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瓜不过一乍多长,顶端带着黄色的小花,嫩生生的。

通常人们都等黄瓜长大了才摘,很少有人舍得这么小就摘了吃。

胡玫有种被重视的喜悦,笑着捋掉黄瓜表面上的嫩刺,“咔嚓”咬了口。

黄瓜鲜嫩爽脆,有种特别的香味。

吃罢黄瓜,胡玫脸色好看了许多,去屋里搬了马扎坐下看顾瑶忙碌,只是心思终究还系在易楚身上,没多大会就问:“你见过易楚定亲的那人吗?”

“没见过,”顾瑶摇头,“从那间面馆门口经过不知道多少次了,从没进去吃过面。”忍不住又笑,“早知道面馆东家跟阿楚有缘分,就该进去看看,至少看看那人长什么样子,配不配得上阿楚。”

胡玫淡淡地说:“我见过,高高大大的,长得还不错,论相貌比荣盛强。”

“那就好,还是阿楚有福气,俗话说的好,坏的不去好的不来。这可就两下欢喜了。”顾瑶笑嘻嘻地说。

胡玫脸色沉了沉,“那可未必,易楚命硬,又退过亲,要真是好人家还能看上易楚?听说那人既没亲戚也没朋友,是个孤煞命。要是真成了亲…也不知道谁能克过谁?”

顾瑶不爱听,当即拉下了脸,“阿楚怎么就命硬了?你跟她认识少说也有七八年了,她妨着你还是克着你了?这种话都是荣家那起坏了良心的人造出的谣言,你不说帮着分辩分辩怎么还跟着起哄?再说,你瞧瞧荣家现在的倒霉样,还真不知道到底是谁的命不好?你没听到街头的人都说阿楚是福运命?”

被这么劈头盖脸一顿抢白,胡玫适才被重视的好心情荡然无存,强忍着才没有发作出来,“你倒是护她护得紧,她许你什么好处了?”

顾瑶冷笑,“非得有好处才能替她说两句话?我是觉得街坊邻里相处这么些年,阿楚的为人大家都看在眼里。她向来行为端正规矩,没跟人红过脸,也从不背后说别人闲话,单是这点就让人信服。”

胡玫听着极不舒服,轻蔑地说:“你别是被易楚灌了迷魂汤了吧?你不知道,她在集市上跟个卖鱼的勾勾搭搭,还跑到人家里待了半个多时辰才出来,也不知在里面干什么见不得人…”

“无凭无据的话还是少往外说,坏了阿楚的名声对咱们也不好。”顾瑶毫不留情地打断她的话。

胡玫冷笑,难道易楚的名声好了,对她们还能有什么好处?前几天见到易楚,她就跟没看到自己一般,昂着头就过去了。

以前,她跟易楚姐妹是好友,现在易楚却跟顾瑶穿一条裤子,眼里根本没有自己。

一股莫名的怨气腾腾地升起来,胡玫坐不住,起身,居高临下地盯着顾瑶。

顾瑶是个直性子,说话爽快做事也爽快,只觉得朋友间应该坦诚相待,对胡玫说得那些话并不特别在意。因见菜已摘了不少,就到厨房舀了一大盆清水,低着头哗啦啦地洗菜,丝毫未曾察觉胡玫脸色已经阴沉得像是锅底的灶灰。

胡玫恨意渐生,一个个都不把她放在眼里,也好,那就给她点颜色瞧瞧。

念头一起,便道:“我寻点水喝。”

顾瑶腾不出手来,就说:“桌上有放凉的茶,你自己倒。”

胡玫进了正屋,果然看到方桌上有只茶壶,壶里剩下有约莫小半壶茶水。她倒了一杯喝了,想掏出纸包,却又不敢。

正犹豫着,听到院子里有人说话,却是顾琛的声音,“姐腌黄瓜时别放太多辣椒,阿楚姐受不住太辣,不过先生倒是喜欢。”

顾瑶笑着回答,“那就腌一罐不辣的,腌一罐辣的。”

闻言,胡玫恨恨地咬紧下唇,再不犹豫,将纸包里的药粉尽数倒进茶壶里。

又怕药粉化不开,使劲晃了晃,倒出些许在茶杯里,茶水澄黄清澈,果然如小寡妇所说,一点看不出异样。

做完这些,胡玫才觉得心跳快得厉害,像不受控制似的,而两腿竟然也有些发软。她慢蹭蹭地走出正屋,站在太阳地里看顾瑶把洗好的菜晾着,心头挣扎得厉害。

一会儿想顾瑶对自己还算不错,要是这次得罪了她,以后自己就没有可说话的人了。

一会儿又想,顾瑶这般忙活都是为了易楚,腌这么多咸菜也不提给自己送些,活该她丢人现眼。

直等着顾瑶晾完菜,胡玫才恍然醒悟,急急道:“已经晌午了,我该回家了。”

顾瑶也不留她,只说:“好,有空再来,我也该做饭了。”

胡玫逃也似的离开。

顾瑶顶着大太阳忙活一上午,着实有些口渴,见茶壶里水不多,索性全倒进杯子里,一口喝了个干净,又将茶壶涮了涮,准备沏点新茶放凉给家人喝。

正生火的工夫,感觉浑身着了火似的,从里面向外透着热。

顾瑶何曾想到其中关节,只以为是天气太热,自己又守在灶台前的缘故,便稍向后挪了挪。可丝毫不管用,那热越发地灼人,而身子莫名地软下来,像是没有筋骨般。

顾瑶觉得不对劲,想把顾琛叫过来。刚喊两声,便发觉声音较往常低哑,不受控制地带了尾音,颤悠悠地勾人心弦。

顾琛正在院子里将顾瑶洗菜的水四下洒在院子里,听到顾瑶喊声,便放下木盆走进厨房,问道:“姐,什么事?”

分明只是个才十岁的毛头小子,看着顾瑶眼里却像是解渴的山泉,顾瑶情不自禁地拉起他的手就往怀里扯,“阿琛,姐难受,这里难受。”

顾琛羞得满脸通红,拼命挣开顾瑶的手,退后了半步。

顾瑶却不罢休,一把扯开自己的罩衫,露出杏黄色的肚兜,“阿琛,帮姐揉揉,难受得很。”

饶是顾琛再小也看出不对劲来了,顾瑶满面潮红,眼眸像是燃着火,说话的声音却像蕴着水,身子还不停扭动着。

顾琛离得远远的,道:“姐,你先忍着,我去找娘回来。”说完撒腿就往外跑。

好在刚出门就看到顾大婶跟同一条胡同住的赵娘子说的正投机。

顾琛急忙道:“娘,姐不好了,快回家看看。”

顾大婶唬了一跳,“怎么就不好了?”话音刚落,就看到顾瑶已经追到门口,身上的罩衫松松地敞着,杏黄色的肚兜断了一根带子,露出半片雪白的胸脯,而顾瑶的手仍在身上到处揉搓。

赵娘子见状“呀”了声,“你家姑娘这是怎么了,别是黄大仙附身。”

顾大婶根本没听见她的话,连忙扯着顾瑶往屋里拽,一边让顾琛锁上大门。

顾瑶已有些神志不清,拉着顾大婶的手就往裙子里伸。

顾大婶是过来人,岂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见院子里有半盆水,当即端起来泼到顾瑶脸上。

顾瑶清醒了片刻,又扭动着身子媚叫,“娘,我热,难受。”

顾大婶连着浇了两盆水,顾瑶从头到脚全湿透了,躺在泥泞的院子里仍是喊着难受。

顾大婶又是心疼又是难受,连声叫顾琛,“去请易郎中来,别叫易郎中,叫阿楚过来。”

顾琛知道易郎中不在,可还抱着一线希望万一他们回来了,闻言就往济世堂跑。

医馆大门紧闭着。

顾琛知道这是丑事,不敢私自寻别的郎中,又“咚咚咚”地跑回家。

顾大婶无计可施,去厨房找了根擀面棍,狠狠心,对着顾瑶的头敲了下去。

顾瑶消停了。

“阿琛,帮把手,把你姐抬进屋。”顾大婶含着泪,架起顾瑶的胳膊,顾琛架着另一边连拖带拉将顾瑶弄到了床上。

顾大婶支开顾琛,给顾瑶换了衣服。

看着顾瑶潮红的面颊,顾大婶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这个女儿懂事又孝顺,顶上的哥哥凡事不中用,顾瑶差不多算是长姐,家里缝缝补补洗衣做饭的事都落在她头上,而且还帮着照看底下两个弟弟。

尤其她爹刚过世,紧接着顾瑶又被退了亲,顾大婶躺在床上病了两个月,都是顾瑶家里家外地撑了下来。饶是这样,顾瑶半点没抱怨累,也没觉得委屈,反而进进出出都带着笑,让家里人都觉得这日子还有希望,有盼头。

这么好的一个闺女,怎么突地行出这种事来?

顾大婶猛地想起从哪里听来一句,黄大仙附身,要真是被附身了可怎么办?

正是上元节,说不定不是黄大仙,被游魂野鬼附身也有可能。

得赶紧请个道士或者高僧在念经镇宅,将鬼魂赶出去。

一念至此顾大婶后心发凉,抠抠索索地从炕柜的抽屉掏出两块碎银子,又叫过顾琛来,“赶紧,到护国寺请位大师来,一定得请到了,关乎你姐的命。”

顾琛点头,抓起银子又往外跑。

毕竟他的年龄在这,加上没吃午饭,又顶着大太阳进进出出好几趟,顾琛开头还有力气跑,跑着跑着就觉得两腿跟灌了铅似的拖不动。

可他还记着娘的嘱咐,务必得请位师傅回家,便强撑着一步步往护国寺那边挪。

也不知走了多久,顾琛只觉得头重脚轻,眼前金光直闪,再也支撑不住,一头栽在地上…

第80章 叮嘱

顾琛醒来时,自己已经躺在树下的阴凉地上。

易郎中温和地看着他,“有点中暑,不过不太要紧,稍歇会,跟我们一道回去。”

卫氏不知从哪里弄来碗绿豆汤,慈爱地说:“大热的天,怎么不吃饭赶路,快喝点,里面加了蜂蜜,甜着呢。”舀了一羹匙递在顾琛口边。

顾琛不受控制地咽了下去。

凉嗖嗖,甜丝丝的,顾琛坐起身,接过碗,咕咚咕咚往下灌。

卫氏轻拍他的后背,“好孩子,慢点喝,别呛着。”

整碗绿豆汤下去,加上歇息这片刻,顾琛感觉好了许多,身上重新有了力气。

易郎中便道:“若是无碍,就随我们一道回去吧。你跟老太太一同坐车。”

“多谢先生,”顾琛躬身施礼,“我还得去护国寺,我娘说务必请位高僧回来。”

易郎中面露不解。

顾琛素日对易郎中极为敬重,也知自家跟易家关系匪浅,便不隐瞒,将顾瑶突然发病,顾大婶怀疑游荡的孤魂野鬼附体等事说了遍。

易郎中并不太信这个,可卫氏却十分相信,催促顾琛,“那你快去快回,别耽误事情。”

顾琛答应着,又听易郎中开口,“不如这样,你还是到护国寺请高僧,我们这就回去,回家后就去你家瞧瞧,这样两不耽搁,”塞给他十文钱,“别太急,吃点东西垫垫再走。”

顾琛感激地点点头。

再回到马车上,易楚有些心思不宁。

因易郎中不信这个,也从没有跟易楚说起黄大仙的事,故此易楚并不太清楚到底怎么俯身,为什么会俯身,便开口问卫氏。

黄大仙性淫,最喜好迷惑大姑娘小媳妇,卫氏怎好说给易楚听,只能推诿着说不知道。

易楚便对黄大仙附体产生了怀疑,按理黄大仙素来在山野林地里出没,她们住在人烟鼎盛的京都,哪里会有黄大仙。

说是鬼魂也不可能。今天虽是七月半,可不是说夜里阎罗王才会放鬼魂现世?现在青天白日的,鬼魂不敢嚣张吧?

那顾瑶到底为什么突然发狂以致于撕扯自己的衣服?

易楚想不明白。

正思量着,视线无意中扫过马车旁阔步而行的辛大人,心里顿时安定下来,而脸却慢慢地热了。

她从来没有想过跟辛大人独处会是那么好。

他坐在石头上,像抱婴孩般抱着她,说起卫氏看到的小像。他说老早就画了,特意放在那里等待卫氏发现,那天几个行商的出现恰好给了他一个很正当的理由。

他说易郎中很在意卫氏的想法,如果卫氏能居中说合,易郎中肯定能听进去。

如果易郎中还是不答应,他会继续走卫氏的路子。

官场上就是这样,官大一级压死人,底下官员不答应,直接找他的顶头上司就行。

易楚哭笑不得,他竟是用这套来对付父亲。

在石头上歇够了,他们继续往上走,经过小溪,辛大人用手掬了溪水喂给她喝,看到山壁上的野果子,他爬上去把最顶端那些红透了的摘给她吃。

她的鞋子底子软,山路走久了,石子咯得脚心疼,辛大人便背着她,一直走到块突出的大石前才放下。

站在大石上极目远望,可以看到浓浓淡淡的绿色中,护国寺屋顶金色的瓦片还有山脚下如蚁群般赶庙会的人群。

山风柔柔地吹着,辛大人的声音也是柔柔的,“…每次站在这里往下看,都会觉得自己格外渺小,而心情却是格外开阔。就觉得再多的苦难,再大的烦恼也不算什么。”

背负着沉重的过往,又是在那个位置,应该有很多的身不由己吧?

易楚悄悄攥紧了他的手。

辛大人却搂在她的腰间,下巴蹭着她的发,清浅的呼吸就像这山风,在她脸庞吹拂,“以前就想要是你在身边就好了,你定然也喜欢这里。”

以前,是什么时候?

易楚抬眼望着他,黑白分明的眼眸里带着疑问,也带着爱恋。

辛大人越发搂紧了她,俯身在她唇间低喃,“想过好几回,去年从扬州回来,还有冬天赵镜签字画押时…就想,跟你一起从山脚一直爬到山顶,然后生一炉火,温一壶酒…”

想想就知道那情景该有多美,就他们两人,一边喝酒一边听秋风瑟缩或者看雪花飘落。

易楚伸手环抱着他的腰际,头贴在他的胸口。

他的心跳强壮而有力,他的怀抱温暖而干净,有淡淡的艾草的清香,让她迷醉。

不由疑惑地开口,“为什么是我?”

他这样芝兰玉树般的人,又如此的温柔体贴,怎么会单单看上她,将她放在了心底。

辛大人凝望着她,浅笑。

为什么呢?

起初是因为她聪明,而后来…他忘不了,那天身心疲惫地走进医馆,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她低头搓药丸,晨阳柔柔地照在她身上,在她周围笼上一层金色的薄雾,她抬头温柔地笑,露出腮旁浅浅的梨涡。那情形让他毕生难忘。

还有那个雨夜,他落汤鸡般站在医馆门口,她给他递来棉帕擦脸,又熬了姜汤。姜汤里放了红糖,一直甜在他心里。

再后来,他知道她已看穿自己真面目,那一刻,他惊讶、恼怒还有愤恨,可所有的情绪散去,萦绕在心头的却是欢喜。

是的,欢喜。

那个夜里,他策马踏过晓望街,马蹄踩过青石板发出清脆的哒哒声,他的心随着马蹄声雀跃不已。

就这样为她心动,因她沉醉。

尤其,他也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在她心中的分量也一天天在加重。

还有什么比两颗心慢慢地靠近更美好?

辛大人燃着笑意的唇覆在了她的唇上,轻轻柔柔的,又移到她耳侧,含住她小巧细嫩的耳垂,口齿不清地说,“因为,我只想这般对待你。”

易楚气恼,伸手推他,可手指触到他结实健壮的身子却不受控制般搂住了他。

辛大人眸光骤然一亮,唇顺着她的脸颊落在颈间,细细地啃咬。

温热的少女的馨香在他呼吸间飘荡,是淡淡的栀子花味,辛大人心猿意马,感觉身体的某个部位挺立起来。

他深吸口气,松开易楚,又一次后悔,婚期定得太晚了,早知道定在七月该有多好…

**

马车稳稳地停在济世堂门口,易郎中扶着卫氏下车,“娘,您累了一整天先进屋歇着,我去顾家看看。”

易楚跟着跳下车,“爹,我也去。”

易郎中点点头,对辛大人道:“车里的东西就劳烦你帮着搬到正屋,我回头再整理。”

辛大人笑笑,“岳父尽管去,这里交给我就行。”

卫氏也笑,“子溪比你细心多了,你放心去吧。”

经过这次出游,卫氏对辛大人的印象越发好。

平常人家吃饭,通常都是妇人招呼一家大小,辛大人可好,那么高大俊朗的年轻人,跑前跑后地买各种吃食,还得顾及着每个人的口味。

卖豆汁的老汉羡慕地问:“这是您儿子?真是孝顺。”

卫氏得意地指着易楚,“是我外孙女还未成亲的女婿。”

老汉赞叹不已,“小姑娘长得一脸福相,老太太有福气。”

辛大人笑着接口,“是我有福气能娶如此贤妻,还有这么个和蔼可亲的外祖母。不怪大爷看走了眼,外祖母拿我比亲儿子都亲。”

易楚羞红了脸,卫氏心里却乐开了花。

易郎中跟易楚一前一后往顾瑶家里走,走到胡同口,看到三三两两的妇人凑在树荫底下说着什么,也不时指点着顾家。

见到他们走来,妇人齐齐闭住了嘴。

易楚只隐约听到“伤风败俗”的字眼。

顾瑶已经醒了,药力虽然并未完全散去,可比中午时好了许多,并不像先前那样抓耳挠腮地难受。

听到易郎中来,顾瑶不想让他看病,可顾大婶却很坚持,“易郎中的人品难道还信不过,放心。”

顾瑶没办法,勉强起身整了整衣衫。

因是平日常见的邻居,易郎中又将顾瑶视作侄女看,便未讲究,径自按在顾瑶腕间诊脉。

男人手指的温热顺着脉搏飞速地传遍全身,顾瑶舒服得打了个颤,本能地想握住那双手,安抚自己胸口。

易郎中敏锐地感觉到顾瑶的异状,极快地松开手,站得离床远了些。

跟在后面的易楚趁机将顾瑶打量了个仔细——面色有着不寻常的红晕,肌肤也隐隐透着粉意,一双眼眸如同浸过水般,湿漉漉地勾人魂魄。

神情妩媚动人,跟平常的她判若两人。

顾瑶察觉到易楚的目光羞愧难当,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在掌心,疼痛让她有片刻的清醒。

易郎中思量片刻才看向顾大婶,“顾瑶是不是误用了什么药物,脉相不太对。”

能出现这种状况的,会是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