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出来混,皇家也不愿意提,倒也相安无事风平浪静。只是这般突然拿六十大寿做筏子,广邀宾客大摆筵席,就让人一时内心惴惴摸不着头脑了。

于是众权贵世家的目光都紧紧盯住了慈安宫。

其实慈安宫高太后的眉心也是颇为剧烈地跳了两跳,没办法啊,十六年前那场差点被毁容破相的亏吃得太惨烈,旧事重提让她当真心有余悸。

“那个老婆子,还想干什么!”高太后恨恨,与身旁的赵嬷嬷念叨。

赵嬷嬷也不知道乔老太君意欲何为,这人都偃旗息鼓等死十六年了,如今突然高调蹦跶起来,确实是神鬼莫测啊!

于是赵嬷嬷顾自揣测着:“难道是,前些日子娘娘与明月县主闹得太凶,名声传出去了,又勾起了老郡王妃心中的恨来了?”

高太后一想起这事就心中又虚又堵,当下也只是嘴硬冷笑道:“心中再恨又能怎的,她就一个宝贝女儿,我也是一个宝贝女儿,她舍不得,哀家就该舍得女儿了?”

这实在是一笔胡搅蛮缠的烂账,赵嬷嬷可不想再多分说,只是道:“据说她是格外请了明月县主的。”

高太后顿现怒气,所谓旧恨未了又添新仇,当下一掌拍在桌子上:“又是那小蹄子惹事!”

赵嬷嬷忙劝息怒,以眼神示意小声道:“娘娘,如此不是正好,干脆大方解了她的禁足,咱们才能…”

赵嬷嬷做了一个一刀砍下的手势,高太后心会神知,当下沉吟道:“如此,就下一道懿旨,让她好好陪陪老郡王妃,以解寂寞吧!”

这旨意够狠的,故意把这两个人往一块儿凑,一看就是无所畏惧的大家气派。你们不是都恨哀家吗,好啊,要凑一起就好好凑凑,让你们凑个够,看看谁怕谁!

伴随着这道懿旨的,还有给咸阳郡王府老郡王妃的一系列贵重的寿礼!

众人舒了口气,甭管内在里怎么波涛汹涌地斗,表面上大加赏赐就可以,毕竟大家也就是走个大面,谁还真的会和那老郡王妃乔氏结交不成!

如今的郡王妃林氏也是舒了一口气。她固然不敢也拗不过婆婆,但是这大办寿宴的事情一出,她就提着心吊着胆,事实上十多年来他们都夹着尾巴小心翼翼做人做事,没办法,谁让自家和太后娘娘结怨太深了啊!

皇帝陛下还好说,这些年甚至说还挺照顾郡王府,但她怕就怕太后娘娘来个小性子,给寿宴使个绊子添点堵,婆婆又是个烈性子,闹将起来不可收拾啊!

总算幸好,咸阳郡王府乔老太君的六十大寿寿宴,终于可以如期举办了。

苏皎皎摆弄着高太后的那一道圣旨,颇是狐疑地问苏岸:“哥,她这是怎么个意思?”

苏岸神色淡淡:“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那,我以后要多去郡王府陪老太君吗?”

苏岸给了她一道眼光:“我的妹妹做事,喜欢就去,不喜欢就不用去!”

苏皎皎“哦”了一声,当下心里有谱了。于是那天她盛装打扮,跟着苏岸带着沈嬷嬷提着礼物,我行我素容光焕发地出发了。

然后在咸阳郡王府,就遇到了同样来贺寿的静怡公主。

静怡公主因着甄贵妃刚过身不久的缘故,穿着还是比较素淡,但别人的寿辰之上,她一身淡黄,便刻意地用大红的配花纠正过了,故而看起来甚是得体大方。

她一见苏皎皎身后的沈嬷嬷,“咦”了一声,当即便笑了:“怎么这么个破了相的,你还当宝似的到处带着?我沈王叔不至于这么穷吧,上得了台面的丫鬟嬷嬷也不给你买几个!要不要我送你几个,切莫丢了我皇室的脸面!”

苏皎皎反倒温柔似水行礼如仪,当下道:“不用了,多谢公主美意。”

说完苏皎皎就顾自走过去了,好像静怡公主是个可有可无随随便便的一个无关路人,她那径直无视的姿仪,让静怡公主联想起她自己一路走来仆妇行礼问安她淡淡一句起来吧,脚步停也未停眸光看也不看的样子。

这个联想让她生起了一种奇耻大辱的认知。她苏皎皎凭什么!她也配!她竟敢将她堂堂公主当成仆妇打发无视?

“你站住!”

宋静怡的一声暴喝在苏皎皎身后响起。

第五章 祝寿(三)

谁知苏皎皎脚步未停反侧首和她身后的沈嬷嬷说笑了一句。

宋静怡傻眼了。

她身边自有嬷嬷宫女,身后也跟着一群大家闺秀,她这般失态原本就是一个错误,关键是这个错误他犯了,人家苏皎皎闻也不闻,根本不理。

甄贵妃再怎么犯了事,但宋静怡依然是皇帝陛下最宠爱的公主,甚至因为甄贵妃的过世,皇帝对宋静怡的宠爱更深了一步。这放在平日,自有不少人要站出来拦住苏皎皎为她出头,但坏就坏在苏皎皎最近妖女凶悍之名太盛,连太后都没办法,她们谁敢去硬碰挑衅?

故而宋静怡没收到一句仗义执言,只收到一群面面相觑。

宋静怡丢不起这个脸,也咽不下这口气。

然后她就做了一个更加错误的决定,她自己上前快走几步,拦住了苏皎皎。

她以一种来者不善的架势,非常倨傲地挡在路前面。

“喂,你懂不懂规矩!本公主还没走,你就敢顾自抢到前面!”

苏皎皎歪头看了看她:“按封号我唤你一声公主,可是按辈分,你还得唤我一声姑姑呢!”

说完她将身一侧让出路来,从善如流有错就改地躬身致歉,笑眯眯地道:“是姑姑造次了,公主您先行!”

听她说出一句姑姑,宋静怡就知道自己已然溃不成军,她只当苏皎皎是个乡野间长大的丫头,年龄又与她相仿,总是叫了沈重一声沈王叔,可也实在是没想着该把苏皎皎叫一声姑姑的。

可是若真的论起来,甭管有没有血亲,只凭着沈重那个和父皇兄弟相称的异姓王,她还真得叫苏皎皎一声姑姑。宋静怡这般琢磨过味儿来,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当下卡在路边上,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还是宋静怡身旁的嬷嬷机灵,朝着那边路上一株火红的磨盘菊花唤道:“公主!您要看的火凤凰,寻了这半晌,可不那就是嘛!”

这一语给宋静怡下了台阶了,当下扬头对苏皎皎“哼”了一声,阔步而去。

苏皎皎对身侧的沈嬷嬷眨了眨眼睛,一只手便伏在沈嬷嬷臂上说道:“嬷嬷跟紧了我,别再被人给欺负去了!”

一句话说得沈嬷嬷心下虽暖,却也哭笑不得。这孩子说话,难道她这做嬷嬷的不是护着主子,反倒是藏在背后等着主子护着的?

咸阳郡王府这番大宴宾客,可乔老太君这位老寿星却是身体不太妥当,宾客们都差不多到齐了,老太君还是在她那小院子里并未穿戴。

小丫头们在外面候着,乔老太君喝了药,闭了目歪在椅子上歇着,看着虽是面色平静,但是握着拐杖微微颤动的手,却是泄露了她内心的不安宁。

桂嬷嬷看了看她满头如雪一般的银丝,还有眼底难掩的青黑,不由一阵子的心酸,当下叹道:“老太君想见那孩子,寻个由头唤过来便是了,何苦这般大宴宾客折腾自己!”

乔老太君半睁了眼睛,便流下两行泪来。

桂嬷嬷哪里见得了这个,当下过去用帕子擦了,握着乔老太君的手道:“老太君可切莫如此,哭红了眼睛怕是不好掩住的!”

乔老太君便苦笑着叹了一声:“阿桂啊,你说是不是我痴念了!”

桂嬷嬷一时悲慨交加。

自从方老太医走了,乔老太君就不对劲儿。呆怔怔地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和她说话都不曾应。

然后一夜无睡,一早起来就唤来郡王妃林氏,说要庆寿。

她还记得林氏当时那表情,既不能推了,又是胆战心惊。想劝一句什么,也是说不出口。

她终究是跟了老太君五十年的旧人了,待林氏走了,老太君只和她说了两句话,她便是明白过味儿来了!

“想来碧心走了十六年了吧?”

“我想见见锦衣王带回来的那个孩子。”

桂嬷嬷算了算时间,当时就惊得打破了手里的茶!

这可是个石破天惊的大事!

乔老太君觑了她一眼,风轻云淡地道:“这算个什么事,我不过看一眼罢了。”

桂嬷嬷慌得弯腰捡地上的碎片,不料得乔老太君幽幽地来了一句:“万一真的是呢?”

桂嬷嬷的手顿时便茶杯碎片拉了个大口子。

余下来的,就是没日没夜的,想着了什么就跟桂嬷嬷来上一两句,时常是深更半夜,桂嬷嬷睡得模模糊糊的,突听得老太君道:“碧心最爱吃雪团子了。”

听得桂嬷嬷是毛骨悚然,一看老太君在枕头上是老泪纵横。

想来唏嘘,这一主一仆老姐妹俩,几乎是抱头哭了一场。

而如今外面热热闹闹折腾开了,老太君反倒情怯了。

来人催了三次,宾客都到齐了,她却不肯穿衣服了。

别人不知,桂嬷嬷却是知道的,她们这一沉寂就是十多年,许多人许多事是不想面对,情何以堪的。

烈焰烹油鲜花着锦的繁华,与她们有什么关系呢?何况这烈焰烹油鲜花着锦的繁华是用自己独生女儿的折辱和性命换回来的!

一想起来就是恨的,恨那别人所享受的家业繁华,恨当年那个卑弱而无力的自己!

为母则强?为着那些小妇生的儿子,扔出去自己亲生的女儿!

只要一这般想,就恨得发狂,悔不得当初没以死抗旨撞死在金銮殿啊!

只是自己死又有什么用呢?自己这边死了,女儿那边还不是会被一顶小轿抬出去?

天家的懿旨,谁能抗得过去?

只是,哪怕郡王府这一世的繁华是根植她们母女的白骨吸着她们母女的血,她也宁愿母女俩死在一处啊!谁愿意女儿受那泼天的侮辱,她自个苟且活着安享尊荣?

出去见那一屋子的诰命,谁个怜惜她,哪个不是会嘲笑她怯懦?

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一屋子宾客都来了,总得豁出去头皮去见。

桂嬷嬷有些讷讷:“老太君,咱们…”

谁知乔老太君抓紧了拐杖一用力便站起来了,看了桂嬷嬷一声冷笑道:“你当我惧他们?当年闯到宫里皇后也打了,如今这一把骨头我惧他们?我只是,怕见了失望罢了!”

桂嬷嬷的一颗心倏尔放到了腔子里。

是了,老太君也不是那等胆怯的人啊,她要是装疯卖傻半真半假地抓着长公主唤一声“碧心”,全屋子的人都得羞得面红耳赤恨不得躲外面去!

老太君是这些日子想着念着盼着得太深了,怕万一失望那心收不回来啊。

而这事,不管是或不是,都是不能失态,万不能叫人察觉了去的!

桂嬷嬷被乔老太君这番话说出了底气,当下扶着老太君道:“那咱就什么都不怕了!就算不是,奴婢也绝露不出事!”

于是做好了心理建设的乔老太君,穿衣打扮好由桂嬷嬷扶着后面跟着一群小丫鬟浩浩荡荡前厅见客去。

咸阳郡王妃一听老太君来了,当下松了口气。

她一大早过去请安,然后就盛装打扮在前面招待宾客,这般撑着委实心里忐忑不安,这老太太要是真的左了性子,弄得轰轰烈烈的来了一屋子人,太后和陛下也都惊动了,她突然称病不见了,这也是扫兴不是。

所幸这个场子算是圆回来了!

但是接下来咸阳郡王妃更是提心吊胆。自家婆婆突然要办宴庆寿,这事本身就带着蹊跷,如今这人是来了,可是皇帝太后都派人来了,长公主亲自来了,这要是遭遇上闹个大家没脸,可是要怎么办呢?

自家婆婆的性子左,又是喜怒不定的,她有心劝几句,但她一个庶子媳妇,又敢说些啥呢?

总算大家都知道郡王府的情况,真个出了事,她再去磕头道歉,太后皇帝也是不会真的怪罪她的!

这般想着,林氏已笑着迎上前去,从桂嬷嬷手里接过了乔老太君的胳膊搀扶在手里。

庆寿是个喜庆事,处处都金碧辉煌的,乔老太君一露面,众多坐着的女客都站起来了。

长公主站在最前面,见着乔老太君,不知何故眼圈红了,低下头掩饰过去,上前行礼道:“婶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乔老太君一把扶起长公主,言笑晏晏一脸慈祥:“这不是懿德吗,许多年不见,越发温柔娴静了!自从你碧心妹妹走后,我这孤老婆子闭门不出,你这孩子也不知道过来看看我,这是还记恨我打皇后嫂子那两巴掌吗!”

她这一番话说出来,一屋子人面面相觑尽皆变色了。这算不算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些子陈年旧事哪有当着一屋子的人这样拿出来说的!

跟在后面林氏的脸也变白了。果真是怕哪样就来哪样!

长公主却是落下泪来,抚着乔老太君的手失声哭道:“碧心妹妹替我受了难,我原该替妹妹尽孝于膝下,可是怕婶子伤怀,我这些年,是没脸见婶子啊!”

长公主说完,竟是跪下抱住了乔老太君的腿。

众人也是没想到长公主竟是失声痛哭说出这份肺腑之言,当下皆默不作声,低了头佯装用帕子拭泪。

苏皎皎是不会那般作态的,她歪了头瞪大眼睛看着,沈嬷嬷看她面露不解,当下在她耳边轻声道:“当年懿德长公主和碧心郡主是一对很要好的玩伴,懿德长公主一年有三个月倒是在咸阳郡王府长大的。”

苏皎皎便明白了,这懿德长公主心存愧疚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乔老太君颤颤悠悠地扶起懿德长公主便抱在怀里,眼圈也是红了,哽咽道:“好孩子,想想婶子当年也是错了!碧心出了那等子事,我是心里不好受,可谁的心里好受呢,我那样去闹,不是等于说嫌你没遭了那等子事,嫌你没去死吗!”

此语一出,懿德长公主更是大哭起来!众人听了乔老太君这等话,先是一怔,随即明白,这老郡王妃是向天家服软低头了!

身后的林氏也是惊骇不可置信!惊喜来得太过突然成了惊吓,她万没想到婆婆不仅没闹反而还转了性子!

却见乔老太君抚着懿德长公主的肩背道:“好孩子,难为你还惦着婶子,年年给我做鞋来。不是你对不住婶子,是婶子对不住你啊!”

到此那两个人几乎就是抱头痛哭了。众人知道乔老太君回心转意与天家和好,内心松了口气,被这抱头痛哭的场面所渲染,竟当真生出几分心有戚戚了。

过了好久总算是劝停下,大家分主客坐下。乔老太君挽了懿德长公主的胳臂擦了泪,笑道:“懿德啊,只这十多年了,你这孩子的手艺怎么还一点也不长进,”说完环视着众女宾,把脚一伸说道,“你们瞧瞧,有这样孝敬老人家的吗,每年给做的鞋还是十多年前的样子,今儿要不说一声,我这一脑袋白头发的老婆子不知道还要穿镶金挂红的鞋装俏多少年!”

她不但旧日恩怨一笔勾销了,竟还插科打诨起来了!

能出席咸阳郡王府老太君寿宴的人,哪个不是心思机巧八面玲珑,当下满堂便笑了,围着乔老太君穿出来的那双装俏的鞋,你一言我一语地气氛便热闹起来。

正是满堂喜笑颜开的时候,乔老太君突然抬头道:“哪个是新封的明月县主,我听说也是个傻大胆的,快出来也让我见识见识。”

第五章 祝寿(四)

苏皎皎突然一下子就曝光在众目睽睽之下。

她倒也大方,走上前去盈盈下拜,语声殷勤眉目清朗:“祝老太君长命百岁、身体安康!”

乔老太君对着身旁的懿德长公主道:“远看着是个俊俏的!”说完还笑眯眯地招招手:“快过来快过来,让我仔细看看长什么样。”

苏皎皎便走上前去了。

那一句“妖女”是懿德长公主的钦评,如今那妖女便端庄大方地坐在乔老太君另一侧,她脸上毫无应酬的悲戚之色,反有一层既清且亮的光,如芙蓉半开如朝霞初盛,竟有些容色逼人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