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小声斥道:“胡说,怎么能让孩子跟我们一起睡,快让奶娘将她抱下去。”

徐莺有些不满的扁起了嘴,这个时候三郡主也被吵醒了,半睁着眼睛,嘴嘟嘟着,一副要哭不哭的模样。

徐莺连忙指着她道:“你看你看,孩子都哭了,你忍心孩子哭。”

太子仍是坚决的让奶娘抱走了孩子,徐莺此时倒是真的想让三郡主哭两声,然后她就可以耍赖将孩子留下来了。但事实是,三郡主真的是乖得很,在她面前乖,在别人面前也乖,直到奶娘抱着她去了隔壁的房间,也没听到她的哭声。

太子从床上躺了下来,床上因为睡过三郡主,依稀还带着一股奶香味。

太子揽住徐莺,对她道:“我知道你爱孩子,但不是这个爱法。不说其他的,你说万一睡到半夜孩子尿床了怎么办?”太子想到若是睡到半夜,突然在床上摸到一滩童子尿,那场景,想想他都感觉恶寒。

太子继续道:“再者,孩子还这么小,你不担心万一不小心,你将她给压坏了?”说完接着他又一副宽宏大量的道:“不过你也是第一次养孩子,没有经验,等以后你多生几个,有了经验了你就不会犯这样的错了。”

徐莺却是一脸不满不高兴的模样。

说着亲了亲她的脸,道:“乖啊。”说着手从她衣服里面伸进去了。

徐莺觉得,这事情进行得也太跳跃了。她刚刚好像还在生气来着,此时陪做这种运动会不会不大好。还有,你非让奶娘将三郡主抱下去,真的不是因为想要做这种事。

徐莺觉得自己应该有骨气的表达一下自己还在生气,哼哼,想做这种事,自己找五姑娘解决去。

于是她握住他的手,拦住他继续向上的手。太子不解的看着她,徐莺也望了他一会,最终红着脸特没骨气的道:“我们要不要先脱了衣服再做?”

太子突然“呵”的一声笑了出来,将脸埋在了她的脖子上,笑得脸一动一动的,然后道:“好,听莺莺的,脱了衣服再做。”

徐莺心道,她这不是没骨气,而是为了大局着想,她若是跟太子生气了,太子一怒之下怜惜被宣国公夫人为难的赵婳去了,那她就是因小失大。她想过了,比容貌比才情比家世她是比不过赵婳的,但是没关系,她可以在床上补足啊。

身上的衣服很快就被脱光了,太子双手撑在她的两边,眼睛看着她脖子以下肚皮以上的地方,眼睛有些隐隐发亮,接着他的脸就往那里压下去了,嘴巴含住凸起的地方。

直到徐莺发现他在干什么的时候,徐莺才在心里骂了一句:混蛋,居然跟你家姑娘在抢粮食。

不过随着时间一点一点的推移,徐莺的身体慢慢变得潮红,她伸手抱住他的脑袋,心里又道,其实我不介意你更混蛋一点的,最好在左边也混蛋一下。

她心里这样想,然后手也真的移到他的脸上,捧着移到了自己的左边。太子如她所意,跟着含住了左边。

徐莺觉得,自己几乎可以听见他吞咽的声音,咕噜咕噜,好令人耳红心跳。

她觉得自己的身体,从头到脚的每一个细胞都像是通过了电流,电得人酥酥麻麻的,很舒服。

过了好一会,太子终于又重新上来,撑起身看着她的脸。他的嘴角还沾着一滴白色的奶水。他的唇突然又压了下来,印在她的唇上,然后他的手捏着她的下巴微微打开一些,将嘴里还未吞下的奶全都渡到她的嘴里。

她只觉得这样的情形要多荡漾多荡漾,那是她的身体里被他吸出来的东西,如今又回到了她的身上,徐莺的脸红得已经不能再红。

将奶水渡完之后,他又在她唇上流连了一会,然后才亲向了别处。当他一点点向下,最终停在某个地方流连忘返的时候,徐莺觉得自己简直要死了,手抓着床单,眼前有缤纷的烟花升起,那烟花越深越高。

她的十个脚趾头都蜷伏了起来,脚绷得紧紧的,最终在烟花升起在最高点的时候放松下来。

徐莺想起前世不知听那位专家说过,男人天生会对自己出来的地方充满崇拜。

这一晚上,徐莺觉得自己真的经历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运动,但也足够的令人耳红心跳,以致她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她看着太子的脸都还有些不好意思。

太子却已经恢复了十分正常的模样,对徐莺道:“好好在家照顾昕儿,另外,等一下我会让孙大夫来看看昕儿。”

徐莺“啊”的愣了一下,心道他说错了吧,应该是给二郡主看的吧,三郡主又没有什么事。

不过在不久之后,徐莺就明白了,其实太子做事真的是非常有深意的。

因为在孙大夫在进来瞄了三郡主两眼之后,不足半天,外面就传出,东宫的三郡主在满月那一天受惊啦,都说三郡主被吓得晚上就发起了高烧,为此东宫连夜请了大夫,结果忙活了一夜,三郡主一点好转都无,听说中间几次三郡主差点都歇了气。

听说爱女心切的太子担心得嘴角都冒泡了,都想着如果大夫治不好三郡主,就去西华寺请了高僧来给三郡主念经压惊。

可怜东宫的三郡主哟,刚刚出生一个月结果就遭受了这样的事情。

哦,你问三郡主是怎么受惊的?你不知道吗?就是某某谁故意差点将人给摔了,那天好多人都看到了,唉哟,那可真是好狠心的人哦。东宫的三郡主长得这么可爱,结果还有人跟她过不去。

而此时坐在自己的院子里,一边看着脸色红润,气色健康,正在抓着她的手指玩的女儿,另一边听着杏香打听回来的这些流言,非常心情愉快的对女儿道:“闺女,看你爹怎么帮你报仇。”

第60章

外面对东宫三郡主受惊的事越演越烈,后面传出什么来的都有,都说何郭氏不仅想摔三郡主啊,其实还故意掐人家啊,用尖利的指甲在人家脸上划道道啊, 人家三郡主的生母徐回去后脱了三郡主的衣服检查,结果发现三郡主满身都被掐得青紫,脸上也有几道血痕,太医说搞不好都要毁容,徐才人心疼得哭得那一个凄厉 啊,连东宫守门的狗都是闻者悲伤,太子也是跟着落了好几滴的眼泪。

哦,你问为什么我会知道的。我家车马房的一个管事跟东宫喂马的一个小太监相熟,他们以前在内务府没出来之前是拜把子,我听他说的。

其实那天何郭氏从东宫出去后就觉得事情不对头了,好像自己干了那么点蠢事,但她又不敢回去跟景阳长公主说是自己是做错了事被拿捏住了把柄才被赶出去的,只跟景阳长公主说是太子妃无缘无故将就她赶出来的,东宫分明是看不起公主您。

不得不说,何郭氏大部分时候智商不够用,但有时候还是有几分小聪明的,她还下令让跟着她去的下人不许提起她差点摔了三郡主的事,还要给她作证,太子妃就是针对公主才将她赶出来的,还列举了东宫连下人都对她们眼底朝天一类的事来佐证。

也 是景阳长公主一直就恼恨东宫,听完没多想就相信了,还自觉自己抓住了东宫的把柄,第二天一大早就进宫跟皇帝弟弟告状去了,说太子眼里没她这个长辈啦,说太 子骄纵府里的下人,连宫女都敢给她的儿媳妇脸色瞧啦,皇帝弟弟你可要给我做主啊。然后得了皇帝一句“待朕问清楚是不是有这回事,若真有,朕让太子亲自去跟 皇姐赔罪”之后,心满意足的出宫了。

结果刚出宫门口呢,景阳长公主就听到了飞速流传开来的流言,然后景阳长公主一想,这事不对头,然后还没回到公主府呢,在车上就将二儿媳骂了一句“蠢货”。

原本若真是太子妃无缘无故将何郭氏赶出来的,那便是东宫不孝不悌不将她这个皇姑放在眼里,结果如今她不成了恶人先告状了么。

说起来景阳长公主也是个十分“随性”的人,原本她喜欢儿媳妇,就经公主府的家越过长子媳妇给了她这个次子媳妇当。如今出了事,景阳长公主立马撤了何郭氏的管家之权,重新交给了长子媳妇,又将何郭氏禁了足,让她好好思过三个月。

按说儿媳妇差点害了人家子嗣,景阳长公主怎么都该做出表示让人去给东宫道个歉赔个罪什么的,只是景阳长公主跟东宫不和,不肯低这个头,于是仗着自己是长辈东宫不能耐她如何,打算等这件事慢慢平息了过了就算了。

只是没想到的是,流言越演越烈,最后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有御史一状将景阳长公主和何郭氏的娘家德庆侯府给参了。

参景阳长公主的是纵容儿媳妇做出危害皇家子嗣的事,参德庆侯府则是没将女儿交好,将女儿教得无《女则》《女训》之德,无贤妇淑女之范。

郭 后虽然早在风声刚出来的时候就将何郭氏的母亲自己的娘家大嫂叫进宫来训斥了一顿,又给正在禁足的何郭氏赏了《女则》《女训》,外家一把戒尺,明晃晃的训戒 之意了。郭皇后还想将太子妃和徐莺也叫进来安抚一下,将事情都做全了。结果太子妃将皇后的宣召给拒了,我家三闺女病了,病得很严重呢,儿媳妇就托个懒不进 去伺候娘娘了,娘娘您要原谅啊。郭后无法,只能赏赐下一堆的赏赐给了三郡主和徐才人,以示安抚了。

只是这种事后找补的行为,在有人故意在这件事添柴加火的情况下,到底还是没有多大作用,舆论一边倒的倒向了东宫。

这 个时候太子出来说话了,太子道,其实这不关景阳长公主的事啊,景阳长公主是我的亲姑姑,三郡主是景阳长公主的侄孙女啊,她怎么会想要害三郡主呢,至于说德 庆候府没有将女儿教导好,想来是姑娘家的资质各有差异,德庆候夫人必定是曾经好好教导过,只是何郭氏这个人的资质太差了,没学好。

所以,这不是景阳长公主的错,也不是德庆侯府的错,只是何郭氏的错。

百官听着,纷纷夸赞,这个太子宽厚孝悌啊,纯善仁爱啊,受了这么大的委屈,结果还替景阳长公主和德庆侯府说话,简直是以德报怨啊,这样的人,他不做太子谁做太子。

于是最后,景阳长公主没事,德庆侯府也没事(至少表面没事),只有何郭氏有事了。她的诰命被夺了,从正四品的恭人变成了白身一个。

别以为皇帝对她就没有意见了,三郡主怎么说都是自己的亲孙女,何郭氏不过是妻舅的闺女,谁亲谁疏还是分得清的。连带着对恶人先告状的景阳长公主这个姐姐都有些意见了,景阳长公主几次递牌子求见,想要解除一下跟皇帝弟弟的误会,结果都被皇帝给拒了。

而 何郭氏这边,被夺了诰命还不算,偏偏屋漏逢夜雨。何大奶奶家世比不过何郭氏一直不得景阳长公主的喜欢,连原本应该由她来管的家都被何郭氏管了,何大奶奶委 屈这么多年心里能平衡才怪。于是何郭氏一被夺了诰命,她除了哈哈大笑了两声夸老天有眼之外,她顺势提出府里的账目不对然后大刀阔斧的查账,最后查出公主府 的账目有好几万两的亏空,然后她又叫齐了丈夫,将账目捧到景阳长公主跟前去了。

景阳长公主虽然暗恼何大奶奶搞出这么多事来,但这个家以后毕竟是长子的,何郭氏亏空那就是在亏长子的银子,当着长子的面景阳长公主不好太过维护何郭氏,免得母子生隙。于是最终景阳长公主允诺以后都由何大奶奶管家,又让何郭氏用嫁妆填了一半的亏空才算完。

何 大奶奶对这个结果是有些不满意的,凭什么只填补一半的银子啊,怎么也要全部填上了,不过她这次已经将景阳长公主得罪狠了,也不敢太继续揪着这件事不放,不 管怎么样,能得回管家之权已经算不错了,要不然让何郭氏继续管着,等到他们继承公主府的时候,公主府早就被何郭氏搬空进二房去了。

但不管怎么样,三公主受惊这件事在此落下帷幕。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而此时在东宫的正院里,太子正跟太子妃说话。

太子道:“徐氏生了昕儿有功,我打算将她的份位提拔成选侍,太子妃觉得如何。”

徐 莺生下的只是女儿,提拔成选侍,太子妃觉得有些过了。但她到底不将一个选侍的份位看在眼里,加上三郡主受惊的事,太子未必没有在心里责怪她没有看顾好三郡 主,所以也不想令太子不喜,便道:“应该的,那我明日就递牌子进宫跟宫里禀报一声,让内务府改了她的玉碟吧。”

东宫有份位的嫔妾都是有品级的,都要上皇家的玉碟。这就跟民间纳良妾要立下正经的文书一样,上了皇家玉碟就说明你是正经的二奶,不是通房丫头之流。

太子点了点头,又道:“徐氏和昕儿这次受了委屈,我看将徐氏的份例升一级,跟着赵氏和柳氏一样吧。这也不过是多费几匹布多花几两银子的事,也算是对徐氏的补偿了。”

太子妃在心里吸了口气,跟赵氏和柳氏一样,那就是太子嫔的份例。这说是多费几两银子的事情,但外人看着就不一样了。太子心道,太子对徐氏的宠爱实在太过了些,她都怀疑,若不是因为太子嫔的两个位置都被占满,他只怕还真会给她一个嫔位。

太子妃心中有些不喜,徐氏如今这样,她管束起来便已经有些为难了,倘若再加一层的盛宠,她管束起来也只会更加的为难。现在徐氏老实本分还好说,但若是她万一恃宠生娇起来呢,她固然可以用主母的权利处置了她,但难免伤了和太子的夫妻情分。

太子妃十分委婉的道:“这样只怕赵氏了柳氏几个会不服。”

太子道:“她们不过是伺候我的侧室,哪里轮得到她们服不服,这件事若是太子妃同意了就这么办吧。”

她既然说了赵氏和柳氏会不服,那边是隐示了自己也不同意,但看太子的态度,分明是不管她同不同意都要这样办的了。

太子知道太子妃的担忧,只是他在外头被群狼环伺要小心这个小心那个已经够憋屈的了,他不想回到东宫宠个自己喜欢的女人还要顾及这个顾及那个,何况莺莺一向只老实呆在自己的院里并不爱惹是生非,这样的你女人多宠宠又能如何。

太子妃知道自己说不动太子,只好在心里叹了口气,又另外道:“既然徐氏要提拔,那江氏也是生子有功的,不如也一块儿提拔吧。”

若是没有发生之前的事,看在景儿的份上,他倒也不介意提拔江氏,只是如今,太子却不想太抬举她。

太子道:“江氏就让她先在淑女的份位上吧,另外,江氏不大会照顾孩子,我打算将景儿记在柳嫔的名下,让柳嫔帮着她一起照顾。”

太子妃吃惊,不知江婉玉是哪里得罪了太子。不过二郡主到底不过是个女儿,记在柳嫔名下也没什么,太子妃便应下。

太 子和太子妃这边刚谈完话,然后太子妃便给徐莺赏下了东西,又令府里从今日开始便要称呼徐莺“选侍”了,另外说的还有将徐莺的份例提成跟赵嫔和柳嫔一样的 事,对外的还是那番说辞,徐氏在三郡主受惊一事上受了委屈,所以提她的份例以示补偿。不过府里刚刚办过三郡主的满月礼,徐氏升选侍的事就不大办了,徐氏你 自己想的话就在自己院里办几张酒席请了姐妹来乐一乐吧,办酒席的钱由公中出。

不过大家也都明白,这说辞不过是个由头罢了,关键是人家徐才人,哦不,现在应该叫徐选侍了,关键是人家徐选侍受宠。

东宫的下人对徐莺一向都是很恭敬的,连她院里的宫女走在府里都能随处吃得开,而这之后,下人们待徐莺院里只有更恭敬了,梨香和杏香觉得,自己走在东宫,连胸都抬得高了些。

自己升职了,徐莺自然也高兴,她也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人,能够做丞相,她自然就不想做小县令,能当选侍,谁乐意做才人啊。不过请客的事就免了,她一向不爱跟其他的嫔妾交往,此时请客,难免有炫耀的嫌疑。

虽然她其实真的很想炫耀啊,但是做人得低调不是。

不过赵婳等人还是送了礼来,送的都是首饰珠宝一类的只贵不重的东西。唯有刘淑女送的是自己做的针线,一副用双面苏绣绣就的刺绣,上面绣绘茶花、梅花、桂花、木兰、兰花、菊花、紫藤、芍药等缠枝花卉纹,大小刚好可以做一个座屏。

徐莺有些吃惊,她是知道的,刺绣最难的就是双面绣,又是这么大的一副刺绣,这一幅少说也要绣上半年才能绣成。

刘淑女道:“我自己没有什么好东西,也就针线还能拿得出手,妹妹不要嫌弃了。”

徐莺道:“难道还非得要金银珠宝才是好东西不成,那些再贵也是冷冰冰的,哪里及得上姐姐的这番心意。这刺绣我很喜欢,妹妹谢过姐姐的心意。”

刘淑女便抿了嘴笑,不再说什么。

后来这幅刺绣被徐莺让人镶成了一座黑漆泥金鸡翅木座屏,就放在她房间的小榻后面。

不过与她升职一同传出的,还有另外一件事——二郡主和三郡主出生后,一直都还没记名,而太子打算这次将二郡主和三郡主的名字一起报到内务府去。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二郡主居然不是记在刘淑女的名下,而是记在了柳嫔的名下。

再有,江淑女和二郡主要从西院搬出去了,搬到柳嫔住的南院去。太子给出的话是,二郡主虽然是记在柳嫔的名下,但却是由柳嫔和刘淑女共同抚养。

徐莺一直不知道那天太子在江婉玉院里发生了什么事,悄悄叫来了杏香让她去打听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结果杏香道:“娘娘放心,奴婢早打听清楚了。”做奴婢的,不提前将府里发生的这点事情打听清楚了,怎么做选侍的左右手,人家就等着娘娘您问了我好表现一番了。

然后杏香便眉飞色舞的将那天的事情一一道来。

要说那天二郡主也确实是病了,只是也没江淑女说得那样严重,刘淑女让人将太子从她们院里请了过去,太子见刘淑女夸大了二郡主的病情,也没说什么。问过了二郡主的身体之后,又让人去外院请了大夫进来。

大夫进来看过二郡主之后,说了“二郡主照着原来的方子再吃三剂,病就该好了。”

二郡主没什么大事,太子也放心下来,但还是嘱咐了一番伺候二郡主的宫女奶娘和江淑女,让好好照顾二郡主。而这一番又是请大夫又是看病的,后面时间也就晚了。于是江婉玉便顺势道:“殿下不如在这里歇一晚。”

太子想着这个时候徐莺这里只怕已经歇了,令人去外面看过,看到她院里的灯确实熄了之后,便点头同意了下来。

太子吩咐让人在偏殿给他准备一个房间,打算就在偏殿里将就一晚。太子这一番下来,也有些累了,到头没多久就睡过去了。结果睡得迷迷糊糊之间,他突然觉得身上有些燥,然后半睁开眼的时候,看到一个穿着紫色衣裳的袅娜身影,那个人正有些颤抖的伸手过来握他的手。

太子是知道徐莺有一件这样的衣服的,兰紫色,穿在她身上十分好看,她也喜欢,然后经常穿。所以太子迷迷瞪瞪之下,还以为是徐莺,轻喊了一声:“莺莺。”

那个人并没有出声,而太子又是警觉之人,很快就反应过来然后清醒过来,看到的便是穿着跟徐莺一模一样衣服的江婉玉,她的手正放在他的衣领上,明显是想要来脱他的衣服。见到他醒来,脸上小惊了一下,但马上又媚眼如丝的喊了一声:“殿下。”

太子推开她从床上起来,然后瞪了她一眼,然后拿了桌子上的水将屋里燃着的香浇灭。

如果他刚刚闻得没错,这屋里燃着的是催情香。

这东西只是普通的催情作用,并不是多么厉害或损人身体的东西,也并没有说禁止在宫闱内院使用,有时候为了增添情趣,男人反而会主动要求燃一点。比如说他那现在已经渐渐老迈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父皇,有时候宠爱年轻的小妃嫔的时候,就会主动用上这种香。

只是太子自认为自己年富力强血气方刚,用不上这样的东西,何况男女之事,自然要水到渠成然后水乳交融才好,所以他并不喜欢用这样的东西也不许东宫的妃嫔使用。

结果江淑女做下这种事,太子心就想,二郡主还病着,你这个当妈的还有心情来勾搭争宠,分明是没将二郡主放在心上。更别说还对他用上了催情香,穿着莺莺的衣服跑到他床上来,这分明是没将他的命令放在心里。

太子什么也没对江淑女说,当时就甩了袖子出了江婉玉的院子,然后回了徐莺的院子。

太子当时想到,既然江淑女没将二郡主放在心上,那就别养了,自有人愿意养着二郡主。

太 子最开始想的是,干脆将二郡主记在太子妃名下交给太子妃来养,只是后面想到这样其实有些不妥。先不说太子妃愿不愿意养一个庶出的女儿,就说将她记在了太子 妃名下,她便成了名义上的嫡次女,以后若太子妃再有了女儿,反而要屈居她之下。再者,比起二郡主来,太子心里到底还是更疼三郡主一些,也不愿意让三郡主屈 居二郡主之下。

而赵嫔院里养着曦儿和昹儿,昹儿又是身体弱的,赵嫔是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养一个孩子。杨选侍上蹿下跳的性子太子不信任,孩子交给她来养,她只怕做得会比江淑女更过分,刘淑女他压根就没想过。

太子想来想去,最终觉得柳嫔是最合适的。晅儿已经五岁了,他已经不大需要人像照顾刚出生的孩子那样来花费精力来照顾他了,况且晅儿是庶长子,他并不打算再让柳嫔有孩子,将二郡主记在她名下正正好,一来补偿了柳嫔,二来也提高了二郡主的身份。

但太子自己也是自小失母,知道养母再好也不能代替生母,也没打算阻断了江婉玉和二郡主的母女情分,于是干脆让江婉玉和二郡主一同住到了柳嫔的南院去,对外说的是由柳嫔和江婉玉一同照顾二郡主。

反正江淑女不是跟柳嫔交好,她们爱拉帮结派,就将她们凑作堆去,也希望江淑女能记住这次教训,以后对二郡主多用点心。

杏香说完之后,很是幸灾乐祸的道:“要我说,江淑女这就是该。”让她来她们院里截人,看吧,你以为截了就能让你吃下去了。

徐莺听完之后却很不知道怎么说,江淑女怎么对二郡主她还是看在眼里的,真的还是十分尽心尽力的,毕竟是从她肚子出来的,怎么可能不疼,只是她的疼爱方式跟太子想的疼爱方式有些不同。

说不定江婉玉还觉得,自己这样做还是为了二郡主着想,二郡主没有兄弟,以后没有人撑腰。要是她能给她生个弟弟出来,以后二郡主的日子肯定更好过一些,就是她们在府里,下人们也会高看她们一眼。

这样想法徐莺能理解,就比如自己,也是觉得三郡主以后有个兄弟帮扶路子会好走一些,没办法,古代就是这么坑爹,对女子的要求严苛,哪怕以后她是公主了,普通人是不能轻易欺负了她,但她那些不同母的兄弟呢?庶母、嫡母呢?

但太子分明不是这样认为的,他想的是,她的女儿,以后谁能给她委屈受。现在二郡主生病了,江淑女这个当妈的,就应该床前床后衣不解带的用心照顾,这个时候你还来找他上床,分明就是对二郡主不尽心。

结果两厢的想法不一样,然后矛盾就产生了。

也 不知道江淑女如今的心情如何,本来属于自己的女儿,如今却变成别人的了,就算是太子还看在二郡主的份上,留她在二郡主身边照顾,但以后二郡主要喊母妃的人 变成了柳嫔,喊自己反而只能叫“庶母妃”。二郡主如今不能说话还没那么深的感触,等以后二郡主会说话了,有得她心痛的。

徐莺为江淑女叹息了两声,但到底不是自己能插手的事,于是叹息一声也就过去了。

而这个时候,又有宫女从外面走进来,对徐莺屈了屈膝,道:“安陵郡主使了人来拜见娘娘,说是安陵郡主喜爱三郡主,给三郡主送了点东西,太子妃那边让人将来人领到了娘娘这里。”

徐莺有些稀奇,问杏香道:“安陵郡主来找我们做什么?”他们统共就见了一次面好么,要说她喜爱三郡主,只见过一次面的孩子,她才不相信她会喜爱到还专门送东西过来的程度。

还有三郡主满月那一次,安陵郡主故意当着太子妃的面喊她“小嫂嫂”,她当是听着这样的称呼爽过了头没想清楚,过后她就感觉到了,安陵郡主好像是故意拿她针对太子妃,也不知道她和太子妃有什么过节。

这次她又专门送了东西来,总让她有种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的感觉。而且她这样,真的不会让她得罪太子妃?

杏香也不明白安陵郡主的来意,对她摇了摇头。

徐莺叹了口气,对宫女道:“将人请进来吧。”太子妃都让将人领到她这边来了,她不见,反而像是有什么了,还不如大大方方的见。何况安陵郡主在皇家受宠,也不是她能随便拒绝的。

第61章

安陵郡主使来的,是一位年约四十的麽麽,姓葛,人称葛麽麽。据闻是安陵郡主的奶麽麽,十分得她的信重。

葛麽麽长相憨厚,一进来就对徐莺行了礼,然后笑盈盈的道:“早就听我们家郡主说过,选侍娘娘长得如天仙一般,如今一看娘娘,果真如同天生的仙女下凡。”

徐 莺对葛麽麽睁眼说瞎话的本事很是佩服,若说以前在郧阳的时候,她觉得自己长得还可以的话,在进了东宫之后,这点自信心早就被打击得不剩了。比美貌,东宫的 赵婳、柳嫔和江婉玉都比她漂亮。特别是有赵婳这个能惊为天人的珠玉在前面比着,她哪里敢说自己是仙女下凡。她不信葛麽麽没有见过赵婳,就是没有见过也可能 听过,但人家就是能将你夸成天下第一美人,而且不仅夸,人家夸得好像还跟真的一样,实在不能不令人佩服…但也一听就让人对她产生好感。

话说来,哪个女人不喜欢自己长得漂亮,哪个女人不喜欢别人夸自己漂亮,徐莺自觉是个俗人,就是这么肤浅。

徐莺微垂头羞涩的道:“哪里,哪里,麽麽过誉了。”

葛 麽麽含笑不语,接着才继续道:“我们郡主自己还没有孩子,见着孩子就会多喜爱几分,特别是三郡主满月礼那天见了三郡主,更是喜爱到了心坎里去,回去之后就 茶不思饭不想的,天天都念叨得很。后面郡主想到自己小时候的一些玩具都还留着,便让奴婢们都翻了出来,说是要给三郡主送来,留着给三郡主大些的时候玩。”

说完便对身后的宫女使了使眼色,让人将两个樟木大箱子抬了上来。

徐莺一开始听她说是送东西给三郡主,原本以为只是一两件,没想到人家是论箱装的。徐莺颇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道:“这怎么好意思,让郡主太破费了。”

葛麽麽抿唇笑着道:“郡主说了,她的孩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来,这些东西留着也是生尘,如今给了三郡主,也算是物有所值了。若是娘娘觉得为难,他日她上门拜访的时候,娘娘让她多抱三郡主一会就好,说不定能沾点三郡主的福气,给她带个孩儿出来。”

人家话既然已经说到这样了,徐莺也只好道谢道:“代我向郡主道个谢。”

葛麽麽笑了笑,又道:“我们郡主听说娘娘升了选侍,还让奴婢给娘娘带了一份贺礼来。”

说着从身后的宫女手上接了一个长宽三寸的匣子,亲手交到了徐莺的手中。

徐莺打开匣子看了一下,里面竟然是个有五岁孩子拳头大的夜明珠。徐莺得太子的赏赐多,不是没有见过夜明珠,但却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夜明珠。这东西就跟现代的钻石一样,体积越大,价值也是跟着翻倍儿增大的。

徐莺在心里惊叹了一下,心道,安陵郡主这么大手笔,只怕所求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