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迟神色温凉地道,“让你失望了,以后,无论是皇祖母,还是父皇,都不会再反对这桩婚事儿。你弄出大凶的姻缘签,也算是让宫里的两位因此不再絮叨我,一劳永逸了。”

花颜顿时笑不出来了,恼道,“你们天家人都是脑子堵塞不通的吗?我不能胜任太子妃这顶高帽子,更不能胜任未来母仪天下的典范。傻子都能看得出来,你们是怎么回事儿?”

她不认为坐拥皇权至尊之位的天家人傻,所以,他们凭什么非掐着她不放?

云迟见她恼了,笑容愉悦,“皇祖母说明日让我将你送去给她。”

花颜断然拒绝,“不去。”

云迟笑容深深,“皇祖母不再反对这桩婚事儿,从今日之后,她对你怕是要改个策略了。即便你不去,她也许还真能拉的下身段来这东宫看你。总之,我告诉你了,你心里有数就好。”

花颜恼怒地瞪着他。

云迟又笑着道,“还有三日,便是赵宰辅生辰了,我今日替你接了赵宰辅府的帖子,待那日,与你一起前往赵宰辅府为其贺寿,你来京也有几日了,这京中的人想必都想见见你,恰逢赵宰辅生辰,京中各大府邸都会去凑这份热闹,你也正好将人都认认。”

花颜冷笑,“我偏不去呢,不想凑这份热闹呢?你待如何?”

云迟看着她扬眉,“你确定不想去?那我推了也罢。但是你素来不是喜欢往热闹地儿钻吗?赵宰辅生辰,也算是一大盛景了,他的六十大寿过了,便再等十年后的七十大寿了。那时候是否有如今这般热闹鼎盛,还真不好说。”

花颜心头一跳,瞧着云迟,见他神色一片温润清凉,她撇撇嘴,拉长音,“是啊,再十年,您这位太子殿下早就荣登大宝成为九五至尊了。赵宰辅七十古来稀,早应该退了,所谓不在朝堂,人走茶凉,定然不会如现在这么热闹了。”

云迟一笑,“你说得也没错。”话落,挑眉,“那你可去也跟着热闹一下?”

花颜想着有热闹不去凑是傻子,也许能找到机会再给云迟挖个坑活埋了他。她点点头,“去,殿下到时候带着我可别觉得我行止粗俗没有礼数丢了您的脸。”

云迟不以为然,“去就好,丢脸不怕。”话落,他从袖中拿出一个单子,递给花颜,“你来看看,我们一起前去,给赵宰辅送什么贺礼好?从中选一样。”

花颜将单子推回去,“你问我做什么?堂堂太子殿下,这等事情自己做不得主吗?”

云迟笑着道,“还真做不得主,我的太子妃已经入了东宫,这与京中各大府邸来往的第一份礼,理当你来安排。”

花颜瞪着她,磨牙,“我还不是你的太子妃。”

云迟道,“准太子妃也是八九不离十了。你一日带着这个头衔,一日便要受这些。”说完,补充,“不受不行。”

花颜便不信这个邪,什么叫不受不行?她无动于衷。

云迟对外面喊,“来人,晚上的汤药熬好了吗?端来!”

花颜面色一变,腾地站起身,脱口怒道,“别听他的,不要端来。”

方嬷嬷本来欲应声,闻言是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虽然她是这东宫的人,但是却被派给了伺候太子妃。这两个主子,她不听哪个的都要命。

云迟似笑非笑地看着花颜,“要我亲自去端吗?”

花颜恨恨地瞪着他,半晌,好汉不吃眼前亏地扫了一眼那礼物名单说,“照我看,这些东西虽好,都是不能换钱的废物,收了也是摆设。不如送实实在在的银子。赵宰辅六十大寿,就送六十万两银子,金银有价,他和你的半个师徒情分如今也就值这个价,谁叫你不娶他的女儿呢,还妄想着以后他好好辅佐你吗?”

这一席话,她说的是半丝不客气。

云迟听着便笑了起来,笑声清润愉悦,似甚是舒心至极。

花颜看着他笑的样子,心下暗骂,什么东宫一株凤凰木,胜过临安万千花。这哪里是只胜过临安?是胜过世间万千花了。如此倾城绝色,怎么偏偏投身了帝王家!可恨!

云迟笑罢,颔首,愉悦地道,“好,就按照你说的办。”话落,对外面喊,“小忠子。”

“殿下,奴才在。”小忠子连忙应声。

“去知会福管家,暗中调度六十万两银子备着,不得走漏消息。”云迟吩咐。

小忠子一怔,立即应声。

花颜心中有气,“还有什么事儿吗?一并吐出来。”

云迟盯着她看了一会儿,缓缓开口,“今夜我就歇在这里了。”

花颜几乎跳起来,“你滚!”

还是不是人?就算她头顶上太子妃的头衔还没扒拉下去,但他也不能太过分了。狗急了还跳墙呢?他就不怕她半夜拿刀抹了他那好看的脖子?

云迟见花颜一张脸阴沉如水,死死地盯着他,那意思他若是此言当真,她指不定会做出什么来的样子,哑然一笑,长身而起,“罢了,我本来想着歇在这里方便明日一早喊你起来一同进宫,既然你不想,那我明日便不管你了。”

说完,他理了理衣袍,缓步走了出去。

花颜一边暗骂一边想着用你管,滚了最好,算你识相。见他离开,她走到门口,“砰”地关上了门。

第四十五章上门见人

太后琢磨了一日又一夜,琢磨出了无数个磋磨花颜的法子,第二日早早地便起了身,等着云迟将花颜送来她的宁和宫。

周嬷嬷见太后顶着黑眼圈容光焕发的模样,暗想多少年不曾见过这样的太后了。

用过早膳,等了一个时辰,没等到花颜的影子,太后皱眉,“怎么还没来?”

周嬷嬷连忙说,“太后,您稍安勿躁,太子殿下如今正在早朝呢。”

太后恼道,“他也真是,难道还怕哀家吃了那花颜不成?派个人送来不就得了?用得着等他下了早朝亲自送来?还没过门就开始宠着了,这怎么得了?”

周嬷嬷笑着劝说,“殿下多年来专攻术业又忙于朝事,于女色之事概来不上心,如今能对太子妃上心,也是好事儿。”

太后闻言点头,“这倒也是。”

又等了大半个时辰,依旧没有人影,太后坐不住了,“天色都不早了,按理说早朝早该下了。你派人去打探打探,怎么回事儿?是不是他又搪塞推脱着不让哀家见人?”

周嬷嬷点点头,立即派了个小太监出去打探消息。

又等了半个时辰,打探消息的小太监回来禀告,“禀太后,太子殿下一个时辰前便下了早朝,去了议事殿。他入宫时,根本未曾带太子妃。奴才特意去了议事殿,问过了殿下身边的小忠子,小忠子说……”

“说什么?”太后压着怒意问。

小太监看了太后一眼,立即继续道,“说太子殿下昨日和太子妃闹了别扭,太子妃将太子殿下赶出了凤凰西苑,将门关得震天响,如今还在生着殿下的气呢,殿下没法子将她带来。”

太后一拍桌案,彻底怒了,“岂有此理!这叫什么事儿!”

小太监住了嘴,暗想着这太子妃可真厉害,竟然敢跟太子殿下怄气摔门。

太后腾地站起身,对周嬷嬷说,“吩咐下去,摆驾,哀家去东宫会会她,看她到底有多嚣张?”

周嬷嬷连忙说,“太后,如今快响午了。”

太后怒道,“那就去东宫用膳,我孙儿的府邸难道还管不了哀家一顿饭?”

周嬷嬷知道拦不住太后,连忙遵命地吩咐了下去。

七公主早就被好奇心驱使得想见花颜模样了,昨日没见着人,心里跟猫爪挠一般,心痒难耐。今日得到太后要去东宫的消息,匆匆地来到了太后身边,说皇祖母年纪大了,出宫身边怎么能没人?她定要陪着。

太后看着她兴奋的脸,板着脸允了,警告她既然跟着,便规矩些,不准胡闹。

七公主连连应了。

两盏茶后,凤辇起驾离开了皇宫。

云迟正在议事殿等安书离,昨日周大人回来说安书离甚是好说话,见到他送的帖子,一口便答应了下来,说今日必到,他便知道,安书离是聪明人,权衡利弊,他定然会接这一趟差事儿。

有安书离前去西南番邦各小国周旋,凭他的本事,那么西南由他到去之日便会安平下来。他今日便与他敲定行程,再对他去到西南之后行事商议安排一番。

小忠子得到太后出宫的消息,附在云迟耳边小声禀告,“殿下,太后没等到太子妃入宫,怒气冲冲地出宫去东宫见太子妃了。”

云迟早已经料到,太后已经等不起了,没有耐心了,今日不见花颜,她势必要去东宫找场子。他能算得准太后今日不见花颜必会前往东宫,却算不准花颜今日会如何在东宫见太后。

她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

云迟玉手揉了揉眉心,想了片刻,轻喊,“青魂!”

“殿下!”青魂应声而出。

云迟对他吩咐,“你现在立即回东宫,密切注意太子妃的一切动向,若事有不好,掌控下来,及时报与我。”

“是。”青魂垂首,领命去了。

小忠子心下哀叹,殿下也真是太辛苦了,自从定下了太子妃,殿下这一年多来,费了无数心思,一日未曾得闲过。

花颜昨日赶走了云迟,拿起他放在桌案上的书卷看了一个时辰,心平气和后上了床,睡了一个好觉,直到睡到了日上三竿才醒。

懒洋洋地梳洗妥当,用过早膳,她瞅了一眼天色,约莫差不多了,叫来方嬷嬷问,“这东宫可有观景台?”

方嬷嬷立即说,“回太子妃,有的。”

花颜笑着起身,“带我去。”

方嬷嬷颔首,带着一众人等,拿了糕点瓜果,薄毯披帛等物,陪着花颜,去了东宫的观景台。

出了凤凰西苑,绕过几座亭台,穿过长廊水榭,来到了碧湖畔的一座高阁阙台下。

这座观景台,高阁达百尺,数十丈之高,静静耸立在碧湖旁,两旁垂柳、花树不一,碧水波纹倒映下,花颜觉得除了那颗凤凰树,这便是东宫的第二景致了。

她对方嬷嬷说,“你们都候在这里吧,我自己上去,秋月也不必跟着了。”

方嬷嬷一怔,“太子妃,虽然是初夏了,但高阁太高,上面风大,您还是带上奴婢们吧。”

花颜笑着摇头,“有人跟着未免太喧嚣,我要好好的站在上面赏赏这东宫的景致。你们去亭子里歇着等我就好。”说完,不容置疑地迈步登上了高阁的石阶。

秋月虽然不知道小姐要做什么,但她家小姐从来做事儿就不是没有目的的,她请方嬷嬷去亭子里坐,方嬷嬷摇头不去,她想着小姐一时半会儿可下不来。于是,她便自己找了个日光暖融融照进去的亭子歇着了。

方嬷嬷带着一众仆从,等在下面。

花颜一步一步拾阶而上,足足走了九十九道石阶,才上得了高阁观景台。

站在高阁顶上,她额头已经有了细微的薄汗,她用袖子抹了一把,苦笑,如今是越来越废物得弱不禁风了。怪不得苏子斩说若是依照她的志向,那将来陪着她游走天下的男子太可怜了。

她歇了片刻,扶着栏杆举目四望,感慨这处观景台修造得是真真的好,不仅可以看到整个东宫的情形,还能看到大半个京城。

而那大半个京城的占地是京中各大勋贵世家府邸聚居之地,也是南楚高门望族盘踞的最繁华之地。荣华街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来来往往,一览无余。

她似乎看到了陆之凌的身影在街上闲晃悠。

一队皇家标志的马车和护卫仪仗队远远驶来,一个宫装丽人下了马车急急奔向陆之凌,陆之凌见了,“嗖”地一下子就跑没了影,那身法快得她都以为自己眼睛花了。

那宫装丽人气得站在街上跺脚,然后四下望了片刻,不甘心地上了车。

花颜不由得露出笑意,看来那位就是昨日拦在云迟马车前的七公主了,远远看来,倒是个有个性的美人。原来皇室里也有这般的女子,没被规矩拘束了性子。

据说这位七公主是太后身边的一位宫女所生,她出生时,母亲难产而死,皇后念其可怜,便将之教养在了名下。算起来她是云迟名义上的嫡亲妹妹,比旁的皇子公主与云迟都多了一层亲近的情分。

她虽出生就没见过母亲,但能够被皇后教养在名下,虽然短短几年,皇后也去了,但既定事实不可更改,他就如云迟胞妹一般,这身份也高于一众人,是个有福气的。

皇后薨了之后,她与云迟一起都被太后养在了身边,如今她的性子,想必有一半是云迟宠惯的。

她一边闲闲地欣赏风景一边想着皇室诸多关系,还未想全,外面传来一声尖声高喝,“太后驾到!”

第四十六章以死明志

方嬷嬷听闻太后驾到,惊了又惊,着急地望向高阁上。

花颜倚栏下望,声音飘散在风里,落到地面打了数个折扣,“方嬷嬷,你带着人快去迎接太后的驾吧!我一时下不来,就不去了,秋月陪着我就好。”

方嬷嬷闻言,想着太后来了,不去接驾不行,便又急急地看向秋月。

秋月在远处的亭子里,垂柳挡住她大半个身子,她探出头,瞅了高阁上一眼,终于明白今日小姐闹的哪一出了,原来是为了太后。她远远地对着方嬷嬷点头,声音也飘散在风里,“嬷嬷快带着人去吧,小姐由我看着。”

方嬷嬷无法,只能搁下手里的东西,赶紧地带着人去迎接太后的驾了。

花颜看向东宫门口,太后凤辇停在那里,并未立即下车辇,显然是等着她去接驾好好地给她一个教训呢。她弯起嘴角,眉眼含笑,想着这位老太太真是打错主意了。她既不愿意嫁给云迟,不愿意做天家的媳妇儿,怎么还会这么规矩地上前任她收拾?她又没傻透!

福管家带着东宫一众人等匆匆赶来,齐刷刷地跪在了大门口,跪了满地。

周嬷嬷挑开车帘,向外面看了一眼,黑压压的人群中,福管家和方嬷嬷跪在前面,跟在二人身后的都是婢女仆从打扮,没见到哪个女子像是太子妃。

她看了太后一眼,走近福管家,低声问,“太子妃呢?怎么不见?”

福管家也想到了太后是为太子妃而来,捏着冷汗看向一旁的方嬷嬷。

方嬷嬷连忙说,“太子妃早先去了高阁的观景台,如今人在上面,一时下不来。”

太后一听顿时大怒,“哀家在宫里等了她半日,她竟然还有心情在东宫观景?着实可恨!”说完,太后对周嬷嬷怒道,“扶我下来。”

周嬷嬷上前,扶着太后下了凤辇。

七公主也觉得她这位太子妃四嫂实在不同别人,不是寻常女子,连皇祖母的驾都敢不来接,让太子皇兄护着抱着连她也不让见,心下更是好奇了。

“去观景台!”太后对福管家道,“带路。”

福管家连忙从地上爬起来,头前带路,暗暗想着,太后这般气势汹汹,可如何是好?又想到太子妃连殿下都不怕,今日交涉起来,指不定谁吃亏呢。

众人浩浩汤汤地进了府邸,一路穿过垂花门,踏过廊桥水榭,走了足足三四盏茶的功夫,才来到了碧湖畔。

高阁上,一抹碧绿衣衫的花颜倚在栏杆上,清风拂来,她衣袂与青丝一起纷飞而舞。远远看来,那一抹纤细的身影柔弱无骨,似乎随时就会被风吹掉下高阁。

太后远远地停住脚步,她因为气怒,连软轿也没用,一路走来,走得急了,停下来不停地喘息。多久没走这么远的路了,她都不记得了。

周嬷嬷连忙掏出帕子给太后擦汗。

七公主打量着高阁上的花颜,距离得太高太远,她看不清花颜的眉眼轮廓,但她倚栏而立的纤细身影她却觉得甚是好看,似要乘风归去。

太后歇了片刻,压着怒气,继续向高阁走来。

秋月见到了太后那紫袍贵气气势汹汹的身影,又望向高阁上的花颜,凭着她陪在花颜身边多年的经验,想着今日太后估计会被小姐吓个半死。

她琢磨了一下,以免被人看到,连忙起身,藏去了假山石头后。

她是婢女,不是小姐,还是先躲躲吧!

太后来到高阁下,仰头看向高阁上,怒道,“临安花颜,哀家来了,你还不下来跪拜?”

她虽然一把年纪了,但因为保养得好,养尊处优,所以喊话依旧底气十足。

花颜放下衣袖,露出她那张脸,往下望着太后。

七公主惊艳地低呼了一声,“好美!”

周嬷嬷和一众宫人仆从们也都露出惊艳的神色,想着原来太子妃竟然这么美,虽然她立于高处,但由他们从下往上看来,晴朗日色也不能吸走她容色的华光。这样的一张容颜,真是比赵宰辅府的赵清溪小姐还要胜一筹。

雪肤花貌,姿容绝色,真真是与太子殿下那一张容姿倾世的容颜再匹配不过。

太后也愣住了,她也没想到那花名册上以书遮面,脸都不露的花颜竟然长得这般容色,她这一生见识了无数美人,不说年轻时的自己,后来的皇后、武威侯夫人、安阳王妃、敬国公夫人、赵宰辅夫人等,哪个不是天仙似的容貌?可是除了皇后,她还是第一次觉得这临安花颜令她惊艳。

她愣了片刻,见花颜静静地看着她,没有下来的动作,顿时又怒道,“你想让哀家上去请你吗?嗯?临安花颜!”

太后一生站在高处,年少时陪着先皇登基,又抚养皇上继承皇位指掌天下,后来又教养太子在身边。她的凤仪和气势拿出来,那是在朝堂上都会震三震的。如今气势全开,让宫里带来的人和东宫的一众仆从们心底都凉了半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