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好。”

第七十章

自那日后,黛玉每日便跟着秦朗一起给灾民们进行医治.秦朗配的药虽然不能完全根治瘟疫,但是对于那些未感染的人,却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是城中的居民越来越多,药材却越来越少了,这座困城之中,是无法获取更多的药材了。

“秦公子,草药不够了。”

黛玉看着药箱中为数不多的草药,这些日子灾民越来也多了,官府那边经过上次的事情后,是再也没有能力帮助灾民了,而城中的药铺也早就被打砸干净,找不到可以使用的药材。

秦朗微微抬起头来,清朗的眉目中带着三分愁色。他站起身子,看着城西的方向。

“看来必须出去一次了。”

“如何出去?”如今外围都被重重守卫,只怕是连一个苍蝇都飞不出去了,更何况还要去山上采药。

秦朗回过头来,清润的眸子看着黛玉,“我知道有一条路可以出去,但是此时不宜让其他人知道,否者若是疫病传出,就会危害其他百姓了。”

“嗯。”黛玉点了点头,低头想了片刻,方才抬起头来,咬着唇道:“我可不可以和公子同去。我亦是识得草药。”

秦朗闻言,垂下眼睑,遮住了黑眸中的思绪。

黛玉显得有些紧张,咬了咬唇,虽然这些日子已经和灾民们生活了很长时间了,但是依然无法忘记那天的情景。只有眼前这个人在的时候,才会有安全感。

随即便见到秦朗抬起头来,温温一笑,“好。”

黛玉的心终于松了下来,脸上露出舒心的肖容,点了点头,“嗯。”

秦朗所说的这条路是当年城内的秦氏家族为了逃生所挖的一条地道。这条道路直接通往城西蒙山的山脚下。

二人解释轻装简行,穿着一身不起眼的灰衣麻布衣服。背后背着个竹篓子用来装草药。

山路泥泞,二人行了一半,黛玉已经显得很是疲惫,脚下一歪,便摔倒在地上。

“哎呀。”

“林姑娘。”秦朗慌忙去扶。

黛玉借着秦朗的力道,站了起来,两颊生绯。

“对不起,我…”黛玉第一次因为自己的身子怯弱而感到懊恼不已。

秦朗摇了摇头,将手边的木棍递了出去,轻声道:“你扶着这个,我带你走。”

黛玉愣愣的看着手边的棍子,棍子的那一头是那只修长白皙的手。

小心翼翼的伸手握着棍子,“好。”

山中潮湿,常有蛇虫鼠蚁出没。黛玉强忍着心里的害怕,紧紧的抓着棍子,一步一步的跟在秦朗的身后。

这种时候,软弱和胆怯都会成为自己倒下的原因。黛玉很庆幸之前自家母后有教导过自己面对困境时该有的心境和方式,在这次的危难中,能够冷静的做出判断并且脱困,这也是其中的原因。

“这个是什么?”一簇形状漂亮的三叶草出现在眼前,吸引了黛玉的目光。

“忘忧草。”秦朗回过头来,笑道。

黛玉伸手摘下一颗,眼中充满好奇,喃喃道:“忘忧草。”

秦朗拉着木棍继续前行,边走边道:“这种草没有药性,但是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传说?”

“嗯,相传很久以前,世间疾苦,百姓忧愁。天上的仙子怜悯世人,便来到人间,想用爱来感化众生。但是人间疾苦者众多,仙子一人之力无能为之,便施法种下了这忘忧草,当世人看到它时,便能心情愉悦。”

“那后来仙子回去了吗?”

“没有,这忘忧草乃是神力为之,需仙子的法力才能维持,所以仙子幻化成一颗四片叶子的忘忧草,藏在了这千千万万的忘忧草中。传说若是找到了这可四叶的幸运草,便能心想事成,百年无忧。”

黛玉闻言,脸上露出一丝伤感。“放弃真身,幻化为草,生生世世。这位仙子果真大义天下。”

秦朗未回头,只是轻笑,“只是一个传说,姑娘莫要多想。”

黛玉想到自家母后那满屋子的杂谈野记,便道:“这也未必,兴许多年前便真有其事呢。我母,母亲说过了,这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真真假假都有其源头。

“你母亲倒是开明之人。”

“自然。”黛玉脸上现出笑意。

二人行了半个时辰,方才找到了秦朗所说的草药。

黛玉虽然种植过草药,也有过研究,但是对于这些草药却从未见过,不禁感叹果真学无止境。

“秦公子,你的家族皆是习医吗?”

秦朗将草药捆好,放在篓子中,袖子上已经染了露水,便连额头上都染了尘埃,却未损其风华,“不是,我自小身体不好,师傅心善,便将我带回山中抚养,还将医术传授与我。”

“秦公子医术这般好,你师父必定是个神人。”

“他老人家确实医术高明。”

黛玉抬起头来,擦了擦脸上的汗渍,笑道:“日后若是有机会,我也要请教老神医。”她本就生的极美,虽衣着朴素却更显其天生丽质,言笑晏晏,一时让秦朗失了神,

秦朗慌忙低下头,将药篓子提了起来。“好了,现在天色不早了,赶紧回去吧。”说完便拿起木棍向后面递去。

“额…”黛玉有些微愣,不知道这一时的变故,只得咬了咬唇,站了起来。

一路上二人再未说话,只闻虫鸟之声。

二人行到山脚下时,天色已经有些晚了,才刚刚要进入密道,便见到城西城门方向火光冲天。

秦朗见状,眉头皱起,眼中闪过惊色。“他们要清城!”

“清城?”黛玉有些不解。

“就是毁了这座城。”

“什么?!”黛玉大惊,手中的棍子掉在地上,那城中可都是百姓啊,这些人怎么能如此狠心。“秦公子,我们该怎么办?”

“他们竟然果真如此残害百姓。”

“秦公子…”黛玉回头看着秦朗,只见那俊朗的脸上现出愤怒,她是第一次看到这个风轻云淡的人这般模样。

那边的火光越来越盛,只怕是大军集结了。

黛玉咬咬牙,“我们去一试。”

秦朗看着黛玉颜色决绝,眼中神色莫测,“同去。”

此时城西那边已经集结了大军,主事的是城外的西林军主将连逊。此次他收到京都来的旨意,先行执行这清城活动。对于清城之事,他是乐见其成的,毕竟瘟疫横行,而他的大军就在这城外,若是果真传了出来,他手下的大军危矣,便连他自己也有危险。所以在接到旨意后,便立即命令大军将准备清城之物。此时大军集结,已经准备好清城,只待自己一声令下,便能将这瘟疫的源头消灭的无影无踪。

副将问道:“将军,何时开始?”

连逊略略沉吟,刚毅的脸上显得有些沉重。

突然,一个传令兵跑了过来,跪在地上,手上举着一个木质令牌。

“启禀将军,有一男子拿着这枚令牌求见将军。”

连逊伸手接过,那令牌上书着一个‘医’字。连逊脸色一变,忙道:“快请快请。”

传令兵忙起身跑了出去。

连逊下了马,整理了衣襟,望着来人的方向。只见一风姿卓越的年轻男子缓缓而来,后面跟着一个女子,蒙着面,看不出颜色。

见人走近,连逊迎了过去,微微鞠躬,“秦神医,别来无恙。”

秦朗微微点头,伸手相扶,“连将军,多年未见,竟然还认得秦某。”

连逊笑道;“神医大恩大德,没齿难忘,不敢相忘。没想到今日有缘,神医请稍作歇息,待我将这里的事情处理完了,再行款待。”

秦朗摇了摇头,“连将军客气了,此次并不是有缘,而是秦某特地赶来拜会将军。”

“哦——不知何事,本将自当尽心竭力。”

“此次清城之事,还请将军暂缓,秦某已经有了破解瘟疫之法了。”

连逊闻言,脸色大变。

“神医,这是皇命,恕本将不能答应。”

“可是城中百姓无辜,若是能救下他们,圣上也不会出此圣旨的。”

“神医素来便不管这些俗事,今日还是莫要管这些为好。本将念及将军恩情,却不能不顾大局。”说着便吩咐旁人道;’来人,带神医下去歇息,好生招待。”

“是。”旁边上来两个武将。

“大胆。”黛玉怒斥道,“我乃当今太后的义女安平郡主,你们何人敢放肆。”

连逊闻言,面色板了起来,“小小女子,胆子不小,竟敢冒充郡主。安平郡主被困扬州城,天下皆知,又如何会出现在城外。”

黛玉从袖子中掏出一个龙纹玉佩来。上面刻着安平二字,这玉佩是当年受封时由宗室亲自督办制作的,乃是皇族身份的象征。

连逊结果,看了一眼,眼中露出惊疑之色。“你真是郡主?!”

“正是。”

连逊眼眸一正,突然喊道:“来人,将此女子拿下,关入扬州城,令所有人准备清城。”

“你敢,母后和王兄不会放过你的。”

黛玉眼中露出一丝怯意,却又强忍着喝道。

连逊轻哼一声,“世人皆知郡主被困扬州城中,本将虽不知你如何逃了出来,但是你身上必定有瘟疫之源,若是放你离去,必定危害百姓。既然圣上下令清城,就是默许了郡主与扬州城共存亡,便是太后也不能追究此事。”

“来人,将这二人都关入城中,与扬州城一同清除。”

“是。”旁边几个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士兵走了过来,准备抓住这二人。

黛玉闻言,不禁后腿一步,伸手抓着秦朗的袖子,“对不起,秦公子,我骗了你,现在又连累了你。”

秦朗摇了摇头,挡在黛玉身前,刚要说话,便听到一声怒吼,“看看谁敢动本王的妹子。”

作者有话要说:这几天遇到感情上的事情,突然失去了灵感,一直怏怏的过了几天,今日终于醒了一般,重新开始,重新努力,谢谢一直支持我的亲们,谢谢!

第七十一章

众人闻声而看,只见一蟒袍加身的男子站立于一宝驹华盖的马车之上,容颜绝色,气质尊荣,令见者无不无地自容。

黛玉惊喜的喊道:“王兄。”

这一声王兄顿时让忠顺美人心里软了下来,刚才的怒火消了三分,终身一跃,便跃到了黛玉身前,拉着黛玉的手臂,将人饶了一圈,细细观察,“安平,让为兄看看可有伤着了?”

“没有,王兄,我没事。”黛玉惊喜之余颇有些无奈,难道刚刚那个利于高处有万夫莫敌之勇的亲王千岁是自己幻想出来的吗?

忠顺眼见着黛玉瘦小的脸,心里一酸,伸手拍着黛玉的发顶,“安平,你瘦了,连手都粗糙了,也没有往日好看了,这些日子苦了你了。”

“…”

连逊见忠顺完全无视自己,只得重重咳嗽了几声,方才行了拜见之礼,“末将连逊见过王爷千岁。”

忠顺这才发现这人一般,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将黛玉拉到自己身后。

“不敢当,刚刚有人可是气势汹汹的要将本王的妹子给灭了呢,本王哪里敢受将军之礼,要不然还不知道本王有没有这命回去见皇兄呢。”美人脸上尽显高傲。

连逊忙低着头,哈着腰道:“末将不敢,求王爷明鉴。末将所作所为都是受陛下旨意,不敢私自决断。”

忠顺挑眉,一双狐狸眼中已经带了五分怒火,“不可能,即便圣上有旨意,也应当在本王身后才对,如何你到是先一步有了动作,难不成你还想骗本王?!”

“王爷明鉴,末将有圣旨为证。”说着让左右随从拿出一个明黄的绸布来。亲自递交给忠顺,“这是京城八百里急行而来的,末将不敢耽搁。”

忠顺伸手接过,见果然是皇兄的字迹,且还加盖了玉玺。暗道不对,这圣旨明明是自己出发之后才下的,就算有此圣旨,也该是在那李谋的手中,如何在自己之前便到了这连逊的手中。

想到这里,忠顺神色一凛,“连逊,这圣旨是谁给你的?”

连逊闻言,抬起头来,道:“这是李——”

“王爷小心。”陈墨阳刚挡开从暗处飞来的暗器,便听到“啊——”的一声,连逊已经手捂着心口,睁着眼睛倒在地上。

“啊——”黛玉发出惊叫声,下意识的抓着忠顺美人的衣襟,整个人缩在忠顺美人的后背。

忠顺忙转身安抚着,便拍着头,边哄道:“安平不怕,有哥哥在呢,不怕啊。”

陈墨阳探身去探了探连逊的脉搏,摇了摇头,“死了。”刚刚幸好在暗处一直戒备,否则这镖就直接中了这忠顺亲王身上了。想到这里,松了口气,若是这位难缠的王爷出事了,不止皇上那边交代不了,只怕自家妹子也要死要活了。

站起身子,看了眼惊吓过度的黛玉,又不着痕迹的移开视线,对着一旁的秦朗道:“阿朗,多日不见。”

秦朗本一直看着黛玉,咋然听到陈墨阳的声音,方才回过头来,眼中毫无波浪,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黛玉到底是见过世面的,受了惊吓,稍微平静了下,又有自家看似无所不能的王兄安抚,自然便恢复了过来,见这二人似乎相识,又觉得这陈墨阳有些眼熟,面上露出疑惑之色。

忠顺见自家妹子没有理会自己,美人唇憋了憋,对着一旁的副将喊道:“你们大胆,妄自有清城之举,还不快将这些东西给收起来,没有本王的命令,谁都不许擅动。”

一旁的副将早已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的呆住了,又听到忠顺的吼声,忙哈着腰,战战发抖,“诺,末,末将遵令。”

忠顺一言既出,众人自是听令从事,各归各位,谨守本分。

城中此时混乱,加上安危不保,忠顺自然不许黛玉再回到城内,就连秦朗也被留在一起,由同来的御医细细诊断,确认未曾染上瘟疫后,忠顺方才放下心来,直呼谢天谢地,又安排了随行的人细细的伺候黛玉去歇息。

只不过这位名满天下的神医秦朗却并不那么配合。

忠顺挥了挥手宽广的袖口,拿着扇子使劲的挥了挥,又觉得不够劲,狠狠的将扇子仍在旁边。旁边的随从见状忙又加派了伺候的人,几人拿着扇子给忠顺不停的扇风。

秦朗一身粗衣,站立于大帐正中央,脸上波澜未起,看不出其心思。

忠顺挑了挑眉,狐狸眼中露出一道精光,“你果真要去?那地方可不是好去处。你曾经医好了本王的母后,如今又救了本王的妹子,本王着实不能让你去犯险。”

秦朗微微握拳,低着头,却依旧挺拔俊秀,风姿卓越。

若说忠顺是妖孽的美,倾国倾城。那秦朗便是清风明月,不染尘世。此时这两人对起阵来,倒是丝毫都没有逊色。

秦朗抿了抿唇,“王爷,如今城内混乱,灾民需要人去医治和防患,哪怕是有一丝的几率。草民也不能放弃。”

忠顺细细看了看秦朗,发现这人除了说话的时候嘴巴会动之外,脸上其他的肌肉似乎都不动的,这人这副死摸样,亏了安平是如何和他待了这么长时间的,心里感叹了一下,嘴上却道:“你一人之力只怕也救不了城,何不与本王共商大计,方才是大义之举。”

“王爷有心救扬州百姓?”一直以为这位王爷是为了救那位林姑娘而来。

“自然。”忠顺站了起来,走近了几步,眼中的神色也严谨起来,让人不敢轻视。“本王此次不仅是找安平,更重要的是解开此次瘟疫,并查清楚菏泽扬州之事,神医,本王知道你心中明了许多事情,还望知无不尽。”随即深深的鞠了个躬。

刚刚从外面进来的陈墨阳见到这一幕,微微惊了惊,没想到这平日里吊儿郎当的忠顺亲王,还能有这般沉重的一面,不过也难怪陛下如此疼爱这位亲王兄弟了,凡能者自然受喜。

秦朗平淡的脸上亦是露出一丝异色。他本游历天下,不欲卷入这朝廷纷争,两王之争,但是如今见这王爷神色严谨,体恤百姓,若真是相助这位王爷,兴许那城中的百姓尚有一线生机。

随即轻轻点了点头。

几人在大帐之中围着桌子而坐,秦朗将之前在城中所见所闻,以及自己心中猜想之事一一说来。

忠顺早就怀疑之前灾民暴动之事有问题,如今听到秦朗也如此说,便更加肯定,如今这种动荡之时,能够有胆子有能力走这些事情的,只有自己那位“好兄弟”了。

陈墨阳低着头,似乎在想着什么,突然抬起头来,问道:“阿朗,你之前提到过瘟疫之源,是何故?”

“此次瘟疫不是天意,是人为之。”

忠顺和陈墨阳闻言大惊失色,要知道此瘟疫若是没有好生控制,死去的百姓又何止千万。光是史书上有记载的,便也有一次瘟疫死难者数百万之多的,若是此次瘟疫果真是人为,那这主事之人可谓是丧心病狂,残忍至极。以一己之私,害数万百姓之命。

“可有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