猪肚的筷子,站起来走到宋明轩的身边,伸手捏了捏宋明轩的脸皮,“这就叫好了?瘦得只剩下一层皮了。”

宋明轩知道赵彩凤心疼自己,脸上便不由红了起来,只听赵彩凤继续道:“你以为跟着你来京城是好差事吗?大家伙可都看着呢,这两个月你要是平平安安还能长几两肉也就算了,你要是回去的时候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她们还不知道怎么说我呢,没准以为我在京城虐待你了!”

宋明轩闻言,只急忙道:“怎么会呢,你又要照顾我,又要上工,这么辛苦大家都看在眼里,下次等李叔出来,我就让李叔带话出来,就说你把我照顾的很好!”

宋明轩才话音刚落,就听见外头传来一个浑厚的中年汉子的声音:“又要我带什么话呢?我今儿可是把人给你带来了。”

赵彩凤听了这声音,便知道李全来了,只忙不迭就上去开门,果然见杨氏怀里抱着赵彩蝶,跟在李全的身后呢。

赵彩凤心下一高兴,脱口而出:“娘,你怎么来了?”

杨氏身上背着一个小包袱,只开口道:“还不是你姥姥姥爷,说不放心你一个人在城里,让我过来看看,正好这几天你姥爷身子也硬朗些了,就非让我上城里来看看,我就带着小蝶一起来了,打算看一眼就回去。”

赵彩凤只高兴道:“既然来了就住几天吧,等下次李叔再过来的时候,带你们回去就是了。”赵彩凤想了想,还是老实交代道:“正好这几天宋大哥身子也不太好,你来了他一日三餐都有热饭吃了。”

赵彩凤招呼杨氏和李全进了门,杨氏才瞧见宋明轩的样子,瞧着确实比刚出来的时候瘦了一些,杨氏便问道:“这倒是怎么啦,怎么好端端就病了起来。”

宋明轩哪里敢说是自己喝了那状元泉的水才病的,只忙开口道:“水土不服、水土不服!”

李全便纳闷了,“上次我来的时候,你还好好的,怎么过了几天,反倒水土不服了起来?”

赵彩凤只横了宋明轩一眼,抿着笑着不说话,过了片刻才道:“如今已经好了,娘你先坐下说话,我去给你们倒茶。”

杨氏把怀里睡着的赵彩蝶放进了赵彩凤房里,几个大人这才在葡萄架下围坐了下来。赵彩凤端了几碗茶上来,只问道:“你们都吃过早饭了吗?我这儿现成的窝窝头和小米粥。”

杨氏只说吃过了,又看了一眼这小院,整理的干干净净的,还当真有那么几分小家的样子,只欣慰道:“我还一个劲的担心,如今瞧着你比我还会过日子,就是后来听你李叔说你在酒馆里当伙计,有些不大放心。”

“娘你放心,我就是去学学怎么做生意的,这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要把这店开起来,还当真是不太容易。”赵彩凤说到这里,只稍稍底下头,又继续道:“看来还是得从小本生意开始,明儿我就在附近广济路一带打探打探,看看有什么便宜的门面。”

杨氏听了只开口道:“我还是那句话,明轩考科举比较重要,你瞧瞧这不才一个分心,他就给病上了,咱办事得分个轻重缓急,明白不?”

宋明轩见杨氏还真数落上了赵彩凤,顿时就得一阵汗颜,只低着头小声道:“大婶,这事儿真不怪彩凤,是…是我自己…”

赵彩凤见宋明轩臊得不好意思说了,只笑着道:“咱不说这个了,对了娘,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玉山书院的韩夫子收了宋大哥当学生了,今儿还有人要来接了宋大哥去书院里头听会讲呢!”

杨氏也不知道玉山书院是个啥地方,但听赵彩凤这样兴致勃勃的说出来,那必定是个好地方,只一个劲的点头道:“那感情好!这么说,明轩这一科是满打满算要中了吧?”

两人一听杨氏这话,顿时也觉得没有啥共同语言了,也对…不管什么年代的父母长辈,大概都是这样只重视结果不注重过程的吧…

第93章

宋明轩吃过早饭,在房里整理好的行装,外头刘八顺就来了。刘八顺十五六岁的样子,长得白白净净的,看着就让人眼前一亮,又不像是那种有钱人家的公子哥,浑身上下自带发光的金毛一样的,所以杨氏见了只笑着上前招呼道:“哟,这睡觉的公子哥,长的可真好啊!”

宋明轩背着书篓子从房里出来,只笑着道:“大婶,这就是隔壁牛家庄刘老爷家的刘公子。”

杨氏一听是牛家庄刘家的,顿时眼睛就发亮了,只开口道:“原来是刘家的?可是那个家里有个姑奶奶嫁给京城宝善堂的那个刘家?”

刘八顺素来知道刘七巧在京城这一带的名声,就没有哪个中年妇女是不知道的,只笑着道:“回大婶的话,您说的那个正是我姐呢!”

杨氏只赞叹道:“真是好福份的孩子,摊上这样能干的姐姐,如今一家子都发达了。”

刘八顺也是被人羡慕习惯了,也不觉得有什么了,只笑着道:“赵家妹子不也很能干吗?这么小的年纪都在八宝楼当起掌柜的了,我姐这么大的时候,也不过就是王府的一个丫鬟。”

杨氏见刘八顺这么会说话,越发就高兴了起来,“瞧这孩子,可真会说话啊,我家彩凤能有啥能耐,不过就是脑子灵活些罢了,有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本事,不像你姐姐,会给人接生。”

赵彩凤见杨氏这样涨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也颇是无语,谁叫自己确实没能耐呢,找人算命的时候怎么就没算出来自己会穿越呢!不然她一早就去蓝翔新东方学一身技术出来。

赵彩凤这会儿一回想,果然就想起前世她算命那档子的事儿了。那时候她二十七八还没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结婚,家里头长辈特着急,老妈就拉着她去庙里头算命,据说算命的老和尚是很准的,在那一带享誉盛名,所以老妈听了那和尚的话,高兴的晚上都睡不着觉,那和尚说的是,赵彩凤不出三十岁,必定会找到一个文曲星下凡的乘龙快婿。

赵彩凤原本并没有把这当一回事儿,可如今一下,却冷不防吓出一身冷汗来,她就死在了三十周岁生日的前几天,浑浑噩噩来了古代,居然就遇上了一心要考状元的宋明轩。赵彩凤此时再看宋明轩的眼神,都觉得有些不对劲了,文曲星下凡?说的会是他吗?赵彩凤睁大了眼睛目送宋明轩出去,还是没在他身上看见类似于光环一样的东西…

杨氏一路把宋明轩和刘八顺送到了门口,这才关了门折回来,见赵彩凤傻愣愣的站在那边,只问道:“彩凤,你这是怎么了?”

“啊?没、没什么!”赵彩凤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有些心虚,只蹲下来去戳那炖在煤炉上的猪肚。

李全把人送到后也走了,杨氏瞧见赵彩凤目送宋明轩离开时候的眼神不太对,就以为她有事情瞒着自己,心下又担心了起来,走到赵彩凤的跟前,在石桌边上的凳子上坐下了,开口道:“彩凤,你跟娘说实话,你和明轩有没有那个了?”

赵彩凤这时候正被这浓浓的猪肚香薰的直流口水,也没听明白杨氏这话的意思,只扭头问道:“娘你说哪个?”

杨氏虽然是过来人,但古代妇女对这种事情都是讳莫如深的,哪里敢直接说出来,就皱着眉头说:“就是那个那个…”

赵彩凤只一脸迷茫的看着杨氏,表示没有听明白,杨氏没办法,只好开口道:“就是想问问,你们有没有做那给我添外孙的事儿?”

赵彩凤只忍不住笑出声了,急忙就捂住了嘴,深怕自己的唾沫喷到底下的汤里头,笑着道:“娘,您瞧您说的,我倒是想呢,可你看宋大哥这身子,像是能干这事儿的样子吗?”

杨氏听赵彩凤这么说,也放下心来,又只开口道:“那你可错了,男人在这方面和身子的壮实应该没啥关系,脑子一热不就成了嘛!我这次出来,主要也是放心不下这个,你如今还没过明路,身上又摊了那样的事情,孤男寡女住在一起毕竟不好,由我这个老婆子来了,也少些别人的闲话。”

赵彩凤听杨氏这么说,也是一阵感动,见杨氏眉梢的皱纹又深了几分,只开口道:“娘一点儿也不老,怎么会是老婆子呢!我瞧着也就看上去比我大几岁的样子,哪里老了!”

杨氏只伸手搂着赵彩凤的身子,一遍遍梳理着她的长发,感叹道:“老不老,我心里清楚,自从你爹去了之后,我就老了。”

赵彩凤知道杨氏是又想念起赵老大了,只劝慰道:“娘,等过了这一阵子艰难的日子,到时候我们一家人住在一起,就热闹了,到时候你就不会觉得自己老了。”

杨氏便笑着道:“到时候又要给你带孩子,不老也老了。”

赵彩凤一听,顿时也没话说了,杨氏抱着老年人的思维,想不老也难了。

杨氏趁着赵彩蝶睡觉的光景,把小院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遍,就连赵彩凤种下的生姜、葱那一小块地都给翻了一遍,又烧了满满两锅的热水,让赵彩凤舒舒服服的泡了一个澡。

赵彩凤发现,其实有时候自己还真挺小的,比如在杨氏跟前,她就会忍不住多出几分依赖的情愫,大概是因为原本的这个赵彩凤也是这么依赖杨氏的。

赵彩凤洗完澡出来,杨氏已经帮赵彩凤改好了一件衣裳,只让赵彩凤穿上了道:“还是穿着姑娘家的衣服好看,我方才进城的时候,瞧见这城里的姑娘个个都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就想着我家彩凤要是这么打扮一下,准把她们给比下去!”

赵彩凤就仍由杨氏为自己打扮了一番,对着脸盆里的水照了一下,杨氏梳头的手艺确实比自己好上了很多。

赵彩凤才穿好了衣服,就听见外头传来重重的敲门声,有人喊道:“八宝楼的小赵是住这边吗?我们是顺天府尹的人,来这边找你有事儿!”

杨氏一听顺天府尹,三魂早吓走了两魂半,倒是赵彩凤很是镇定,只一边往房里去换衣服,一边道:“你们稍等片刻,我去里头喊她。”

赵彩凤向杨氏做了个手势,杨氏往门口去开门,见院门口站着两个彪形大汉,又吓了一跳,只颤颤巍巍的问道:“你…你们找我儿子,有什么事吗?”

那两个大汉见是个中年妇人,只开口道:“原来是赵家婶子,也没什么事情,就是请小赵去顺天府尹做的证人,昨晚南风馆的小马儿死了,有人瞧见说是八宝楼的小顺子杀的,那小顺子说昨晚和你儿子在一块儿呢,所以我们就过来,请你儿子去顺天府尹问个话。”

杨氏毕竟只是村妇,去过最大的公堂就是县衙,这会儿听说是顺天府尹的人来了,只抖活问道:“那…不会给我儿子用刑吧?”

两个捕快闻言,只哈哈笑了起来道:“大婶你多虑了,不过就是问句话而已,哪里能用上型呢。”

杨氏稍稍松了一口气,这时候赵彩凤已经换上了小厮的衣服,戴着一顶毡帽出来了。粗略看了一眼两人的打扮,就知道是顺天府尹的捕快了。

“两位捕快大哥,我就是小赵,你们找我有事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