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一念地狱

杜明听见很多惊呼和尖叫声,都是在让他面前的太学生迅速躲闪开的。他充耳不闻,一心就只想要完成太皇太后下达的命令。但是斜刺里一柄长刀架住了他的刀。

这柄刀,镶金错银,在日光下闪耀生辉,刺得杜明眼睛微眯,他看向刀的主人,不可思议地道:“殿下?您真的要这么做?”

宇文佑紧抿着唇,脸上有些不正常的潮红,拿刀的手却很稳,他没有回答杜明的话,而是喝令身后的人:“把这个伺机作乱的奸细给我绑起来,推到前面去示众!”

被绑到前面去示众就意味着死亡,杜明试图让宇文佑回心转意:“殿下,您真的确定要这样做吗?您……”

宇文佑大声喝斥手下:“还不动手?”

于是杜明被人夺了兵刃猛扑在地,反剪双手往前推去,他怨毒地看向宇文佑,大声道:“殿下,正是您……”

宇文佑抡转长刀,将刀柄狠狠砸在他的嘴上,一声闷响,血并着脱落的牙齿装了杜明满满一嘴。他什么都说不出来,呜呜咽咽的悲鸣,他原本想说的是“殿下,正是您吩咐卑职做的啊”然后逼着宇文佑一起跟他走到黑,但是现在没有机会了,他绝望地看着自己和几个心腹手下一起被推到了前面,那个惊魂未定的太学生被他的朋友簇拥在中间,指着他大声道:“就是他,就是他想杀我……”

宇文佑半侧了脸,面无表情地道:“他是北地中山王的人,就是想要激起混乱,坏掉摄政王的声誉,好让匈奴狗肆无忌惮地杀进来!”

“打死这个吃里扒外的奸细狗贼!”不知是谁先动的手,太学生们和龙麟卫、御林军群涌而上,杜明和他的几个心腹很快就没了声息。

不远处的高墙上,越国公安正平放下了手里的弩箭,淡淡地道:“他的运气够好,把这里的消息火速传递给摄政王知晓。”

说实在的,宇文佑能临时改变主意,倒戈相向,真让安正平感到意外。他有点好奇,摄政王妃刚才究竟和宇文佑说了什么,会让宇文佑临时改变主意?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能够如此轻描淡写地解决一场危机是最好的,目前京城的局势真是紧张到一触即发,脆弱得很,经不起折腾,所以只要能维持和平就尽量维持吧。

明珠从另一道宫门入了皇宫,她没有去见宇文初,而是直接去了长信宫。姬慧在弹琴,太皇太后兴致很好地招呼她过去:“快过来,你听听,弹得怎么样?”

明珠在一旁坐下来:“姬慧姑娘才貌出众,琴艺上佳,自然是极好的。”

太皇太后轻叹:“可惜了,很多年不曾见你跳舞了。”

明珠道:“姑姑若是想看,这也不是什么难事,我跳给你看就是了。”

太皇太后摆手:“还是算了吧,国难当前,老太婆病重无聊,听一听琴曲尚可,若是再让你们又唱又跳的,那就真是不成体统了。”

明珠微笑着道:“近来姑母精神不错,看来静心休养效果很好。”

太皇太后有些诧异,不动声色地看了她一眼,随即道:“的确,江州子的药,是极好的,我不操心外头的事之后,好吃好睡,精神头竟然就渐渐养上来了。”

明珠道:“这么说,外头发生的事情姑姑是一件都不知道了?”

太皇太后笑了笑:“说不知道,那也是骗人的,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一点的。你晓得,总有人不服气,总想把外头的事透点给我知道,不过我是真的没怎么管了。”

明珠点点头:“那就好,我放心了。”她朝姬慧走去:“姬姑娘,听说你种的兰花不错,可否一观?”

姬慧早在她进来之时就察觉到了,才见她过去就立刻停了奏琴,站起身来给她行了个礼,微笑着道:“王妃肯赏脸,那是民女莫大的荣幸,只是此刻……”

明珠笑道:“没有关系,咱们都是来伺奉太皇太后的,当然要伺候得娘娘欢喜了才能去做其他事情,我等得。”她看了看姬慧的琴:“独幽,姬姑娘的这把琴是传世的珍品。”

姬慧落落大方:“这是家父所赐。”见明珠神情专注,跃跃欲试,便让出了座位:“早就听闻王妃精通音律,可惜一直没有机会请您指点,今日既然这么巧,就请王妃指点民女一二吧。”

明珠笑得比任何时候都要亲切甜美:“指点说不上,不过以琴会友还是可以的。”

以琴会友?姬慧有点愣神,自来都不肯搭理她的摄政王妃是说要和她做朋友?

“怎么,姬慧姑娘不乐意么?”明珠的手指按在琴弦上,拨了一个高音。

姬慧看到那双既胖且白嫩的手,再看看明珠的脸和身形,无端觉得高高在上的摄政王妃要亲切了许多,因此微笑着道:“还请王妃不吝赐教。”

明珠施施然坐下来,试了试音,望着太皇太后笑:“姑姑准备好啊,魔音要穿耳了。”

太皇太后好像察觉不到她在刻意对姬慧示好,慈爱地道:“你这孩子就爱说笑,你弹的就算是魔音,我也觉得是最好听的魔音。”

明珠笑笑,垂下眼眸奏了一曲关山月,她其实并不擅长奏琴,当然是没有姬慧奏得好的,不过她自问情绪十分到位,算是她两世以来奏得最好的一首琴曲。

一曲终了,她抱歉地道:“献丑了。”

姬慧的眼里有惊讶:“之前只听说王妃擅琵琶,没想到琴也奏得这么好。此情此景,真是让人悲怆到骨子里去了。”

明珠淡淡地道:“是啊,我就是想到我大夏将士和百姓何其辛苦,所以就奏了这首曲子,奏得不好,不要笑话。”

太皇太后淡淡的:“谁说奏得不好,奏得真是好极了。”

明珠故意问她:“姑姑,您说匈奴人会打到京城么?”

太皇太后有些不悦:“我已很久不管政务,这个事你要问摄政王。”言下之意是说,战败的人是宇文初,和她并没有关系。

第797章 我怕报应

明珠也不追问,只道:“差不多了,姑姑喝了药就歇下吧。”言罢看向桑葚:“把娘娘的药端来。”

桑葚偷偷看向太皇太后,太皇太后的脸色已然沉了下来:“我已经喝过了。”

明珠惊讶地道:“喝过了还能这样精神抖擞地坐着听琴曲?江州子的药不起作用了吗?还是姑姑您私底下减轻了药量?”不等太皇太后反驳,就断然道:“这样可不好啊,对您的病没有好处。快别任性了,该服的药一点都不能少!桑葚,听我的,去把药端来!”

可是她现在不想喝药!她喝了药就昏昏欲睡,还怎么处理后续的事情?太皇太后十分恼怒,放在膝盖上的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她愤怒地看向明珠,明珠微笑着和她对视,显然就是想等着她发作的样子。如果现在就和明珠彻底撕破脸,那么这段日子所做的事情岂不是白做了?

太皇太后掂量了一下,突地笑了:“你这孩子!桑葚,去把药端来吧。”

桑葚近来都是贴身伺候太皇太后的,哪能不懂得她暗藏的意思?当即端过一碗掺了假的汤药来,刚要敬奉给太皇太后,就被明珠接过去了,明珠轻轻抿了一口,咂摸咂摸,随手将药泼到了痰盂里,沉了脸道:“谁熬的药?药量不够!”

太皇太后忍不住露了怒色:“你懂药么?”

明珠道:“姑姑不知道,我还真懂呢。去年啊,我跟着江州子一起去给您寻药,被宇文光给擒住了幽禁起来,无聊得很,我就请他教我药理,您知道,我于医术上并没有什么天赋,但是此生最引以为傲的就是记性。我一路上都没闲着,回了家也没闲着,不是我自夸,一般的大夫于药理还不如我。”

太皇太后的脸红一阵白一阵的,对着桑葚发作:“你去瞧瞧是谁熬的药?乱棍打死算了。”

明珠当即双手合十:“姑姑息怒,我这几日正吃素为您和父亲祈福呢,千万不要因为我一句话就伤了人的性命,这有违天和,我怕报应。”

太皇太后从来不知道,明珠伶牙俐齿起来也是很气人的,她一口怒气憋在心里,想发作却发作不得,只能忍了这口气:“罢了,都听你的。”一个贼眉鼠眼的小太监在殿外探了探头,太皇太后的眼里闪过一丝焦躁,当即要赶明珠走:“你不是要去姬慧那里玩么?快去吧,我累了,要睡了。”

明珠不走:“我伺候姑姑服了药再走。”请神容易送神难,太皇太后当初装病装可怜把她留下来,千方百计和她套近乎,现在想要她走可没那么容易。要不就撕破脸,要不就忍着。

太皇太后目光微闪,突地一笑:“行,人老了就要听子孙安排,由得你吧。”还是不愿意撕破脸。

少倾,宫人重新端了药进来,明珠说到做到,亲自伺候太皇太后服药,眼看着她喝干净了碗里最后一滴药才满意地道:“姑姑若是每顿药都吃好了,一定会好起来的。”

江州子的药下得重,太皇太后喝下去不久就开始昏昏欲睡,就连眼皮都睁不开,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昏睡过去。明珠收了笑容,起身朝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姬慧道:“走吧,我们去看你种的兰花。”

姬慧殷勤引路,明珠昂首挺胸地走出去,淡淡地瞟了在道旁行礼的小太监一眼,问宫人:“这是谁?面生得很。”

宫人连忙答道:“他叫肖双庆,是新近才调上来伺候的。”

太皇太后虽然不会以貌取人,但也绝对不喜欢身边伺候的人长得这样贼眉鼠眼,突然多了这么个人,必然是有特殊用途的。明珠便问:“他管什么?”

“专门跑腿的。”宫人回答得很是谨慎。

肖双庆趴在地上,将额头触着地,谦恭得不能再谦恭。

明珠盯着他看了一会儿,没有再说话,而是跟着姬慧去了后头。

人对于自己曾经拥有过的东西总是别有情怀,看见被后来的人动过或者是毁坏,由不得的就会不舒服。但是姬慧很聪明,几乎没有动过屋里的陈设,明珠进去转了一圈,心情半点没有变坏,相反对姬慧的品味十分欣赏:“这屋子比我住的那会儿有生气多了。”

姬慧爱种花,屋里被她恰到好处地点缀着各种名贵花草,富贵中透着淡雅,的确是清新又有生气的。但她听了明珠的夸赞,也没有露出半点得意之色:“闲来无事随便弄一弄而已。”

明珠坐下来喝了两杯茶,看看天色差不多也就离开了,临行前故意到前殿绕了一圈,太皇太后昏睡未醒,那个叫肖双庆的小太监急得跳脚,守着桑葚激动地低声说着什么,见她过来才闭了嘴,假装有事提前一步离开了。

明珠也不去管,让送她出来的姬慧回去:“姬姑娘止步,回去吧。”

姬慧从善如流地停下来,行了个礼:“恭送王妃。”眼看着明珠走得远了,才折身回去,趁着周围没有宫人窥伺,她的乳娘轻声问道:“摄政王妃今日何故对姑娘示好?莫非是好事将近了吗?毕竟匈奴人现在闹得这么厉害,他们需要我们家的地方太多了!”

姬慧淡淡地道:“你错了,她对我示好,不过是想要告诉我,姬氏的同盟应该是摄政王府,而不是长信宫。同时也是在警告太皇太后,分化我和太皇太后之间的关系,她不会眼睁睁看着我和太皇太后越走越近的。她是在帮摄政王没错,却不是想要把我弄到摄政王身边去。”

乳娘十分惆怅:“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吧?说实在的,摄政王这样的人才真是难得,老奴想不出来,这天底下除了他之外,还有什么人能配得上姑娘。”

姬慧低声斥道:“闭嘴!天底下的好男儿何止一人?这样哪里不好?好吃好喝、自由自在、也没谁给我气受。”

乳娘低声嘟哝道:“可是那些人都不是摄政王,摄政王就只有一个。真要说自由自在,哪里有在家乡自由自在呢?”

姬慧没有回答她,只道:“摄政王妃很不错。”

第798章 般配

明珠出了长信宫后特意绕去看了敏太妃,敏太妃显然也是听说了外头的血雨腥风,见她去了就惴惴不安地拉着她问东问西,明珠一概只是宽慰她:“没有事,母妃还不知道么?殿下做事自来极有主张,不会让人占了便宜去的。”

敏太妃见明珠神色舒缓,也就把心放了一多半,但是捏着眼皮道:“我这眼皮直跳,我总觉得会出大事。”

福宁坐在一旁打络子,见状不由嘲笑她:“我早说了,母妃就是闲的,哥哥那个人您又不是不知道,只有他算计人家的,哪有别人算计他的?”

敏太妃赶她走:“去!去!越说越不像话,俗话说得好啊,双拳难敌四手,老六再能干,也顶不住别人要使坏啊,他刚做这个摄政王,不服他的人多了去,又不能全部杀掉。”

福宁冷哼:“依我说,杀了又如何?他们能怎样?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兵,还怕没人做官么?嫂子,是吧?”

明珠微微一笑,既不说是,也不说好,只道:“妹妹的手艺越来越好了,这配色好。”

“嫂子若是喜欢,我便给你打上十条二十条的,我让人把珠子和碎玉穿了孔,编结进去也是蛮别致的。”福宁得了夸赞,也是很得意,突然想起来:“嫂子,你写出去的信很久了吧?”

“什么信?”明珠一时没反应过来,福宁便生了气:“还说你把我的终身大事放在心上呢,你看看你,答应我的事都忘了,怎么敢说这样大言不惭的话!”说完将手一摔,转身就走了出去。

“她说的是写给沈家的信。”敏太妃叹一口气:“多事之秋,不该拿这个事来烦你,但你也知道福宁的心事,她不小了,你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娘,她还这样不上不下的,难免多有想法。”

“信我是写出去了,但是一直没收到回音,您也知道,到处都在打仗,这个事只能由沈老将军做主的,他领兵在外,收信写信都不那么容易。”这么久都没有提这个事,明珠还以为福宁忘了或者是熄了心思呢,没想到突然又提起来了,却也只能诚恳地劝敏太妃:“其实我觉着,立刻又要打仗的,母妃不如再缓缓。”

福宁的婚事已经被折腾过一次了,若是沈瑞林这里再出什么纰漏,那又要被耽搁了,说起来也不好听。敏太妃虽然明白明珠的意思,但还是叹道:“之前阿朗也是这样和我说,但最近宫里有个流言,说是太皇太后有心想把姬慧配给小沈将军,所以福宁就急了。”

姬慧么?明珠低头吹了一口茶,认真地考虑了一下这种可能性,然后觉得还真是蛮般配的。沈瑞林虽然是个武将,但读书是她爹手把手教的,琴棋书画也是通的,还真不错。

敏太妃见明珠不接话,叹了一口气:“罢了,罢了,我不说了,你们都够忙的,不能给你添乱。”又试探着道:“要不,你把两个孩子都送到我这里来,我给你带着,你也轻松一点。”

明珠才不要呢:“不是我不肯,就是担心啊,母妃您忘了之前的事了吗?这宫里水太深。”

敏太妃立刻灭了心思:“是我欠缺考虑了。我不留你了,你不要牵挂我们,早些回去休息吧。”

明珠的确也还有其他事要做:“那我先走了。”并不去宇文初那里打扰,而是静悄悄地沿着来时的路出了宫,再绕到前面去瞧,闹事的太学生们已经散了,地上散落着许多血迹和石块,甚至还有人的鞋子等物。

叶修奉命跑去打听回来,眼睛里带了喜意:“没有闹得太大,有奸细妄想使坏捣乱,是临安王阻止的,血迹什么的人也是奸细的,当场就被群殴致死了。现在太学生们派了代表,入宫去见陛下和殿下啦。”

明珠也高兴,虽然事情没有彻底解决,但终归是个好消息:“我们去汝南侯府。”如果她没有算错,有关二哥的消息应该很快就要到了。

揽胜阁里,宇文初安抚好了太学生派来的代表,遣退众人,独留下了宇文佑。

宇文佑还穿着甲胄,刀倒是解下来留在外头了,他面无表情地看着宇文初:“不知六哥留下弟弟有何吩咐?”

“九弟让我很意外。”宇文初已经听说了整个事情的经过,从一开始他就把宇文佑算在必死的人之中,可是宇文佑却出乎意料地改变了主意,并且顺理成章地活了下来。这也许是明珠劝说的功劳,也可能是宇文佑自己本身就有的想法,但不可否认,宇文初此刻的心情非常复杂,不过他很赞同越国公的看法,多事之秋,少一事算一事。

宇文佑扯扯唇角:“我不过是尽了宇文氏子孙的一份心力而已,关起门来怎么闹,那都是家务事,让外人打进门来看笑话,那就不好了。”

宇文初轻轻敲了桌面两下:“你有什么要求?只要在情理之中,我都会帮你。”宇文佑的行为对于太皇太后等人来说,等同于背叛,必然没有好果子吃。

宇文佑有些意外,他以为按着他和宇文初之间的恩怨,宇文初应该等着看他自生自灭才对,却没想到宇文初居然问他需要什么帮助。虽然这帮助也未必是真心,但穷途末路的人,能有什么选择?他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我若说自己想要去北地领兵打仗,六哥可许?”

宇文初微微皱了眉头:“我要想一想。”

早知他们不会信他,宇文佑唇边露出一丝了然的讽刺笑意,俯身行礼,却行而出。走到外面,强烈的阳光射到他的眼睛里,让他瞬间想流泪,两面不讨好,就连为什么生不出孩子都不知道,惨到不能再惨,难怪傅明珠当初看不上他。

梅雨西给宇文初斟茶,轻声禀告明珠刚才在宫里的一系列活动:“在太皇太后宫里弹了一首曲子,逼着太皇太后喝了药,又去姬慧的屋子里坐了一会儿,还去看望了太妃娘娘,这会儿是走了。”

第799章 傅霑

宇文初面无表情。轻松地来,在外面拦着宇文佑说了几句话,轻轻巧巧就说动了宇文佑;悄悄的去,都不来看望他一下,分明出了这么大的事,她可真是够放心的。他还以为他们已经和好如初了呢,哪知道这小心眼的女人还是记恨着他。

梅雨西见他脸色不好看,若无其事地笑了笑:“说来,临安王倒戈相向,可急坏了一拨人,心急火燎地入宫想要找太皇太后禀告,偏偏太皇太后被王妃喂了药,昏睡不醒,也是怪急人的。”

宇文初冷冷地扫了他一眼,心里莫名多了一股子躁意。傅明珠越来越能干了,也越来越不把他放在心里了,哼~闹了那么难听的闲话出来,别人是避之不及,也只有她这个胆大包天的,居然还敢明目张胆地约见宇文佑,果然是真的很大胆啊,很大胆啊。

梅雨西默默地端了一盏汤上来:“天热,王妃特意吩咐煮的消暑汤。”

宇文初又瞪了梅雨西一眼,他的老婆,他自己知道是个什么人,要这些无关紧要的外人来左一句好话,右一句好话地替她说吗?

梅雨西察觉到宇文初凌厉的目光,越发将头低了下去。这几天摄政王心情一直不好,刚才和平处理了太学生闹事的事,有那么一会儿,他觉着摄政王是有点高兴的,怎么这会儿又糟糕了?

宇文初恶狠狠地把一碗消暑汤喝了,想象这就是傅明珠,他把她咬在嘴里磨了又磨,再吃进肚子里去,谁也抢不走,就连觊觎也不行。喝着汤,他就想到了明珠逼着太皇太后喝药的情形,由不得又笑了:“梅雨西,王妃很聪明是吧?”

这些天里他一直冷眼旁观,看老太婆究竟要怎么折腾,还担心明珠会被诱哄了去变得心软,现在看来是完全没必要担心了,傅明昭出事,就算是明珠看不出其中的猫腻,傅丛也看得出来,又岂会让老太婆称心如意?作吧,作吧,越作越死,他等着看老太婆怎么折腾光明珠对她的最后一点情义。

心气顺了,便要打理正事,他坐下来,翻出那份崔驸马送来的名册,看着上面被朱笔勾去的几个名字,头大如斗。下一个会是谁呢?他知道是太皇太后等人出的手,却不知道他们的人手究竟从何而来,又是隐藏在何处,但是绝不能再死人了!他看向梅雨西:“我不管你用什么法子,把这些人给我找出来!”

梅雨西收敛了神色,郑重其事地道:“是。”

安小故把一卷纸条交给明珠:“沈瑞林的回信。”

越国公府和汝南侯府都是军功起家,和军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有自己的秘密通信渠道,消息传递起来并不比宇文初那边慢多少。

明珠之所以会选择安小故来帮这个忙,正是得益于前世的经验,那时她就是在安小故的帮助下,成功地联系上了沈瑞林,把母亲和小石头送出京城去的。因此这一次,她在冷静下来之后,第一时间找了安小故,请安小故帮她给沈瑞林传信,让沈瑞林帮她一个忙。

沈瑞林的回信言简意赅:“知晓,照做,放心。”

短短六字,却让明珠觉得格外踏实。她把纸条一点点地撕碎,扔到了水里,亲眼看着它们都被泡得什么都看不清了才放心。

安小故的操守很好,并没有偷看信件的内容,因此也就不知道里面说的是什么,只当明珠是请托沈瑞林帮忙寻找傅明昭的:“我说你算是白请他了,沈大哥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他自小格外敬重二哥,只怕要他豁出命去找二哥他也是肯的,哪里用得着你格外请托?”

明珠要做的事隐秘,虽然请托安小故帮忙,却并不想把她给拖进来,便笑着默认了:“终归是亲自拜托过要踏实一点。”

安小故叹息一声:“你也别太担心了,二哥吉人天相,会没事的。”

二人说了一会儿闲话,明珠见天色不早,就起身告辞:“小故你随时替我盯着,一有消息就让人过来知会我,不管什么时候。”

安小故撑着腰送她出去:“啰嗦,你和我谁和谁啊?”

明珠马不停蹄地又往傅相府赶去,由于这几天出的大事太多,街上巡逻的士兵增加了几倍,傅相府也加强了防备,好些傅氏的族人过来探望傅丛,并问傅霖是否需要他们帮忙。傅霖自然是感激又客气地谢绝了,亲自送到门口,恰好碰到明珠的马车过来,便露了笑意:“姑姑回来了。”

明珠近年来早已收敛了从前的狂傲性子,对着这些热心肠的族人都是十分客气有礼的,尤其是看到里头还有一个辈分比她高了两辈的叔祖公,自然就坐不住了,笑眯眯地下了车给族人打招呼,和长辈问安。

等到招呼完毕,忽然觉得一道视线定定地落到她身上,盯得人很不自在,便不动声色地循着看过去,却是族里的一个子侄叫做傅霑的,虽则比她小一辈,倒是比她还要大上好几岁。平时也就是点头之交,说过几句情面上的话而已,他这样盯着她,倒是为何?

明珠探询地看向傅霑:“阿霑你有事?”

傅霑给她行了一礼:“姑姑能否借一步说话?”

除了傅紫霏父女和站在他们那一边的族人之外,明珠对待族里的其他人自来都很和气,当即往一旁走了几步,避开其他人,笑道:“你说吧。”

傅霑十分认真地道:“姑姑前些天让侄儿办的事情侄儿都办好了。”

明珠不明白,她什么时候请过傅霑帮她办事了?傅霑见她踌躇不语,了然一笑:“侄儿就是知会姑姑一声,其他并没有什么。”恭恭敬敬地给她行了一礼,退回到傅氏族人身旁。

傅霖请明珠进去:“祖母正念叨着姑姑呢,来得正巧了。”

明珠听到离去的族人小声问傅霑:“你刚才和摄政王妃说什么?”

傅霑的声音又轻又快:“没有什么啊,就是一点小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