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堂堂的一个公族,居然连这种手段也用上,却实在让赵芳敬不知如何说了。

虽然赵芳敬的表述已算婉转,但对皇后而言,却仍是如同一记耳光当面掴来。

张皇后本来也想索性就借着这件事,顺水推舟地将张嫣送到赵芳敬身边,谁知道事到如今,赵芳敬却仍是丝毫的情面都不留。

皇后的脸色微变,索性道:“十三弟……你莫非就这么嫌弃嫣儿吗?不是我说,那孩子对你……可是芳心暗许的呀,何必如此无情?你又是个王爷,有了王妃,自也得有侧妃,有侍妾众人,她堂堂的一个国公府的正经嫡出小姐,愿意做你的侧妃,莫非也是辱没了你吗?”

赵芳敬淡然道:“娘娘误会了,此事自然绝谈不上什么辱没,恰恰相反,我如此做,正是不想误了嫣姑娘的终身。”

皇后正欲再说,赵芳敬道:“至于别的事情,我想娘娘其实应该放心的,我本就是闲云野鹤,从来无心朝政,不然至今也不至于在朝中没有个正经的一官半职了,连曦儿跟尚奕如今都有了官职,我却依旧的游手好闲大不成器。其实我知道娘娘在担心什么,无非是担心我娶了王家的人,朝堂上会有什么变数,索性我在这里跟娘娘说明白,这门亲事也是皇上亲口应允的,皇兄从来圣明非常,他既然都答应了,皇后娘娘又何必再担心别的?如果皇后连皇上也信任不过,以为他有意偏向贵妃或者如何……要真的是这样,那不管娘娘送多少张家的人在我身边儿,也是无用徒劳的。”

这番话说的辛辣而清楚,虽然很不好听,但却字字正理。

张皇后的脸上白一阵红一阵,一面是羞惭,一面又是因为赵芳敬惊心动魄这些话,隐隐地也点醒了她。

不错,她如今最大的倚仗自然是皇帝,从来皇后都觉着皇帝是偏向自己的,只是最近皇上的布局让她有些看不明白,甚至暗中怀疑起来。

如今听赵芳敬这一番不留情面的话,才蓦地惊觉:的确如此,若皇上真的撇弃了张家,那就算把张家整个儿都给了赵芳敬,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倒是不必这样着急。

皇后好不容易才稳定心神,却又假意笑说:“你却是多心了,我怎么会想的那样深远?我也不过是跟皇上一样,为了你的终身操心而已,又因为嫣儿品貌过人,谨慎体贴,想着她要是在你身边,自然是照料妥帖,我们作为兄嫂的也自然放心。你又何必说那些有的没的,倒是辱没了本宫跟皇上的一片怜恤之心。”

赵芳敬闻听才点头道:“的确是我失言了,请娘娘恕罪。不过,正如我在皇兄面前回过的,于我而言,姻缘命本极浅薄,如今能有一人相伴已经是意料之外了,再也不期许还有别的,若娘娘真心为了臣弟好,那就从此不必再提此事。”

张皇后先是给他送了一颗定心丸,如今又听他说的如此,料想强求是不成的了,当下只得叹道:“罢了。既然你这样铁心石肠,还说什么?总是算我跟皇上多事操心而已。”

皇后才说完,就听到内殿里传出了一声隐忍的啜泣。原来是张嫣并未离开,只是躲在内殿偷听,如今听两人如此说,自然是伤心失望之极。

张皇后满面黯然,但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也不便再说什么。

赵芳敬则起身告退,离开了翊坤宫。

且说赵芳敬一路往外而行,青鸟跟在身后,因为大约也猜到了皇后召赵芳敬的用意,只不过人在殿外,所以竟不知内情。便壮胆问道:“王爷,跟皇后娘娘说的如何?奴婢听翊坤宫的公公们说,那位嫣姑娘可也在呢。”

赵芳敬瞥了他一眼,不置可否。

青鸟见他不言语,便又大胆嘀咕说道:“其实照奴婢看,这位嫣姑娘也着实不错,出身又高贵,简直比王家的那位姑娘还高贵许多呢。听说她跟乔姑娘也有交际,自然更不是外人了。”

赵芳敬听到这里才说:“不是外人?”

青鸟道:“奴婢就是觉着,嫣姑娘跟乔姑娘常来常往的,自然更上一层了……我想乔姑娘大概也是宁肯她到王爷身边儿伺候的吧,对了王爷,乔姑娘没跟您说过吗?”

“说过什么?”赵芳敬问。

青鸟抓抓头:“没、没什么……”

赵芳敬见他吞吞吐吐,便道:“你背着我又做了什么?”

青鸟见他察觉,便将那日跟养真的话告诉了,又说道:“我也是为了王爷跟乔姑娘着想嘛,身边多一个知根知底的,总比多一个面都没见到的强的多。以后嫣姑娘做了侧妃,当然也仍旧会对乔姑娘好,要是多了个不怎么贤惠的……奴婢也怕王爷、王爷就跟乔姑娘不那么亲近了呢。奴婢想乔姑娘该明白这个意思的,怎么她也不对王爷提呢?”

赵芳敬听他多嘴,本想踹他一脚,可听到最后几句,这家伙的心倒也是为了养真着想。倒也罢了。

赵芳敬似笑非笑道:“还好她没有提,她要是提了,看我怎么打断你的腿。”

青鸟睁大双眼,不懂为什么赵芳敬要如此对待自己。

两人正说着,却见前方有几道身影走来,当中一个相貌堂堂,神采飞扬,自然正是赵曦知。

赵芳敬见了他,脸上笑容收敛了几分。那边赵曦知快步上前,向赵芳敬行礼请安,又问:“我才打听说十三叔去了母后宫内,生恐跟你错过了,还好正好遇上。”

赵芳敬问:“怎么,是有事吗?”

赵曦知见身后都是人,便请赵芳敬往旁边走开一步,才认真地说道:“十三叔,我还是那个主意没变,我想主动向着父皇请缨去西疆。可是十三叔说的也有道理,恐怕父皇不许,所以我想……十三叔能不能帮着我劝劝父皇?毕竟父皇最听您的话,若是见您同意我去,只怕就也改变主意了。”

赵芳敬有些诧异:“你……还是这样想去?你想清楚,那不是好玩的地方。”

赵曦知道:“我想的很清楚了,十三叔,我是一定要去的!你是最了解我的,你帮我这个忙好不好?”

两人目光相对,赵芳敬看着少年急切的眼神,片刻问道:“那,你是为何下定决心要去?有什么缘故?”

“我……”赵曦知还未回答,心底突然想起元宵节所听见的桑落的话,虽然后来桑岺描补了几句,赵曦知解开了心结不再跟桑落隔阂,但那几句话却仍像是种子般在心里扎根,是一种桀骜少年本身的不服气,“我想历练历练。就像是十三叔以前一样。”

赵芳敬哑然。

赵曦知的眼睛闪闪发光,有一种赵芳敬曾十分熟悉的炽热,但对他而言这种不顾一切的炽热光芒,却已经是久违了的。

不知为什么,此刻赵芳敬竟有些羡慕眼前的赵曦知:这样不计一切,不顾后果,一定要去做一件事的冲动。

他早已经没有了,因为他得到了惨烈的代价,那些代价时时刻刻提醒着他,不能肆意,也不能放纵。

但是面对少年的眼神,赵芳敬的心微微松动。

终于赵芳敬道:“你……若真的要去,那么我可以帮忙。”

喜悦在瞬间从赵曦知的双眸中跳了出来:“真的?多谢十三叔!”他喜欢的叫道。

赵芳敬看着满面欢悦的少年,就像是实现了梦想般的欢喜。

他没有说什么,只是负手走开。

走了两步,赵芳敬回头看向赵曦知,他轻声说道:“只盼你以后……不会后悔今日之决定。”

赵曦知一愣,然后笑道:“绝不后悔!”

看着他意气飞扬的脸,赵芳敬的面前突然出现了曾经少年时候的自己,那时候的他,岂不也跟此刻的赵曦知一模一样?

赵芳敬一笑:“好。”他负手往外而行,风撩着他的衣袍,京城的风到底是和软的,不像是西疆的风烈。

眼见宫门在望,却有个小太监豕突狼奔地跑了来,一见他,忙单膝跪地:“王、王爷!”

赵芳敬道:“怎么了?”

小太监满脸惶恐,望着赵芳敬道:“方才外头有人来急寻王爷、说是、说是乔姑娘在长安街上遇袭!”

****

正如养真所料,虽然她并没有插手乔家的事情,但是顺天府秉公处置,把乔家所占的旁人的宅邸田产尽数发还后,又将乔松跟乔安禁押了数日,便放了他们出来。

除了在牢房中吃的要差些,其实也并没有受皮肉之苦,只不过乔松因为年纪大了,一则是气不顺,二则体弱,竟在里头染了病,出狱后便立刻请了大夫前去给诊治调养。

这不幸中的大幸,其实是姓周的富商见好就收,只是把商铺要了回来,并没有跟乔家讨要这些年来的盈利收入等等,要不然的话乔家就算卖了这处御赐的宅邸,只怕也不够赔的。

就算如此,此刻家中也已经溜光水滑,很有一穷二白之势头了。

因为这个,且又受了惊吓,朱老夫人惊怒之下,自然也病倒了,一时之间侯府上下愁云惨雾。

养真本想让薛典派人送点银两过去救急,先前她不肯去官府里疏通是怕更纵容了乔家众人,可如今乔家已经得了教训,此刻又是落难危急的时候,她毕竟也是乔白的女儿,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侯府上下人等饿死。

不料谢氏听说老太太病了,却很不放心,便想回去探望。

养真想到朱老夫人那张脸,自然有些不愿意,何况只要给银子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谢氏却语重心长地对养真说道:“再怎么说,她也是你的祖母,你父亲不在了,自然要你替你父亲尽孝。她先前那样对你自然是有些不对,可是如今她病倒了,要是再有个好歹,咱们却不闻不问的,外头的人自然会说咱们的不是,毕竟还得去看一看才是正理。”

这话的确有理,毕竟如今圣上讲究贤孝,之前养真所做种种已经破格了,但因为有明理人知道朱老夫人性子以及个中情由,这才不予追究,如今长辈病了,若一眼也不去瞧,以后老夫人真有个三长两短,莫说是别人看不过眼,自己心里也毕竟有些过意不去。

到底不是那种冷心冷肺的人,养真便答应了谢氏,又叫准备了一百两银子带着。

两个人坐车来到了乔府,却见昔日车水马龙的门前,如今戚戚冷冷,门可罗雀似的。

原本有一些趋炎附势的刁奴们,因知道乔家必然势大,所以他们也都愿意往这里投靠,闲着没事就聚集在门口上耀武扬威狗仗人势的,可是自动养真搬了出去,这些人最先察觉到了风向不对,一来二去竟然都跑了个干净。

所以现在乔家门口上更冷清了,大门紧闭,门前落叶遍布,看着竟像是个无人居住似的样子。

谢氏跟养真下车见是这般光景,也各自感叹。

这边得善上前敲了半天门,才有个老家奴小心翼翼打开大门,探出头来看是何人,待看清楚是养真,才欢天喜地起来,忙回头叫道:“四姑娘回来了!”一边忙不迭地把大门打开。

乔家上下本像是冬日僵倒的虫儿,听了这一声音,却蓦地骚动起来,不多会儿就有几个小丫头婆子先跑了出来,见了养真,一个个满脸喜悦,简直像是久旱逢甘霖,忙不迭地跪地行礼。

往内才走几步,又见包氏带了乔云跟贴身的丫鬟从里出来。

昔日谢氏离开乔家的时候,包氏还是油头粉面十分精致的一个妇人,言谈举止很有管家奶奶的风范,但是现在相见,赫然竟枯槁憔悴了许多,看着比先前苍老了数年一样,又带着些病恹恹的,气质沉郁。

原来乔家自这一连串的事后,包氏毕竟是负责照看内宅的,一应上下要用的银子也都要从她手里取,可是因为官司以及往衙门疏通等等,家中的积蓄银子早就花光了,包氏捉襟见肘,家事无法照看好,老太太自然不乐意,便百般抱怨,底下的奴婢们因为看这个光景,更加不大听从使唤,因此包氏上下受气,如何得了,若不是因为家里已经病了几个,包氏强撑着,只怕早也就倒下了。

可是反观谢氏,却见她反而养的十分的福润,比先前都年轻了许多,也真正流露出了几分大户人家贵妇人的绰约风姿。

才一照面,两个人的境遇竟是天壤之别。

包氏震惊之下心里极为难过,红着双眼几乎落下泪来。

乔云见包氏哽咽,自己先上前向着谢氏行礼,又跟养真见礼。

当下便带了往内宅去见朱老夫人,谁知朱老夫人虽然病的半死,却仍是那个又倔又硬的臭性子,听说是谢氏跟养真回来探望,她便声嘶力竭地骂了几句,说是宁肯死也不要照面。

谢氏听的惊心皱眉,包氏在旁忙道:“嫂子不要在意,老太太最近有些病糊涂了,常常胡言乱语,我先进去看看。”

然而不多会儿,里头朱老夫人又骂道:“叫我死了就算了,不要让那个不守妇道的贱人回来气我,我去了地底下也正好,我要问问我儿子,他娶的是什么狐狸,生的又是什么毁家灭户的混账东西,眼睁睁地看着家里人遭难,她却在外头逍遥自在不管不问的!苍天啊,我这是什么命,世上又哪里有这样的狗屁道理……滚,都给我滚!”叫嚷两声,咳嗽连天。

谢氏在外听了这几句,脸色尴尬,她很后悔带了养真过来,这些话她一个人听着也就罢了,如今却还连累了养真。

养真因向来知道这老夫人的脾气,对如今的场面却也早有所料,因此竟然一点儿恼意都没有,只是觉着可怜而已。

她便对谢氏说道:“老太太现在的情形只怕见不得人,咱们还是别进去了。把银子给二婶子就是了。”

正这会儿包氏讪讪地出来,谢氏就将那一袋银子给了包氏,低低说道:“我们总算是回来一趟,就算是给老太太请安过了吧。这银子你且留着,或者请医调治之类的。也算是养真的一片孝心。”

包氏的泪滚滚而下,见他们要走,却忙又拦住,说道:“嫂子,我想求你们一件事。”

谢氏便问何事,包氏把旁边的乔云拉了过来,说道:“嫂子且把云儿也先带了去吧,她一个女孩子,在这家里只多添一张嘴,在这里只是为难。老太太……也不喜欢她,时不时地打骂,倒不如趁早先给你们带了去。”

谢氏为难地看向养真,养真道:“婶子,我们带了云姐姐走还是小事,但是二叔只怕是不会答应的,要是因此为难我们可又不知怎么说了。”

包氏见她不肯,无奈说道:“我不是把女儿往外推,只是最近因为遭了那件事,家里又穷的如此,底下的几个丫鬟能卖的已经卖了,要是还再这么下去,迟早晚就轮到她了。”

谢氏吃了一惊:“哪里就至于这样?”

乔云低着头,早落下泪来。

虽然包氏说的那样,养真谨慎起见仍是并未立刻答应。

谢氏本不理解,回程上说起来,养真道:“当初他们去樱桃巷求我,我并未答应相助,这会儿二叔心里必然恨着我呢,如果我这时侯把乔云带走,岂不是更像是在二叔面前趾高气扬?二叔怎么会肯,所以不能这样做。”

谢氏这才明白:“我只想为了那孩子好,却忘了这件事了。不过,今日看着家里的确是有些不太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养真说道:“这话我早警告过二叔了,他不肯听,也不提前想法,必然要吃个大亏才……”

话音未落,突然间听到外头有人“哎吆”一声,与此同时马车猛然地刹住了。

因为太过突然,把谢氏跟养真都颠的往后倒了过去。

正不知如何,却只听到外头叫道:“马车撞人了!”

又有人大声呼痛:“救命啊,好疼,我的腿要断了!”

声音迅速地多了起来,显然是围观的百姓们都靠拢了。

养真好不容易才坐起身来,又去扶谢氏,模模糊糊听到外头叫嚷,心中微惊:“是撞伤了人?”

谢氏也忙问:“快看看是怎么了?”

养真撩起车帘往外看了眼,却正好看见得善跟孙二两人正往前走去,显然也是要去查看情形。

“希望那人不要伤的太重……”养真放下车帘才要回身,突然耳畔嗤地声响,眼前一花,有冷风嗖地掠过。

竟是有一支箭,几乎擦着养真的脸射了进来。

谢氏正在养真对面,那支箭“朵”地一声刺入了她的胸口。

这一切发生的如此之快,养真目瞪口呆,眼睁睁地看着谢氏捂着胸口满面痛楚,几乎无法反应,半晌才尖声叫道:“太太!”

养真起身扑过去,将谢氏扶住,谢氏紧闭双眼,无法出声,鲜血从伤口汩汩流出来。

心惊肉跳,养真连唤数声正欲叫人,却听外头似乎是李大的声音道:“有刺客!快离开这里!”

“刺客”二字传入耳中,养真浑身一抖。

此时马车往前行驶,才一动的刹那,另有一支箭破窗而入。

养真大叫了声,外间李大道:“姑娘怎么样?”却不等养真回答又道:“姑娘伏底身子不要出声!”

养真闻言伏底身子,一边试图制住谢氏伤口的血,但是她却惊恐的发现,谢氏伤口中流出来的血竟好像是黑色的,养真不懂这些,却本能地觉着不好。

在李大等人的努力之下,马车总算从拥挤的人群中生生地闯出了一条路,随行的得善跟得良早就给人潮挤的不见了踪影,只有李大坐在车辕上,孙二跳在车后,两人一前一后地押着车子杀了出来。

养真察觉马车越跑越快,才忍着心悸叫道:“太太受伤了!”

外间李大道:“姑娘且让太太先忍一忍。恐怕刺客还有同党……”

话音刚落,又有几支乱箭飞来,赶车的车夫不会武功,首当其冲,栽倒在地。

李大就在他的旁边,忙挥臂打落袭来的冷箭,只因人在车上躲避不便,肩头给一枚箭簇擦过,他本来不以为意,只又忙着代替那车夫赶车,谁知才过片刻,半边身子竟然有酥麻无力之意。

李大察觉不妙,忙低头看去,却见伤口的血竟是黑色,原来这箭上竟然是涂了毒的。

“不好!”李大失声,眼前一黑,手几乎握不住缰绳了。

孙二察觉了不妥,也跳下车跑了过来,李大皱眉道:“这箭上有毒,让、让姑娘小心别碰……”说话的时候脸上已经多了点灰气。

正此刻养真把车门推开,说道:“太太的呼吸越来越弱了!”蓦地见李大也受了伤情形不妙,养真屏住呼吸。

谁知孙二目光所及,瞧见旁边的屋顶上有人影窜动,而街上人群中也有可疑的身影晃动。

孙二浑身戒备,忙道:“姑娘快回去,刺客还没走!”

养真下意识回到车厢,却见谢氏脸色发青,奄奄一息。又想起李大也满脸黑气,她知道这种带毒的箭伤若是不赶紧救治只怕就凶多吉少了。

只是在很快的一瞬间,养真已经做了决定。

她当然知道这些刺客是冲着她来的,而谢氏也是因为她而受的伤。

自己留在这里只会让这些人更危险。

养真深深呼吸,双手攥紧,蓦地推开车门,竟飞快地从车辕上一跃而下。

她整个人落在人群中,回头看向孙二跟李大道:“照看好夫人!”

就在两个人反应过来之前,养真提起裙摆往前奔去!很快的已经在人群中跑出去数丈。

直到养真离开,孙二才明白过来:“不好!”

李大强忍着毒发昏昏欲倒的感觉:“快、快追上,姑娘是不想、不想连累我们!”

孙二当然明白,他忙要追着养真去,却见旁边人群中有两道异样身影,也正着急往前追去,孙二明白那必然是想对养真不利的刺客,当下大喝一声,纵身跃起!

****

养真提着裙子越跑越快,她不是习武之人,警惕性跟观察力并没有那样出色,自然看不到旁边屋顶上跟着她身影移动的影子。

她只知道自己该把那些刺客引开,这样的话才不会耽搁谢氏跟李大的箭伤。

起初还借着人群的掩映,慢慢地跑出了半条街,街头上的人便少了许多。

养真捏着裙摆,胸口起伏不定,她转头看向周围,人来人往,街头的百姓们因不知街后发生的事,所以依旧如常。

偶尔有人从身边经过,都会把养真吓一跳,似乎每一张很普通的脸都可能是刺客。

可是……为什么要对自己动手,她自忖并没有去伤害过任何人。

呼吸仍旧急促的很,方才那一阵疾跑让她精疲力竭,又因为极为紧张,眼前的景物有些发花,每一张行人的脸都开始模糊重叠。

养真觉着再这样下去自己就会晕倒当场了。

在错乱的目光之中,养真自然并没有看到在她正对面的屋顶上伏着一人。

那人像是潜藏于草丛中的毒蛇,正慢慢地弯弓向着她,两只幽冷的眼睛里透着嗜血的光芒。

就在养真身前的行人经过,露出她身形的刹那,屋顶刺客终于等到了最好的时机,手指松开弓弦,涂着毒液的弓箭不偏不倚地向着养真直奔而来。

电光火石,性命攸关之际,有一柄白玉为柄缀着流苏的折扇从养真身后探出,无声无息地往前敲了过去。

那本来势若雷霆般冲过来的夺命一箭,在这样轻描淡写般的敲击之下,应声跌落在地。

与此同时,是褐金色的大袖往前挥落,看着如同行云流水般的柔软衣袖,此刻却仿佛是世上最坚硬可靠的东西,把养真从后面牢牢地拢入怀中。

养真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在鬼门关上兜了一圈,只嗅到那人身上淡淡地苏合香的气息,她本能地回头看向来人,又惊又喜:“十三叔?”

赵芳敬一手捏着折扇,一手抱着养真,默不做声,冷冷地抬眸看向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