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娇的愧疚,让刘曦转移话题,声音沙哑:“我还见见刘静,哼,父皇既然让她住在昭阳殿,我就——我就——”

“你待如何?是要欺负她?”阿娇拍着刘曦的后背,好脾气的笑着:“曦儿想到报仇的手法了?”

刘曦对刘静的了解并不多,她又没有以前公主的记忆,对于刘静很陌生,不过,刘曦始终觉得刘静是能装模作样,柔柔弱弱的,这样的女孩很能让人心存怜爱,长在皇宫的公主,刘曦从不敢小看,所以趴在了榻上,后背对着阿娇,低低的说道:“娘会喜欢刘静吗?会因为她不疼曦儿吗?”

阿娇轻拍一下刘曦的撅起的小屁股,刘曦更是蜷缩成虾米样子,阿娇将女儿揽在怀里,“曦儿,你是我的亲生女儿,我不会去疼爱别人的儿女,即便是你父皇的儿女也不会。”

“嗯。”刘曦在阿娇怀里点点头,阿娇应该不会有圣母属性的人,“那刘静若是讨好您呢,她哄人的手段很好的,父皇不就被她迷惑过?”

“曦儿,你太小瞧皇上了,刘静那点手段根本就是不入流,若是你父皇那般好蒙骗,我又何必费如此心力?皇上,从未在意过她,刘静只是在皇上闲暇时逗趣的玩应罢了,将来兴许还是颗有用的棋子,别的——刘静根本得不到。”

刘曦心中冒着寒气,把女儿当成玩应棋子,还真是只有汉武帝能做出来,凝视着平和的阿娇,忍不住低声问道:“娘,您不怕吗?父皇——他——”就是渣男呀,阿娇不会觉得心寒吗?

“傻丫头,同你父皇很有趣的。”阿娇凑到女儿耳边,含住刘曦小巧的耳朵,压低声音道:“同你父皇斗智,是我最大的乐趣,曦儿,看娘编织一场盛世浮华,既然他不懂情,那他这辈子就别想绕出去。”

刘曦双手环住阿娇的腰肢,向她怀里靠了靠,也只有这样冷静的阿娇才能同薄情的汉武帝刘彻纠缠一生,这对帝后夫妻,真是好对手,刘曦低声道:“我会帮您的。”

“不用,曦儿,娘希望你能幸福一生,无忧无虑享尽大汉公主的富贵尊荣,没有任何人能在你面前放肆。”

刘曦暗自挠了挠头,公主的骄傲尊严她还得重新学起,想起刚刚听到的事情,问道:“是霍去病找得御医?”

“他是最合适的,曦儿,你慢慢就会明白,霍去病的性格,是你父皇宠的,赤子纯真在未央宫里很难的。”

阿娇神情有点迷茫,霍去病骄傲任性又何尝不似儿时的自己?当时她也曾在母亲和外祖母的维护下,将后*宫折腾得人仰马翻,提起堂邑翁主陈阿娇谁不头疼?那般恣意放纵,再也不会有了。

刘彻命人收拾了软软舒服的车架将虚弱的刘曦安置在里面,起驾返回长安,里面虽然布置得舒服,可是晃动的马车,让脑袋晕沉沉的刘曦有点恶心,不再趴着,直接坐了起来,周围的帘子捂得严实,旁边的宫女问道:“曦公主,您有何吩咐?”

这名宫女是在甘泉宫当差的,对刘曦照料得很好,阿娇查明身世之后,赐名为兰翠让她在刘曦身边伺候。

刘曦也不晓得该做什么,就是觉得不舒服,揉着额头道:“我要喝水——”

就在此时外面飞进来一个布袋子,落在了刘曦腿上,刘曦看看布袋子,将帘子撩开,吃惊的长大嘴:“霍去病,你又要做什么?”

霍去病瞧了瞧刘曦,相比往常瘦了一点,催马便走:“多吃点饭,抱起来像是骨头似的。”

刘曦凝视霍去病的背影,琢磨不透,他为何这这么说?难道他抱过自己?想不起来呢,而且刘曦身上还是挺有肉肉的,哪是骨头啊。

对甘泉宫地形很熟悉的兰翠看着刘曦手中的青果子,解释道:“公主,这是酸酸甜甜的野果子,是长在高树上的,得爬树才能弄到。”

不是霍去病的恶作剧吗?刘曦将泛着酸味的果子放在唇边,迟疑一瞬咬了一小口,酸甜的果汁入口,让她的胃里舒服上一点,刘曦将果子扔进口中,舒服得像是小猫一样的眯眼睛。

第六十九章

刘彻圣驾返回长安,百姓闻风而动,根本不用组织大多涌上街头,恭迎力抗匈奴单于的皇后娘娘,恭迎重创匈奴骑兵的皇上,当汉武帝刘彻打破匈奴骑兵不可战胜的神话之后,大汉的百姓们都挺起了腰杆,他们信任汉武帝会带给他们前所未有的尊严,边关不再战乱四起,为了安稳的生活,为了强汉盛世,他们愿意奉献一切,支持刘彻征讨匈奴。

“民心可用,这就是民心可用。”

端坐在车驾里,身穿皇帝朝服的刘彻,看着跪在道路两旁的百姓,不时的发表感慨,百姓自发的呼喊万岁,让刘彻分外的满足,陪伴在他身侧的阿娇,清澈的眼底波光粼粼,将手掌按在了刘彻的攥紧的拳头上,梨涡含笑:“我恭喜皇上心愿初步达成,您抹去了先帝无奈和亲的耻辱,是最出色的刘氏子孙,也是当之无愧的大汉皇帝,大汉必会在您手中复兴。”

刘彻双眸深邃,抓紧阿娇的手,低叹道:“娇娇,这世间只有你最支持朕,此番重创伊稚斜,还有你的一份功劳——”

阿娇轻轻的挠刘彻手心,嗔怪的一撇嘴:“同心结,皇上,我送你的同心结你不懂何以吗?夫妻同心同德,若是没有您在背后支撑着,我怎能坚持到你的到来?”

何时该坚强,何时该柔弱,阿娇演绎的如火纯青,她不会放过任何表现的机会,同样不会错过迷惑刘彻的机会,轻声道:“难道您不愿和我同心吗?”

“谁说朕不愿?”刘彻反驳,低沉的承诺道:“朕的身边只能有你一人,娇娇,朕的皇后只能是你。”

阿娇头靠在刘彻宽厚的肩头,垂下的长睫遮挡住双眸,他既然这么想,不是自己一直希望的吗?虽然刘彻这种话不能信,不过若是说了许多遍,在刘彻的心底也会当成是真的吧。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刘曦吃了霍去病扔进来的果子,胃里是舒服了,可是脑子还是昏昏沉沉的,不是很清醒,外面的山呼声,让刘曦脑袋像要裂开一样,见到车驾里兰翠也是难言狂热,暗自非议一番,刘曦撩开车帘,看到骑马的霍去病,向后一缩身子:“你怎么还在?”

霍去病将眼睛眯成一道缝隙,抖了抖缰绳:“皇上让臣保护曦公主,臣不敢失职。”

跟在霍去病身边的刘旭担忧的看着刘曦,不放心的说道“妹妹,你在车中安坐,等到了未央宫,我会叫你的,你身体刚刚好上一点,别再着凉了。”

“长安城有何好看的?等你病好了,我带你去就是了。”

霍去病他实在是不明白刚刚还一副病怏怏的刘曦,突然仿佛焕发了活力,好像对长安城很好奇,又好像是在人群中寻找着什么。

刘曦她见惯了现代的高楼大厦,对汉代的建筑好奇,不过她曾经同刘彻去过平阳长公主府,也算见过世面,其实以汉代的建筑风格来说,猎奇之后,刘曦还真是兴致缺缺,尤其是民居,矮趴趴的土房子有什么好看的?同现代大都市差太多了。

车驾经过一幢两层高的酒楼,本想放下帘子的刘曦,心血来潮突然的停住了手,向酒楼上望去,敞开的红漆木窗户,一道熟悉身影,刘曦喃喃的说道:“是——是诚哥哥吗?”

是他吗?刘曦探出了身子执着的看去,霍去病手在半空僵硬了一瞬,扶住刘曦,说道:“你到底在看什么?当心摔到,还说我笑你,再摔下车驾,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会笑曦公主的,他们定是没有见过你这样的公主。”

“霍去病,你看那是诚哥哥吗?”刘曦抓紧霍去病的手臂,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公主以前的心理作用,刘曦就是无法忽略陈诚,尤其是陈诚那双温润的眼眸,被他看着,就像沐浴在朝阳中一般,不觉得炙热,很温暖,很安心。

霍去病抬头顺着刘曦的所指的方向,眼睛眯成一道缝隙,将刘曦扶回车驾里,低声道:“你不用看了是陈侯爷。”

“我就知道是他。”刘曦绽开笑颜,霍去病攥紧缰绳,不知道该同刘曦说什么,直接催马前行,刘曦瞥见霍去病手腕处的有几道划伤,很是奇怪:“以他的本事还会受伤吗?是同御医打架的时候弄伤的?”

刘旭不屑的撇嘴,“凭御医那点本事还能伤到霍去病?你太抬举御医了,当初霍去病没进宫的时候,可是长安城有名的孩子王,能带领着十几名孩童冲锋陷阵,即便列侯之府都挡不住霍去病,那时他才五岁,也就是同咱们这般大小。”

霍去病就是专门为战争而生的,按阿娇的说法刘曦明白,霍去病就是刘彻磨练的最锋利的一把利刃。

“既然他这么能耐,为何还会受伤了?”

刘曦嗓子有点沙哑,嗓子干涩,很不好受,感冒的症状越发明显了,同样在夜里狂奔,为何刘旭就一点事都没有?刘曦相当的不满,将青果子扔进口中,溢满酸甜的味道。

“果子好吃吧。”刘旭答非所问,刘曦咳嗽两声,点头道:“不错,很好吃的。”

刘曦将布袋抱在怀里,说道:“哥哥别想要哦。”

“是霍去病亲手采摘的,他手腕上划痕,也是树枝留下的,我可吃不起这果子,妹妹自己留着吧。”

刘曦心中一暖,低头看着果子,味道好像有点变了呢,一点都不好吃了,赌气道:“他这是赔罪,是怕父皇责怪他。”

“妹妹觉得是就是吧。”

刘曦坚决的点头,仿佛要说服自己一样,刘旭抬手一指:“未央宫到了。”

车驾缓缓的停下来,刘彻和阿娇相携走出,刘曦拍了拍还有点热度的脑袋,被宫女搀扶下来,刘彻同阿娇低言两句,阿娇为难的摇头:“皇上,您不用如此,臣妾并未觉得委屈。”

刘彻不肯放开阿娇的手,直接拉着她向议政的大殿走去,阿娇低声提醒:“后*宫的夫人美人还等着臣妾呢,皇上,有她们朝贺臣妾足够了。”

“让她们等着,朝拜皇后娘娘,她们还敢有意见不成?”

刘彻脚下生风,越发认为应该给阿娇至高的荣耀,况且他要让阿娇看见自己下令诸将出兵匈奴的气魄,让阿娇的心中只能有他一人,刘彻的个性就是如此,当他对一个人好的时候,巴不得除了皇位之外,全天下最好的东西都给了他宠爱的人,而当他嫌弃一个人时,手段会很残酷。

这一点阿娇同样很清楚明白,刘彻的情感很炙热,却消散得很快,刘彻突然停住脚步,吩咐道:“杨得意,你去把旭儿和曦儿叫来。”

“奴婢遵旨。”杨得意转身欲走,阿娇出声道:“皇上厚爱他们,臣妾明白,只是曦儿身患伤寒,又车马劳顿一路,恐怕支持不住呢,至于旭儿——皇上,您还记得臣妾当初说过的话吗?”

刘彻缓缓的点头,那还是在阿娇刚生下刘旭的时候,他曾经试探的问过,册封刘旭为大汉太子,阿娇拒绝了,说出的理由不容刘彻反驳,也让刘彻感动,刘彻长叹,“算了,这次就算了。”

杨得意退到一旁,刘彻望着阿娇,压低声音道:“朕不会因为答应你的话,便放弃旭儿,娇娇,朕亲自开启的强汉盛世,不能后继无人。”

刘彻拉着阿娇迈上台阶很高很长的未央宫,跨进大殿之时,鼓乐齐鸣,汇集于此的公卿列侯,大臣勋贵分文武两侧,跪拜朝贺:“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彻一身玄色龙袍,阿娇一袭红色迤逦生姿的凤衣,领口裙摆皆用金线绣着凤舞花纹,头上梳着时下流行的坠马髻,上插足金双凤步摇,金凤口中吐着一串颗颗圆润一般大小的珍珠,被刘彻领着来到高处,刘彻先坐下,阿娇淡淡的一笑,她自从大婚之后,很少在朝堂上露面,但此时面对朝臣偷偷的打量时,阿娇不见任何的紧张,她天生就应该站在高处,俯视众人,那是多年养成的,或者说刻在阿娇骨子里的骄傲。

阿娇轻轻一甩裙摆,坐在刘彻身边,微笑虽然挂在脸上,却让人只能仰视,不得亲近。

刘彻在甘泉宫的时候就让传旨官回京城传旨,召集三百石以上的所有官员,刘彻环视一周,双手放在膝头,沉声道:“众卿平身。”

“谢陛下。”众人叩拜之后,跪坐在两侧,中间的位置显得很空旷,在汉代官员们虽然不能同皇帝同坐,却可以陪坐两侧,他们都是跪坐在垫子上的。

“朕此番携皇后还朝,有两件事,第一就是朕不会再容匈奴单于伊稚斜放肆,即日朕会派关内侯车骑将军卫青——”

刘彻稍稍停顿,接着说道:“卫青为汉军统帅再战匈奴,李广,程不识,公孙敖为裨将。”

老派的将领心中难免有点凄然,他们都是家传渊源,有的家族兴于先秦,没想到最后竟然受一骑奴辖制,谁让卫青能打胜仗呢,即便他们不服气,在战果面前,也无法说三道四。

“第二件就是册立太子的事情。”

嗡,三公九卿脑袋都大了,皇上是要立太子吗?当着皇后娘娘的面?阿娇面容不见任何波动,反倒向刘彻投去信任的眼波,手掌再次盖在了刘彻的手上,但阿娇另一只笼在袖子中的手心冷汗淋淋。

第七十章

皇后所出的皇子无法继承皇帝位,下场只有一个字死,阿娇对刘彻用尽心思,不是为了别的,就是让刘旭,她的儿子成为下一任大汉皇帝,她能住进长乐宫,成为整个大汉最尊贵的女人,再也不用仰人鼻息,步步筹谋,重现堂邑翁主的风采。

“朕意已决,不破匈奴不立太子,你们中的哪个要是再敢上书请立太子,朕就诛其九族。”

“臣等遵旨。”

群臣面对刘彻的压力,只能俯首,刘彻的皇帝尊严是不容冒犯的,随后刘彻颁布旨意,再次打压了依附于皇长子的势力,窦家受到得冲击最大,若是没有窦婴撑着,刘彻不会再容忍窦家掣肘,还有一点就是刘彻不会就此轻易的放弃皇长子刘据,他需要一颗有用的棋子,遂对于刘据,刘彻并没有申斥,反倒重新指派几位有名望的博学之人教导他,隐隐对刘据寄托着希望。

二人对弈才称棋局,刘彻看了一眼身边的阿娇,坚硬冰冷的心中涌起一丝的愧疚,还是张口说道:“旭儿在此次甘泉宫被围困的危急关头,不慌不乱,不焦躁,安慰皇后,带着曦儿冲出匈奴骑兵的包围,给朕送信,朕心甚慰。”

阿娇身子微微一颤,暗中苦笑,还是躲不过吗?仿若寻常的说道:“刘旭顽劣得很,年岁尚幼,粗心大意起来,让臣妾都头疼,这次若不是曦儿在他旁边,臣妾可不放心刘旭一人独行。”

阿娇毫不退缩的同刘彻对视,清澈的眼底溢出一丝失望,刘彻率先移开不光,他违背了当初对阿娇的承诺,不会拿阿娇生下的儿女当做棋子,只是现在的情况,容不得刘彻多想,其实即便刘彻不把刘旭推到众人面前,经过这一系列朝局的变化,刘旭,皇后所出的嫡子,再也无法隐藏起来。

众所周知刘旭同霍去病交情莫逆,霍去病将来有何成就所有人都不知道,但是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从小就是长在卫家,卫青越过许多的老派将领,直接被刘彻提拔成为汉军统帅,执掌半块虎符,这势力根本就不小,新贵卫青会不会因为霍去病的缘由,支持皇子刘旭,这个念头在有心人的脑海中闪过。

“皇上不是说过曦儿是最像你的公主吗?臣妾通过这次事情,也是如此觉得的呢。”

阿娇笑容越发恬淡,就像因刘曦而骄傲的母亲,刘彻点头道:“皇后,这话朕说过的。”

“那皇上可要多疼爱曦儿一些呀。”阿娇话语殷切期望,眼眸却沉静如水,慢慢的起身:“臣妾就不耽搁你处理政事了,六宫的夫人美人还等着臣妾呢,况且也该去一趟长乐宫,让母后安心。”

“娇娇。”刘彻阻拽住阿娇的袖口,嘴唇微噏,阿娇回眸浅笑;“皇上还有吩咐?臣妾听着呢。”

刘彻放下手臂,恢复常态沉声道:“皇后莫要为琐事操劳,累坏了身子朕可是会心疼的,朕处理完政事,再去看——看望曦儿。”

“遵旨。”阿娇在重臣面前昂首走出大殿,迤逦的裙摆,仿佛划过水面带起一圈的涟漪,今日朝堂上的事,给了他们太多的启示,看来他们要重新衡量皇后娘娘在皇上心中的地位,让刘彻称赞最像他的曦公主,以及曦公主的同胞哥哥皇子刘旭。

阿娇虽然面上无波,但是心中对将来有着担忧,对刘彻同样有着怨恨,他的一句话,将他们母子再次推到众人面前,阿娇深深的吸一口气,攥紧拳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她何时畏惧过困难?

微风拂过,吹落几片嫩叶,阿娇停下脚步,望着随风飘零的落叶,即便布局尚未完成,她也不会就此认输,就以江山为背景同刘彻对弈这一局,他不是要把刘旭竖起来吗?阿娇万不会在此时让刘彻如愿,田家——同样是颗好用棋子。

“娘娘,您是去何处?”见阿娇改变了行进的方向,楚玉连忙说道:“她们还在等着您呢。”

“皇上说的,让她们等着。”

阿娇向长乐宫走去,大汉以孝道立国,先去长乐宫,旁人即便不满,也绝说不出来阿娇的行为偏颇,况且六宫的女人,阿娇从未曾放在心上,刘彻当她们是玩物,阿娇亦然。

长乐宫内,王太后对于阿娇突然到来,有点意外,抬手让行礼的阿娇起身,脸上透着一分的庆幸:“回来就好,平安回来就好。”

阿娇跪坐在一旁,主动的说道:“是儿媳不好,让母后跟着担忧,您的身体好些了吗?用不用再让御医瞧瞧?”

阿娇见到王太后一脸的病态,带出一丝焦急的模样,王太后和善的一笑:“看着你和皇帝平安回来,哀家比什么都高兴。”

旁边的宫娥照旧地上汤碗,浓浓的药香飘散,阿娇明白这是王太后做给她看的,说道:“端过来,本宫亲自伺候母后。”

宫娥请示一般的看了王太后一眼,才将汤碗递给阿娇,默立在一旁,阿娇用木勺搅动着汤药,一边小心的喂王太后用药,一边说道:“儿媳管着着宫中一大摊子的事情,曦儿体弱,这一年又频频出现意外,身子骨就更差了,旭儿呢,那孩子太过顽劣,整日的胡闹,他们两个牵扯了我太大的精力,来母后这就少了。”

“咳咳——咳咳——”王太后以咳嗽掩饰着,凝神看着一脸愧疚的阿娇,暗自猜测其用意,阿娇拿起丝帕为王太后擦嘴角的药汁,低声道:“田玉我也是见过的,机灵懂事,为太后娘娘排解寂寞,可他毕竟是外臣,也不能总在长乐宫呆着,还需要历练,将来好为皇上尽忠,自家人用着皇上放心。”

王太后点头,“皇后这话说得好,咱们娘家人还能背叛皇上?哀家看着陈诚着实不错,就不能——”

阿娇遗憾的摇头,叹息道:“母后也晓得我娘的脾气秉性,她虽然比年轻时缓和了不少,可是她决定的事情,很难改变,况且诚儿体弱,兄长就诚儿这么一个儿子,陈诚无心仕途,也只好遂了他的心愿做个富贵闲人。”

“哀家的外孙可惜了。”王太后很是惋惜,阿娇扫视了一眼寂静的长乐宫,笑道:“以前还有王夫人母后这谈笑,现在皇上冷着她,我料想她轻易不会出门,母后这太过清幽,儿媳想着您当初提过的事情。”

“你——皇后——可是同意了?”王太后定定的看着阿娇,“皇后可不许欺骗哀家。”

第七十一章

阿娇脸上露出明显的挣扎,垂头看着汤药碗,王太后叹道:“看来你还是不愿意,哀家——哀家不勉强你——哀家当初答应你母亲馆陶大长公主的。”

阿娇淡淡的一笑,扶住王太后,摇头道:“母后,我是您的儿媳,不会做让您不开心的事情,当皇后要大度,要母仪天下,这还是太皇太后叫我的,我会同皇上说,皇上对她也是喜欢的,有她陪着母后您也不会这般寂寞。”

“她机灵古怪,陪着哀家也好。”王太后嘴角的笑纹很深,满意的拍拍阿娇的胳膊,“你是个孝顺的孩子,皇上若是不善待你,我来教训他。”

“皇上对我很好的,我很知足。”

阿娇神情不变,只是善于观察的王太后能看到阿娇眼底的嫉妒,以年龄来算,阿娇赶不上正当妙龄的绝色美人,田家,若是真有一位田家出身的夫人生下皇子,一想到此处,王太后即便知道阿娇恐怕另有心思,都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阿娇又陪着王太后说了好一会话,细心的为她安排宫室,派遣宫娥内侍,王太后笑着应道:“她刚入宫不用直接封为夫人的,就当个美人好了。”

“这不是委屈了田家表妹吗?田甜容貌绝美,对皇上又一往情深,是田丞相的最疼爱的小女儿,怎么也得位居夫人的。”

王太后婉拒,面对阿娇带着一丝的劝解:“我知道你疼田甜,但她尚无育嗣之功,怎可晋位夫人,后宫的规矩是不能乱的。”

阿娇一脸受教,眉宇间露出遗憾,又劝说了两句,王太后更坚定的摇头,阿娇才缓缓的说道:“真是委屈田妹妹了。”

王太后一挑眉,说道:“能进宫伺候皇儿,她还敢委屈?皇后,你也别太宠着她了,省得惯坏了她,没轻没重的。”

“不会的,田表妹的性子,就是让人想宠着的,哪会有人舍得让她受委屈?”

王太后仿佛一下子病就好了,精神得很,阿娇陪着她说了一会话,才起身告退:“母后,我就不耽搁您休息了,田表妹入宫伺候皇上的事,就交给我来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