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楚双手颤了颤,眼泪忽地涌了出来,又怕洇湿信纸,来不及找帕子,就着衣袖将泪水抹掉了,从头再读一遍。

阿楚,我的小乖乖。

他浑厚的声音似乎又响在耳边,呢呢喃喃地,直入她的心底。

杜仲是冷硬的性子,在人前不苟言笑,唯两人独处时,会展现温柔情深的一面。小乖乖就是情浓之际,他对她的称呼。

两人相处时的情形又一幕一幕出现在面前,易楚不禁有些恍惚,停了数息,才继续读下去。

倒是没重要的事,就是介绍了宣府总兵府的位置,屋里的摆设,还有这几天吃了什么,做了什么,说得倒挺详细。

易楚连着看了好几遍,喜悦的满足丝丝缕缕从心底漫开来,“总算还有良心,知道我挂念你,把事情说得这般仔细。”

当下便要铺了纸笔准备回信,也不使唤人来研墨,自己挽着袖子研好了,可待要下笔的时候,却觉得心中情意激荡,虽有千言万语却无从说起。

颤巍巍地写了“子溪”两字,却再也写不下去了,眼前唯有杜仲俊朗的面容,幽黑透亮的双眸隐隐含着笑意,似乎正灼灼地望着她,那般地真切。

易楚稳稳心神,提笔再写,恰此时门帘被撩起,冬雨端着托盘进来,“夫人,果子洗好了,您尝尝。”

易楚手一抖,一滴墨落在纸上,刚写好的“溪”字被晕染了大半。

冬雨忙不迭告罪,“是我太冒失,恳请夫人责罚。”

“算了,”易楚低叹一声掷了笔,“待会再写,”回头看炕桌上的托盘,橙红色的果子晶莹亮泽,上面挂着水珠,盛在甜白瓷的小碟里,看上去令人垂涎欲滴。

易楚不自主地咽了口唾沫,掂起一只嚼了,浓香的汁液一下子充斥了口腔,甜甜的,又夹杂着酸。

易楚满足地眯起眼睛,一颗接着一颗吃,不一会儿半碟子酸浆果下去了,就听到外面小丫鬟清脆的喊声响起,“回禀夫人,文定伯家的六姑娘来了,在角门那边等着。”

第141章 裙子

是陈芙。

往常她来都是事先递了帖子来的,这次不知道为什么竟然直接上了门。

易楚原本没心思接待,可人家既然来了,总不能到了门口又把人赶回去,没办法,只得扬声命人请进来,又换了见客的衣服重新梳了头,往二门去迎接。

走出翰如院不远,就看到陈芙带着一个婆子和两个丫鬟在冬雨的陪同下走过来。她头上挽着油光黑亮的纂儿,插两朵大红的牡丹绢花,穿着大红色褙子,湖绿色绫裙。大红配湖绿,极容易显得村气,陈芙不然,反而在满树枯黄枝叶的衬托下,亮眼醒目。

看到易楚出迎,陈芙脸上漾出明净的笑容,快走几步,及至易楚面前,很自然地挽起她的手,“杜夫人,中秋宫宴时听母亲说夫人告病没去,本想早点过来探望又怕反而扰了你,这几日身子好点了吗?”

女子怀胎不满三个月怕胎儿坐不稳,通常都是隐秘不言,但先前家里宴客时,易楚已显出几分孕相,陈芙是个聪明人应该猜出个大概,故而易楚就模棱地答道:“还好,就是容易困倦,没什么精神,所以也不好四处走动。”

陈芙歉然道:“是我鲁莽上门,让夫人不得安生。”

易楚笑一笑,“说哪里的话,我闷在家里正觉得无聊,巴不得有人陪我解闷呢。”携了陈芙,进到堂屋。

因冬雪下去歇息,丁嬷嬷便在屋里伺候,见有客人来,连忙吩咐小丫鬟沏了茶水,又拣应季的水果洗了两盘来。

当下京都有的水果不外乎秋梨、石榴、红枣之物,陈芙出身伯府,什么稀罕果子都尝过,却独独没吃过酸浆果。

易楚见她盯着酸浆果看,便取了一颗让她,“六姑娘想必没见过,这是山林里长的野果子,上不得厅堂。”

陈芙试探着吃了,眉头皱一下随即舒展开,赞叹道:“很酸,但是有种特别的香味,挺好吃。”

陈芙身边的嬷嬷赔笑奉承道:“奴婢年轻时也吃过红姑娘,可这么大这么红的却是稀罕,而且这个季节能采到也不容易。”

易楚知道能跟着主子出门的都是有体面的嬷嬷,便笑着让她,那婆子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我这牙口也不如以前了,经不得酸。”说着仍退回到陈芙身侧。

易楚便不勉强,笑盈盈地看着陈芙问道:“这绢花做得真是精巧,上面还沾着露珠,冷不丁一看跟真的似的。”

陈芙笑道:“是宫里出的新样子,中秋时姐姐给了我几支,料子是普通的绉纱,胜在手艺精巧,因为今儿要出门买纸墨,不方便戴那些金银之物,就戴了这个。夫人要是喜欢,我那里还有两支芙蓉花的没戴过,回头让人送过来。”

“不用,”易楚推辞,“我也不常戴这些,白放着可惜,你们年纪轻戴了正好。”

陈芙“噗嗤”一笑,“夫人与我只差着一岁,说什么年纪轻年纪长的?”

易楚恍然,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打小就侍奉父亲照顾妹妹,还真没把自己当孩子看待过,闻言也随着笑笑,问道:“你怎么还得自个儿买墨?”

陈芙解释道:“家里采买上的只知道买生宣熟宣,或者用熏香熏出来的纸笺,我听说武烟阁主新作的纸,是用花瓣儿揉出汁液染出来的,不像熏香那般浓郁,香味却持久,而且有茉莉香栀子香桂花香十几种,索性自个儿去挑挑。这不正赶巧了,又赶上新出的墨锭,也是松烟墨,但加了茶香,很是清雅。”支使丫鬟,“把先前买的纸墨拿来给杜夫人瞧瞧。”

丫鬟应声出去,陈芙叹道:“说起来武烟阁主才是真正玲珑心思,咱们素常用的墨竟也制得这般精巧雅致,可惜他做的太少,这次才出了五盘墨,若不是我赶巧,根本买不到。”

易楚心思一动,上次去三舅舅家,杜仲也讨了些纸墨说留着送人,好像也是带香味的纸笺。难不成三舅舅就是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武烟阁主?

正犹疑着,守在门口的冬雨掀开帘子朝里张望了下,轻声道:“夫人,俞管家跟林大人过来了,正在垂花门等着。”

林大人?

易楚愣下了,随即反应到是从宣府来的人,虽然想见,可屋里有女客,一时便有些迟疑。

陈芙闻弦歌知雅意,起身低声道:“夫人有事要处理,我先行告辞。”

翰如院正房并无后门,要出去仍是从垂花门经过。

易楚便道:“也没什么大事,六姑娘不嫌弃的话,请到内室避一避。”将陈芙及跟随她的嬷嬷一道让进了东次间,才吩咐冬雨请人进来。

陈芙坐在炕沿上,一眼看到炕桌上的笔墨和那张写残了的纸。纸上只两个字,最上边是个子,接下来被墨晕染了一般,隐约能分辨出似乎是个“溪”字。

子溪?

应该是个男人的名字。

是杜总兵的字?

陈芙心头“突”地一跳,想起上一次,也是在东次间,她隔着玻璃窗向外看,杜总兵回过来那道尖锐狠厉的目光。虽过去半月有余,可想起来仍是心悸得厉害。

她抚着胸口屏住气息不敢再看,就听到外面传来男子洪亮的声音,“属下见过夫人。”

接着是易楚惊讶却明显充满了欢喜的声音,“啊,是你,冬雨说林大人一时没想起来。快请坐,吃饭了吗,这一路可辛苦?能在家里待几天,什么时候回去?”

“不辛苦,”林枫身姿挺拔地站在堂屋,目光明亮,“走了一天一夜,赶得不及。已经吃过早饭了,方才去兵部送了封信,说明儿一早给回音,我拿到回信就回去。”

“这么急?”易楚叹一声,“前两天赶了几件冬衣,还差领口的风毛没上好,要再等两天就能得了。”

林枫寻思片刻,“我带了两个人回来,要不留下一个再等两天?眼下还不冷,再过一个月就该穿了。”

易楚笑道:“伯爷的上次一并带去了,这次做的是给你和林橡他们,我吃不准尺寸,估摸着找人做的,恰巧你回来可以试试,要不合适正好改改。”

“没事,”林枫爽朗地说,“大点没什么,别小了就行,小了束手束脚的活动不开。”

易楚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尽量紧着皮子往大里做。这样就不用试了,也不用留人等,回头还有些常用的药丸,我托商队一并带去。你们还有什么需要的,一道预备了。”

林枫道:“别的倒没什么,我住在军营里,林橡他们随伯爷住在总兵府。府里有个厨子,另外雇了一对中年夫妇,男的管着洒扫院子,妇人洗洗涮涮,吃的穿的都不成问题…比在榆林卫时强多了。”

那么一个手握实权的总兵,还是有爵位的,竟然只用了三个人伺候。如今又不比当初隐姓埋名的时候,为何这么苛待自己?

易楚脸色黯了黯,温声道:“要不我再让人做了点心肉干送过去,你们穿的住的不挑剔,饮食上千万别克扣了。”

林枫朗声一笑,“夫人不必麻烦,宣府那边野味甚多,要是馋了去猎几只野鹿狍子就行,绝对不会饿了自己…对了,家里若还有老太太腌制的咸菜,带两坛子那个下饭。”

他口中说的老太太就是卫氏。

易楚毫不犹豫地答应,“行,家里还有一坛子半,等让人到晓望街再去要几坛子,入秋时,外祖母又腌了些秋萝卜,想必也能吃了。顺道问爹爹前阵子托他做的药丸子好了没有?”后半句却是对俞桦说的。

俞桦笑着点头,“这几日抽空我就去。”

俞桦办事,易楚是一百个放心,当下再不过问,又寻思着既然打算托商队捎东西,索性多带点,便吩咐冬雨,“再让人赶制些鞋袜之类的,库房里有几块灰鼠皮,就制成护耳。”

林枫听着,开口道:“袜子底和鞋底要厚实点,哥儿几个穿鞋都重,一双袜子穿不多久就破了。”

冬雨笑眯眯地回答,“好。”

外头的一问一答清清楚楚地落在东次间陈芙主仆三人的耳里。

陈芙暗暗纳罕,来人是杜总兵派来送信的,应该是他的属下,那人也口口声声称呼易楚为夫人,可言谈间却透露着莫可言说的熟稔。先开口要腌菜,后又要求袜子底厚实些,而易楚竟然也要人给他做皮袄。

寻常下人怎么会有这种待遇?

一时好奇心起,陈芙微微侧了头,顺着帘子缝隙往外瞧。嬷嬷大急,想拦阻,苦于不敢闹出动静,只哀求地看着陈芙。

陈芙却是不管,素手轻轻地将帘子拨了拨,外面的一切都出现在她的视线里。

易楚仍坐在先头的椅子上,冬雨跟丁嬷嬷站在她身后,正当间的地上站着两个身形高大的男人,一个年长些,穿青灰色长衫,看起来很稳重,可脸颊处一条伤疤却凭空增加了几分冷肃,让人不敢小觑。

另一人则年轻得多,生得唇红齿白极是俊美,这种长相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油头粉面流里流气,可他身上全然没有这种纨绔气息,反而因为一身玄色甲胄更多了英武俊朗之气。尤其,那双略略凹陷的黑眸透着晶亮的光芒,唇角带着发自内心的笑意,整个人闪亮得犹如晨光,让人不敢直视。

陈芙蓦地红了脸,慌忙缩回手敛眉坐正身子,一颗心却突突跳得厉害,似乎下一刻就要从口腔跳出来。

长这么大,她从来没见过这种俊美无俦却又英武绝伦的男子。家中兄长均是自幼读书,书卷气十足却过于孱弱不够健壮,亲戚家倒是粗壮的习武子弟,但又给人粗野鲁莽之感。皇上姐夫倒是能文能武,可皇上身具高位久了,面上素来淡淡的,像是带着假面,从不曾有过这般俊朗的笑容。所见者似乎只有杜总兵可以比肩,可这人比杜总兵更俊美。

可一转念又想,这人再是俊美与她又有何干?且不说他如今身在宣府,与京都隔着数百里,只他身上是杜总兵的属下这一条,皇后姐姐是再也不依的。

之前,姐夫尚未坐上龙椅时,姐姐就放言她的亲事只能在京都的勋贵里找,如今更是进了一步,除去王侯子孙就只能是有实权的一二品大臣的子弟。

这人怕是一辈子都不可能达到姐姐的要求。

不禁又有些心灰意冷。

正怔忡间,冷不防身旁多了一人,陈芙猛地抬起头,发现易楚不知何时已进来,歉然地说:“让六姑娘久等了。”

陈芙忙收住心思,起身道:“没有,客人已经走了?”

“走了,”易楚拉着她坐下,“是伯爷身边的人,忍不住多问了些话,冷落你了。”

陈芙笑道:“哪里的话,我正趁机想了些事情倒不提防时间过得这般快。”有心想打听下那人姓甚名谁任着什么职位,可实在难以开口,不免有几分索然,让丫鬟递过来手中的包裹,“裙子我已经补好了,夫人看看可使得?”

裙子被抖开,湖水般浅浅的绿薄雾般倾泻在大炕上,易楚敏感地闻到一种特别的香味,下意识地后退了几步。脸上笑容敛去,目光烁烁地盯着陈芙。

陈芙并未察觉,指着裙摆道:“这一处裂缝我绣了两条波纹和几根水草,好歹遮掩住,可终究落了痕迹,不如先前那般浑然一体。”

易楚将目光移到裙子上,果然看到裙摆上多了几条随波逐流的水草,恰恰将两片裙子连在一处,看上去天衣无缝。

要不是易楚知道裙子先前的样子,还以为原本就该是这样。可见陈芙的绣工跟心思的确是出类拔萃的。

易楚缓了神情道:“六姑娘太过自谦,看针法与先前相比丝毫不差,而且这水草纹更真切些。”

陈芙对自己的绣工心里有数,笑道:“我是占了线好的便宜,这是今秋江南上贡的天青丝,听说底色就带着略微的青,染成的青碧色、青灰色以及鸦青色最好看,但是其它颜色就不如这几种娇嫩…姐姐听说我在家做针线,特地赏给我的,要是夫人喜欢,我拿一些来给夫人用?”

说话时,她眸光闪亮神情坦荡并非作伪。

易楚舒口气,推辞道:“不用,我绣工一般倒是可惜了那些好线,而且嬷嬷也拘着不让我动针线,怕累了眼。”

陈芙了然,“夫人身子重,是该多加注意…”顺口提出告辞。

易楚挽留不过,又再三谢过她修补裙子的情意,才亲自送她出了二门。

复回到翰如院,冬雨瞧着炕上摊开的裙子夸赞,“陈姑娘的手艺真是好,我觉得多了这几处比先前还要漂亮,夫人要不要换上试试?”

易楚离得远远的,神情淡漠。

这裙子的确好看,可穿上却会要了她腹中孩子的命。

上贡的天青丝,丝线是好的,染色的颜料更好,还带了麝香味,显然是熏过的。麝香是常见的香料,对寻常人并没害处,可若是有了身子,长时间闻麝香,却极有可能导致小产。

尤其,熏香中又混了青紫木,青紫木不但能锁住香气,让这若有若无的香味数年都不散,更能增强药物的药性。即便只有一点点的麝香,配合着青紫木也会发挥出数十倍的威力。

要不是她多少懂点医理,而且鼻子一向比他人的灵敏,恐怕就要着了道。

投我以桃李,报之以琼瑶。

既然皇后娘娘给她送了这么大一份礼,易楚想,她是不是也应该准备好回礼呢?

第142章 遇见

易楚吩咐冬雨将这条裙子包好,单独找了个匣子妥善地放到耳房里。

吃过午饭,易楚歇完晌觉趁着精神尚好给易齐扎了针,又吩咐厨房加了几道林枫喜欢吃的菜送到前院。

隔天辰时刚过,林枫由俞桦陪着进来辞行。易楚只字没提裙子的事,只把夜里写好的信交给他,并切切叮嘱他务必要小心谨慎,注意加衣添饭,细致得就像慈爱的母亲送别首次远行的幼子。

林枫微红了脸,俞桦宽厚地笑,“夫人且宽心,他们在军营里没少摸爬滚打,心里有数。”

易楚随之醒悟过来,这两人都是曾经跟随明威将军打过仗的,自然比自己一个内宅妇人懂得多,不由也有些赧然,红着脸让冬雨将两人送出翰如院。

走出门口,林枫蓦地就叹了口气,“家里有个女人真好,我也想成家了,只可惜现在在军营里没办法,。你呢,你比我大好几岁,就没什么想法?”

俞桦回首看看树木掩映中的翰如院,“好女人难得,要是娶了那种不着调的把内宅搞得一团乱,还不如不找…你在军营也无妨,我抽空跟夫人说,托她帮你访听着,若是成了,在京都成家也好,她愿意跟着你去宣府也成。”

林枫沉吟片刻,道:“好,伯爷上次给的银子我还没用,算起来手里差不多攒了三百两,能置办起一处小宅子。我的情况你都知道,就是一人吃饱了全家不饿,所以不要求对方家世相貌,不过别太丑了,要能看得过去,但是性情得好,要知冷知热会疼人的,其余能缝缝补补做口热饭吃就行,我对饭食不挑剔。”

俞桦“呵呵”地笑,“就这还说没什么要求,要你能看得过眼,至少得是绝世佳人。”

“胡说,哪有那么夸张?夫人也算不得绝世佳人吧,可我觉得夫人这样的就很好,笑起来眼睛弯弯的,还有对酒窝。”

俞桦抬手捣他一拳,“长了胆子,竟敢编排起夫人来了。”

林枫慌忙左右看看,压低声音,“我不是编排夫人,就是想找个温柔亲切的,千万别跟冬晴似的,一点女人味儿没有。”

俞桦“噗嗤”笑,“你瞧不上冬晴,人家还瞧不上你呢,这阵子冬晴缠着让林槐教她拳脚,每天变着花样送好吃的,我看着林槐倒有几分松动…”抬眸看到大门已在眼前,两个兵卒牵着马正等候着。俞桦用力拍拍林枫肩头,“所以你就别惦记她了,赶紧拎着包裹滚吧,路上小心点。”

林枫回手也拍一下他,“行,我走了,家里的事就交给你了,告辞!”拱拱手,大步上前接过兵卒手里的缰绳,头也不回地往外走。

俞桦下意识地追随了两步,看着尘土飞扬中人影渐行渐远才回身进了角门。

一片枯黄的梧桐叶悠悠地飘落下来,俞桦伸手抓住,捏着叶柄看了看,扔到地上。地面铺了青砖,散落着不少枯叶。

白米斜街那处宅子也是青砖铺地,也栽着两棵梧桐树,很多个夜晚,他窝在树杈间,能看到正房东次间的窗户纸上映出的人影。有时候是两个人,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或是就着灯光做针线,或是俯在炕桌上写字。

凛冽的寒风中,每每看到那昏黄的灯光,还有那抹美好的剪影,他就会觉得心口处有阵阵暖意传来。

尤其那个大雪过后的夜晚,他与她共骑,马蹄在冰雪上打滑,她紧张得浑身发颤却一声都不吭。临下马时还记得向他道谢,“辛苦你了,俞大哥。”

她从不曾将他当下人看,到信义伯府之前都是称呼他俞大哥。比起“俞管家”,他更喜欢她软软糯糯地唤“俞大哥”。

林枫看她长相顺眼,他也是,不但顺眼而且窝心。

既然世间再找不到第二个她,他宁愿就这样默默地为她守护着家园,守护着她跟公子,也守护着他们的孩子。

易楚自是想不到俞桦的心思,她整颗心都扑在杜仲身上,叫了冬雨来商量着要送去的东西。应季的衣服前次已带足了,这次把皮袄带上又做了几件厚实的棉袍。袜子跟靴子已吩咐下去了,本来府里是把针线房黜了的,现在少不得又召集了几个针线好的丫鬟婆子,让以前浆洗房的倩云管着,加班加点地赶制。

晓望街那边,卫氏听说外孙女婿要咸菜,当下把家里腌制好的六坛子一坛没留,全部让俞桦带了过来。

不过三五天的工夫,已凑齐了满满当当的一车物品。

俞桦出面找了盛记商行,许了些车马费让他们送往宣府。

因里面有衣物吃食,林槐亲自带了三个护卫跟车,四人分为两班倒,不错眼珠地盯着物品。商行原本带了十二车货,二十四个押车伙计,和八个保镖,领队的见林槐带的三人个个身强力壮,本就有几分满意,又听说他们是往宣府总兵府送东西更是喜出望外。

宣府换了新总兵,沿路驻防的军士有所更替,他们正愁找不到门路,当下不仅不要先前说好的车马费,反而每天好酒好菜地伺候这林槐众人。

东西送出去,易楚也没闲着,把库房里的细棉布找出来,跟易齐一起裁了几件婴孩贴身穿的小袄。因尚不知是男是女,也怕线磨了婴孩肌肤,所以就没绣花,只简单地缝了缝。衣服是反着做的,所有的接头线头都露在外面,不过易齐针线活好,饶是这样,做成的衣服也很是精致。

冬雨跟冬雪也随着帮忙,冬晴仍时不时在院子里扎马步,间或打两趟自创的拳法。她纠缠了林槐一个多月,林槐始终没松口教她功夫,如今又跟车去了宣府。冬雪便劝她,“林管家不同意就算了,女孩子打打杀杀的也不好。”

冬晴却不气馁,“林管家去宣府也不过十几天的工夫,我等他回来便是,拜师学艺本来就不容易,哪有一下子就成了的?”

易齐虽总见她在院子里扎马步,却头一次听说她打算学武,不禁诧异地问:“你以后不打算嫁人了?”

“嫁人跟学武有什么相干?”冬晴反问,“我都想好了,夫人说过两三年把我们几个都放出去,身价银子也不要。我住在府里管吃管穿,我的月例都攒着,攒上两三年到时候还回村里帮我弟弟张罗一房媳妇还有富余,再买几亩地种。我学了武可以上山打猎,管着家里吃肉不说还能有进项,我这样能干的媳妇谁不抢着要?只有那种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病秧子才没人要呢。”

话说得笃定而从容,一屋子人都忍不住笑。

冬雨斜睨着她,“你一个大闺女说这些,也不嫌臊得慌。”

冬晴理直气壮地说:“有什么可羞臊的?我就是这么打算的。”

易楚笑着劝慰:“你这样想很好,”转而问冬雨,“你是怎么打算的?”

冬雨万没想到易楚会问自己,脸蓦地红了,低着头扭扭捏捏地说:“我没想过。”冬雪大急,趁人不注意扯了扯她的袖子。冬雨咬了咬唇才又小声地改口,“夫人以前说过有不曾婚配的管事…”

易楚了然,可转念一想,府里的管事虽有十几个,可大都成家有了妻室,难不成…

冬雪见易楚疑惑,提醒道:“是张家小哥,现在不是在粮米铺子做着管事?”

易楚恍然,“是大勇?”

冬雨已羞得抬不起头来,扭着身子跑了出去,易楚望着冬雪问道:“是几时的事儿?”

冬雪笑道:“还是在白米斜街的时候见过两回。”

大勇长相周正,又因为一直在汤面馆当跑堂,嘴皮子很利落,能引起冬雨的注意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易楚心里有了数,再问冬雪的打算,冬雪落落大方地说:“我想留在夫人身边当个管事嬷嬷,至于嫁人,夫人看着找个老实本分的小厮就行。”

易楚知她素来有主见,微微点了点头。

几个丫鬟各自出去干活了,易齐心里颇不平静,手里掂着针线却始终绣不下去。原本她以为这几人之中,总会有一两个会愿意留下来当个姨娘或者通房。

姐夫是超一品的伯爵,手握兵权,即便只是个通房也是一辈子的荣华富贵,比那些六七品小官的正妻都荣耀。

而且姐夫长得清雅俊朗,但凡女子看了很容易动心。

可冬晴打算回乡种地打猎,冬雨倾心一个铺子的活计,而长相最好的冬雪却宁愿配个小厮,也不提伺候姐夫的事儿。

是不是这才是聪明人?

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也知道主子的想法意愿,所以她们脚踏实地,并不做白日梦,去追求那些虚无的,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相比之下,以前的自己真是傻,被亲娘挑唆几句就不知所以,真把自己当成郡王府的姑娘了。要知道郡王府的姑娘也有嫡庶之分,贵贱之别,凭什么自己就能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必定能出人头地过着人上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