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春游计划

课间操结束, 学生们三三两两走回教学楼。春日的阳光灿烂明媚, 柔风徐徐, 庄家明和韩琮不知说到了什么, 笑得嘴角弯起。

女生们抵挡不住这样的神仙颜值, 接二连三以打闹的形式从他身边擦肩而过, 再装模作样地道个歉:“对不起。”

庄家明当然说“没关系”。

于是这一路走回教室,他就至少被撞了五六次。

芝芝笑疯了,趴在课桌上锤了半天, 差点缓不过来:“笑、笑死我了,看杀卫玠, 哈哈哈哈, 这再来几次, 就能COS维纳斯了。”

庄家明踢她凳子:“别笑了。”

“我就笑。”她揉着肚子, “有本事你揍我。”

庄家明当然不敢揍她,于是一个上午没和她说话。

芝芝:幼稚!

她不想放弃学生时光中宝贵的八卦机会, 借着午饭的时间,和王诗怡痛痛快快地畅聊了一下:“真不知道她们这么做有什么意思, 敢在老师眼皮子底下搞花头, 真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有这个勇气, 还不如学学袁湘琴呢。”

“那不行, 被当场拒绝多尴尬。”王诗怡却觉得是个好主意, “这样比较安全。”

芝芝觉得这有点像是愚人节的告白, 攻可进, 退可守, 就是不太诚心,估摸着没法打动庄家明。

“而且很浪漫啊。”对着吃剩的残羹冷炙,王诗怡捧着脸颊,毫无压力地开始畅想,“有种谍战爱情的感觉。”

“……”芝芝开始思考自己以前有没有过类似的幻想。

好像有诶……但她YY的不是用摩斯密码谈情说爱,而是穿着高跟鞋和礼服裙参加酒会,关键时掀开裙摆摸出手-枪,一击必中,而后趁着骚乱优雅地离开。

行叭。

虽然这种反光告白和谍战的距离有地球到月亮那么远,但看在同为YY少女的份上,她违心地说:“你说得对,挺刺激的,但我觉得持续不了多久。”

一语成谶。

一中是省重点,不是私校,也不是国际学校,最上心的就是升学率,所有会分心学习的事物,在校领导眼里都是重点打击对象。

不出一个礼拜,学校就发通知禁止男生女生戴除了手表以外的首饰,值日生每天都会到各个班里巡视,一旦发现就要扣分。

女生们被迫收起了各式各样的手链手镯,但春天的脚步已经到来,什么也阻挡不了少女们追求美的决心。

不能戴首饰是吧?咱们就化妆!

精品店里很快出现了化妆大礼包,基础款二十块钱,里面有一对假睫毛、一支眉笔、一支变色唇膏,升级版则多了眼影和腮红,价格则升到了七十块。

同学们还记得芝芝在元旦汇演上大发神威的事,因此将她奉为化妆大师,纷纷讨教技巧。

芝芝琢磨了下,觉得画眼影和腮红太夸张,假睫毛也没必要,所以只开班授课教画眉毛,后来因为周末闲来没事,编了几个与众不同的发型,又升职成了发型师,引领全班的编发潮流。

同学们也投桃报李,有的替她买饭,有的请她吃水果,连上厕所都有人愿意让她先嘘嘘。芝芝从来没有那么受欢迎过,受宠若惊之余,终于有了一丢丢重生女主的体验——也不容易。

可惜的是,和手链风潮一样,化妆的旋风也只刮了小半个月就被学校毙掉了。

“你们啊,要我说什么才好。”班会课上,宣布新禁令的林老师恨铁不成钢地看着自己的学生们,“十七八岁,正是读书的好时候,心思不放在学习上,一天到晚搞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等到十年以后,你们肯定会后悔。”

这是过来人的肺腑之言,可惜哪个少年人能意识得到呢?大部分女生低垂着头,依旧沉浸在不满中,还有些人不爱捣腾,事不关己,两耳不闻,男生们就更无所谓了,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窗外叽叽喳喳的麻雀都比苦口婆心的老师有趣。

唯有芝芝非常沉痛地点头:对,就是这么回事!但是说了也没用,老人们的经验说上千百遍,也没有经历过一次来得明白。

可是,重生的只有她一个。

所以大部分人依旧在挥霍青春。

林老师叹了口气,大概也很清楚说了也是白说,便抛出了另一个重磅消息:“下下个礼拜,学校要组织春游。”

沉寂的班级瞬间爆炸。

“老师,我们去哪儿啊?”

“去几天?”

“算放假吗?”

林老师拿黑板擦拍了拍讲台:“安静。”

下面的骚动略微平息。

“去一天,23号。”林老师无视了学生失望的表情,慢悠悠地说,“本来学校打算让你们去植物园逛一圈,但是,考虑到最近大家都比较‘活泼’,我们决定换一个,去乡下烧野、火、饭。”

同学们愣了下,随即爆发出巨大的兴趣——植物园有什么好玩的?不就是看看花、看看树、吃吃点心么。相比之下,自己动手亲自烧饭,更让这群几乎没有摸过灶台的学生们感到有趣。

“老师,野火饭怎么烧啊?”

“要带什么东西去?”

“去乡下是烧土灶吗?”

林老师淡定地说:“是你们春游,又不是我们春游,要带什么,怎么烧,你们自己看着办。班长那里有班费,你们自己规划。”

然后,她就很光棍地结束了讲话,慢悠悠地坐下来喝茶,观察着交头接耳的学生们。她看到班长稍微思考了下,就拍了拍前桌的椅背:“芝芝,你有什么想法?”

新进分子关知之同学说:“按照习俗,野火饭只能自己带锅碗瓢盆,米、豆、肉、笋全部都要去别人家里讨或者偷。老师,这不行吧?”

“偷当然不行。”

“现在田里的豆应该正当季,而且新鲜的才好吃,提前买就老了。”芝芝毕竟在乡下待过几个暑假,说起来头头是道,“老师你说的乡下是真乡下还是农家乐?”

林老师这才道:“农家乐。”

“有灶台吗?还是自己搭?有没有烧烤架不然我们能顺便吃个烧烤……”

她越说,同学们越兴奋,尤其听到还可以吃烧烤的时候,恨不得蹦起来:“烧烤好!我们要吃烧烤!”

庄家明保持着理智:“谁会烧烤或是烧饭?”

芝芝安慰他:“放心吧,我会。”她待的公司比较小气,团建不肯去日本韩国旅游,只肯包个农家乐,爬爬山,烤烤串,她的技术就是这么一年年锻炼出来的。

做竹马的新奇:“我怎么不知道?”

“你不知道的多了去了。”芝芝淡定地说。

林老师对具体的情况也不太了解:“我去问问,可能有吧。”

“那还是保险一点,再想想别的吧。”庄家明比较谨慎。

宁玫不甘风头旁落,积极发言:“农家乐不是可以钓鱼或者摘水果吗?如果能烤自己钓上来的鱼,肯定特别有意思。”

有个男生机灵地说:“咱们还可以钓小龙虾,或者带个网捞鱼。”

这可比烧烤还要好玩!韩琮马上高声说:“我家有鱼竿。”

“我们家也有,我爸是钓鱼发烧友。”纪可人也跟着发言。

群情踊跃,班会课的二十分钟一下子过去了。

林老师拍了拍手:“行了,这事下周再商量,你们的心思还是多放在学习上。有空可以想想分科的事,五月份应该会开家长会。”

然而,所有当过学生的人都清楚,这番话注定起不了任何作用。

春游已经成为了整个高一学生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大家打听到,高二的学生明年就要高三,今年的活动只有学校大礼堂里看纪录片的待遇,而高三压根不存在春游这种事,就更加兴奋了。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将是他们高中生涯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集体出游。

在全班同学的催促下,林老师终于在下周一给出了确切消息:“那里有灶台,有十来个吧,肯定够了。但要你们自己生火,豆子可以去旁边的农田里采,锅子和烧烤架都可以借,其他的东西都要自己带,班长安排一下吧。”

“好的。”庄家明开始写清单。

芝芝举手:“老师,几个班一起去啊?一锅饭最多十几个人吃,是不是要分组?”

林老师再次惋惜自己看走了眼,开学时学习成绩倒数的小姑娘,做事很会抓重点,没当班干部可惜了:“一到八班周六去,其他的周日,分不分组,你们自己讨论吧。”

芝芝觉得,烧野火饭的第一要务是烧熟吃饱,所以每组各自烧自己的饭,全都参与进来,有余力再搞搞别的。但宁玫不同意,她认为大家兴趣特长不同,应该按照内容分工,烧饭、钓鱼、烧烤、摘水果,都该有专人负责。

显而易见,同学们更偏向于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投了宁玫的票。

芝芝慢吞吞道:“那不如大家举手报名,看看人数够不够。”

结果比她想象的好很多,大概少年人对什么都感兴趣,报名烧野火饭的人不比烧烤的少,粗粗看下来,各组的人数还算平均。

“我就说吧。”宁玫很得意。

芝芝原本只是担心有人不想做累活,现在既然大家主动报名,自然痛快地说:“行,那就这么办——不对,我又不是班干,问我干啥?”

宁玫顿住了。

庄家明:“你也是班级的一份子。”

“说得太有道理我居然无言以对。”芝芝严肃地表示,“我已经尽了班级一份子的力量,准备写作业了,没事别打搅我。”

但她忘了自己得天独厚的位置。

隔了个过道是宁玫,同桌是程婉意,后桌是庄家明,其他班干自然也围绕着他们的座位坐了过来,零零星星的讨论依旧飘进了她的耳朵。

纪可人说:“烧烤的香肠、烤串可以去超市里买,我看到过。”

“我也见过,还有火锅料。”宁玫突发奇想,“要是能吃火锅就好了。”

程婉意道:“还要买一些零食,大家肯定需要吃点心。”

“什么零食?瓜子橘子?”

“水果可以,其他不方便吧。”

“面包房里有那种小蛋糕,两三口就能吃掉一个。”

芝芝写公式的笔一顿,忍无可忍:“你们买没买过菜?六十个人要多少食材你们知道吗?一顿吃掉几斤饭算过没?”

其他人扭头看着她,左脸写着“茫然”,右脸写着“多吗”。

芝芝:“……”

庄家明肯定没买过菜,程婉意是千金大小姐,估计鸡蛋几毛钱都不知道,宁玫的父母都是老师,家里条件肯定也不错……就连她家这样并不算富裕的家庭,一般也不会让小孩子摸炉灶。

“我们这个年纪,一顿饭的主食大概是三两到四两,也就是150克到200克。”不要问她为什么了解得那么清楚,减肥的人都懂,“考虑到有其他东西,就少算点150克,差不多也要18斤,一袋大米10斤,便宜的米30块,贵一点的70-80都有。”

芝芝问出关键问题:“班费还有多少钱?”

庄家明沉默片刻,缓缓说出答案:“去年元旦用掉了很多,还剩600。”

芝芝幽幽道:“一包大概10个人吃的牛肉串大概就要一百多块钱哦。”

在场的人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窒息。

第37章野炊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如何用600块钱购买够全班同学吃一顿的野餐, 成了一班的班干部们最头疼的问题。

庄家明想求助青梅, 结果她摇头三连:“我不懂, 我不会, 我不知道。”

这话当然是骗人的。可芝芝已经意识到,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自己不是班干部,过多发表意见的话,很容易给人造成“干政”的错觉。

反正也就是一顿野餐的事, 做不好就做不好,就当锻炼他们了。

所以她牢牢闭紧嘴巴, 庄家明问她愿不愿意和他们一起出去采购的时候, 她也以作业没写完拒绝了。

宁玫和纪可人她们都挺高兴, 关知之就是一介“平民”, 什么都让她干了,好像他们其他人都很没用似的。

韩琮暗地里和庄家明说:“我也知道关知之能干, 但是名不正言不顺,你知道不, 他们现在都说什么‘后-宫不得干政’。”

“无聊。”庄家明没有这样的官僚意识, 拧起眉说, “不懂的事, 当然要听懂的人。不是芝芝, 是别人也一样。”

韩琮挤眉弄眼:“这多没面子啊, 而且有损咱们的威信。”

班级也是有阶级的, 班干是管理层, 和被管理层自然有着微妙而明确的界限,身为圈子里的人,班干部会有意无意地维护自己阶层的利益。

目前来说,虽然知道关知之的能力很不错,可她不是班干部,甚至也不是课代表、小组长,连边缘人物都不算。所以,他们服气的同时,也在排斥她。

庄家明不傻,也不想忤逆多数人的意见,想了想,私底下问了芝芝。

芝芝这下肯说了,把自己的经验和盘托出,但叮嘱:“就说是你自己想到的,别提我的名字。”

“我觉得把事情做好最重要。”他不解,“这样有意思吗?”

芝芝道:“把事情做好很重要,让跟着你办事的人得到好处,也很重要。”

他怔住了,过了会儿,认真问:“你愿意当班长吗?”

芝芝吓了一跳,飞快领会到他的意思:“你该不是想和老林说,把班长的位置让给我吧?”

庄家明还真有这个想法。

“傻瓜,你成绩最好,有威慑力,长得好看,代表一班的脸面,人也好,人家愿意听你的话,这才是当领导最重要的。”芝芝拍拍他的肩膀,“没有人比你更适合当班长了。”

“可是……”

芝芝打断他:“而且我也没兴趣,家明,我的目标是高考,其他的事不想分心。”

这半年来,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多么看重学习,班里的事和高考比起来,当然后者更重要。庄家明未曾怀疑,放弃了不靠谱的想法:“好吧。那我们明天下午出去,你有没有要买的,我给你带。”

“有什么吃的就给我带个吧,其他不用。”

“好。”

*

周四下午的班会课,班上的座位空了一半。庄家明不止带走了班干部,还挑了几个人高马大的男生跟着,方便搬东西。

芝芝周围没什么人,安安静静地自习了一下午,做出了几道高难度的数学题,心情甚好。

傍晚时分,采购的同学陆陆续续回来了,搬回了大米、一次性的杯碗筷、饮料、华夫饼干……“烧烤的呢?”心急的同学追问。

韩琮掀起衣衫下摆,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别急,班长他们还在找合适的。我□□们是不知道,肉串可他妈贵了,我们都考虑自己买回来串算了。”

把烧烤当游戏和工作的同学们完全不介意。

上晚自习的时候,庄家明他们才回来。他借着课本的遮挡,低声说:“买好了,寄存在林老师家里。”

“自己串?”芝芝问。

他点头:“成品太贵了,反正我们人多,自己弄也没什么。”

芝芝噗嗤一笑,善良地没有戳破他美好的幻想。

周六很快就到。

七点钟,全班到齐,大家穿着清一色的校服,识别性十足。林老师指挥几个男生搬东西到自己的车里,然后让大家去校门口排队。

所有人都以为会看到大巴,包括芝芝。

然而,领队的老师在清点了人数后,往庄家明手里塞了一面旗帜(运动会时的那个),和大家说:“跟我走。”

学生们像是刚孵出来的小鸭子,跟着鸭妈妈摇摇摆摆地走了起来。穿过马路,等好红绿灯,绕过街道,十五分钟后,大家回过味来了。

“我们要走去吗?!”

领队的是他们的物理老师,高高瘦瘦的年轻小伙子:“踏青嘛,当然要走了,不然呢?”

同学们:“……”难道不坐车吗???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林老师开着小轿车,笑眯眯地从他们身边驶过,“同学们加油,老师在终点等你们。”

众人控诉地看着她。

林老师神清气爽,挥挥手,一踩油门,飞快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里。

庄家明犹豫了会儿,问物理老师:“老师,路上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两个小时吧。”老师估算,安慰说,“放心,不远,那你们聊聊天,唱唱歌就到了。”

天真的同学们信了他的鬼话,开始叽叽喳喳聊天。

一个小时后,日头渐渐大了,炽热的太阳晒在脸上火辣辣的。说了半天话的学生口干舌燥,忍不住问:“老师,真的还有一个小时就能到了吗?”

“应该是的。”物理老师信心满满。

又一个小时过去,城市的喧嚣褪去大半,乡间的春景映入眼帘,油菜花已经开了,大片绿色上跳跃着几点明黄,白色的菜粉蝶飞舞。

疲惫的学生们以为目的地将到,又有平日难得一见的景色可看,不由兴奋起来:“我们唱个歌吧。”

2011年,谁的歌比较火?对不起,还是周杰伦。去年他发售了专辑《跨时代》,里面有一首古风的《烟花易冷》,传唱无数,谁都会哼那么两句。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石板上回荡的是再等……”

一开始只是几个人在唱,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大家的声音交融在一起,不算整齐,偶尔也跑调,但是朝气蓬勃,洪亮高昂,引得路人纷纷瞩目,看见校服的刹那,会心一笑。

——我们都曾年轻过。

芝芝仰起脖子,斑驳的阳光透过树木的枝桠,落到她的面颊上。她幸福地眯起了眼睛,心想,真好啊,青春。

同学们连唱了三首歌,又焦急起来:“老师,还没到吗?”

“快了快了。”物理老师镇定自若。

一个小时后。

“老师,到底还有多久?”宁玫累惨了,气咻咻道,“我们七点钟出发,这都快十点了,说好的两个小时呢?”

“就在前面。”老师随手指了个方向,感叹道,“现在的小孩子身体素质不行啊,走着点路就坚持不住了?”

众人:“……”无力吐槽。

十一点缺五分,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林老师靠在藤椅里,老实不客气地说:“太慢了,这要几点才能吃上饭?”

“这不能怪我们,好远啊!”

“就是,我们走过来的,又不像老师开车。”

林老师喝着饮料,笑眯眯地说:“你们是年轻人,怎么能和老师比呢?”

又饿又累又渴,庄家明没力气抱怨,找到班级的饮料和点心,拆封分发:“每个人一瓶矿泉水,两块饼干,先吃着垫垫。”

无人有意见。

到底年轻,学生们狼吞虎咽地啃完了点心,一下子又复活了,按照先前分好的组别开始行动。

班里有乡下来的学生,会烧灶,自告奋勇承包了烧野米饭的工作。宁玫、纪可人、韩琮等人带了鱼竿,迫不及待地提上桶和网兜,去河边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