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太张氏来到芙蓉院,亲自恭喜谢氏。

谢氏笑眯眯的,心情好,精神也跟着好起来。

她招呼张氏落座,又是感慨又是感激。

张氏笑道:“我早就说了,二弟吉人自有天相。你看,不就被我说中了。弟妹如今可算能够放下心来,好好养身体。”

谢氏脸色潮红,她太过激动。情绪一直平复不了。

她对张氏说道:“多谢大嫂。这些天,辛苦大哥和大嫂,累你们四处奔波操劳。”

“弟妹说这话就太见外了。改明儿请客,弟妹多喝两杯就成。”

谢氏笑道:“那就说定了。”

丫鬟冬梅从外面进来,“启禀太太,隔壁侯府派人送来几坛子酒,庆贺老爷平安出狱。”

张氏提醒谢氏,“这一回侯府帮了很大的忙,老侯爷每天在外奔波,人都瘦了几圈。等二弟回来后,弟妹和二弟好好商量商量,抽个时间去隔壁侯府道一声谢,给老侯爷老夫人请个安。”

谢氏连连点头,“大嫂提醒的对。等我家老爷回来,我就和他商量。一定要重重感谢隔壁侯府。这次多亏了老侯爷四处奔波,我家老爷才能这么快出来。”

“谁说不是。亏得我们两家常来常往,关系一直维持着。出事的时候,侯府才会鼎力相助。换做别的人家,早就六亲不认,撇干净关系。”

张氏感慨了一番人情冷暖。

说到底,侯府还是很有人情味的。

因此顾府的人,也要做足礼数。不要把侯府的帮助当做理所当然。得罪了人,下次别人可不会尽心尽力的帮忙奔走。

谢氏又是一番感谢,还和张氏商量着,要送什么礼物到侯府。

两人还没商量完,姑娘们集体来到芙蓉院。

顾玥满脸堆笑,神采奕奕,眼睛都在发光。

顾大人平安出狱,最高兴的人莫过于她。

“给母亲请安,给大伯母请安。母亲,父亲什么时候能回来?我想死父亲了。”

谢氏乐呵呵的,“你们父亲这会正在宫里面圣,等到晚上,就能回来。”

顾珊说道:“是不是该让厨房准备两桌酒席,等父亲回来。”

谢氏点头,“多准备几桌。今晚上我们二房和大房一起用餐。大嫂,你意下如何?”

大太太张氏笑道:“弟妹邀请,我岂能不给面子。就准备四桌酒席,足够了。”

谢氏当即让春禾跑一趟厨房,让厨房准备酒席。

春禾领命而去。

顾玥脸颊红彤彤的,兴奋地问道:“母亲,海西伯府那边…”

谢氏原本的好心情,因为顾玥这话,瞬间被破坏殆尽。

她收起笑容,神情冷漠地盯着顾玥。

顾玥一脸茫然,不知道自己哪里又做错了。

谢氏先是“嗯”了一声,之后才说道:“过两天,我会派人到海西伯府送年礼。”

如果海西伯府收下年礼,两家的婚事自然要继续下去。

若是海西伯府拒绝年礼,那们婚事就有麻烦了。

顾玥虽然不明白谢氏为何不高兴,不过听到要给海西伯府送年礼,她还是高兴得笑起来。

她甜甜一笑,“谢谢母亲。”

大太太张氏似笑非笑地看着这一幕,没有作声。

其他人,也都是眼观鼻鼻观心,并不说话。

也就顾玥一个人在哪里高兴,满心想着,很快她就能嫁给赵二郎为妻。

顾玖没去芙蓉院,她坐在芷兰院的书房看书。

得知顾大人被放了出来,顾玖点点头,暗自嘀咕,刘诏果然守信,而且动作够快。

顾玖也挺好奇的,刘诏到底是通过什么办法打动皇后娘娘,救出了顾大人?

还是说,皇后娘娘针对顾大人,本身就是一出戏?

顾玖胡乱猜测一番,想不到答案,就不想了。

天色暗下来,顾府大门口挂上了灯笼。

短短数天时间,顾大人从高处跌落尘埃,又从尘埃回归。

就像是做了一场梦,梦醒后,一切都是过往云烟。

看着大门上的牌匾,顾大人不由得生出一番感慨,同时还做了一番深刻的健谈。

短短几天时间,足以让顾大人明白许多道理。整个人从身体到心灵,都得到了升华。

“老爷,快进去吧。大家都等着你。”

顾大人点点头,跨进大门,跨过火盆,又洗了个澡,洗掉晦气。

之后,他才来到花厅。

酒席已经上桌,众人都已经到齐,只等顾大人。

大老爷上前拍拍顾大人的肩膀,“总算回来了。回来了就好。”

谢氏又哭了,“老爷!”

她眼巴巴地望着顾大人。

顾玖等人也都站起来,叫了一声父亲。

大房的孩子们也都纷纷上前,给顾大人请安。

顾大人神情激动,眼眶中似乎有泪花闪烁,“好好好,大家都挺好的。坐下吧。”

大老爷拉着顾大人坐在身边,亲自斟酒,“二弟,来,我敬你一杯。这次你逢凶化吉,预示着否极泰来。从今以后大富大贵。”

“托大哥吉言。”

顾大人端起酒杯,一口饮下。

接下来,花厅气氛逐渐热闹起来,大家都说着吉利话。

顾玖注意到,今天晚上的酒席,顾老爷子罕见没有出席。

没有人提起顾老爷子,大家似乎都将他给遗忘了。

顾玖低头一笑,顾老爷子到底是不是故意假装荒唐,其实已经不重要。

不过他是不是装的,在大家心目中,他就是个荒唐的老人。

顾玖端起酒杯,一口喝光。

顾玥今晚喝了许多酒,脸蛋红扑扑的,眼睛却发着光,她显得很兴奋。

她拉着顾玖说话。

“二姐姐,这次父亲出事,苦了你。可惜鲁侯府提亲提得不是时候,要是等到开了年再来提亲,就是另外一个情况。二姐姐,你心里头别难过,以后肯定还会有更好的姻缘。”

顾玖似笑非笑地看着顾玥,“三妹妹有心了。我的事情无需你来操心,你管好你自己就行了。”

顾玥笑道:“二姐姐,我们是亲姐妹,你无需同我见外。你放心,将来等我嫁到海西伯府,你的婚事就包在我的身上。我一定给你说一门合适的亲事。”

顾玖嘲讽一笑,“父亲和太太都还活得好好的,我的婚事什么时候轮到三妹妹你来操心,还说包在你身上。三妹妹,你脸可真大。”

顾珍,顾琳,顾珺都偷偷笑掉了起来。

顾玥脸色通红,这回是羞的。

她气鼓鼓的模样,“二姐姐,你怎么这样。我一番好意,你不领情就算了,竟然还出言讥讽我。”

“对啊,我就是不领情。所以请三妹妹以后别再瞎操心。我真的不需要你的好意。”

顾玖半点情面不留。

顾玥冷哼一声,端起酒杯,一口喝掉。气死她了。

她暗搓搓的想着,就凭顾玖病秧子的名声,就算她不出力,顾玖也说不到好亲事。

这么一想,顾玥又高兴起来,转而拉着顾珊说话。

顾珊耐心地应付她,多半时间都是听顾玥说,她自己说的时候很少。

一顿酒席,喝到半夜才散。

青梅在前面打着灯笼,“姑娘当心。”

顾玖今儿喝的酒有点多,有些上头。

不过她还保持着清醒,脚步也很稳。

回到芷兰院,她就瘫在床上,动弹不得。

几个丫鬟伺候着给她洗漱,换衣,顾玖一个翻身,卷着被子呼呼大睡。

青竹捂嘴笑道:“姑娘喝醉酒不闹腾,真好。”

小翠连连点头,“顾玖喝醉酒的模样真好看。”

“知道什么叫做好看吗?姑娘盛装打扮,那才是真正的好看。”

这个晚上,顾府上下,都透着喜意。

谢氏尤其高兴,顾大人回来了,她又有了主心骨。

顾大人躺在床上,谢氏亲自给他擦脸。

擦到一半,顾大人醒来,抢过热毛巾,自己擦了一把脸。

“老爷醒了。妾身准备了醒酒汤,老爷喝一点。”

顾大人从床上坐起来,说道:“端来吧。”

丫鬟端着醒酒汤,顾大人一手接过,一口气喝光了。

擦擦嘴角,果然脑子清醒了些。

谢氏关心地问道:“老爷感觉好点了吗?”

顾大人点点头,拍拍身边的位置,“你坐这里。”

谢氏羞涩一笑,紧挨着顾大人坐下。

丫鬟们心领神会,全都自觉地退出卧房。

顾大人拉着谢氏的手,说道:“这些天,辛苦你了。”

谢氏摇头,“妾身不辛苦。为了老爷,妾身连自己的性命都可以不要。”

顾大人笑了笑,笑容意味深长,“你的心意我知道了。我要是真有个万一,你也不必如此。孩子们婚事需要长辈做主,我若是出事,你又不在,孩子们怎么办?”

谢氏顿时哭了出来,“老爷?”

她想起了之前几天的煎熬,心头慌得不行。

顾大人拍拍她的手背,“行了,别哭了。我这不是没事嘛。”

谢氏将擦掉眼泪,“老爷官复原职,妾身还没有恭喜老爷。”

顾大人自嘲一笑,“没什么好恭喜的。本官如果不是坐在那个位置上,也不会这一劫。”

谢氏张口结舌,不知道该如何说才合适。

顾大人又说道:“听说谢茂辞官了?”

谢氏心头紧张,她点点头,说道:“就是老爷出事的第二天,大哥上表辞官,太子殿下准了。如今大哥赋闲在家,每日看书听曲。”

顾大人闻言,讥讽一笑,“他日子过得倒是悠闲。背后暗算我,还想全身而退,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谢氏猛地抓住顾大人的衣袖,“老爷,真的是大哥害了你吗?他哪有那本事?”

顾大人笑了笑,“夫人也太小看谢茂的本事。他不仅有这本事,他还妄想全身而退,等事情平息后再找机会起复。以太子念旧的性格,他若是起复,至少官升一级。”

谢氏慌乱,脸色惨白,“这,这,大哥为什么要害老爷。”

“因为他是谢茂,这个理由足够吗?”顾大人表情冷漠地盯着谢氏。

谢氏不知所措。

转眼,顾大人又笑了起来,“行了,你别多想。官场的事情,不用你操心。你只需要管好内务就行。

另外,正月初一,在京命妇都要进宫朝贺。你准备准备,初一大早上,同侯府一起,带着小玖,玥儿,珊儿三个孩子进宫。”

谢氏惊了一跳,“妾身也要进宫朝贺?”

顾大人点头,“你是命妇,理应进宫朝贺。”

谢氏紧张,万万没想到,她还能进宫朝贺。

不过很快,谢氏又高兴起来。

熬了这么多年,总算熬到了今天。老天有眼啊。

苏氏是原配正妻又如何,如今享受夫贵妻荣的是她,而非苏氏。

谢氏志得意满,似乎已经从根本上狠狠压了苏氏一头。

谁让苏氏死得那么早。

谢氏问道:“老爷,为何还要带上三个孩子?”

“这是宫里的规矩,你把她们三个都带上。”

谢氏咬唇,还要带顾玖进宫,真不甘心。

“老爷,小玖身体不好,万一进宫冲撞了贵人,如何是好?”

顾大人似笑非笑地看着谢氏,“太太还是多关心关心玥儿,防着玥儿在宫里闯祸。至于小玖,无需操心。你若是遇到不能决断的事情,听听小玖的意见不会错。”

老爷让她听顾玖的意见,有没有弄错?

第143章 究竟是谁救了顾大人

一大早,顾大人提着礼物来到侯府。

他先到松鹤堂,给老夫人魏氏请安。

“平安回来就好。以后好好当差,不能决断的事情,多问问你的兄弟们。”

老夫人魏氏很感慨,顾大人也是流年不利,偏偏赶上这个节骨眼被调回京城,任的还是京城府尹一职。一不小心差点连命都搭进去了。

顾大人躬身说道:“累大伯母替我操心,侄儿不孝。”

老夫人魏氏说道:“你出那么大的事情,老身怎能不担心。你母亲去的早,她要是还在的话,你父亲估计还在朝堂上,还能替你们兄弟出点力。”

顾大人微微低头,沉声说道:“父亲的事情,不提也罢。”

老夫人魏氏叹了一声,“这次老天爷保佑,让你逢凶化吉,以后行事得仔细一点。

如今这京城啊,乱的很。你又处在京城府尹的位置上,老身知道你很不容易。

以后皇子皇孙们的事情,能避就避。实在是避不开,你找老侯爷替你出主意,别一个人扛着。”

“多谢大伯母关心,侄儿会谨记在心。”

老夫人魏氏挥挥手,“知道你在老身这里不自在。你去外院见老侯爷,他肯定有很多话要和你说。”

“侄儿告辞。”

顾大人跟随侯府小厮,来到外院书房面见老侯爷。

侯府大老爷顾知文也在。

顾大人先是郑重拜谢,“给大伯请安。这次侄儿能够平安出狱,多亏了大伯鼎力相助。侄儿感激不尽。”

老侯爷同侯府大老爷顾知文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的表情都有些凝重。

“不必多礼,起来吧。”

顾大人站起来,在椅子上坐下。

老侯爷盯着他看,然后神情严肃地说道:“这次你能平安出狱,并非老夫的功劳。”

顾大人一脸懵逼。

老侯爷继续说道:“老夫这几日一直在替你奔波,并且通过李侍中同皇后娘娘谈了两次,然而结果并不理想。

昨日听闻你被放出来,我和知文都很茫然。我还问知文,是不是他在私下里托了关系,你才会被放出来。

结果他告诉我,他的确托了关系,然而那些关系只能让你在狱中不受苦,却不足以让你平安出狱。”

侯府大老爷顾知文连连点头,“我托的那点关系,绝不可能帮助堂弟你平安出狱。从昨日得知你出狱开始,我和老侯爷一直在想,到底是哪路关系暗中使力,让你平安出狱。”

顾大人一脸茫然,“不是大伯和大堂哥你们帮我奔走,我怎么可能这么快出狱?”

老侯爷盯着顾大人,问道:“你仔细想想,谁有可能帮你出狱?会不会是你遗漏了哪路关系?听闻鲁侯府向你提亲,会不会是鲁侯的人脉帮了你?”

侯府大老爷顾知文说道:“如果是鲁侯的人脉,倒是有可能救出堂弟你。”

顾大人连连摇头,“绝不可能是鲁侯府的人脉关系救了我。

我出事的第二天,内子就派了人前往鲁侯府。鲁侯夫人避而不见,还说婚事就当没提过。

而且我不信鲁侯为人高风亮节,做好事不留名。若果真是鲁侯府出力救了我,鲁侯府早该派人上门,索要好处。

再有,我也不认为,我有值得鲁侯府费心救我的价值。

在西北的时候,我和鲁侯就极少来往,谈不上交情。所以,绝不可能是鲁侯府救了我。”

“不是鲁侯府,也不是我们侯府,那到底是谁救了你?总不能是天子突然想通了,就把你放出来吧。”

老侯爷充满了疑问。

侯府大老爷顾知文问道:“二堂弟,你仔细想一想,昨日进宫面圣可有遇到什么特别的人或是事情?”

顾大人皱眉深思,“昨日进宫,先是遇见了赵王,赵王对我可不客气。之后遇见了宁王府的公子诏,他感谢我替他找回玉佩,别的没说。”

老侯爷蹙眉,“我要是没记错,这次的事情,就是因为公子诏说玉佩丢了,然后找你报案。”

顾大人蹙眉,“老侯爷莫非是怀疑公子诏?”

紧接着,顾大人连连摇头,嘲讽一笑,“绝不可能是公子诏。这次我被下诏狱,全拜他所赐,他怎么可能主动救我。

而且,我不认为公子诏有这等本事。他要真能左右陛下的决定,宁王何至于被赵王死死压了一头。

就连东宫太子,性格那般软弱,也能压宁王一头。不可能,绝不可能是公子诏。”

老侯爷蹙眉,“老夫同意你的看法,公子诏应该没可能影响陛下的决定。”

刘诏在众多皇孙中,存在感很一般。大家都知道他是宁王的嫡长子,更多的就不清楚了。

他给众人的印象,就是一个稍显文弱的宗室公子。才学不出众,人品不出众,能力不出众。一切都很普通的皇孙。

这么一个普通的皇孙,突然间做了一件别人都做不到的事情,甚至能影响到天子的决定,怎么想都不可能。

于是乎,老侯爷也在第一时间否决了刘诏。

侯府大老爷顾知文问道:“那到底是谁救了二堂弟?二堂弟,你真的半点头绪都没有吗?”

顾大人摇头,“之前我一直以为是你们替我奔走,救了我。”

老侯爷叹了一声,“看来这世上还真有做好事不留名的人。既然对方不肯露面,暂且就先这样吧。”

顾大人带着满腹疑问,回到了顾府。

今日他没去衙门。

之前那个案子,已经移交金吾卫。由金吾卫出面调查薛家,东宫,东宫属官。

金吾卫是天子的鹰犬,他们才不怕得罪人。就算是太子,只要被他们抓住把柄,也能将太子拉下马。

金吾卫过去几十年战绩辉煌,有四五位王爷,栽在了金吾卫的手里。宗亲贵族,一二品高官,更是数不胜数。

朝堂从上到下,都恨金吾卫入骨。可是却又奈何不了金吾卫半分。

谁让对方是天子鹰犬,有天子做靠山,怕个屁。

谁敢和金吾卫作对,就等着被金吾卫干翻吧。

顾大人从诏狱出来,对金吾卫又怕又恨,下定决心从今以后对金吾卫敬而远之。

“大人有难事?”马师爷问道。

顾大人没瞒着马师爷,“老侯爷说,不是他救了本官。”

马师爷一脸懵逼,“不是侯府出力救了大人,还能是谁?”

顾大人蹙眉,说道:“本官也在疑惑。”

马师爷做了一个大胆的猜测,“不会是谢茂吧。”

“不可能,绝不可能。”

顾大人脸色都变了,“本官会被下诏狱,全拜谢茂所赐。谢茂一心想置本官于死地,他岂会救我。你不要胡说八道。”

“大人说的对,下官糊涂了。只是若不是侯府救了老爷,下官实在是想不出还有谁有能力救出老爷。”

顾大人紧皱眉头,在书房内走来走去。

他对马师爷说道:“那几天的行程,你一一道来。本官看看能不能找出线索。”

马师爷躬身领命,从顾大人下狱到出狱这几天,所有的行程,见过的所有人,他一一记录下来,请顾大人过目。

顾大人翻来覆去的看,看了数遍,还是看不出有谁有本事将他从诏狱救出来。

马师爷想了想,提醒顾大人:“大人,下官以为,能救老爷的,要么是宫里人,要么就是能在陛下跟前说得上话的人。

下官列了一个名单,这上面的人,都是能够影响陛下决定的官员。大人可有熟悉的?”

顾大人看着名单,看到了海西伯,不过他还是摇头,“这上面一个都不熟悉。”

至于海西伯,顾大人早就知道,他出事后,海西伯可没露面。更没有替他在陛下跟前求情。

所以不可能是海西伯。

马师爷收起名单,说道:“如此,就只剩下宫里的人。大人,你仔细想想,侯府在宫里可有熟人?”

顾大人仔细想了想,缓缓摇头,“没有。侯府过去在宫里有关系,但是随着那位娘娘过世,侯府和宫里就断了联系。”

马师爷皱眉,“下官实在是想不明白。难不成真的是陛下想通了,将大人放了出来?”

顾大人自嘲一笑,此事万万不可能发生。

他在陛下面前,才刷过两次脸。陛下能记住他的名字就算不错了,怎么可能突然想起他,又将他放出来。

除非有人在陛下耳边有意提起他的名字,并替他说了公道话。

想到这里,顾大人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可是念头闪得太快,他没有抓住。

顾大人说道:“去将顾全叫来。”

小厮领命而去。

很快,顾全被叫到书房。

“老爷找小的,可是有事吩咐?”

顾大人盯着他,说道:“将本官出事后,府中所发生的事情,你们的行程,接触过的人,事无巨细,全部记录下来。”

顾全有点懵,不明白顾大人这么做的目的。

马师爷提醒他:“大人让你写你就写,记得事无巨细,多小的事情别管有用没用,都要记录下来。”

顾全还懵着,他提笔,老实的记录下那几天发生的事情。

去了哪里,见过谁,什么时间,一一记录。

府里的事情,比如谢氏何时派谁去了何地,做了什么事情,也都记录下来。

顾老爷子跑出府邸这等‘大事’自然要记录在案。

“老爷,小的写完了。请过目。”

顾大人翻阅纸张,一行行快速浏览。

没看到有价值的线索。

难道他能出狱,真的是天降福禄?

顾大人看到后面的记录,随口问道:“老爷子跑出府邸,怎么回事?”

管家顾全摇头,“当时小的在外面奔波,具体情况并不了解。”

顾大人又问道:“老爷子跑出去,做了什么事,你清楚吗?”

管家顾全尴尬了,竟然一问三不知,这可不是一个合格的管家。

他忙说道:“小的这就找个人问问。”

“快去。”

顾大人并非是从这件事上面找到了线索,他是担心顾老爷子跑出去惹祸。

以防万一,哪天有人找上门讨要说法,他得提前了解情况。

管家顾全找来的人,正是守院门,看管顾老爷子的房婆子。

房婆子战战兢兢的,当差这么多年,头一次走进外院书房,她紧张到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放。

“奴婢参见老爷。”

顾大人先是嗯了一声,打量了一番房婆子。

接着开门见山的问道:“前两天老爷子跑出府邸,到底是怎么回事?让你看着老爷子,你就是这么当差的吗?”

顾大人官威甚重,他厉声质问,房婆子吓得跪在地上。

“老爷明鉴,此事不是奴婢的错啊。”

“不是你的错,那是谁的错?”

顾大人眼一瞪,房婆子战战兢兢地说道:“老爷子他要出府,奴婢拦不住啊。奴婢一个人,哪里是那些小厮的对手。”

顾大人冷哼一声,“你的意思是你没有责任,错的都是老爷子?”

房婆子连连摇头,“奴婢不是这个意思。奴婢,奴婢尽力了。”

顾大人板着脸,“说吧,老爷子为何要出府?别告诉本官,老爷子心血来潮,就想出府。本官要听真话,你胆敢有所隐瞒,让本官查出来,直接将你杖毙。”

一句杖毙,吓得房婆子两股战战。

她哆哆嗦嗦地说道:“奴婢猜测,或许是二姑娘同老爷子说了什么,刺激了老爷子,老爷子才会想到出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