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又说了些吃酒寻乐的话,这才意犹未尽的离开了,之间陈瑞文一直没吭声,林黛玉悄声对林宛如道:“宝姐姐稳重大方,她哥哥却是个不着调的,走出来也叫人笑话,宝玉说,大家背地里都叫薛蟠薛傻子,除了吃喝玩乐,其余是一概不懂的。”

正文 第五十三章 熙熙攘攘(一)

林宛如就想起了万霖的弟弟万霆,万霆是庶出,他的生母原是青楼花魁,被万永福一眼瞧中抬进了府,只可惜福薄,生万霆的时候就难产而死了,可她临终前却拉着万永福一番唱念做打,说自己没福气,不能服侍万永福一辈子,把万永福感动的眼泪汪汪。

万霆生母去世后,万永福就把他抱给了万夫人养,当成嫡出儿子一样教养疼爱,万霆又是家中幺子,生母又给万永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万霆十分得宠,从小就吃喝嫖赌,不务正业,偏偏万永福还当成宝贝一样。

自己嫁进万家的头一个月,就在花园里看到万霆和丫头在假山石洞里不规矩,当时她羞得满脸通红,急匆匆的就走了,万霆却涎着脸追上来和自己打招呼。

当时自己只觉得恶心,因此也对万霆没什么好感,可是,她被休弃的时候,万霆却没有和万家人同流合污,还在自己离开万家的时候悄悄塞给自己好几张银票,只是当时的自己又是气愤又是绝望,把那几张银票摔在了万霆脸上…

如今细细的回想起来,万霆除了生活不检点,倒也没做出什么大奸大恶之事,他一掷千金,却也十分讲道义,把朋友义气看的很重,就和这薛蟠一样,像个傻子,却也傻得可爱。

林宛如知道林黛玉一向自诩清高,就是贾宝玉这样的她有时还骂俗气呢,只怕对于薛蟠她是十分鄙夷的,因此只是笑了笑,道:“宝姐姐和她哥哥的确相差很大,不像是亲兄妹。”

林黛玉忽然笑起来:“我有你这么个不通诗书的妹妹,人家也都说不像亲姐妹呢。”

林宛如垮了脸:“姐姐这是在损我还是夸自己呀,我又不是不识字,那些作诗什么的,我真是没兴趣呀。”

她的兴趣是做生意赚钱…林宛如默默在心里补充,却不敢说出来。

马车驶进了石家,石爱珠亲自出来相迎,笑着携着薛宝钗和林黛玉林宛如进去了,大半年不见,林宛如觉得薛宝钗变化很大,并不是容貌上的变化或者是胖瘦高矮之类的,而是内在的气质。

之前的薛宝钗虽然面上和气,骨子里却是清冷的,独善其身,目下无尘,而如今却变得有些圆滑,左右逢源,说话也不像以前那样摆出一副语重心长教训你的样子了,很有亲和力。

不过仔细一想,薛宝钗出身皇商,在那群侍读的女孩子里头家世算是低下了,难免会遭到其他人的排挤,更何况当初她是朝凰公主点名要的,一言一行肯定有人瞧着,一出错儿就有人揪出来,这日子只怕也不好过,除了让自己变得更圆滑,薛宝钗也是别无选择。

林宛如亲亲热热的拉着薛宝钗的手说话,让林黛玉有些吃味,水柔却兴奋的叽叽喳喳的拉着她说话:“我看到你的诗集了,真的是你写的吗?写得太好了,和你的一比,我那哪还能叫诗啊。”

林黛玉有些得意,但还是谦虚道:“闲来无事的无聊之作罢了,难登大雅之堂,我看了姐姐写的,抒情写意,以诗言志,这等境界却是我不能比的。”

水柔激动地脸都红了:“我就说咱俩是知己,我的诗只有你看懂了,爱珠和萱儿还说我是伤春悲秋,为赋新词强说愁。”

林黛玉道:“姐姐的诗有李白的风骨,虽然用词伤感了一些,却有一股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慨慷,说实话,我真是自愧不如。”

水柔也是一边笑一边谦虚:“哪里哪里,妹妹写诗写词用字典故信手拈来,可见诗书极通,我才是自愧不如呢。”

石爱珠一直忙着张罗着茶水点心,亲自过来给二人捧茶,笑道:“二位大诗人,口渴了吧,快喝口茶润润嗓子。”

林黛玉道了谢,接了过来,水柔却兴致勃勃的停不下来,笑道:“我想着下雪赏梅是极其风雅的事,梅花又向来极富风骨,我便想着以梅花为题起社,这是我的一点拙见,姐姐瞧着如何?”

林黛玉笑道:“我虽然没入过什么诗社,可却知道这起诗社得先给诗社起个名字才成啊。”

水柔也蹙眉道:“我想了好几天,本是以梅花起社,若是叫红梅社或是梅花社,又未免俗气,所以一直犹豫不决呢。”

林黛玉沉吟片刻,道:“王安石有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不若叫冷香社如何?”

柳萱刚才一直留心听着二人对话,此时道:“冷香虽然雅致,可到底冷清了些,咱们起社不过是图个热闹,若是凄凄凉凉的又有什么趣儿?”

石爱珠也连连点头,道:“柳宗元也有诗,将梅花比作寒英,要不叫寒英社?”

一直和林宛如说话的薛宝钗忽然道:“元朝的冯子振曾经写过一首西湖梅,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这两句我最喜欢,真真道出了梅花的风骨,不若叫素心社?”

水柔有些踟蹰,犹豫不定,见林宛如一直笑着没说话,笑道:“你也说说,该起个什么名儿好?”

林宛如笑道:“我倒觉得你们有些本末倒置了,你们是起诗社呢,还是给诗社起名儿呢?”

大家都笑起来,林宛如又道:“你们说的那些文绉绉的我是听不懂,我只读过一首写梅花的诗,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要我说就叫拂云社罢了。”

大家都愣了愣,柳萱率先拍手笑道:“诗好,名字也好,就叫拂云社吧。”

石爱珠也连连点头,林黛玉和水柔都露出了赞赏的神情,林宛如暗暗得意,自从知道要起梅花诗社,她可是向表哥借了诗集,表哥叫泠溪把写梅花的诗句专门誊抄下来叫她看,果真是有效的,瞧,把这群人给唬住了。

薛宝钗笑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宛如果真进益不少。”

林宛如佯装谦虚,拱手道:“哪里哪里。”

惹得柳萱拿荷包丢她,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商定了诗社的名字,几个姑娘都说说笑笑,很是高兴,林宛如问石爱珠:“梁姑娘和范姑娘怎么没过来?”

石爱珠道:“她们都回家了,年后才回来呢,我也松快松快,省的整天绷着劲。”

说着又张罗着叫丫头把炭火和铁钎搬上来,又将准备好的各色肉端上来,叫人任意挑选,林黛玉脾胃弱,对这些肉类不怎么感兴趣,不过略尝了尝便罢了。

水柔也是闺阁淑女,讲究仪态,也是吃了两口便罢了,唯有石爱珠与林宛如兴致勃勃,一面吃肉,一面喝酒,你来我往的好不痛快,薛宝钗笑吟吟的看着:“虽说是果酒,可喝多了也要醉的,喝醉了可怎么作诗呢。”

林宛如痛快的和石爱珠碰杯,嘴里还咬着一块鹿肉,含糊不清道:“我又不会作诗,喝醉了也不打紧。”

石爱珠也连连点头:“我也不大精通,我和宛如做监社好了,你们一群才女去比试,我和宛如只等着看。”

柳萱嫌恶的看着大吃大喝的石爱珠,道:“不就是两块鹿肉,跟吃了山珍海味似的。”又去拉林黛玉和水柔:“咱们去偏厅作诗去,别给这两个俗人一身的酒肉气给熏着了。”

林黛玉抿着嘴笑,嘱咐林宛如别多喝酒,和水柔,柳萱进了偏厅,薛宝钗自然也跟着去了,偏厅里早有丫头备好了纸墨,四个人约定了写七言绝句和韵脚,一炷香为限,各自思索起来。

正厅里林宛如和石爱珠却是越喝越痛快,喝得多了,脑子也不大清醒,石爱珠大着舌头跟林宛如抱怨,教导规矩的嬷嬷如何的严厉,两个陪读如何的被长公主收买,整天监视她,先生布置的功课如何的难,父亲母亲对她的要求如何高。

林宛如醉醺醺的趴在桌子上,双颊晕红,眼神有些呆滞,听着石爱珠的抱怨,她脑子里想的都是前世父母对她的疼爱与纵容,越想越不是滋味。

父亲林松城是扬州城有名的美男子,做生意时杀伐决断,说一不二,在家里却是温文尔雅的好丈夫,好父亲,从来没发过脾气,母亲也是柔柔顺顺的性子。

父亲母亲想把她教导成大家闺秀,将来嫁入高门,一辈子能享福,她却讨厌高门大户的女子惺惺作态,个个自命清高,提到银钱就说俗气,难道她们吃喝玩乐不用银钱?

林宛如觉得虚伪,她就是喜欢钱,喜欢赚钱,父亲疼她,就不再勉强她学什么规矩礼仪,而是教她看账本,做生意,自己也一直以一个女商人自居,是什么时候自己改变了呢?

好像是在遇到万霖之后,他芝兰玉树一般的美好,站在自己面前,她突然觉得自己俗气,配不上这么美好的男子,然后开始忸怩作态,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性格,故作淑女,希望博得万霖的欣赏。

可惜自己做的再好也没用,万霖的眼里只有钱,只有权势…

林宛如趴在桌子上抱着酒杯哭了起来,刚开始还是低声抽泣,后来就变成嚎啕大哭了,她觉得自己很委屈,非常委屈,她的哭声不仅把石爱珠给吓住了,也把偏厅里的几个姑娘吓了一大跳,纷纷冲了出来。

石爱珠石化般坐在一旁,不知所措,酒也醒了大半,林宛如一边哭一边喊:“爹,娘,我对不住你们,我太没用了,我对不起你们的教导,我不是个好女儿,不是个好女儿…”

前世的悲剧,她觉得最对不起的人就是父母,她是父母的全部,可她却为了一个万霖一次次让他们为难,为了她,父亲在生意上一次次向万家妥协,为了她,母亲一次次向傲气野蛮的万夫人低声下气,这都是她的错…

ps:明天开始双更。

正文 第五十四章 熙熙攘攘(二)

她这番话落在众人眼里,却觉得林宛如是对不起林如海与沈姨娘,心里都有些不忍心,林宛如是庶女,虽然从小没有长在嫡母身边,却非常守规矩。

即便是贾敏去世,她也一直叫沈姨娘为姨娘,从不叫娘的,沈姨娘也是守规矩惯了的,也从不计较,可如今林宛如一声声哭喊着叫娘,最震撼的莫过于林黛玉了。

在她眼里一直沉稳早熟的妹妹,居然有如此脆弱的一面,她握住了林宛如的手,却不知道该说什么,也跟着落下泪来,水柔却是想起了自己早逝的父母,想起和哥哥相依为命的各种艰难,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薛宝钗向来冷静自持,此时也有些控制不住,眼眶红红的,石爱珠和柳萱完全傻眼了,愣了半天才想起了上前劝,却一时语凝,不知道劝什么好,林宛如大哭了一会,累了,声音就慢慢低了下来,靠在林黛玉怀里昏昏然睡去,梦中还抽抽噎噎的,叫着爹娘。

林黛玉也拭去了眼泪,对石爱珠道:“宛如醉成这样,姨娘见了一定要伤心,郡主能不能叫宛如住一晚,明天再回去。”

石爱珠忙不迭的点头:“也好也好,我这就叫人去准备房间。”说着上前七手八脚的把林宛如扶起来,搀扶着去了客房。

林宛如一通哭闹后沉沉睡去,万事不知,这可苦了剩下的几个姑娘,林宛如这么一哭,虽然当时屋子里没外人,可外头廊下守着的丫头难免没听到,石爱珠语气严厉的一一下令封口,不许外传。

又去告诉明华长公主,说要将林宛如和林黛玉留下秉烛夜谈,明华长公主自然应了,又叫人去陈家说明了情况,陈家沈氏和沈姨娘都是一番猜疑,可公主身边的嬷嬷亲自来说,瞧着也不像有什么大事,可沈姨娘就是放不下心来,提心吊胆了一夜。

至于陈瑞文,本来还想把林宛如接回去,听闻说不回去了也是诧异,可到底没多问。

水柔和薛宝钗陆续告辞了,柳萱倒是留下了,反正石家柳家她都住惯了的,哪边都一样。

林宛如黑甜一觉,半个梦也没有做,第二日醒来时已经是日上三竿了,她还迷迷糊糊的不知身处何处呢,幸而果酒酒劲不大,她倒也不觉得头疼。

在床边呆坐了半天,看着四周的陌生环境,林宛如才察觉出不对来,刚下床,外头就有了动静,六个一样装束的侍女鱼贯而入,屈膝请安:“宛如姑娘好,郡主吩咐奴婢伺候姑娘梳洗。”

林宛如想了想,道:“我这是在石家么?”

为首的侍女微笑着点头:“昨天姑娘喝醉了,郡主便留了姑娘和黛玉姑娘住下了,黛玉姑娘刚起,正在梳洗,奴婢伺候姑娘起身吧。”

林宛如扶额,居然喝醉了,太丢人了,不过,她酒品一向很好,昨天应该没发酒疯吧?

林宛如也不确定,疑惑着叫几个侍女侍候着穿了衣裳,洗了脸,敷了脂粉,年轻姑娘的脸如剥了壳的鸡蛋一样柔嫩光滑,林宛如怔怔看着眼下的红肿痕迹,难道昨天她哭了?!

还未梳好头,林黛玉便从隔壁房间过来了,笑眯眯的看着她:“总算是醒了。”

林宛如有些羞愧:“对不住,姐姐,我居然喝醉了,太失礼了。”

林黛玉道:“不过是几杯果酒罢了,也能醉倒,以后再不给你酒喝。”

正说着,石爱珠和柳萱也联袂而来,都纷纷取笑林宛如酒量小,她们谁都没有提昨天的事,林宛如的心也渐渐安定下来。

因为昨天林宛如的哭闹,几个人也没做成诗,林宛如和林黛玉在石家又呆了半上午,这才告辞离开,石爱珠和林宛如约好了过阵子再续诗。

回了陈家,沈姨娘拉着林宛如好一通细问,林宛如很是不好意思:“我喝醉了,郡主就留我住了一晚上。”

沈姨娘倒没想到这一层,嗔怪着拍了林宛如两下:“哎呀,怎么这么失礼,姑娘家家的居然喝酒,还喝醉了,这可怎么了得。”

林宛如扑在沈姨娘怀里撒娇:“我喝醉酒已经觉得很不好意思了,姨娘还说我。”

沈姨娘笑道:“幸亏你和郡主是好友,她们不计较,不然我看你的名声也不要要了。”

林宛如吐了吐舌头,见沈姨娘在做针线,道:“姨娘又拿针线做什么,有什么活计叫彤霞姐姐和绿云姐姐做就是了。”

沈姨娘似笑非笑的望着女儿:“你的贴身小衣难道也叫她们做?”

林宛如翻开看了看,居然还有一个秋香色绣芙蓉花的肚兜,脸顿时通红:“娘怎么连这个也做。”

沈姨娘叹道:“我也是闲来无事,夏嬷嬷年纪大了,针线上不能指望她,笼烟和琐玉又不是很稳重,有些事我想吩咐她们也不放心,索性自己来,这些贴身的物件,你难道好意思叫她们动手?”

林宛如笑道:“姐姐身边不也只有王嬷嬷和紫鹃雪雁,我看就很好,姨娘就别替我担心了,笼烟稳重,琐玉伶俐,篆香年纪小,却是个细心的。”

沈姨娘道:“到底还不成器,需要慢慢看着,我这两天想着托你姨妈找个年纪大的,沉稳的能主事的丫头来管着你就好了。”

林宛如撇嘴,她才不要像石爱珠一样…

正说着,外头小丫头通报:“大少爷来了。”

林宛如一慌,赶忙把桌子上摊着的衣物抱在怀里,尤其是那个肚兜,赶紧塞在了袖子里,慌慌张张的往里间躲。

沈姨娘哭笑不得,起身迎陈瑞文,陈瑞文瞧着林宛如的身影在门帘旁一闪而过,也觉得奇怪,不过还是先说了正经事:“母亲说过阵子想去上香,姨妈觉得如何?等过了腊月二十,庙里人就多了,不如现在去方便。”

沈姨娘笑道:“我日日都闲着,叫你母亲做主吧。”

陈瑞文点点头,却不急着走,反而坐下道:“宛如怎么了?她在石家住了一晚是怎么回事?我也没来得及问她。”

沈姨娘笑道:“这丫头喝醉了,这才住了一晚,你说说,这也太不像话了,叫人瞧笑话。”

陈瑞文这才松了口气,喝了口茶,林宛如把东西放好,这才出来,只是脸上的红晕未退,倒显得是羞愧,陈瑞文笑道:“姨妈也别生气,宛如已经知道错了,她们姐妹一起玩笑,高兴起来多喝了两杯也是有的,宛如本来就觉得不好意思了,您再这么说,她越发的害怕了。”

沈姨娘拉着林宛如坐下,朝她额头上戳了一下子:“你呀,瑞文还替你求情,要我说,该打你一顿才好,长长记性,以后再不许喝酒。”

林宛如红着脸连连点头。

沈姨娘却对找丫头的事上了心,和沈氏说话时提了提:“…最好是未出嫁的姑娘家,身家清白,行事端正,这样才不会带累坏了姑娘。”

沈氏道:“说起来这个,前阵子两个弟妹也提过呢,说家里姑娘身边服侍的要么是老妈子,要么是小丫头,压根不顶事,别的不说,瑞雪也大了,该说亲事了,若是身边没个得力的丫头,嫁进了婆家没个帮手,不是两眼一抹黑?也叫我寻摸着呢。”

沈姨娘深以为是,道:“我就是担心这个。”

沈氏笑道:“你要是放心,我把身边的一个丫头给了宛如如何,稳重不说,行事还大方,很是得我的意,还没许人呢。”

沈姨娘推辞道:“你身边伺候的,我怎么好夺爱,况且又到了婚配的年纪,别耽误了人家姑娘的前程。”

沈氏笑道:“宛如可是要给我当儿媳妇的,我把人给了她,最后还不是嫁到我们家来,我也不吃亏,等宛如进门了,再给那丫头指一门婚事,只不过晚了一年,也不算委屈。”

沈姨娘笑了,是了,反正宛如是要嫁进陈家的,如今就算这丫头给了宛如,也逃不过是陈家的人,遂爽快的应了,说见一见那个丫头。

沈氏便叫了人来,沈姨娘细细的瞧了,生的白白净净,模样大方,听行礼和回话,都是稳稳妥妥的,不由得暗暗点头,又问了名字,沈氏笑道:“叫绿霓。”

沈姨笑道:“倒是个好名字。”又对绿霓道:“你好好服侍姑娘,我自然不会亏待了你,等姑娘出阁,我亲自给你说一门好亲事,再出银子给你打一整套的嫁妆,也不枉你跟了姑娘一场。”

正文 第五十五章 熙熙攘攘(三)

绿霓在沈氏身边,从三等小丫头熬到了大丫头,如今又快要被放出去了,突然被指派给表姑娘伺候,心里是有些不情愿的,她伺候沈氏这么多年,最差也能配给年轻的管事,将来依旧在府里做管事娘子,多少人都羡慕着呢。

不说别人,单说沈氏身边的灵芝,她是新提拔上来的大丫头,资历还不如绿霓,如今尽心尽力,还不是盼着和自己一样风光的嫁出去。

如今被沈氏一句话就给了林宛如伺候,她心里便觉得自己委屈了,她跟在沈氏身边,也看得出沈氏对沈姨娘和林宛如的重视。

可再重视,将来林宛如出阁,她还不是做陪嫁,辛辛苦苦的熬日子?

再者说了,林宛如身边本来就有大丫头,她这一去,哪里有她站脚的地方。

可绿霓心里想着这些,却一个字也不敢说出来,还得佯装欣喜地谢了,道:“能伺候表姑娘是奴婢的福气,奴婢自当尽心尽力。”

沈氏和沈姨娘都很满意,沈氏道:“这两日你也不用伺候了,收拾了东西就过去凝香斋吧。”绿霓应了。

一出了屋子,绿霓的脸色就拉了下来,闷声不吭的回了自己的屋子,正巧灵芝换下来歇息,正在院子里洗衣裳,见她满脸不高兴,笑道:“谁又得罪绿霓姐姐了?”

绿霓叹了口气,闷声不吭的坐到了一旁:“奶奶叫我去伺候表姑娘。”

灵芝先是吃惊,继而笑道:“这可是好事啊。”

绿霓气道:“你要是觉得好,我让给你如何?”

灵芝擦了擦手,将绿霓拉进了屋子,悄声道:“姐姐一向是明白人,怎么如今倒糊涂了,姐姐想想,奶奶对姨奶奶和表姑娘多上心啊,说不定日后就亲上加亲,若是表姑娘许给了大少爷,你还不是照旧在府里伺候?”

绿霓吃惊道:“表姑娘可是庶女。”

灵芝笑道:“姨奶奶也是庶女呢,奶奶还不是当成亲姐妹一样,奶奶可不是注重嫡庶的人,再者说,表姑娘虽是庶女,却也是沈家的表小姐,前阵子奶奶还给沈家写信叫大少爷帮着八百里加急送过去呢,表姑娘虽没了爹,可沈家这边的亲戚还在呢,不说这些,你单想想,要是奶奶不乐意,大少爷能跟表姑娘走这么近?大少爷平时理过谁,正经的堂妹都是鲜少说话,如今三天两头的往凝香斋去,得了什么好东西都送过去,大少爷的心思你还不明白吗?”

绿霓多了几分犹豫,灵芝的话她到底听进去了,心里的不甘愿少了几分。

她收拾了包袱,又和素日里好的姐妹道了别,这才去了凝香斋。

凝香斋那边,林宛如也疑惑着呢,沈姨娘叫了她过来,说以后绿霓就拨过来伺候她了,林宛如本以为沈姨娘说给她找丫头只是说说,没想到这么雷厉风行,不由得有点不舒坦,对陌生的绿霓也多了几分防备。

笼烟和琐玉都是自幼伺候她的,一起长大的情分,自然不一般,篆香虽然是后来的,可乖巧细心,上下都喜欢,如今来了个绿霓,还是沈氏身边的大丫头,总有种被管束的感觉。

而且,按着资历来说,绿霓该是大丫头,管着林宛如屋里的大小事,那原本是大丫头的琐玉和笼烟就要往后站了,偏偏这人还是沈氏给的,林宛如又不能怎么样,只能好好地供着,不由得有些郁闷。

林宛如问笼烟:“姨娘怎么突然想起来要给我找个大丫头,是不是你们谁犯什么错了?”

笼烟也是一头雾水,倒是琐玉知道一些,她认了沈姨娘身边的郑嬷嬷做干娘,有什么消息也明白,笑道:“前阵子不是说起了大姑娘的亲事,姨娘琢磨着大姑娘身边王嬷嬷年纪大了,雪雁年纪小,紫鹃虽然好,却是贾家的人,所以想着给大姑娘找两个可靠的丫头做陪嫁,又说这样的丫头难找,也给姑娘找两个,也省得姑娘出嫁的时候一时寻不到合适的。”

林宛如笑道:“我说呢,姨娘忽不喇的要给我找个丫头,那可给姐姐找到合心的?”

琐玉笑道:“姨娘也问了大姑娘的意思,大姑娘说叫姨娘做主,如今人伢子手里买来的丫头都要调教个几年才能使唤,姨娘觉得太慢了,所以请大奶奶帮着寻摸着,谁知大姑娘的没找到,倒给姑娘找到一个。”

正说着呢,外头小丫头通报:“绿霓来给姑娘磕头。”

林宛如赶忙叫进来,不管她心里如何的不情愿,绿霓总是姨妈身边的大丫头,自己总要客气有礼些才好。

绿霓穿着玫红色的缎子袄,下面系着白色绫子裙,头上簪了两朵纱花,干干净净,清清秀秀的,

走路行礼,规矩是不错的。

绿霓磕了头,道:“奶奶说奴婢以后就是姑娘的人了,奴婢以后一定尽心尽力伺候姑娘。”

林宛如笑道:“我屋里没这么多规矩,姐姐也别自称奴婢了,倒显得生分,日后有什么不妥当的,还请姐姐多多提点才是。”

说着又叫笼烟,琐玉和篆香过来问好,绿霓对着这三个丫头很是客气,道:“我刚来,对于姑娘的起居习惯也不明白,也要各位妹妹多多提点呢。”

笼烟笑道:“绿霓姐姐是个稳当人,以后有姐姐在,姨娘也能放心了,咱们都是伺候姑娘的,还说什么提点不提点的。”

琐玉心直口快,直接问林宛如:“姑娘,我手里的账册是不是要交给绿霓姐姐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