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别的原因,包子馅太咸了,他爹妈忘了给水喝,他渴啊!

但是这对新手父母慌了手脚,他们拿了各种小儿吃的止咳糖浆和山楂消食片来,试着喂给米阳,但是都被孩子伸手推开了,米阳越是喝不到水,越是扑腾的厉害,要命的是他还没跟白洛川学过“水”这个词儿,还不能冒然开口说出来,真是憋的够呛了。

程青很少瞧见儿子哭,一下就想多了,自己差点也哭了:“都怪你!一定是白天那个橘子汽水的事儿,我都说了不让你给阳阳吃,你偏不听!”

米泽海也手忙脚乱,道:“或许不是这个,是…是不是病了?”

程青已经吓得手脚发抖了,道:“我听说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是容易生病,难道是阑、阑尾炎?”

两个人慌忙穿戴好衣服,包裹着米阳去找军医,但是军医不管小儿科,瞧着他们慌成这样也被吓了一跳,让他们快开车去医院做下检查。军医这么一说,程青眼泪就滚下来,米泽海忙着去找车,营地里的车正巧不在,所幸白敬荣那边还有一辆专车,忙派了司机开车过去带了米泽海一家去了趟医院。

到了医院之后,急诊室里正巧坐着的就是一位对儿科拿手的老医生。

先认真给看了一下,又询问病情,米阳这会儿已经蔫蔫儿的了,他心里想着,要是这老医生要给他开刀,他就什么都不管了,一定自己说出“喝水”两个字。

老医生认真看了半天,怎么也瞧着眼前这孩子不像是生病的样子,沉吟一会道:“这样,你们带奶瓶了吗?办公室有热水,你先接一点给孩子喝喝看。”

奶瓶拿过来的时候,米阳抱着奶瓶一气儿喝了大半瓶的水才松开,吐出奶嘴的时候发出响亮的“啵”一声,也不蔫儿了,简直精神百倍!

老医生一下就乐了,道:“我就琢磨着是这样,你们晚上给孩子除了辅食,又吃了包子馅,肯定是齁着了。没事,你们这种情况,新手父母犯错的太多了,抱回去吧,不用吃药。”

米泽海松了一口气,道:“是是,都怪我,是我乱喂他东西。”

程青也破涕为笑,孩子没事就行了,就是这么大半夜折腾了白家一次,让她有些不好意思。

第二天的时候她去特意道谢,白夫人倒是先急着问了孩子的情况,听到他们这事儿也笑的不行,道:“没生病就好,要不这样,你再留下观察几天看看,孩子小,也说不清什么话,预防万一总是好的。”

程青有点犹豫。

白夫人又劝:“火车还要好几天才能到家,孩子要是在车上生病,那才麻烦。”

程青想了想,道:“也对,那就推迟几天吧。”

米阳那边也开始提高说话速度,他自己不敢表现的太过聪慧,就趁着大人不在的时候,在小白洛川那边使劲儿,多跟他练习着说一些有用的口语,小白少爷得意的当众表演一遍之后,过几天他也开始“会了”,倒是让程青很是惊喜。

第12章 家属

米阳因为被送了一趟医院,特意多留下来观察了一段时间。

军营里事情忙,据说上面来了大领导视察,米泽海和其他几个连长脚不沾地,忙成了陀螺。那位军区来的大领导没走,一连几个月都窝在山里,据说还成立了演戏作战指挥部,每天训练都翻倍了,没两天米泽海都黑瘦了一圈。

程青这些消息都是从白夫人那边听到的一言片语,白夫人不说的,她一个字也不问,只是瞧着米泽海回来疲惫地倒头就睡的样子,忍不住给他开点小灶,做些他喜欢吃的小菜。

米阳倒是记得他爸立过几次军功,家里奖章就有好几块,对这些没有什么担心的,他现在还是个小婴儿,能做到的就是晚上不哭不闹,让大人睡个好觉。

大演习临近,米泽海已经带兵走了,只留下程青一个人在军营里。

米阳在多当了小白洛川两个礼拜的小玩伴之后,终于在一个周末的下午又被抱着离开军营,去了火车站。

米阳在他妈怀里仰着小脑袋好奇地看着,这会儿坐火车还是挺新奇的体验,米泽海的工资不高,程青也是节俭的人,买的是硬座票,一张长方形的硬纸板票,被剪上一个小洞就算是验票过了。

米泽海这段时间在山上搞演练忙的脚不沾地,让警卫员来送她们娘俩的,程青刚上火车找到自己位置坐下,就瞧见那个警卫员又赶着回来了,隔着绿皮火车的一个个窗户拍着,喊她名字:“嫂子,嫂子…连长让您回去!连长找您回去!”

程青以为出大事了,慌慌张张地跟着一起回去,一路上想的也都是大演习的时候一些枪伤的事件,抱着孩子差点把自己吓哭了。

等到了之后,却得知是米泽海的一个电话,让她先多留几天。

程青拿不准出什么事儿了,忐忑不安地等待着,直到三天后瞧见了丈夫。

米泽海背着行囊笑嘻嘻地站在军营门口,瞧见她们还热情伸出手去,“留的还挺及时,我刚从师部回来,原本那天能赶回来送你们去车站,有点事,开了几天会。”

程青上看下看,黑了瘦了,但是胳膊腿都在也没瞧出他身上缺哪儿了,她气得打了他肩膀一下道:“你吓死我了,还以为出大事儿了!”

“恩,是有点事。”米泽海尽量保持语气平稳,但是上扬的嘴角已经翘起来一点,“大演习我立功了,三等功,提了一职,现在是正连级别。”

程青挺高兴的,但依旧困惑的看着他:“这事你发电报或者写信告诉我就是了,喊我回来干什么?”

米泽海咧嘴笑道:“你和阳阳可以随军了,以后咱们三口再也用不分开。”

这次不光是程青,连被抱在怀里的米阳也眨巴着眼睛抬头看向他亲爹。

不用说,米阳回山海镇的计划彻底泡汤了。

程青以为还留在这里,正在那喜滋滋地打扫那个简单的房间,但是没一会警卫员就进来帮着收拾行李了,把个床铺收拾的只剩下个光秃秃的床板。程青愣了下,道:“这是要换地方住?”

警卫员道:“是啊,嫂子还不知道呢吧,连长也是,光忙着工作了,都忘了跟您说他这次升职之后要调去师部工作了。”

程青道:“啊?”

警卫员道:“上回来的那个老首长一眼就瞧中咱们营里好几个人,包括米连长在内,都给抽调到师部去了!营长放人的时候心疼的脸都抽抽了,尤其是米连长的介绍信,愣是拖了三天才给开,舍不得呢!”

程青听见也笑起来。

米阳被抱着坐上军用吉普,一路颠簸着去了师部,他眼睛看着沿路的大片山林风景,对这一段的记忆有些模糊,他只记得他爸以前是在野战军区工作,但是工作有保密性,盖的三角军戳都是从来不写发件地址的,也拿不准那个时候有没有去师部。

另外随军的事儿,也得再等上两年,不过那会只有他妈一个人去了,他幼年的时候经常生病,姥姥实在不放心,把他留在了身边养大,一直到读小学了才慢慢和父母住在一起,也是初中的时候再次遇到了白洛川。

他这只小蝴蝶扇了扇翅膀,好像不少事情都提前发生了啊。

米阳随遇而安惯了,现在发生的又都是好事,他也就坦然接受,在妈妈怀里打了个哈欠之后,揉揉眼睛踏实地睡着了。

米阳想过会在师部待上一段时间,再过一段军营里的生活,但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一体验就是好几年。

作者有话要说:

分开是不可能分开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分开的→_→

第13章 扔鞋

米泽海立了功,提了一职,现在待遇也跟着提高了。原本随军家属的安排也跟着一并提前了不少,按规定他们又是在艰苦地区的人员,可以跳级申请,米泽海这次,就是按照条件去申请的。

程青也不用急着带米阳回去了,马不停蹄地又去办了手续,正巧有一批人调走空出了房子,接着又是分房、收拾新家,等着忙完了之后都已经到了冬天,马上又是春节。

寒冬腊月远在山海镇的程家老太太都发了电报过来,叮嘱女儿不要冬天带孩子回家,生怕冻着宝贝外孙。

米阳一直掰着手指盼着回老家,但是一连几次,要不是因为米泽海工作忙,要么就是程青分配了工作要熟悉一下,一再被拖延下来。

等到他一岁半的时候,才好容易回了一趟老家。

那次凑巧,白夫人也带着白洛川回沪市,他们火车只差三个小时,程青不想麻烦警卫员两趟,干脆和白夫人一起出行了。

小白洛川这会儿已经知道出远门的意思了,原本不大高兴,但是瞧见米阳上车,小脸上又露出笑模样来,大约是觉得米阳也要和他一起走,在吉普车上就开始不停把自己带着的玩具分享给米阳,要不是白夫人拦着,就连火车上吃的小零食也要提前吃光了。

因为米阳一直都待在军区大院,倒是给了小白少爷一个错觉,米阳就是住在这里的人,他在这一睁开眼眼睛就能瞧见米阳,每天都玩的美滋滋。所以被白夫人带上火车的时候,脸色就臭的不行,他一点都不想走。这次还是他头一回笑眯眯地来坐火车,但是等上车坐下之后,小白洛川隔着玻璃瞧见程青抱着米阳在站台那跟他挥手,就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

小白洛川拍着窗户,拧紧眉头道:“一起!”

白夫人耐心教育他:“弟弟要去做另外一辆火车,也要回自己家呢,你听话啊。”

小白洛川不听劝,还在那拍窗户,白夫人皱眉呵斥道:“洛川,不可以。”

小白洛川不拍窗户了,抿着小嘴特别倔强,他一直看着外面站台那,瞧着比他妈还生气。等白夫人给开了一点窗户透气之后,他脱下自己的一只小鞋就扔了出去!

白夫人连拦都来不及拦着,眼睁睁瞧着那只小鞋子飞到了外面站台,甚至还在地上弹了弹,那个方向分明就是瞄准了人家米阳那边!

白夫人也生气了:“你想干什么?”

小白洛川指着鞋子那边的方向,意思表达的明确:“要穿,要下去!”他丢了一只鞋,那就得下去捡起来,这一捡鞋,不就能下车了吗?能下车,不就能留下了吗?

白夫人简直哭笑不得,也不知道该训他还是说他鬼心眼多。

不过小白洛川低估了这趟旅行的重要性,白夫人没有像以前那么纵容他,把他抱在怀里伸手把他另一只小鞋子也脱下来,从窗户扔到那边站台的方向——程青一直瞧着白夫人这边,她这刚捡起来一只,又见一只扔过来,赶紧捡起来准备给送过去,就瞧见白夫人隔着窗户冲她摆摆手,喊道:“别过来了,马上就开车了,这鞋留下给阳阳穿吧!”

米阳被他妈抱着来站台挥手道别的,现在平白得到一双鞋,一脸懵逼。

小白洛川已经开始哭起来,也不知道是哭鞋还是哭米阳,哭的一抽一抽的,白夫人难得没有给他半点笑脸,大约是瞧着彻底不能下车了,小少爷开始趴在玻璃窗那嚎啕大哭,都哭的打嗝儿了。

米阳看的叹为观止,恨不得手上有个录像机给他拍下来,留着等二十年后再给白洛川看看。

比起小白洛川坐的软卧车厢来,程青就没有那么舍得了,她带着米阳坐的是硬座。

那可真是硬生生坐回来的,老式车厢拥挤,座椅也远没有现在这么宽敞、舒服,程青抱着一个孩子带着行李,走的十分困难,尤其是等到转车之后,最后那七八个小时是无座的票,当真就是没有空座,中间走廊都站满了人,程青只能抱着孩子去车厢中间相连的位置找了个空位,依靠着车壁晃晃悠悠地站着。

三天两夜的旅程,她一个大人坐在那都有点受不了,更何况是米阳一个小孩儿。

程青抱了米阳几天,胳膊实在酸疼难忍,瞧着人少一些之后,就从包里拿出一叠报纸来铺在地上,让米阳躺在那休息,她自己也趁机蹲下来依靠着略微眯一会儿。程青第一天的时候还不好意思坐在地上,还有点害羞,想要体面,但是最后一天她已经撑不住了,她原本就晕车,这一路上也就喝了几口水,还要带着孩子,真的太为难一个刚结婚三年的姑娘了。

程青坐在那打盹儿的时候,是手虚绕着米阳护着的,略微有什么动静就能惊醒。

米阳尽可能地不动弹,让他妈多睡一会,瞧着她脸色惨白自己都心疼起来。这会儿火车上倒是没有什么拐卖小孩的,但是来来往往的旅客还是有不少的,有几个走的匆忙差点踩到米阳的小手,还是米阳手疾眼快自己抬手抱在胸口,这才免去一场意外。

米阳也没作声,只是把自己尽可能地团起来,藏在他妈保护范围之内,一边盯着他们行李。

没办法,他家现在太穷了,一件行李也丢不起。

火车终于停站,米阳被抱着带下来的时候,连站台的空气都觉得特别新鲜。

程青没走两步,就瞧见几道熟悉的身影,全都是年轻漂亮的姑娘,一朵朵鲜花似的冲她挥手笑着跑过来,一个拿行李,另一个抱孩子,还有一个伸手亲热地挽着程青笑了道:“姐!你可算回来了,我们等了好一会,说是火车晚点,吓我一跳!”

“可不是,三姐没听到广播,瞧见火车没来差点要蹦起来去找站长理论了!”

程青点了那个挽着她胳膊的女孩额头一下,和其他年轻女孩就一起笑起来。

米阳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都是鲜活漂亮的面孔,这不用说了,一准是他那三个姨,当初他姥姥读了一首诗觉得特别好,给自己家孩子起名带了“青春如歌”四个字,也赶巧了,刚好就生了四朵金花,他妈是老大,叫程青,这来车站接他的就是程春、程如、程歌了。

抱着米阳的是他二姨程春,逗他道:“阳阳认不认识我?你妈妈有没有把我们邮寄过去的照片给你看啊,我是二姨呢!”

这回不用程青教,米阳就凑上去亲了他二姨脸颊一口,乐地咯咯的。

他妈和这三个姨感情特别好,长姐如母那种,这么多年只有他妈训人的份儿,训哭了这几个姨都还自己站墙角念检讨书那种,他可是没少听姥姥讲起过,这会儿没准还能赶上现场呢!

作者有话要说:

小白少爷(含眼泪泡儿,握拳):我下章就肥来!

第14章 山海镇

米阳在山海镇待的这几天还是挺开心的。

他二姨程春订婚,家里面人来人往的特别热闹,那个未来的二姨夫每天跑的最殷勤,不是送礼盒就是送水果什么的,恨不得一下班就骑上车往老程家报道。

程家三女儿程如最是泼辣,经常在门口打趣上几句,“哟,中午刚送了鲫鱼,怎么晚上大工程师又来啦?”

刚订婚的准二姐夫是一位刚大学毕业分配过来的工程师,在油建工作,此刻正满脸通红,站在门口扶扶鼻梁上的眼镜,留也不是,走也不是。

米阳被程春抱着走过来,一边把他塞程如怀里,一边戳老三的鼻尖道:“全家就你最坏,快去吧,后院的无花果熟了咱妈让你带阳阳过去摘些吃。”

她一开口,就提醒了门口的小伙子,连忙把手里带着的一兜零食递过来,道:“听程春说大姐回来了,这是买给孩子吃的一些钙奶饼干。”

这个马屁拍到位了,程如笑嘻嘻地接过来,也不再为难他了:“谢谢姐夫!”

听见称呼都变了,门口那位也跟着咧嘴直笑。

米阳趴在他三姨肩上回头看,门口站着的一双年轻男女一个在门内一个在门外,都是脸红红眼睛亮亮的,又害羞又想看对方。米阳记得后来二姨夫家里帮着给程春安排了工作,等以后姨夫提了总工程师之后,还分了两套大房子,老两口退休之后每天摄影,拍些花、鸟什么的,小日子过的也挺好。

程如抱着他去摘了无花果,又洗干净了放在盘子里喂他吃,拆了一包饼干给他。

米阳看了一眼包装,是青援钙奶饼干,这牌子太熟悉了,他小时候老生病,姥姥也找不到什么好东西给他吃,就总是买上一些这个饼干泡奶粉哄他多吃一些。

米阳拿了一块小口啃着吃,眼睛眯起来细细感受二十多年前的味道,好像一直都在记忆里没变过。

程如见他爱吃,喜滋滋的拿小布袋都装起来给他带上,等把米阳送回去的时候,那小布袋里面已经装了不少零食了,山楂果丹皮、无花果、杏仁糖还有钙奶饼干。

米阳在这边是跟着姥姥住的,他们镇上的老房子有点像是四合院那种,中间一个天井,四周盖了偏房,最中间的是老人住的地方,也是最宽敞亮堂的房间了。米阳回去的时候,他妈正在和老人说话,瞧见他进来,老太太立刻招手笑道:“咱们阳阳来了啊,快来,让姥姥瞧瞧!”

米阳脱了小鞋,穿着袜子跑过去一把抱住了老太太,小脸挨着她蹭了蹭喊道:“姥姥!”

程老太太喜欢他喜欢的不得了,原本就疼爱,米阳这张小嘴又甜又讨喜,没住上两天就成了全家的开心果,老太太心尖尖上的那块肉,恨不得什么好东西都给他。瞧见他提着的那个小零食袋,程老太太又大方地往里面塞了一把红枣干和莲子,笑呵呵道:“正巧,前几天出去吃喜酒,人家那边送了些干果,阳阳拿着吃。”

程青忙道:“ 妈,他咬不动这些。”

程老太太道:“那就让他拿着玩儿。”

米阳小财迷似的立刻把口袋抱住了,眯着眼睛笑道:“谢谢姥姥!”

程老太太就喜欢他这调皮可爱的模样,摸摸他小脸,乐呵呵的。

莲子米主要是图个吉利,不煮是咬不动的,米阳就拿了几颗出来和老太太一起玩儿了一会扔莲子的游戏。

程老太太忽然道:“哟,瞧我这记性,差点忘了。”她翻身去旁边的床柜抽屉里拿了一个红封出来,念叨着:“这是给咱们阳阳的,昨儿瞧见你们回来太高兴了,一下给忘了。”

程青忙拦住了,道:“妈,别,这又不逢年过节的,给他钱干什么呀!”

程老太太道:“哎呀,这是给我们阳阳的,去年他没回来,姥姥给补上。我估计啊你们今年工作也忙,冬天又冷,也回不了家啦,先提前给了,省的一直记挂着,呵呵!”

程青拦不住,只能收了,旁边的程如瞧见了也拿了一叠红包出来,比老太太的薄了许多,但胜在数量上,她一把将这些都塞到大姐怀里去,笑着道:“姐,咱妈的你收了,我们的可不能往外推啊!这是我和二姐小妹的心意,没多少,给阳阳压岁呢!”

程青推让不过,也只能收了,米阳抱着那八个大红包,仰着小脑袋道:“谢谢姥姥,谢谢二姨、三姨、小姨!”小声音清脆,听的大人们都笑起来。

晚上睡觉的时候,米阳那些红包就都被程青要走了,说的理由还是一万年不变的那种。

程青:“阳阳,你还小,压岁钱妈妈先帮你存着,以后给你娶媳妇哦。”

米阳:“…”

热乎乎的红包就被拿走了,换来的是一个小皮球,米阳想还行吧,好歹还有个玩具,当安慰奖了。

准备睡的时候,程老太太又给送来一床新被,装在一个高档的真空袋里,她一边打开一边道:“这是年前你爸的一个学生给送来的,说是什么蚕丝被,薄着呢,我瞧着给阳阳当夏凉被正好,省的他晚上踢被凉了肚子。”老太太念叨着就给米阳盖上了,被子不大,做工也挺精致,给米阳捏了捏被角,老太太这才放心走了。

可是半夜,米阳就被送去了医院。

说来还是新被子惹的祸,也不知道里面有什么成分,米阳被弄的过敏了,起了一身的小红疙瘩。医生检查了一下,给开了点过敏用的药膏,叮嘱道:“看着点,别让孩子抓。现在这市面上的蚕丝被呀,说是蚕丝,都往里面掺好些化学纤维制品,像是什么腈纶啊之类的,这些咱们大人用没事儿,小孩皮肤太嫩了,就容易引起过敏。”

程老太太问道:“医生,这要紧吗?”

医生笑道:“没事,养几天就好了。”

程家人这才抱着孩子回来,程老太太更是自责的厉害,亲自守着米阳一晚上没合眼,又是打蒲扇又是给用清水擦拭,生怕米阳自己睡梦中抓破了留疤。

程青怎么劝都没用,半夜起来的时候还瞧见老太太去泡奶粉。

她过去问了一句,才知道是米阳说饿了,程青又气又急:“妈,您这也太惯着他了,只是过敏,医生都说没事儿了…”

程老太太不听,摆摆手让她别管,自己泡了一瓶奶粉给外孙,瞧着米阳喝了,又问道:“阳阳,还难受吗?”

米阳睁大了一双眼睛,像是感受了一下,道:“姥姥,不痒了,喝完就好了哎。”

瞧着活像是一只骗吃骗喝的小狐狸。

米阳喝完了,又伸手去拽老太太:“姥姥我困,我要你拍着我睡,你也睡这儿呗。”

程老太太笑道:“好好好,姥姥也睡。”

程青劝了一晚上,都没这小坏蛋一句话管用,在旁边看的哭笑不得。

米阳生病,这几天也没怎么被抱出去玩儿了——他这两条腿基本成了摆设,回了山海镇家里几个姨都抢着抱,基本就没下来自己走过。

等到米阳好的差不多了,也到了要回部队的时候。

最后一天程青收拾行李的时候,程春过来了,米阳挺喜欢这个语气温软的二姨,先扑过去给了一个抱抱。

程春拿了一个提包过来,打开来里面装的是两件新衣,尤其是外面一件羊绒的小风衣又时髦又厚实,一瞧就是价格不菲。程春把衣服推给大姐,说要让她带去部队穿,程青哪里肯要,连忙推拒道:“胡闹,这是你订婚的衣服,人家给你送来的,你拿来给我像个什么样子…”

程家二姑娘人温和,但是却非常坚持,笑着道:“姐,你就拿着吧,你要去那边上班了,我留在家里穿着它们也没什么用。你上班,穿得体面些,别让那些城里人看不起。”

当时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差距还是挺大的,所有人都想要跳农门,出去上班有工作,说出去是非常体面的事情。程春是真心实意想大姐在外面好一些,亲姐妹,能帮的能给的,她都愿意拿出来。

程青听的眼圈儿都红了,临走了,姐妹两个有着说不完的话。

米阳在一边听着,心里感慨的却是户口的问题。

当年大家都不要农业户口,一方面是不想务农,另一方面也跟农业税有关。后来农业税取消了,也没有了户口限制,去哪里都能找到工作,非农业户口也没有那么稀罕了,再后来随着土地开发农村反而吃香起来,尤其是他们山海镇这种靠近老城的地方,扩建规划之后地皮飞涨,价格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就翻了数倍。

那时候好像也只有没有离开山海镇的三姨一下翻身,光别墅就分到手两套。

这种事情,还真是说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