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之后,大队人马打道回宫。

因为千景山上发生的几件事,各人反应又是不一。

大皇子是一回宫就哭倒在了柳淑妃的怀里,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诉说着千景山上有多么可怕,他差点就回不了宫来见母妃你了。

柳淑妃听了之后,一边为受惊的儿子心疼,另一边又为儿子的不争气而生气。

大 皇子都十岁了,骑个马能算什么,柳家也是从武官发家的,她十岁的时候都已经敢一个人骑着马外出了。结果在千景山上,有这么多人护着,这个儿子却能吓得哭着 回来。不说是皇帝,就是她见了都不知有多失望。这样的儿子,皇帝怎么会看重他,以后让他继任大统。若是他自己不争气,她替他打算再多又有什么用。

柳淑妃实在有些后悔,不该从小就宠着他,这孩子都要被她宠废了。从今日开始,她绝不能再这样纵着他了,明天开始她就要请了弓马娴熟的师傅来好好教导他。

而在另一方面,柳淑妃如皇帝一样,实在有些怀疑大皇孙惊马之事是不是赵家的人动的手脚。这样的巧合,你说跟赵家无关谁会相信。就算真的跟赵家无关,赵妧借着大皇子去勾引皇帝,也足够柳淑妃恨得咬牙切齿的了。

柳淑妃自来不喜欢赵家,此时更是将他们多恨上了一层。心里不由恨声道,活该赵妧嫁到魏国公府去,就让沈家的人好好磋磨磋磨她。

而在另一边,关雎宫里,魏国公夫人也因为自己儿子要娶赵妧的事问女儿要主意。

她将儿子的留了这么久,为的是给儿子挑一个家世品性都好一些的媳妇,可不是为了娶赵妧的。早知道皇帝要下这样的旨意,她宁愿让儿子娶个县令之女也不要娶赵妧。

好好的一个姑娘家,没脸没皮的,跑到千景山去跟皇帝自荐枕席,没羞耻没廉耻,果真是赵家的姑娘。这样的女儿家,撇开两家不对付,她都怕她给她儿子戴顶绿帽子。

皇后喝了一口茶,然后放下茶碗,微垂着眼睛道:“母亲,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既然皇上亲自赐婚,我们家没有不娶的道理。让家里好好准备,迎娶赵妧进门吧。”

魏国公夫人不满道:“娘娘,您这是说什么呢,那可是赵家的姑娘,怎么能娶。”

皇后比魏国公夫人要镇定,开口道:“两门外戚联姻,也算得上是一段佳话,怎么不能娶。”

魏国公夫人道:“我不管,我不能同意。”

皇后道:“母亲,这是圣旨,由不得你同不同意。”

魏国公夫人叹了一口气,最终道:“也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的,怎么能赐下这门婚事。”

皇后心道,怎么想的,不过是皇帝偶尔犯了会天真吧。

说起来,皇帝算得上是个好人,先后两个岳家,既想保全了这一个,又想保全了哪一个。

宣国公府是二皇孙的外家,皇帝尽管厌恶,但为了二皇子,不得不抬举宣国公府。而魏国公府呢,也是他的岳家,为他登基又立下汗马功劳,皇帝并不是不懂知恩图报的人,所以也想要魏国公府好。

他想缓和宣国公府和魏国公府紧张的关系,免得以后两府斗得你死我活,所以让两家结成亲家。虽说两家结亲,不一定就能缓和两家的关系,但总是个希望。

这种想法很美好,就是不大现实。

想要让魏国公府长盛不衰,只有成为天子的外家,便如现在的楚国公府,在先帝时伏蛰得再久,皇帝一登基,楚国公府照样门庭锦簇,显赫无边。哪怕不能成为天子的岳家,那也要成为天子要依仗依靠的府第。

若是对储君之位没有想法,不能帮助娘家,她劳心劳力做这个皇后做什么,嫁到普通人家轻轻松松做个世家夫人不是更好。

再者说了,就算她愿意放弃储君之位,但等二皇子会继位,必然要提携宣国公府打压魏国公府。再凭宣国公府一得势就不饶人的嘴脸,只怕会将魏国公府往死里作践,到那时魏国公府境况会如何。

所以宣国公府和魏国公府,必然要是对立的,两家就是结多少门亲都没有用。

而另一边在宣国公府,赵章氏看着赵妧这个侄女,心里直叹气。温言安慰了她几句,然后便出了门,去找宣国公的书房找宣国公和赵庐去了。

赵章氏令身边的人站在门口,只自己一个人进去,看着屋里的宣国公和赵庐,微微对宣国公欠了欠身,然后便问道:“公爷,现在该如何,难道真的将妧儿嫁到魏国公府去?”

宣国公道:“这是圣旨,不能违抗。”他说着叹了一口气,他想到或许会不成功,但实在没想到皇上会将妧儿赐婚给魏国公府。

赵章氏道:“早知道还不如不安排这一出呢,妾身看皇上对立二皇子已经有意动了,现在皇上一恼,还不知道会不会打消立二皇子的念头。”

赵章氏和宣国公和赵庐不同,男人更多的是考虑家族权势,但赵章氏却只担心会不会连累了外孙。

宣国公道:“这个计划你不是也同意了的吗,现在又唧唧歪歪的做什么。”

赵 章氏不说话,只是撇过头去。这个计划她是同意了的,二皇子的身体不好,这是他成为太子的劣势,皇后眼看着一个孩子又一个孩子的落下来,虽然现在还没生下儿 子,但保不定哪天就生下了嫡子。到时候这个也是嫡子,有这个健康的嫡子对比着,皇帝未必还会坚持立二皇子为太子。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二皇子在皇后生下 儿子之前成为太子。只要成为太子,那就是实打实的正统,皇上再想要废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皇帝当初与郭庶人和惠王相争,会有那么多人追随皇帝,何不是因为他那时是太子的原因。

赵 婳是个不顶用的,长得漂亮又有什么用,连个乡下来的丫头都争不过,何况她也看出来了,赵婳的心可不向着宣国公府,她几次提点她跟皇上提一提立太子的事,她 不是用“皇上刚刚登基,此时跟皇上提立太子的事只会令皇上不喜”就是用“皇上对我无宠,我在皇上面前说不上话”来打发她。

再有, 她当年能逃过她给她的药生下三皇子和五公主,她早已不相信她了。有了亲生子的女人,怎么可能还会为二皇子打算,只怕她恨不得二皇子当不了太子呢。所以她才 会同意将妧儿送到皇上身边去,一来是防着赵婳,二来也是让她在皇帝面前替二皇子周旋。只是没想到最后却会弄巧成拙。

赵章氏又有些担心的问道:“那二皇子立太子的事?”

宣国公皱了皱眉,道:“还是缓一缓吧,也是我们太急了。”

赵章氏道:“妾身倒是有个法子,不如公爷听一听可不可行。”

宣国公道:“说来听听看。”

赵章氏道:“我们不如请庄妃替我们说项。皇上宠爱她,她说的话皇上总会听上一两句。”

赵庐有些不看好道:“母亲,庄妃只怕未必愿意替我们在皇上面前说话。”没有好处的事,谁会愿意干。

赵章氏道:“我倒是觉得她未必不答应,只要她是个聪明人。”

赵庐疑惑起来,问道:“怎么个说法。”

赵 章氏道:“你别忘了,庄妃膝下可有一女二子,且凭她的得宠,以后说不定还有孩子要出生,她总要替膝下的孩子打算。只要我们许诺她,以后二皇子继任大统,一 定会保她的孩子富贵安康,她未必不心动。而且,庄妃膝下的皇子多,以后二皇子总要有兄弟帮扶,拉拢了庄妃,让她的儿子追随二皇子,对二皇子也是一种助 力。”她说着顿了顿,又道:“如今我们占着先机,可以提前拉拢庄妃。但我们不拉拢,等以后皇后生下嫡子来,未必不会拉拢,到时候倒是给皇后如虎添翼了。” 说着望向宣国公,问道:“公爷,您看如何?”

宣国公眯着眼睛在沉思,没有回答她的话。而赵庐却不看好她的法子,道:“就像母亲说的,庄妃儿子多,又有皇帝的宠爱,未必不会肖想储君之位。”

赵章氏道:“她娘家毫无根基,如今就一个弟弟做了四品的佥事,就算她肖想,也要肖想得起来。她要是真的敢肖想储君之位,也就当不得聪明二字了。”

赵 庐对事情看得却要比赵章氏明白,对赵章氏道:“母亲,你别忘了,庄妃的妹妹嫁给了顺天府丞孟文敷的弟弟,孟文敷得皇上看重,以后少不得能挣个六部堂官做 做。而庄妃的弟弟师承楚国公府的朱二老爷,天地君亲师,师徒关系不比姻亲关系要牢固。若以后徐二爷再娶个高门媳妇增添助力,庄妃身后的势力也不能小觑 了。”

赵章氏听着赵庐的话,对自己的法子倒是有些没有信心了,但仍是质疑道:“不会吧,孟家如今根基也不厚,楚国公府已经是天子外家,未必愿意再掺和储君之争里面去。”

赵庐道:“母亲,您想想庄妃如今身后的势力是谁替她布置的,而皇上还年轻,只要他想,皇上有足够的时间替她布置出一番更大更强的势力。楚国公府是未必愿意掺和储君之争里面去,但若皇上授意他们参与呢?楚国公府不会不听皇帝的话。”

赵章氏听得一惊,皇帝这样的为庄妃,难道想立庄妃的孩子不成?

她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而庄妃呢,难道她的心也真有这么大,敢肖想储君之位?想到在宫里的二皇子,赵章氏越加为他的处境担忧起来。

赵庐见母亲露出担忧之色,又连忙安慰她道:“母亲也不必担心,皇上这样也未必就是想要立庄妃的孩子,他这番布置打算,或许只是想要让庄妃和四皇子和五皇子等人自保呢,毕竟庄妃的孩子既不占嫡也不占长。至少目前来说,皇上还是想要立二皇子的。”

赵章氏道:“现在想要立二皇子,不保证以后不会变。没了娘的孩子像根草,可怜你姐姐早早去了,如今宫里连个替二皇子打算的人都没有,周围又是群狼环伺。”说着眼睛便有些红了。

赵庐也是为早逝的姐姐叹了一口气。倘若姐姐还活着,有姐姐周旋着,宣国公府不会受了皇上的冷落,更不会陷入如今的境地。有姐姐在,更没有沈家这个继后什么事。

宣 国公此时睁开眼睛道:“好了,这些都是凭空猜测,做不得准。”说着又望向赵章氏,道:“你的法子虽然不一定有用,但也不妨试一试。若是庄妃愿意追随二皇 子,她膝下的那两个皇子也的确是二皇子的助力。就是不成,你进宫也可以去探一下她的底,看她是否真对储君之位有什么想法。”

赵章氏道:“是,妾身知道了,妾身等一下就往宫里递牌子,明日就进宫去。”

宣国公点了点头,又嘱咐道:“妧儿出阁的时候,给她的嫁妆备厚一些。”说着叹了口气,道:“是我们害了她啊。”

赵章氏道:“这还用公爷说,妾身早就这样打算了。妾身也想过了,除了公中的嫁妆备厚一二成,妾身再从自己的嫁妆里头拿出十分之一来给她添妆。”

宣国公对赵章氏的做法很满意,没有再说什么。

赵章氏又道:“那妾身先下去准备进宫拜见庄妃的事。”

宣国公点了点头,然后赵章氏便先下去了。回到自己的院子之后,立刻便写了请安求见的折子,连着她的牌贴一起让人送到了宫里去。再接着又将白麽麽叫了来,挑选明日给庄妃的礼品。

而此时在玉福宫里,徐莺正在安慰三公主幼小的被四皇子伤害了的心灵。

千景山狩猎,三公主还真的给四皇子带回来了一只兔子,可是四皇子不喜欢她的兔子,反而喜欢皇帝给他带回来的一只鹩哥。一拿到这只鹩哥,便吵着徐莺让人给它做一只漂亮的笼子,让身边的太监去找青虫喂它,早上一起来就要蹲在鸟笼前教他学说话。

三公主觉得自己的心意被辜负了,很不开心,整天在四皇子耳边碎碎念道:“你为什么不喜欢兔子,兔子多可爱,我和父皇一起捉的,特意给你捉的。”

四皇子听得烦了,见她一来就提着装鹩哥的笼子绕道走,还一边走一边跟鹩哥念道:“咕咕,我带你去其他地方玩,不要跟姐姐玩,她实在太烦了。女人就是麻烦…”咕咕是四皇子给那只鹩哥取的名字。

而三公主伤心了,飞奔回屋子找娘亲,指着四皇子道:“母妃,你看他…”

于 是本来正在陪五皇子玩的徐莺只能先放下儿子,转而安慰起三公主来,道:“乖乖,弟弟不是故意的。他们男孩子比较喜欢鸟,兔子是女孩子喜欢的。弟弟不要兔 子,我和昕儿一起养兔子好不好。还有你这些日子只顾着养兔子冷落了雪球,雪球都不高兴了。你看雪球蹲在那边很伤心呢,你过去安慰安慰它,跟它玩一会好不 好?”

徐莺闻言细语的安慰了她好一会,才让她答应不跟四皇子生气,但到底还是有些闷闷不乐的,抱着雪球不说话。

而就是在这时,梨香走进来跟她道:“娘娘,宣国公夫人递了牌子说要进宫给您请安呢。”

徐莺诧异起来,道:“你确定没弄错,不是去给宁妃请安,而是来给我请安?”

梨香道:“这种事奴婢怎么能弄错。”说着将赵章氏的请安折子和牌贴交给徐莺。

徐莺看了一眼,然后放了下来,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梨香开口问道:“娘娘,您说宣国公夫人找您做什么?”玉福宫跟宣国公府一向没什么往来,当初娘娘请了杜神医来医治二皇子,都不见宣国公府有什么表示,此时找娘娘,不知道打的什么主意。

徐莺道:“管她呢,等明日不就知道了。”宣国公府是先皇后的娘家,皇上又准备抬举宣国公府,她不能不见。说着又吩咐梨香道:“你去宣国公府说一声,让宣国公府明日进来吧。”

第135章

赵章氏进宫之后,先去了看了二皇子。

就算是皇子,也要和后宫的妃嫔避嫌,所以宫中有专门的皇子所,皇子十周岁开始便要搬进皇子所中居住,直至娶亲开府,而公主则能跟生母一直居住到出阁。

二皇子今年才虚岁六岁,并不到搬进皇子所的年纪。但皇帝登基之后,因不想再将二皇子交给赵婳抚养,宫中又没有适合的抚养二皇子的人选,所以便让他提前搬进了皇子所,派了信得过的奶娘照顾他。为了他的安全着想,更是吃食与他同灶。

因大皇子要到下个月才满十周岁,所以如今皇子所中,只有二皇子一人居住。

赵章氏到的时候,赵婳也在皇子所中。二皇子正靠在赵婳的怀里,笑眯眯的吃着赵婳送来的糕点,嘴里塞得鼓鼓的,嘴巴还在一动一动。赵婳低头极其温柔的看着他,细心的替他擦去脸上的糕点渣滓。

二皇子则想到了什么,仰起头将吃了一半的糕点递到赵婳的嘴里。赵婳也不嫌弃,一口咬了他手中的糕点,然后对他笑道:“真好吃。”

小孩子总是容易满足,二皇子听到她的话,眉眼越发的笑开来,对赵婳道:“姨母做的糕点最好吃,比麽麽们做的好吃。”

赵婳笑道:“那姨母明日再给你带。”

二皇子很用力的点了点头。

整一副温馨的母慈子孝的画面,但却十分的刺痛了赵章氏的眼。假如她的女儿还活着,现在跟外孙母慈子孝的应该是她的女儿,这个赵婳凭什么取代了她的女儿的位置。

宫女通禀了她的到来,赵章氏看着赵婳有些惊讶的转过头来,然后站起来道:“大伯母,您今日怎么入宫来了,怎么不提前告知本宫一声?”

赵章哪怕氏再不喜欢赵婳,但赵婳如今也已经是后宫正二品的妃子,只要她们还没有撕破脸,此时她便还要对她客客气气的。她令自己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恭敬的笑来,走过去对她和二皇子行礼道:“臣妇见过娘娘,见过二皇子。”

赵婳像是受不得她的礼一般,急忙弯腰将她扶了起来,道:“大伯母,您快起来,都是自家人,您何必与本宫多礼。”

二皇子对这个十分疼爱自己的外祖母亦是十分欢喜的,见到她,露出一个极为明亮的笑容,道:“外祖母,您来啦,您许久不曾来看我了。”

赵章氏极为亲切的对他笑了笑,道:“殿下如今住在宫里,臣妇不方便时常进宫,但臣妇惦记二皇子的心,还是如从前一样的。”说着极为关心的问二皇子道:“二皇子最近可好,身体可好些了,吃饭香不香,宫里的麽麽们伺候得可尽心?”

二皇子点了点头道:“嗯,我好多了,也不像以前那样总要吃药了,小德子昨天还带了我去放风筝,父皇也跟我说,常到外面走走对身体有好处。我吃饭也香,麽麽们伺候得也尽心。”

赵章氏听着他的话,再看着他日渐红润的脸,心中放心下来。她从前总担心这个外孙长不大,为此不知求了多少菩萨拜了多少的佛,在寺庙里不知供了多少的长明灯,直到现在,她的一颗心才算放了下来。

赵婳给赵章氏赐了座,赵章氏坐下来后,看着仍是依赖的靠着赵婳的二皇子,有心想和二皇子单独说一会儿话,便对赵婳使了使眼色,想要让她先行离开。

但赵婳自来就怕赵章氏会离间了二皇子对她的感情,所以只装没有看到,仍是目光温柔的看着二皇子,替他整理衣领。

赵章氏见了心里便有了不喜,甚至直接表现到了脸上来,但赵婳无动于衷,赵章氏只好直接出言道:“娘娘,臣妇想和二皇子单独说一会儿话,不知道娘娘可否行个方便。”

赵婳也早已是怒不可懈,她如今好歹是正二品的妃子,论品级她都要给她磕头行礼,可她还当她是当年那个全赖仰仗她的庶房侄女一样,随便对她颐指气使。

只是她现在到底仍还要依靠宣国公府,并不敢得罪赵章氏,心里哪怕有着怒气,却也不敢表现到脸上来,反而客气的极为歉疚的对赵章氏道:“看本宫,见到大伯母一时高兴,倒是忘记了让大伯母和昹儿单独说说话了。”

说着从椅子上站起来,用极为依恋且舍不得的眼神看着二皇子道:“昹儿,你和外祖母说说话,姨母先回去了,姨母下次再来看你。”

二 皇子本不知道赵章氏和赵婳暗地里之间的波涛汹涌,皇帝不喜他和赵婳多亲近,他本就难得见到赵婳一次,他心里舍不得赵婳,此时看到赵婳依恋的眼神,越发不想 让她走了,连忙拉住赵婳的手道:“姨母,你不要走,你再陪昹儿一会。”说着又转头望向赵章氏,急切道:“外祖母,你和昹儿说话,姨母也可以在这里。”

赵婳故作为难的看向赵章氏。

赵 章氏心里叹了一口气,只觉得当日送赵婳进来真是个错误。她希望有个人能进宫来全心全意照顾二皇子护着二皇子,但却并不希望二皇子对她太亲近,甚至让她取代 了自己女儿在二皇子心中的地位。只是她没想过的是,按照她的这种要求,只怕任何一个女人进宫,都是不会令她满意的。

而此时赵章氏怕拒绝了二皇子的要求,会让二皇子一气之下恼了自己,更怕被赵婳钻着空子挑拨二皇子与自己离心。她并不在乎赵婳,但却怕没伤着老鼠,却打碎了玉瓶,心中有所顾虑,便也只能让赵婳留了下来。

因赵婳在侧,赵章氏也不好对二皇子说什么。只随意说了几句关心二皇子的话,又叮嘱二皇子好好保重身体,千万要听皇上的话,这才告辞离开,去了玉福宫。

赵章氏走进玉福宫,看到的便是四皇子在院子里追着一只雪白的猫在跑,那白猫被他追得一边四处乱窜一边喵喵的叫,他的身后跟着一溜的宫女和太监,离他最近的那个宫女一边追着他跑一边着急道:“我的祖宗,您跑慢一些,可别摔着了…”

而三公主站在另一边,指着他故作生气的道:“你不喜欢我送的兔子,那你也不许抱的雪球…”

四皇子却不理她,继续一边追着猫跑一边咯咯的大笑,仿佛满宫都能听到他的笑声,庭院里乱糟糟的成一团。

赵章氏看得皱了皱眉,在她看来,这玉福宫实在太没规矩了些。主子没有主子的样,宫女也没有宫女的样。到底是小户人家里出来的,规矩便有所不足。

没等赵章氏多想,已经跑到她跟前的四皇子突然停了下来,突然好奇的仰着头看着她,问道:“你是谁,为什么会到我们家来。”

小孩子声音清清脆脆,眼睛明亮得如璀璨的宝石,模样虎头虎脑,十分的讨人可爱。但赵章氏想到昨日儿子的一番话,却怎么都对他喜欢不起来。但她也不想在玉福宫中得罪人,便让自己对他露出一个和蔼可亲的笑容来,却并不说话。

自有旁边的宫女对四皇子解答道:“回四殿下的话,这是宣国公夫人,是来见娘娘的。”说着怕他不懂,又解释了一句道:“宣国公夫人便是二殿下的外祖母。”

四皇子听后点了点头,然后便没有兴趣了,接着又咯咯笑着跑开了。

旁边的宫女则对赵章氏做了个请的动作,道:“宣国公夫人,请您跟奴婢来。”然后引着她进了玉福宫的正殿。

徐莺早就在里面候着她了。

赵章氏看着高高坐在座位上,等着她行礼问安的徐莺。锦衣华服,贵气逼人,精致明丽的脸庞上,哪怕是含着笑却仍是让人看到了她的威严。

这 不是她第一次见到徐莺,当年在东宫初见时,是她的女儿生二皇子的时候。她那时还只是小小的一个太子才人,初初进入东宫,过得谨小慎微。但在女儿生产那一 日,她却有胆量喝退了当时郭皇后派下来的人。她那时对她有几分感激,但更多的也是觉得这是她身为东宫妾室应该为主母做的,顶多是觉得这是个挺本分的丫头, 对她有几分好感。

而如今,她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毫无锐气的小丫头了,皇上的宠爱给了她底气,让她逐渐变得凌厉起来。

男人的宠爱可以改变一个女人的心性,而现在,她有了底气之后,她是否也会如儿子说的那样,对储君之位起了念想呢。

赵章氏一边想着一边拜下去给徐莺行礼,徐莺则依旧保持着恰到好处的笑意,对她道:“夫人快起开吧。”说着对旁边的宫女使了使眼色,令她们将她扶起来,又给她赐了座。

两 人无甚特别的都是以寒暄为头的开场白,赵章氏一应的问娘娘好,问三公主好,问四皇子好,问五皇子好,再各种修辞的表达了一番对徐莺的尊敬及仰慕之情。而徐 莺则回以问宣国公好,赵大少爷好,赵二少爷好,以及赵家的其他人各种好,最后顺便夸赞一下赵大公子在狩猎时勇夺第一,被赐黄马甲和御前行走的事,以及… 恭喜宣国公府和魏国公府结亲的事。

徐莺问前面那些好的时候,赵章氏还能绷得住,唯有最后一句话时,赵章氏有了一点不自在。

不过赵章氏这么多年的国公夫人做下来,早就练就了喜怒不惊,很快这一点不自在也被敛了起来,波澜不惊的道:“谢娘娘的贺喜。”

徐莺浅浅的笑了笑,没说什么,只是喝了一口茶,然后问道:“不知夫人今日找本宫,可是有什么事。”

赵章氏道:“臣妇是来谢过娘娘找了杜神医来,治好了二皇子的身体,娘娘仁善贤德,令臣妇折服,宣国公府亦是感念娘娘的恩德。”说着对身边的丫鬟使了使眼色,令人将带来的礼盒献上。

徐莺道:“夫人客气了,二皇子喊本宫一声庶母,本宫岂有见死不救的道理。”

赵章氏没有再说话,只是抬头望了一眼站在殿里的宫女。

徐莺自觉赵章氏找自己不会有什么好事,只当没看见,并不令殿里的宫女下去。

赵章氏在赵婳那边碰了钉子,如今在徐莺这里再碰钉子,心里颇有些恼怒。只是面上不好发作什么,只好直接打起笑脸来,对徐莺道:“臣妇刚刚在庭院里见到三公主和四皇子,两位小殿下真是毓秀可爱,讨人喜欢的很,难怪皇上对两位小殿下疼爱有加。”

徐莺道:“夫人过誉了。”

赵 章氏又道:“臣妇刚刚去皇子所探望二皇子,二皇子还与臣妇提起自己的几个兄弟姐妹,说除了大公主以外,他最喜欢的就是三妹妹和四弟弟。又跟臣妇感叹,说自 己从前身体不好,不能跟弟弟妹妹们一起玩,十分的遗憾。不过现在好了,他身体慢慢好转,以后就能跟弟弟妹妹们一起玩耍一起念书了。”

二皇子惦记三公主和四皇子?呵呵!大家见面的次数十个手指头都数不过五遍,平日看到了,二皇子对三公主和四皇子可没有多少感觉。当然,三公主和四皇子对这个兄长也没有多少感觉就是了。

徐莺道:“二皇子如此友悌弟妹,实在是皇室之福。”

赵章氏道:“这兄友弟恭才是皇室之福呢,娘娘,您说是吧。”

徐莺含笑望着赵章氏,不说话。

赵 章氏继续道:“二皇子是元后嫡子,且是唯一的嫡子,以后…”她没有将接下来的话说下去,只是对徐莺别有深意的笑了笑,但却已经足够人猜测出她接下来要说 些什么了。她顿了一会,才又接下去道:“只是二皇子没有同胞的兄弟,以后少不得要与异母的兄弟互相帮衬着。四皇子长得聪明伶俐,五皇子虽然还小,想来也不 是个平庸之辈,二皇子想来会喜欢与这两个弟弟玩到一起去。二皇子年长,以后少不得会多照顾着弟弟,有了自小的情分,就是以后长大了也是一样。”

她 说着,又突然转移了话题道:“对了,听闻娘娘的弟弟近日升了金吾卫同知,恭喜娘娘了,小小年纪,就有这样大的造化,实在令人羡慕。不知令弟如今可定下了亲 事?这样年轻有为的人,真正是乘龙快婿的佳选,若非臣妇已经没了嫡女,庶女又怕委屈了令弟,臣妇都是想和娘娘结下这门亲事,招了令弟做女婿。不过臣妇娘家 有个侄女儿,是臣妇娘家嫂子的嫡出幼女,最得臣妇兄嫂的喜爱,与令弟年纪正相当。若是娘娘同意,臣妇愿意说合娘家侄女和令弟的这门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