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诏挑眉,目光冷冽,“你认为朕偏心老大,苛待你们三兄妹?”

“有一点!”刘衡倒也诚实。

刘诏哼了一声,“西域是什么情况,不用朕解释,你们都清楚。将老大派往西域,其中凶险不计其数。你们坚持认为这是偏心?一群蠢货!”

顾玖握住刘诏的手,示意他别那么凶。

他一凶,孩子们就不肯说实话。

她对他使眼色,叫他暂时避开。

刘诏哼哼两声,有点不满。

顾玖眼睛一瞪,刘诏立马认怂。

避开就避开!

他一走,书房里的气氛,明显轻松下来。

顾玖端着茶杯,“这几天变天,你们父皇身上的陈年旧伤又开始发作,以至于他脾气有些暴躁。”

“儿子明白!”鲁王刘衠说道。

“父皇的身体要紧吗?”汝阳很担心。

顾玖斟酌道:“能控制,但是不能根治。随着年龄增加,陈年旧伤引发的疼痛会越来越严重,脾气也会越来越暴躁。”

“难道就没办法缓解吗?”汝阳再次问道。

“需要到温暖的地方,长期静养!目前的情况,你们父皇没办法长期静养。”

汝阳说道:“父皇太辛苦了,整日为国事操劳。不如将大哥叫回来,让大哥替父皇分忧。”

躲在隔壁偷听的刘诏,一脸欣慰。还是闺女心疼她。

闺女乖巧,又会关心人。他当然要加倍宠爱闺女。

顾玖说道:“老大何时回京再讨论。今儿,我们坦诚布公,有什么话尽管说出来。老二,本宫知道你有很多想法,不妨说一说。”

荣王刘衡说道:“儿子扎根海外的想法不会变。之前说想和大哥争一争,也是实话。儿子之所以去海外,一来避开和大哥的竞争,二来是想证明自己不比大哥差!儿子在海外做诸侯王,凡事自己做主,不受朝廷管束,也不用在大哥手底下听差,儿子自在!

儿子不想有一天,面对大哥,自称臣弟。我就是我,他就是他,他始终是大哥,我始终是二弟。我们之间,没有君臣之分。只有地盘区分。”

汝阳调侃他,“二哥的意思是,听调不听宣?”

鲁王刘衠补刀,“二哥分明是不服气大哥,所以不想自称臣弟。我就没这想法,大哥也好,皇兄也罢,不就是一个称呼。”

“称呼的转变,代表着身份上的转变。老三,你别研究术数研究傻了!”荣王刘衡吐槽回去。

鲁王刘衠翻了个白眼,“你分明就是死要面子。你就是不想低大哥一头,你就是不服气。你甚至认为自己比大哥强。”

“做文章,我肯定比不大哥。”刘衡正儿八经地说道:“但是比起开疆拓土,经营一方土地,我自认为不输给他。”

刘衠继续翻白眼。

顾玖哈哈一笑,“老二有信心是好事!你在海外,从一穷二白,到今天的规模,的确有骄傲的资本。但是比起大局观,比起对民生的了解,你还是输老大一筹。”

刘衡明显不服。

顾玖拍拍手,吩咐宫人:“将齐王近几年的文章已经调查报告翻出来。另外将齐王的工作日记也找出来。”

“大哥还记工作日记?”汝阳暗暗咋舌,“每天忙得脚不沾地,竟然还有时间做工作日记,大哥真了不起。”

汝阳满心佩服,刘衡则是一脸好奇。

很快,宫人提着一箩筐的资料走进书房。

顾玖指着箩筐,对老二刘衡说道:“拿回去仔细翻阅,你就会明白,这些年你在海外不曾懈怠,老大同样没有懈怠过。老大不在京城,本宫要亲自替他正名,这些年他有很多建树。

并没有过着你们以为的每日当当差,余下时间就琢磨着怎么上位的日子。老大是个很有想法的人。老二,本宫希望你能认真看一看这里面的内容,对你会有所启发!”

孩子们已经离去!

刘诏从里间钻出来,“你说孩子们能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吗?今日这番谈话,有用吗?”

“肯定有用!”顾玖笃定地说道:“我的孩子我了解!他们是茁壮成长的树木,没有长歪。他们终有一天,都会长成苍天大树。”

刘诏有感而发,“老大也是可怜,人在京城的时候,天天被朝臣们挑刺。人不在京城,依旧被人挑刺。依着朕看,都是闲的,统统拉到城外挖沟渠去。”

“别小看老大,他的承受力没你想的那么弱。他自小就比别人承受了更多的压力和重担,他懂得如何自我调节!”

顾玖对大儿子刘御很有信心。

她亲自教导出来的孩子,能顶住任何压力,坦然面对任何质疑。

就算老二刘衡想和他竞争,他也不惧。

“你说老二是怎么想的?”刘诏一直琢磨这件事。

顾玖笑了起来,“还能怎么回事,就和小时候两兄弟抢同一块糕点一个道理。两兄弟年岁相差不大,自小一起长大,习惯了抢来抢去,不抢一抢,刷一刷存在感,他心头就不舒坦。”

“你的意思是,他不是真的想和老大抢储君的位置?”

“他当然不是真的想和老大争储!他就是习惯使然,想给老大找点麻烦!你瞧着吧,等他看完那一箩筐的文书资料,他自己就没了想法。”

几个孩子的脾气,顾玖一清二楚。

老二就是想刷一波存在感,就这么简单!

第1134章 赐婚

荣王刘衡闭关半月,终于看完了一箩筐的资料。

“准备热水,本王要洗漱!”

他抹了一把脸,心情有些郁闷。

泡在热水中,也不能让他好过半分。

是真的比不上。

本以为在海外历练数年,开创了一番基业,有底气和大哥一较高下。

却忘了自己在进步的同时,大哥也在进步,从未停歇。

而且大哥天分比他好,加上努力,进步比他更大。

刘衡郁闷坏了。

他嘀咕了一句,“人不在京城,还要死死压我一头。”

真想冲到西域,同老大真刀真枪干一架。

老大干架肯定干不过他。

想到这里刘衡又嘿嘿嘿笑起来,笑得极为得意。

下人在外面敲门,“王爷,汝阳公主来访!”

“上茶!叫她稍等片刻,本王很快就好。”

刘衡将自己收拾妥当,冲镜子里的自己挑眉一笑,除了肤色黑了些,也是个英俊贵公子。

他来到书房,“妹妹怎么来了?”

“听说你出关,我来看看。母后给你的资料,你都看完了,内心不好受吧,被打击惨了吧。”

“胡说八道!我怎么可能被打击到,老大也就那样。”刘衡死鸭子嘴硬,倒驴不倒架,面子一定要绷住。

汝阳无声一笑,“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不拆穿你。”

“什么拆穿不拆穿,会不会说话!你能在我身上找到半分心虚吗?”

汝阳挥手,叫他别废话,“我今日过来,是想问你,你打算什么时候启程回海外?”

“你着急走?你和陈小将军的婚事崩了?”

刘衡已经打算好,要是婚事崩了,他会先嘲笑,然后再安慰。

好歹抚慰一下他郁闷的心情。

汝阳摇头,“父皇母后没说反对,也没说赞同,只说要多看看。母后还给他布置了功课。哎,我现在心头也没底。你也知道,父皇母后的要求一向很高。像你,以前做功课,就没让母后满意过。”

刘衡假装嗓子发痒,提醒汝阳不要胡说八道。

那都是多少年前的老皇历,那时候人小不懂事,整天玖惦记着玩乐。

如今,让他做功课,保证能做得漂漂亮亮。

汝阳公主偷偷翻了个白眼,二哥每次都是死要面子。

刘衡问她,“父皇母后若是不同意你们的婚事,你打算放弃吗?”

汝阳沮丧地坐下,“还没想好!要不我直接绑了陈秋,带他到海外,给我做压寨夫君。”

妹妹啊,你确定要如此彪悍。

“你别忘了陈将军是海外行营的大总管,你要是绑了陈秋,他会带兵把人抢回来,还要在父皇母后面前告你一状。”

“那你说我怎么办?要是大哥在就好了,他肯定能帮我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

“你找我啊,我也可以帮你解决。”

汝阳斜了他一眼,“你确定?难不成你打算帮陈秋写功课?”

帮忙写功课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写功课。

刘衡说道:“母后既然布置了功课,就证明母后对陈秋基本满意。所谓功课,回答得对不对不重要,而是要从文字中看一个人的品性和思路。就像山河书院的入学考试,最后两道题从来没有正确答案,却能准确判断出学子们思维局限。一个人有没有潜力,多大潜力,是埋头苦读型的人,还是思维开阔有独到见解的人,基本上都能从学子的试卷中看出来。”

汝阳暗暗点头,“我和陈秋的婚事还有希望?”

刘衡肯定地说道:“只要父皇母后没有亲口反对,你们就有希望。”

“我希望能早点成亲,这样就能早点回到海外。”

“你这么着急走?”刘衡问她。

“难道你不着急?那么大一个摊子,天高路远,你不担心?”汝阳反问。

刘衡说道:“自然是担心的!也不知大哥何时回京,这回要是见不到,下一次见面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原来你是想等大哥回来再走。最快最快,大哥也要明年才能回来。”

“我和李姑娘的婚事,如果她不反悔的话,就定在明年。希望大哥能及时赶回来。”

“大哥回来的前提,得有人前往西域接任他的差事。”

刘衡来到长安宫。

顾玖开门见山问他,“看完本宫给你的资料,你还想留在京城,同你大哥争一争吗?”

“儿子决定了,不争!不和大哥争!那个位置,注定是他的,儿子心服口服!”

刘衡很干脆,不如人就是不如人,没什么可说的。

而且他更向往从一无所有,亲手建一个诸侯国。

顾玖抿唇一笑,“其实你就算想争,也没所谓。不过,你父皇肯定会先揍你一顿。”

刘衡一脸生无可恋,“父皇真是一如既往的崇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儿子又想起小时候被父皇用棍棒教育的经历,真是惨不忍睹。”

顾玖哈哈一笑,“你父皇军武出身,脾气暴躁,在所难免。你要理解!”

刘衡偷偷吐槽:父皇在母后面前就特别温柔,对待他们这些子女就特别凶神恶煞。果然是区别对待!

“母后,大哥什么时候能回来?”

“想他了吗?”

“儿子想在离京之前,见大哥一面。”

“你打算何时离京。”

“最迟明年秋天!儿子在海外有一个大摊子,实在是放心不下。”

明年秋天啊!

顾玖笑了笑,说道:“你等消息吧!”

这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老大能回来还是不能回来?

母后和父皇一样,都喜欢说话说一半,心情好郁闷。

景明十二年春。

陈秋连做十轮功课,看了一屋子的书,终于完成了皇后娘娘对他的考验。

皇帝刘诏下旨赐婚。

赐婚旨意一出,众臣哗然。

汝阳公主和陈秋?

陛下这是何意?

“陈壮实人在海外行营,儿子又娶公主,他们陈家眼看是要飞黄腾达。”

“陛下这道赐婚旨意不妥当啊!汝阳要去海外,陈壮实又是海外行营大总管,难不成陛下打算将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海外土地拱手让给陈家吗?”

“陈家何德何能,凭什么能得到海外的土地。”

“请命!让陛下收回成命!”

“对!我们要请命,要让陛下收回成命。”

文臣串联。

早朝上,群情汹涌。

一帮御史带头,弹劾陈壮实。

陈述汝阳公主和陈秋这桩婚事,极为不明智。要求皇帝刘诏收回赐婚旨意,要么就是罢免陈壮实。

就为这事,朝臣们在朝堂上都吵疯了。

就差指着刘诏的鼻子骂一句昏君。

只有昏君才会做出如此糊涂的赐婚。

公主婚事,岂能儿戏。

在朝臣看来,刘诏这道赐婚旨意就是儿戏。

是在将海外领土拱手让给陈家,这是养虎为患。

刘诏唾面自干。

最近睡得好,脾气都变得温柔,他不和这帮朝臣计较。

当着所有朝臣的面,他下了一道旨意,召陈壮实回京述职。

朝臣们齐声欢呼。

这是少有的胜利。

陛下老了,不妥协也得妥协。

杨季看着欢呼的朝臣,简直不忍直视。

一群被陛下和皇后娘娘玩得团团转的官员,还有脸欢呼,庆贺!

多大的脸。

知不知道,召回陈壮实,这是皇帝和皇后娘娘早就商量好的事情。

真以为皇帝给汝阳公主赐婚,没考虑到其中风险吗?

这么多年过来,怎么就不知道总结经验,看不透这是陛下和皇后娘娘的一贯套路。

一个决定,往往伴随着后续一系列的计划和策略。

陛下和皇后娘娘,从不单纯做一个决定。

任何事情,都是在棋盘上做了全盘考虑后才会做出决定。

杨季为广大同僚的智商而忧心。

汝阳公主得了赐婚旨意,欢喜异常。

她心情好,特设宴招待宾客,大家共乐!

看在她是公主殿下的份上,大家纷纷上门恭喜。

私下里却在说,“果然是去过海外的人,一点都不矜持!”

“姑娘家被赐婚,就算心里头高兴,也该藏着掖着。哪能公然高高兴兴请宴喝酒。让人误以为她是迫不及待想要出嫁。羞死人了!”

“我看啊,汝阳公主就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出嫁。年龄不小了,去了海外几年人也长丑了,又是公主之尊,婚事不好办啊!”

“我倒觉着汝阳公主比起以前更好看。”

“哪里好看,肤色一点都不白,黑黑的。”

“不黑吧!反而觉着挺好看的。”

“你什么眼神!”

“我倒是要问问你,你又是什么眼神。汝阳公主,岂是你能议论的。”

顾家姑娘,组团替汝阳公主出头。

以侯府姑娘为首,对着一群豪门闺秀,你一言我一语怼回去。

“汝阳公主给你们脸面,请你们上门做客,你们偷偷议论主人家,这是做客的态度吗?分明是给脸不要脸。”

两边人马吵闹起来,终于惊动了汝阳公主。

了解了事情经过,汝阳二话没说,直接将非议她的人请了出去。

“本宫不欢迎嘴碎的人做客!既然看不上本宫的宴席,你们就滚吧!”

一个“滚”字,令闺秀们羞愤难当。

此事很快传扬出去。

凡是宴席当日被请出公主府的闺秀,全都落了个没教养的名声,进而影响家族声誉。

只剩下最后一点内容,竟然还卡文。

卡得欲仙欲死,死活都写不出来。

元宝嘤嘤嘤!

好想开新书。

每次写新书都充满了激情,绝对不卡文。

第1135章 皇帝的逆鳞

顾家姑娘组团替汝阳公主出头,赢得了皇后娘娘的赞许。

她让汝阳在宫里设宴,单独招待顾家姑娘,当做感谢。

汝阳欣然答应。

顾家姑娘们接到请帖,都很意外,也很兴奋。

顾瑞的妻子周氏,因为子女都到了婚配的年龄,去年年底就带着孩子们从西北回到京城。

孩子们接到进宫的请帖,她替孩子们高兴。

同时,心里头还有些担忧。

她找到裴蔓。

“我和皇后娘娘不熟悉,想请教弟妹皇后娘娘有何忌讳?我是担心孩子们进宫,说错话做错事,惹皇后娘娘不喜。”

裴蔓告诉她,“要说皇后娘娘有何忌讳,不喜欢哭哭啼啼的小姑娘,算一个吧!”

“如此说来,皇后娘娘喜欢大气爽朗的姑娘。”

“正是!皇后娘娘以前说过,姑娘家虽然天生柔弱,却不等于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哭哭啼啼。哭多了,苦相!”

周氏点点头,“小姑娘遇到不顺,爱哭,这是难免的。但是不能动不动就哭。哭多了,的确惹人厌烦。”

得了提点,周氏心头就有了底气。

她对侯府的姑娘们耳提面命,进宫面见皇后娘娘,一定要守着规矩,不要乱说话,更不要自作聪明自作主张。

宫里的宫人全都训练有素,而且后宫只有皇后娘娘一人,不用担心宫人偏袒谁,算计谁。

凡事按照规矩做,虽然不出彩,但肯定不会出错。

到了宴请这一天,顾家的姑娘们打扮一新,乘坐马车前往皇宫。

汝阳出面接待。

皇后娘娘不在,姑娘们倒是松了一口气。

她们和汝阳大小差不多,相处起来也挺自在的。

御花园叽叽喳喳,全是姑娘们的说笑声。

等到宴席过半,顾玖才出现在御花园。

“参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免礼!都抬起头来让本宫瞧瞧。”

顾氏也是个大家族。

侯府一家,大伯父一家,顾府,外加承平伯府…

这么多府邸的姑娘在一起,数一数,也有二三十人。

若是十岁以下的姑娘们全都出席,恐怕得有四五十号人。

有的姑娘看着面熟,可能以前随家中长辈到过宫里。

有的姑娘看着明显面生,估摸着是第一次进宫。

“本宫也认不出谁是谁家的,都自己介绍一下。”

自我介绍这个过程,大体可以看出姑娘们能否在人前能否表现得大方得体。

这样的场合,自然是从承平府的姑娘开始。

她们和皇后娘娘在血缘上是最亲近的。

承平伯府两个姑娘,以前没少进宫。

大大方方做了一番自我介绍,表现很好。

顾玖以笑容赞许。

后面的姑娘,有表现出众者,也有表现差强人意者。

个别庶出姑娘,可能是太紧张了,紧张到说不出完整的话。因为表现差,甚至当场哭了出来。

也有掐尖要强的。

小姑娘那点小心思就差直接写在脸上,在顾玖眼里毫无遮掩。

顾氏一族,姑娘们的规矩教养整体是不错的。

个别性子野的,可能需要收一收,沉下心来。

顾氏家族,不能再出现第二个顾玥。

看完了姑娘们的自我介绍,顾玖说道:“都挺好!今儿吃好喝好,不要拘束!本宫在这里,你们都不自在。本宫就不耽误你们吃喝玩乐。”

“恭送皇后娘娘!”

午膳的时候,刘诏跑到长安宫用膳。

他挺好奇,“你把顾家的姑娘召到宫里,莫非是要保媒?”

顾玖呵呵一笑,“本宫没有保媒拉纤的兴趣。都说了这次宴请,是为了特意感谢她们仗义执言,替汝阳出头。也是对外表态,本宫的闺女除了本宫可以数落她,任何胆敢非议汝阳的人,本宫都不会客气。”

“护犊子!”刘诏一脸乐呵!

顾玖说道:“都是同你学的。”

刘诏笑道:“一群小姑娘,朕不方便出面。你是皇后,你出面表态是合适的。汝阳离京才几年,一群嘴碎的小丫头,就都忘了汝阳当年的战绩。惹怒了汝阳,当心汝阳一怒之下又拿鞭子抽人。”

说起当年,汝阳也是名声在外。

拿鞭子抽人就不止一回,还抽了长辈安阳郡主,引起朝堂哗然。

汝阳离京,这群小丫头都不长记性,竟然在宴席上编排她的闲话。

汝阳只是让她们滚出去,算是客气的。

刘诏再次问道:“你将这群小姑娘召到宫里,真没有说媒的打算?”

“你哪只眼睛看我有说媒的打算?”

“这不符合你的一贯风格啊!就算要感谢这群小姑娘替汝阳仗义执言,完全可以让汝阳在公主府设宴,没必要召到宫里。”

顾玖轻咳一声,“老三衠哥儿,似乎是看上了顾家的姑娘?”

“当真?朕怎么一点风声都没听见,他看中了哪个姑娘?”

“我也不确定,他看中了哪一个。”

顾玖很发愁。

刘诏狐疑,“你似乎不愿意老三娶顾家的姑娘?”

顾玖能怎么说?

总不能直接告诉刘诏,近亲结婚生下来的孩子有大几率成为智障儿。

她要说了,后面紧接着会有一百个,一万个为什么。

顾玖不想回答那么多为什么。

如果,刘衠看中的是侯府的姑娘,血缘上来说,倒是不存在问题。

最怕他看中大哥顾珽的孩子。

血缘太近,万万不行!

说什么也要反对。

顾玖摇摇头,对刘诏说道:“也不是不同意他娶顾家的姑娘,前提是得看他相中的是谁家孩子。”

“大舅哥的闺女,年龄上倒是很配老三。”

顾玖摇头,“大哥的孩子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