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殿西南角竖着一座两丈来高的物事。连星认得,这是石刻陀罗尼经幢。石刻陀罗尼经幢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经文。连星皱了皱眉,这些稀奇古怪的文字他可不认得。于是回头招呼小龙女道:“龙儿,你看这石经幢上写的是什么字?莫非跟契丹皇后有什么关系不成?”

小龙女走到石经幢前,细细观看。过了一会,点了点头道:“上面写的就是契丹皇后的生平。”

大魁和连星凝神倾听。小龙女望着那座雍容华贵的人像,缓缓道:“这石刻陀罗尼经幢上记载,这尊人像就是大辽的承天皇后、大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的女儿萧绰!”

第五章 承天皇后与拍手童子

连星沉声道:“承天皇后?是不是萧太后?”

小龙女点点头道:“不错,就是大辽的萧太后。”

连星道:“听说萧太后文治武功,甚是了得,是大辽国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小龙女道:“不错。萧太后就是承天皇太后,名叫萧绰,大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的第三女,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萧绰自幼勤恳聪慧,景宗继位,选为贵妃,不久便册封为皇后。

“由于萧绰生长在官宦之家‘明达治道’,加之景宗长期患病,凡‘境内刑赏、政事、用兵追讨,皆皇后决之’。982年,景宗驾崩,长子耶律隆绪即位,是为圣宗,尊生母萧皇后为承天皇太后。其时,圣宗年仅十二岁,萧太后奉诏总摄国政,使辽走向中兴。昔年,咱们大宋和大辽所签的澶渊之盟就是拜这位承天皇太后所赐。”

大魁伸了伸舌头,道:“想不到这位萧太后如此了得。”

小龙女又道:“就连咱们那位鼎鼎大名的杨继业杨老令公都败在这位萧太后之手,以致无颜回师,头撞李陵碑而死。”

大魁望着那尊契丹萧太后像,忍不住重重地啐了一口,骂道:“这老贼婆,竟然如此可恨。”其时,坊间流传杨家将的故事已久,老百姓都耳熟能详,大魁也是听着杨家将的故事长大的,只是想不到眼前这个雍容华贵的彩塑人像竟然和评书中的萧太后是同一人。而这里竟然就是萧太后的陵寝。

小龙女叹了口气,道:“其实,据史书中记载,萧太后并非什么大奸大恶之辈,只是形势所迫,不施以非常手段不足以安民心。萧太后更是一位军事奇才,较武则天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其属蛮夷之族,其名不显而已。”

大魁道:“那比前朝的慈禧太后又如何呢?”

小龙女微微一笑道:“慈禧太后跟大辽萧太后又如何比得?慈禧太后祸国有方,而萧太后却让大辽走上中兴之路。这二人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实是天壤之别。”

大魁和连星默默不语。三人在这大殿中转了一圈,一无所获。顺着大殿往后走去,后面又是两间偏殿。三人推开左面偏殿的门,走了进去。

这间偏殿甚是古怪,里面空荡荡的,只在三面墙壁上各画了一幅图画。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三人走到墙壁跟前,细细观看墙上的图画。

北边墙上绘的是一幅太后出行图。图上绘有契丹、汉族人物共几百余人,当中一个女子头戴后冠,仪态雍容华贵,正在对镜妆容。随从人员恭谨侍候,驭者备马待发,高轮小车正待启程。头带幞头的汉族鼓手、仪仗侍立前呼后拥,呈现出豪华显赫的出行场面。当中那个雍容华贵的女子当是承天皇后无疑。

西边墙上绘的是一幅归来图。归来图上依旧人数众多,而太后的凤辇,车毂乍停,两驼跪卧,太后正莲步轻移,缓缓入内,女仆搬送什物,一片繁忙。

南面墙上所绘的却是一幅狩猎图。狩猎图中表现的则是太后出猎于莽荒原野之上,张弓射兔,旁边一个身穿锦衣的童子正在拍手欢笑。这幅图中,人物、驼、马、犬等遥相呼应。

大魁看着那幅壁画,忽然眼睛一花,觉得似乎有些异常。

大魁眨眨眼,再看南面墙上的那幅狩猎图。

果然,片刻之后,壁画中拍手欢笑的童子忽然不见了。

大魁一惊,急忙招呼连星和小龙女。

连星和小龙女正在北面看那幅太后出行图,听到大魁声音有异,急忙过来。

大魁伸出手来,指着墙上那幅壁画,颤声道:“连星,你看刚才这幅画里还有一个拍手欢笑的童子呢,现在怎么不见了?”

连星望着那幅画,仔细一看,果然,适才三人一起看见的那个拍手欢笑的童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三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面面相觑。

大魁看看四周,强笑道:“连星,这里会不会有鬼啊?”

连星瞪了他一眼,道:“哪儿来的那么些鬼?咱们这些日子遇到的僵尸鬼怪已经够多了。”

大魁呐呐的说不出话来。

连星凑到墙壁前,细细端详。这幅壁画纯以手工彩绘而成,画面上色彩流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绘有拍手欢笑的童子之处,此时的确空空如也。

连星伸手摸去,手指触到墙壁,落下一些细细的粉末。

连星沉声道:“也许是这大殿之中,开了殿门以后有了空气流通,才使墙上的壁画慢慢剥蚀下来。”连星心中也觉得自己的解释未免有些牵强。

大魁心中更是不以为然,心道:那为何这幅壁画上别的人物没有消失?唯独拍手童子不见了?忽然偏殿的殿门“砰”的一声自己关上了,偏殿之内登时黑了下来。

整个后陵都建在九龙罩玉莲瀑布后面的山洞中,本就光线极为暗淡,仅靠穿过瀑布的阳光的一丝光亮。此时殿门一关,便立即陷入黑暗之中。

黑暗中,只听三人的心脏都在怦怦直跳。

大魁不知不觉冷汗直流。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千年前的后陵中竟然还有人?否则,这两扇配殿的门又为何无风自闭?大魁暗暗告诉自己,绝不可能有别人,即使有,也只能是鬼。一想到有鬼,大魁的脊背又有些发凉。他转过身,看见连星和小龙女的眼睛闪闪发亮。刚要张口说话,一只温热的手掌捂住他的嘴,然后就听连星低声道:“别说话。你听,那是什么声音?”

大魁凝神静听。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一声孩子的哭声。

在一片漆黑的大殿之中,听到孩子的哭声,显得那么诡异瘆人。

连星忽然迈步向配殿的殿门走去。

大魁颤声道:“连星,你干吗去?”

连星沉声道:“我去外面大殿看看。”

大魁声音微变,道:“外面说不定有鬼。”

连星嘿嘿一笑道:“就算有鬼,我也要将他捉回来给你瞧瞧。”

小龙女也疾步赶到连星跟前:“我跟你去。”小龙女舍不得情郎独自冒险。

连星心中一暖,知道小龙女不愿意自己孤身赴险。回手抓住小龙女的手,握了一握,以示谢意。

大魁暗自琢磨,你们两个都走了,就剩我自己在此。要来了大粽子怎么办?心中越想越怕,大声喊道:“连星,等等我。”急忙追了过去。

连星走到配殿门前。深深吸了一口气,猛地双手推出,将那两扇门推开!

两扇门甫一推开,一股寒气从大殿之中透了进来。

连星举目望去,见大殿的殿门不知何时也已被关了起来。大殿中黑漆漆一片。

连星目光从北到南扫过去。目光掠过石刻陀罗尼经幢前,全身血液似乎瞬时凝固了。

在石刻陀罗尼经幢的上方,五个身穿白衣的女子悬在半空之中,正在俯身下望,全身似乎散发着一股幽怨气息,一动不动地看着那座石刻陀罗尼经幢!

第六章 石刻陀罗尼经幢

连星站在偏殿门口,距离石刻陀罗尼经幢其实还很远。只是那五个白衣女子的样子太过诡异,饶是连星素来镇静,也是全身冷汗直流。

五个白衣女子俯身下望,虽在一片漆黑之中,仍看得出脸颊素白如雪。

小龙女慢慢走到连星身边,拉住连星的手,只觉连星的手冰冷潮湿。

连星低声道:“你看西南角那座石刻陀罗尼经幢。”

大魁闻听此言,也向石刻陀罗尼经幢望去。

小龙女也是一颗心怦怦直跳,大魁更是吓得几欲晕去。

三人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五个白衣女子,白衣女子始终一动不动。

连星低声道:“龙儿,这几个白衣女子是什么来历?”

小龙女摇摇头,刚想说不知道,忽然想起爷爷曾经说起过的一件事。

那还是在她十岁的时候,爷爷抱着她,坐在院子里的石板上,给她讲这江湖上的风风雨雨、怪事奇谈,不知不觉时刻已晚。

小龙女眼尖,看见远处海棠树下一个白影一闪便不见了。

小龙女喊道:“爷爷,爷爷,你瞧,那是什么?”

爷爷告诉她,那是树灵。每一棵树,年深日久以后都会有树灵相护。

长大以后,小龙女知道那是爷爷故意逗她开心的,世上哪有什么可以守护树的神灵呢?但小龙女宁愿相信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如果自己是一棵树,那连星就是守护自己的神灵吧?

小龙女不明白自己为何在如此恐怖的时刻,忽然想到这些事。也许,在连星身边,小龙女总是会感到安全。因为她知道,连星将自己看得比他自己的性命还重要。

连星推了小龙女一下,低声道:“龙儿,你也不知道这五个白衣女子的来历吗?”

小龙女回过神,脸上一红。幸好在黑暗之中,无人看见。

小龙女将目光又落到那五个鬼魅般的白衣女子身上。五个白衣女子还是一动不动,就像被钉在半空中一般。

小龙女低低道:“看这情形,这五个白衣女子不是人。”

大魁吃了一惊,低低道:“那是什么?”

小龙女缓缓道:“恐怕也不是鬼。”

大魁心里稍稍一松,心道:只要不是鬼,那就万事大吉。

小龙女看着大魁,缓缓道,“是魂,是看守这石刻陀罗尼经幢的魂!”

大魁心中奇怪,这石刻陀罗尼经幢除了全身布满密密麻麻的经文之外,并未看出有何不同之处。为什么要看守呢?

大魁正在思索之际,突然又一声小孩的哭声传过来。

大魁这次听得清楚。那诡异的小孩哭声竟然是从石刻陀罗尼经幢中传出来的!这一声孩啼在寂静的大殿里显得清晰刺耳。三人都吓了一跳。

连星眼珠转了转,问道:“龙儿,守护石经幢的幽魂会不会伤人?”

小龙女摇摇头道:“我也不知道。看这五个灵魂在这半空中一动不动,想必不会伤人。据我推测,这几个灵魂是被人下了符咒,所以才在这里守护的。”

连星缓缓道:“是守还是护?”

小龙女问道:“这有什么差别吗?”

连星沉声道:“自然有的。如果是守,那就是说明藏在石经幢中的物事乃是邪灵恶兽,这些幽魂守卫在此,是防止邪灵出来,暴起伤人。如果是护,就说明石经幢中的物事甚是弱小,需要幽魂的护卫。”

大魁在一边听得连连点头,非常佩服连星的分析。

连星对小龙女和大魁道:“你们在这里等着我,我去看看。”

大魁道:“我看咱们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连星低声道:“咱们现在必须要弄清那幅画里的小孩的下落,还有哭声究竟是怎么回事。否则就算咱们找到契丹皇后的地宫,进去以后也是凶多吉少。”

小龙女轻声道:“你自己小心。”

连星点点头,镇慑一下心神。刚要向那石刻陀罗尼经幢走去,忽然心里一动,掏出随身带的火折点亮。

火光一亮,众人再看,石刻陀罗尼经幢前的五个白衣女子已然不见。

大魁松了一口气,自我安慰道:“这些幽魂倒自己跑了。”

连星摇摇头:“那几个幽魂根本就没有走,只是咱们现在看不见而已。”

小龙女侧过头,一双妙目望着连星,缓缓道:“难道这些幽魂怕光,遇光即隐?”

连星点点头道:“不错。依我推测,这些幽魂有形无质,看来只是对石刻陀罗尼经幢中的物事才有威胁。”

连星手拿火折,慢慢走到石刻陀罗尼经幢前。

这座石刻陀罗尼经幢高两丈有余,幢身八角形,周身刻满了陀罗尼经文。整个经幢装饰性的雕刻占很大比重,使石刻经文反而退居次要地位。

这经幢底部为三层布满雕刻的须弥座,最下一层三尺见方,其上两层均为八角形。每层束腰部分雕刻有力士、乐器及建筑物等。须弥座以上是有巨龙盘绕的须弥山,仰托起六层幢身,逐层缩小,最上方以火焰宝珠收结。下边三层幢身之间,以垂幔、仰莲和束腰雕狮首、象首的宝座为间隔。垂幔上雕有飘带、花绳,再上面,则雕刻了八角城及佛游四门故事等,八角城的外形与垂幔相似,整体协调统一。整个经幢雕刻精美,造型华丽而庄严。

连星看着这座石刻陀罗尼经幢,心中不禁微微疑惑。石刻陀罗尼经幢本是佛门之物,又称经塔、石塔,亦称八棱碑或四棱碑,在唐时多称宝幢、花幢。

石刻经幢始于南北朝时期,而在经幢上刻陀罗尼经则始于盛唐。陀罗尼是梵语,汉语译作总持。《大智度论》中说:“陀罗尼,秦言(汉语)能持,或言能遮。能持集种种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法华玄赞》第二卷中也说:“陀罗尼者......闻于文义,任持不忘”,就是能掌握全面的意思。因为唐时佛教密宗的修道法提出,反复诵念陀罗尼经可以解脱一切罪恶,就是与陀罗尼幢身相近,接触到幢身上的影,或幢上的尘土落在人身上,也都可减轻罪恶。为了使陀罗尼经永存,善男信女便把它刻在上有顶下有座的八棱体上,并称之为陀罗尼经幢。

连星心中疑惑的是,为何在契丹承天皇后的后陵之中竟有这么一座佛塔。

连星正在思索,石刻陀罗尼经幢之中又传出一声孩子的啼哭!

第七章 饕餮

这声孩啼近在咫尺,连星清清楚楚听到了。心里虽然有所防备,但还是被吓了一跳。

大魁和小龙女也已走到连星身后。二人再次听到小孩哭声,都吓了一跳。

小龙女望着连星,眼光中示意询问。

连星微微摇头,他也不知道这小孩哭声缘何从石经幢中发出来。

连星慢慢沿着石经幢转了一圈,忽然发觉石经幢最上层和中间一层之间有一个连接,如榫子一般,将上下两层结结实实连接在一起。

连星心里一动,走到石经幢跟前,双手环抱住石经幢上层,慢慢用力往左转动。

石经幢纹丝不动。连星再往右一试,只听“咯咯”数响,石经幢上盖竟慢慢松动了。

连星将石经幢的上盖抱了下来。三人围上前去,只见石经幢中间有一个空洞,空洞里面似乎有一个人形物事。

大魁探手将那人形物事提了出来,放在地上。连星晃火折观看,人形物事却是一个石头雕成的两三岁童子。

这石雕童子大张着嘴,脸上带着微笑,眉眼口鼻无一不备,宛如活生生的孩子一般。

三人面面相觑,难道那诡异的孩啼就是这石雕童子发出来的?

大魁看看连星,嗫嚅道:“也许刚才哭声真的是这童子所发也未可知。”

连星摇摇头,道:“绝不可能!”

大魁皱皱眉道:“怎么不可能?连星,你还记不记得前几日在青狼神殿中,还有剑冢之中都遇到石头人复活之事?”

连星点点头。

大魁一拍连星肩膀,道:“对啊,石像武士既然能够复活,石雕童子发出哭声也就不稀奇了。”

连星摇摇头,道:“不对。剑冢之中的石像武士是受了诅咒,遇血而活。而石经幢是佛门之物,上面更是满满地刻着陀罗尼经文。陀罗尼经文是佛教密宗的修道之法,常人反复诵念陀罗尼经就是为了解脱罪恶,而寻常人与陀罗尼幢身相近,接触到幢身上的影子,或幢上的尘土落在人身上,也都可减轻罪恶。陀罗尼经既有如此妙用,自是不会在石经幢身上下什么诅咒。而且,即使下了,也必全然无用。”

大魁撇了撇嘴,道:“那要是有人在石雕童子身上下了诅咒呢?”

连星默然。大魁此言倒也并非无理。世上古怪奇异之事甚多,自己未出梯云谷之前,哪里知道这世上竟然还有活了千年不死的人?哪里知道石头人竟然也能复活?哪里知道传说中的上古神兽——夔龙竟然还在人间?这一切都让人匪夷所思。孩啼声即使是眼前这石雕童子发出的,也不是没有可能。

连星将火折凑到石雕童子脸上,细细端详。

大魁刚想凑到连星跟前,忽见石雕童子的口中冒出一股黑气,“噗”的一下将火折吹灭了。

大殿之中登时又是漆黑一片。连星大吃一惊,急忙招呼大魁和小龙女两人退后。

三人退到数丈开外,那石雕童子喷出的黑气,瞬间和黑暗融为一体,影踪不见。

火折一灭,在石经幢上方又出现了身着白衣的五个幽魂,侧身悬浮在半空之中,俯身下望。

这时,三人只觉一股强大的力量猛然将自己拉向石雕童子。

石雕童子张着大嘴,一双眼睛看着众人,十分漠然。

连星大惊,伸手拉住大魁和小龙女的手臂,急使“千斤坠”定住身体。悬浮在半空中的五个幽魂却一点一点被石雕童子吸了过去。

三人都是大张着眼,目不转睛地看着石雕童子将五个幽魂慢慢地吸进肚中。

五个幽魂消失之后,三人突然感到作用在自己身上的吸力大增,似乎是石雕童子吸完五个幽魂之后,已经转移目标,全心全意对付他们。

三人急忙向偏殿退去。只是这股吸力越来越强,竟让他们的脚步一寸一寸地向石雕童子挪过去。

大魁吓得面如土色。小龙女咬紧牙关,暗自用力抵抗。

连星的脑子迅速转了起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石刻陀罗尼经幢中所关的石雕童子真的是一个邪灵恶魔?否则为何会有这么古怪的吸力?石雕童子所为何来,是专为防止有人倒斗的么?

那股吸力还在持续加强。

大魁急得大叫道:“连星,你快想想办法!”

连星突然看到石刻陀罗尼经幢上的经文,心中一动,大声道:“龙儿,你认得那些经文吗?”

小龙女想不到连星在生死关头,竟然还会问这个。但她知道,连星说话素来每一言每一语都大有深意。想来,这经文必然和此时的困境有极大关联,当下答道:“认得。”

连星心下一喜,道:“快把经文念出来,快点!”

小龙女转头看到的那段经文,是唐时天竺沙门伽梵达摩所译的大悲心陀罗尼经。一边看,一边念:“如是我闻。一时,释迦牟尼佛在补陀落迦山、观世音宫殿、宝庄严道场中,坐宝师子座,其座纯以无量杂摩尼宝而用庄严,百宝幢旛周匝悬列......”

小龙女每念一句,来自石雕童子的吸力就减弱一分。三人都很兴奋。想不到连星推测得对,石经幢上面的陀罗尼经文便是克制石雕童子的不二法门。

大魁大声道:“龙姑娘,快念,快念。”

小龙女微微一笑,继续念了下去:“尔时,如来于彼座上,将欲演说总持陀罗尼故,与无央数菩萨摩诃萨俱......”

吸力越来越弱。大魁不禁欣喜若狂,道:“好,好,龙姑娘,你这经文中怎么这么多菩萨?不过,这许多菩萨一来,倒是镇住了这恶鬼,让它无计可施。”

一篇经文堪堪念完,石雕童子体内发出一声怪异的悲啼。

所有吸力无影无踪。忽听轰然一声大震,石雕童子从中裂开,里面出现一个浑身肉红的物事,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那怪物全身赤裸,肌肤光滑,仿佛一个娃娃鱼一般。只是在头部长着一对细小的眼睛。它睁着双眼,目露凶光,恶狠狠地盯着三人。

大魁奇道:“这是什么东西?”

连星摇摇头,自己也是生平从未见过。

小龙女看着那团全身赤红的肉球,皱起眉头,凝神思索。过了片刻,眼睛一亮,道:“我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