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加班写精工集团的稿子,认真看了采访稿子,现在我很佩服李晶这位女强人,说起来她比我也大不了几岁,我在丝厂等待失业的时候,她就是沙投司的副总,等我到了沙州日报,她就创建了精工集团,真是人和人无法比。”

侯卫东道:“其实你也不错,从最基层的报社调到省报,并站稳了脚跟,这很不容易,一方面是你的才能,更重要的是你的努力,我听王辉主任多次夸奖你勤勉。”

“努力工作只是为了能生存得更好,如今这个社会已经形成了不同的阶层,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阶层的距离将越拉越大,甚至大到了不可跨越的地步,我不想让我的后代沦到最底层去,真要到了底层,不知要付出多几倍的代价。”在侯卫东这位老友面前,段英就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说了出来,当然,这一段话真正的内涵也只有侯卫东等极少数人听得懂。

除了侯卫东等个别人,这一段艰辛甚至带着些屈辱的奋斗史已经渐渐被人遗忘了,等了侯卫东的夸奖,一方面,她颇有知音之感,另一方面,她心里也有另一番感觉:“与侯卫东痛快了结也是好事,至少可以将过去的历史彻底忘掉,轻装上阵,迎接美好的新生活。”

这两种想法交织在一起,让段英看着侯卫东的眼光有些复杂,不过男女之情减弱了许多,侯卫东在她眼里,是一位在春青彷徨时给予自己安慰的男人,是给自己肉体留深刻记忆的情人,是见证了自己生活经历的朋友。

正聊着,就见到王辉的影子从门前一闪而过。

王辉刚走过段英的门前,眼角余光看见了段英办公到的侯卫东,他马上就退到了门口,道:“侯书记,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

侯卫东向段英点了点头,站起身来,与王辉握了手,笑道:“几日不见,如隔三秋,我又来请王主任来为成津的发展指出发展方向。”

王辉笑道:“指方向是中央领导的特权,我也就是写写文章,真正做事情还是由侯书记这种实干派做出来的。”他明白侯卫东作为县委书记亲自到报社,肯定有重要的事情,也不啰嗦,一摆手,道:“请,到我办公室去。”

侯卫东就将东沙矿区的设想作了描述,又道:“意思大体如此,当然,名字不一定叫东沙矿区。”

王辉没有立刻表态,用中指轻轻地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过了一会,道:“宣传成津的磷矿整治工作,这符合省里的精神,只是东沙矿区这个概念省里从来没有提过,包括理论界也没有提过,我心里没有太多的底。”

侯卫东拿出了一本由秘书杜兵从岭西省图书馆里找出来的老书,道:“东沙矿区也不是新概念,在八十年代成津就曾经属于茂云地区,后来地市调整,成津才被划到了沙州,而且在五十年代曾经就有一个茂云磷矿厂,在东湘和成津各有一个矿,从以上两个因素看,东湘和成津其实就是一个矿区,只是人为划成了两个不同行政区。”

王辉饶有兴致地接过这本封面发黄的老书,读罢这一段,道:“这本书我暂时借用,另外,我还得到东湘和成津去一趟,收集一些具体资料。”

“卫东书记,你提出这个概念应该有针对性,如果方便,可以透个底,也方便我组织文字。”

为了让王辉在文章更实在,侯卫东就透露了部分意图:“目前各地都对香港的胜宝集团很有兴趣,不仅有省内的,还有省外的,我的想法是先进行大力宣传,确保胜宝集团留在省内,又通过对矿区的宣传,让胜宝集团的注意力集中到东湘县和成津县,至于成津和东湘的竞争,我有胜出的信心。”

“我刚才还在纳闷,侯书记怎么会想起搞理论,结果绕了半天,还是回到了现实之中,只是,报纸上的文章能否影响到香港投资商的思路,我觉得是个未知数。”

侯卫东笑道:“这些香港人都是人精,最喜欢研究我们的党报党刊,他们往往能从里面找到许多商机,而且,只要报纸出来以后,能影响省里相关领导人和部门的思路,对我们亦是有利的。”

“侯书记最善于利用媒体,我希望你以后能掌管省委宣传部,那么岭西的媒体肯定会有一个大发展。”

王辉忍不住发了一句牢骚,“现在宣传部的这些当官的,争权夺利是一把好手,可是对于整个宣传工作完全是外行,以前岭西还有一些全国知名的媒体,这些年越来越差,让我们这些老报人看着心疼。”

聊完正题,侯卫东道:“中午有空没有,小酌一杯。”

“我们是多年老朋友了,每次都是侯书记请我,今天到了岭西,你就别管了。”

说到这里,桌上的电话铃声猛地响了起来。

接了电话,王辉从抽屉里拿起一份文件,“实在对不起,是总编有急事找我,中午在金星酒店的一号包房,十二点准时见面。”

侯卫东刚走下大门,此时正事已基本办完,正准备给李晶打电话,迎头就看见一个熟悉的背影。

“祝梅,你怎么在这里。”侯卫东下意识就喊出来一句话,喊完之后,马上醒悟过来,祝梅身有残疾,怎么能听见自己的喊声。

他快步走了上去,超过了祝梅,停在了她的前面。

祝梅正沉浸在快乐之中,猛然间见前面一人拦路,吓了一跳,当看清是侯卫东之时,她高兴地举起了手里原画夹子,比划了几下,见侯卫东很迷惑的样子,便拿出手机,发了一条短信:“我的画被报社采用了一幅。”

侯卫东翻看了画夹子,画上是悬岸上的一株小花正在很风而动,这是典型的祝梅风格。

“祝贺,小祝梅是画家了。”

看了短信,祝梅略有些羞涩,回了一条短信,道:“我只是发表了一幅画,不是画家。”

“我说是就是。”

“那我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侯卫东用手机写短信的速度尽管比不上祝梅,可是在男同志里面算得上一流,此时两人交流起来并没有障碍。

段英写稿子遇到瓶颈,正端着一杯浓咖啡站在窗边,突然看到侯卫东与一个小姑娘面对面站着,而且奇怪地盯着自己的手机。八卦是女人的天性,何况眼前之人又与自己有着亲密关系,段英脸几乎贴在了玻璃之上。

很快,侯卫东与祝梅停止了低头看手机的奇怪姿势,两人并排着向门外走去。

“我喜欢在报上看到自己画的感觉,很棒,只是不太容易,我前后寄了二十来幅画,只被选中了一幅。”

看到祝梅高兴的神情,侯卫东灵机一动,道:“今天中午一起吃饭,和报社编辑一起。”

祝梅飞快地回了一条:“我想凭自己努力。”

侯卫东飞快地发了一串:“凭着自己的努力,确实可以做成许多事情,可是得到编辑指点也是自己努力的一部分。”

祝梅想了想,同意了侯卫东的提议。

由于吃午饭的时间还早,侯卫东顺道陪着祝梅去了一个画展,等到十一点半,才开车前往金星酒店,途中遇到了十来分钟的堵车,等到达金星酒店以后,已是十二点零五分。

进了房间,侯卫东抱歉地道:“王主任,段英,不好意思,来晚了。”

转身又对祝梅比划了几个手势,等到祝梅坐下,他道:“祝梅是祝焱书记的女儿,在美术学院读书,才在报上发表了一幅美术作品。”

段英以前在益杨之时,听说过县委书记祝焱有一个聋哑女儿,此时见到了祝梅,暗道:“难怪当时两人的姿势怪怪的,原本是在发短信。”

正在这时,又进来了一个年轻男子,相貌堂堂,温文儒雅,进门道:“抱歉,堵车,耽误了时间。”

“这是梁进文,省人民医院的。”

“这是成津县委书记侯卫东,张小佳的老公。”

侯卫东在与梁进文握手之际,暗道:“段英眼光还真不错,梁进文了职业好,相貌好,气质也不错。”

等到礼节性的寒暄结束,王辉顺手摸了摸盖着秃顶的头发,道:“李晶这个主人怎么还没有到?”

侯卫东顿时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这时,李晶被服务员带到了一号包间,她进门之后,第一眼就瞧见了侯卫东。

第546章 合作(下)

“卫东……书记。”李晶见到了侯卫东,一句“卫东”便脱口而出,话音未落,她眼光已在屋内绕了一圈,迅速加了一个“书记”。

“卫东”和“卫东书记”都透着亲密,可是前者更容易让人联想着私情,后者往往让人觉得是女人在撒娇。

李晶坐在了段英身边的空位,对王辉道:“王主任,你说好要到集团来看一看,怎么临时又变卦。”

与王辉聊了两句,她对身边的段英道:“段记者,我看了你的文章,太佩服你了,我们岭西的大才女。”

李晶落坐的同时与好几个人都说了话,转承十分自然,浅笑吟吟,几乎让每个人都如沐春风。

侯卫东只觉得面皮有些发紧,暗道:“今天肯定不是一个好日子,这些原本不应聚在一起的人怎么莫名其妙就聚在了一起。”转念又想:“精工集团在省内做出了名气,岭西日报又是省内一等一的媒体,李晶请王辉、段英帮着做软新闻,实在是很正常的事情。”

听到了一声“卫东……书记”,段英心里莫名其妙地感到了微微的异常,女人在男女之事上往往比男人更加敏感,更何况段英曾经有数年时间与侯卫东有着特殊关系,对侯卫东的感情很复杂,因此,等到李晶坐下以后,她的眼角余光就忍不住在侯卫东与李晶之间瞟来瞟去。

饭至中旬,段英的怀疑心渐去,暗道:“精工集团在成津中了一个标段,李晶作为精工集团的老板,对侯卫东如此亲昵的态度正是一位女老板对手握重权的政府官员的正常态度。”

“梁医生,我问你一个问题,象祝梅这种情况,有没有治愈的可能性。”侯卫东听说梁进文是医学博士,突然想起了祝梅似乎还残存着一些听力,将事情经过给梁进文说了以后,他心里隐隐抱着些希望。

仔细问了祝梅的情况,梁进文道:“祝梅并非天生聋哑,现在既然还存着一些听力,就有治愈的可能性,当然具体结论还必须等到检查以后才能出,省人民医院条件还是不错的,明天可以让祝梅来检查。”

“下午有时间没有,我带祝梅下午来。”

梁进文打了电话,然后道:“没有问题,下午三点钟去检查。”

侯卫东就给祝梅发了短信,道:“梁医生是医学博士,他建议帮你检查听力,我下午带你过去。”祝梅很平静地发了短信过来,道:“没用,我检查过很多次了。”

“你上一次检查至少是十年前的事情,医学日新月异,说不定能行。”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争取。”

祝梅咬着嘴唇,想了一会,还是郑重地点了点头,发一条短信,道:“先别给我爸说这事,免得他伤心。”

在侯卫东与祝梅来回发短信的时候,李晶在一旁与王辉主任谈笑风声。

段英则与梁进文私语,“进文,祝梅耳朵真的有治愈的希望。”

梁进文说话总是一幅温文尔雅的神情,道:“医学科技这几年发展得很快,对于这种并非器官缺失,且有残余听力的病人,已经有了提高听力的办法,当然这要等检查以后才能作出结论。”

梁进文出身于医学世家,从小受到了极好的教育,这一点从其言谈举止中都能看出来,在段英以前的生活圈子中,有各式各样的人物,唯独缺少发乎自然的温文尔雅,这也是段英接受了梁进文追求的重要原因之一。

祝梅的父亲是茂云市市委书记祝焱,侯卫东以前曾经是祝焱的秘书,你一定要帮忙从中协调。

梁进文不是体制中人,对于祝焱的官职颇有几分淡漠,他在乎的是段英的态度,听了段英的吩咐,当即表态道:“就定在今天下午,我争取把医院最顶尖的几位耳科专家请过来。”梁进文虽然年龄不大,由于学历算高,医术出众,是医院的后起之秀,又与院长关系不错,所以才自信满满地要请几位耳科专家会诊。

侯卫东接过梁进文的话头,道:“梁博,就算是万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争取,能不能在下午安排一次检查,算是开后门吧。”

祝梅曾经做过了无数次的检查,对于检查已经很麻木了,对于此次侯卫东安排的检查,她甚至带着几分照顾面子的情绪。

下午的检查持续时间很长,到了五点半才结束。

五位省人必医院的专家围坐在小会议室里,经过了激烈的讨论,基本形成了一致的意见,等到侯卫东坐定,梁进文简单地将讨论情况作了介绍。

一大堆的医学名词将侯卫东弄得云里雾里,等到梁进文讲完,侯卫东问道:“梁博,在医学上我是外行,我想问一句,祝梅有治愈的可能性吗?”

梁进文扭头看了看旁边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医生,这位老医生道:“从现代医学理论来说,这位病人有百分之五十康复可能,从具体实践来看,她有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康复可能。”

侯卫东态度明确地道:“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都要争取积极医疗。”

“很遗憾的是,省人民医院甚至全国所有的医院都没有具体成功的案例,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国的一家研究院有成功的例子。”老医生摇了摇头,道:“这种手术费用很高,一期费用在三十万到四十万美元,一般人难以承受。”

“钱的事情不用操心,我来想办法。”

老医生道:“既然钱不是问题,治疗就不是问题,至少有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康复可能。”

侯卫东离开了小会议室,就见到祝梅神情紧张地坐在外面的椅子上,从开始检查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四个多小时,这让祝梅感觉到了不寻常,心里涌出了一点点希望,正因为有了希望,小女孩的淡定便消失无踪,她手里拿着的手机,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变得发白。

“国内无法做手术,要到美国去,治愈率在百分之五十,我马上帮你安排这件事情。”侯卫东想到祝梅有治好的可能性,心情大好,手指十分利索,迅速发出了长长的短信。

祝梅看了短信,终于显出了小女孩本色,憋着嘴巴就无声地哭了起来,泪水在脸上纵横。

侯卫东将祝梅送回学院,马上就拨通了祝焱的电话。

“真的有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康复可能?”祝焱此时已经回到了茂云,接到电话,心情亦很激动。

“今天会诊的都是省人民医院的专家,其中一人是副院长,他曾经到美国去做过访问学者,对那边的情况很熟悉,他答应帮着联系对方的医院。”

“好、好、好。”祝焱一口气说了三个好字,又问道:“医疗费用高不高?”

侯卫东道:“费用只比国内稍高一些,祝书记,这事你就别管了,交给我去办。”

“到底是多少钱,你给我说实话。”

“一期费用在三十万到四十万美金。”

“怎么这么高?”祝焱倒吸了一口凉气,他当了多年领导,家里存款也就在三十来万,四十万美金就有二百五十万左右的人民币,他是无论如何也出不了这个钱。

侯卫东胸有成竹地道:“祝书记,这事我已经有了主意,如今是互联网时代,全民都在办网站,我准备通过民间组织成立一个关爱残疾人的网站,将祝梅的情况发布出去,同时设立一个专门的捐款帐户,集中全国力量,还祝梅一个亮响的明天。”

他的话没有说透,捐款帐户只是一个幌子,有了这个幌子,有些钱才能名正言顺地打进来。

祝焱当然知道侯卫东的良苦用心,他一时下不了决心,沉吟道:“让我想想再说。”

侯卫东很诚恳地道:“祝书记,我明天到茂云来一趟,把病历和专家意见带过来,其他的事情交给我来操作,你相信我,一点问题都没有。”

晚上回到了李晶家中,小丑丑已经有些虎头虎脑的雏形,拿着小手枪在屋里跑来跑去,对于侯卫东的拥抱很是敷衍。

与李晶在床上滚了一阵,侯卫东正准备亲吻之时,被李晶用手推开。

“老实交待,你和今天中午见面的那两个人是什么关系。”

侯卫东装糊涂,道:“什么两个女人。”

“你心里清楚。”

“真的不清楚。”侯卫东一边说着,一边就将李晶密密实实地压在床上。

“哼,你对祝梅这个小女孩上心得紧?”

听说是指祝梅,侯卫东心里轻松了一半,道:“你这人吃飞醋,祝梅是有残疾的小姑娘,我又曾经是祝书记的秘书,不管是从情还是理来说,帮助祝梅是应有之责。”

李晶被压得喘不过气,不知不觉抱住了侯卫东,道:“祝梅就不说了,我觉得段英和你的关系不寻常。”

李晶这人第六感特别强,侯卫东对此早有体会,因此在席间很注意与段英说话的神情,不料还是被李晶看出了一些破绽,他狡辩道:“段英和我除了同学关系以外,我不知道有什么关系,你能说说吗?”

李晶将手伸进侯卫东衣服里,抚摸着宽厚的背部肌肉,悻悻地道:“吃饭的时候,梁进文看着段英是脉脉含情,段英是用眼光偷偷看你,祝梅眼里除了你没有其他人。”

侯卫东暗自叫苦,暗道:“李晶真的有天才般的第六感,难怪做生意无往而不利。”口里道:“你没有说完,王主任眼里是谁,我眼里是谁,你眼里又是谁,还有,吃饭时你与王主任谈得如此热闹,你们俩人是什么关系。”

“你眼里什么人都没有。”李晶热烈地吻着侯卫东,又道:“我眼里只有你,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人。”

激情过后,李晶如小猫一样缩在了侯卫东怀里,道:“我不要求你守身如玉,只要求你和我在一起之时,是全心全意对我。”

“嗯,那是当然。”侯卫东又道:“我给你说一说祝梅的事情。”

第547章 炮弹(上)

“别停,再用力。”李晶正在咬着牙齿承受着侯卫东的冲击,身体已有了爆炸之感,不料,侯卫东突然慢了下来。

侯卫东咬着李晶的耳朵,道:“别光想着用力,一张一弛才是文武之道。”他就如骑着一匹骏马驰骋在草原上,从慢到快,又从快到慢,有时由极快到极慢,又人极慢到极快,反反复复践踏着青青草原。

当高潮如期来临之时,李晶反复道:“孙猴子,爱死你了。”

侯卫东只顾着埋头苦干,顾不得说话,当一股股炮弹喷涌而出之时,他痛痛快快地吼了一声。

……

李晶脸上皮肤还残留着一抹微红,听到侯卫东又谈起祝梅的事情,道:“现在能不能不谈别的女人。”

“祝梅是小女孩子。”

李晶撒娇道:“小女孩子也不行,现在你心里只能有我。”

休息了半个多小时,侯卫东已经要进入梦乡,李晶将其推醒,道:“现在休息好了,可以谈正事了。”

“我决定对祝梅的治疗提供捐款,她是祝焱的女儿,这一笔把投资尽管贵一些,却很值得。”李晶很直接地表示了投资的欲望。

侯卫东摇头道:“恕我直方,此事对你来说是生意,对我来说就不仅是投资,更重要的感情,我设立捐款帐户主要是方便我出钱,是为我做掩护。”

李晶有些吃惊,她原本以为侯卫东的意思是由精工集团来捐钱,没有料到他的真实意思是自己出钱,就劝道:“对于精工集团来说,能为祝焱出一点力,这是一笔很划算的投资,你何必用私人的钱去补贴,就让精工集团来出。”

侯卫东再次摇头,道:“我对祝书记很了解,他如今正是如日中天,发展势头极好,让他明目张胆地接受二百多万的捐款,对他来说是不容易,我估计他十有八九会拒绝你的捐款,所以我才想出用捐款帐户来暗中操作。”

“既然祝焱不是贪官,我更要做成这笔投资。”李晶又道:“我是在商言商,付了治疗费,只有一个小要求,在祝梅出国以后,我也要跟着出国,以方便在医院探望祝梅。”

“你们这些商人真是见缝插针,我现在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多干部倒在了糖衣炮弹之下。”侯卫东由李晶的表现推想到更多的事情,不由得很是感叹。

“搞这些事很伤脑细胞的,你以为我真的喜欢,你不想这些办法,就会在竞争中败北。”李晶道:“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如果都是严格按市场经济的手段办事,以实力说话,谁还会挖空心思用这些办法。”

“你真要投资也得讲方法,否则祝书记不会收你的钱。”

“你则才不是说过搞一个捐款帐户,我就直接打钱进去就行了。”

“如果用这种方式,纪委查起来,毕竟有这样的大额钱款,祝书记仍然说不清楚。”

李晶想了一会,道:“这事真要办漂亮,经得起检查,我的想法是成立一个关爱残疾人的民间组织,在为祝梅治病的同时,切切实实地也帮助一些贫困学生。”

“这个办法还不错,你说得详细一些。”

“富人搞慈善在西方国家很普遍,只是岭西还不普遍,我才到南方去看一圈,他们哪里已经开始搞慈善了。”

侯卫东想了想,道:“我是党内干部,不太方便搞这个东西,你看开装修城的曾宪刚如何,他本身就有残疾,儿子又有自闭症,身份比较适合。”

李晶表示了反对:“我虽然没有见过曾宪刚,可是曾经到他的店里去转过,他的经济条件应该还可以,可是在大老板遍地的岭西,他没有任何号召力,筹款很难,而且曾宪刚就是一个村委会主任,恐怕没有这种管理水平,我给你推荐一个人。”

“谁?”

“我。”

李晶白了侯卫东一眼,道:“我已经想好了,就由精工集团出资搞一个关爱残疾人的网站,每月推出一个关注对象,主要接受企业捐款,当然也接受社会捐助。”

又道:“如果祝梅事件完了,你觉得关爱残疾人网站还有存在的必要,我们继续,如果没有存在的必要,关掉就行了。”

侯卫东犹豫了片刻,道:“你愿意来做此事,当然很好。”他一直不太倾向于由李晶出面来做此事,主要担心有人顺着这条线摸到自己身上,只是由曾宪刚来操作此事也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找其他不熟悉的人又涉及到巨额捐款的安全问题,想来想去,他还是同意由李晶来具体操作此事。

侯卫东仍然不放心,道:“目前第一个任务就是给祝梅捐款,尽快在网上公布捐款帐户,实行专户管理,祝梅的事情完了以后,关爱残疾人网站再走入正轨。”

“精工集团有法律顾问,有经济师,做这件事绝对没有问题,而且前期一点都不宣传,这事影响就很小,做好了祝梅的事情我们再发动宣传,这样即经得起检查,又可以不让祝梅的事引人注目。”

侯卫东推敲了一会,道:“这种方式可行,你要记着,千万不要宣传,直接打钱进去就行,尽量减少影响。”

“你放心,我知道事情轻重,我会让人到不同城市将钱款打进帐户,每一笔不会太多。”

侯卫东想起她刚才所说,道:“你真的想到美国去看祝梅吗?”

“我早就想出国去看一看,趁着这个机会带着小丑丑一起出去。”她靠着侯卫东怀里,又道:“有钱的感觉真好,可以轻松地到海南去买房子,还可以带着小丑丑周游全世界,现在回想起读初中的时候,每次看到同学们穿上新裙子,就特别难受,穿上漂亮新裙子就是我努力工作的原始动力。”

侯卫东用手搂紧李晶,道:“你是一个好女人。”

“很难得听到你说甜言蜜语,我很喜欢,你要记着,无论女人地位高低、财富多寡、相貌美丑,都无一例外喜欢甜言蜜语,我从心里喜欢听你说情话,你再说一句,嗯,求求你。”

“你真漂亮,穿衣服漂亮,不穿衣服更漂亮。”

“那我就不穿衣服,你看我漂亮吗?”李晶眼睛似乎能滴出水来。

侯卫东原本准备第二天到茂云去向祝焱汇报,与李晶商谈了细节以后,便暂时不到茂云。

等到第五天,精工集团调动了精兵强将,将“关爱残疾人”网站做好,其法律顾问亲自跑相关部门,以最快的速度就将“关爱残疾人社团”的所有手续办齐,只等祝焱和祝梅同意,就可以正式运转。

第六天,侯卫东来到了茂云市,报告了自己的想法。

对于侯卫东的热情,祝焱很感动,他就没有打官腔,道:“卫东,你的好意我真是心领了,我现在有两个顾忌,一是担心祝梅自尊心强,不愿意以这种方式在社会上露面,二是怕有人利用此事兴风作浪,茂云这个地方是穷山恶水出刁民,有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一直盯着我,此事恐怕会成为他们攻击的材料。”

侯卫东道:“此事最简单的做法就是由祝书记自已出钱去医治祝梅,可是您作为一位市委书记,其实就是一个工薪阶层,用工资绝对无法支付这一笔昂贵的医疗费用。”

“嗯。”

“由企业老板出钱赞助祝梅治疗,已经到了违法的边线上,影响更加不好。”

“嗯。”

侯卫东一边说一边打开网站,道:“这是由精工集团所做的关爱残疾人网站,它以社团名义进行备案,所有法律手续齐全,祝梅的基本情况已经登在了上面,上面有捐助帐户,如果祝书记同意,就可以运作起来。”

祝焱皱了皱眉头,道:“祝梅的性格很强,我还是担心她不同意。”

“我征求了祝梅的意见,她同意了我们的做法。”

“你怎么样说服她?”祝焱很惊奇地道。

“关爱残疾人是一个登记备案的社团,在每月将推出一位受捐助人,由企业界有朋友们进行捐助,在慈善事业不发达的岭西,这个社团将发挥作,我希望祝梅能做接受捐助的第一人,做出一个好榜样,用实际行动支持这个社团的发展。”

侯卫东顿了顿,道:“祝梅很支持此事,没有犹豫就答应了,现在只要您同意,网站就可以运作。”

祝焱已经心动了,道:“既然关注残疾人这个社团成立了,希望除了祝梅以外,还能坚持做下去,如果每月真能帮助一位残疾人,那就是一件功得无量的事情。”

侯卫东又道:“祝书记,我已经对精工集团的李晶提过要求,一是第一次捐助不能作任何宣传,把知晓的范围缩到最小,第二次捐助就要面向全社会,才能作宣传,让这个社团充分发挥作用;二是祝梅和你的关系绝对不对外透露。”

讲完了此事,祝焱就拿起桌上的岭西日报,道:“岭西日报的这篇报道应该是你策划的吧?”

侯卫东早就看过这篇文章,道:“我只是给岭西日报的王辉主任谈了想法,并没有要求他一定要按照我的思想去搞调查,他写的这篇文章是经过思考的独立见解,我们提出的是东沙矿区,他提出的是沙茂磷矿区,意思差不多,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祝焱道:“据我得到的消息,茂东市的决心亦很大,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出马,多次与胜宝集团樊主席接触,还有邻省的分管工业副省长也悄悄到了岭西,到底花落谁家,现在还真是说不清楚,我准备直接向蒙书记汇报工作。”

侯卫东心里一动,暗道:“朱民生如果不出动,恐怕沙州将来会被动,我应该向他再作一次工作汇报。”

第548章 炮弹(中)

来到了沙州市委大院,朱民生正在同组织部的同志谈话,侯卫东急于向他汇报胜宝集团之事,就坐在市委办公室候着,等了一个多小时,才见到组织部长赵东、副部长粟明俊、郭兰等人从小会议室走了出来。

郭兰的头发已经变成了漂亮长发,扎成一个极简单的马尾巴,马尾巴轻轻地摇曳着,把侯卫东的心随之动荡不安,他再次发出了心之呐喊:“为什么岭西要实行一夫一妻制,这真是一个万恶的婚姻制度。”

这个念头随着朱民生的出现而嘎然而止,侯卫东一脚跨出了办公室,道:“朱书记,您好。”

朱民生回头见是侯卫东,停下了脚步。

侯卫东紧走几步,来到了朱民生身边,道:“朱书记,我刚从岭西回来,想汇报与胜宝集团樊主席接触的情况。”

“目前的进展是这样的……四天时间,我到了三次岭西,与胜宝集团樊主席见了两次。”

“有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暂时还没有,我还在接触之中,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樊胜得投资的意向很明显,只是在稳坐钓鱼台,等着省内省外的磷矿区自相残杀,以便他从中渔利。”

“这个资本的特性所决定。”朱民生得出了这个结论。

他一边听着侯卫东汇报,一边用眼光扫着放在面前的人民日报,等到侯卫东将大致内容汇报完,他问道:“县里的情况进展如何?”

“县里整治磷矿的工作进展顺利,中型磷矿完成了技改,现在已经关闭了一批不合格的小磷矿,竹水河水电站已经完成了一期工程的拆迁,土建部分已开工,沙成公路部分完工。”侯卫东汇报工作时很有些底气。

朱民生静静地听着,又问道:“这两天的人民日报你看了没有?”

侯卫东早就发现了朱民生一直在用眼光瞟着这张人民日报,他不知道这张人民日报上登着什么内容,就老老实实地回答道,“这两天都在岭西,没有坐下来认真学习。”

朱民生语重心长地道:“你是县委书记,是带领成津七十万人口走向正确道理的舵手,学习必须抓紧,时刻与省委、市委保持一致,不仅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行政上的事情还是要让县长去做,你更关键的把据航向。”

侯卫东一时没有理解到朱民生此话的真意,暗道:“县委是基层政权,不做具体事情,难道天天研究理论?”口里道:“我一定注意。”

朱民生又道:“县委书记要学会把握重点,当前县委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搞好三讲教育,这方面你要多投入时间,千万不可懈怠,张全景同志说过,要以整风的精神,深入开展三讲教育,这是我们党在世纪之交重要历史关头,为加强自身建设而进行的一个创造性探索。”

对于三讲教育,侯卫东深知其重要性,也抓得很紧,只要面对着胜宝集团的诱惑太大,他内心深处将胜宝集团之事放在了第一位。

“今年三讲教育更是不同寻常,七位政治局常委深入到县级城市,就县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开展三讲教育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朱民生将报纸递给了侯卫东,道:“总书记到了广东,在高州召开了动员会,你看这一段。”

报纸上有一段话有波浪型的横线,波浪很工整,看得出朱民生的用心程度,波浪线上面一段话是:“主席曾经郑重提出,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只要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这一段话是总书记在广东讲话的精髓,你千万不能等闲视之,回到县里以后,在全县干部中展开学习热潮,要通过扎实的学习,达到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的,只要达到了这个目的,你这个县委书记就好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