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儿臣是不知道大皇兄、二皇兄涉及了多少钱财,不过听父皇的意思,应该是不少,可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若是惩罚的过了,父皇心里也难受,不如给两位皇兄一个机会,且,父皇若是惩治了下面的官员,那么对于两位皇兄而言,亦是惩戒了吧!”黄昀诗道。

黄昀诗的话倒是算合情合理,既说了要惩罚大皇子跟二皇子,也说了,不要惩罚的太过了,是人都会犯错,又不都是圣人。

第七十五章 一道圣旨的波澜

既符合黄昀诗的嫉恶如仇的性格,也顾全了兄弟情谊,皇上不禁抚了抚自己的胡子,很满意黄昀诗的回答,皇上在心里对黄昀诗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偏斜,他自己是知道,但是不知道黄昀诗自己知不知道。

差不多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圣旨才下下来了,不是皇上犹豫着到底该给这些人什么刑罚,而是要开始物色接任的人选,不然,到时候圣旨一下,基本上除了去年上任的那些官员外都没有什么人了。所以,才会犹豫了这么久,在圣旨里,凡是账册里面有的官员基本上重到株连九族,轻到抄家革职,永不录用。

这一下子,基本上就是整个南江官场没有人了,然而与此同时下的另外一道圣旨,却是各个官位的任职,凡是账册里没有涉及到的人,并且年年虽然差评,但是经过暗卫的调查却是爱民如子的,全部都升职,少的升半级,多的升两级的都有。还有一些就是让新科进士填补一些知县之类的空缺,又加上南江的官场提拔出来的人,基本上,南江的官职也被填满了。

而这其中收益最少的却是王生了,因为皇上也没有下旨意表彰,也没有任何的表态,好在王家也没有本来觉得这是功劳,一直都安心的做事,并且,王生还做的相当的乐呵。

让皇上从安慰那里得到消息的时候,更觉得王生是个人才,知本分,忠心,且宠辱不惊!

王生确实是应该乐呵,虽然官场上的人一下子去了那么多,但是其实还是有些蛀虫的,不过,现在这些蛀虫已经不足为虑了,而知府衙门里的同知,也就是王生的一干手下全部落网。王生还是照样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为什么?还不是因为王生之前让小青送进来的那些小子们吗,在这个时候,他们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让整个知府衙门没有一点因此而停止运作,反而比之前的运作还更畅快了,因为没有人敢跟王生使绊子了,也没有人会给王生拖后腿了,顾虑又少了,一些事情也能放开手脚的大胆的干了。这样一来。王生能不高兴吗?

这对王生来说是一个时机。本来,王生面对那些往年的税务还好说,要把那些漏洞的账理出来,可是有一样。今年的税收怎么办?而且,往年的那些亏空要怎么填补?这一样样,一桩桩的,都是让王生头疼的事,偏偏之前还有那么多人拖后腿,王生也不能有大动作,直到现在,圣旨一下,拖后踢的人少了。王生也能按照自己的期望,大展手脚了,特别是在今年的盐税上,王生可以有机会抓住了。

皇上的一道圣旨,给很多人带来了灭亡。却也给很多人带来了生机,不光是王生迎来了属于他的机会,小青还有漕帮也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机会。

我们先说说小青,原来小青在这边的发展并不是很顺利,虽然几家店铺是开起来了,但是要交好的对象也太多了,这里的形势比之前的还要复杂,本来小青是打算在扬州城多开几家铺子的,但是,谁知道直到现在,都仅仅把京城有的几家铺子开起来了,剩下的是一概没有实现。

不是小青太无能了,是这边的官太贪了,且水太深了,小青能开起铺子已经很不容易了,因为这意味着他不但各个上面的官都打点好了,还要跟扬州城的几大势力打点好,最后,还要跟漕帮搞好了关系,这些事情是缺一不可,缺一样,这铺子也开不起来。

好在开起来以后,这生意倒是不错,源源不断的客流量让小青弥补了这部分的损失,虽然税收也比以前重多了,却也还过的去。

而现在,那些贪官大部分被斩杀殆尽,王生又颁布了新的政令,对于扬州城的百姓,还有商贾的税收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也就是说没有一些乱七八糟的税收,不过,却多了一样增值税倒是,除此之外,都是皇上颁布的政令里面该有的,不过是比以前细分了很多,不过,一些东西的税收降低了点,一些税收率升高了点,但是总体不变,也比以前让人轻松了很多。

而对于扬州城的农民,那税收政策更是让人眼红,凡是种田一类的,税收降低了百分之五十,也就是降下了二分之一,这是因为在扬州城的商贾之事太过繁茂,引得农民积极性不高,大部分都是经商的,虽然确实是占着水利,但是也白瞎了这么好的地方,所以,王生才会有略微的调整。

这样一来,种田的也会相对增加一些,不然白瞎了这里的好天气好风水。

而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小青来说,不但上面需要巴结的人少了,税收也降低了,利润就增长了,更有的是小青还能够利用这个机会,开拓业务,小青知道,自己肯定不能只是呆在这里的,那么,在其他的地方同样要开展业务。

好在小青当时来扬州城的第一件事不但是去找商铺,也找了当地的孤儿群体,不光是扬州城的,应该说是南江这边的孤儿团体,都被小青他找来了。人数还真是不少,几百个孩子,就这样聚集在一起,这一年的时间也把这些孩子们都调教出来了,现在十二岁左右的全部都可以在店里帮忙,也已经能独当一面了,小青原来还有些烦恼,等到这些孩子调教出来以后,这些孩子该去哪里,本来是打算开店的时候用上的,但是,谁知道扬州城的形势这么复杂,不过,现在好了,小青要在扬州城之外的,也就是南江这边的城市都转悠一圈,把各个地方的商铺开起来,趁着这个机会,南江这边的官场还算清廉。

其实,找孤儿团体真的是有几点好处,首先,这里面,一定有一个领头者,这个领头者本身就是一个不错的管理者,只要让小青略微的调教一下,就能独当一面了,该如何去贿赂上面的人,该如何跟下面的人打好交道,都不用小青教,他们无师自通。

所以,小青的商业征途在这个基础下,加快了脚步,在把南江这边的孤儿调教出来以后,就每个城市一个孤儿团伙,分工作业,谁开什么店,谁做小二谁做厨师,都分得清清楚楚的,很快就把店铺开起来了,并且,还有一个管理者管着,到时候,小青只要找那个管理者就能知道消息了。

就这样,在这一股春风的吹拂下,王家的小吃铺已经是遍地开花了,不但如此,就连客家客栈也有了,什么丸子馆全部都有了,而且从目前来看,这些管理者管理的很好,让小青又是欣慰,又是放心。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就是了。

再说漕帮,还是同一个地方,络腮胡子大汉坐在屋子里,忽然外面就传来大呼小叫的声音,络腮胡子大汉看着来人大喘气,不由得皱眉道:“这是怎么了?出了什么事吗?怎么这么着急?有事儿慢慢说!”

“二,二当家的!大消息啊!大消息啊!”来人欢天喜地的道,却是那个一脸阴沉像的大汉,不过,此刻的他却是一派喜气洋洋的模样,气都没喘匀,就迫不及待的跟络腮胡子大汉分享起好消息来。

“哦?什么好消息值当的你这样?”络腮胡子大汉道。

“二当家的,不是我不稳重,实在是,这对我们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啊!今日,我出门的时候,就听见一片哭嚎声,等到一打听,这才知道,原来是圣上下了旨意,南江的大部分官被判了刑,轻则丢官贬为庶民,重则抄家问斩,且株连九族!”阴沉像的大汉兴奋的回道。

接着,又说道:“这不是关键,二当家,你知道关键是什么吗?最关键的是这些官员,大部分都是跟大当家走的近的,也就是说!”后面的话,阴沉像的大汉没有说完。

可是,络腮胡子大汉还真是知道这个人说的是什么意思了,他也不是没有脑子的,若不然怎么能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做到了漕帮二当家的位置呢,想也知道,没有三两三,如何敢上梁山?

络腮胡子大汉回道:“你说的没有错,确实是个好消息!”

“哈哈,二当家的,我们的时机来了啊!这几天,我们是不是就开始抓紧行动了?二当家的,事不宜迟啊!”阴沉像的道。

络腮胡子大汉沉吟了一下:“要不等两天?”总觉得,要不然多等两天,等到大当家的彻底失了分寸的好。

阴沉像的却不同意,道:“二当家的,万万不可啊,这时候就是最好的时机了,不然若是被大当家的察觉了,我们的机会就没有了!一招错,则满盘皆输啊!二当家的,要动手,就尽快啊!”

络腮胡子大汉沉思了一下:“好吧,那就依计行事,你先去策反,然后,明天再动手吧!”

ps:

鞠躬感谢作者是我爱人的评价票,鞠躬感谢水星的蒙面超人的平安符!

话说,咳咳,这位作者是我爱人读者是不是占奴家的便宜啊!

第七十六章 扬州城的变化

阴沉像的想了想,觉得这样也不错,至少更有把握一些,也就不再反对,立刻就去做了,络腮胡子大汉也没有闲着,静静的坐着,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没过多久,就走出去。

第二天的时候,漕帮内部就发生了一起械斗,一整天的斗争,最后,络腮胡子在众人的呼喊声中,坐在了帮主的宝座上。

络腮胡子大汉也知道,自己现在坐下的位置并不稳固,不过,他不担心,只要假以时日,他就能坐稳了。

对于这些,王家都一无所知,王氏忙着养胎,一干事务彻底的甩给了容嬷嬷跟王丫,而王生呢,因为有了孩子,人也显得意气风发起来,做事情更有底气,当然更主要的是牵制他的人少了,不过,王生在施展手脚的时候,也不敢大意了,因为虽然一些官员都除去了,但是扬州城根深蒂固的几大家族还在,王生还是要小心行事的。

即使是这样,对于王生来说,也很满足了,首先就表现在了税收上,大刀阔斧的改革了,除了上述的几项税收以外,还有一样,那就是扬州城的盐税,王生要改革。

原来王生还以为自己需要为往年官府的亏空填补很多的银两,谁知道,圣旨一下来,众位官员一抄家,好家伙,那所有的家产加起来都抵得过往年所有的亏空的了,不过,那些银两之类的,王生是能动,不能动的就是一些字画什么的,全部都被送往京城,而王生自己收来的银票之类的,也全部用来填补亏空了。

王生相信,再有一年的时间,官府的账目应该就能填平了,事实上,也不用王生填平,当时那位知府被抄家的时候。纯粹是那位倒霉给撞上的,根本就不是皇上找到什么证据,所以也没有意识到扬州知府府衙亏空了多少银两,只要王生呢个拿出证据来,其实,这个账目根本就不用王生来填平。

不过,皇上是没有意识到,王生呢,则以为皇上知道情况,只是没有法子。就是要让他来解决这样的事情的。所以。王生才会这么纠结,也没有想过要搜罗证据。

其他的还好说,最起码,官府的库银应该是充足的吧。

而在盐税上。去年王生就跟那些官员进行了一场博弈,博弈的最终结果虽然不令人满意,但是也好上一些,毕竟王生是新上任的,大家还摸不到王生的脉搏,往里面伸的就少了,最终的结果就是盐税上涨了一些了。

但是,今年,王生要采用新的税收方式。到时候,税收肯定会涨,还会比按正常税收来算涨得多,还能防止被人欺瞒了,那就是。王生在各个地方都设了关卡,而且,所有的交易,都是以白条作数。

专门制作了一批白条,盖有官府的收据,只要你纳了税,纳多少,那么白条上写的清清楚楚,并且几时几刻也写的一清二楚,又加上还有一个监督的,每一个纳税的,在拿到白条之前,还会由监督者念一遍,看对不对数,对数了,那么纳税者在上面印手印。

不但如此,王生还彻底的从源头上控制起来,直接派人去盐矿里守着,每天有多少的盐量产出都要记录下来,日夜倒班,这样一来,也就不怕有人会偷运偷卖私盐了。

虽然王生的这一举动,貌似有些劳民伤财,扬州城的几大家族借此向王生建议,可是在王生不采纳之后,虽然不满,却也不敢有所行动,谁都知道这会儿是在风头上,若是被王生撞见了,那么就等于撞在了皇上的手里,那么多前车之鉴由不得几大家族胆寒,生怕就做了出头鸟。

除了在盐税上,王生进行改革,王生还在其他的方面做了改革,首先就是民生方面,别看扬州城这么繁华,有钱人多,可是,穷人更多,很多人都吃不饱饭,睡不上能真正挡风避雨的房子,尽管是需要银钱,但是,同时,王生也要给一些村落修桥铺路,建立学堂,至少也要建立一个公共的学堂,让一些孩子有钱读书。

王生是没有钱,但是王丫给王生出了个主意,就是办一个慈善晚会,到时候捐款的人会被写在县志里,到时候,也会对捐资的人公布给大家听,县志会每个月公布一次,捐款呢,也是每个月捐一次,同时,一年下来,累积捐的款项最多,且品行端正的商贾,王生会尝试向皇上写奏折,向皇上给他们讨个大善人之类的封号。

对于这些富人来说,物质得到了满足,最渴望的就是精神上的满足了,谁不希望在别人眼里是个大善人,还能名垂千古?而且说不定还能得到皇上的封赏,这不是名利双收的事嘛!

因此,捐款的人特别的多,商人们积极响应,一下子就把王生所要办的事项的钱全部都到齐了,王生就指派了专人专项,并且每一项的花费明目要全部写上。

当然,王生自然不是傻傻的每个村都这样做,而是要求底下的人要对进行建学堂、铺路、建桥,还有给穷人修葺房屋等等的活计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核,要提供相关的证明,以防有人以权谋私,并且到时还会派人监督。

而在造桥修路所招募的工人也全部都是一些流民,还有穷苦的人家,妇女可以帮忙做饭,男人就是做工,等等的。

还有,还招募了一些人每日清晨起来清扫扬州城的街道,务必保证每条官道整洁,一些常走的大路也能保证了基本的干净,不能有一些特别显眼的垃圾。也鼓励人们不要乱扔乱倒生活垃圾,而是把他们放在指定的垃圾场所。

这样一来,整个扬州城的风貌焕然一新,走在街上,人们都觉得街道干净了很多,说起王生,不再是说他是个惧内的了,都对这位新的知府老爷恭敬的紧。

鉴于古代的娱乐节目少了,王丫有一次还突发奇想,觉得若是王生再给这些穷苦的百姓送一出戏,那不是更好吗?

虽然王生觉得这种事情多了少了没区别,但是见王丫这么兴致勃勃的,倒是不好说什么,相反还宠溺的无条件满足王丫的想法。

当然,这个钱不是官府出的,而是王家自己出的,王生后来想想,也不错,自己的妻子怀孕了,也没什么好庆祝的,就当是为未来的孩子祈福了。

事实上,在物质缺乏的时候,只是顾不上精神上的追求,若是有免费的精神追求,百姓还是愿意的,所以,在王生跟一个戏班子谈好了,让他们在扬州城的一些穷苦的村落去唱戏,在钱给的够充足的情况下,戏班子也准了。

而这戏班子引起的轰动却是王生始料未及了,王生从来没有想过,不过是一场戏而已,就能让自己的知名度再上一个高度。

对于王生来说,也是意外的惊喜,而王生在扬州城的号召力也是再上一个台阶了。

在民生方面,除了这些,所谓衣食住行,在食和住,王生是做到了,王生还组织了一队经验足的老大夫,都是一些穷困潦倒,但是医术高超、又富有仁德的大夫,这些大夫平常也是给一些穷苦人看病,多是倒贴药,所以才会造成穷困潦倒,而现在,王生出钱雇佣这些人,在每个村落举行义诊,然后,每个县城要开一个义诊铺子,要到义诊铺子就医的,一定不能是富人,而且,也不是完全的免费,可以以物易物,要不然,就一定要手持村长开的凭证,才能医药全免。

当然了,义诊铺子里面的药材也多是一些不贵的,比如说是黄连、三七这些不大值钱又常见的药材,一些名贵的,有的话,量也是很少,作为主要肯定是不能了。

即使是这样,也是大大的缓解了穷苦百姓的疾苦啊!

转眼,又是一年,因为很多官位都换了新人,所以,王生去年准备实行的考核标准只能半实施,王生只能期盼着明年,自己的这套考核标准能够大展拳脚功夫!

就在王生踌躇满志,做知府觉得做的很起劲的时候,京城却又是出现了一场危机,在王生不知道的时候。

在沉寂了半年的时间,大皇子跟二皇子终于得到了一个消息,当时在南江大部分的官员落马,也导致大皇子跟二皇子元气大伤,在朝堂上,皇上甚至公然训斥两个皇子不作为,虽然没有明指南江的官场跟这个有关,但是在知情者的眼里,都知道,这是皇上的惩罚。

所以,大皇子跟二皇子也不敢顶风作案,老老实实的按照皇上所说的在府里闭门思过,这期间,他们一直都没有想通,为什么,明明林世杰都已经死了,皇上手里的账册却又是从哪里来的?

话说,林世杰也够本事的,抓的那条鱼也够大,显然这个记录账册的就是从一开始就有参与的人,也是元老级的人物了。

第七十七章 皇上的纠结

所以,大皇子和二皇子一直都想不通账册是哪里来的,经过明里暗里的打听,大皇子跟二皇子最近才隐约得到了一点消息,知道原来竟然是扬州知府在其中作祟,这一下子,大皇子跟二皇子算是把王生给恨上了,要不是他多管闲事,自己怎么会被父皇训斥呢!

大皇子跟二皇子不免怀恨在心,二皇子比较沉不住气,当然,在他下命令的时候,也不知道漕帮已经改朝换代了。

所以,没过几天,络腮胡子大汉得到了一条消息,不禁跟阴沉像的人商量起来,到底要怎么办。

只听阴沉像的道:“大当家,我觉得,二皇子毕竟是皇子,虽说之前那些官员落马了,可是,毕竟我们还是在二皇子的庇佑下,若是我们不照着做,难保二皇子不找理由把我们的灭了,到时候,岂不是得不偿失?再说了,扬州知府若不是个孬种,这个事情也没有什么好怕的,虽然扬州知府确实是个好官,那我们即使是做做样子,也是可以的,最好是两头都不得罪!”

“可是,你也说了,扬州知府是个好官,且二皇子是天高皇帝远,当时扶持的可是大当家,现在并不知道我们换了人,若是照着以前的做法的话,我们跟之前的大当家有什么区别?”

“那不一样啊,大当家,以前的大当家,他只顾着自己,根本就不顾着弟兄,若不是看在他娘舅是漕运的大官,谁管他啊?可是,大当家,我们不一样,不说漕运现在做事完全按照正规办事,就是您也不一样,您是切切实实的顾及我们,兄弟们每月的花销多了,也不用再过像以前一样的日子了。以前一出去,兄弟都是要被人喊打喊杀的,可是自从您当了大当家,现在谁不说漕帮做事讲义气?”阴沉像的劝道。

络腮胡子自然知道阴沉像的说这话有夸张,说是顾及兄弟,其实,不过是不再对帮派的弟兄做事抽头了,而赌场还有其他比如说青楼的一些赚头,抽出一些分给漕帮里的弟兄了而已,对于兄弟们做事。络腮胡子也是多有管束。不许他们扰民。至于财路,他替他们寻找。

络腮胡子沉吟了一下,道:“可是,我还是觉得不妥。县官还不如现管呢,我们漕帮,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大的靶子,比咱们有权有势的都想要威胁咱们一把,我们若是照着二皇子说的行事,到时候,若是出事了,是我们担着。二皇子却没有一点损失!那扬州知府若是个昏庸的还好说,可是,你没有发现近来扬州知府大人的行事跟以往的风格差很多吗?说明这知府不但是个有城府的,还特别的能忍,这样的官。我们哪里惹得起了!”

阴沉像的想想觉得也是,可是,若是不给二皇子一个答复,也不行,不由得有些左右为难,这时,漕帮里一些反派的人却趁机跳了出来。

这一下,络腮胡子大汉迫于压力,也不得不答应了,不过,络腮胡子大汉也说了:“若是真的要按照二皇子的命令行事也不是不可以,可是,我们也不是白干活的,现在的扬州城,甚至是整个南江,都不是二皇子的天下了,我们何必为二皇子那么卖命呢,我们只出一次手,若是这一次不能解决,那么,我们就不会再出手了,我们这一次出手也算是还了以前二皇子的情谊,若是二皇子不肯,我们也没有办法了,我们也要生存,弟兄们,你们说是吗?不说现在不是二皇子的天下了,就是在以前是二皇子的天下的时候,也是他们吃肉我们喝汤,其实我们现在何苦来哉呢!”

“可是,我们现在的生活也好不到哪里去啊!”漕帮的一个兄弟道,虽然被络腮胡子大汉说的动摇了,但还是坚持己见。

其实,这也是络腮胡子大汉为什么不能完全的否决大家的提议的原因,络腮胡子大汉叹了一口气,道:“若是大家同意,我们就按照这个法子做吧!”

王家对这些还一无所知,新的一年过去了,王生的官场生涯显得更加的滋润了,对于底下的官员经过这段时间的熟悉,也能使唤的很顺手了,王生之前制定的考核标准也能完全的实行下去了,再过不久,王氏也要临盆了,自己家里要添丁了,这难道不是天大的喜事吗,又没有什么糟心事,所以,每天王生都表现的喜气洋洋的,让人看了都觉得王生跟每天都捡到钱似的。

然而,在京城却是一片萧瑟,本来在去年把盐税的毒牙拔得差不多了,皇上也因此人逢喜事精神爽,世界貌似很美好了,除了对两个儿子比较失望,对三皇子越加的器重,皇上甚至盘算着该给林世杰的二女儿林田悦赐婚了,按照之前王家丫头的说法,去年能够得到账本哈有赖林田悦的帮助,若不是如此,王家的丫头也不能那么快就找到账本。

所以,林田悦必须要赏,其实,若是王丫不说那番话,林田悦即使是提供了有用的信息,皇上心里也会不高兴的,毕竟,林田悦明明手中握有重要的线索,却还不说出来,不跟别人说也就算了,还不跟自己说,难道自己会害了她?还瞒得死死的!

这不是表现出对自己的不信任吗?也应该是有自己的小心思,这样的一个人,皇上怎么会容忍呢!

而王丫当时这么说,其实也是为了自己的这个同穿越者,皇上的心里不说掌握的*不离十,王丫至少知道一点,那就是掌权者,最喜欢的是掌控别人的一切,容不得别人有半点自己的小心思,更别说你的小心思是对着这个掌权者的了,那就是掌权者更不能容忍的了,这是谁都知道的,更有一点,你若是有小心思没有关系,只要没有被发现就可以,若是掌权者心中有数的还好,自认为你还在他的掌控中,可是若是你的小心思没有被掌控者发现,那么,等到后面才被发现,那么在掌控者心里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你不忠心了,想要背叛了!

也许没有那么严重,但是掌权者肯定不会那么让你糊弄过去的,每一个掌权者,控制欲都是极强的,说白了,也有些小心眼,所以,一旦有这么一次,那么,就会在掌权者的心中留下了刺,留下了阴影!

所以,王丫才会说什么林田悦坐立不安这种话,显得林田悦即使是在皇宫也是受到了极大的监视,在知道这个事情跟大皇子二皇子有关的时候,又加上王丫的话,皇上就不会认为林田悦是故意欺瞒了,而是以为是大皇子跟二皇子的手伸的太长了,所以,林田悦即使是知道消息也不敢上报,情有可原!

也是因此,皇上这会儿毫不介意的琢磨着到底要把林田悦赐给谁,从一开始林田悦就表现的很机警,在皇宫里的这些日子来看,也是宠辱不惊,不愧是林卿家的爱女,这家教就是好,加上林田悦的年岁也不小了,赐婚是肯定的了,也不能太晚,若是太晚了,难免惹人闲话,至少那些御史可能会说自己怠慢了功臣之女就不合适了。

可是,左看右看,适龄嫁娶的皇子也就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可是,五皇子明显是一个花花公子,三个皇子的年岁差不多都是同一年生的,但是性格却是迥异,三皇子的性格最是稳重严肃,四皇子呢,则表现的很温和,好像什么都提不起他的兴致来一样,还是个琴痴,五皇子,不用说,整天嬉皮笑脸的没个正形,这如今,除了大皇子有了大皇子妃,后院连侍妾加上都没有五皇子现在后院里的女人多,所以,五皇子肯定是不行的。

四皇子的话,是个琴痴,这个儿子自己也很喜欢,性子温和,单纯,皇上就是怕林田悦太精明了,四皇子驾驭不了;二皇子跟三皇子倒是可以。

不过,皇上考虑的有些多,首先二皇子跟林田悦貌似牵连了一点杀父之仇,皇上不知道林田悦若是嫁给了自己的仇人,若是知道了真相,会不会把二皇子后院搅得鸡犬不宁啊?而且,若是林田悦的野心大了,跟二皇子一起策划着上位,到时候引起党争也是个问题。

可若是嫁给了三皇子,又好似有些不够格,三皇子的皇子妃有可能是未来的国母,那么,挑选人一定要慎重,也担心林田悦太过精明了,若是知道了二皇子跟大皇子是她的杀父仇人,本来天家就够冷酷无情的了,争权夺利让兄弟相残的事情就不少,若是林田悦到时候心里对大皇子二皇子的事知情了,整天在自己的三儿子面前吹枕边风,到时候,自己的儿子即使是本意不想杀两个兄长,说不定都会被蛊惑了去。

所以,要让林田悦嫁给哪个皇子,皇上还真是想了很多不知道到底是该指婚给哪个皇子,而且,若是真的想要指婚给三皇子的话,二皇子的皇子妃也要准备好了,不然,肯定会以为自己偏心。

第七十八章 刺杀

虽然自己的儿子犯糊涂,可是自己也不能不考虑他的感受啊,哎呀,真是烦恼。

皇上还有一个想法,若是让林田悦当侧妃的话,应该也是可以,皇子妃,以林田悦的家庭条件,貌似有些够不上级别,更别说林田悦一点娘家人都没有的样子了,若是真成了皇后,说不定又是一番腥风血雨,让自己的三儿子后宫不能安宁,自古以来,这后宫后院就是跟朝堂上挂钩的,所以,若是成为侧妃的话,也行,就是貌似跟自己当初给的承诺不符合了。

当然了,这个事情顶多就是让皇上有些心烦,几天都想不出该怎么办的,还不至于是造成皇上生气,京城低气压的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这一天,皇上收到了一份八百里加急的战报,上面说,高丽国竟然毫无预兆的对着华南国开火,以至于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失去了一个城市,这一次高丽国气势汹汹,而且连个战书都没有送,真是个伪君子。

皇上气的还不是这些,而是,往年高丽国说的多好啊,要臣服于他们,成为他们的附属国,只要华南国每年能给他们一些救济粮食,那么,他们毫无条件的成为华南国附属国家。

皇上也是看高丽国有诚意,加上知道高丽国确实是生活条件艰苦,粮食的话,华南国地处温热地带,也是比较多的,加上觉得远亲不如近邻,高丽国能不跟自己开战也能省了自己力气,谁知道,竟然毫无预兆的反了,真是喂不熟的白眼狼。

皇上气的差点御驾亲征,好在被三皇子还有其他的皇子劝住了,皇上当即就很快下命令,命令边疆的马立为大将军,全局掌控兵权,并且把东北三分之一的兵力调给马立。让马立尽快的拿下高丽国,不但要夺回失去的城市,还要打得这些人落花流水的。

就这样,京城很萧索,不管是在哪个时代,战争都是一只可怕的怪兽,在古代,尤为让人害怕,随着战争来的就是一些流离失所的百姓。

皇上一连下了几道旨意,有封锁消息的。可惜太晚了。还是被大家知道了。接着又进行补救,还有对于难民的安置工作也开展了。

皇上原本以为,这一场仗很快就能结束,谁知道。打了有一年了,原来高丽国其实就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原来看着温顺,等真正开战的时候,才发现高丽国士兵的凶猛,高丽国的狼子野心。

马立大将军也是个常胜将军了,作战经验丰富,少有失败的战役,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将军,竟然要跟高丽国僵持一年,并且是赢少输多。

还有一个大难题,就是华南国的粮食,事实上并不充分。早年发生了水灾,又出了旱灾,关键是还和圣日国打仗呢,当时是内忧外患,要不是王生提了一个不错的建议,华南国可能都撑不过去了。

好不容易听说用计谋,逼得圣日国签下休战协议退了兵,然后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息,华南国的粮仓眼看着就要丰富起来了,谁知道高丽国却又反了,这些事情真是一件接一件,没有个消停的时候。

所以,华南国这一次的战役,事实上,只适合速战速决,并不适合持久战,面对这样的情况,皇上也焦急,也没有办法,还是三皇子提出,不然就故技重施一回,再跑去圣日国买粮食算了。

皇上不禁有些犹豫,这样可以吗,三皇子也觉得这个事情不够慎重,不过,想了想除此之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最主要的是,这一次的事情只要没有被圣日国知道,那么,圣日国就不会有防备了。

所以,三皇子打算先去探听一下消息,没有想到这一下,还真让三皇子得到了一个不错的消息,这一天跟皇上道:“父皇,儿臣听说,最近圣日国发生了内战,好像是圣日国的几个皇子为了争夺皇位打起来了,按照消息的滞后性,那么现在应该已经开战,不是结束了,就是正在打,不管是哪一种,这种情况下,防备力应该是最低的,所以计划应该还可以再实施一次!”

皇上闻言,也高兴啊,圣日国发生内战是最好的,就如三皇子说的那样,在经过一番内战,不管是在内战时,还是在内战后,这时的防备力都是最低的,最有可能让人钻空子,那么,这一次,说不定计划也还能成功。

当即,皇上命令三皇子道:“既然如此,计划由你制定,派你信得过的人去实施!至于你,就不要去了!”

三皇子自然是不肯了,这事交给别人,三皇子还真是不放心,皇上温和的道:“俗话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所以,你不能去。昀诗,我知道你是想要更加的稳定,觉得自己有经验,可是,有经验的也不止你一个,你可以把上一次的队伍再派过去啊,找几个老人,然后再找一些新人,不就可以了吗?不管怎么说,朕不同意让你去!”

黄昀诗还想要说什么,皇上却已经挥袖让黄昀诗退下了,黄昀诗虽然无奈,却也只能同意,总不能抗旨吧。

再说扬州城这边,漕帮得了二皇子的命令要暗杀王家一家人,不过因为漕帮新任帮主的坚持,答应二皇子只出一次手,也得到了二皇子的回复,说可以,漕帮新任帮主就带着一干手下商量着该怎么办。

就在这一天,王生一家三口照常吃了晚饭,然后各自回到房间入睡,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忽然出现了一阵铿锵的声音出现,紧接着伴随着:“你们是什么人?”的大喊声,还有此起彼伏的:“来人啊,有刺客!”的叫喊声,混成了一团了。

王丫的耳力是最好的,一听见声音不对,当即就醒了过来,也没有亮起灯,本来是想要亮起灯的,但是,谁知道会不会因此吸引了对方的注意力,对于自己这一边,王丫是不担心的,却是担心王生那边,后来想想,觉得王生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应该没事的。

而玉竹恰好是今天轮到她值班,所以,让王丫在屋子里躲在床底下躲好,由她下去帮忙,王丫点点头,想想又不对,对玉竹道:“玉竹,你也先别忙着去打架,你先出去报信,就说知府里出现了刺客,赶紧把那些衙役叫起来,要不然也喊些街坊邻居帮忙去衙役家里报信,让他们赶紧过来,还有,再去镖局,对,去镖局雇人,钱给的多多的,听见了吗?”

玉竹见王丫说的严肃,也不敢提出反对的意见,忙点头应了,道:“小姐,请你放心,奴婢一定会做好你吩咐的事情的!”

说完,玉竹就往外面跑去了,王丫刚开始是要躲进床底下的,但是对王生跟王氏还是很担心,就赶紧下楼,手上自然是带着根木棍了,手里还捏着一把铜钱,这是到时候能派上用场的。

在路上,王丫还真遇上了一个黑衣人,但是因为王丫耳聪目明,比对方还厉害,利用月光,发现的早,早有准备,一个回合就把黑衣人打到在地,后来想想,不放心,又多使劲的打了一下,接着,就不管死没死又往王生的院子跑去。

王丫来的很及时,这时已经有好几个黑衣刺客窜进了王生的院子里,想来也是要来刺杀知府,自然是要踩好了点的,王丫过来的时候就听着一阵乒乓声,想到在里面的父母,王丫不由得很担心,特别是王氏大着肚子,不会受惊吓了吧?

想到这里,王丫也不由得有些急了,窜了进去,王丫进来的时候,正好有一个漏单的黑衣刺客要窜进去,王丫更是着急了。

王丫反应也快,高喊一声:“看镖!”然后人一下子窜过去,因为距离也不远,三两步就到了,而那听见声音的基本上都会回头看一下。

就是这个空档的功夫,王丫窜到了这个人的面前,然后当头就是一棒,那被砸到的人不由得大喊一声:“哎呀,你耍诈!”本来他条件反射是躲闪的,谁知道对方竟然是用棍子。

王丫是冲着头部打的,又那么一副力气,要不是因为王丫毕竟不是直接面对面的,俩人之间还是有点距离的,这人的脑袋就直接开花了,即使是这样,也好不到哪里去,当场就晕了过去。

这时,王丫看到其他人,也赶紧过去帮忙,嘴里喊着看镖,因为之前王丫的做法,大家都看在了眼里,所以都不以为意,不看镖,反而小心那根棍子,谁知道,王丫这回从手里,捏出了铜钱就往对方的脖颈处一扔,不是见血封喉,可是那脖子上的锁骨也被划开了,血液哗啦啦的流着,当时就把对方吓了一跳。

气的对方直接在心里大骂:你xx的,竟然又耍诈!要不是担心这样血液流的更快,说不定对方直接骂了。

ps:

这几天是真的没有功夫码字,所以很抱歉,这个月肯定要食言了,面临半年检,都要加班,也没有办法啊!

鞠躬感谢雯雯心心为本书贡献第2张粉红!

明天的更新,也不会稳定在上午九点了,只期望后天可以吧,真的很抱歉,向大家鞠躬了!

第七十九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

边上的一个黑衣人也看不过去了,骂道:“你xx的,有本事你就光明正大的打,老是耍诈,你还是不是男人啊?有本事的话,就决斗,光明正大的打,真不是爷们!”

在场的护院这会儿有些佩服自己家的小姐了,只听自己家的小姐,竟然还有余力慢悠悠的回道:“我哪里有,第一次是耍诈,第二回我可是说真的,我不是喊的看镖吗?谁知道,你们都不看镖,这能怪我吗?”

接着,又用气死人不偿命的语气道:“其次,就算是我耍诈,那又怎么样,不说古人说过,兵不厌诈,就说我貌似只是个弱女子,也不是你说的男人,我觉得吧,为了对得起你说的这句话,不管怎么样,我都要再耍诈一次!还有啊,还好意思鄙视我,你怎么不鄙视鄙视你们自己呢,瞧瞧你们,逮着三更半夜的来刺杀,你还觉得挺光荣是不是啊?要是真的那么有正义之心,那么你们要刺杀前,应该先要通知我们吧?真是鄙视你们,还好意思说我?我也不过是要保护自己的姓名罢了,我可是个弱女子,碰上这种事,能想出点办法保命,已经很不容易了,不要那么苛责好不好,难道还要我傻傻的站在地上等你们杀吗?哎呀!哎呀!”

最后的两个声音也不是王丫发出的,而是王丫趁着众人被她说的发愣的时候,又发了两枚铜钱,而且全部都是往人身体弱的部位招呼,一个比较猥琐,直接断了人家的子孙根,咳咳!另一个人,正中眼睛,然而,王丫还不罢休,还用很抱歉的语气歉然又带着些不好意思的道:“哎呀,真是对不起,这手打偏了。你们没事吧?”那语气,是要把这些人气死不可。

而蒙面的黑衣人们当即就气得七窍生烟,其中两个脾气暴躁的受不住了,气得哇哇大叫的弃了自己的对手,转身就向王丫扑来。

这时,其中一个好似统领的人道:“你们留在这里,拉住了这些人,小黑,跟我进去!”这个统领貌似没有看见周围的状况道。

事实上,这个统领分析了一下形势。刺杀本来就应该速战速决。要是时间长了。肯定会引了别人过来。

王丫一看对方冲着自己来,还真是吓了一跳,也哇哇大叫的,然后刷的一下。挥舞着自己的木棒,于是,扑过来的两个蒙面黑衣人措手不及的被揍个正着,可想而知这个下场如何了,当场一个晕菜,因为反应快了点,直接避过了重要的部位,一个反应慢了,当场死亡。

王生跟王氏在屋子里听见王丫的声音。不由得一阵着急,让王氏自己藏好了,又让容嬷嬷照顾好她,王生再也忍不住出来了。

恰好就碰上了迎面而来的蒙面黑衣人,这时。王生还在喊着:“小丫,你没事吧,贼人,休得伤了小女!”

王生这时没有注意到蒙面黑衣人的身子一僵,这时,王生也看见了蒙面黑衣人,拿起手中的弓箭指向对方,道:“来者何人?还不速速退去?”

这时,对面的人忽然试探着问道:“敢问,可是扬州知府王大人?不知王大人尊姓大名?”

王生也有些晕了,本来紧绷的弓箭就要射出去,顿时松了劲儿,不知道这个黑衣人是什么意思,不动手,难道要聊天?不过,王生听着这个人的声音也有些耳熟,貌似是熟人啊!

王生不禁尝试着道:“你是谁?怎么听着你的声音有些耳熟?我叫王生,你到底是谁?”

一听到这个名字,黑衣人又道:“家是哪里的?快说!”

王生怎么肯说,道:“你到底要不要动手,我要动手!”王生觉得这场面有些诡异,什么时候刺客也成了神经病了?

黑衣人却不理会王生的话,又继续的道:“你不说我也知道,你是不是家在东北方,五羊城,王家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