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玖先是一愣,接着又大笑起来。

“六哥请坐。六哥误会了。你如今是有家室的人,我怎好贸然让你出资入股。生意有亏有赚,万一亏了,嫂嫂该怨我。”

顾琤缓缓摇头,“你嫂嫂是个大度的人,得知你要用钱,就催着我走这一趟。今日我带来了一千两,这一千两里面,大部分都是她的嫁妆银子。你不要嫌少。”

“不不不,我怎么可能嫌少。我感激还来不及。我只是和大家说了一声有个生意,可能赚钱,我没想到大家这么支持我。”

顾玖很诧异,也很感动。

她没想到胡氏如此大度,竟然主动送钱过来。

她的人品真的这么好?

顾琤笑了起来,“二妹妹可能还不清楚,现在大家都知道珍宝斋是你开的。珍宝斋独特的生意模式,很多珠宝铺子想学都学不来。你嫂嫂陪嫁里面也有个珠宝铺子,所以她很清楚你的事情,也很佩服你。

她还说,二妹妹的生意项目,虽然不清楚具体是做什么的,但肯定是极好的。二妹妹肯拉着我们一起赚钱,岂能不知好歹,万万将机会往外推。”

顾玖心生佩服,胡氏才是真正通透的人。

她和胡氏都没交流过,胡氏仅凭珍宝斋就做出这样的判断,真的了不得。

顾琤眼光不错,娶到了一个好妻子。胡氏绝对是贤内助。

“恭喜六哥娶到贤内助。”

顾琤眉梢眼角难掩喜意,“你嫂嫂挺有主见的一个人,有她打理内院,我很放心。”

顾玖好奇,“内院现在是嫂嫂在打理吗?”

第327章 大忽悠

少府家令收到顾玖的拜帖,有点懵。

他将拜帖里里外外看了几遍,拜帖上面只说了明日上门拜访,却没说为了何事而拜访。

管家躬身提醒道:“老爷子,诏夫人的人还等候在门房,等着老爷子答复。”

少府家令说道:“公子诏不在京城,诏夫人独自一人上门拜访,却不肯说所为何事,老夫心里头有些打鼓啊。”

管家一听,就问道:“老爷子是要回绝诏夫人吗?”

少府家令捋着胡须,沉默片刻,“告诉来人,老夫明日午时过后有空。”

言下之意,不会招呼顾玖留在府中吃饭。

若是上午有空,聊完了正事,自然要招呼一顿午餐。

管家领命而去。

次日午后。

顾玖带着厚礼,来到少府家令府中。

见到少府家令,她急忙上前躬身行礼,“晚辈见过老祖宗,老祖宗近来可好?”

顾玖执晚辈礼,今日只论亲戚关系,不论各自身份。

少府家令姓刘,宗室成员。论辈分,他比天子还要高一辈。虽然他还不满六十岁,比天子还小几岁。

顾玖称呼老祖宗是应该的,执晚辈礼也是应该的。

少府家令捋着胡须,“诏夫人客气。”

“老祖宗折煞晚辈。老祖宗若是不嫌弃,唤我一声小玖,家里人都这么称呼我。”

少府家令哈哈一笑,“你坐下说话吧。”

他翻着礼单,礼物很贵重啊。

“小玖突然登门,老夫心中诸多猜测。看到这份礼单,老夫心中更是颇多疑问。小玖可否告诉老夫,今日登门,又送上厚礼,所为何事?”

顾玖抿唇一笑,没想到少府家令会开门见山,直接问她的目的。

不过这样也好,省却不必要的麻烦,大家直奔主题。

顾玖也很干脆,直接拿出一大叠房契地契,放在少府家令的面前。

白仲设局,找人假扮从西北来的商人,成功用一万两从李家手中拿下整条雨花巷的房契和地契。

李家花五万两买下雨花巷,一万两脱手,整整亏损了四万两。

然而此时此刻,李家还觉着这笔生意很值得。要不然雨花巷就要砸在自己手中,成了累赘负担。

李家人还在嘲讽那个‘西北商人’,嘲笑西北商人是个傻缺。

就以雨花巷现在的情况,只有无业无产的游民,极端贫困人口,还有身份不明的人才会住在那里。

那种地方,收租都很麻烦。不是一般的麻烦,而是超级麻烦。

李家人,从上到下,都不愿意踏足那个地方。

有人能够从他们手中接手雨花巷,简直是谢天谢地。就算亏四万两也认了。

“老祖宗请看。”顾玖轻声说道。

少府家令微蹙眉头,满是疑惑,“小玖此举究竟何意?”

“晚辈以地契作保,想从少府借贷银子,还请老祖宗通融一二。”

少府家令愣了愣,“你是说,你要找少府借贷银子?”

顾玖点头,“正是!”

少府家令捋着胡须,没有急着做决定。

“你为何想到找少府借贷银子?少府从不做借贷生意。”

顾玖浅浅一笑,眼中闪烁着自信地光芒。

她语气温和地说道:“少府以前不做借贷,从我开始,少府就多了一项营生,借贷生意。

在我看来,少府是全天下最有钱的地方,这么多钱放在库房里,老祖宗不觉着浪费吗?

外面印子钱,高利贷横行,逼得无数小民破产,家破人亡,从有产者沦为无产者,甚至为奴为婢。严重一点直接上山落草为寇祸害地方。

如果有一个官办借贷机构,以低于高利贷的利息贷款给困难的小民,需要资金周转的大小商人。试问,这天下的借贷生意,各大私人钱庄,谁能和少府争锋?”

见少府家令不为所动,于是顾玖又加了一把火。

她加重语气说道:“就以少府一年借贷五百万两计算,月息一分,一年就有六十万两的收入。这还是最少的。

以我所了解的情况,光是京畿一带,一年在借贷市场上流通的银子不下于两千万两。

不说多的,少府做一半生意,一年借贷一千万出去,光是利息就有一百二十万两。如果将月息提高到一分五厘,一年就有一百八十万两的收入。

月息一分五厘,看似很高,但是比起高利贷动辄月息三分,四分,已经是良心价位。也是广大小民能够承受的价位。

以少府的背景,财力,只要老祖宗肯让少府进入借贷市场,私人钱庄将无生存土壤。

从今以后,除了私人钱庄的高利贷,小民也多了一个选择。他们可以选择上少府借贷,从而小民不会因为高利贷利滚利而家破人亡。

有恒产者有恒心。小民保住了家产,自然不会沦为奴婢,更不会上山落草为寇为祸地方。他们将继续做自耕农,有产者,继续为朝廷纳税。

若是这些小民破产,沦为奴婢,沦为流民,沦为草寇,也就意味着官府再也不能从他们身上收到一文钱的税。不仅收不到税,反过来还要花钱出兵剿匪,出钱安顿流民,加重各级官府负担。

由少府掌控借贷市场,以低息借钱给小民,保小民家产,如此利国利民,关乎经济民生大好事情,少府不做,谁做?

而且每年还能为少府带去上百万两的收益。以十年之功,若是少府能掌控天下一半以上的借贷市场,一年带来上千万两的收益绝非空口白话。如此好事,甚至能留名青史,老祖宗真要往外推。”

少府家令原本浑浊的目光,猛地迸发出灼热的光芒。

他问道:“有没有人说过你能言善道?”

顾玖抿唇一笑,一改之前的强硬,变得温柔起来,“倒是有不少人说我牙尖嘴利,巧言令色。”

“哈哈,这么说你的人,一定是因为吃了亏。小玖啊,老夫真是对你刮目相看。就凭你刚才这番言论,足以到朝堂上和朝臣们辩一辩。”

“老祖宗谬赞,晚辈当不起这样的夸赞。”

“不,你当得起。不过老夫有个问题想问一问,你刚才说的这番话,是你自己的想法,还是有高人在你背后指点?”

顾玖浅笑说道:“皆是晚辈自己的想法。”

少府家令闻言,顿时就对顾玖刮目相看。

“老夫之前小看你了。没想到你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思维独到。你知道为何少府不做借贷生意吗?”

顾玖摇头,“不知。”

少府家令又问道:“那你知道京城有哪几大钱庄吗?”

顾玖点头,“知道,京城有六大钱庄,个个财力雄厚。”

少府家令盯着她,“那你知不知道这六大钱庄背后的靠山都是谁?”

顾玖低头一笑,“老祖宗这是出题考我啊。虽然晚辈不知道六大钱庄背后的靠山具体是谁,不过我猜无外乎文臣武将,皇室宗亲。说不定我们宁王府也参了一股。可是哪又如何?”

少府家令眉头微蹙。

顾玖掷地有声地说道:“我就不信这六大钱庄的靠山能大过天子?天子一怒,伏尸百万。以天子之威,为少府做背书,别说六大钱庄,就算是十大钱庄,在少府的财力背景财力面前,都是个屁!”

少府家令先是一愣,紧接着哈哈大笑起来。

他指着顾玖,一直笑个不停。

笑过之后,他才开口说道:“你说的没错,天大地大,天子最大。别管他靠山多牛逼,都大不过天子。拼财力,少府认第二,天下无人敢认第一。之前是老夫一叶障目。说吧,你想借贷多少银子。”

顾玖满脸堆笑,“老祖宗肯从少府借银子给我,不知利息多少?”

少府家令哈哈一笑,“你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老夫岂能不答应你。月息,就按照你说的一分五厘,这已经是良心价了,这可是你自己说的。”

少府家令问她,“你还没说你想借贷多少银子?”

“我要借贷二十万两白银。”

原本顾玖的打算是借贷十万两,可是当话到嘴边的时候,她突然改口,直接借贷二十万两。

好不容易能从少府借钱,不多借一点,岂不是浪费了这次大好机会。

“期限多久?”

顾玖斟酌了一下,“一年半。”

“不行,老夫只能借贷一年。一年后你要连本带利,一共二十三万六千两,全部还给少府。”

顾玖咬咬牙,“一年就一年。”

此时此刻,顾玖很高兴,又很懊悔。

早知道能从少府借贷,她何必苦兮兮地攒钱,跟蜗牛一样扩充产业。

要是去年她就找少府借贷个几十万两,她的产业早就扩大的十倍。她早就做了富婆。

在顾玖的眼中,京城,江南,西北,遍地都是生意机会。

而且她有身份加持,除了李家这种不开眼的人外,她做生意,可谓是无往不利。

以她的头脑和生意模式,就没有不赚钱的生意。

这次吸取教训。

以后没钱,她就找少府家令化缘。

这次借贷二十万两,她争取下次直接借贷一百万两。

至于利息,以她的利润来算,利息完全不用在乎。

少府家令告诉她,明日派人到少府办手续,手续办好,就能从少府将银子拉走。

顾玖甜甜一笑,“多谢老祖宗。明日我会准时到少府办手续。”

少府家令端茶送客,顾玖也很识趣,起身,躬身告退。

等她离开后,少府家令就让人准备朝服,他要进宫面圣。

皇宫,兴庆宫。

少府家令身着朝服,端坐在椅子上。

他是少有的,在兴庆宫被赐座的人。

此刻,他正在和天子聊着少府借贷一事。而且内容全来自于顾玖的想法。

天子听完少府家令的话,问道:“这些都是顾玖说的?”

“微臣不敢欺瞒陛下,这些想法皆出自诏夫人之口。”

天子双手背在后背,在大殿内来来回回地走动。

“这个想法不错,如果一年真的能为少府带来上百万两的收入的话。”

“微臣对京畿一带的借贷市场也略知一二。”

少府家令下意识地用上了顾玖的词,借贷市场。

他继续说道:“京畿一带,尤其是自耕农,一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十家有八家都需要靠借贷度日。

不借贷,就得饿肚子,就没有种子,没有耕牛,也就意味着一年的收成无法保证。

这些自耕农一般是找当地乡绅借贷,春借秋还。还了借贷后,粮食不够吃,来年又得再次借贷,周而复始。

若是遇到灾荒年间,粮食减产,那么自耕农必定还不上借贷,只能卖儿卖女,卖田卖地,沦为无地佃农。

更惨一点,就只能自卖自身为奴为婢,或是沦为流民,落草为寇为祸地方。

而那些借贷的乡绅,多半背后都有一家或是数家钱庄支持。至于京城小民,商人借贷,那数量就更大了。”

顿了顿,少府家令继续说道:“陛下,据少府同京兆尹衙门统计,去年冬天,流落的京城的流民比往年多了将近一倍,大部分都来自于京畿一带破产的自耕农。更远的还有从西北逃荒而来。

这些人,已经给京城的治安带来了严重的问题。据京兆尹衙门盗曹所说,光是今年,京城内盗窃案件就比去年多了三成。多半都是流民所为。京城不少地方已经成为藏污纳垢,窝藏罪犯的温床。

微臣以为,必须下大力气整顿京城的治安,还要下大力气解决流民问题。由少府出面,掌控借贷市场,微臣以为可以从根源上减少流民的产生。至少少府不会逼得自耕农家破人亡。”

天子面容严肃,“那你有没有想过,少府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该怎么办?”

少府家令笑了起来,“诏夫人给微臣出了一个主意。她说,自耕农若是借了钱还不上,有两种办法解决,一是延长借贷期限,宽容一二年,容他们缓一缓。二是以工代酬,以酬还贷。小民苦于劳役,让欠钱不还的人去服劳役,倒是个不错的办法。”

“你只说了自耕农,那京城小民,商人又该如何处置?”

“抵押!”少府家令掷地有声地说道,“商人借贷必须有等值的抵押物品,或是房契,地契,或是等值的货物。小民有房产用房产抵押,有工钱则用工钱抵押。”

天子眉头紧皱,“你说的这些,都是顾玖和你说的?”

“大部分都是她想出来的办法,少部分是微臣自己想到的。”

“你倒是谦虚。”

少府家令郑重说道:“微臣不敢欺瞒陛下。”

天子嗯了一声,“想法很好,只是偏远乡民可不会到你少府来借贷几两银子。”

“可在当地县衙另设衙门。”

“荒唐!乡民苦于胥吏盘剥,你这是给乡民又增加了一层负担。”

少府家令说道:“陛下明鉴,借贷一事,完全不用经过县衙胥吏之手。所有借贷事宜,只归少府管,任何地方官府不得插手。但是,地方官府有监督的职责。”

“你这是打算招收几千账房小吏吗?”

少府家令笃定地说道:“诏夫人给微臣出了一个主意,微臣以为很好,特禀明陛下。”

少府家令斟酌了一下,说道:“诏夫人建议,招收退伍军人为借贷员,深入乡村,宣传朝廷制度,为乡民办理借贷。

以此杜绝高利贷残害乡民,残害陛下的子民。每个县可设两到十名不等账房,再设一人总领。工钱,以借贷多寡,收回贷款多寡衡量。

如此一来,既杜绝胥吏残害乡民,又能减轻朝廷负担,不用支付大笔的退伍费用。”

天子点点头,“此法倒是一举多得。没想到顾玖竟然还有治国之才。”

第328章 皇帝都是神经病

“刘诏现在在何处?”

天子突然问起刘诏的行踪。

少府家令心头有些打鼓。

陈监正陈大昌躬身说道:“启禀陛下,公子诏已经到达北荣王庭,具体的消息还要等些天才能收到。”

天子点点头,突然笑起来,“若是刘诏在此,朕此刻很想问问他,他当年是如何挑中顾玖。一个闺阁女子,嫁人不过一二年,竟然有这等见识,着实令朕意外。还是说她果真有独特之处。

叔父,你和顾玖谈了那么长时间,你认为顾玖是个什么样的人?”

少府家令正在惊讶刘诏竟然去了北荣王庭,紧接着就被天子问话。

他急忙收敛心神,躬身说道:“启禀陛下,微臣对顾玖的印象,一是聪慧,二是坦荡。她似乎无事不可对人言,有什么想法,都会坦坦荡荡地说出来。”

“哦?那朕还真想亲自考教考教她。来人,将顾玖请进宫,就说朕有话问她。”

陈监正躬身领命。

少府家令额头冒汗,担心自己是不是害了顾玖,心里头有些不安。

天子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关于刘诏行踪一事,叔父切莫说出去,此事目前保密。”

少府家令连忙称是,“微臣一定管好嘴巴,绝不透露一个字。”

“如此甚好!”

君臣二人继续就少府放贷一事聊下去。

陈大昌安排申常侍前往王府请顾玖进宫。

他站在屋檐下,并没有急着回大殿候命。

他望着天空,今儿又是个大晴天。

一个小黄门悄悄来到他身边,“启禀干爹,李德妃派人来问陛下今日可翻了牌子?晚上要歇在哪里?”

前几天,李昭仪终于晋升为李德妃。宫里又恢复了当初三妃鼎足之势。

陈大昌冷笑一声,“你收了李德妃多少银子,帮她来问话?”

“干爹饶命。”

小黄门跪在地上,一个巴掌接着一个巴掌,狠狠地往自己脸上抽去。

陈大昌哼了一声,“滚下去自己领罚,下不为例。”

“多谢干爹饶命之恩,儿子以后再也不敢了,儿子这就下去领罚。”

“去吧!以后李德妃派人来问任何事情,都别搭理。”

小黄门躬身退去。

陈大昌嗤笑一声,一个个都疯了。

小皇子才多大,李德妃就这么迫不及待吗?

最近宁王和赵王,都有往宫里面送美人。如今看来是时候让宁王送的美人侍寝,分一分李德妃和江淑仪的宠爱。

顾玖回到王府,还没来得及歇息,门房禀报,说宫里派人叫她进宫。

“不会出什么事吧?”青梅担忧不已。

门房又说道:“宫里来的人,这会正在碧玺阁喝茶,王爷亲自招呼。王爷让大夫人即刻过去,早去早回。”

顾玖忙问道:“宫里来的人是谁?”

“回禀大夫人,来的人是申常侍。”

顾玖点点头,申常侍她知道,年纪轻轻坐上高位,还挺受天子器重。

她还知道,申常侍同胡氏的娘家是同乡,两边私下里一直有来往。

申常侍亲自来,也就是说召见她的人是天子?

天子为何召见她?

她心头忐忑不安,也不敢怠慢天子身边的红人,穿戴妥当后,急匆匆赶到碧玺阁。

还在门外,就听到宁王同一个陌生的声音发出哈哈哈的大笑声,看来二人相谈甚欢。

经过通禀,顾玖走近花厅。

“老大媳妇,这位是申常侍。”

“见过申常侍。”

“诏夫人客气。既然人到了,就随咱家进宫吧。陛下可不耐烦等人。”

顾玖一听,一惊,故作诧异地问道:“是陛下召见?”

申常侍似笑非笑地看着顾玖,“自然是陛下召见。诏夫人走吧。”

顾玖朝宁王看去。

宁王神色凝重地对她摆摆手。

顾玖心中了然,宁王的意思,是叫她谨言慎行,少说少错。在天子面前,切忌乱说话。

顾玖怀揣着一颗不安的心,跟随申常侍出王府,进皇宫。

一路到兴庆宫,这路上就没停过,一直在赶。

经过通禀,她被请进大殿。

见到端坐在一侧的少府家令,顾玖恍然大悟,终于知道自己为何被叫到皇宫问话。

“孙媳妇参见陛下,陛下福寿安康。”

“谢陛下。”

顾玖微微垂首,站在大殿中央,等待天子垂询。

天子开门见山地要求:“说说你对少府放贷一事的看法。”

顾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不安,尽量表现得镇定自若,“孙媳以为,钱,国之重器,世人为之疯狂。就该如盐铁一般,掌握在朝廷手中。

借贷一事,上至朝廷,下至升斗小民,都无法避免。此事关乎民生社稷,岂能由私人钱庄随意操控。

私人钱庄只管放贷收钱,月息三分,四分,而且利滚利,分明是要逼死小民。

小民破产,沦为流民的时候,私人钱庄可曾出过一分一厘的钱赈灾,为朝廷解忧?小民破产,上山落草为寇的时候,私人钱庄可曾承担过责任?

他们只管赚钱,为了赚钱无所不用,将天下老百姓手中的钱都赚到了手里,却坐视天下民不聊生。

说他们赚老百姓的钱,归根结底,他们是从朝廷手中抢钱,是从陛下手中抢钱。

他们将纳税的小民逼迫成流民的那一刻,就等于是在和朝廷和陛下作对。所以孙媳以为,必须由少府出面,杀一杀天下的私人钱庄,为小民谋福。让天下草民都知道朝廷一直心系百姓,陛下一直心系民生。”

少府家令暗暗松了一口气,他就知道顾玖很能忽悠。

天子面带微笑。显然顾玖这番话,说到了天子的心坎上,令天子十分满意。

天子说道:“你这番话应该让文武百官听一听。你一介内宅妇人都比那帮朝臣有见识,他们应该感到羞愧。”

“陛下谬赞,孙媳只是说说自己的想法,不敢同朝臣们比肩。”

天子背着手,来来回回地走动,“的确该狠狠整治私人钱庄,杀一杀天下私人钱庄的威风。这件事不能让朝堂六部插手,此事朕要交给少府来办。”

少府家令微微躬身,“请陛下吩咐。”

“先从京城开始,朕要杀一儆百,要让天下高利贷知道胆敢残害朕的子民,朕要他全家陪葬。”

少府家令浑身一哆嗦,既是紧张也是兴奋。少府多久没干这种大场面了,真是激动人心的时刻。

天子又说道:“具体章程,就按照之前商量的条陈去办。朕希望叔父一心为公,为刘氏江山出一份力。”

“微臣绝不辜负陛下的期望。”少府家令掷地有声地说道。

杀私人钱庄,多好的事情啊。他当然要大办特办,狠狠地办。任何人休想从他手中抢走这难得一遇的机会,更别想从他手中抢走权柄。

少府家令快六十了,激动得脸色涨红。他朝顾玖看去,很是感激。

顾玖瀑布汗,她只是为了忽悠少府家令借钱给她,才会高屋建瓴地抛出少府参与借贷市场,涉及民生社稷的话题。

她以为少府家令听过就算了,就算真要做,也可能是小打小闹。

却没想到,少府家令的办事效率杠杠的。她前脚刚离开,少府家令就跑到宫里一力促成此事。

而且天子不经廷议,就同意了这个提议。

这效率,将穿越而来的顾玖活生生地吓了一跳。

这办事效率太快了,比后世的效率都要快。

天子一言而决,完全不用经过廷议。直接用商业的手段对付私人钱庄。

既然是商业手段,当然不用经过廷议。

其实天子自己也清楚,这事没办法廷议。廷议百分百被反对。

就如顾玖所猜测的那样,各大钱庄背后的靠山,就是朝中的文武百官,皇室宗亲。

断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

试问,天子摆明了要从大家口中夺食,文武百官和皇室宗亲能答应吗?

肯定不答应啊!

既然如此,廷议已经毫无意义。直接让少府用商业手段打压私人钱庄,更实在一点。

至于少府家令为何如此积极地促成此事,当然是为了钱,更是为了权。

少府家令,说白了就是天子的大管家。替天子管家,还要替天子开源节流。

放着这么好的赚钱机会不要,他又不傻。

这么好的在天子面前露脸的机会,他能放弃吗?当然不能!

而且还能借此机会揽权,少府借贷部门一旦成立,他手中的权柄将成倍增加。

又能得名,又能得权的好事,他不积极一点能行吗?

所以他感激顾玖给他打开了一扇窗,让他在接近六十岁的年纪,开启了事业新高峰。

只要此事顺利,他至少还能在少府家令的位置上再干十年。

就算新皇上登基,也不会轻易撤换他。

顾玖以为没自己事,她很快就能出宫回王府。

却没想到天子话音一转,问了她一个要命题。

“以你的见识,你认为哪位皇子配为君者?”

顾玖一听,顿时卧了个大槽。

天子啊天子,我和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为何要给我送命题。

这个问题回答不好,她是真的有可能送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