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京城在望,顾大人突然做出决定,今日不直接进城,而是在驿站住一晚,明日一早进城。

车队进了驿站。

大家安顿下来。

洗漱一番,顾玖和姐妹们一起来给谢氏请安。

顾玥率先问道:“母亲,时辰还早,为何不直接进城,反而要在驿站住一晚?”

离着京城只剩下几十里路,赶一赶,肯定能在城门关闭之前进入京城。

谢氏说道:“我们一路舟车劳顿,疲惫不堪。这个样子回京城,如何能见人。不如驿站休整一晚,养足了精神,明儿一早进京。”

顾玥又问道:“母亲,那明天要去侯府吗?”

谢氏摇头,“明日不用去侯府。后日我会带你们去侯府请安。到了侯府,都要打起精神来。”

顾玥笑起来,“母亲放心,女儿定会好好表现,不给你丢脸。”

谢氏笑道:“光是好好表现还不够,得给侯府的老夫人,夫人们留下好印象。”

顾玥重重点头。

谢氏又说道:“不知你们大伯母,有没有将我们二房的院子收拾出来。”

顾大人在家中排行行二,上面还有个一母同胞的亲大哥。

顾大老爷是武将,在京城做官。

这些年,府中一应事情,都是顾家大房在照料。

二房的院落,许多年不曾住人。

谢氏心里头还有些担心,担心大嫂不曾好好收拾二房的院落。

当年,她扶正的时候,和那位大嫂可是有不少龌龊。

第一卷 完!

第89章 龌龊(一更)

京城在望。

巍峨高大的城墙,川流不息的车马,排队等候进城的人群。

一切的一切,同西北看起来是那样的不同。

顾家的车队,被堵在了城门口,动弹不得。

不愧是京城的地界,光是人口规模,就甩出晋州城几十里远。

“车子动了,姑娘赶紧将帘子放下。”

青梅生怕顾玖被人看见了。

顾玖从善如流,放下车窗帘子。

车子缓缓前进,终于进了城门,进入京城内。

顾玖再一起挑起车窗帘子,打量京城风物。

街面上行人摩肩接踵,熙来人往。街面两边都是店铺,店小二正在卖力的吆喝着。

小翠感慨了一句,“京城真热闹啊!”

顾玖轻声一笑,上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自然非同一般。

车队一路前进,来到京城白衣巷。

白衣巷并非一条巷子,而是京城城北一处占地颇广的区域。

京城的豪门贵族,皇室宗亲,无一例外,都居住在白衣巷内。

也就是说,能住在白衣巷的人,无一不是有钱有势的人。

光有钱,连白衣巷的门槛都跨不过去。

钱只是住在白衣巷的其中一个条件。

最关键,最要紧的条件,则是身份和权势。

白衣巷和京城其他地方很是不同。

一路行来,顾玖他们已经见识到京城的热闹。

进入白衣巷后,周围静悄悄的,听不到人的说话声。只听见车轱辘滚滚前进。

道路两边,皆是高门大户。

也不知走了多久,马车缓缓停下。

顾玖说道:“看来我们到家了。”

说完,顾玖透过车窗,朝外面看去。

门房确认了他们的身份,急忙打开侧门,将马车迎了进去。

顾玖和其他女眷一起,在二门下了马车。

刚下车,就看到站在人群中央的,打扮富贵的太太。

这位莫非就是大伯母张氏?

正当顾玖猜测对方身份的时候,谢氏由丫鬟们扶着从马车上下来。

谢氏看见眼前的人,立马堆起笑容,亲热地喊道:“这么多年,终于见到大嫂了。”

张氏微微颔首,态度不冷不热,“弟妹一家终于回来了。一路上辛苦,快到花厅喝茶。好些年没见,我们定要好好聊聊。”

谢氏不在意张氏的态度,笑着说道:“我听大嫂的。大嫂前面走。”

张氏点点头,走在前面,带着大家前往花厅。

顾玖和姐妹们走在一起,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府中景色。

如今是冬天,花园树木枯萎,没什么景色可看。

不过地方真大啊。

周围的房舍院落,看起来也是足够宽敞。

不愧是从侯府分出来的,就是不一样。

顾玥一脸兴奋,兴奋得想要叫起来。

她伸手掐住顾珊的手,阻止自己做出失礼的事情。

顾珊手被掐,吃痛,不由得皱起眉头。

她小声喊道:“三姐姐,你放开我的手。”

顾玥冲顾珊笑了笑,放开了顾珊的手。

“四妹妹别生气,我刚才太激动了。”

顾玥同样用极小声的声音说道。

顾珊揉揉被掐痛的地方,心里头频频吐槽:那么激动,干什么不掐自己的手。

终于到了花厅。

张氏总算露出了一个笑脸,将二房的人都迎了进去。

张氏坐在主位上,打量着二房的姑娘,同谢氏说道:“妹妹好福气。这么多个姑娘,个个长得如花似玉。”

谢氏笑颜逐开,“大嫂谬赞了。几个丫头,还不赶紧见过大伯母。”

顾玖和四个姐妹,齐齐上前,躬身行礼,齐声说道:“侄女见过大伯母。”

“都是好孩子。”

张氏大笑起来,“弟妹就是好福气,五个闺女,让人羡慕。不像我,想要个闺女,生的偏偏都是儿子。”

大房一共有六个儿子,其中张氏就生了三个。

张氏一共就生了三个孩子,全都是儿子。

大房只有一个庶出的闺女,在家里排行行六,比顾琳还要小几个月。

“珺儿,快来拜见你二婶娘,还有诸位姐姐们。你不是一直吵着,想要见姐姐们吗?”

从张氏的身后,走出来一个年龄不大的小姑娘,正是大房的闺女,六姑娘顾珺。

顾珺脸圆圆的,笑起来特别可爱。

她朝谢氏躬身行礼,“侄女见过二婶娘。二婶娘一路辛苦了。”

谢氏笑了起来,“好孩子,过来让我看看。当初婶娘离京的时候,你还在你姨娘的肚子里。没想到一转眼,就长这么大了。来,和姐姐们认识一下。这是你的大姐姐顾珍,二姐姐顾玖…”

谢氏为顾珺介绍着二房的姑娘,也是在为张氏介绍。

张氏含笑,打量着二房的五个姑娘。

大姑娘顾珍,容貌秀气,就是透着一股小家子气。毕竟是庶出。

三姑娘顾玥,容貌明艳,看着是个好强的。

四姑娘顾珊,比不上顾玥的的容貌,大大方方,又沉稳。张氏暗自点头。

五姑娘顾琳,还是一团孩子气。她只比顾珺大几个月,完全没有顾珺的爽朗大气。这二人同是庶出,差距还是有点大。

最后,张氏的目光落在了顾玖的身上。

这便是先头弟妹苏氏留下的孩子,自幼体弱。

张氏朝顾玖招手,“你是二丫头吧,快过来,让伯母好好看看。”

顾玖上前,福了福身,“侄女见过大伯母。”

张氏拉着顾玖的手,“好孩子,没想到你都长这么大了。当初你跟着你父亲离京的时候,才这么大一点。”

张氏比划了一下,那时候的顾玖,又瘦又小,弱不禁风,一副养不大的模样。

顾玖抿唇一笑,“累大伯母操心了。”

张氏感慨道:“你娘亲生你的时候,我就在产房门口守着。可惜你娘亲没福气。”

顾玖垂首,红了眼圈。

谢氏表情一僵,心想大嫂是故意的吧。故意在这个时候提起苏氏,让她不痛快。

张氏拉着顾玖,继续说道:“好在你长大了,已经是个大姑娘。珺儿,你过来,这是你二姐姐,我以前常和你说起的。”

“二姐姐!”顾珺福了福身。

顾玖回了一礼,“六妹妹,我给你准备了见面礼,晚一点给你送过去。”

顾珺甜甜一笑,“谢谢二姐姐。一路舟车劳顿,二姐姐辛苦了。等二姐姐安顿下来,我去找你玩。”

顾玖点头,“好啊!正求之不得。”

顾珺抿唇一笑,“和二姐姐说话,真让人开心。”

张氏插话说道:“珺儿,以后多和你二姐姐来往。”

顾珺眨眨眼睛,“女儿听母亲的。”

张氏重视顾玖,忽略顾玥,顾珊的行为,让谢氏心头极为不痛快。

谢氏轻咳一声,出声说道:“玥儿,珊儿,你们要和珺儿好好相处。姐妹之间,多多来往,不可耍小性子。”

顾玥和顾珊齐声应是。

张氏挑眉,敷衍道:“弟妹好福气,玥儿和珊儿都这么大了。玥儿这孩子,长得真标志。”

顾玥低头一笑,被人夸,自然高兴。

谢氏也笑了起来,“大嫂可别夸她。这丫头都快被我宠坏了。”

张氏笑道:“孩子嘛,就是该宠。玥儿不小了吧,我记得只比小玖小半岁,可有婚配?”

谢氏摇头,“我想将孩子多留几年,还不曾婚配。”

张氏点点头,好奇地问道:“孩子们的婚事,都还没定下来吗?”

谢氏点头,“正是。”

张氏忙说道:“弟妹可要抓紧了。姑娘们的青春可耽误不起。”

谢氏说道:“多谢大嫂提点。我们离京多年,京城许多人都已经不认识。孩子们的婚事,还需要大嫂帮忙。”

张氏爽快地说道:“弟妹有什么难处,尽管说来。都是一家人,能帮的肯定帮你。”

说完,张氏又拉着顾玖的手,说道:“当初先头弟妹离世的时候,我曾答应过她,小玖的终身大事,我身为伯母,好歹帮着看着点。”

谢氏脸色一僵,不自然地笑了笑,“大嫂有心了。”

心头却在疯狂大骂,张氏一而再的提到苏氏,到底几个意思。

是故意让她不痛快吗?

谢氏的手,笼在衣袖里,攥成拳头,心头怒极。

此时,一个丫鬟从外面进来。先是看了眼二房众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张氏收敛笑容,一脸严肃地问道:“出了什么事?”

丫鬟躬身,说道:“启禀太太,老爷子正在陈姨娘房里大闹。”

张氏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老爷子又耍酒疯了?”

丫鬟点头,“正是。”

张氏沉着脸,“老爷子真是的,明知道今日是二房一家回来的日子,喝酒也不挑个时间。”

谢氏忙问道:“老爷子怎么大白天也喝起了酒?”

张氏冷哼一声,“身为儿媳妇,实在是不好议论老爷子的事情。不过弟妹不同,这些事情你迟早会知道。

老爷子近两年已经不去上早朝,整日里没事情做,就和那些姨娘厮混在一起。

别的时候也就是荒唐了一点,一旦喝了酒,耍起酒疯,非将全家闹得天翻地覆不可。

弟妹,我让人先带你们去安顿。老爷子那里,我得亲自去看看,可别让他闹得全家鸡犬不宁。坏了大家的兴致。”

“大嫂快去吧。”

谢氏也是唬了一跳。

万万没想到老爷子如今越来越荒唐,和女人厮混,小妾一个接一个纳进府就算了,竟然还开始酗酒,耍酒疯。

有这样一个老爷子在,孩子们的婚事会不会受到影响?

谢氏心头开始担忧起来。

她想好了,等见了老爷,一定要和老爷好好说说这件事。

绝不能让老爷子的事情,影响到孩子们的婚事。

张氏带着几个粗壮的婆子,急匆匆走了。

丫鬟们则领着二房去后院安顿。

顾家大房和二房分得很清楚。

大房位于东边。二房位于西边。

大房姑娘少,还有闲置的院落。

二房姑娘多,每个院落都住满了。

顾玖随着丫鬟,来到自己的院落,芷兰院。

原来西北刺史府的院落,名字都取自京城。

“二姑娘,芷兰院到了。里面一应俱全,请二姑娘先安顿下来。等用饭的时候,奴婢会来请二姑娘。”

顾玖含笑说道:“辛苦你了。”

青梅将一个荷包塞进那丫鬟的手里。

丫鬟没有拒绝,熟练的将荷包笼在衣袖里,“二姑娘好生歇息,奴婢就先告辞。”

顾玖望着院门上‘芷兰院’三个字,笑道:“我们进去吧。”

院落很宽敞,比刺史府的芷兰院,多了两间厢房。

顾玖将院子参观了一番,挺满意的。

“姑娘,你先坐着,奴婢去烧水泡茶。”

“你去忙吧。”

院子里有个小厨房,里面东西一应俱全。青竹来到小厨房,烧水泡茶。

青梅关心地问道:“姑娘,冷不冷?”

顾玖摇头,“不冷。”

青梅朝院门外看去,“我们的行李还没送来,要不奴婢出去看看。”

刚说完,府中的粗使婆子,就将行李抬了过来。

一箱接着一箱的行李,青梅招呼着粗使婆子,让她们轻拿轻放。

粗使婆子来了一趟又一趟,顾玖的行李全都送了过来。

青梅给每人送上荷包,然后开始清点行李

“一,二,三,四…”

青梅数了数遍,皱起眉头,“行李少了一见,我去找她们。”

小翠主动请缨,“青梅姐姐,让我去吧。”

青梅点头,“行,你去二门问问。姑娘的行李她们是不是送错了地方。”

“青梅姐姐放心,我肯定将姑娘的行李找到。”

顾玖坐在空荡荡地书房里看书,听到动静,问道:“青梅,怎么回事?”

“姑娘,行李少了一件。”

顾玖放下书本,问道:“少的是哪一件行李,你清楚吗?”

“奴婢清楚。每件行李奴婢都做了印记,少的那件行李,里面装的是姑娘书房里的摆件。”

顾玖微蹙眉头,“既然小翠去问情况,就先等小翠回来再说。小翠能顺利找到最好,若是找不到,再让李串去问问。”

过了半个时辰,小翠从外面回来。

青梅急忙问道:“姑娘的行李找到了吗?”

小翠摇头,“二门的婆子都说没看见。奴婢又问了那些粗使婆子,她们都说不清楚。奴婢还去了大姑娘,三姑娘,四姑娘,五姑娘那里,也没见到姑娘的行李。”

顾玖皱眉,“小翠,你去外院见李串。让李串打听打听,运送这些行李的人都是谁?期间有没有弄丢过行李。”

小翠应下,“奴婢这就去找李串。”

行李丢了一件,青梅心情不好。

顾玖对她说道:“收拾行李吧,丢的那件行李,总能找回来的。就算找不回来,里面都是些不值钱的摆件,丢了也没关系。”

青梅自责,“都是奴婢不好。奴婢当初应该更仔细一点,盯着她们搬运行李。”

顾玖说道:“这事和你没关系,你不要自责。”

青梅点点头,带着小丫鬟们,将箱笼里面的行李一件件拿出来放好。

顾玖丢失一件行李的事情,传到了谢氏耳中。

谢氏看着乱糟糟的院落,丫鬟婆子们也都在忙着收拾行李。

谢氏问道:“知道二丫头丢的是什么行李吗?”

春禾说道:“听说是书房的摆件。”

谢氏说道:“如果只是一些不值钱的摆件,丢了就丢了。你安排人告诉二丫头,让她别大张旗鼓的找行李。

回府第一天,行李丢了一件,我们是没多想,就怕大房的人多想。

万一大房以为,我们二房是在怀疑大房的人手脚不干净,到时候又要生出龌龊。”

春禾点头,“还是太太想得周到。只是,这个机会难得,太太不打算做点什么吗?”

谢氏板着脸,“都说了,刚回府,这个时候少生事端。老爷那里,还得指望着大房帮衬。将大房的人得罪了,万一影响到老爷的仕途,那就是得不偿失。”

春禾忙说道:“奴婢愚钝,竟然没想到这一点。”

谢氏冷哼一声,她何尝不想利用这个机会,同大房闹一闹。

反正闹起来,也是顾玖那小贱人的责任。

只是昨晚上,老爷再三叮嘱她,她不敢不听。

昨天家里大宝急性肠炎,忙了一天,没时间码字,所以今天就晚了。

从明天开始,更新时间恢复正常。

第90章 妯娌斗法(二更)

大太太张氏,一脸疲惫地回到松柏院。

老爷子三天两头的闹腾,她这个做儿媳妇的,少不得要跟着受点气。

回到房里,刚坐下,她问丫鬟芍药:“二房的人都安顿好了吗?”

芍药躬身说道:“回禀太太,二房已经安顿下来。另外,二姑娘的行李丢了一件。”

张氏奇怪,“行李丢了?怎么回事?”

芍药说道:“婆子送去芷兰院的行李,无缘无故少了一件。找了一圈,还没找到。有可能是在路上丢的。”

“行李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贵重吗?”

芍药说道:“东西倒是不贵重,都是一些摆件,听说不怎么值钱。”

张氏微蹙眉头,“二太太有没有说什么?”

芍药摇头,“二太太什么都没说。奴婢瞧着,二太太不想将此事闹大。听下面的小丫鬟说,二太太还派了人到芷兰院传话,让二姑娘不要大张旗鼓地找行李。”

张氏顿时笑了起来,“真是难得,她那人,竟然也有安分守己不闹腾的时候。”

张氏的语气中,充满了鄙薄和嫌弃。明显是看不上谢氏。

好好的当家太太,任谁也不乐意同一个妾扶正的女人做妯娌。丢脸,掉份。

也不知道二老爷顾大人当初脑子是不是进水了,娶个填房都好过将一个妾扶正。

芍药问道:“太太,要派人帮忙寻找行李吗?”

张氏说道:“当然要帮着找。二太太做继母的,不在乎小玖。我身为大伯母,可不能不在乎。

小玖可怜,几个月就没了娘,在继母手上讨生活。如今行李丢了,继母不帮着她找,我做大伯母的却不能袖手旁观。

你去安排人,大张旗鼓的找行李。我倒是要看看,谢氏有什么脸见人。”

芍药顿时笑了起来,“还是太太英明。二太太要丢人了。”

张是笑了起来,“她又不是第一次丢人。”

顿了顿,张氏又说道:“不杀杀她的威风,她还以为可以和本夫人平起平坐。哼,谢氏这人,迟早会闹腾的。单是府里的管家权,她肯定会和我争一争。”

芍药忙问道:“那怎么办?二太太若是真的和太太争抢管家权,这事奴婢看来,不太好处理。”

张氏轻蔑一笑,“谢氏想要管家权,她做梦。她敢伸手,我自然不会客气,直接将她的回去。

而且看谢氏的样子,是想将她的宝贝闺女高嫁。姑娘们说亲,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瞧着吧,有她为难的时候。”

芍药说道:“还是太太想得长远。另外,侯府得知二房回来,派了人过来。”

张氏说道:“你和侯府的人说,明日我会和二房一家一起前往侯府请安。”

芍药出门,按照张氏的吩咐办事。

芷兰院差不多收拾好了,只剩下几箱子的书本还没放好。

顾玖带着丫鬟们,将书籍按照内容分类,分别摆放。

王二丫,不对,王二丫已经改名为王依。

王依跟着顾玖,顺利来到京城。

她对一切都很好奇,好在桂嬷嬷的教导她都记在心里,跟在顾玖身边,勤勤恳恳的做事。

王依长得高,顾玖便让她帮着摆放书籍。

王依说道:“姑娘的书真多。”

顾玖笑了笑,问道:“想读书识字吗?我来教你。”

王依忙说道:“怎敢让姑娘教,奴婢脑子笨,学不好的。跟着青梅姐姐,能认几个字,奴婢就满足了。”

青梅那个学渣,竟然教起王依读书识字。学渣教书,不知道效果怎么样。

青竹从外面进来,“启禀姑娘,大太太身边的芍药姐姐过来了。”

顾玖闻言,“快请芍药姐姐进来。”

芍药被请进书房。躬身给顾玖行礼。

顾玖问道:“芍药姐姐过来,可是大伯母有吩咐?”

芍药笑着说道:“我家太太得知二姑娘丢了一件行李,很是担心。让奴婢过来问一声,丢失的行李,可有什么特点?

我家太太说了,二姑娘丢失的行李,无论如何都要找回来。姑娘家的行李,万万不能被人捡了去,坏了二姑娘的名声。”

顾玖意外。

之前谢氏特意派人过来叮嘱她,不要大张旗鼓地找行李。

怎么大伯母却反其道行之,看样子是要大张旗鼓地帮她寻找丢失的行李。

顾玖一边琢磨此事,一边说道:“区区小事,怎好让大伯母费心。”

“二姑娘千万别这么说。我家太太最是热心,二姑娘丢失行李,可不是小事。”

顾玖已然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

之前在花厅,她已经看出来,大伯母张氏同谢氏不对付,妯娌二人之间明显有龌龊。

谢氏不让她大张旗鼓的寻找行李,大伯母张氏得知后,偏要同谢氏对着干。摆明是要落谢氏的面子,让谢氏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