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书院的名声已经足够响亮。”

“还需要更响亮,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周第一书院。”

顾玖力争上游,刘诏全力支持。

转眼到了殿试。

转眼到了放榜的日子。

一如之前的判断,状元是南方人,剑南道人士。

榜眼不出意外,妥妥的北方人。

杨季则被点为探花。

这是山河书院成立以来,在殿试中获得的最好名次。

科举落下帷幕。

几家欢喜几家愁。

生活秀再无顾虑,大书特书山河书院的丰功伟绩,连着三期,为山河书院做了一回效果极好的软广告。

弄得很多落榜的举子心动不已。

免费读书?

免费吃饭住宿?

免费笔墨纸砚?

还有免费的衣服鞋袜。

还有开放式的图书馆,藏书上万册。

还有机会得到三元公,孙状元,前中书令李大人的亲自指导。甚至有可能成为三位大佬门下弟子。

诱惑力太大了。

不能不动心啊。

就连国子监落榜考生,也都生出了转学到山河书院读书的想法。

“以前徐闻的文章还不如我,结果呢,这回徐闻榜上有名,而我名落孙山。想来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没有遇到名师指导。”

“徐闻当初什么水平,大家心知肚明。在座的,谁自认比徐闻差?结果最差的徐闻上了榜,我们一个个却都榜上无名。”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不服气啊!

“真要报考山河书院吗?”

“国子监已经有所改进,或许我们该继续留在国子监。”

“国子监现在搞的那一套,都是照搬山河书院。与其继续留在国子监,不知道下次会试什么情况,不如去山河书院搏一把。”

“徐闻都能拜师三元公,我们不比他差,想来也能顺利拜师三元公。”

一群国子监落榜学子,很快分为了两派。

一派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更倾向于留在国子监。

一派则是坚决要去山河书院。

很快,文青书局售卖的考试冲刺习题集,又迎来一波销售小高峰。

买者如云,而且很多都已经取得了举人功名。

买书的时候,还不忘问一声,“山河书院报名处在哪里?”

“集市公房,知道在哪里吗?不知道啊。那知道大槐树广场吗?广场边上那栋两层楼就是集市公房,报名处就设在里面。走过去就能看见大大的报名处三个字。”

举人们怀里揣着习题集,来到集市公房,偷偷摸摸打量环境。

结果定睛一看,特么的,全是熟面孔。

“许兄也来报名?”

“真巧,孙兄也在。”

“不知李兄准备得如何?”

大家打着招呼,掩饰着尴尬。迅速领取了报名表,报完名,跑路。

王学成忙死了。

报名处从早到晚,就没少过人。

差点忙到错过杨季的酒席。

如果说,这个时候,大家报名山河书院,还有那么一点点迟疑的话。

当《大周生活秀》刊登了一篇山河书院重赏上榜进士的文章后,报名处彻底被热情的学子们攻陷。

被点为探花的杨季,得到了五千两白银的重赏。

其他三十名进士,依着名次高低,分别获得了三千两到一千两不等的现金奖励。

而身为会试攻坚办的主要负责人三元公杨先生,也得到了一笔丰厚的奖励,足足八千两。比探花郎杨季还多出了三千两。

孙状元也得到一笔现金奖励。

就连刚加入会试攻坚办的李大人也跟着沾了光,分润了一点好处。

消息刊登在《生活秀》上面,全京城的人,齐聚在京城的举子们,全都知道了山河书院究竟如何阔气。

读书不仅不用钱,还能赚钱。

哎呀妈呀!

以前怎么没发现这么好的事情。

学子们捂着心口,确定这是心动的信号。

“不回去了,就留在京城考山河书院。”

外地考生,纷纷做出决定。

新民县二期,三期,六期的房子,都迎来一波租赁高峰。

房东们喜笑颜开。

朴实的房东们竟然在家里设了香炉。

不拜菩萨,也不拜三清祖师。

而是拜山河书院。

房东们齐齐设香炉拜山河书院。

山河书院好啊!

山河书院妙啊!

山河书院越兴旺,他们的房子永远不愁租。

果然皆大欢喜。

第818章 同御哥儿的情谊(十三更)

文德帝翻着新科进士名册。

“山河书院竟然上榜三十一人。可有检查过这些人的考卷?”

“启禀陛下,全都复审了了数次,绝无问题。”

文德帝嗯了一声,“看来山河书院的先生教书还是有一两下子。”

话音一落,文德帝突然笑了起来。

就听他说道:“山河书院上榜三十一人,其中二十人都是出身小门小户。就连探花杨季,也是普通人家出身。不错,不错。山河书院的确给普通学子创造了一条晋升之路,没有辜负朕对山河书院的厚望。”

常恩眉开眼笑,“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朝廷又多了几百良才美玉。”

文德帝笑道:“此事的确值得庆贺。”

文德帝庆贺的方式,就是宠幸新进宫的美人。

后宫又添了一批新面孔。

男人贪新鲜,皇帝更是其中翘楚。

新面孔得到宠爱,老面孔自然就失去了宠爱。

有子女的还好一点,至少有个依靠。

没有子女的后宫嫔妃,就比较惨啦。

得不到皇帝的宠爱,容貌一天天老去,未来的日子几乎没有翻身的指望。

萧夫人来到后宫面见萧昭仪,同她说起萧家的情况。

萧昭仪耐心听了听,突然问起萧琴儿。

“有一段时间没见姐姐,不知道她好不好。母亲最近见过她吗?”

萧夫人点头,“倒是见了两面。她刚买了新房,请了工部修缮装饰,每日都在为搬家做准备。我告诉她,搬出王府住,各个要紧的地方一定要安排自己人打理。不可让殿下的妾室们把持了府邸。

原本我都替她安排了几个妥当的人,结果她不肯要。她说她会到少府,自己挑选合适的人。我瞧着,她是看不上萧家的仆人。”

萧昭仪挑眉一笑,“恐怕不光是看不上萧家的仆人,而且还防着萧家人。”

“防着萧家人?”萧夫人蹙眉,“不能吧!琴儿最是恋家,时常带着孩子回娘家住两天,哪能防着娘家人。你肯定是误会了。”

萧昭仪笑了笑,“姐姐若是没有防着娘家人,为何不肯接受母亲替她准备的下人?当然,也有可能是我想多了,冤枉了姐姐。”

萧夫人眉头不展,有点愁。不知道该相信自己的判断,还是该相信萧昭仪的话。

萧昭仪叹了一声,“我也不瞒母亲,我和姐姐,自上回闹过一次后,就再也没有说过话。每次她进宫,只去未央宫,从不来我这里。我若想要见她,还得去未央宫才行。姐姐对我有极大的怨气,恨屋及乌,怨恨上娘家也不奇怪。”

萧夫人不愿意相信萧昭仪说的话,连忙替萧琴儿解释,“你不要多想。琴儿我是了解的,她怎么可能怨恨上娘家,这里面一定有什么误会。”

萧昭仪一副愁绪满腹的模样,“希望是我误会了姐姐,她是真的忙,而不是故意躲着我。”

萧夫人转过来安慰萧昭仪,“等我见到她,我会好好和她谈一谈。你们是两姐妹,理应互相扶持。”

萧昭仪展颜一笑,“多谢母亲。希望母亲能解开我和姐姐之间的误会。”

萧夫人忧心忡忡。

她问了一句,“九皇子同征哥儿相处得怎么样?”

萧昭仪苦笑一声,“不敢欺瞒母亲,并不好。”

“怎么会?”萧夫人急了。

萧昭仪叹了一声,“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两个孩子不能和睦相处。刘征同大殿下家的刘御倒是相处得极好。”

萧夫人一听,眉头紧皱。

萧昭仪转过头来,又劝她不要担心。

萧夫人怎么可能不担心。

萧琴儿同萧昭仪闹矛盾,结果两人的孩子也不能好好相处。

萧夫人都快要愁死了。

出了宫,想了想,转道去了王府。

“议夫人在吗?”

“四夫人一大早出门去了,这会应该在新房子那边。”

萧夫人吩咐车夫,转道去萧琴儿置办的新房子,离着王府有三条街的距离。

偌大的府邸,正在进行改造修缮,乱糟糟的。

萧琴儿不嫌弃,反而兴致勃勃。

三天两头,她总要过来看一眼。

每次过来,都会发现新的变化。

正是春天,萧琴儿吩咐下人布置花园,种上花花草草。

等到明年,花园将开满鲜花。

届时在府中办一场赏花宴,将亲朋好友全都邀请过来。

一想到那个场面,她身为唯一的女主人,招呼着宾客,心头就觉着美滋滋。

下人禀报,萧夫人来了。

“母亲怎么过来了?快请她进来,我带她参观。”

萧夫人被领到乱糟糟的花园里,心情可不美妙。

“这里有下人盯着,你怎么也往这边跑?”

萧琴儿笑眯眯地说道:“反正我没事干,就过来看看。”

萧夫人叹气。

她拉着萧琴儿到了僻静的地方。

“我今日进宫看望昭仪娘娘。她和我说,她很惦记你,你什么时候有空进宫看看她。“

萧琴儿呵呵冷笑,“母亲不用替她粉饰太平。她是不是在你面前告状,说我故意避着她?”

“那你有故意避着她吗?”萧夫人问题直接,又令人措不及防。

萧琴儿的眼神,有一瞬间显得很飘忽。

很快,她又镇定下来。

“我不想见到她那张脸。”

“你们是亲姐妹。”萧夫人快愁死了。

萧琴儿挑眉,“哪又如何。我没去招惹她,她最好也别惦记我。”

“你让我说你们什么才好。”萧夫人叹气。

“母亲,你看看我这个花园布置得怎么样?”

萧夫人哪有心思关心花园。

她问道:“听说征哥儿和九皇子不睦,反而同刘御关系要好。你就没想象办法,管管征哥儿?”

“为什么要管征哥儿,我觉着他挺好的,没有做错的地方。”

“他和九皇子…”

“他是他,九皇子是九皇子。母亲,他们一个是皇子,一个是皇孙,还是不要多来往比较好。”

萧夫人眉头紧张,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昭仪娘娘说你对她有成见,我还不信。如今看来,她并没有冤枉你。”

萧琴儿讥讽一笑,“母亲,不提昭仪娘娘,女儿还能好好招待你。提起昭仪娘娘,恕女儿不奉陪。”

“你们姐妹怎么闹这样,连孩子都受了影响。”

萧夫人被萧琴儿给气走了。

回到家里,她和夫君萧大人嘀咕。

萧大人听完事情经过,沉默良久。

最后说了一句,“这样也好。一个皇子,一个皇孙,的确不该来往太密。一人一个立场,未必不好。”

“老爷怎么能这么说,她们可是亲姐妹。”

“亲姐妹又如何?你和你的亲姐妹不也多年没来往。”

萧夫人语塞,被堵得说不出话来。

萧大人又说道:“昭仪娘娘有自己的想法,琴儿也有自己的想法。让她们折腾去吧。她们知道分寸!”

分寸?

这两姐妹根本没有分寸,好不好?

萧琴儿脸色阴沉沉,没心思继续侍弄花园。

她回到王府,将刘征叫到跟前。

“你和九皇子还在一起上课?”

“是的!母亲为何突然问起这个。”

“刘御呢?和你一起吗?”

刘征摇头,“先生说御哥儿学习程度深,和我们一起上课太耽误。给他另开了课堂。”

萧琴儿微微蹙眉,“为什么你还和九皇子一起上课,御哥儿却可以让先生另开课堂?”

刘征顿时心虚起来,“儿子,儿子想起还有功课没做,儿子现在就去…”

一边指着门外,一边往门外退去,准备随时跑路。

萧琴儿呵呵两声,“站住!我准你离开了吗?”

不过他已经是男子汉,不能哭。

只能将眼泪憋回去。

萧琴儿深吸一口气,语气和缓了一些,“以后给我离九皇子远一点。”

刘征连连点头,“母亲不用吩咐,儿子也会离他远一点。”

萧琴儿又说道:“离御哥儿也远一点。”

“为什么啊?”刘征不满。

萧琴儿板着脸,“还能为什么。你们只是堂兄弟,又不是亲兄弟。亲兄弟还要明算账,更何况是堂兄弟。”

“御哥儿不一样。”

“没什么不一样。他学习好,你学习差,你和他在一起难道不自卑吗?”

这话诛心啊!

刘征一脸欲哭无泪。

萧琴儿叹了一声,“也不是让你立即远着御哥儿,就是别有事没事就和他出去玩耍。你要多学点本事,你不是说要保护妹妹吗,不多学点本事,你怎么保护妹妹呢?”

刘征反驳道:“妹妹是皇孙女,没人敢欺负她。”

“别人是不敢欺负皇孙女,可要是皇孙女欺负皇孙女怎么办?要是皇女欺负皇孙女怎么办?你能眼睁睁看着妹妹被欺负吗?”

刘征摇着头,像个拨浪鼓。

“妹妹被别的皇孙女欺负了,你要怎么帮她呢?”

这个问题难住了刘征。

萧琴儿语重心长地说道:“所以你要多学本事。学会了本事,你才有能力保护妹妹。保护妹妹,不能只靠嘴上说,还得付出行动。”

刘征带着哭腔问道:“儿子不能和御哥儿玩了吗?”

萧琴儿摸摸孩子的头,“可以找他玩,只是别耽误了正事。据我所知,御哥儿找你玩,可是从来没有耽误过功课。你能做到吗?你要是保证不耽误功课,娘亲就准许你继续和他玩耍。”

“儿子保证不耽误功课。”刘征立下誓言,眼中又有了笑意。

“好吧!不过我会监督你。如果你做不到,那你就不能和御哥儿玩耍。”

“儿子一定做到。”

为了妹妹,为了御哥儿,他一定可以做到。

第819章 西北大都督府(十四更)

湖阳公主下帖子请客,庆贺自己的爵位由郡主晋升为公主。

顾玖肯定要去捧场,还准备了一份丰厚的礼物。

宴席在过去的湖阳郡主府,如今的公主府举行。

众人都很好奇,陛下都给湖阳赐了公主爵位,怎么就不给湖阳赐一座公主府邸。

湖阳在酒席上,当众解释。

并非陛下吝啬,没有赏赐公主府邸。

而是她拒绝了这份赏赐。

“本宫住在这里挺好,比以前住的公主府还要舒心畅快。不想搬走,所以拒绝了皇兄赏赐的府邸。”

这番解释,到底有没有人相信呢?

看每个人的表情,相信的人没几个吧。

湖阳公主呵呵两声,嘀咕道:“一群浅薄之辈。本宫不与尔等计较。”

管家来到湖阳公主身边,悄声禀报,有陈家远亲找上门来打秋风。

陈家是被灭族,然而陈家远亲还有人活着,而且人数还不少。比如陈律亲祖母的娘家,姑祖母家,姑母家等等…

这些远亲,都有一个共同点:穷!

前些年,陈律没死,身为陈家的当家人,他没少接济这些远亲。

这些远亲,也习惯了没钱的时候就上陈家打秋风。

结果,陈律死了。

陈家大门紧闭,只剩下两个守门的仆人。

于是乎,这些远亲就跑到公主府的打秋风,还特意选了湖阳办酒席的日子。赌湖阳为了面子,也会给他们几个钱。

“狗屁!”

湖阳一巴掌拍在桌上,“打秋风都打到本宫的头上,找死吗?赶出去,不准堵在们口。谁敢堵本宫的门,全部送到诏狱关起来。哼,本宫可不是陈律那头猪,竟然有钱接济这群穷亲戚。”

管家得了命令,带着公主府侍卫出去赶人。

顾玖问道:“出了什么事?要紧吗?”

湖阳同顾玖咬着耳朵,“陈家一群远亲,打秋风打到本宫面前。自从陈老狗一死,本宫和陈家就没有任何关系。指望本宫接济他们,做梦吧。本宫已经吩咐管事,将他们统统抓进诏狱关起来。”

“关诏狱?会不会不妥。”顾玖含蓄提点。

湖阳公主笑了笑,“没什么不妥。几个泥腿子,本宫还治不了他们,本宫以后还怎么在京城混。”

“姑母误会了,我是担心御史闻风而动,弹劾姑母。”

“本宫不怕!”

有皇兄给她撑腰,湖阳底气十足。

顾玖见状,也就不再劝了。

陈家的远亲,因为堵公主府大门,被投入了诏狱,连反悔的机会都没有。

紧接着,正如顾玖猜的那样,御史闻风而动,纷纷上本弹劾湖阳公主。

弹劾她公器私用,欺压良民,为富不仁,草菅人命…

湖阳是谁?

皇帝的亲妹妹?

御史们最爱干的事情就是弹劾皇亲国戚。比如最近风头很劲的湖阳公主,皇帝的宝贝妹妹。

御史们来势汹汹,群情激奋。

一副皇帝不处置湖阳,绝不罢休的态度。

皇帝态度模棱两可。

一边命金吾卫调查陈家远亲,有罪治罪,没罪暂时关着。

一边对御史们各种拖延敷衍。

御史们愤怒了。

有胆子大的人,直接在大朝会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指出文德帝做得不对,是在包庇湖阳。

文德帝偷偷翻了个白眼,他就是包庇湖阳,又怎么样。

身为皇帝,他深刻认识到了错误,但是他死不悔改,一辈子都不会改。

文德帝以一己之力,将战火从湖阳身上引到自己身上。

果然是世上好哥哥。

这样哥哥,请来一打。

朝中,无人讨论湖阳,所有御史都将炮火对准了文德帝。

陆大人暗中提醒文德帝,“陛下,适可而止。当心玩火自焚。”

文德帝并不在意,“爱卿放心,朕心中有数。北荣可有消息传来?”

“正如当日李大人担心的那样,北荣因为旱灾,国内极为困苦。主战派趁机上位,以强硬手段统一了不同的声音。北荣王室正在积极备战,最迟明年就会南下。”

文德帝蹙眉,“估计明年什么时候会南下。”

“冰雪融化之时,就是北荣大军南下之时。”

“西凉那边可有消息?”

陆大人躬身说道:“西凉同北荣关系暧昧,欲拒还迎。西凉到底会不会参战,微臣估摸着,西凉会根据战场形势做出决定。如果北荣所向披靡,大败我们大周,西凉肯定不会放过捞好处的机会。

如果我们能将北荣挡在关外,西凉就会变得迟疑,不敢轻举妄动。等到北荣退走的时候,说不定还会趁火打劫,杀北荣一个措手不及。”

文德帝连连点头,“粮草要加快储备。各个关隘,都要严加整顿,做好备战准备。边关弊端,朕深知。整顿边关军备,需一位德高望重之人。此人,朕属意爱卿。”

陆大人躬身道:“陛下托付,微臣不敢辜负。只是,微臣这个时候离京,恐怕不太合适。”

文德帝点点头,“朕身边也离不开爱卿,朕也舍不得爱卿此时离京。只是这事,除了爱卿,何人能胜任。”

陆大人斟酌着说道:“或许有一个人能胜任。”

“谁?”文德帝好奇,难道还有比陆侍中更合适的人选吗?

他想不出来。

陆大人迟疑了片刻,才说道:“李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