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是她们要绕着走了。”

端仪公主呵呵地笑着,“如今在太后手上吃了亏,贵妃娘娘也该收敛些了,后宫本就百花齐放的地方,太后不会允许她独大的。”

端仪公主这话说得意味深长,倒是让萧怀素觉出了几分不同寻常的味来,也许还是宫里长大的人最懂宫里的规矩,她还在逐步适应和摸索中,此刻却是万分庆幸自己有了个公主嫂子,有人引导和指点总好过她一人瞎摸乱混。

“哎哟,我回去歇口气,这里先交给你们俩。”

袁氏在那边笑着脸皮都有些僵了,这辈子她就没这么操劳过,只对萧怀素俩人摆手道:“有什么事再让人到屋里唤我,若是你公公问起,让他自己来找我就是。”

“是,您先回去歇息,这里交给我们就是。”

端仪公主赶忙恭敬地上前,作势要扶袁氏,却被她阻止道:“怀素一人不行,你得在这里帮着她认人,我让丫环跟着就行。”说罢也没有多留,趁着这个空当便往内院飘然而去。

萧怀素目送着袁氏离去,面上有着一抹歉意和感激,“这次倒是辛苦婆婆和四嫂了。”

“难得家里摆宴,我高兴还来不及呢,何谈辛苦?!”

端仪公主却是笑着摆了摆手,忽而见着曲婧与梁氏走了过来,便对萧怀素道:“你两位舅母来了。”

萧怀素对着端仪公主点了点头,赶忙迎了上去,笑道:“今儿个辛苦两位舅母了,我想客人已经来得差不多了,我与四嫂再在这里候着一会儿,两位舅母先去歇会?”

“辛苦倒不辛苦,就是陪人聊聊天说说话,这活计又不费劲。”

曲婧笑了笑,又挽了梁氏的手道:“二嫂倒是有些乏了,我先陪她回去坐坐,一会儿开席了再等着你们来。”

“好,我让丫环送送两位舅母。”

萧怀素唤来两个当值的丫环,又好生吩咐了一通,这才送走了曲婧与梁氏。

端仪公主便在一旁笑道:“杜家的几位夫人大多是有气度的,就是你二舅母嘛…刚才却是尽望小姐堆里扎眼,倒是让人有些不好意思了。”说罢眨了眨眼,“这可是在相看儿媳妇?”

“四嫂看出来了?”

萧怀素无奈一笑,“我三表哥至今还未成亲,年纪渐长,二舅母哪有不担心的道理,四嫂你莫见笑。”

“你三表哥的情形我也知道,不过你二舅母看似眼光很高啊,这么些小姐里可不一定有般配的。”

端仪公主这话说得很隐讳,萧怀素哪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只能轻声一笑掩饰过去,“这还是要看缘分的,强求不得。”便将这话题带过了。

“敏福郡主到了!”

端仪公主眼尖,越过萧怀素的肩膀已经瞧见了一位宫装丽人踏步而来,不由目光一闪。

萧怀素也跟着转过身来,只觉得眼前一片眼花缭乱五彩缤纷,来人竟像是披了一层羽衣,耀目的光华竟然让人有些睁不开眼。

“那是江南才出的羽缎,仿了孔雀开屏时羽毛的颜色,恍眼的很,常人都不敢拿它来做衣服,没想到敏福郡主却是…”端仪公主说罢似乎想到了什么倒又不觉得奇怪了,只附在萧怀素耳边道:“这可是宗室里出名的角色,你好生看着!”

“嗯?”

萧怀素乍一听还没明白过来,正想问清楚却已经见着敏福郡主翩然而来,便压住了话头,笑着与对方见了礼。

“这就是安平吧?瞧这模样,瞧这身段,果真是龙章凤姿,怪不得太后这般喜欢呢!”

敏福郡主吐气如兰,说着话那手都要伸到萧怀素脸上去了,被她不着痕迹地错开了一步。

萧怀素抬眼看向这位敏福郡主,只觉得她生得高挑健美,偏长相里多了一股妖娆之气,媚眼如丝,举手投足之间就像一条摆动的水蛇一般,看得她不禁眉头微蹙,这该怎么形容呢,怎么她觉得这位敏福郡主不像良家妇女的模样,那裹胸裙已经露了一半出来,内里波涛汹涌,着实壮观,这怎么也不像一位郡主该有的穿着。

萧怀素不由用疑惑的眼神瞥了一眼端仪公主,便见她面色仍然如常,只笑着上前道:“九堂姐,这才多久没见你啊,又漂亮了!看看这身裙子,也就只有你穿得出来味道,搁别人身上可没这种气度风华!”

一番话说得敏福郡主笑得见牙不见眼,只捏了捏端仪公主的小手,“小妮子是越来越会说话了,果真嫁入宁家是对的,从前你在宫里可没那么活泼,闷死人了!”这也是个说话不怕得罪人的主。

萧怀素扫了端仪公主一眼,果然见她脸色微微一僵,旋即又如常地笑了,“怎么比得上九堂姐你八面玲珑,裙下之臣无数!”

这话显然说中了敏福郡主的心事,她眉眼一飞,轻佻地一抚端仪公主的下颌,“瞧你这张小嘴甜的…如今又和安平是妯娌,我都羡慕宁家的福气呢!”

“九堂姐里面请,大堂姐她们都早到了!”

端仪公主送走了敏福郡主这才松了口气,见萧怀素一脸诧异地看向她,这才摆了摆手,无奈一笑,“敏福郡主就是这般德性,没吓坏你吧?”

萧怀素这才摇了摇头,缓缓镇定了下来,她今儿个算是见识到了各色人流,或许皇家宗室里的人物也没一般人想像得这般高大上吧。

“这倒没有,不过她…”

对于敏福郡主的作派萧怀素当真不好评价,又听得刚才端仪公主说她裙下之臣无数,不由小心翼翼地问道:“四嫂,敏福郡主看着比你还年长些,莫非还没嫁人?”

其实敏福郡主梳的已是妇人发髻,只是这副作派实在让人不敢相信她是有夫婿的人,萧怀素便猜测她如今是不是作寡在身,不然端仪公主怎么会说她裙下之臣无数?

“怎么没嫁?”

端仪公主呵呵一笑,神秘道:“早嫁了人了,只是还没生下子嗣,她婆家夫婿也是个不顶事的,只要好吃好喝地供着,便对她多有放纵,没管得那么严。”

“这样也行?”

萧怀素不禁愕然,端仪公主这话里透出的意思便是敏福郡主公然搞婚外情,可是婆家的人却睁只眼闭只眼,根本不予理会,这到底是个什么人家。

“还不止呢!”

端仪公主四处看了看,见左右除了丫环也没什么人,便拉了萧怀素小声说话,“敏福郡主的入幕之宾可多得很,这在宗室里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听说最近她还与景国公世子出街游玩呢,想来他们已经…”说罢有些不好意思地摆了摆手,脸颊微红,“瞧我这张嘴,与你说这些干什么,回头让你四哥知道不得说我口没遮拦?!”一脸懊恼的表情。

萧怀素却是有些没回过神来,景国公世子?那就是说得顾清扬吗?

顾清扬成了敏福郡主的裙下之臣?

她是不是听错了?

“四嫂,你是说真的?”

萧怀素转身攥住端仪公主的衣袖再问了一次,“可真是景国公世子?”

“应该错不了,我刚才还听几位表姐提到了呢。”

见萧怀素一脸震惊的模样,端仪公主略微一想也慢慢回过味来,只道:“景国公家从前是何等辉煌,又有淑妃娘娘和我七皇兄在,更是如日中天,景国公世子又是何等人物,怎么会屈就作了好似面首一般的人物,弟妹你是在惊讶这个吧?”说着也似有些惋惜地摇了摇头:“不过此一时彼一时了,当时的景国公世子惹得多少名门淑女竞相追逐,最后娶了宋阁老的孙女,可是让京城的小姐们芳心碎了一地,虽则如今世子夫人去世,咱们也听闻世子说要守孝三年…不过这人哪里说得准呢?”说到最后也不过聊聊一笑,想来已是听多了这些宗室秘闻,见惯不惊了。

可萧怀素仍然没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只本能地点了点头,心里却在一遍遍地质疑着,端仪公主说的真是顾清扬吗?

她实在想像不出顾清扬成为敏福郡主的入幕之宾的情景,这对男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耻辱,可他竟然受下了?

萧怀素抿了抿唇,她直觉里顾清扬绝对不是这样的男人,即使如今的景国公府大不如前了,可他的傲气又怎么会轻易丢弃?

“这件事情知道的人少,也就是咱们的圈子里传一传,外人还是不知的。”

端仪公主又对萧怀素补充了一句,也是提醒她这事不可外传,至少不要从她们这里传出去,虽然敏福郡主这般作派是早已经不惧留言,但她们也该谨慎些才是。

“四嫂说得我明白。”

萧怀素应了下来,低垂的目光中却转过一抹深思。

顾清扬出自景国公府,那可是淑妃的娘家,若是顾清扬有了什么动作,是不是也与从前的七皇子即是如今的齐王有关联?这事她直觉里有些蹊跷,看来回头还得跟宁湛说说。

能让顾清扬放下身段来迎合敏福郡主,是不是因为敏福郡主能够帮到他?

想到这里,萧怀素不禁灵光一闪,赶忙问道:“四嫂,敏福郡主是哪位王爷所出?”

“是晋王爷的独女,这才让人千依百顺地宠着不是?”

端仪公主笑着回了一句,毕竟宗室里人员关系错综复杂,萧怀素一时之间没记清也是常事。

“晋王爷?!”

萧怀素神情一凛,这就是了,晋王爷是当今皇上最信任的庶弟,如今还任着左宗政之职,在宗室里权力极大,也向来受人尊崇,若是他说些什么,只怕皇上还是听得进去的。

原来顾清扬竟是迂回地走了这一条道路,看来齐王果真是没有死心!

也不怪萧怀素这样揣测顾清扬的心思和意图,实则是宁湛已经入了秦王的阵营,本来就不在一条道上,她不得不警惕起来。

☆、第【188】章 圣驾

萧怀素心思翻转,想到了种种可能,只待回去和宁湛好好合计一番,是不是要对晋王爷和敏福郡主的事情多留心一些。

若是可能,她真不想顾清扬站到他们的对立面去,可各人的出身便已经决定了自己今后要走的路,即使很无奈,即使并不是心中所愿,却也不是你想就可以改变的。

或许顾清扬也有他自己的无奈,但萧怀素却也没有立场再听他诉说。

“怎么了?”

端仪公主见萧怀素有些怔神,不禁摇了摇她的手,“可是在想父皇与太后怎么还没有来?”说罢也踮起脚尖往外看了一眼,“就算父皇来了,多半也是在男宾里面,怕是不会进内院的。”

萧怀素回过神来,迅速收拾好了自己的情绪,摇头笑道:“四嫂说笑了,我怎么会这样想?皇上日理万机自然抽不出身来,太后她老人家若是出宫一趟又少不了颠簸,等着这一茬过去,我也该进宫谢恩的。”

“其实晚些日子去也没什么的,父皇与太后都知道你这次意外受的惊吓不小,谁也不会强求。”端仪公主拿着萧怀素的手拍了拍,“不过你这样想别人也只会说你是个知礼识趣的。”说罢笑了笑。

眼看时辰已近正午,估摸着应该不会有客人来了,若是再来这边也留了个体面的媳妇子应酬着,端仪公主与萧怀素便决定转去内院,谁知道步子还没有迈动,便听得有细碎的脚步声飞快而来,还未到近前便听到丫环过于兴奋的声音响起,“公主、郡主,皇上与太后来了!”

萧怀素心中一惊,赶忙拉住了端仪公主,俩人飞快地转过了身来。

“没想到真的来了,”端仪公主的声音难掩惊喜,又转向萧怀素道:“记得我出阁之时父皇都没有亲临,弟妹真是好大的面子。”话语中含着一丝酸意,不过片刻后又恢复了正常,对身后的丫环吩咐道:“快去请夫人,就说皇上与太后都来了。”

丫环应了一声,转身领命而去。

萧怀素已经顾不得揣摸端仪公主的心态,只一脸的紧张,她还从来未面见过皇上,没想到第一次面圣就是以皇上义妹的身份,这让她有些手足无措的感觉。

那是皇上啊,大周国地位最尊崇的一个男人,手握天下百姓的福祉,生杀予夺无所不能,她终于要得觑这个帝国第一人的威严了吗?

“弟妹?”

端仪公主唤了一声萧怀素,见她有些茫然地转过头来,不禁“扑哧”一笑,“你是不是有些紧张?不过这也是正常的,哪个人第一次面圣都是这种情景,不怕告诉你,”说着小心地凑了过来,“在宫里我与父皇说话时都有些不敢看他呢。”

听端仪公主这一说,萧怀素的情绪略微和缓了一些,笑道:“帝王威严嘛,历来都是如此,四嫂不说我心里都忐忑着,待会不要出丑才好。”

“怎么会?弟妹端方得宜,连太后她老人家都多有夸赞的。”

端仪公主握着萧怀素的手捏了捏,这才款款站定,又提醒她道:“待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以平常心对待就好。”

“嗯。”

萧怀素深吸了一口气,点了点头,话说得容易,可谁能不紧张呢?

她还记得她从前读书的时候一回答老师的问题就会脸红,为了这同学还给她取了个绰号叫“红苹果”,真是一紧张就脸红,这习惯延续到了现在,一点都没变过,甚至现在她都觉得自己的脸开始隐隐发烫了。

也不管俩人心态是否调整妥当了,那一头已经有太监宫女开道,引领着皇上与太后往这厢而来。

萧怀素抬眼一扫已是瞥见一抹明黄色的身影,后面还跟着一身暗红色绣着万字不到头长裙的懿德太后,她与端仪公主对视一眼后,赶忙几步上前福身拜下,“参见皇上、太后!”

“平身吧!”

带着几许威严的声音在头顶响起,接着是缓缓站定在自己身前的那抹明黄色身影,萧怀素心头一紧,慢慢站起了身来。

“怀素,怎么不敢看哀家了?”

懿德太后熟悉的声音响了起来,带着几分调笑的意味,萧怀素心里一窘,不禁抬起了头。

当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张威严的国字脸,皇上已经是四十往上快五十的人了,面相上显得刻板严厉了些,但也有可能这份严厉已经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一种表情,眉间有着一道深深的竖纹,这使他看起来并不那么亲切和蔼,至少端仪公主只看了他一眼便不觉地垂下了目光,显然有几分敬畏。

萧怀素更是一掠而过,将目光定在了懿德太后的笑脸上,只道:“太后说笑了,怀素只是太过紧张,”说罢又瞄了一眼皇上,“毕竟是第一次面圣,皇上威严,不敢直视!”

“倒是个会说话的。”

皇上轻哼了一声,面色和缓了几分,又转向太后道:“怪不得太后这般宠爱这丫头,不过这年龄看着比端仪还小上一些,做朕的义妹就…”这话饱含的意义就深了。

懿德太后嗔了皇上一眼,佯装不悦道:“怎么着?哀家统共就这么一个看得顺眼的孩子,不收她收谁?要不然皇上得闲了亲自操持安排,只要能入得哀家眼的,哀家也不介意再收一个。”言下之意就是萧怀素这个义女她收定了,没得更改。

萧怀素心里憋着笑意,不由地瞥了懿德太后一眼,太后这是逼着皇上认同她,不过这对她意义不大,让她觉得感动的是太后这份心意,不管是为了她这个人,还是只为了还杜老太爷的一份恩情。

皇上拗不过太后,只得一脸无奈的苦笑,“朕也没有说她的不是,太后多虑了。”

对于懿德太后,皇上向来是没辙的,虽说俩人不是亲生母子,可这养恩比生恩大,他向来对太后恭敬有佳。

不过刚才懿德太后那话也透露出了另一个意思,皇上自然明白。

在安贵妃这件事情上,懿德太后便直批她恃宠生娇,后宫无专宠,太后一出山便已经让内务府拿个章程出来,要重开选秀的大门。

对这一点皇上很是无奈,许也是他宠爱安贵妃太过,这才让安家人有些忘乎所以了起来,不过她却也不敢相信是安贵妃指使人刺杀萧怀素,这也太与她平日温婉的性子不符了。

至于安家姐妹也顶多是娇贵跋扈了些,只是些小女儿家的作态,哪能有那么狠的心肠呢?

不过后宫里安危为重,冯贵也确有失职之处,他这才撤了冯贵的职,转而将禁军交给秦王来统领,这个儿子母族不显,能依仗的只有他这个父皇,这样想着他才能稍稍安心。

几人说话之间,袁氏已经带着丫环赶到了,她脚步如风,身后的丫环跟不上都被撩出了老远,一身月白色长裙穿在身上飘逸得如同春日里的柳絮,只在襟口与裙角绣着几枝素雅的梅花,却更衬得她气质脱俗,有如仙子临凡尘。

萧怀素与端仪公主倒是已经习以为常,基本对袁氏的美貌免疫,可今日来赴宴的人被惊吓到的也不少,谁也料不到武安侯夫人竟是这般年轻貌美,还是两个孩子的娘了。

皇上也见过袁氏一次,这次再见到也被震撼不小,那眼睛粘在袁氏身上就没再移开过,还是懿德太后轻咳了一声,唤道:“皇上,这便是武安侯夫人吧?”

皇上如梦初醒,也惊觉自己失态了,不由轻咳一声掩饰了过去,“对,确实是武安侯夫人。”

萧怀素与端仪公主对视一眼,都看到彼此眸中的轻笑,男人对于袁氏的美貌基本都没有什么抵抗能力,皇上只看到走神已是不错的了。

“你们俩人的婆婆竟然是如此年轻,倒衬得我像个老太婆似的。”

懿德太后瘪了瘪嘴,带着点孩子气的不悦。

萧怀素也渐渐摸顺了这位太后的脾气,不由给太后身后的英姑使了个眼色,英姑又在太后耳边说了句什么话,太后这才开怀了起来。

袁氏已经飘然而近,依次与皇上和太后见了礼。

“侯夫人不必多礼!”

皇上清了清嗓子,“朕在前院已经见到武安侯了,这便先过去了。”又转向懿德太后道:“太后若是要回宫,便让人来给朕捎个消息。”

“好,你先去吧!”

懿德太后点了点头,皇上对于臣子之妻避讳着这是应该,这才细看向袁氏,见她眉目如画,风姿绰约,五官精致得如雕琢而出,又透着隐隐的贵气,端看样貌竟然还有几分熟悉,不由心中暗自纳闷。

“太后驾到,咱们这里自然是蓬荜生辉,就等着您来开席了。”

袁氏浅浅的笑着,态度既不显得疏冷,又没有逢迎之态,把握得恰到好处,又看向萧怀素与端仪公主,“还不扶着太后入席。”

“是,婆母。”

萧怀素与端仪公主应了一声,一左一右地扶住了懿德太后,款款向里而去。

“怀素,我总觉得你婆婆有些面善,不过袁家…”懿德太后一边走着一边与萧怀素说着话,“如今倒是没听过哪家勋贵大家姓袁的,你婆婆祖籍是哪里?”

“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

萧怀素摇了摇头,“只是听说我婆婆是孤身一人,出自一个宗派大家,并没有其他亲人。”这是宁湛告诉她的,想来也是知之有限。

懿德太后略微有些诧异,又转向端仪公主道:“你也不知道?”

端仪公主歉意地看向懿德太后,“孙女确实也是不知的。”说罢还小心翼翼地瞄了一眼走在她们前面不远处的袁氏。

懿德太后眉头微皱,又转头看向英姑,小声道:“你也觉得像是不是?”

“是有些像,不过不应该是一个人,依她的年纪也已经…”

英姑虽然也有些疑惑,却还是摇了摇头,劝了懿德太后一句,“您也别想多了,人有相似,再说他们袁家不是早就…”话到这里便自然地断了。

萧怀素起初还竖着耳朵听着,后来见懿德太后与英姑越说越小声,便也没再着意去听,横竖这些老一辈的事情,不想让他们知道还是不要探听来得好。

端仪公主却是眼观鼻,鼻观心,气定神闲地踏步在前,在懿德太后与英姑说话时还往边上让了两步避嫌,就像什么也没听到一般。

萧怀素看在眼里不禁在心里笑了笑,端仪公主做得是对的,这才是宫里的处世原则,岂知好奇害死猫!

不过经懿德太后这一提,萧怀素也才觉得袁氏的来历神秘,没有家世背景,单凭一个宗派在后面支撑着,她怎么会有这样的底气,还能得宁远这般看重喜爱,或许仅仅只是美貌还不够。

不过袁氏毕竟是她的婆婆,又是宁湛的亲生母亲,她怎么着也该尊敬才是,不管袁氏有什么样的过往与背景,只看她现在对他们的好,冲着这一点,她就该一辈子孝顺袁氏才是。

而走到前面的袁氏却是耳根子动了动,微微翘起了唇角,她倒不奇怪懿德太后会觉得她熟悉,她本就长得像她祖母,而她的祖母似乎曾经也认识一位姜家的小姐,而如今的太后娘家名讳正是姓姜。

往日不可追,不管曾经的袁家是如何风光,如今这一切都已经埋入了尘土,袁氏早已看淡,将一切都放在了心头。

整个宁家除了宁远之外,就连两个儿子都不清楚她的身份背景,袁氏也不知道该怎么与他们启口,也许这样就好,不然还要背负着亡国之痛,想来他们也活得不舒坦。

今日的宴席设在“明园”的水榭内外,搭了凉棚又靠近湖边,自然就要凉快许多,夏日里一股微风拂面,让人感觉到了一丝清爽。

不远处又搭了高台,此刻名角们咿咿呀呀唱腔正好,台下不时有人拍掌叫好,萧怀素目光扫了扫,多是那些皇室宗亲们要放得开些,反观那些名门小姐们就要拘束了许多,也许是想给在场的夫人们留个好印象,今后的亲事也更好说定,而皇室宗亲里那些有封号的小姐们却是不愁嫁的。

懿德太后一到,这戏立刻便停了下来,所有人都起身行了一礼,平宁郡主与敏福郡主几个当先就围了上来,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太后这是偏疼安平,也不顾着咱们几个了。”

敏福郡主媚态依然,又飞了个眼风给太后身后的端仪公主,唇角微起一道撩人的孤度。

“什么安平不安平的,要叫姑母,没得将怀素的辈分给叫小了。”

懿德太后嗔了敏福郡主一眼,就冲着晋王爷在宗室的影响力,对于他这个女儿她还是要给几分面子的。

“哎哟,太后您就别这般计较了!”平宁郡主在一旁打着哈哈,“咱们唤她安平也是常理,看看安平年纪多小,咱们平辈而论,这样不也显得太后您老人家年轻了许多么?”说罢呵呵笑了起来。

“敏福,你这张小嘴总有道理,哪像几个孩子的娘?!”

懿德太后作势要捏敏福郡主的脸,被她躲了开去,又笑骂道:“回头将你家几个小子带进宫给哀家看看,都长成什么俊俏模样了,哀家也帮咱们京城里的名门小姐们掌掌眼!”

“那敢情好!”

平宁郡主趁势上前挽住了懿德太后的胳膊,“太后瞧得顺眼了便给他们指了婚吧,省得我还要操劳!”

懿德太后哭笑不得,敢情她这是揽了活计在自个儿身上,不由一指点在平宁郡主的额头,“你倒是会省这些闲功夫!”

懿德太后与皇家宗室里这些贵女说说笑笑地上了主位那厢,萧怀素便趁机退了出来,今儿个虽说是以她的名义办的宴,她看似是主角,却也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借着这个机会让太后重新登上京城贵圈的舞台,总有好些人没料到太后会重新出山吧。

袁氏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了萧怀素身后,唤她道:“由着端仪陪着太后她们,你与我到厨房看看,这菜该走着上了,不能出了岔子。”

萧怀素转过了身来,笑着拉了袁氏的手,“婆母,这几日您够忙的,厨房那厢我最熟悉,您去好生坐定,这传菜安排的事就交给我了。”

“这怎么行?好歹你也是今天的主角,可不能一直耗在厨房里。”

袁氏倒是有些新奇,萧怀素这话倒是透着体贴与亲近,这个媳妇从前虽然也对她客气有礼,但总好像隔着一层什么似的,今儿个却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这个我自然知道,一会儿我就来,您尽管放心就是。”

萧怀素笑着推了袁氏过去,看着她在丫环引领下坐定后,这才转身往厨房而去。

☆、第【189】章 亲情

筵席过后,内院的女宾们倒是按着平日里相熟的三三两两地聚在了一处,懿德太后都还没有离开,谁也舍不得先走,免得给太后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毕竟是太后第一次收义女,这样的面子谁能不给?

再说外院还有皇上在那里等着呢,平日没有机会入宫觐见的官员们,能在这个时候一觑帝颜,那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了。

萧怀素忙活了一通,也不过只是少少地用了些汤水,只要宾客里尽兴了,她倒是不在乎今天吃不吃得好,反正都是那个味道,她也没有心思细品,只怕等着夜了回到屋里头能吃一碗小菊下的汤面那已是人间美味了。

杜家的女眷聚在一处,杜延云自然也加入了她们的阵营,倒是杜延玉没有来,她这个待嫁的秦王侧妃自然不好到处走动,又怕别人指指点点的,留在家里备嫁是最好不过。

萧怀素还有些怕杜老夫人没拐过弯来与懿德太后对上了,他们老俩口的事情她还来不及细问,虽说估摸着像是解决了,可万一不是她想的那样呢?所以她还是要看着点才好,以免闹出了什么不好的事来。

“好祖母,您今儿个可是吃好了?”

萧怀素扎堆到杜家女眷跟前,当先便去挽了杜老夫人的手坐在她身边。

“还不错,咱们那桌少不离是小菊下的厨吧?那点心我看着还有些像是你做的不是?”

杜老夫人眯眼一笑拉着萧怀素的手拍了拍。

午后的阳光照进了水榭,被那一丛丛茂密的枝叶遮挡在外,只透过零星的缝隙洒下细碎的光芒,有那层阴凉笼罩着,阳光照在人身上却也不觉得热了,杜老夫人此刻惬意地半躺在竹腾椅上,全身上下都透着股闲适。

“被您看出来了?”

萧怀素笑着凑近了杜老夫人,俏皮道:“就您与太后那桌的点心是我亲手做的,其他的都是小菊和厨娘做的。”

“算你有心!”

杜老夫人目光一闪,又笑着点了点头萧怀素的鼻头,也就这丫头最清楚她喜欢什么口味,软硬适中最合她的牙口,又转头对王氏几个媳妇挥了挥手,“你们年轻人喜欢晒太阳,自个儿去转转,有怀素在这陪我就好。”

“行,那咱们就不在这打扰你们祖孙俩叙旧了。”

王氏拍拍裙子站了起来,又挽了杜延云的手看向梁氏与曲婧,“二弟妹与四弟妹和我一道?”

“大嫂自去就是,我与四弟妹去那边走走。”

梁氏笑着推辞,转身指了一处人看着多的地方,那里传出一阵欢声笑语来,远远地都能听到。

王氏眯眼看去,只见梁氏所指之处花红柳绿的,倒是有不少年轻的小姐聚在一处,心里一琢磨便知道这是梁氏在相看儿媳妇,可你相别人,别人还要挑剔你呢,再说今日来的贵门小姐们也多,只怕是看不上杜延林这个白身的,可在杜老夫人跟前她也不好说破,只一笑而过。

等着王氏与梁氏她们相继离开后,杜老夫人这才嗔了萧怀素一眼,“想问什么你就问吧?”说罢像是想到了什么,忽地笑了起来,“从刚才就在往咱们这头张望了,你这是打的什么主意,以为我不知道?”

“外祖母都知道?莫不是您是我肚子里的虫子?”

萧怀素与杜老夫人打着马虎眼,话到最后自己都撑不住笑了起来,半晌才收了笑意,状似随意地问道:“您是见过太后了?”

“见过了!”

杜老夫人抿了抿唇,淡笑着点头,“童颜白发,太后年轻时也定是个标致的美人!”

“那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