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真是聪明。哎,老奴关心则乱,这会子汗都湿透衣裳了。”

阮筠婷拉着韩斌家的的手:“韩妈妈赤胆忠心,婷儿谢谢您。”关键时刻,她没有想着逃走,而是选择“抄家伙”护着她,她心里感激。

韩斌家的闻言,腼腆的笑了。

差役果真如阮筠婷所言那般,只是在前院走了个过场,甚至连徐家的一根草都没敢踩断,便告辞离开了。

阮筠婷与韩斌家的带着红豆和婵娟,原路返回静思园,却如何也无法入睡。不知道皇上对于这件事是如何定夺的。

阮筠婷是生是死,也全在皇上的一句话了。(未完待续)

第143章 忍无可忍

阮筠婷抱膝坐在床榻上,雪白双足暴露在空气中,已经冻的冰凉。望着紧闭的格子窗,透过窗纱可以看到外头暗蓝的天色。已经寅时一刻了。

老太太已进宫一夜,到这会儿都没有消息。皇上到底予意为何?阮筠婷很是忐忑,皇上定不希望外戚滋生事端,肯定要给吕家一个交代。在帝王眼中,她阮筠婷不过是草芥,必要的时候,拔一根草就能安抚吕家,为何不拔?

“开门开门,快开门!”正当此刻,外头院门被人拍的震耳欲聋,还夹着婆子粗声粗气的叫喊。

阮筠婷唬了一跳,难道是老太太那里有消息了?忙起身披了件褙子,趿拉着绣鞋推门出去。

外头小丫头已经去开了院门,就见一队丫鬟婆子提着灯笼先行冲了进来,随后进来的是三太太身边的常妈妈。

韩斌家的套了件袄子迎上前去:“常妈妈怎么这个时辰来了?”

“各位主子在荣祉堂议事呢,太太遣老奴请阮姑娘过去。”

阮筠婷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常妈妈在三太太身边也是有头脸的,一般时候跑腿这一类的事情她不会管,既然她来亲自“请人”,事情就一定不简单。

“常妈妈稍后,容我准备一下。”

“姑娘快着些,太太等着呢。”常妈妈的语气不耐烦。

韩斌家的与常妈妈去吃茶,阮筠婷去穿了身嫩黄色的袄裙,长发梳了双平髻,素颜随着离开了静思园。

韩斌家的不放心,留下红豆在院子里守着,带着婵娟跟着阮筠婷一道去了。

荣祉堂此刻灯火通明。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被灯光照的亮如白昼。阮筠婷方一踏入屋子。便感觉到气氛很是不对。

大太太、三老爷、三太太按着身份坐着,二爷和二奶奶站在大太太背后,三房的姑娘和小爷们则是站在三太太与三老爷身后。徐承风、阮筠岚并肩站在左侧。

看样子,全家人都到齐了。难道是宫里传出消息,老太太出事了?

阮筠婷心头直冒凉气,福身行了礼,带着韩斌家的与婵娟站在了右侧姐儿们最末的位置。

三太太见人到齐了。似笑非笑的盯着阮筠婷,声音不高不低的道:“这个时辰将全家人都请来,也实在是因为着急,老祖宗去了一夜都没有消息,心里慎得慌。出了昨日那么大的事,一夜我都睡不着。”

大太太叹息了一声,“谁说不是。我这心里头到现在还揪着,也不知道老祖宗怎么样了。”

二奶奶闻言忙帮大太太拍着胸口顺气,柔声安抚道:“太太别担忧,老祖宗不会有事的。”

“但愿如此啊。”大太太疲惫的揉揉眉心。

“现在回想,咱们府里原来是多好。爷们仕途顺利,哥儿姐儿们乖巧懂事。我自进了徐家的门,还是第一次遇上昨日那般的阵仗,竟有人带着兵刃来抄家!”

三太太的话又勾起众人的记忆,屋内之人皆点头,不胜唏嘘。见状。三太太心下得意。叹道:

“老太太偏疼外孙女的心情我能理解,毕竟小姑去的早。岚哥儿和婷姐儿没爹没娘的,也很是可怜。可是,有些人,偏偏不招人疼!”三太太说到此处,声音陡然拔高,眼神如刀直射向阮筠婷,站起身来手指点着数落道:

“从前呢。就是顽劣不堪,惹事生非,小偷小摸…这数不清的毛病,咱们也都忍了,总想着你是个孩子,身世堪怜,冲着老太太是你外祖母才奔着徐家来一回,怎么也不能狠下心来不管,对于那些错处也都包容了。你到是说说,这些年来徐家对你们姐弟如何?”

话音刚落,众人就都将目光移向阮筠婷。

三太太继续数落:“好吃好用的供着,待你们就如同待咱们徐家的姑娘和小爷一样。可你呢!好容易消停了几个月,咱们烧高香念佛,谢谢菩萨保佑你改好了,不成想小毛病改了,如今却学会勾搭爷们儿了!惹了一身骚不说,更是带累全家人!你说这不是引狼入室是什么!难道我徐家收留孤儿,就是等着被人作贱的吗!”

三太太的话说的极重,阮筠婷与阮筠岚脸上血色都已经抽的干净。屋内众人皆不吭声。

徐承风却看不惯三太太跋扈的模样,不冷不热的道:“奶奶收留外孙女,怎么就成了徐家做好事收留孤儿了?三婶儿不是将阮妹妹看成外人吧?今儿个叫了咱们来,难道是想让小辈的学学如何苛待自家人?”

“你!”三太太气的不轻,嘲讽道:“风哥儿好利的唇舌,难道二哥在边关,没教导风哥儿长辈说话的时候,晚辈没资格插言吗?”

徐承风脸上涨红,一句话都说不出,甩袖不语。

三老爷看不上三太太,即便心里觉得三太太数落的没错,可也要与她杠上两句,便斥了一声:“好了,这个节骨眼儿,说这些做什么。”

“不说,不说能成吗?老太太心疼外孙女舍不得罚,咱们这一大家子的人,难道都要给一个外人陪葬不成?大嫂,你说,这事儿若是没有阮筠婷,能演变成现在这样?昨儿个你险些随着老太太一头撞在门柱子上了!难道这样祸害咱们,咱们还要忍着?”

三太太的话,句句说在大太太心头,昨日那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内宅妇人有几个受得了?人人都是心有余悸。

只不过她不似三太太那般有什么都说出来,绝不会做出头鸟。此刻叹息一声,道:“哎,如今老祖宗不在府中,宫中情况还不知如何,还是等她老人家回府了在定夺不迟。”

“大嫂,你就是太佛心肠了。”三太太激动的道:“今儿个是吕国公家的小爷出了事,人家带着人来抄家,明儿个她没准儿又惹了哪个权贵,说不定到时候咱们连性命都丢了,可去哪里买后悔的药!老太太一心向着外孙女舍不得处置,可咱们徐家百年基业,哪里能让外姓人给带累坏了,真丢了性命,还有脸面对列祖列宗么?!”

大太太道:“那依着三太太的意思呢?”

“老太太心软,咱们同是徐家人,也不能任由事情这样发展下去,依着我说,咱们徐家早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

言下之意,竟是要撵阮筠婷姐弟离开!

阮筠婷闭了闭眼,这便是所谓亲情,她虽已经尽力,可终归还是要带累岚哥儿啊。吕家虎视眈眈,若失去了徐家的庇护,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保护岚哥儿的安全。

“姐姐,咱们走!”阮筠岚大步到了阮筠婷跟前,一把拉住她冰凉的手就往外走。

“岚哥儿!”

阮筠婷忙挣开,眼中含泪看着阮筠岚,因为有徐家的背景,阮筠岚才可以在奉贤书院读书,才可以结交簪缨望族的子弟,为了将来铺路,若是离开,且不论吕家会不会抱负,岚哥儿的前程就彻底毁了啊!

“老祖宗还没回来呢!”

“姐姐,你没做错什么!”阮筠岚回身,冷笑望着坐在主位上锦衣华服的众人,“娘的遗愿是让咱们回来伺候老祖宗,可如今的情况并不是咱们不想留,而是人家不容咱们。我想娘不会怪咱们的!”

阮筠婷摇头:“不行,老祖宗没回来,咱们不能这样走了!”走了,岂不是任由三太太等人编排他们?!

韩斌家的见状也出来劝,“岚爷息怒,三太太不过是气头上,说话重了些…”

阮筠岚却是大笑,指着主位上那些人道:“韩妈妈,您今日也看得清楚,这些长辈,分明是见着事儿了就要把自个儿往外摘!”又拉着阮筠婷的手往外去:“姐,咱们走,咱们六岁能一路乞讨千里迢迢找来,就不信这么大了出去会饿死,离开他们活不成了?!走!!”

“岚哥儿,你冷静点!”阮筠婷摇头,奈何力气敌不过阮筠岚,被拖出去好远,实在无法,只能低声道:“现在走了,就什么都说不清了!在说出去就是死路啊!”

阮筠婷迫不得已直言而出的话,如冷水浇在阮筠岚头上,他脚步顿住了。

他们走了,三太太等人为了推脱责任会如何与老太太说?必然不明不白便宜了别人。在说吕国公的架势,若是离开徐家,他们姐弟怕被捶打的连骨头渣滓都不剩。

“咱们还有水叔叔,他…”

阮筠婷摇头,轻轻攥了攥阮筠岚的手。

“岚哥儿,你何必骗自己。”

他们都明白,水秋心未必可信,他从出现到现在,都存在着太多的神秘,谁也摸不清他的底细,没法判断他的表现是否是演戏。他对阮凌月,或许真的有爱慕,可人家与他们姐弟非亲非故,凭什么要接这个烂摊子与皇亲国戚为敌?

更重要的事,如今有血缘关系的人尚且不能完全信赖,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又不知根不知底的,究竟会带给他们什么样的生活,谁都无法预料。相比较,一个可以预见的艰难的生活环境,远远比未知未卜的未来要好许多,因为出去了,没准连小命都丢了。

见他们姐弟拉扯,三太太冷笑道:“你们当徐家是客栈,想走就走吗?不过作舅母的教育了你们几句,就摆出这样的脸子来,不知道的,好似我不容人似的,犯错还不知悔改,顶撞长辈,来人,给我请家法!”(未完待续)

第144章 皇桑乃真好

三太太今日摆明了是想收拾阮筠婷,她积怒已久,恨老太太偏心袒护;恨阮筠婷处处都压着自己生养的孩子一头;更恨老太太对她的苛待——因为阮筠婷,她堂堂君家嫡女,总是被老太太逮住错处教训,三老爷也不心疼她,她早已经按捺不住了。

今日她本想直接冲去静思园教训阮筠婷一顿,还是常妈妈提醒了一句“法不责众”,她这才想起聚齐全家人看看大家的意思。不过现在看来,众人都是求自保,阮筠婷今个儿的家法是躲不过去了。

常妈妈这时取来了家法,仍旧是那根五根藤条编在一起的粗藤条。徐凝霞和徐凝芳看的心里暗爽,面上都禁不住带了笑容,徐承茗虽然不赞成母亲的做法,可他也无法说什么惹怒了生母。

徐承风道:“老祖宗不在府里,三太太这样做恐怕不妥。”已经变了称呼。

三太太也不搭理徐承风,看了眼不做声的大太太、二爷和二奶奶,他们不吭声,便是认可这件事了。当下吩咐常妈妈道:“把岚哥儿拉开,将阮姑娘带过来,行家法!”

“是!”常妈妈得令,便要去拉阮筠婷。

阮筠岚见常妈妈过来,抬腿便踹:“姑娘是什么身份,岂是你一个奴才能碰的!给我滚开!”

“哎呦!”常妈妈被踹的坐了个屁股蹲,疼的大叫。

“还反了教了!来几个人,将岚小爷拉开!”三太太大声吩咐。

几个丫鬟婆子打量三老爷的神色,见他一副事不干己的样子,便知他是默许了,立刻领命上前去。

阮筠岚将阮筠婷护在身后:“你们算什么东西,老祖宗不在府中。你们谁敢放肆!”

韩斌家的和婵娟也急了,与那几个丫鬟婆子撕扯起来。

“徐家是老太太当家,三太太今日之举未免有越俎代庖公报私仇之嫌!”韩斌家的话说的极重。

三太太原本在气头上,被韩斌家的一语戳中了脊梁骨,更加生气了:“好啊,才跟了阮姑娘几日,韩妈妈也被带累坏了。连府里的规矩都忘了,谁是主子谁是奴才,你可还分得清楚?都愣着做什么,给我一块教训!”

常妈妈这会儿早已经爬了起来,抡圆了家法便往阮筠婷身上招呼。韩斌家的护主心切,一把将阮筠婷楼在怀里,背上便挨了好几下。

“韩妈妈!韩妈妈!”若说阮筠婷原本还有几分不信韩斌家的。现在算是完全信了,挣脱出来,要去帮她挡着,婵娟却在另一边挡住韩斌家的,也挨了两三下。

情况混乱至极,三太太见她平日厌恶的几个人都挨了打,心情愉悦的很。

正当此刻,外头却突然传来一个说话声:“哟,这是演的哪一出?”

忙着看热闹的人这时候才看向门外。此刻天色已经亮了,老太太穿着昨日那身翟衣。面沉似水的走到了荣祉堂门前。身边还有画眉和舒翠搀扶着。

三太太心里咯噔一跳。理了理心情才理直气壮的道:“老祖宗,阮姑娘不规矩。我不过教训她两句,她和岚哥儿就要离家出走,连这些年的养育之恩都不顾了,韩滨家的也出言顶撞主子。我气急了才动了家法,谁知他们还反抗!”

三太太说话的功夫,老太太已经走到了大堂当中,常妈妈也拿着家法带着丫鬟婆子退开了。

地当间。阮筠婷、阮筠岚、韩滨家的和婵娟四人,模样都很是狼狈,人人鬓发散乱。韩滨家的和婵娟衣裳被抽开了好几道口子,隐约看得见里头的血迹。阮筠婷的发髻也散了,如缎长发披散在身后,更将她俏模样衬托的楚楚可怜…

老太太坐了下来,三太太、三老爷和大太太便都不敢坐着,都退站在一旁。

疲惫的揉揉眉心,老太太声音平缓的道:“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咱们徐家这样的大门户,外头杀进来怕也难,只有从心里往外死才死的痛快。怎么,才出了这么丁点儿的事,结果还未定,你们一个两个都是做长辈的,就开始内讧起来了?我还没死呢!”最后一句,老太太说的铿锵有力,一巴掌拍在了桌上。

“母亲息怒,儿子错了!”三老爷第一个跪下磕头,“母亲仔细身子啊。”

“仔细身子?你说的轻巧!你们是不是巴不得我去了,好将徐家交给你们做主?“

“老太太息怒!”

大太太、三太太,二爷和二奶奶都跪下了。见状,众位哥儿姐儿也一同下跪,荣祉堂里,除了老太太,其余人跪满了一屋子。

老太太怒声道:“外头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巴不得看着咱们徐家内讧,你们可到好,做长辈的,就给儿孙作这样的榜样,今儿个还真着了道,内讧起来?别当我老眼昏花,什么都不知道,前因后果,我清楚的很!欺负没爹没娘的孩子,你做舅母的羞不羞!做舅舅的愧不愧!”

“母亲这样说,儿子今后哪里有立足之处了,母亲息怒啊!”三老爷磕头认错。

三太太不服气,可也只能跟着磕头。

“长房和三房,各自罚三个月的月例银子!我不重罚你们,若是真惩处了一个两个的,没的叫有心人嚼舌头,说咱们徐家治家不言,共御外敌不成,内斗却是厉害。你们都给我好自为之,再有下次,就都给我滚出徐家去!”

“是,儿子(媳妇)谨遵老祖宗教诲!”

“都起来吧。”老太太疲惫的叹息。

满屋子的人这才都站起身来。阮筠婷扶着韩斌家的,也踉跄起身。

大太太努力挤出笑脸:“老祖宗,您入宫去,皇上怎么说?”

老太太道:“我与吕国公进了宫,就一直在御书房外站着,等候皇上宣召。皇上日理万机,批折子到凌晨,我便与吕国公一同站到了凌晨,才刚近侍太监来传话,皇上累极了,就让我们回来了。”

“什么,竟是连皇上的面都没见到?”三老爷肃然。

“皇上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让我与吕国公一同站着,是提醒咱们外戚相之间需要的是团结,再者说皇上日理万机,根本没工夫处理鸡毛蒜皮的事,身为外戚,不能为皇上分忧,反而还添乱。也真是惭愧。”老太太说罢又是叹息。

三老爷和徐承宣的眼睛却是一亮:“老太太您能分析出的,此刻吕国公必然也分析出来,他就算再如何跋扈,也不会罔顾了皇上的意思。这么说,吕家的事情就这么结束了?”

话音刚落,屋内众人都是松了口气。

老太太摇头,“不然,皇上处事公正,无缘无故的让一方忍耐积怨的事他不会做。何况他也不会让吕家人往后还有理由编排他,他定会想法子堵吕家的嘴。”

“那皇上会…”

“老太太,老太太!”

三老爷的话没说完,外头便有小厮飞奔进来传话:“圣旨到了,还请各位主子到前头接旨!”

老太太心头一凛,“想不到来的这样快。”担忧的看向阮筠婷。

阮筠婷此刻,心已经静了。无论如何事已至此,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让婵娟和韩斌家的先退下去上药,挺直了腰杆随着众人一同到了前头,叩拜接旨。

众人跪地,有人担忧,有人暗爽,有人紧张的怕牵连自己,自然不必说。

大太监尖细的嗓音宣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徐家外姓孙女阮筠婷,知书识礼、丽质轻灵、聪慧机敏、淑慎性成、于御花园解答西武使臣有功,朕心甚喜,特赐前往‘审奏院’侍奉笔墨,为期一年,钦此!”

“谢主隆恩!”

阮筠婷接了明黄的圣旨,老太太又客气的送走了才传旨的大太监,期间,所有人都是云里雾里,不敢置信。

每日由全国各地派送来的奏折成千上万,皇上不可能一一都看过,于是便有了“审奏院”,由朝中重臣构成,先将奏折分门别类审阅一遍,将重要的呈给皇上,无关紧要的则是在最后一页用朱砂笔打叉剔除。

原本以为皇上会重罚阮筠婷,谁知道却是大肆赞扬她一番,然后还给了她去“审奏院”学习的机会。三老爷做五品秘书丞已有八年,一直都只负责掌管典籍,像“审奏院”这等要处,他削尖了脑袋都挤不进去。如今,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却得到了机会!

他的老脸,有些挂不住了。

三太太更是惊愕,皇上吃错药了?

大太太、二爷和二奶奶则有些后悔,方才若是拦着些,别瞧着人欺负阮筠婷就好了,谁知道她一个小姑娘,会得皇上如此器重!

徐承风笑了起来,看着方才耀武扬威的人,现在如霜打了的茄子,笑容越发嘲讽。

大太太与二爷、二奶奶行礼下去了,三太太与三老爷,也是与老太太告辞之后,悻悻的带着三房的哥儿姐儿们一同离开。

待屋子里只剩阮筠婷与阮筠岚姐弟。老太太才冲着他们招招手:“岚哥儿,婷儿,过来。”

两人走上前去,一左一右拉住老太太的手。

“好孩子,委屈你们了。”(未完待续)

第145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阮筠岚憋了一肚子的火气和委屈,一句慰藉如同碰触了宣泄的闸门,眼泪流了下来。

“外奶奶,才刚我和姐姐险些被逼走了,要不是您回来的及时,姐姐怕是要被他们打死的。”

阮筠岚性子冷淡谨慎,很少有这样孩子气的时候。可越是这样少见的哭泣,才越叫老太太心疼。

搂住外孙,老太太感叹,岚哥儿就算再懂事早熟,到底也只是个十二岁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