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魏玳瑁被北疆女王所喜爱,经常受邀去驿馆陪女王练箭。

有些人有了心爱的男人,就不理闺蜜了。

所以,薛琬也无从知道魏玳瑁和洛川将军之间进展如何。

她只能祈求,别像前世那样,洛川将军将人家魏玳瑁给拐去了北疆。

魏玳瑁和她性情相投,行事都不拘小节,又经历过许多的事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对薛琬来说,她不仅是个绝好的伙伴,更是不可或缺的朋友。

在她亲笔画下的山河里,魏玳瑁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知不觉便到了除夕。

靖宁侯府分家的第一年,侯爷破觉得冷清。

便想要请太夫人回来侯府,顺便二房和三房一块儿过来,再次过个团圆年。

但太夫人年纪大了,不想折腾。

二夫人沈氏又老里八早就已经将过年的东西准备好了。

这是二房搬家后第一个新年,对她来说,也是彻底翻身做主人的一个新年,意义非凡。

自然不可能再答应回去靖宁侯府。

靖宁侯无法,便只能作罢,心里又免不了吐槽这好好的一家人都是被侯夫人给折腾散了的。

如此一来,便连从江南来的薛璃写给他的求助信都懒得看了。

他懒洋洋地将信交给了白姨娘,“你看吧,不论她说什么,你都不用理会。”

白姨娘将信收了起来,“我自会安排的。”

等到没人处,她将信件翻出,一看之下,脸色大变。

原来,薛璃信上说,她已经怀有身孕,如今已然五个多月,江南清苦,需要到皇城来安胎。

薛璃既然能送信回家,自然也是有可能送信去给甄国舅的。

这下子,可就麻烦了。

除夕那夜,白姨娘吞吞吐吐了好几回,好几次想要说出薛璃的事,但都被靖宁侯给挡了回去。

靖宁侯一脸不悦,“好好的高兴日子,你提那些让人不高兴的人干嘛?别再说了,否则的话,我今晚就不来你房里了。”

白姨娘还能说什么?

虽然这些日子以来,靖宁侯是没有从外头往家里抬女人了。

但是他原本就有好几个姨娘。

若是真的惹了他不快,他一抬脚去了别人屋里,那对她也没有什么好处。

但薛璃的事非同小可,白姨娘还是不敢隐瞒。

入夜之后,她还是派了两个心腹的丫头,分别去往二房和三房处,想要寻一个解决的办法。

薛琬收到白姨娘的信,倒没有很震惊。

前世,薛璃也给甄国舅生了一个儿子,这孩子还特别聪明可爱,让甄国舅喜欢不已,喜欢到连原配发妻生的嫡长子都撇在一边的地步。

后来,薛璃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弄死了甄泰,甄国舅那么聪明的人,心里不可能一点都不知情,但为了那个聪慧可爱的幼子,他却什么都没有说。

仍旧对薛璃百依百顺,宠爱有加。

陈王登基之后,奉了陛下的遗命,并没有拿甄家开刀。

甄国舅虽然低调,但日子却还是十分奢华惬意。

薛璃这样的坏女人,非但没有得到任何报应,还富贵已极,深受夫君的宠爱,家庭和谐美满,儿子聪明可爱。

甚至连前世薛琬死的时候,薛璃都还活得滋滋润润的。

这样的人,这辈子若能被安安稳稳送到江南从此不再出声,其实这也才是奇怪的地方吧。

薛琬知道,甄国舅定然已经知道了这一点。

那么接下来,薛璃是必然要回皇城了。

若是没有她,那么前世的事还要重新发生一次。

但是好可惜,就算薛璃拼着肚子回到了皇城,她也要让她竹篮打水一场空。

第354章 送信

大年初二回娘家,虽然甄国舅夫人的娘家就在皇城,平日里得闲随时都可以回去。

但风俗不可废。

所以,甄国舅夫人一大早就准备好了要往娘家赶。

原本,甄国舅是该要陪她一块儿回去的,这点小事,甄国舅也很乐意陪伴。

但不知道怎么的,昨夜一封密报,甄国舅说江南的生意出了点事,连夜就赶去了江南。

心里不是不嘀咕的。

哪有什么生意大过年的还在搞事情?

不过,甄国舅这个人视那些生意如命,平日里不爱高官厚禄,就只喜欢从做生意中得到乐趣。

她虽然有些不大高兴,但却也随着他了。

到底是老夫老妻了,就算初二没有去娘家,也没有人会多说什么。

甄国舅夫人刚出了国舅府的大门,不一会儿,马车就跟另外一辆马车撞到了。

然后,婢子就来回禀,说有位夫人想要求见。

用这种方式见面,甄国舅夫人有些不喜,不过,婢子说来人穿金戴银,看起来非富则贵。

又递过来一块通体碧绿的如意。

她认出来,那是她娘家舅母李氏的东西,那一年李氏六十大寿,是她叫人去如意坊打的这柄翡翠玉如意。

心里暗道,莫非是李氏有事要见她?

不对,若是舅母要见她,直接送个帖子过来,她还得亲自前去。

而且今日她原本就是要回娘家的,舅母直接去她娘家等她岂不是还便宜?

甄国舅夫人略一思忖,还是见了。

毕竟,这是人来人往的大街上,不怕有人要对她光天化日行不利。

而且对方手持信物,恐怕还真的是舅母有关的人,见一见又不会怎么样。

来人果然是个衣着华贵的贵妇,不过却面生得很。

对方行过礼,“前些日子在长春楼捡到了这柄玉如意,得知是李夫人的东西,原打算亲自送回,但恰好又要事想要见一见国舅夫人,所以,就拿了这如意过来,想请国舅夫人将它带去给李夫人。”

并没有告知对方的身份来历。

而且,将如何得到玉如意的事推的一干二净。

甄国舅夫人皱了皱眉,刚想要问点什么。

却见对方将怀中一封书信递了过来,“无意中得知了一点消息,觉得对国舅夫人应该有所助益,还请您看过之后亲自定夺。”

说完,对方就火速地离开了。

甄国舅夫人眉头更紧了,打开书信一看,脸色乍然变了。

原来,信中说,甄国舅连夜赶去江南,是因为在江南的小情人怀孕了。

而那个小情人,居然是靖宁侯的嫡幼女薛璃。

她将信件几乎都要揉碎了,想要再找那个贵妇问话,但人早就不知道去了哪里。

甄国舅夫人面寒如水,对着仆妇说道,“你去通知一下老夫人,说我临时有要事,今日不去了。”

她顿了顿,“其余人都跟我回去,再叫个人去将泰儿叫过来。”

转角处,薛琬的马车停在那里。

她派出去的小丫头脸色有些不好看地回来,“小姐,我……我……”

圆月问道,“信送出去了吗?”

小丫头摇摇头,“我正要将信送出,其他人却冒了出来,也是送信的。”

她将手里的信递了过去,“小姐,甄国舅夫人已经打道回府了,我……我该怎么办?”

薛琬摇摇头,“你上车吧。”

她顿了顿,“是一个贵妇打扮的妇人吗?”

小丫头点点头,“对,那个妇人好像……好像有些眼熟。”

薛琬叹口气说道,“回去吧。”

圆月问道,“信不送了?”

知道了薛璃的事后,她们都觉得不能任由事态发展。

通常别的家族,遇到了这种事,是会第一时间,将孩子弄下来。

这个孩子不该存活于世的。

莫说甄国舅和薛璃这种关系了,就凭他们是在侯夫人大丧期间发生的苟且,这孩子若是出生,就是罪证。

可到底事关人命,薛琬的打算却是,甄国舅那边她管不了,但是她会给国舅夫人递信,告诉她此事。

希望国舅夫人可以保平安。

只要没有位置可腾出,薛璃回来也就是个见不得光的人,许多事便不能如同前世那样站在台前。

没想到有人比她先出手了。

薛琬低声叹道,“若是所料不差,应该是二房出手了。”

比起她瞻前顾后,沈氏显然要果断许多。

她不知那封信里写了什么,但既然国舅夫人连娘家都不回了,显然是有所应对的。

看来,薛璃和她的孩子,命悬了。

也罢,自作孽不可活。

这都是薛璃自己所造的孽果,自然当由她自己来承担。

薛琬摇摇头,“回去吧!”

在回茅庐的路上,薛琬忽然觉得,自己在皇城虽然到处都有眼线和势力,可是皇城之外却是什么都没有。

皇城,是权势的集中地。

她想要长期蛰伏,怕是困难了些。

反而应该在皇城以外的地方扎根结营才对,万一将来有什么变故,这才好随时抽离。

换个地方,也能活得更好。

江南富庶之地,虽然生活繁华便利,可是相对来说,人口繁多,反而不是好去处。

细算起来,倒是西南……

等着再谋划一番吧!

白姨娘并不知道薛璃的事,二房已经插手。

她好几次想要和靖宁侯提起,但靖宁侯根本不给她机会,这让她有些堂皇起来。

薛璃若是出事,薛家的女孩子都要遭了殃。

二房三房倒还好些,她女儿薛玥,可是首当其冲。

薛玥如今还未定亲,如今,虽然有不少人前来求娶,但若是薛璃的事暴露了出来,那之后还能有多少人家愿意,就不好说了。

她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要尽快将女儿的亲事定下来。

白姨娘对女儿还是经心的,亲自问过了女儿的意思,然后便决定,不论如何都要说服侯爷将亲事定下来。

王翰这小伙子,她是见过一次的,也觉得不错。

侯爷之所以不肯,只不过是嫌弃王家没有爵位,怕女儿嫁过去了受苦。

其实,这都什么年代了,爵位不爵位的,根本就没有实权重要。

李丞相家也没有爵位,但是谁能说李丞相不是盛朝独当一面的权臣?就算是镇国公见了人家,也要客客气气的。

许是靖宁侯受不了白姨娘的软语温存,终于还是松了口,答应了王翰的提亲。

第355章 活动

初九那天,靖宁侯府办了个小宴,请了几家走得亲近的人家过来聚会。

本家兄弟自然要来的,因为薛琬和魏玳瑁交好,靖宁侯居然还请了承恩侯一家。

但最让人没有想到的却是,受邀的名单里,居然还有两家没有爵位的。

一家是刘太夫人的娘家远房侄子,刘正一家。

还有一家,就是王翰家了。

席间,靖宁侯对王翰父亲的热情,让人隐约猜到了什么。

果然,没几日之后,就传出了靖宁侯将五小姐薛玥定给了京兆府王翰的消息。

在皇城而言,这可是下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