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这男人说的就是神仙居的东家?

果然是卖酒做噱头的。

卢思安摇头抬脚迈步,还没走两步,听的身后喧哗更甚。

“.东家是死了的?”

死了的东家?

卢思安站住脚,回头看去,见那站在路边被人群围着的男人点点头。

“是啊。人家东家不在了,这是要接他们灵柩安葬。”他说道,“我们就是被雇佣来的散酒的。”

安葬!

这是要送灵?

“是送灵,从正西门入城,一直到正东门出。摆了一路呢。”男人接着说道。

那可是穿过了整个京城!

卢思安不由踮脚看去,单单这一条街上类似这样的男人就有十个,从西门到东门至少要穿过十几个这样的街道,那得雇佣了多少人,摆了多少酒啊!

“你们这酒是什么酒?便宜的吧?”

什么东家怎么死的,这并不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便有人问最关心的问题。

不过免费送的。能是什么好酒。

“这是人家自己酿制的,独一无二,不外卖,据说是世上最烈的酒。”男人答道。

这话引的众人再次热闹,纷纷指责这男人说的不对。

“最烈的酒明明是德胜楼的云裳..”

“…什么呀,是秋水台的枣红酿…”

男人面对争论一脸无辜。

“那我就不知道了。人家是这样说的,待会儿大家尝尝不就知道了。”他说道。

这话搅的现场更加热闹,更多的人涌过来。

这酒价值几何卢思安不在意,单单看雇佣的这些人就可以知道价值不菲了。

这些看起来普通却明显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能说会道的男人们,哪一个的工钱也不会少。

如今京中有些人家行事越来越铺张。不仅婚事大办,连丧事也要大办。

可是这就是京城,这样的繁华富丽堂皇。

再也跟他无关了。

卢思安转过头轻轻叹口气。

不知道自己将来死的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凄凉。

“这东家到底是什么人啊?”身后传来越来越多的询问。

什么人?有官身的人肯定不敢这样,只有那些什么都没有只有钱的人!

“说是西北当兵的,战死的。”

“五个人呢,一起都死了,很壮烈。”

当兵的!战死的!

哪个有钱人会去当兵?哪个有钱人还会去送死?

怎么可能!

西北,五个,战死,家在京城…

怎么听起来有些熟悉…

卢思安猛地站住脚回过头,神情惊愕。

难道是

第一百一十九章 目睹

一大早的时候位于城外的太平居前就已经站了不少人,虽然有人提前定位置的时候得知了今日歇业,但也还有很多人是临时随兴过来的,因此当听到歇业时难免扫兴。

“你们人都闲着,有什么事不开门啊!”

这样的质问不时的响起。

“我们有事。”门前站着的店伙计说道,神情有些哀戚,“我们东家过世了,今日是他们灵柩回乡的时候,我们都要相接。”

他的话才说完,从后院里走出不少人,虽然没有披麻戴孝,但手里都举着的丧牌灵旗白幡。

看到他们出来,这店伙计也不再和众人说话,跑过去站到队伍里。

果然是有丧事啊。

众人们无奈只得要散去了。

“诸位对不住了。”掌柜的躬身说道,连连歉意,一面指着路边正摆上的几个酒坛子,并一摞碗,“待会儿要散酒与大家吃,如果无事的话可以吃一碗。”

来这里吃饭的人大多数都不在乎这一碗免费的酒,更况且散的酒又能有什么好的。

便有人笑着摇头离开了,但也不是都走了,有些闲人无事的,也有些真的贪杯的留下了,站在路边好奇的看着这些人。

“你们东家不是陈相公吗?”

“你们东家怎么过世了?”

“你适才说他们,难道你们有好几个东家?还一起过世了?”

大家纷纷询问。

“我们东家为西北军中敢勇,五月时一场攻守战中与城同存同亡,五个东家战死。”掌柜的说道。

五月那场战事京城民众还是知道的,毕竟那是一场大战,报喜讯的兵丁喊遍了全城,城中钟鼓楼庙宇等处还唱了三天的大戏。

原来是在那次战中亡故的。

真没想到太平居的东家竟然还会去西北阵前,还竟然阵亡了,这可真是除了用一腔热血报国好男儿外没有别的解释。

大家纷纷感叹,有了这个由头。站在路边等候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毕竟这是个谈资。

大家一面低声议论着一面好奇的向大路上张望。

“范爷。”

一个男人上前施礼。

“都好了。”

范江林看向前方,五辆车,五具棺木整齐摆放其上。拉车的马也带上了白布。

他又转过头,看着妻子也换了孝衣,而怀里的婴童虽然年纪小,却是一套重孝,只不过孩童不知悲喜,此时红扑扑的脸上满是笑意。

范江林伸手抱过孩童。

孩童咿呀呀的伸手摸他的脸。

这些日子婴童跟他们同吃同睡,已经熟络了,在婴童的心里,这就是他的父母,而他真正的父母就算长大了有人告诉他。他也永远不会有半点印象了,唯一能记着的就是一个名字而已。

范江林红着眼贴近孩子的脸。

胡渣轻轻蹭在孩子的脸上,对孩子来说这是一种逗弄,他咯咯的笑了。

棺木,白幡。麻衣孝布,孩童的笑,这场景带着诡异的美感。

范江林深吸一口气,将孩子抱好,一手接过灵幡。

“弟兄们,我们回家喽。”他扬起声音拉长声调喊道。

伴着他这一声喊,跟随在四周的随从们将篮子里的纸钱杨起来。飘飘洒洒飞扬如雪。

“来了,来了。”

太平居前的人并没有等太久,就听见有人喊道。

而同时有一匹马儿奔来。

“英灵归来,英灵归来。”马上的人高声喊道疾驰报过。

伴着这声喊,其后的车马缓缓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

掌柜的一声哀嚎俯身跪地呜咽。

身后的伙计跟着跪下齐声俯身在地呜咽,另有一众人开始扬散纸钱。

“东家。一路走好。”

他们齐声拉长声调高喊。

原本喧闹的人群都安静下来,在这漫天飞扬的纸钱中神情变得肃穆,尤其是送葬的队伍走近了,看到其前被男人抱在怀里的孩童,虽然没人介绍。大家看装束也知道这是那车上五个死者中一个的遗孤。

范江林对路边拜祭的人视而不见,只是骑在马上抱着孩童目视前方,肩上扛着灵幡迎风飘扬,怀里的孩童张着手对着灵幡咿呀呀的喊叫。

“真是太可怜了。”围观的路人忍不住感叹道,那些妇人们则忍不住拭泪。

“这么有钱有业的,去当什么兵啊。”

“是兵吗?不是将官吗?”

“什么将官啊,是兵,战死了都白死了,听说连封赏都没有。”

“天啊,天啊,这也太过分了吧?”

“怎么战死的?快说说。”

围观的人群开始议论纷纷,看着行进的队伍指指点点。

而行走在队伍里的几个兵丁也难掩惊讶。

他们早知道这茂源山的七人是京城一个店铺的东家,逢年过节送礼品堆满了营房,更别提每半年一次的红利,据有人亲眼见一次就有几万贯。

几万贯啊,对于西北来说,多少将官的身家都没有达到如此。

但很多人还是将信将疑,毕竟有了这些身家,谁还会在阵前拼命,放着金银富贵翁不做,去做着不知什么时候丢命的生计。

或许他们只是凑巧在京城发了什么横财吧。

此时此刻看到这些迎接的人,以及那嘶声裂肺的东家的哀嚎,几个兵丁才算是彻底的信了。

那个食肆就是吧。

看起来很不错呢,果然是有产业的。

几个兵丁心里五味陈杂,又是可惜又是难过又是说不上来的羡慕。

这短短的一段路很快就过去了,那些跪在路边哭丧的人群站起来,自动的排序跟在车后,白幡又增加了很多,飞扬的纸钱也稠密了更多。

送葬的队伍离开了,路边的人也要散去。

“来,来。诸位,请收下谢礼酒。”太平居留下的五个人说道,一面开始给诸人发碗。

有人接了有人迟疑没接。

“这是人家大东家自酿的酒,并不对外售卖。世间独一无二,据说是第一烈酒。”有人说道,一面抱起酒坛,说到这里停了下,“所以酒量不好的还是浅尝一下就可以了。”

这话让四周要散开的人顿时又聚拢过来。

“瞎说什么呢?”

“我们可没瞎说,人家说的,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只是被雇佣来散酒的。”那人笑道,一面伸手推开酒坛盖子。

“好香!”

“闻起来不错,给我尝尝!”

“只有这两坛。饮完就没了,这是不外售的,是大东家特意为死难的东家们酿制的。”

酒水哗哗的被逐一倒入大碗中,很多手伸过来端走。

大多数人都一仰头大口喝了。

顿时响起一片嗷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