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侯卫东的心脏屡受压力。

当老邢开始说酒话之时,小佳其实听到一清二楚,关于李晶和侯卫东的事,虽然已是成年旧事。作为女子,她仍然记在了心里。此时听老邢说起李晶还在粮站找过侯卫东,顿时觉得很委屈,又很愤怒。

在侯卫东与柳洁站着说话之时,小佳见到侯卫东手机随手放在茶几上,便悄悄拿在手里,来到了卫生间。

这么多年来,她是第一次翻看侯卫东的手机。

她有些赌气地看了一会短信,没有任何内容,又看了一会通讯情况,也没有异常。她有些不甘心,翻到了一个没有名字的号码,咬咬牙,拨打了过去。

第814章 学琴(下)

柳洁和晏紫随着赵秀、小佳、粟糖儿上了楼。小佳进卫生间之时,粟明俊和柳洁握了手,开始谈事。

粟明俊客气地道:“粟糖的事,给柳团长添麻烦了。粟糖有弹钢琴的兴趣爱好,也获了些奖,做家长的希望她能深造。”

柳洁很会为人,夸道:“我是唱民歌出生的,也会弹钢琴,水平还不错。粟糖的手型和乐感都不错,我相信经过名师指点,会有很大的进步。”

粟明俊对自己的女儿挺有信心,听到夸奖心里更是甜蜜,道:“明天让张凤老师瞧一瞧,我想听专业老师的评价。若是有发展的条件,就让她跟老师好好学。如果不能继续发展,那就要想其他的办法,钢琴只能是业余爱。”

柳洁跟经常跟领导打交道,在粟明俊这种级别的领导面前,她挺放松,道:“明天我带粟糖去见一见张凤老师,粟部长就不要去了。张凤是性情中人,专业上很强,就是不太喜欢和官员打交道。”说到后两句之时,她抿嘴而笑,很有些风情。

粟明俊是宣传系统的官员,宣传系统开会之时,难免有些小道消息流传,他听说过柳洁与周昌全的关系。此时见到柳洁的笑容,暗道:“柳洁半老徐娘,风韵犹存,都说她和周昌全关系密切,看来无风不起浪,此事也是有些根据。”

他笑道:“社会上仇官的情绪不知何时蔓延起来,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地妖魔化官员,说明岭西人民心智还不够成熟。”

柳洁道:“这也是有原因的,主要是贫富分化严重。”

两人随聊了几句,粟明俊向省歌舞团发出了邀请,道:“市委宁书记以前在宣传部门工作,对文化工作很支持,今年春节沙州市委想请沙州歌舞团也到沙州演出。”

柳洁再次抿嘴而笑,道“宣传部是我们的娘家,没有省委宣传部和各地宣传部门的支持,省歌舞团也就没有今天。另外,替我感谢沙州市委以及宁书记对我们的支持。”

在几人说着官话之时,小佳进了卫生间,握着的手机就如潘多拉的盒子,诱惑着她将那个没有名字的电话拨打了出去。电话打出去,就如潘多拉盒子被打开,跳出来的是猛兽是妖怪还是美女,她也就听之任之。

铃声是英语歌,《离家五百里》的旋律通过无线电波传到了小佳的耳朵,她熟悉这个旋律,可是到底是什么歌,并不是太清楚。

听完这首略即浪漫又忧伤的曲子,小佳暗道:“谁会用这种英语歌来当铃声?政府官员肯定不会,男同志也不会,那就是不在政府单位工作的女人?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李晶最有可能选用这个铃声。”

在小佳心中,李晶曾经和侯卫东有些交集,听了老邢的醉话,更是加深了这个印象。只是光凭一首铃声,说明不了任何问题。此时,她的心理非常矛盾,一方面,她希望听到什么,另一方面,她又不希望听到任何不好的声音。

她站在卫生间里有些失神,过了一会,咬咬牙,又将电话拨打了过去。她一边听着《离家五百里》的曲子,一边在心里祈祷:“最好不要有人接,最好不要有人接。”

曲子放完,电话里传来“无人接听”的提示音,小佳心里长舒了一口气,她没有继续翻看侯卫东其他的号码,拿着手机从卫生间里走了出来,若无其事地将手机放回到桌子上。

侯卫东看见小佳从卫生间出来将手机放在桌上,心一下就悬了起来。

他做事向来谨慎,平时给郭兰和李晶打电话都是用另一个号码,带在身上这个手机没有同郭、李两人打过电话。只是,今天为了租用门面的事情,他才没有来得及换手机。所谓百密有一疏,这一次与郭兰通话,没有及时删除,极有可能酿成家庭冲突。

至于李晶,他从来没有用这个手机通过话。

侯卫东当了多年的领导,见过不少风浪,心里素质很好,没有马上去动手机,仍然继续与粟明俊、柳洁说话,用眼睛余光观察着小佳。他对小佳的性格了解得很清楚,如果她真的与郭兰通了话,绝对不能表现得如此平静。

和粟明俊、柳洁聊了几句,他拿起了手机,在房间给金融办副主任原振天打了电话,安排了一件听起来挺急,实际上并不是太急的事。打完了电话,他顺手就将手机放进了衣袋里。

赵秀见粟明俊一枝烟接一枝烟没有停过,埋怨道:“明俊,我记得以前秘书长的烟瘾也挺大,他能戒烟,你为什么不能?这不是毅力的问题,而是想不想的问题。”

侯卫东顺坡下驴,端起桌上的茶,道:“粟部,多喝茶,少抽烟,身体才能健康,只是喝茶也有缺点,上卫生间的次数多。”他喝了一口茶,就去上卫生间。

小佳看见侯卫东也上卫生间,她暗道:“应该记下那个未打通的电话,到邮局一查,就知道是谁了。”她很快又否决了这个想法,有些心酸地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这样做,是自己找没趣,何苦来哉。”

查与不查这两种想法,在小佳脑子里挣扎。

侯卫东关上卫生间房门以后,打开手机,快速查了手机里的已拨电话。发现两个拨出电话居然是郭兰的号码,时间也就在几分钟前。他顿时变色,脑子一时有些空白。

他很快回过神来,回想着小佳平静的脸色,又不像与郭兰通话的状态。细看两个拨出的号码,通话时间显示极短,心道:“小佳接连打了两个电话,显示的时间都很短,这只有一种情况,郭兰因为什么事情没有接这个电话,真是万幸。”

暗叫侥幸以后,段英、李晶和郭兰如走马灯一般在脑子闪现,侯卫东在心里涌起对小佳深深的歉意,想道:“常在河边走,难免不湿脚,此事如何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瞪着眼,看着镜中的自己,他用手扇了自己一巴掌,自语道:“侯卫东,你干的什么事。”如今李晶有了小丑丑和小小丑丑,而郭兰更是融进了内心深处,他的人生将与这三个女人纠缠在一起,无法解开。

用短暂的时间调整了情绪,侯卫东将手机调成无声状态,然后神色自若地走了出来。在房间里,他和柳洁正在聊天,手机在衣袋里开始震动起来,侯卫东没有接听手机,而是让手机继续在口袋里震动。

在无线电联系着的另一方,郭兰听了一会侯卫东手机的铃声,“无人接听”的提示语响了起来以后,她又拨打了过去,结果仍然是无人接听。

郭兰翻开前两个号码,仔细看了看,直觉让她感到有些不对劲。她将手机放在桌上,如看怪兽一样看着这部联系着另一人的手机。

这一天,她一直在为门面操心。

曾宪刚知道侯卫东的用心以后,适当提高了价格,与鼻音男签了长约。然后转手将这个门面的钥匙交到了郭兰的手里。他原本还想帮着郭兰装修,结果郭兰态度坚决的婉拒了。

“曾总,能将门面转给我,我已经很感谢了。这个门面是做外贸服装,我想将风格弄得别致一些,吸引大学生。这个装修就由我自己来弄。”

曾宪刚提了个建议:“若是想快速积累赚钱,就得做批发,你从上海如果能拿到便宜的外贸,就可以零售兼批发。”

“谢谢曾总,我是初学做生意,很多环节不清楚,等先把零售做起来以后,再考虑批发的事。”

“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我们都是益杨人,来到了省城,就是老乡,应该互相帮助。”曾宪刚对温文尔雅的漂亮郭兰挺有好感觉,特别是知道其父亲病逝,母亲又得了重病,心里很有些怜惜。这不仅仅是侯卫东的交待,而是出于一个男人对于弱女子天然的保护心。

漂亮女人容易办事,很多时候不是色情,而在于男人对漂亮女人发自本能的保护欲、逞能欲以及表现欲。

郭兰为了门面装修的事跑来跑去,累得够呛。为了节约钱,她不再矫情,住进了侯卫东买的小房子里。

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痛痛快快的洗热水澡,正在享受热水的呵护之时,放在客厅的手机响了起来,响了两次。

她匆匆冲了热水澡,到了客厅,看到是侯卫东的电话,正准备回过去,厨房炖的汤发出“噗噗”之声。等到把汤盛好。她顺手又炒了小菜。将汤和菜摆在桌上,这才给侯卫东回了电话。

她原本就是一个挺敏感的女孩,又面临着挺尴尬的事,心里格外的警惕。放下电话就坐在桌子上,手托着腮,静静的想着事情。

这个房子有些类似于沙洲大学的家,很安静。

一个人总是处在喧闹的环境中,就需要闹中求静,这样心灵才安宁。

一个人总是处在孤独的空间里,又需要有人交流。

郭兰无法与人交流,孤单地坐在餐桌旁,看着热腾腾的汤和菜,却没有什么胃口。父亲去了以后,只要电影里有一家三口坐在餐桌上谈笑风生的片段,总会湿了眼角。

她坐在客厅慢慢吃着,灯光,将其影子孤单单地留在地板上。

第815章 探病(上)

聊了一会,有服务员上来问:“先生,请问上热菜吗?”

柳洁觉得有点奇怪道:“还有人吗?”

赵东是与粟明俊联系的,因此侯卫东并没有回答。粟明俊道:“省委办公厅的赵东副主任要来,他是我和卫东的老上级。”

柳洁有些惊讶地道:“赵主任要来吗?”她是在官场长期行走的人,知道赵东在岭西官场的份量就和以前的陈曙光一样,如今陈曙光已当了副省长,赵东以后的发展自然不会差。

晏紫是中层干部,很少接触上层,对赵东到来并没有表现出柳洁那样的惊讶。她安静地坐在一旁,似乎在听大家说话,似乎又没有听。

小佳看了一眼气质高雅的晏紫,对柳洁道:“柳团长,赵主任是钻石王老五,省歌舞团这么多优秀的女孩子,可以互相介绍。”

柳洁顿时来了兴趣,问道:“难道赵主任是单身?”

赵秀在沙州有固定的麻将搭子,她们经常在一起即打麻将又传小说,运动了手指,锻炼了头脑,舒服了心灵。她道:“赵东单身以后,沙州无数的女孩都想嫁给他,可惜他重事业,工作繁忙,因此将机会留给了岭西的女孩子。”

提起这个话题,侯卫东闭上嘴。赵东之所以单身,这和郭兰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一直在追求郭兰,屡追屡败,这也成变了他的钻石王老五名声。

柳洁很放得开,她当场开起了晏紫的玩笑,道:“我们晏紫长得还行吧,她也是单身,和赵东倒是绝配。”

晏紫没有想到话题转到自己身上,道:“柳团长,别拿我开玩笑。”

“我现在不是柳团长,是柳大姐,小妹的终身大事,我不关心,谁来关心。”柳洁看了主座空着的位置,对赵秀开起了玩笑,道:“赵秀,你干脆和晏紫换一换位置,让晏紫坐到赵主任正对面,两人隔着餐桌,可以互相欣赏。”

柳洁这个玩笑,其实半是真半是假。省歌舞团的这些年轻女孩子向来不乏人追求,每天都有各式高档小车等到门口,可是又有几人婚姻幸福,柳洁最清楚。听说赵东还是单身,她倒是有意诱导着晏紫。

说着赵东,赵东就出现了。他给粟明俊打来电话:“明俊,我到了。”

粟明俊如屁股按了弹簧,马上站起来,道“我到下面来接你。”他随即对侯卫东道:“赵主任来了,我到楼下去等他。”

侯卫东见到粟明俊的神态,知道他肯定有话要单独给赵东说,也就没有凑上去,道:“那我这边就开始走热菜。”

粟明俊在楼下等了几分钟,见到了一辆丰田车开了过来,这是普通牌照和丰田车,没有省政府的任何标志。粟明俊看了一眼,也没有太在意。

车门打开,赵东从车上走了下来。

粟明俊赶紧上前两步,双手握着赵东的手,道:“老领导,侯卫东来了,再同省歌舞团的柳洁聊天。”在沙州工作之时,赵东是沙州市委组织部部长,粟明俊是副部长,粟明俊此时称一声老领导,是很恰当的称呼。即显示了与赵东的亲密关系,又不至于过于客气,过于客气就显得生分。

赵东道:“省歌舞团柳洁,你也请了他们?”

粟明俊解释道:“这次找侯卫东,就是请他牵线,给我女儿粟糖找一个专业钢琴教师,听说省歌舞团的张凤是业内最好的老师。”他原本是想在第二天单独请赵东吃饭,只是赵东因为明天有事,主动参加了今天晚上的饭局。

两人上了楼,粟明俊眼见到隔壁有一个包间还空着,他道:“老领导,我一直想出你汇报工作,没有抽出时间。”

赵东微微一笑,道:“明俊,我们是老朋友,你也见外了,有什么事应该早些给我说。”

粟明俊道:“老领导事情多,我怎么好轻易来打扰。”

赵东道:“你这是见外了。”这一段时间,厅级班子将有微调的消息放出来以后,各地符合微调条件的领导如冬眠的虫子,在春日阳光照耀下,纷纷从地里爬了出来,各自寻找自己的门路。找到赵东的昔日朋友以及同事,已经不在少数。

两人在隔壁房间谈了十来分钟,又握了手,这才一起朝另外的桌子走过去。

晏紫对于柳洁的玩笑并没有放在心上,可是玩笑毕竟还是涉及自己,当赵东进来之时,她有意无意还是多看了几眼。在她的眼光之中,赵东是典型的政府官员形象,白白净净,衣冠楚楚,小肚微微饱满,言谈举止透着一股干练的味道。

她对赵东倒不反感,不过也没有一见钟情。

柳洁是自来熟,几句话便与赵东有说有笑,她着重介绍晏紫,道:“小晏是我们歌舞团的台柱子,多次获得部级大奖,她为了艺术,一直没有考虑个人问题。今天是好机会,省委和省政府的领导都在,我作为省歌舞团的一员,代表文化工作者提个建议,应该加大对年轻艺术家的关心的抚持。”她如此说完全是无话找话,想把赵东的注意力引到晏紫身上。

有赵东在,侯卫东就没有回应,他笑呵呵地看着赵东。

赵东果然看了一眼晏紫,这个女孩面容姣好,气质显得很静,让人看着挺舒服。他目光略作停留,离开了晏紫,道:“柳团长的建议很好,我一定抽机会,向省委宣传部王部长作汇报。”

他的答话很到位,没有说行,也没有说不行,也没有主动超越职,而是承诺向宣传部门领导报告。这是典型的官话,即可以理解成负责任的态度,也可以理解为废话。

晚宴结束以后,侯卫东作为主人,提议去唱歌。他其实挺不喜欢这种饭后唱歌的休闲方式,只是这么大一桌子人,饭后总得有些娱乐。

赵东拱了拱手,道:“明俊,柳团长,你们玩好,我有事先行。”

柳洁看了看表,她与另外的人约在了十点钟见面,道:“今天跑了一天,我累了,明天还有一台节目,不陪大家了。秘书长,粟部长,你们玩好。”

见客人都走了,小佳挺高兴,对赵秀道:“今天你们不要住宾馆了,都到我们家,我约了谢婉芬,我们几姐妹打一打麻将。”谢婉芬是沙州园林局副局长,如今调到省园林局当了处长,又与小佳走到了一块。只是小佳是走的建设厅,她还是在园林系统。

刚走进小区,侯卫东接到了父亲的电话,他将小佳拉到了边,道:“爸让我到医院去,说是有事找我。你先陪着粟部长一家。”小佳问道:“有急事吗?”侯卫东摇摇头,道:“听口气不太象,我不给粟部长解释原因了,免得他听说以后,要到医院去看爸妈,你在家里陪好。”

小佳是这方面的行家,她道:“放心,大家都是老熟人,我会招待好。”

侯卫东赶紧来到了母亲的床前,母亲正在和父亲侯永贵商量着什么事。见到侯卫东,刘光芬道:“卫东,你这段时间在忙什么?两天没有来看我。”她最喜欢她这个幺儿,知道他平时很忙,故意绑着脸,与他开玩笑。

侯卫东道:“确实事情挺多,天天迎来送往,牵针引线,尽干些无聊事情。”

“你是秘书长,就是管家,侍候领导的锁事杂事就是你的本职工作。”刘光芬女道:“刚才我跟你开玩笑的,你要以工作为主,不要总惦记着你妈,事情办完后再看我一眼就行了。”

“这两天感觉如何?吃止痛药没有”

“现在总体来说控制得还可以,一天吃一粒基本上就不痛。”刘光芬做了手术后吃的镇痛的吗啡缓释片,效果还可以,同时她还吃了含蟾蜍的抗癌药,反应很大,总是吐。

看着母亲瘦瘦的脸,侯卫东很心痛,道:“妈,你平时也总别在床上,医院后面有花园,你平时可以出去走走,适当做一做运动,对身体恢复有一定的好处。”

听到这话,刘光芬白了侯永贵一眼,道“老头,小三都让我出去走走,你还不让我走。”

侯卫东就对父亲侯永贵道:“爸,妈这个病还要增加身体的抵抗力,不能老是坐在屋里。”

侯永贵道“你妈不是想到医院的花园散步,她是想到龙堂县,这么远我不太放心,所以请你过来商量。”

听了龙堂两个字,侯卫东吃了一惊,道:“妈,你到龙堂去做什么?我们在那里没有亲戚,你在龙堂也没有熟人。”

刘光芬道:“上次我生病的时候,郭师母专程从沙州来看我,今天我给她通了电话。她得了疗毒症,就要到上海去做手术,我不能到上海,但是我想到龙堂县去看一看郭师母,郭教授走了以后,他们孤儿寡母的看着就让人揪心,从电话里听到她的情绪不太好,我想去劝一劝她。”

第816章 探病(中)

刘光芬与郭师母接认识数年,当年刘光芬为了办理精工集团入股之事,专程到了益杨县,在沙州学院与郭教授家一起吃了饭,刘光芬与郭师母倒是挺谈得来。后来,侯卫东调到沙州工作以后,侯永贵长期住在火佛煤矿,刘光芬有时前往益杨看老伴,就把沙州学院教授楼当成了落脚点。一来二往,两个老太婆倒有了交情。

侯卫东和郭兰有着特殊的暧昧关系,他并不愿意母亲刘光芬和郭师母有过多的接触。可是,两个老人保持接触,他没有任何干预和反对的理由。而且两个老人都身患绝症,同病相怜,见面后互相鼓励,这也是好事。

他就借用父亲的思路,道:“龙堂县离这儿很远,你还要在医院治疗,打电话安慰就行了。”

刘光芬度过了初患癌症的惊恐期,将病情看得淡了,胸中生出些旷达之气,道:“在医院住了那么久,没有治好癌症,说不定要闷起别的毛病。现在我手术也做了,平时也就吃那几样药,我把药带在身上,定时服用,效果也一样。出去走一走,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我觉得还应该好一些。”

侯卫东见母亲执意要去,也就不再劝阻,对侯永贵道:“爸,既然妈想去龙堂,就让她去吧。龙堂县挺远,你这一段时间的睡眠不太好,最好不要开车,我让驾驶员陪你们去。”

侯永贵摇摇头,道:“没关系,我自己能开车,何必麻烦你的驾驶员。”

刘光芬心疼老头子,道:“老头,你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不要以为自己还是年轻人,你还是不要开长途车。”她又对侯卫东道:“你有时间吗?如果有时间就一起到龙堂,你和郭兰曾经是同事,我病了,郭兰曾经陪同郭师母到医院看过我,来而不往非礼也,你能去还是去一趟。”

小佳拨打出去的两个电话,几乎成了侯卫东的心病,他不愿意此时火上浇油,敷衍着道:“明天日程安排由不得我,周省长随时都有可能让我陪他外出。”

几个人絮絮地说了一会话,趁着侯永贵离开房门之时,刘光芬将侯卫东叫到了床前,她低声道:“刚才我给李晶打了电话,两个小家伙叫我奶奶了,他们说话带着些港味,怪是怪一些,可是很好听。”

侯卫东下意识地看了屋外,叮嘱道:“李晶的电话号码绝对不能让小佳知道,否则就要闹翻天。”

“这事你不必提醒我,我比你还要清醒。”刘光芬用手拍了拍侯卫东的脑袋,道:“你现在知道怕了,当初做坏事的时候就没有想到后果。”

“这又不是坏事,我不是给你添了两个孙子,这在古代才叫做儿孙满堂。”

刘光芬想着虎头虎脑的两个小孩,心里乐滋滋的,道:“在我走之前,一定还要见一见这两个小家伙。只是这样对不住小佳,你这个坏小子,做了错事,连累你妈跟着你也做坏事。”

男方家长和女方家长对于婚外情有着不同的观点,总体来说,大家都抱着反对的态度,但是反对的程度稍有差异,男方家长总会怀着“儿子不吃亏”的想法,因此反对程度稍弱,女方家长出于保护女儿的角度,总是对婚外情持坚决否定要态度。正是由于有这个传统的思维模式,刘光芬这种乐天派就容易接受李晶和两个孙子。

侯卫东颇为不满,拉长了声音道:“妈,你怎么又说这些不吉利的话,手术治疗的效果很好,你一定能长命百岁,到时我先给你办八十酒,然后给你办九十酒,再给你办一百岁酒。”

“你们几个都还争气,我这辈子知足了。”刘光芬摸着侯卫东强壮的手臂,很感慨。

侯卫东离开了病房,走到医院门口,坐上自己的奥迪车。他顺手放起了那张《离家五百里》的碟片,然后给郭兰打电话。

郭兰吃过晚饭以后,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她将手机放在桌上,一边看着电视,一边等着手机再次响起。由于她累了一天,靠着沙发,不知不觉睡着了。

一阵铃声,将郭兰从梦中惊醒。她拿起了手机,放在耳边,想张嘴巴,又没有把话说出来。

侯卫东首先说话,道:“喂,我是侯卫东,门面准备怎么样了?”

听到侯卫东的声音,郭兰这才放下心,道:“我给小海的室友张永莉打了电话,她已经发一批货过来。我收到货暂时打理几天,然后物色一个店长和几个营业员,再离开岭西回学校继续读书。”

“你这个店的管理模式要选好,否则人不在岭西,手下人会作怪。”

“管理模式好办,我就按照张永莉成熟的模式,关键是店长,这是我最头疼的问题。”

侯卫东也没有太好的人选,道:“我注意留意一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只是我认识的人以官员为主。”

郭兰挺平和地道:“你已经帮我太多,这件事我自己做。我作为多年组工干部,别的特长没有,用人看人还是有一套,如果这个店经营得不好,那我就真的是没有用了。”

听到郭兰如此说,侯卫东放弃了为她推荐人选的想法,道:“我才从母亲的病房出来,我母亲要到龙堂县和郭师母见面。两个老人已经通了电话,我觉得她们两人是同病相怜,互相鼓励,在精神上有好处,对治疗也有好处。”

郭兰没有想到刘光芬会到龙堂县,心里感慨万端,道:“你们母子俩都是厚道人,我妈虽然住在娘家,由于外公外婆去世,总觉得有寄人篱下之感,我妈这一辈子都围在我爸和我身边,朋友很少,刘老师能去看她,我母亲一定会很高兴的。”

“你要回去吗?”

“明天我还要招聘几个人,李俊的一个堂姐是益杨绢纺厂的下岗女工,对服装有兴趣,如果人合适,我想请她来当店长。我明天要与她见面,回去不了。”

侯卫东听着郭兰话里透露的信息,又想起郭师母和蔼的神态,心道:“这一段时间,郭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候,想必以前郭师母回娘家都是风风光光,这一次不免有些狼狈。”想到这里,他决定给郭家涨涨脸,很委婉地道:“明天我的秘书晏春平要陪着我爸妈到龙堂县。”

郭兰听明白了侯卫东这个行为的真实用途,道:“卫东,感谢你。但是用不着,我妈还住几天,就要到上海治病,以后将很少回龙堂县了。”

侯卫东已经打定主意要派晏春平陪着父母到龙堂县,他也就不说这事,道:“我从来没有想到你也会做生意,你的这个决定让我很惊讶,同时我也很赞成。这个社会很现实,有了钱心里才不慌。”

郭兰对此有着更深的体会,道:“父亲病逝,母亲生病,我对社会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想着即将做起的生意,我最怀念的还是以前在象牙塔里的生活。”

“其实要过象牙塔里的生活也可以,前提就是要有经济实力,有了经济实力,人才能够获得自由,才能够真正进入象牙塔,否则一切都是建立在虚幻之中。”

郭兰道:“卫东,现在我理解你为什么在上青林要开石场,以前我太理想化了。”她说到这里,又道:“今天你给我打了两个电话,当时我正在卫生间冲凉,没有接到。后来给你回过来,你也没有接。”

她说这一番话,有着试探的意味。

由于小佳拨打了这个电话,侯卫东为了安全起见,想让郭兰换掉电话,可是此事不知如何说起,听到郭兰提起这个话题,就道:“吃饭时,小佳拿我手机打电话,可能不小心打出去了。”

郭兰毫无根据的猜想得到了证实,虽然侯卫东说得委婉,她还是知道这是小佳在搜查侯卫东的手机。她的心情颇为复杂,一时之间,暗自心酸。

既然提起了这个话题,侯卫东继续深入,道:“现在你做生意,以前的关系就别丢了,我建议继续用原来的号码。”

郭兰神情黯淡,低声道:“嗯。”

结束通话,侯卫东开着小车回家,他一边开车,一边想着郭兰的事,猛然间,他又想起另一件事,道:“郭兰要请李俊在益杨绢纺厂工作的堂姐来当店长,段英也在绢纺厂工作过,她们是否会认识。”

他与段英的关系早就正常化,可是在他的心里,还是不希望段英又与郭兰在私下里发生什么交集。

转念又想道:“益杨绢纺厂有上千的女工,段英在绢纺厂上班的时间短,不认识的可能性很大。”

回到家里,就听到了麻将声,小佳、赵秀、谢婉芬和另一个不认识的女子正在打麻将,而粟明俊和粟糖儿两人在客厅里看电视。

十二点,麻将结束,两家人这才休息。

小佳洗漱后进了寝室,脸色就不太好看,不声不响地睡在床上。

侯卫东见小佳有情绪,故意装作没有看见,他躺下来以后,道:“粟部长这次应该专门约了赵东,看来他应该也有想法。”

小佳没有回应这个话题。

侯卫东又说了几句,见小佳没有反应,侧过身准备睡觉。

小佳翻身坐起,伸手掐了侯卫东有胳膊,道:“以前你住在粮站的平房里,那台除湿机是谁送的,是李晶送的吧?”

第817章 探病(下)

第二天,晏春平带了驾驶员送刘光芬和侯永贵前往龙堂县,平时办私事,侯卫东都很注意公车私用问题。这一次到龙堂县,他特意公车私用,开的是小车是省政府用车,当这辆车停在了龙堂县正龙集团的院子里,还是很引人侧目。

郭师母大姐的院子都是老邻居,平时很少来这种奥迪车,几个人听见喇叭响,都凑在窗前,看着这车。

郭师母一位堂姐对老伴道:“我看见来了一辆小车,还有三个人走了下来,这是什么车?”

老伴仔细看了车,他在振农集团工作多年,对奶牛倒是熟悉得很,可是对于小车是什么牌子确实不清楚,看着亮锃锃的车,他道:“我也认不出是什么车,看这样子,肯定是高级车,至少比振农坐的车要高级。”

“找谁啊,我们院子里住的人都知根知底,没有谁家里有这种发了财的亲戚好友。”

老伴指了指站在门口的郭师母,“你没有看到六妹站在外面吗,这车肯定是来看她的。”

以前,郭师母带着家人回到龙堂,大家都很热情,不管是住在哪一家,亲戚们都会凑在一起,热热闹闹的。这一次郭师母带病而回,大家见面还是挺热情,可是诸人的经济条件都不好,听说郭师母要借钱,不免有些回避,因此,尽管郭师母是住在了大姐家里,也没有人愿意主要朝大姐家里走,故意装作不知道郭师母回来。

后来听说郭兰已经把手术钱筹够了,亲戚们才松了一口气,此时郭师母家已从高位落到凡间,大家的热情始终没有以前那么高昂。

郭师母大姐出去买菜之时,遇到了住在一个院子里的堂姐,堂姐好奇地问道:“今天是谁来看六妹?”

郭师母大姐道:“是六妹以前的邻居,特意来看六妹。”

“这家人挺发财,那车还是高级车。”

“六妹的邻居有一个儿子在省政府当大官,这车是省政府的车。”

对于龙堂县振农集团的员工来说,省政府就是一个传说,现在传说中的人走进了生活,让他们心里充满了敬畏。

堂姐买了菜,急急忙忙回家,找到老伴商量事情,“六妹等几天要到上海去做手术,我们请她到家里来吃顿饭。”

老伴有些悻悻地道:“我前些天就是请六妹,你不同意,怎么现在想起要请六妹。以前娃儿读书,老郭帮了不少忙,早就应该请六妹。”

堂姐道:“这些年,我们家好不容易存下几个钱,小幺儿刚刚大学毕业,以后用钱的时候多。听说尿毒症很不好治,借了钱,如果病没有治好,我们去找谁要。”

听了这个理由,老伴也哑了,半天不说话。

堂姐又道:“小幺儿大学毕业以后,高不成低不就,没有找到好工作,听说六妹邻居在省政府当了大官,我想请六妹帮帮忙,能不能给小幺儿在省城安排个工作。”她的小幺儿属于受过罚款的超生子,如今已经读了大学,小幺儿坚决不回龙堂,到南方去了,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如今在省城打工,这是老两口最着急的事。

老伴点了点头,道:“六妹要去做手术,我们请客就隆重一些,到馆子去订一桌。”

上午十一点,堂姐来请郭师母吃饭,顺带着请了几位远方的客人。

郭兰恰好给母亲打电话,她说了此事,轻轻地摇了摇头。她此时已经换回了以前的电话号码,用这个号码给侯卫东打了回去,道:“这是以前的号码,我又用原来的卡。”然后,她在电话里对刘光芬去龙堂县看望自己母亲表示了感谢。

开着省政府的车,让自己的秘书作跟班,侯卫东是有意为郭家涨脸,这手段虽然有些小儿科,却能让郭师母心里感觉好受一些。

放下电话,侯卫东又扭头看着电脑,此时,他已经为周昌全制作了调研方案。

他当上政府副秘书长,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找到行动的方向。这一次省里要进行微调,很多有条件的同志如春天的虫子一样,纷纷开始活动。侯卫东也有了自己近期目标——他要尽快主政一方。

主政一方,担任市委书记或是市长,从级别上来说,与现在相差不大。可是,主政一方的概念与在省政府当部门副职有着显然的区别,而最大的区别在两样,一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将大大增加,二是自己的意志将得到充分的尊重。

再说得具体一些,作为省政府副秘书长,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是为领导服务的幕僚型官员。而作为市长,则是一市之首长,在文件上签的字,具有强制力,是下级必须执行的指示和命令。

侯卫东以秘书身份起家,经过十年的发展,他突然发现自己不再适合担任服务工作了。

他是实干派,心里有了目标,便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实现目标的第一步就是与周昌全进行交流,要把想法明确传达给周昌全,获得他的支持。而没有周昌全的支持,他基本上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一次到岭西、铁州、沙州、茂云和茂东进行调研,是侯卫东的建议。这个建议是有着充分依据,一是周昌全自己拟定的年初工作任务中,就有调研这个课题;二是在如何在全省工业系统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也需要进行一次调研;

周昌全看了调研方案以后,道:“为什么调研的第一站选在沙州?”

侯卫东道:“第一站选在沙州,我经过慎重的考虑。到沙州主要弄明白两个问题,一,为什么沙州在前些年突飞猛进,接近了铁州的水平,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二,为什么在这两年,沙州不进反退,被铁州远远地抛在了身后,弄明白这两点,就认识科学发展观肯定有帮助。”

周昌全听了侯卫东这一番话,觉得很舒服。但是这个舒服只能意会,不能说出来,他特意叮嘱道:“这个问题只能在我面前说,不要在其他人面前提起,否则就是狭隘。”

他最突出的政绩是在沙州执政期间,在他执政的八年里,沙州的JDP以及工业总产值逼近了全省第二名的铁州,两者的差距已经很小。当时的省委书记蒙豪放特别注重政绩,虽然在周昌全任内发生了刘传达贪污等事情,可是他仍然坚持将年龄偏大的周昌全推荐到了省政府副省长的位置,让他主管全省工业,对其寄予厚望。

但是周昌全调离了沙州以后,朱民生接任沙州市委书记,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沙州与铁州工业产值的差距再次拉开,如今岭西市、铁州市成为全省当仁不让的第一集 团,沙州渐渐由第一集团落入第二集团。

周昌全很稳重,平常对沙州的发展不做任何评价,保持了彻底的低调。可是他内心还是对自己在沙州主政时期的政绩感到自豪,而对朱民生执政沙州的成绩有颇多非议。此时朱民生走了,宁玥作为市委书记,他才愿意将调研第一站放在沙州。

侯卫东见调研方案获得通过,笑道:“那我给宁玥书记打电话,通知沙州方面做好准备。”

周昌全摆了摆手,道:“你别跟宁玥说具体时间,我想先暗访,然后再同宁玥、杨森林见面,这样才能看到最真实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