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要是真想弄死谁,那就得干净利落,像这种存了害人的心思,却害不死人的,也真是没用。

要是陈王当真死了,他已经死了一个儿子,难道还要再赐死一个儿子吗?

当然不!

皇室兄弟离心同室操戈,可不是什么好名声。

就算心里再不爽帝国的门面被害,但为了皇室更大的面子,这件事也会被捂住。

呵呵,别问他怎么知道害了陈王的是他某个儿子,这种事他不要太有经验哦!

但现在却截然不同了。

陈王高烧五日不退,半死不活,也不知道能不能活,但却偏偏还没死。

整个天下都在盯着这件事。

他若是不查,难免会惹百姓口舌,而他是个多么重视子民想法的君主啊,此事一定要查,而且是彻查!

陛下在短短的几瞬间,脑海中就已经转过万千思绪。

薛老三一头雾水地站在哪里,眉头拧成了个川字。

好半晌,他才问道,“琬琬,你遇到了这么大的事,怎么没有和爹说?”

薛琬一头黑线,心内腹诽,“我倒是想说,您给我这机会了吗?”

但这话她可不敢说,“我还以为父亲知道了陈王的事呢。”

薛老三跺了跺脚,“陈王殿下的事我当然知道。我是说你的事!”

薛琬冲老父亲笑笑,“女儿没事。”

薛老三可不同意,“当场目睹了那么可怕的事,琬琬的心里,该是何等样的担忧惊吓害怕?”

他满脸委屈地望向陛下,“陛下!”

虽然一句话都没有说,但那张老脸上的表情却写满了一切。

陛下想到那日在御书房老薛求他给女儿退婚时候那不要脸的表现,心中顿时一抖,脚步顿时一退。

整张脸上都是讪笑,“老薛,你放心,朕不是说了要彻查吗?一定彻查!”

心里却暗暗有些不大得劲,怪郁闷的。

老薛的闺女才不过受点惊吓,他就如丧考妣的模样,好像他女儿吃了天大的苦一样。

他的儿子才可怜呢!

他的儿子高烧不退,昏迷不醒,已经五日了!

老薛的女儿再苦,能苦得过他的儿子吗?

哼!

陛下甩了甩衣袖,“国子监后面的事,老薛你自己看着办。朕要去一趟镇国公府,看看我的宝贝睿儿到底如何了!”

他刚迈开几步路,忽然又回过头来,冲着薛琬招了招手,“小丫头,你既然当时在场,也给朕过来吧!”

薛老三满脸警惕地望着陛下,心下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忽然说道,“陛下,臣也要去!”

他从读书时起就相伴着陛下,别看陛下外表看温文儒雅,像个云淡风轻的书生,但其实心里都是花花肠子。

不怕贼偷,怕贼惦记。

还是得防着点!

陛下……

圣驾亲临,当然会惊动不少人。

镇国公和镇国公夫人双双前来迎驾,一路恭恭敬敬战战兢兢引着陛下去了陈王暂歇的客舍。

所谓客舍,虽然装修豪华,但必定不如自己住的舒适。

尤其当时陈王事发突然,是临时找的离湖边最近的地方,所以不算华丽。

陛下一踏入客舍,眼泪就禁不住流下来了,“我的睿儿虽然打出生就没有娘,但自小也是锦衣玉食长大的,何尝住过这样简陋的地方?真是苦命的孩儿啊!”

镇国公……

这里虽然不如他宫里华贵,但和简陋也是搭不上边的吧?

镇国公夫人……

她已经把库房里最好的东西都拿来摆出来了,陛下这是看不起她的嫁妆?

陛下也不理会众人反应,擦了擦眼泪,就三两步地坐到了陈王的床前。

陈王一身白色的里衣,静静地躺在榻上,双眼紧闭,脸色苍白,若不是尚有呼吸,都要忍不住怀疑他是不是还活着。

陛下去摸了摸陈王的额头,“烫!”

可是分明他的脸色是惨白的。

陛下又去摸了摸陈王的脖颈,“烫!”

但他的手心确实冰冷的。

陛下有些懵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睿儿他,不会得了什么怪病吧?太医,太医在哪?”

太医已经驻扎在这里五日了,对于陈王这种状况,他也是一头雾水的。

但是陛下问起,难道他能说他也不清楚?被砍事小,被逐出太医院事大,以后还让他的子子孙孙怎么混?

太医想了想,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回禀陛下,殿下这是中了毒。”

角落里的薛琬眉头轻挑,一双如同秋水般的眼眸望了过去。

只见太医说得头头是道,“诱使陈王殿下上船之人,定是对殿下做了手脚,用毒粉沾染在了殿下的身上,这才是导致殿下如今景况的罪魁祸首。”

他斩钉截铁说道,“陛下明鉴,殿下不是生病,而是中毒,所以才会五日高烧不醒。”

反正他学医那么多年,也算是翻遍了全天下的医术,从来就没有见过这种病症。

陈王绝不可能是生病。

至于是不是中毒,其实他也不知道。

但他咬定了陈王乃是中毒,陈王要不小心嗝屁了,那也是毒的错,非医之过。

要是不小心蒙对了,那他就是救了陈王的功臣!

陛下心中一惊,“中毒?”

太医点点头,认真地说道,“中了毒的陈王,就算当时栈板不摇,也会掉入水中,不是淹死,就是烧死。唉!”

下毒之人的心思何其歹毒啊!

第95章 罗敷

陛下眉头紧皱,转而对着镇国公问道,“那个书童找出来了没有?”

落水,用毒,都双保险了,这也没把人害死,那傻缺得多没用啊?真是!

被逮着也是活该,不委屈他。

镇国公面色有些不大好看,“这……”

当日他其实就知道,这事儿多半是鲁王做的,连证据鲁王府特制的银蝙蝠扣子都找到了。

他府里也有多人证实,当日,确实看到有个书童在船坞附近出没,根据下人的口供,他还特地去请了京兆府的画像师傅来,将书童的小像绘制了出来。

然后,又着人偷偷地进了跟鲁王府的人联络上了。

经过几番摸排,确定了那书童就是鲁王身边刚提上来的太监阿福。

那阿福上位不久,虽然不是大太监,但却很受鲁王重用,平素不管去哪儿,鲁王都会带着阿福。

但最近几日,却没有人再见过阿福。

镇国公也是久居上位,有些暗地里的破事,就算没有做过,也好歹听说过。

所以,他严重怀疑阿福已经被咔嚓了,恐怕再也没办法找到人了!

只要一日找不到人,那他对鲁王所有的指控就都是徒劳无功的。

鲁王,毕竟也是陛下的儿子,这种事没有明确的实证,他还真的不敢说。

尤其是,在还不确定陛下的想法之前,当然更加只字不能提了。

唉,当人臣子可真难啊!

陛下一拍桌子,“混账!在你府上发生的事,是你府上的书童做出的恶,都那么多天过去了,你居然连个小小的书童都找不出来!”

他顿了顿,“镇国公,你是不是对朕交代的事不上心啊?”

镇国公脸色更难看了,他的内心在进行着焦灼的斗争。

到底要不要供出鲁王?

不供出来的话,岂不是让陛下看低了自己?以后,他还要不要在朝廷混了?

可是供出来的话,也不知道陛下会不会龙颜大怒,将愤怒的大刀砍向自己。

罢了罢了,还是将自己已经掌握到了的事实,一五一十告诉陛下吧,至于后面的事该如何,就让陛下自行决断好了。

反正陈王和鲁王又不是他的儿子,他干嘛要替陛下操心这个?

镇国公打定了主意,便看了看屋子里的人,“陛下,能不能请众人退下,臣有话要单独跟您回禀。”

陛下斜睨了镇国公一眼,心想,这老小子倒也没那么笨,看来是查到了点眉目。

他屏退众人,“现在你可以说说你都查到了什么。”

镇国公力求客观,将他查案的方式都说了一遍。

然后从怀中取出了用手帕包好的蝙蝠扣,递给了陛下,“这是在船舱里找到的扣子。”

陛下摊开手帕看了看,心中暗骂鲁王实在太笨,出来干坏事还要留下自己家特有的符号,简直脑子里进了水。

他刚想将扣子还给镇国公,忽然看到蝙蝠纹路的缝隙里,有一些些白色粉末。

陛下的脸色骤然变了,立刻大声喝道,“千机司潜渊何在?”

房梁上轻轻有人降落。

一个全身黑色劲装,披着黑色镶着金线花纹的男子飘然落下,恭敬地跪在了陛下跟前,“潜渊在此,听凭陛下吩咐。”

镇国公不由自主往后退了一步,然后瞥了潜渊一眼,又迅速地收回了目光。

千机司的人啊!

怪不得陛下大白天出门连护卫都没有带多少,原来有千机司的人随时跟着。

这喊一喊就掉下来一个,再喊几句,是不是还能掉下来几个呢?

镇国公悄悄地抬头看了看他这客舍的天花板,干干净净的,怎么看都藏不住人啊!

罢了罢了,还是别乱想了,免得再被陛下骂。

不该看的不看!

陛下将扣子包好递给了这个叫潜渊的千机司人,“查出来,这上面的白色粉末是什么东西。”

潜渊打开闻了闻,“陛下,这药粉属下很熟悉,都不用去查。”

他顿了顿,“这是我们千机司的秘药罗敷,是药祖上个月的新发明。”

哎呀,不好,要听到秘密了!

镇国公眼睛闭上,将手捂住耳朵,悄咪咪地想要趁着陛下不注意溜走。

笑话,在朝中几十年了,明哲保身的道理他最懂了,越是这种机密隐蔽的事,越不要沾染为好,以免将来知道得太多被咔嚓了。

陛下一伸手就将镇国公抓了回来,“你听着。”

千机司上个月才出来的新秘药,居然一下子就被鲁王所有了吗?

鲁王好大的胆子,居然胆敢将手伸进了只属于他的千机司。

简直该死!

陛下沉声问道,“这药有什么说法?”

潜渊回答,“这本身不是毒药。是药祖为了帮助千机司人探听消息所做的道具,这是一种闻了之后会出现生病症状的药粉。”

他接着说,“使用了这物之人,会出现发热的状况,但脸色却是苍白的,手脚也冰冷。一般来说,这些症状顶多半日就会消失。”

陛下沉吟片刻,“所以你的意思是,这药一般是自用,目的是装病?”

潜渊看了眼在床榻之上躺得如同尸体的陈王,点了点头却又马上摇了摇头,“千机司人一般拿来自用,但会掐算好用量,同时备上解药。”

他接着说,“解药也是一种药粉,到时间就会挥发,使用之人半清醒状态时,恰好就能嗅到解药,当会立时如常。可是陈王这……显然是用了过多的量,且没有解药的。”

陛下追问,“若是陈王这种情况,会有什么问题吗?”

潜渊回答,“若是一直得不到解药,陈王就会一直昏迷不醒,直到他身体衰竭,自会……死亡……”

他补充一句,“因为药祖制药时,只是为了千机司人一时之用,所以这接连五日了,恐怕陈王殿下,当真有些危险……”

也就是说,陈王是绝不可能自己给自己下药,就为了要装病。

这可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啊!

陛下的目光一下子冰寒透了,“潜渊,这既然是千机司的秘药,那么千机司就责无旁贷要查清楚真相。”

他顿了顿,“不论害陈王的幕后凶手是谁,有多么贵重的身份,有多大的能耐,我都命令你必须彻查。一旦查出,立刻上报!”

第96章 醒转

潜渊离去不久,外头便有通传,郑王鲁王吴王楚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