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苓对芳菲异于寻常的反应却不太适应,她已经习惯了看到这个小堂妹被她们挤兑以后总是悬泪欲泣的样子。

她之所以老是看芳菲不顺眼,最大的原因就是她母亲无心中说过一句:“我们家里这些姑娘,就数二老太爷家的芳菲长得最好。”

从那以后,芳苓就把芳菲给恨上了。

几个小姐又刺了芳菲几句。可芳菲以不变应万变,不管她们说什么,总是笑脸相迎,一点都没有往常那种受气包的表现。

这下子几个人也都觉得没意思了,再闲扯了两句便起身告辞。

“哎呀,方才老祖宗使人叫我们去吃点心,我差点给忘了。妹妹们,我们走吧!”

芳苓最后扔下这一句,斜斜瞥了芳菲一眼,带着这一大群人急火火的走了。

远远的,芳菲听见她对芳芷说:“听说老祖宗这两天好像有些头晕,身子不太舒爽呢…”

芳菲把这句话放进心里,若有所思。

从原主的记忆中,她知道这位秦家老夫人是家里的绝对权威。用她现代人的思维来形容,就是金字塔顶端的人物。

秦家,是本城的大地主。秦老夫人孙氏,生有三子两女,掌管家务数十年。自她丈夫秦老太爷死后,就一直是秦家儿孙们最尊敬的“老祖宗”。

芳苓能够过得这么风光,不是因为她是大老爷的女儿,而是老祖宗觉得芳苓像自己年轻时的样子,所以特别宠她。有了老祖宗的宠爱,芳苓就成了孙辈中的拔尖人物,不仅仅奴仆们争着献媚,连其他的妹妹们都要来讨好她。

如果自己也能让老祖宗青眼有加…

芳菲眯起双眼笑了笑。

老祖宗的生辰,对于自己而言,绝对是一个改变现状的好机会!

正文 第三章:贺寿

春喜看着芳菲翻箱倒柜,感到十分不解。

“姑娘,你在找什么?还是让我来帮你吧。”

春喜走到芳菲身边,却听见芳菲悠悠的叹了一口气:“唉…”

“姑娘在烦恼什么?”春雨也放下手中的活计走过来问。

芳菲摇摇头,意兴阑珊的扔下手中的首饰匣子。

她在找自个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以换点钱用用,找了半天,却是一无所获。

以前看古装片里头那些小姐夫人都不食人间烟火似的,想吃啥吃啥,想买啥买啥,毫无经济压力。

现在搁到自己身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她是不能出门到街上去买东西,但在这深宅大院里一样有花钱的地方。不然,上头也不用给她们这些少爷小姐发月例了。

比如说,她每天吃的菜是有定例的,这个不用她花钱。可是如果她自个想吃燕窝,就得让丫鬟拿她的钱交给厨房管事,厨房才能给她送燕窝。不然,大家都跟厨房点菜说要这个要那个,厨房的帐怎么算?

当然,对她这种无权无势的穷亲戚,厨房才会这么明算账。要是老祖宗房里的大丫鬟桂枝说想吃燕窝,厨房的人早就自个贴钱做好给她送过去了。

跟红顶白,捧高踩低,是宅门生存的一贯原则,不必感到惊奇。

所以胡嬷嬷才会对芳菲态度那么冷淡,就因为芳菲连个私房钱都没有,平时让胡嬷嬷去做事没法子给她打赏。胡嬷嬷跟了个没油水的主子,自然怨气冲天。

“钱啊,钱,从哪变点钱出来呢…”

芳菲愁啊!

她已经想好了给老祖宗送什么寿礼,也有五六成把握这寿礼会得到老祖宗的喜爱。

可是真应了那句老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她总不能凭空变那些材料出来吧!

见识过胡嬷嬷的态度,芳菲是对自己的月例银子已经死心了,只能从别的地方想办法。

但她那些比较值钱的头面首饰,全是由胡嬷嬷掌管着的,要用的时候胡嬷嬷才会开锁取出来给她穿戴上。

芳菲在屋里转来转去,一无所获,闷闷的坐回床上发呆。

她想了又想,咬咬牙从脖子上解下一个红珊瑚雕刻的佛像,招手让春喜过来吩咐了她两句。

春喜越听越惊,连连摆手说:“不行啊,姑娘,要是让人知道了,奴婢会被活活打死的!”

“我不说你不说,谁会知道?别说了,快去办吧!”

这个红珊瑚挂件是芳菲过世的母亲留给她的遗物,打小就贴身戴在身上的。芳菲之所以决定把这挂件拿去典当,一来是因为她实在没有别的值钱首饰,二来这挂件她总是贴肉挂在衣服里头,外人根本看不见,也无从察觉她是不是戴着。

她知道春喜的哥哥在二门外当差,常常能有机会到街市上去。虽说宅门里严禁私私相授,其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仆人们私下来往的多得是。

春喜拗不过芳菲,只好提心吊胆的去替她办事了。

姑娘到底想干什么呢?这几天姑娘做的事情说的话,让人越来越捉摸不透了…

——————————————————

九月初一这天,秋高气爽,秦家上上下下从天亮前就忙开了。原因无他,今儿是老祖宗六十九整寿的大日子!

秦老夫人孙氏在大丫鬟桂枝、桂兰的服侍下,穿上红底滚金边、还用金线绣满了“寿”字的吉服,喜气洋洋的坐在寿堂正座上等着众儿孙前来贺寿。

芳菲来到这世界后,头一次走出她那间偏僻的小院子。

她不紧不慢的往寿堂走去,随意打量着秦家后院的景色,心思是却在身边的春喜端着的那个瓷罐上。

自己费尽心思准备的这份“寿礼”,能够得到老祖宗的喜爱,从而博取她的欢心吗?

芳菲心里有些忐忑。

“芳菲妹妹!”

一听这声音,就知道是那位三小姐芳苓到了。

芳菲轻轻的撇了下嘴角,转向芳苓时已经是一脸笑容。

“姐姐。”她不咸不淡的跟芳苓打了个招呼。

芳苓过来状似亲热的携了芳菲的手说:“正好,我们姐妹俩一道去给老祖宗祝寿吧。妹妹这带的是…”芳苓的视线落在春喜手中的瓷罐上。

“没什么,也不过是我们做孙儿的一点心意罢了。”芳菲没打算满足芳苓的好奇心,随口应了一句便接着往前走。

寿堂设在前院堂屋里,这时正是儿孙们都赶着来祝寿的时候,秦家的子女辈孙儿辈基本都到齐了。

芳菲站在孙女堆里,一点也不扎眼。芳苓却被秦老夫人唤到身边站着,可是得意非常,脸上神采飞扬,一副目下无人的模样。孙小姐们看着芳苓,表情各有不同,有艳羡的,也有妒恨的,还有人故意做出不屑的样子。

芳菲偷眼看着秦老夫人,只见她梳着整整齐齐的大圆髻,面容慈和,但通身透着一股威严的气息。

儿孙们按照辈分、亲疏,陆陆续续上前拜寿。芳菲借机看遍了秦家上下各色人等,把他们的言语做派一一记在心中。

各人在拜寿时都要附上寿礼,礼物多为寿桃、寿面、寿帐、寿点等。秦老夫人不管内心怎么想,但面上对儿孙们却是一视同仁,每份寿礼都含笑收下。

不过在芳苓贺寿时,秦老夫人的笑容明显多了起来。芳苓送的是她从漱古斋买来的一套檀香木做的小屏风,不单单料子金贵,上头还精心雕刻了仙鹤和祥云等吉祥图案。

“孙女祝老祖宗贵寿无极,福寿康安!”芳苓边叩头边说道。

秦老夫人呵呵笑道:“好,芳苓你送的这份礼物,很有心思!”

芳苓喜气洋洋的站起身来,今天这么多人来祝寿,只有她得了这句“很有心思”,可见秦老夫人待她确实与别不同。

紧接着芳芷、芳芝、芳英等孙女也呈上寿礼,但也无人能掠过芳苓的风头去。

芳菲作为旁支的孙辈,是排在最后祝寿的。

此时秦老夫人坐了半日,也有些乏了。见上前来的是自己向来不甚在意的芳菲,脸上已经淡了几分。

芳菲察言观色,知道秦老夫人已经有些不耐烦,心下惴惴不安。但她依然摆出笑脸,盈盈拜倒:“恭祝老祖宗福如东海,日月昌明。松鹤长春,春秋不老,古稀重新,欢乐远长!”

做惯了老师的芳菲在公众场合说起话来落落大方,一连串祝语从她嘴里吐出来仿若珠落玉盘,清脆动听。和以往那个怯懦怕生的小姑娘比起来,如同天壤云泥之别,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大人们还好,几个孙小姐却感到极为诧异,芳菲这丫头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口齿伶俐了?

连秦老夫人听了芳菲这几句话,也是心中一喜,不禁多带了几分笑容出来:“乖孙女,起来吧。”

芳菲谢了一声便站起身来,从春喜手中接过瓷罐双手奉上:“老祖宗,这是孙女亲手为您熬制的菊花延龄膏。”

“菊花延龄膏?这是什么?”

秦老夫人也算见多识广,但却从未听过这个名堂。

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芳菲听见秦老夫人反问了一句,心中大石落下一大半。要是秦老夫人什么都不问随便收下,芳菲估计这罐菊花延龄膏连进秦老夫人的嘴巴的机会都不大。这么多寿礼,秦老夫人哪能逐一使用?

只有勾起秦老夫人的好奇心,才有机会吸引她来尝试这延龄膏。

而只要她肯食用…事情就好办了!

当下芳菲打起精神,笑道:“老祖宗,菊花春生芽,夏叶茂,秋开花,冬结子,不畏风霜,四季常绿。有天地之真气,能延年益寿之功效!孙女这菊花延寿膏,便是由此而来。”

秦老夫人收了半天寿礼,全是些常见的玩意,连芳苓送的屏风也不过是精致些罢了。而芳菲这“菊花延寿膏”,却是独一无二,难怪秦老夫人感兴趣。

人一到老年,就格外关心健康问题,秦老夫人当然不会是例外。

“呵呵,你说得倒是有趣。是了,我们一到重阳就要喝菊花酒,是这个道理。”秦老夫人转头对站在她身后的大儿媳妇,秦家大夫人李氏说。

李氏忙应和说是。芳菲又趁热打铁接着说:“菊花滋补肝肾,清热祛风,治疗头疼目眩可收奇效。孙女这菊花延寿膏是用新鲜菊花加水煎煮,去渣熬成浓汁,拌入上品蜂蜜制成的蜜膏,清甜润喉,老祖宗可以试一试。”

她口角生春,把一罐普通药膏说得神乎其神,让秦老夫人听了顿时忍不住生起品尝之念。秦老夫人夸了芳菲几句,又叫芳菲也站到自己身边来。

芳菲自然是毫不推辞就站了过去,和芳苓左右侍立在秦老夫人身边,让一众孙女眼热不已。

芳苓见芳菲居然能和自己并立,早就气炸了心肺,在老祖宗面前却是不敢表现出一星半点。

等众人全部祝寿完毕,秦老夫人回了内堂马上让人取了一小碗菊花延龄膏来尝尝,然后又像往常那样睡了个午觉。

也不知是药膏的缘故,还是因为秦老夫人人逢喜事精神爽,下午起床后秦老夫人发觉自己的头晕症状居然轻了许多。

这一下秦老夫人可是极为欢喜。到了晚上女眷们看戏的时候,又特地让人把芳菲叫过来,和芳苓一起坐在她身旁陪她看戏。

芳菲知道,自己已经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接下来,就该再接再厉巩固战果了…

正文 第四章:补偿

芳菲之所以选择用菊花做材料,一方面是因为她住的小院子里种的花木,就数菊花最多。另一方面,对于秦老夫人这种老年妇女,菊花的疗效也较为合适。

趁着秦老夫人高兴,芳菲又赶紧拿出用自己那红珊瑚挂件换回的一点小钱,让春喜去厨房取了几样材料过来。

上次的菊花延寿膏,芳菲是利用自个屋里的煎药炉子做的。她一个小姐,不能跑到下人们待的大厨房里去做事,幸亏屋里的器具还算齐备,方便她侍弄这些东西。

秦老夫人大寿后隔了一天,芳菲又主动去给秦老夫人请安,“顺便”带上了自己精心炮制出来的一味补品。

以前的芳菲胆小怕事,等闲不敢迈出她那个小偏院,更没想过自个去亲近秦老夫人。秦老夫人老是想不起芳菲来,也有这个缘故。

“芳菲来了?正好过来陪我老太婆说说话。”

秦老夫人看起来心情不错,精神也挺足。见芳菲被下人领着进了屋子,她便招手让芳菲到她跟前来陪着。

芳菲先是问了几句秦老夫人这两天身体如何,说最近正是秋深露重的时刻,要多加保重身体。接着闲闲说了两句养生经,又不动声色的把话题引到她送的菊花延寿膏上。

说到这个,秦老夫人甚是欢喜:“那延寿膏,我早晨刚刚吃完了。甜丝丝的倒是挺滋润,喝了嗓子也爽利许多。你一个小孩子,从哪学来的方子?”

芳菲推说是在自己家时见老人用过的,秦老夫人倒也没有在意。

大丫鬟桂枝笑着插嘴说:“七姑娘要是方便,把这方子写下来,奴婢让厨房的人时常做上一点给老祖宗尝尝也好。”

这桂枝有十七八岁了,是秦老夫人身边最得力的臂助,在秦家比芳菲这种穷亲戚还体面上几分。所以主人们说话,桂枝也敢插两句嘴,秦老夫人可不会因此责怪她什么。

“好,待会我就把方子说给桂枝姐姐。不过…”

芳菲略顿了一顿:“那天孙女见菊花膏合了老祖宗胃口,高兴得不得了,回去又自个胡闹弄了一味点心。正想请老祖宗赏脸尝尝呢!”

说罢,芳菲从春喜提着的食盒里端出一个瓷盅,双手捧到秦老夫人面前。

桂枝连忙接过,轻轻打开盖子让秦老夫人看这点心。

“怪香的!”秦老夫人见这小瓷盅里的点心红红白白,不但卖相不错,味道闻着也挺勾人,便让桂枝伺候她用了几口。

趁着秦老夫人用点心的时候,芳菲笑道:“这个叫‘白菊杏仁汤’,秋天喝是最好不过的,清肝明目。”

秦老夫人喝得顺口,索性把剩下的半盅也喝净了。桂枝暗暗诧异,老祖宗胃口不好不是一天两天了,平时吃块糕饼就算正餐。这位芳菲小姐做的东西真的这么好?

芳菲见秦老夫人喜欢这个白菊杏仁汤,心想自己果然押对宝了。她上次听芳苓说秦老夫人老是头昏,联系到如今的节气,猜想秦老夫人可能是肝火上炎。菊花能平肝阳,解毒素,加以微苦的杏仁,可以缓解秦老夫人的病症。

她找人打听过了,秦老夫人身子不适的时候家里要给请大夫。但秦老夫人却不耐烦喝苦药汁子,说自己不是病症只是有点劳累,才会把一点小病拖延到如今。

再说她见到那天秦老夫人对菊花延寿膏的口感很是喜爱,知道这位老祖宗应该是个嗜甜的人。她多多的放冰糖,把这药弄成甜汤,秦老夫人果然喝了个一干二净。

其实这府里,厨子做的精细点心也不少。只是那些点心式样,秦老夫人都是吃惯了的,本能的就觉得倒胃口。而芳菲呈上的这道点心清香甜润,却是秦老夫人没见过的做法,胜在新奇有趣。

“这个白菊汤又是怎么个做法?麻烦吗?”秦老夫人一时兴起随口问道。

“先将二钱银耳泡软,二钱杏仁洗净,加水熬汤后放进六颗红枣,再加入冰糖和匀待凉,洒上漂洗沥干的白菊花瓣即可,一点也不麻烦!”

芳菲恭恭敬敬的回答。

秦老夫人眼中露出一丝讶色,随即笑道:“瞧这张小嘴,巴拉巴拉的说得多清脆。以前怎么像个锯了嘴的葫芦似的!”

芳菲有些心虚,忙掩饰说:“以前年纪小,胆子也小。现在芳菲长大啦,知道要多多孝敬长辈才对!”

秦老夫人本来也没起什么疑心,只是觉得有点奇怪罢了,很快就把这话丢开了不提。芳菲又说,这些医药上的东西都是她病中和各个大夫聊天时得知的。

“人家说久病成医,孙女虽然没能学会什么医术,好歹也懂了点养生的法子。知道老祖宗有些不舒服,便胡闹着弄了这些汤药来,也不清楚对不对…”芳菲故意露出点羞涩的模样来,垂下头去只顾绞着她手里的绢子。

听到芳菲说她久病,秦老夫人想起自从芳菲到秦家来住,自己一次都没去看过她。除了过年过节孙女们一起给自己请安的时候,芳菲会出现之外,其他时间根本就没机会在自己面前待过。

想到这里,又记起芳菲的飘零身世,秦老夫人怜惜之心大起。

“都是我的疏忽,让你受委屈了。看看这小身板瘦的!”秦老夫人拉过芳菲的手,上下打量着这个被她忽视了多年的隔房孙女。

这一看,秦老夫人发现芳菲的衣裳不仅陈旧,而且尺寸还有些短小,像是穿了几年似的。

不是每个月都给了月例,过年换季还给送布料裁剪新衣的吗?

秦老夫人脸色一沉,正想问问芳菲怎么回事,却又把话吞了回去。她微微叹了口气,明白是自己待家里下人太过宽松了。

就算是来投奔本家的孤女,也是家里人,穿戴成这个样子…唉,不知道她还受了什么委屈呢。

“你放心,伯祖母一定好好补偿你。”

秦老夫人拍了拍芳菲的手,忽然吐出这句没头没尾的话,芳菲却明白了她的意思。

她面上带着几分感激,心里却是窃笑不已:“事情总算有了点转机!”

她也没指望秦老夫人对她有多好,只要别像原来那样把自己扔在偏院里头不闻不问就算不错了。

一口吃不成个胖子,芳菲深深明白这个道理。

来日方长,何必着急?

只是不知道,秦老夫人准备怎么“补偿”自己呢?

秦老夫人的“补偿”很快就来了。

不到半天功夫,秦家内宅就都传遍了各种小道消息。

七小姐房里的用具,全被换成了新的!连被褥都和老祖宗房里的一样,是云缎做的呢!

老祖宗让人开了箱子,给七小姐拿了好些衣料,足足做了十几套新衣裳!

七小姐的教养嬷嬷胡嬷嬷被老祖宗叫去狠狠教训了一顿,还罚了她的差事,打发她到庄子上头去养老了。

不但如此,老祖宗还给七小姐新换了教养嬷嬷,添了两个丫头…

三小姐芳苓听人说着这些消息,脸上阴晴不定。

这才几天啊?

芳苓觉得有点糊涂了,这戏法是怎么变的?

几天前,这个向来不被自己放在眼里、只能充作她的取乐工具的小堂妹,还是个病恹恹的傻丫头。一转眼,就成了老祖宗心尖上的新宠了?

难道老祖宗不打算继续宠爱自己了?芳苓感到一阵慌乱。

事实上,芳苓却是想岔了。

秦老夫人对芳菲虽然比以前好,也不可能好过了芳苓去。芳苓是秦老夫人的嫡亲孙女儿,又是带在身边养了这么多年的,秦老夫人怎么可能不疼她!

而秦老夫人之所以给芳菲做衣裳,换下人,只是见芳菲过得不好,她心里有愧罢了。

芳菲对此看得是明明白白的,绝不会因为秦老夫人一时的疼爱就不知轻重,以为自己真成了什么大小姐。

不过…这秦老夫人的“补偿”,让家里一众下人心里都犯起了嘀咕,纷纷反省自己以前是不是对七小姐的态度太恶劣了…

这么一来,芳菲的日子比起以前好过了一些,起码新换的这个教养嬷嬷孙嬷嬷,就不敢像原来的胡嬷嬷那样踩在她头上。

芳菲暗想,现在情况有所改善,固然不错。

可是,自己本质上还是个寄人篱下,仰人鼻息,看人脸色的孤女…

这种感觉,真不爽!

但这情况,又不是一朝一夕之间能够改变的,唉…

“姑娘,老祖宗吩咐了,让你明儿陪着她去庙里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