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玖收敛心思,朝湖阳看去。

湖阳果然已经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她轻咳两声,湖阳才回过神来。

湖阳有些含羞,“忘了给你介绍,这位是我大侄子媳妇,诏夫人。”

顾玖微微颔首,“久闻高僧大名,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小高僧含笑打量顾玖,笑容纯洁无害,“贫僧无望,高僧之名,愧不敢当。女施主叫贫僧一声无望即可。”

无望?

这个法号有些名堂。

“无望大师想来已经知道我来此地的目的。”

无望微微点头,“湖阳施主盛情挽留,贫僧感激不尽。然而贫僧心意已决,不会更改。两位施主喝杯清茶,便回吧。”

顾玖了然一笑,“其实来之前我就知道我不可能说服你改变主意,之所以还是来了,一是想替姑母尽一份力,二是我很好奇无望大师。世人对你的评价,可是毁誉参半。”

“世人毁我,谤我,赞我,贫僧并不在意。”

湖阳伸手拉着顾玖的衣袖,“大侄子媳妇,你快帮我劝劝。别说那些有的没的。”

顾玖抿唇一笑,“姑母可否到门外等候,我有几句话想单独同无望大师说。”

湖阳郡主不乐意,“非得我离开吗?”

顾玖笑了笑,附耳说道:“姑母在这里,小高僧会不好意思。”

湖阳郡主恍然大悟,“那,那我就去外面等候。你要快一点。”

“姑母放心。”

湖阳起身离开。

静室内,就只剩下顾玖和无望二人。

顾玖不加掩饰地打量对方,“无望大师对湖阳郡主怎么看待?”

无望面无表情,沉默片刻才说道:“她迷失了自己。”

顾玖扬眉一笑,“对于你和湖阳之间的关系,不知大师自己怎么看待?”

无望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心虚,愧色。

他就是个有佛性的人,“缘起缘灭,是时候了结这一切。”

看来并不是她的想法太过龌龊。而是这两人的确发生了超越一般男女的关系。

“大师可知道,湖阳郡主极为爱慕你。为了留下你,特意请我出面。”

“贫僧心意已决。”

“我也没认为自己有能力说服大师留下。大师人可以走,但是走之前,能不能认真了结你和湖阳郡主之间的这段关系?”

无望的面瘫表情终于有了变化。

他微蹙眉头,“贫僧以为已经说得很清楚。”

顾玖微微摇头,“还不够清楚。请你彻底斩断她的念想,斩断一切可能,不给她留下任何余地。断就断得彻彻底底,干干净净。”

沉默良久,无望点点头:“贫僧知道了。贫僧会依夫人所言,彻底斩断同湖阳施主的一切联系。”

“多谢大师。”

“夫人客气。夫人要走,贫僧有两句话想说。”

“大师请说。”

无望观察顾玖的眉眼,“夫人当心火。”

顾玖眉眼微动,“大师是在替我相面吗?”

无望面无表情地说道:“夫人遇事保持本心即可。”

顾玖说道:“大师既然能相面,又主动开口提点,可否说得详细些?”

无望却摇头,“看在湖阳施主的面上,贫僧破例提点一二句。可一可二不可再三。”

顾玖颔首,“我明白了,多谢大师提点。不过我还有一个疑问,大师可曾替湖阳相面?你看出她和你之间是孽缘还是良缘,未来会怎么样?”

无望缓缓闭上眼睛,默念佛经。

这是结束谈话啦?

顾玖嘴角抽抽,“大师再见!”

第438章 京城的天要变了

从相国寺回王府,湖阳一路哭。

“他不要我了,他好狠的心啊!他就是负心汉!”

湖阳哇哇的哭,一边哭一边不忘数落无望小高僧。

这已经是第一百零几次骂小高僧负心汉。

顾玖一开始还劝两句,到后来她自觉闭上嘴巴,做个安静如鸡的倾听者就行了。

必要的时候,递一张手绢给湖阳,叫她擦擦眼泪。

“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小高僧他要走了,他不要我了,本宫该怎么办啊!”

这已经是第八十几次问怎么办这个问题。

“他走了,本宫也不想活了,本宫死了算了。”

这是第六十几次提到死。

真没见过哪个真心想死的人,死之前会说这么多死,而且还这么密集地提到死。

看来湖阳是真不想死。

都惜命!

“我心好痛啊,我命苦啊,我该怎么办,呜呜…”

心好痛应该也提了七八十次。

不过都比不上负心汉。

负心汉始终高居人气榜榜首位置,风头无两。

“大侄子媳妇,你说他怎么这么狠心啊。临走之前,还那么狠心赶走我,我不活了。”

大侄子媳妇也就叫了八九十次吧。

顾玖已经麻木了。

“你说男人怎么都这么狠心啊!一日夫妻百日恩,我与他这么多个日日夜夜,难道他都忘了吗?”

顾玖麻木的心又心塞了一回。

她真心不想听别人的床头八卦。

尤其是一个寡妇同一个小高僧的八卦。

真心辣眼睛。

湖阳哭得双眼红肿,声音沙哑,“大侄子媳妇,本宫哭了这么长时间,你怎么不安慰本宫?你是不是嫌本宫烦啊!”

顾玖摇摇头,“我是怕一开口就破坏了姑母的情绪。”

好不容易酝酿好情绪而且哭了一路,她怎么好意思打扰。

湖阳握住顾玖的手,特别的热情,“大侄子媳妇,我就知道你是真心替本宫着想。都这个时候,你还考虑到本宫的情绪不便受到打扰。呜呜…你真是本宫的贴心小棉袄。”

容她先吐一吐。

“大侄子媳妇,你这是怎么了?不会是又有了吧。”

顾玖摇头,伤心地说道:“车子不稳,有点晕车。”

“晕车不怕,一会进了城就好了。”

“我知道。多谢姑母关心。”

“你不用和本宫客气。你帮了本宫这么多,本宫得感谢你。不如你随本宫回郡主府,我叫厨房置办酒菜,晚上我们两好好喝一杯。”

说完,湖阳郡主一脸喜笑颜开。

顾玖:“…”变脸速度太快,我有点适应不良。

“姑母不伤心了吗?小高僧就要离开京城了。”之前还哭得那么惨,这会又笑出来,精分吗?

湖阳满不在乎地说的:“他要走就让他走吧,男人的心飞走了,人也留不住的。本宫…本宫只能在梦里和我的小高僧私会,我一定会想他的。”

顾玖眼睛抽抽,艰难地说道:“姑母能想开就好。”

“本宫怎么可能想得开。”湖阳说完,又哭了起来。

顾玖心很累。

她不该多嘴的。

湖阳哭了会,才擦着眼泪说道:“其实本宫分得很清楚。小高僧是小高僧,他是他?”

顾玖不懂。

不都是一个人吗?

湖阳推了她一把,“你不懂,你太年轻。”

顾玖偷偷翻了个白眼,她的确不懂。

中年人的感情生活,难以理解。

顾玖不打算去郡主府喝酒。

她谢绝了湖阳郡主的邀请,将湖阳送进郡主府,就准备离开。

郡主家令站在大门口,一脸焦急。

见到湖阳郡主,终于有了主心骨。

“娘娘,不好了,宫里出事了。”

郡主家令朝顾玖看去。

湖阳郡主眼一瞪,“那是本宫的大侄子媳妇,有什么不能当着她的面说。”

“娘娘误会。下官刚得到消息,陛下在批阅奏章的时候,突然昏迷不醒。”

顾玖直接从马车上跳下来,奔到郡主家令面前,压低声音问道:“确定是陛下昏迷,不是其他人?”

“千真万确。这么大的事情,下官不敢乱说。”

“陛下昏迷了多久?醒了吗?”

“醒没醒不清楚。下官只知道陛下昏了过去。”

顾玖连珠炮问,“陛下昏迷之前,可受过什么刺激?是不是有人冲撞了陛下?”

“没,没有。下官得到的消息,是说陛下批阅奏章的时候,突然说头晕,紧接着就昏迷了过去。”

顾玖脸色凝重,又问道:“陛下昏迷的消息,是不是已经传遍了京城,所有人都知道了?”

“宫里封锁了消息,应该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下官是从少府那边得到的消息。”

湖阳郡主急得不行,“本宫得去宫里看看。”

“姑母,我随你一起去。”

“好,我们一起进宫。腰牌带了吗?”

“带在身上。”

二人重新上了马车,启程前往皇宫。

顾玖不放心王府,叫青梅她们转道回王府盯着。若是有拿不定主意的事情,就请教王府家令。

青梅几个人知道事关重大,乘坐另外一辆马车回王府。

到了皇宫,递了腰牌,验明正身,顺利进宫。

两人先赶往长春宫,淑妃娘娘那里。

“母妃,母妃!”

湖阳嗓门大,还在大殿门口就叫了起来。

“老大不小,还这么不稳重,不像话。”

萧淑妃经历去年中毒一事,明显老了。呈现出她这个年龄段该有的老态。

湖阳三步并作两步,急匆匆来到萧淑妃跟前,“母妃,女儿听说父皇病重,可是真的?”

萧淑妃扫了眼跟在后面的顾玖,然后挥挥手,宫人全都退下,只有一二心腹留在大殿。

顾玖先请安,之后自觉在下首位置上坐下。

萧淑妃压低声音说道:“这事你怎么也知道了?”

“这么说父皇昏迷不醒是真的?”湖阳神色凝重。

萧淑妃叹了一口气,“陛下突然昏迷不醒,着实令人忧心。”

“父皇病重危机,母妃为何还在长春宫,而不是在兴庆宫?”湖阳问出心中疑问。

萧淑妃脸色一板,“你当本宫没去兴庆宫吗?连宫门都没进去,就被陈大昌那个贱奴给挡了出来。陈大昌口口声声说陛下口谕,除太医和几位大臣,任何人不经允许不得进入兴庆宫一步。谁敢进去,杀无赦。”

湖阳浑身一抖,“这么严重!”

萧淑妃忧心不已,“实际情况可能比这更严重。陛下毕竟上了年纪。”

是啊,都快七十岁的老人。

现代医疗发达,六七十岁的人也免不了一身病。更何况是在古代。

做皇帝能活到六七十岁真的是少有的长寿。

更要命的是,天子平时还不注重保养。三天两头召后宫美人侍寝,偶尔还要吃两颗丹药。

顾玖估摸着,天子突然昏迷,极有可能是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脑梗的可能性极大。

如果是脑梗,以现在的医疗水平,那就麻烦了。

湖阳闻言,都快疯了,“那该怎么办?王兄还在外地,等得到消息再赶回来至少也是一个月以后。一个月时间,天都变了。”

“闭嘴,不准胡言乱语。陛下是天子,自然有上天保佑,肯定不会出事。”

萧淑妃嘴上说着不会有事,心里头其实比谁都担忧。

成年皇子全都不在京城,万一陛下三长两短,真是要命啊。

难道真要让李德妃的小皇子坐上龙椅?

不可能!

就算坐上去,也要将人拉下来。

顾玖轻咳一声,二人都回过神来看着她。

顾玖轻声问道:“娘娘,不知公子诏和公子议此时在何处?”

“是啊,是啊,王兄不在,刘诏在也能顶事。”湖阳附和道。

萧淑妃说道:“刘诏刘议兄弟,这会同其他皇孙,都在兴庆宫门外等候消息。陛下不醒,他们不会离开。这也是以防万一有人在眼皮子底下来阴的。”

“公子他们守在兴庆宫门外,能及时得到里面的消息吗?”

萧淑妃叹了一声,“本宫也不清楚。陛下这会是清醒还是昏迷,本宫都不知道。陈大昌那个贱奴,总有一天不得好死。”

见萧淑妃脸色不好,湖阳赶紧安抚,“母妃别生气。陈大昌拦着所有人,其实也有好处。什么学贵妃,李德妃想刷手段,也没了机会。”

萧淑妃点点头,“你说的对。拦着所有人不让进,那么大家都没了机会。只要陛下能醒来,一切风波都会消失。”

顾玖却没有萧淑妃那么乐观。

天子毕竟是快七十岁的人,突然昏迷,情况恐怕不乐观。

空气似乎已经凝固,每个人都感觉呼吸不畅。

明明天气有些凉,却都出了一身冷汗。

天空阴沉沉,像是暴风雨即将来临。

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外加六位尚书大人,九位大人安坐在偏殿,静候消息。

每位大人都是面色凝重,眉头紧皱。

天子突然昏迷,这可不是好兆头。

联想到天子的年龄,众人心里头都多了一层担忧。

天子没有立下皇储,成年皇子们又都在外地,万一天子有个三长两短,京城怕是要乱一乱。

尚书令大人扫了眼众人,轻咳一声,瞬间将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

他一副忧心忡忡地模样,“老夫以为,该提早做好准备。必要时候,派出八百里加急,将各位王爷皇子请回来。

同时由兵部下令,各边关将领恪守职责,无论听到任何传言都不得擅自离开驻地。

还还派人通知京营及时做好准备,以防万一。京城内,金吾卫凶名在外,该将韦忠叫来,叮嘱一番。”

中书令大人冷笑一声,“依着老夫的意思,这个时候,首先该派人将李德妃还有小皇子看管起来,以免有人别有用心。”

尚书令大人蹙眉,却没作声。

“李侍中,你怎么看?”中书令大人直接点名。

李侍中是在场官员中最年轻的一位,不到五十。然而无人敢小看他。

能在睿真崔皇后过世后,还能得到天子的重用,手段可见一斑。

李侍中说道:“陛下醒来,有醒来后的处置办法。陛下没醒来,自然有没醒来的处置办法。”

“那以你看来,陛下是醒来还是不醒来?”

李侍中当然不会上当,“醒来或是不醒来,都是五五之数。我们现在在这里讨论没用,还是先听听太医怎么说。”

中书令大人不满李侍中圆滑的回答,提醒道:“陛下快七十了。”

人生七十古来稀。

这年头有几个人能活到七十岁。

历朝历代皇帝,能活到七十岁的更是凤毛麟角。

众人顿时更加忧心。

中书令大人又说道:“得早做准备。”

“那依着大人的意思,先派人将李德妃母子看管起来?”兵部尚书问道。

中书令大人哼了一声,“非常时刻,非常手段。在座诸位,也不希望出乱子吧。”

没人希望出乱子,新老交替,最好能和平过渡。

流血杀戮,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杀到自己头上。

无辜的死伤者,每一次宫变都避免不了。

中书令和尚书令二位大人,都趋向早做准备。

于是乎,大家又都看着李侍中。

李侍中的态度也很关键。

最好是三位大人同时拿定主意,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即便事后天子醒来,追究责任,也是众人一起承担。某人休想置身之外。

李侍中低头一笑,“罢了,本官先去寝宫,问问太医的意见在做决定。”

“同去,同去。”

九位大人,一同前往寝宫。

申常侍守在寝宫门口,却根本拦不住这几位大人。

七八位顶尖太医围着龙床,替天子诊治。

陈大昌就守在一边,神情平静,看不到丝毫的慌乱之色。

“如何?”李侍中率先问道。

太医院院正悄声说道:“陛下有中风的迹象,正在放血。”

中风!

这能好得了。

在世人的观念里,中风意味着离死不远了。

几位大人忧心忡忡,更加担忧。

李侍中再次问道:“陛下何时能醒来?”

太医院院正斟酌了一下,才说道:“顺利的话,最迟明早就该醒来。如果明早没有醒来,诸位大人早做准备。”

几位大人脸色剧变。

李侍中追问,“陛下若是顺利醒来,有哪些后遗症?还能正常上朝处理政事吗?”

太医院院正额头冷汗直冒,硬着头皮说道:“陛下若是能醒来,极有可能偏瘫。”

这下麻烦了。

众人面面相觑,又飞快拿定了主意。

还是得按照之前商量的办,赶紧召回各位王爷皇子,早做防备。

李侍中却不放弃,“情况顺利的话,陛下最快什么时候能醒来?”

“如果一切顺利,陛下最快也要傍晚时分才能醒来。”

李侍中当即做了决定,“那我们就等到傍晚。若是傍晚陛下未曾醒来,再做打算。”

尚书令浑浊的目光突然变得狠厉,“你这是拖延时间。”

李侍中冷冷一笑,“只是晚了几个时辰而已,尚书令大人如此迫不及待,让本官心生怀疑。”

尚书令大人怒斥,“本官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大周的江山社稷。你故意拖延时间,莫非你不希望诸位王爷皇子们回京?”

“尚书令大人莫要胡说八道。没有取得陛下的旨意,擅自召回在外的诸位皇子。等陛下醒来问罪,你担当得起吗?”

“为了江山社稷,本官豁出去了。”

李侍中冷哼一声,“没有我们门下省的印章,我倒是看看这份政令能不能出皇宫。”

尚书令大人猛地扭头,朝中书令大人看去,“你们中书省什么态度?”

中书令左右权衡,“姑且就再等一会,等到傍晚再做决定也不迟。”

尚书令大人连连讥讽,“傍晚做决定,政令也要等到明日一早,才出得了皇宫。说是只耽误几个时辰,这一耽误,分明是一天一夜。本官看你们根本没有将大周的江山社稷放在心头,只会替自己的身家性命考虑。”

第439章 偏瘫

皇宫气氛越发压抑沉重。

大家都盯着寝宫方向。

有人盼着天子醒来,自然就有人盼着天子长睡不醒。

当黑夜笼罩大地,偏殿内烛火摇曳的时候,许多人心中似乎已经有了答案。

“做决定吧!”

“尽快召回身在外地的诸位王爷皇子。”

“边关将领,不得擅动。”

“依着老夫看,得想办法掣肘鲁侯,以防他狼子野心。”

“是该小心鲁侯。”

“京营也要派可靠的人盯着,以防万一。”

“李侍中,你也说说吧。大家都表态了,就只剩下你默不作声。莫非你还要坚持己见?”

李侍中不动声色地朝寝宫方向瞥了眼,“急什么?宫门已经落锁,这个时候做决定,也要等到明儿早上签发政令。”

“现在做决定,明儿宫门一开,政令就能出宫。李侍中,你不要再拖延时间。”

“李侍中,你到底作何想法?难不成陛下昏迷前有交代你什么?”

“不可能!陛下昏迷的时候,李侍中根本不在场。”

几个大人,全都对李侍中怒目而视。

一副李侍中不和他们站在一起,就是大家敌人的模样。对待敌人,自然不会客气。

李侍中冷冷一笑,“罢了!本官就同流合污…”

“荒谬!我们都是为江山社稷着想。”

“李侍中请慎言。你一直反对召回诸位皇子,难不成你想扶持小皇子?”

“李侍中,你分明是狼子野心。”

偏殿内,众人齐声鞭笞李侍中,非要在他头上按上各种罪名才甘心。

多好的机会啊,不趁机将李侍中打趴下,简直对不起自己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

就在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申常侍急匆匆来到偏殿,“诸位老大人,陛下醒了!”

“你刚说什么?”

“启禀诸位老大人,陛下刚醒来。诸位老大人赶紧过去吧。”

“陛下怎么突然醒来?不是说很可能醒不来吗?”

“陛下乃是天子,自有上天保佑。”申常侍似笑非笑地看着急不择言的某位老大人。

众人神情凝重,纷纷起身,前往寝宫。

每人心思各异,却都透着一点小心翼翼。

陛下醒来,风波过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