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那天我中了箭时,你才会跑前跑后忙个不停。”

楚正乾一副了然的模样点着头,同时说道:“看得出来,你说的的确是真心话。正因为如此,所以反倒是得更加高看你才行。好吧,这几年你也好好保重,希望将来咱们再见面之际,我们能够成为朋友。”

这话,楚正乾倒是有那么几分真意。

好吧,虽然骨子里头莫名的有些不太喜欢孟朗这个人,总觉得这家伙过于恋妹,让他看着挺不舒服的,但他毕竟是孟夏的三皇兄,就当给丫头一点面子算了。

“希望如此吧。”

见状,孟朗也没多言,微微点了点头,简单回应了一声。

“好啦,时辰差不多了,我得走了。”

朝外头看了看天色,清晨的太阳已经露出了小半个头,看上去今日倒是个不错的日子,适合赶路。

楚正乾边说边又将头伸出马车窗户往后头瞧了瞧,如同喃喃自语般嘀咕了一句:“真是个没良心的丫头,叫她不用送了她还真是听话得紧。”

“难怪阿夏总说你这人别扭,果然如此。”

孟朗不由得也道了一句,心里头说不出对楚正乾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态度。

不过,他还是依着阿夏的交代,将一个平安符交给了楚正乾。

“这是什么?”

楚正乾奇怪地看着,并没有伸手去接。

“平安符,阿夏让我转交给你的。她知道我今日会代父皇前来为你送行,所以昨晚上特意提前交给我的。”

孟朗没有隐瞒,话还没完全说完,手中的平安符便被楚正乾令人一把给接了过去。

“啧啧…你们两兄妹还真是无话不说。”

将那道平安符握在手中仔细瞧了瞧,楚正乾嘴上虽如此说道,但脸上的笑容倒并不隐瞒,明显心情十分不错。

“这平安符那丫头什么时候去帮我求的?保密保得不错,倒真是完全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他忍不住又问了一句。

一直也没听孟夏提起过,没想到这丫头还算有那么一点良心。

“呃…你想太多了。”

谁知,孟朗却是不由得笑了笑道:“这是她让宫人去附近的寺庙帮你求的,这些日子她哪里得空离开营地。”

“什么嘛,这也太敷衍了,一点都不诚心!”

楚正乾一听,不由得扁了扁嘴,看上去脸上多了几分失望与嫌弃。

亏他还说那丫头终于有了些良心,倒还真是他想太多了。

“你不要的话就算了,我替你还回去。”

孟朗笑容更浓,伸手示意要拿回平安符。

“那就不必了,总归是个平安符,有比没有强点。”

楚正乾边说边直接将那枚平安符贴身收好,而后也没再继续耽误时辰:“行了,三皇子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孟朗应了一声,而后主动退至一旁,将道给让了出来,目送着楚正乾一行启程,渐渐消失在视线之中。

随着楚正乾的离开,营地这边的动静也愈发的繁忙。

所有的人几乎都动了起来,收拾好这里的一切,准备随驾返京,而说起来今年的秋狩的确是历来最为匆忙且变故不断一回。

太阳落山,月亮升起,直到东方重新泛起了黎明前的白亮,一天过去,新的一天再次到来。

一声令下,浩浩荡荡的车马队伍正式启程,孟昭帝提前结束了此次秋狩,带着所有人启程返京。

一路之上,除了必要的休整之外,倒是再没有其他不必要的逗留。

整个队伍回程的速度也比来时要快上不少,气氛更是沉郁了太多。

快到京城之际,宁氏终于掀起了车窗帘微微叹了口气,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道:“终于快到了!”

一旁的孟夏听到这话,心中不由得犯起嘀咕。

她知道,宁氏这一声“快到了”指的可不仅仅是快到京城,更是代表着平乱主帅一事快到最终见分晓的时候。(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九章 平乱大元帅

这些天,宁氏一直以为孟朗都在按着他们的所思所想,与他们一般积极主动的暗中安排处理这件事,所以自是满怀期待。

对于宁氏以及宁家人来说,这一回是他们确定军中地位的最佳机会,错过的话不但再难寻到如此良机,而且形势将更加比人弱,保不齐将来会是如何的处境。

他们也知道这事不好办,所以当听说孟朗有好办法解决,并且听上去思路主意都十分不错之际,很是欣喜不已,立刻同意了孟朗的安排。

而且,为了不走漏风声,引起些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宁氏听从了孟朗的要求,将此事全权交由自己的皇儿亲自去操办。

宁氏向来清楚自己皇儿的能力,而且也听过了孟朗所言的一些具体方案,是以并没有什么怀疑之处。

总之,在她看来,这一次他们的胜算还是挺大的。

“阿夏,这一次你三皇兄的事关系重大,到时在皇上那儿,你也得适时的使点力才行。”

片刻后,宁氏放下了帘子,朝着身旁的孟夏说道:“切记,关于你三皇兄的话一句都不用说,只需将太子一众私下想方设法欲保他们自己人为帅的只字片语不经意间告诉皇上便可。”

这些日子,京城之中太子的动作可是不小,当然瞒不过宁氏的耳朵。

******们同样也担心其他人抢得此良机,所以早早便利用太子代守京城监国的便利行动了起来。

听到这话,孟夏自是顺从地应声:“母妃放心,三皇兄也已经叮嘱过阿夏,阿夏明白应该怎么做的。”

她的确明白,三皇兄也一再叮嘱过,只不过并非宁氏所希望的,而是只字片言都莫要沾上这些事。

“是呀,瞧母妃这记性,咱们阿夏如此聪明,应该怎么说心里肯定是清清楚楚的。”

宁氏笑了起来,拉着孟夏的手道:“你也别怪母妃啰嗦,实在是这事关系重大,母妃这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太踏实。”

“母妃,您别担心,三皇兄这些日子不是一直都在亲自打理吗?再说他也讲了事情进展颇为顺利,咱们就等着到时的好消息便是。”

孟夏宽慰着宁氏,倒也能够理解宁氏的心情。

“漠辽那边战事吃紧,情况紧急,皇上回京后怕是过不了几天就会定下人选,太子毕竟这些日子一直在京城坐镇,占去了大便宜…”

宁氏神色微微有些凝重,但是并没有孟夏所说的那般乐观:“不过总归得一搏,如今也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孟夏见状,倒是没有再多说其他。

这京城的风愈发的大了起来,深秋过后便是初冬,分外的冷冽冻人。

圣驾回宫后,宫里所有人的几乎都跟着忙碌了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孟昭帝天天上朝就是与君臣商讨漠辽一事,下朝后又是几乎马不停蹄的如见这些、那些、这个那个臣子,一天一天的泡在议正殿里头,连休息时间都极少。

而孟朗也是如此,回来后便再没有去过上书房,连孟夏都已经有好几天没有见着他的面。

不仅如此,孟夏发现,就连刘贵妃与孟锦等人也都老实了下来,如同冬蝉一般蛰伏了下来,没再有任何张牙之举。

这天,孟夏刚下了书房从上书房里头走了出来,便见到穆清宫的宫人在边上等着她。

“九公主,娘娘今日特意给您做了您最喜欢的糕点,让奴婢请您过去。”

好宫人看到孟夏后,连忙上前禀告。

“那就去吧,正好我也准备过去给母妃请安。”

孟夏微微点了点头,也没耽误,直接跟着宫人一并前往穆清宫。

到了地方后,宁氏直接便将闲杂人等给清退了下去。

“阿夏,议政殿那边传来了消息,漠辽平乱大元帅的人选,不出意外的话一会就能够知晓了!”

宁氏当然不是特意喊孟夏过来吃什么糕点的。

这会功夫,朝中所有重要的大臣们全都被孟昭帝叫到了议政殿,要决出最终的人选。

太子也好、孟朗也罢,此刻也都在那儿,这一局谁羸谁输,用不了多久便见分晓。

“母妃莫急,咱们一起等着三皇兄带来的好消息便是。”

孟夏面上不显什么,可心里头倒是微微叹了口气。

若是一会宁氏得知真实结果的话,也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子。

三皇兄又不在,她还真得好好想想等一下结果出来后要说道点什么,如何安抚宁氏的怒火。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这心里头就是有些七上八下的,慌得很,怎么都静不下心来。”

宁氏叹了口气,神色有些焦虑,似乎总觉得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一般。

“母妃您别担心,不会有事的。”

孟夏劝道:“再说,如今都到了这个节骨眼了,最多也就是人选上如意不如意,其他再坏也坏不到哪去的。”

她这话是个理,平日倒是不好说,但现在多少也得铺垫一下才行。

谁知,宁氏听后却是再次摇了摇头道:“不是的阿夏,也不知道怎么的,刚才我这心突然就跟有什么东西揪着一般难受,总觉得有种不太好的预感,怕会有旁的什么不好之事发生。”

不是这样的话,她也不会特意让人将孟夏给叫过来。

有个能够说心里话的人陪着,多少能够让她觉得好上一点。

“放心吧母妃,三皇兄机智过人,一切都会妥妥当当的。”

孟夏只得再劲,旁的也不好多说。

为了转移宁氏的注意力,她有一句没一句的说起了些旁的闲事来,默默地等着议政殿那边的消息。

只要那边有了结果,自然会有人在第一时间将消息传回来。

约莫小半个时辰之后,终于有宫人急急忙忙的走了进来。

“贵妃娘娘,议政殿那边出结果了!”

一名小太监气息不稳地禀告着,看上去是一路从议政殿附近跑过来的。

宁氏一听,顿时紧张不已地问道:“快说,皇上到底任命了谁为漠辽平乱大元帅?”

“回娘娘,是霍飞将军!皇上亲任的平乱大元帅是霍飞将军!”(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章 乱了阵脚

霍飞将军之名,在此之前于南孟而言并不算是太过响亮拔尖的。

哪怕此人的确是个极为出众的将材,也有着许多实打实显赫的战功,但孟昭帝这一辈的武将中能人不少,是以如今已经年近五十的老将霍飞反倒是一点都不算显眼。

但是,此时此刻,这人却是一下子成了那颗最亮眼的星,着实让太多人意外连连,谁都没曾想到,孟昭帝会将如此重要的平乱大元帅一任交由霍飞!

而事实上,这一次漠辽叛乱完完全全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形势是从所未有的危险,如此一来,想要尽快控制住这场大祸乱,当真不是那么容易之事。

当然,这一切还不是最最主要的,真正关键之处在于,此人既不是太子阵营之人,也非三皇子孟朗这边的,更不曾拥护任何的势力,而是一心一意从来都只遵君之令的中立派。

宁氏不曾想到,弄了这么么久,费了如此多的心血最后换来的竟是如此结果。

一时之间,她整个人都怔住,明显有些无法接受。

“霍飞…霍飞,怎么会是他,怎么会是他!”

宁氏暗自咬着银牙,一双手在袖中紧紧握住,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此刻心中的感受。

若说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便是此人谁的人都不是。

“消息确切吗?”

见状,孟夏只得朝着那名禀告的小太监询问了一句,算是替宁氏再确定一番,也好给点时间让宁氏消化消化。

“回九公主话,消息确定,绝对不会有错。”

那小太监很快又说道:“而且,除此之外,还有一件天大之事是关于三皇子殿下的。”

“朗儿?朗儿怎么啦?”

宁氏一听,顿时也顾不上不甘与怒火,下意识的盯着那小太监急忙追问。

孟夏同样心头一怔,隐隐间升起一股不好的感觉,如同之前宁氏所言一般。

“皇上已经当众下旨,让三皇子随霍飞将军率领的大军一并前往漠辽亲自征战!且,三皇子并无任何军职,所有待遇与普通兵士一般无二!”

小太监一口气交大概的情况道了出来。

这事,的确太过突然,在此之前可以说是毫无征兆,不仅是宫中众人,就算是宁氏甚至于孟夏都没有预料过丝毫。

“什么?朗儿他,他要随大军征战漠辽?”

宁氏站了起来,激动无比,与此同时整个人都一阵眩晕,晃悠着险些一头栽倒。

孟夏眼疾手快,一把上前扶住了宁氏,赶紧着扶着她重新坐下。

“母妃您先别急,当心身子!”

她边说边命人看好宁氏,同时又亲自捧了杯茶递去,让宁氏先喝上两口舒缓一下。

宁氏坐在那儿重重的喘了几口气,而后又喝了几口茶,整个人这才缓和了些,面色也稍微有了点血色,不似刚才突然变得死白死白的吓人。

“这,这怎么办呀?阿夏,你说这可如何是好!”

宁氏的拉着孟夏的手,几乎带着哭腔:“我听说漠辽如今的情况简直乱得没边,那些乱军见东西就抢、见人就杀,心狠手辣得紧。而且他们人数众多,又占据着当地地利之势,做起战来凶残无比!你三皇兄从来都没有上过战场,这一下子怎么能够直接派到那儿去呢?而且皇上还让他与普通兵士无异,那就是绝对要上最前沿,要与那些乱军真刀真枪的厮杀呀!若是他有个三长两短,咱们娘两往后可怎么办呀?”

这一刻,宁氏是真的心急如焚。

要知道,历来皇子的确也有亲上战场的,但那大多数都是些不受宠爱的皇子,为了出人头地不得不靠积累战功获得前程。

而且,就算是这样,皇子们第一次上战场也绝对不会派往那么危险之地,更别说还得亲自上阵杀敌,与一般兵士无异!

宁氏的心一下子乱了,她完全想不明白皇上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般对待她的朗儿。

难道,皇上已经知道了他们之前的所想所为,所以这才会用这样的形式对朗儿做出惩处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她岂不是亲手将自己的皇儿给推向了绝境?

“母妃,此事具体详情还不知道,兴许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可不论如何,您现在一定得冷静下来,千万不能在这个时候乱了阵脚!”

孟夏心中也是担心不已,但她深知如今一切情况不明,若是连她都乱了阵脚的话,那么就三皇兄就更加没人能够帮得上忙了。

更何况,她总觉得此事另有蹊跷,怕是只有等三皇兄回来后才能够彻底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