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锦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她并非见死不救的性子,可是这什么都没说,她也什么都不知道,就直接跪下来,让沈锦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

严姑娘开口道,“宁国夫人,我不愿意嫁给表嫂家的兄弟,他们根本是想谋夺我父留给我和弟弟的家业……”

沈锦想了想忽然问道,“严御史留下了多少家业?”

严姑娘愣住了,看向了沈锦说道,“应……应该不少,其中还有我母亲的嫁妆。”

“哦。”沈锦开口道,“那你想怎么办?”

“我就是不想嫁给我表嫂的……”

严姑娘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沈锦打断了,问道,“你不想嫁就不要嫁好了,你有弟弟,你表嫂没办法给你做主吧,你带着你弟弟回到你严家不就好了?来找我干什么?”

“可是……可是……”严姑娘说道,“我祖母也让我嫁啊,那个男人吃喝嫖赌。”

“你查过了?”沈锦问道。

严姑娘摇头说道,“我听下人说的。”

沈锦看着严姑娘,其实她衣服的料子和首饰虽然不是极好却也不差,可见在外祖家没有被亏待,想来她外祖母也是疼她的,这样的人养了他们挺久,怎么忽然说让嫁给了什么表嫂的弟弟,一个这么差的人?沈锦并不相信,除非老太太糊涂了?就算糊涂了,老太太也该找自己娘家亲戚的孩子把外孙女嫁过去,更容易谋夺什么家业吧,而且当初严家被英王毁了后,可就落败了,就凭严御史的官职,恐怕也攒不了多少吧。

严姑娘咬牙说道,“我严家祖上也是大户人家,想来他们……”

“你有证据吗?”沈锦问道。

严姑娘脸色变了变摇头说道,“没有。”

“那你不是听说,就是想来,就这样来找我?”沈锦觉得这个人有些奇怪,问道,“你若是真觉得他们要害你们姐弟,你直接去衙门好了。”

“可是那是我外祖家啊。”严姑娘看向沈锦的眼神带着控诉,“我怎么可能去告他们?”

“你来告诉我这些,若是我插手了他们下场更不好吧。”沈锦不愿意再在这个人身上浪费时间了,说道,“送客吧,简直莫名其妙的。”

严姑娘咬了下唇说道,“宁国夫人,我们同是女人,为什么你能如此狠心竟然……”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就直接被两个粗使婆子给架出去了,沈锦不在意严姑娘,可是赵嬷嬷很在意,低声对婆子吩咐了几句后说道,“好好把人送回去。”

其实赵嬷嬷并没有说别的,只是让人火速去打探严姑娘口中那个表嫂的弟弟情况,若是情况和严姑娘说的一样,那么就回来告诉沈锦,暗中帮把手,若是不一致……那么就把严姑娘今日的所作所为全部告诉她外祖家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赵嬷嬷:咯咯!谁敢欺负我家锦宝宝!叼死你们!

145

番外五选后那些事

赵嬷嬷的所作所为并没有瞒着沈锦的意思,沈锦知道也没阻止,因为她也知道赵嬷嬷是为了她好,沈锦其实没有和严姑娘计较的心思,毕竟在她看来花费这般的时间还不如多陪着几个孩子玩一会。

谁知道这件事后续竟然弄出了一桩命案。

事情发生的时候,沈锦已经回到了宁王府,正在宴请剩余的那几个姑娘一并用饭,菜品很丰富,不过众人是分开用的,每人面前一个小案,每个小案上的东西都是相同的,并非全部是京菜,有清单的、有酸甜的、有酸辣的……什么口味的都有,其中夹杂着楚修远比较喜欢的口味,沈锦觉得夫妻两个人,最重要的是口味一般,若是一人喜清淡一人喜甜辣,虽然两个人用饭可以互相迁就,可是到底少了几分滋味。

而且楚修远并非铺张浪费的性子,就算现在成了皇帝,他们在一起用饭的时候,也就是六菜一汤,不过是比边城更精细一些罢了。

如今分开用也正是记住每一桌姑娘都用了什么,从中选出口味和楚修远更相近一些的,等用完了饭,沈锦本来邀着众人去园子里面坐一会,谁知道就见赵嬷嬷过来,低声在沈锦的耳边说了几句,沈锦闻言皱了皱眉说道,“我知道了。”

赵嬷嬷没再说什么,沈锦看向请来的几位姑娘,笑道,“外面有点事,几位先自己在园子里面转转,有事情的话尽管吩咐丫环就是了。”

又说了几句,沈锦才先带着赵嬷嬷离开了,因为今日的事情,楚修远并不在家,而是带着楚修曜和几个孩子进宫了,所以当官府的人上门,府中的人只能过来找沈锦,因为本就在待客,所以沈锦倒是不用重新更衣,出去的时候就见一个穿着官服的中年男子身后还跟着两个人,见到沈锦就行礼。

沈锦坐下后,让人上了果点,才问道,“大人可是有什么要事?若是如此的话,我派人去给夫君送个信。”

中年男人赶紧说道,“并无什么要事,就是因为一桩命案,所以与夫人了解下情况。”

沈锦疑惑地看向了中年男人,中年男人赶紧解释了一番,“严姑娘自杀了?”沈锦有些惊讶地看向了中年男人。

“是。”中年男人恭声说道,“严姑娘的亲弟,拿着严姑娘的遗书状告宁国夫人……”

“啊?”沈锦更加迷惑,“她自杀为什么要告我?”

中年男人看向沈锦一眼,他发现沈锦并不是故作疑惑,而是真的不明白,解释道,“说是几日前,严姑娘曾求见宁国夫人。”

“是啊。”沈锦并没有隐瞒,点头说道,“有这件事,她孤身来找我,说她外祖母想要把她嫁给一个很差的人,然后那个人是她表嫂的族弟,为的是严大人当初遗留下来的财物,我觉得这事情不该我管,就让她去衙门或者大理寺状告一下也可以,然后派人把她送回去了。”

赵嬷嬷在一旁说道,“送严姑娘的几位粗使婆子正在府中,老奴这就把人叫来。”

中年男人能走这一趟,本身就是个耿直的性子,否则顾忌楚修明,这件事根本不会管,所以闻言说道,“那就麻烦了。”

沈锦说道,“不麻烦的。”

赵嬷嬷就先去了,不仅让人把粗使婆子带来,还把车夫和两个侍卫也带了过来,两个粗使婆子正是送严姑娘的人,赵嬷嬷把事情仔细说了一遍,如果说刚刚沈锦的话让他们怀疑那个严姑娘找宁国夫人其实心中是换了手段来图谋皇后之位的事情,赵嬷嬷的话就让几个人心中确认了,严姑娘一进来就跪下,口口声声让沈锦救救她,到后来的说亲事的问题,赵嬷嬷说道,“说到底这是自家的事情,若是夫人贸贸然插手反而不妥,就算如此,夫人也派人送严姑娘回府,并让车夫路上慢行,还另派了人去打探消息,若是真如严姑娘所言,让人暗中帮上一把,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一个姑娘落入火海。”

中年男人点头,也觉得此举妥当,其实就算是沈锦不管,谁也说不得什么,如此安排实属仁义。

赵嬷嬷接着说道,“侍卫很快就打听到了,严姑娘那表嫂的族弟,虽不算什么良才美玉,却也不差,是个读书人,家中富裕人也老实厚道,大人可以从书院打听一番就知,只是这人有一点不好,祖父是商人出身。”

中年男人却觉得这样的人与严姑娘着实不差,严姑娘虽然是官家小姐,可是父母双亡,这般情况下女子,其实很难寻得良配,女有五不取,逆家子不取,乱家子不取,世有刑人不取,世有恶疾不取,丧妇长子不取。

想来若是没有那层亲戚关系,男方也是不愿意娶严姑娘的,毕竟男方自身条件并不差,可是严姑娘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中年男人心中叹息,想来也是一个心气太高的,来求救是假,奔着皇宫才是真。

赵嬷嬷让侍卫把查到的经过和结果都仔细说了一遍,等中年男人点头了,才说道,“想来严姑娘的外祖母也是真心疼爱严姑娘的,老奴知道后,就让人与严姑娘的祖母提了提,我家夫人脾气好,自然是无碍的,若是换成他人,怕是……”赵嬷嬷话并没有说完,只是她的意思众人也明白了,也深感这话没错,“然后我们就没再关注过了,谁知道今日得知了严姑娘的死讯。”

中年男人心中已经信了八分,剩余两分他仔细探查就知了,只是严姑娘的遗书句句血泪暗指宁国夫人,意为宁国夫人侮辱了她,她最终无脸面活于世上,有愧于严父的教诲。

沈锦忽然说道,“其实我觉得严姑娘可能不是自杀。”

“什么?”中年男人诧异地看向了沈锦,“夫人可是知道什么?”

沈锦摇了摇头说道,“我只是觉得,一个人真觉得难受或者痛苦的话,不该过去这么多天才想不开,就算再愤怒,三四天也足够消气了,更何况……那个严姑娘不像是会寻死的人,她的目标比较远大。”沈锦说的含蓄,可是众人也明白,“而且她就算恨我,寻死了也对我没什么影响啊。”

中年男人点头,而且就算是因为沈锦,严姑娘寻死了,最多就是外界对沈锦的评价不好,剩余的一点伤害都没有,甚至连不好的评价也不会有,因为是严姑娘自己找上门的,被羞辱了也是自找的。

还有楚修明的权势和陛下对这位宁国夫人的看重,就算是傻子也知道这样的人不能惹。

“所以我觉得怕是,严姑娘不是自杀,此事也不会冲着我来的。”沈锦开口。

中年男人点了点头,就算严姑娘真的是沈锦杀的,对沈锦来说也造成不了多大的影响,而且这么一说,他竟也觉得严姑娘的死……貌似不简单。

又说了两句,中年男人就先告辞了,沈锦点了下头,赵嬷嬷扶着她回到了小园子。

下午楚修明回来的时候,就听下人说了这件事,他点了点头就让人带着孩子下去休息了,而他亲自把楚修曜送到了院子里。

楚修明回到屋中,就发现沈锦正在看话本,沈锦没有提这件事,楚修明也没有问,是知道刚过了五日,中年男人就特意派人送了消息,已经查明严姑娘的死因了,确实是被害的,并非什么深仇大恨,下手的竟是严姑娘的贴身丫环,那丫环是严姑娘从严府带来的,一直伺候的很用心,长得也漂亮,府中倒是也有管事之类的想要娶她,却都被严姑娘拒绝了,只说要给丫环配个好的,这个丫环等着可是越来越无望,如今二十三了,那些管事有些身家的根本不愿意娶她,还传出她眼光高一类的话来。

她想嫁人,多次说嫁人以后还愿意回来伺候严姑娘,可是严姑娘就是不许,因为严姑娘觉得,当丫环有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就不会全心全意伺候她了。

本就积怨已久,这次严姑娘又发现了丫环与府中一个采买的儿子偷偷相会,一怒之下就要卖了这个丫环,还要把那个采买一家赶出府,丫环心中仇恨,终是下了狠手,然后模仿着严姑娘的字迹写了这样一封遗书。

沈锦听后只是点了点头,严姑娘的死是个悲剧,可是这样的结局却是她自己造成的,而那个丫环,恐怕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赵嬷嬷不再提这件事,沈锦和楚修明接着商量起了皇后的人选,最终沈锦选了两个人,到底选哪一个,就要楚修远自己决定了。

146

番外六选后那些事

沈锦带着最后选出的那两位画像以及写下来的各种理由和楚修明一并进宫的,楚修远直接把地点定在了御花园里面,还上人御厨准备了不少拿手的糕点,楚修明和沈锦行礼后这才坐下,虽然楚修远说过不让他们如此客套,可是该有的礼节还是应该有的。

楚修远身边的太监已经把那两张画像打开了,沈锦双手捧着果茶说道,“其实那两位姑娘比画像中漂亮不少。”这两个画像是沈锦从那两户人家要来的,“陛下看看哪个更顺眼?”

“我看着都差不多。”少年慕艾,就算是楚修远此时也难免有些羞涩,还是依言看了看,然后说道,“嫂子给我说说吧。”

沈锦从赵嬷嬷那里拿了两张纸出来,交给了楚修远,这上面不仅写了两位姑娘习惯的衣服颜色还写了她们的口味、性子一类的,甚至有她们两个说话的内容,楚修明坐在一旁并没有说话,沈锦说道,“那几句话是我从她们聊天时候选出来记下来的,鹅黄衣服的那个姑娘是夏家的姑娘,紫色衣服的是石家的姑娘。”

“夏家姑娘性子比较喜静一些,是个爱笑的,而且笑起来有酒窝的。”沈锦指了指画像的地方,开口道,“可惜画师画得不像,石家姑娘很会自己找乐子,骑马打猎这些很擅长。”

楚修远仔细看了看沈锦记下来的东西,就连把夏家姑娘逗的笑个不停的那几句对话都看了遍,可是他并不觉得好笑,只是他觉得,有个爱笑的妻子也不错,毕竟在朝堂上已经足够严肃了,回去还要面对一脸严肃的妻子?楚修远不自禁抖了抖,觉得有点受不住。

“要见见吗?”沈锦忽然问道。

楚修远想了想点头说道,“见见吧。”

沈锦笑道,“那不如后日,到时候我邀了这两家姑娘到庄子上玩,让夫君带着陛下躲在旁边看看。”

楚修远看向了楚修明,楚修明说道,“成亲本就是人生大事,见见也好,或者一起交谈一下,有时候缘分这样的事情很奇妙。”比如他一眼就认定了自家的小娘子,楚修明嘴角上扬看向了沈锦,沈锦正巧也看着他,回了一个笑容。

其实楚修远一直很羡慕哥哥和嫂子之间的感情,微微垂眸又看了看那两幅画像,只希望以后他与妻子也能如此。

等沈锦出宫后邀请石家姑娘和夏家姑娘到别院赏花的时候,不少人心中已经有数了,怕是皇后就从这两家人中出了,只是这两个姑娘选的着实不错,家风清明不说,和众多势力又没有多少牵扯,有些贵妇是见过她们两个的,一静一动还都是端庄收礼之人,就算再挑剔的也认同了,不过另外几个没选上的,各方面也不比这两位差多少,不少人在家仔细分析了一下沈锦的选择,也没找出她到底是怎么选的。

沈锦在别院的安排很公平,有石家姑娘擅长的骑马投壶,也有夏家姑娘喜欢的画画写字,楚修明带着楚修远站在不远处的小楼上,看得一清二楚,楚修明发现了楚修远的眼神更多的集中在了石家姑娘身上,其实楚修明也觉得楚修远可能会更欣赏石家姑娘,因为在边城的生活对楚修远影响很大,不过只是欣赏,恐怕楚修远最后选的会是夏家姑娘。

楚修明没有说话,在一旁倒了杯茶放在了楚修远的手上,楚修远喝了口说道,“哥,你觉得夏家姑娘如何?”

“你自己选择。”楚修明并没有发表意见说道。

楚修远手指摸着杯底,开口道,“皇后之位虽然好,可是宫中到底寂寞,我能陪着她的时间也有限,石家姑娘……并不适合。”

“不如见见。”楚修明开口道,“让你嫂子陪着,倒也不算失礼。”

楚修远想了下点头说道,“好。”

楚修明到门口和小厮吩咐了几句,就见那小厮跑着去安排了,没多久见赵嬷嬷过来,请了楚修明和楚修远到另一个院子,那院子有个水池,中间有个亭子,亭子已经布置好了,楚修明等楚修远落座后,这才在角落的位置坐下。

不一会,沈锦就带着两位姑娘来了,她先让赵嬷嬷招待了夏家姑娘坐在回廊中,自己带着石家姑娘进了亭子,从外面可以看见亭子里面的情况,却听不清楚里面人说话,夏家姑娘和石家姑娘心中都又是羞涩又是紧张还有些说不出的激动。

看着先进去的石家姑娘,夏家姑娘缓缓吐出一口气,端起赵嬷嬷送来的茶水喝了一口,稳定了一下心神,这才有些羞涩的对着赵嬷嬷笑了笑,“刚刚是我失态了。”

赵嬷嬷闻言一笑并没有说什么,能这么快冷静下来还坦白承认自己的失态,夏家姑娘做的已经很好了。

石家姑娘倒是比夏家姑娘更加稳重一些,可就算如此,在进了凉亭后还是羞红了脸,轻轻咬了下唇姿态优美的给楚修远行礼,睫毛扇动羞涩而端庄,楚修远赐坐以后,就微微侧身坐下,她本就是世家女,一举一动没有丝毫不妥之处。

沈锦笑着给石家姑娘倒了杯茶,并没有说话,走到了楚修明身边坐下,楚修明轻轻捏了捏沈锦的手指,楚修远笑道,“朕有几个问题想要问石姑娘,所以才请了嫂子带石姑娘过来。”

石家姑娘听见楚修远提到沈锦,忽然想到自己刚刚竟然因为见到楚修远一时昏了头,先沈锦落座,脸色白了白,可是此时再做什么都晚了,强自镇定说道,“不敢,陛下尽管问就是了。”

楚修远开口道,“不知石姑娘觉得子嗣养在何处为佳?”

石家姑娘羞红了脸,强忍涩意刚想开口,就听见沈锦说道,“陛下,此次是让石姑娘先来的,而夏姑娘多了时间冷静,公平起见不若陛下先把几个问题一并说了,让石姑娘到一旁思索一番,我去领了夏姑娘来,让石姑娘把问题说给夏姑娘,并准备了纸笔两人一并作答。”

言下之意就是要给石姑娘一些思索的时间。

楚修远闻言笑道,“还是嫂子想得周全。”

沈锦抿唇一笑,有些得意眼尾扫了扫楚修明,楚修明又捏了捏沈锦的手指,石家姑娘心中更是明白了沈锦在楚修远心中的地位,不过因为沈锦刚刚那一句话心中也是感恩的,所以对着沈锦羞涩一笑,楚修远接着说道,“其二,若有一日朕失踪,姑娘又当如何?”

这话一出,石姑娘脸色大变,倒是楚修明和沈锦像是没听出他的意思一般,楚修远说道,“最后一问,何为良君?”

问完了三个问题,沈锦就先让石姑娘坐在了一旁休息,然后自己出去请了夏家姑娘,夏家姑娘走在沈锦的身后,进来后就先给楚修远行礼,等楚修远说起赐座后,又主动给楚修明和沈锦行礼,最后还对着一旁脸色苍白的石家姑娘点了下头,才半坐在了椅子上,赵嬷嬷已经准备了纸笔铺好,楚修远把刚刚的问题重复了一遍说道,“给两位姑娘一炷香的时间。”

夏姑娘脸色也不好看,她惊讶地看了一眼石姑娘,可是石姑娘已经冷静下来了,福了福后就起身执笔开始写下自己的答案,她也是自幼习字,虽算不上大家,却也极好,夏姑娘看着那边点起的香,咬了咬唇也起身开始写了,她脑中一片空白,索性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一炷香后,两个人都写完了,赵嬷嬷把东西收了,就听楚修远说道,“送两位姑娘回府。”

沈锦看了眼赵嬷嬷,赵嬷嬷微微点头,自去送人,还把已经准备好的两份礼物送去。

等人离开后,楚修远才开始看她们两人的答案,看完以后就递给了楚修明,让楚修明和沈锦一并看,夏家姑娘的字迹清秀,倒是比石家姑娘更胜一筹,第一个问题,石家姑娘所答,幼时养于身边,六岁后单独居住,选名师教导,十岁跟与父亲身边。

夏家姑娘与石家姑娘所答差不多,不过没有最后一句。

楚修远看向沈锦问道,“嫂子觉得第一问应该如何?”

沈锦想也没想的回答,“自然从小到大都该长于父母身边,启蒙要夫君来,后来聘请名师,再长大点就让他们去游历,免得只会读书而不会用书。”

楚修远应了一声,楚修明看向楚修远说道,“以后若有孩子,莫要忽视其童年时期,因为一些好习惯应是自幼培养,父与母缺一不可,严慈并用才是。”

“是。”楚修远明白楚修明的意思。

第二个问题,石家姑娘可能看出了楚修远对楚修明夫妻的重视,回答的是立请宁王进宫,再请左右丞相及忠臣议事。

夏家姑娘回答的是请宁王、瑞王、左右丞相进宫,封锁城门。

楚修远问道,“嫂子第二个问题呢?若是哥失踪了,你要怎么办?”

“啊?”沈锦想了想说道,“当然是护好孩子,派人去找了。”

楚修远愣了一下才明白过来,他的身份和楚修明不一样,可是那两位都从大局着想,却无一人提起寻找他的事情,可能是怕国家不稳,虽然没有错,可是楚修远心中到底有些怅然。

楚修明眼中带着笑意,“就算是我也不全然可信,隐瞒消息,稳定朝政,而且以单数为佳。”最后一句说的是请人的事情,在不好决定的时候,也好发表意见分出个一二来。

“是。”楚修远也明白。

最后一题,何为良君,这句可以理解为什么样是好的夫君,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样是好的国君。

石家姑娘想了比较多,写了不少,有少女对着未来夫君的期待,也有赞扬楚修远这样的已经是很好的皇帝了。

夏家姑娘则写着百姓丰衣足食,合家安乐。

楚修远看向了沈锦,没有问意思也很明白了,沈锦也干脆地说道,“我夫君这样的啊。”在沈锦心中楚修明这样的就是最好的夫君了。

楚修明这次没再点评什么说道,“陛下按照自己的想法选吧。”

楚修远点了点头,用完了饭就回宫了,三日后下了圣旨,封夏家姑娘为皇后。

作者有话要说:选后番外完结。

147

番外七楚修曜

楚修曜本以为他会死在战场,其实那日代替弟弟出征,楚修曜就没觉得能活着回来,将士战死沙场本就是一种宿命,其实楚修曜也憎恨过这样的宿命,特别是只能眼睁睁看着一个个家人死去的时候,凭什么是他们?为什么牺牲的都要是他的家人。

其实楚修曜会代替楚修明去,除了因为楚修明是他的弟弟,也更适合领导边城外,还因为楚修明已经是他仅剩下的家人了,很多时候活着的人比死去的更加痛苦,楚修曜一直知道,他虽然是兄长,却不如楚修明坚强。

自私吗?楚修曜看着那源源不断的敌人,连自嘲的力气都没有了,刀被他用布条缠在手上,如今他已经没有了握刀的力气,其实楚修曜最擅长的是□□,可是□□早已不知道落到哪里了,手中的刀还是从敌人那里抢来的。

身边的人一个个倒下了,楚修曜觉得下一个就该轮到了自己,所以在被狠狠击到头部从战马上摔下来的时候,楚修曜只是看了看天空,他其实是想回去的,不想留下弟弟一个人的……可惜血流进了眼睛里,他看不清天空的颜色也再也见不到最后的家人了,不知道弟弟以后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子。

所以当楚修曜看着面前的人时,第一反应竟然是震怒,然后又是苦笑,“弟啊,你怎么也死了。”

楚修明在得知楚修曜忽然晕倒,就一直陪在楚修曜身边照顾他,谁知道好不容易等到自家兄长醒了,听到的竟是这样的话,可是就算如此,楚修明只觉得心中酸涩,他知道,他的兄长已经醒了,真正的回来了。

“哥。”楚修明咬了咬牙,强忍着泪意,说道,“你还真是……”

楚修曜也感觉到不对了,“弟啊,你怎么变的这么大只了?”

楚修明扶着楚修曜起来,说道,“因为如今已经是永安五年了。”

“永安五年?”楚修曜只觉得浑身酸软,毫不客气的压着楚修明站起身活动了一下,说道,“有点饿了。”

“我让厨房给你准备东西。”楚修明开口道,他不仅出门让小厮去准备东西,还让人给沈锦那边传了话,说楚修曜醒了,他今晚不回去休息了。

楚修曜点了点头,说道,“你和我说说吧。”

楚修明应了一声,缓缓和楚修曜说起了他失踪和变傻以后的事情,楚修曜听着简直目瞪口呆,整个人除了点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诚帝被他老婆给毒死了,然后楚修远登基了,弟弟结婚了,他有了两个侄子一个侄女还有两个儿子?

“多了六口人啊。”一个弟媳、四个男丁和一个女孩,“真好。”

“是啊,真好。”楚修明知道楚修曜的意思,也感叹道。

楚修曜毕竟昏迷了几日,所以只让人送了小米粥和一些清淡的小菜,这小米粥一直在厨房熬着,沈锦早就吩咐过厨房,灶上的粥不能断,免得楚修曜醒了用不到东西,其实楚修曜心中远没有表现出的这么平静,时不时看看楚修明,觉得很神奇,好像只睡了一觉,弟弟就长大了,周围的环境和情况都变得陌生了。

楚修明自然看出楚修曜的茫然,可是只当没有发现,仔细和他说着一切,包括放弃了边城的兵权这般事情。

“也好。”楚修曜闻言说道,“若是孩子们以后想要,让他们自己决定。”不要像他们,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其实楚修曜并不后悔镇守边疆保家卫国这样的事情,他更多的是心痛。

楚修曜不想让自己的晚辈经历他们当初的那些痛苦。

“等国库充足了。”楚修明开口道,“陛下就要派兵西征,平定蛮夷。”

楚修曜闻言想了想楚修远的样子,其实他已经不太记得了,只记得是一个挺懂事的小孩,“哦。”

“弟妹是个什么样子的人?”楚修曜看向了弟弟,问道,“我总觉得你提起弟妹的时候,眼神很柔和。”

“是一个……”楚修明想了想还真不知道怎么形容沈锦,“让我想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捧到她面前的人。”

楚修曜受不了的滋了一声,“肉麻。”

楚修明轻笑了下并没有反驳,楚修曜说道,“我们来秉烛夜谈吧。”

“恩。”楚修明没有劝楚修曜去休息,说道,“谈什么?”

“谈谈几个孩子。”楚修曜是个喜欢孩子的,特别是血缘相连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