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林和弟弟妹妹一起还了个礼。七奶奶还不依不饶:“哟,大侄女儿,人家给你拜了年了,你不给份儿压岁钱?”

这压岁钱都是长辈给晚辈,年长者给年轻人的。又林咳嗽一声,脸上微微发红,忍着笑说:“压岁钱…当然有。”

她出来的时候倒是备了红包,是给堂哥、堂姐家的孩子的。那些孩子可都得喊她一声姑姑姨姨。朱慕贤这么大个子·居然也和那些小孩子归到一辈里去了。小英听着又林这么说,马上掏出早预备好的红包来—就是个红锦袋,上头系着彩绳,里面一般装着大钱、锞子什么

又林示意小英上前。小英也憋着笑,向前走了一步,托着那只红锦袋说:“朱公子,这是给您的。”

朱慕贤别提多别扭了,咳了一声,没动。

七奶奶催着:“这还客气什么啊·给你你就拿着。”

小英又往前递了一递,声音里的笑意都遮不住了:“朱公子·您拿好啊。”

朱慕贤看了一眼又林。又林穿着一件蝴蝶绊扣斜襟领的缎袄,头发簪了一枝蝴蝶展翅衔珠的钗子,她忍着笑,钗子上的垂珠也在微微颤动,看起来十分娇俏动人。

看着没人能替他解围,朱慕贤只能伸出手来,把那只红锦袋接了过去,那个别扭劲儿就别提了。德林也偷偷的笑·还一本正经地问七奶奶:“七婶儿,我也得给一份儿吧?”

“可不是,论理儿你还是叔叔呢,自然得给。”

德林果然也掏出个荷包来:“来来来,朱······”他犹豫了一下,这个侄儿两个字是怎么喊不出来的,可是又不能象往常一样喊朱大哥,这么一犹豫,就含糊过去了:“给你压岁钱,快来拿着。”

朱慕贤看了他一眼·德林下巴一抬:“给你啊。”

朱慕贤没办法,也伸手接了过来。不过看他的那一眼里明晃晃的写着“你给我等着”的意味。德林朝他伸了一下舌头,嘻嘻笑着藏到双林身后去了。

经过这么一茬·朱慕贤也不好再待下去了——面对这几个一个个充大的“长辈”,真是别扭极了。不管七奶奶怎么客气,朱慕贤也坚定的告辞了。

又林他们姐弟当然也不会真留在七奶奶这儿用饭,告辞出来上了自家的车。一个镇上不是亲戚就是故交,还有好几家得去。比如周家,嗯,朱家也得去。德林哧哧的笑了好一会儿,才说:“姐姐·等下咱们去朱家——那我管朱奶奶唤什么?”

呃·平时朱老太太和李老太太是平辈论交的,朱老太太还年长呢

但是真要从七奶奶这拐了三四个弯的亲戚论起·朱老太太可就得改口叫朱伯母了!

又林敲了一下他的脑门:“你啊。差不多就行了,还惦记着再当一回叔叔?”

连玉林也撑不住笑了·姐弟几个笑成一团。

车子又拐了一个弯,这回是向回家的方向去了。

街上远远的近近鞭炮声响个没完,一片过年的喜庆气氛。

又林耳朵灵,隐约听着鞭炮声、人声之中,好象还有些别的什么声音—与这一片祥和喜乐并不协调的声音。

骡车再向前走,那声音更清楚一些了——有哭喊声,夹杂着呼喝怒骂声。

大过年的,这是出了什么事儿?而且眼见着这一片就这么几家人了,除了自家、周家,朱家,还有就是另外两家邻居。平时都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实在不知道是哪家这会儿出了事。

德林也听见了,这么大的孩子最是好事,早忍不住了,揭起车帘子往外看。

“别胡闹,当心掉下去。”

德林才不听她的,还往外多探了探身,脑袋左探右转的,忽然说:“姐,你看!”

德林朝前一指,又林从帘子缝里看见—前面正在纠缠的,还都是熟人呢!被夹在中间的就是刚刚在七奶奶家见过的朱慕贤,一个女子正哭哭啼啼的揪着他的袖子哀泣求恳。那个女子也不是旁人,正是又林的本家姐妹李心莲。旁边跟着拉扯呼喝的几个人里头,一个是李心莲的爹,另外几个都很面生。

这是闹的哪一出?

那些人挡住了本来就不算太宽的道路,骡车只能停了下来。李心莲尖锐的哭声听得更清楚了。

“朱公子,求求你可怜可怜我吧。我爹他不是人。为了还赌债亲生女儿都能卖!我被这些人带了去还能有什么活路?求你救救我…我可以为奴为婢,做牛做马报答你,你可不能见死不救······”

“李姑娘,你快松开手。这男女授受不亲!你起来说话!”

“你不答应我,我就不起来!我要被这些人弄了去肯定没有活路了,你怎么能这么狠心…”

这…这叫什么事儿啊。

虽然是只言片语,又林也听出端倪来了。

这个五叔怎么干出这样的事儿来了?为了赌,连女儿都要卖了?

他偷过五奶奶的首饰,夫妻间还动了手。五奶奶回娘家时带走了小儿子,肯定也把家里值钱的家当也收拾上了。五爷没旁的可典当,就打起了亲生女儿的主意?

好吧,但是这怎么能和朱慕贤扯上关系呢?李心莲这又是怎么回事儿?朱慕贤和她一无亲二无故的,出门拜年串门的,怎么就被揪住了,当成了活菩萨救世主了?

朱慕贤出门,身边只跟了一个赶车的长随和一个书墨。书墨这会儿不在场,不知道去了哪里。那个长随正满面怒色,挽着袖子和人理论:“你们都是些什么人啊!还不快些放手!”

朱慕贤纵然是个很沉稳的少年人,可是这种场面还是头一次遇上。李心莲象是溺水的人,死死抓住了他当成救命稻草,就是不肯放手。

再加上跟来的几个人,收债的、帮闲,有意无意地把他给夹裹住了,一时间竟然脱不了身了。

真是无妄之灾。

朱慕贤本来是为了躲避尴尬才从七奶奶那儿辞出来的,路上遇到个同窗,两人说了几句话,车又先打发回家去了。结果等他走到这边巷子口,李心莲突然冲了过来,一把拽住了他就不撒手了。哭哭啼啼,连说带求。这会儿都已经跪在地下死赖着不起来了。不管朱慕贤好说歹说,她都充耳不闻。随后追赶而来的几个人拉扯她,她居然说要卖身到朱家当妾婢都行!这才是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

那几个人看着朱慕贤的目光顿时暧昧起来,带着不怀好意的下流意味。仿佛他和这个李姑娘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之事一样。要不然怎么她不找别人,一径就来找他?这少年男女,干柴烈火的,嘿····…果然小白脸儿干的总是这种风流事啊!不定他怎么勾引人家姑娘了,现在又装没事儿人,想瞒谁啊?

这几个帮闲打手本来也不是什么好人,看着朱慕贤一身锦袍,一副富家公子哥儿打扮,想着说不定顺便能多讹几个钱——这种人总是要脸面的嘛。为了遮丑,出钱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难得逮着这么个肥羊,肯定榨出点油水来,岂能放他白白跑了?

这么两下里一凑,朱慕贤一时间还脱不了身了!

赶车的老刘没少见这种人的伎俩。回头看了一眼车里,有些犹豫地问:“姑娘…你看…咱们绕个路?”

虽然李家和朱家亲厚,可是前头的事一看就是麻烦事。老刘都已经上五十的人了,可惹不起那些强横之辈。再说,车里还有姑娘、少爷,有一根头发丝儿的闪失老刘也担不起重责啊。这大过年的,怎么会遇着这样的事儿呢。

————————————————————————————

好吧,又想了半天还是想不出什么章节名来。

呃,我前面好象弄错了个地方,又林在族里应该是排第六,比李心莲小。前面过寿的时候一糊涂写错了排行了。等下倒回头去改吧。

第一百零七章

说老实话,又林是一百个不想管这种闲事儿——就算热心肠也得量力而行,前面那几个人一看就不好惹。

“绕过去,再给朱家送个信儿。”

好歹能帮一点是一点。

可是这条路不并宽,一边是河,有半人高的桥栏,一边就是房舍。骡车想在这儿掉头可不大容易,老刘跳下车来想把车往后牵——后头又驶上来一辆车,把后路给堵住了。

想出去,得后面那车先出去。一来一去,怎么也得折腾一盏茶的功夫。而后头那车上的人,显然对大年初一就碰上这样的事情很有兴趣,已经停下车了。路边的人家也听到了路上的动静,打开门来看热闹。

人一多,想脱身就更难了。

又林叹口气,他是实在不想搅和进这种事情里头。但是前头李心莲和她爹好歹也都姓李,不能再放手不管。

德林跃跃欲试,两眼放光:“姐前头那几个是坏人啊咱们不能不管啊”

这小子只怕也不是想去声张正义,而是出于好事,光看热闹还不够,还想去参与一把。

又林可不放心弟弟去搅和这一摊浑水,压低声音正色叮嘱他:“你可以露面,但不能下车。”她又嘱咐了老刘几句话。老刘虽然对那几个五大三粗一脸横肉的汗子有点怵,可是事到临头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我说,这不是五老爷么?”老刘紧紧攥着水烟袋,仿佛这样能有更多勇气:“这大过年的,在这儿做什么呢?”

五老爷本来缩着头站在一边——他整个人精气神都不对劲,象是抽去了脊梁骨,两眼无神,好象多少天都没有睡过觉一样。老刘喊那句话,头一遍他都没听见,还是身边一个壮汉捅了捅他,他才抬起头来,而且一时还认不出来眼前的人是谁。

“五老爷,这是你本家?”

那壮汉喊李老爷的时候口气里全是鄙夷。这种滥赌连儿女都舍得卖的人,他见得多了,这声老爷里头全是讽刺。

五老爷抬头看了一眼,终于把眼前人认了出来。他厌倦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去去,和你没关系。”

老刘一笑,欠着身说:“是是,老刘是下人,当然管不着五老爷的事儿。可是初一一早,族里的老少爷们儿都去族里祭祖了,五老爷没去?族老要问起来…”

五老爷灰白的脸色一下子更难看了。

他都赌得天昏地暗,连这过年祭祖的头等大事儿都忘了。族里头要是认真追究——族规里可是有那么一条的,染赌败坏家业,说不定会被族里逐出来。

而他不但没去祭祖,还大年初一的就在街上惹是生非。想到这儿,五老爷更加痛恨女儿要是她明白事理,懂得孝顺,刚才就该乖乖跟人走才对她这么哭哭闹闹,好象生身父亲要逼良为娼把她推入火坑一样明明这位赵大老板家大业大,为人忠厚,跟了他哪点儿不好?年纪大一点怕什么?年纪大才知道疼人呢。他也是看着这是一门好出路才点头答应下来的。

李心莲一脸是泪,让冷风一吹脸上紧绷绷的难受,嗓子都喊得嘶哑了。她看着身旁一脸横肉的几个壮汉,又看看那个站在人丛后肥胖丑陋的赵老板,这会儿要给她把刀,她杀了亲爹的心都有。家里能卖的都卖了,房契地契,金银细软,能带走的娘都带走了——她怎么也想不到她爹能生出卖女儿的念头把才十五六的花骨朵一样的女儿卖给年近四十的老头子他爹这明明就是要逼她去死

五老爷已经急了债他是一定得还的一千五百两,还不上的后果很严重。赌场的人放出话来,欠五百,打断一条腿。一千五百两,够打断两条腿还有富余的。剩下那五百是要摊在他的胳膊上还是别的什么地方?而正好这位赵大老板能掏出这笔钱还替他还账,只要这个死丫头肯乖乖嫁过去就成了一千五百两啊就算把女儿卖去当窑姐,也卖不出这笔钱来

原来他觉得两全其美的一件事,怎么女儿就想不明白?这年头没嫁妆的姑娘谁家肯娶?这赵大老板又不要自家出嫁妆,这样的好事儿李五老爷一口就答应了。

“快别耽误事了,快把这丫头拉走”

他怕事情闹大,赌场的两个人看看周围人多起来了,也怕夜长梦多出什么岔子,熄了想从眼前这富家少爷身上揩油的心思,上前拉扯李心莲:“说这么多干什么?你爹都签了契按了手印儿了你已经是赵大老板买下的人了,快走”

李心莲哪里肯松手,死死的揪住朱慕贤的衣裳,都快把他给扯散架了。别看是个弱女子,可是眼前这等紧要关头,谁都不知道她从哪儿生出的力气,两个壮汉都不能把她给拉开。一面的死死抓着,一面哭天喊地。五奶奶向来泼辣,李心莲肖似乃母,这嗓门不是一般的洪亮。这么一哭嚎起来,真是响彻半条街眼见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五老爷明明穿得单薄,还是急出了一脑门儿汗。

朱慕贤要挣开——其实也挣得开。但是他打小儿在姐姐妹妹莺莺燕燕的包围中长大,对女子是无论如何也出不了重手的。虽然面对的这个女子歇斯底里状若颠狂,他还是出不了手。

就在这不可开交的时候,有人挤进了人丛,断喝一声:“什么人在此生事还不住手”

这话非常的有声势,带着浓浓的官气。那几个壮汉一时给喝得愣了,转头去看,挤进人丛的两个人穿着普通青衣打扮,应该也是下人,但是那威风气势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的。

其中一个走上前来,扯着李心莲,象拎小鸡一样把她轻轻巧巧给扯开了,另一个就护住了朱慕贤——顿时这边几个人都明白了。

这富家公子来头不小啊——今儿还真是走背运早知道该速战速决,不该存着再宰一把肥羊的贪念的。

领头的那个很有眼色,马上道歉:“对不住,对不住,都是误会。我们这边买了个丫头,契约都打好了,谁知道她又想跑。您看,我们也是不想闹大,才没动粗的,都是这个丫头想攀扯您府上的少爷,我们可没动一个指头”

看着朱家的人来了,又林在车上也松了口气。跟着挤进人丛的就是朱慕贤的小厮书墨。这孩子倒真机灵,看着事态不对,自己和公子势单力薄,当即立断去搬救兵。

可是虽然朱家的人来了,李家的事情还是没有解决。就算又林再不待见李心莲,眼看着她亲爹要将她推进火炕,也不能真的就袖手旁观。五老爷毫无父女情份,但五奶奶必定不会见着自己的女儿被卖。她要回来知道了,肯定也不会善罢甘休的。

老刘回头来听了又林几句嘱咐,又上前去说:“五老爷这大过年的,在街上这样闹也不成个体统。再说,也没谁家年初一嫁女儿的吧?您跟这几位说说,反正您又不能抛家舍业的跑了,让他们先回去,过了初三,一切都好商量不是?要是真出了人命…”

李五老爷打了个寒噤。

今天这事儿,再闹说不定会真出人命。自己闺女这么要死要活的,说不定真的死也不肯从命。可是闺女要是不答应,要的就该是自己的命了。自己的命和闺女的命相比,那当然还是自己的命更要紧。

他有些为难,有些讨好的看着那几个赌场的人。

那几个人犹豫了一下——然后领头的人迅速拿定了主意。

没错儿,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李五在本地有家有业的,人跑了房子可没长脚。眼看着对面的人不好惹,现在人又多,倒不如先让一步。真惹上官司那可是大麻烦。

“成那咱们就给你李五爷一个面子,赵老板,咱们先回去。”

那个赵老板眼珠子一直在李心莲脸上身上勾连,很有些不甘心的说:“都说好了的,怎么又要等啊?等到哪天算数?”

“您看,这不是大年初一么?您就真娶,年初一也不能办不是?来来来,您跟我来,咱们去喝两盅去,这事儿啊,就包在我身上…”

李五拖着女儿,灰溜溜的往家去。李心莲似乎是给吓傻了,可还是不停的回头向朱慕贤张望。

眼看着风波化解,没什么热闹凑了,围观的人也纷纷散开。朱慕贤狼狈不堪的整着衣襟,倒还想着给老刘道了一声谢,老刘急忙摇手:“可不敢当朱少爷的谢,这没事儿就好了,我还得赶紧着送我们家姑娘少爷回去呢。”

朱慕贤向他身后看,果然看见了朱家的骡车。刚才在七奶奶家门前也看到这车了,他心知道车上坐的就是李家姐弟,刚才老刘来劝解肯定也是他家姑娘的意思。朱慕贤远远朝车子方向拱了拱手算做道谢。这儿实在不是说话的地方,不便上前,也跟着自家家人出了人群。

又林松了口气。回去之后得赶紧和老爹说这件事——这事儿实在超出了又林的能力范围。但是不解决,肯定是大丑闻一件。李家的女儿居然亲爹被抵赌债卖掉?这可不是什么美妙的消息。

第一百零八章

  大过年的本来挺喜庆,可一出这事儿,谁都欢喜不起来了。四奶奶听了这话,脸一沉——要不是顾忌着儿女都在旁边,保不齐就要破口痛骂了。

跟这种糟心的货色做亲戚,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一粒老鼠坏了一锅汤,旁人要是说起来可不会单说他一家,而是整个族里的人都会给捎上。四奶奶眼见着要给女儿说亲,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在意名声。今天老五家里闹出这种事来,够镇上的人津津乐道好些日子的。

李光沛宽慰妻子:“不是什么大事儿,我去老叔那儿一趟。”

四奶奶忙起身替他拿斗篷,穿靴子:“路上慢些,少喝酒。要是有什么事儿,打发人回来给我说一声。”

“知道。你们在家该玩就玩,该乐就乐,别老闷着。”

四奶奶笑着应了。

送走了丈夫,她就收了笑容坐了下来。

又林过来替她抚胸顺气:“娘,你别生气。”

“唉,我不是生气…”

四奶奶的心情,又林可以体会。大年初一碰到这种倒霉事儿,实在是兆头不好,只怕后头一年都过不顺心。这时候的人很看重这些,这正月里头谁家都不肯触霉头,出门见面人人都是满嘴的吉利话儿。什么霉、坏、死、困…诸如此类的字眼儿都不肯出口,只肯说财、福、祥、生这些字眼儿。

又林岔开话题:“对了,听说五叔足足欠了一千五百银子哪。他怎么欠下这么大笔债?”

“你小姑娘家,哪懂这里头的事儿。这些开场子的,总不会上来就让人输钱,总会让你不大不小赢那么几笔,再加上帮闲儿、架秧子的,在旁边又是吹捧又是撺掇,让那人以为自己是财运当头,逢赌必赢——后头就开始输钱了,输光了钱不要紧,有人就干放债的行当,借钱给你,不知不觉越借越多,借据是一张一张的血,利钱是驴打滚的往上翻…一千五百两实在不算多了。”

“这可真不少。那他…能还得上吗?”

“还不上也得还。”四奶奶没好气地说:“咱不提这人——你们今儿出去拜年,收了压岁钱没有?”

“收了,可是也给别人了,算一算,收的和给出去的差不多一样儿,没赚也没亏。”

四奶奶一笑:“你爹年前从柜上换了两大筐散钱回来,你要不够使就到我这儿来拿。你是大姑娘了,自然也得懂得这些人情世故,手头不能太紧了让人笑话。”

“嗯,我知道了。”

“今儿冷不冷?你衣裳是不是太单了?大过年的可小心着凉。”

“我知道。您看我,都是新袄子新裙子,又轻巧又暖和。出门就坐车,还带着手炉呢,冻不着我。”

四奶奶摸摸女儿的脸,满心的爱怜。

好事儿不出门,坏事儿传千里。连足不出户的周榭都知道这事儿了,又林带了两样点心过去看她,周榭一把把她拉进屋,神神秘秘的问:“今儿我可听说了一桩大事情。”

又林已经猜着七八分了,爱理不理地冲她翻了个白眼:“什么大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