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暗暗吐舌,陆寒这么生气的样子好久没见过了呢。呃…不知怎的,听他教训自己,芳菲反而觉得挺高兴…或许女人就喜欢被爱人这般重视吧?

“那些人会说汉话?”

陆寒也只是听祖辈说起过洋人的存在,连他都情不自禁对洋人产生了好奇。

芳菲点点头:“会的,只是说得不太流利。也算难得了。”

她也只是和他们简单交谈了一阵子,听了个大概。

据他们所说,他们是欧洲教廷的首批东方传教士,用他们的话来说,是“一项神圣而光荣的使命”。这一批传教士出发时是十五人,如今只剩下了七个人。

多年前,他们便从佛郎机——芳菲记得这是西班牙与葡萄牙的古称,也不知道对不对得上——的中心城市出发,先是到了天竺,随后到达扶桑。

在扶桑小岛,他们的传教出乎意料的顺利,发展了许多教徒。初步获得了成功的他们,发现中土文化对扶桑影响甚深,便下定决心一定要来到中原传教。

可是等他们真的想进入大明疆土时,才发现事情没他们想象中的那样容易。

大明的锁国政策,是禁止一切外国人进入的。他们试过了许多地方,也失败过好多次,终于偷偷摸摸地先登上了东南道外的一处小岛,又从这小岛偷渡上了岸…

东南人毕竟见多识广,对于这些“洋和尚”稍宽容些。东南人并不赶他们回海上去,可是也没人接受他们的教义,他们在东南待了两三年,居然一个教徒都没发展成功。

不过这些传教士都是极聪明机智的人才,不然也不会被教廷选中派出来传教。尽管他们没能发展教徒,也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汉语,只是说得有些生硬罢了。

他们见在东南传教无效,几人商量之下,决定毅然北上,到京城来传教

也亏得他们心智坚韧,居然靠着一股毅力,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皇城根下…这期间他们遭遇过多少磨难,芳菲完全可以想象得到。

说实话,虽然芳菲并不崇洋,但也不会盲目排外。据她了解,这些早期离开欧洲教廷到世界各地传教的传教士们,倒大多是信仰纯粹、才智高绝的信徒,没有多少私心——只要想想他们为了传教遭了多少罪便可知其心诚。

对于这样的人,芳菲还是挺佩服的。见他们沦落异乡,受尽歧视,还是想竭尽所能地帮助一下…起码送点药丸和食物,还是做得到的。

不过芳菲也担心,自己与西洋人接触,一旦被人发现,会不会影响陆寒的仕途?

“你以为我为了这个理由才生气?”

陆寒听芳菲说出她的担心,刚刚好转一些的脸色又开始变青了。

芳菲忙赔笑安抚道:“我自然知道相公你是在担心我,绝不会误会相公是为自己的事才生气…不过人家这不也是怕给相公惹麻烦嘛。”

见芳菲姿态放得这样低,陆寒也不好继续责骂她,只得从鼻子里“哼”了一声,以示不满。

过了一会儿,陆寒才说:“无妨的。但是洋人在京城出现,总是一件大事,我必须上奏朝廷,让鸿胪寺来处理此事,总不能让这些人到处流浪…毕竟是海外来客呢。这事你就别管了。”

“那…”芳菲迟疑了一下,问道:“我让人给他们送点日用的东西总可以吧?”

陆寒知道妻子心善,也不忍过于苛责她。

他认真地考虑了一下,才说:“把他们放在破庙里也不是个事…当然也不能接到府里来。就算我明天递折子上去了,也许要过几天才有回音,你要是实在担心他们…就安排他们先住到咱们济世堂后头库房的空屋子里去吧。”

芳菲顿时喜笑颜开:“多谢相公”

正文 第二百五十九章:希望

第二百五十九章:希望

(这一章是今晚第二更。大家晚安。)

-------------------

陆寒的折子递上去,先是到了内阁。

内阁的几位阁老每天要批阅极多的奏折,臣子们递上去的奏折,可不一定能在当天被阁老们看到。

没办法,熬到阁老这个位子的,也大多是有了一定资历的老臣,精力不能和年轻人相比了。

那七个佛郎机传教士被芳菲派人接到济世堂后面的库房里住了下来。

她还专门走了一趟去宽慰济世堂的掌柜和伙计们,耐性说明这些人其实和大明人一样,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只是长得有点怪罢了。

当然,她特地来这一趟的原因,还是要严令他们封口…不准到处说济世堂里住进了怪人,不然以后还做不做生意了?

那些掌柜和伙计本来还真是挺害怕的。毕竟谁也没见过长成这样的人不是?那头发,那眼睛,那种长相…太难接受了。

但他们经过芳菲的安抚,又见那几个“怪人”居然也能“口吐人言”,脾气好像也挺温和,才勉强压下了惊惶。

那几个传教士来到大明几年,吃尽种种苦头,骤然得到救助,一时还没适应过来——有种“幸福来得太突然”的感觉。

呃,在他们看来,这是上帝终于听见他们虔诚的祈祷了…于是才派了一位美丽的天使来搭救他们。

被人称呼为“天使”,芳菲感到啼笑皆非,暗暗自嘲自己应该不是脸先着地的那种吧?上辈子貌似也没折翼…

相处了一两天,芳菲也大致上了解了这群佛郎机人的情况。

那天生病的高个子,居然是他们之中的领头人物,名叫沙斯——这名字的汉文谐音实在不好听,芳菲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之后,十分诚恳地建议他们都改个汉人名字比较好。

没想到人家真是有汉文名字的…她也太小看人家了。

沙斯的汉文名居然很是儒雅,叫沙静思。

嗯,静言思之,寤辟有摽…难道这洋人已经精通汉学到了能化用《诗经》的地步了?不至于这么强劲吧?想想又不太可能,也许人家只是纯粹取个谐音罢了。

不管怎样,这位沙静思神父,是这群人中最受尊敬的一位领导者。芳菲和他聊过几句,深感此人的确谈吐不凡,应该在本国教廷也是一号人物吧。

只是为了信仰远赴海外,还差点因为生病而客死他乡,也真够为难他的了。

沙静思神父对先是施药救了他的腹泻、后来又收留他们的芳菲感激非常。本想送点东西给芳菲向她致谢,但他们带出来的各种精巧的器具与书籍、钱币都在多年的流浪生活中丢得用得差不多了。

沙静思神父最后竟从脖子上摘下一个刻有耶稣的十字架要送给芳菲。

芳菲还没说什么,她的两个丫鬟碧青碧桃就立刻变了脸,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喊了一声:“夫人…”

千万别接这洋和尚的东西啊

沙静思送礼物的手停在半空,好不尴尬。他虽然来华多年,但真正与大明的妇人们接触得很少,像芳菲这样的贵妇更是从没打过交道。不过从芳菲的两个丫鬟的反应看来,他也知道自己大概是犯了什么社交忌讳了。

芳菲拧起眉头扫了两个丫头一眼,她们马上噤若寒蝉不敢出声,只是脸上还略带着些焦急的神色。

也不怪她们着急,这…这也太离谱了哪有人把自己贴身戴着的东西,就这么解下来送给妇道人家的?这事要是传出去,她们夫人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还有,她们已经瞥见,那古怪的十字上头刻着一个赤身裸体的男人,这这这…这都是什么伤风败俗的东西啊,居然有人把“春宫”光明正大的挂在脖子上天哪,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碧青与碧桃的两张小脸都憋得通红。

芳菲不去理她们,脸上带着些歉意对沙静思神父说:“神父,请原谅我不能接受您的好意…这不符合我们大明人的规矩。”

有些话也没必要解释太多,沙静思看起来是个聪明人,她稍稍点出来就好了。

沙静思神父果然不再坚持把他的十字架送给芳菲。

碧青二人狠狠地松了一口气。芳菲真是又好气又好笑,这两个丫头啊,当着人家的面这样做派,也太没规矩了。想来也许是因为面对的人让她们太过惊奇,所以才会举止失度吧。

但沙静思神父还是要给芳菲送一样礼物,他和其他的传教士们商量了一阵,从他们脏兮兮的包袱里翻出了一个小小的木盒子,双手捧着没有直接递给芳菲,而是送到碧青的手上。

芳菲暗赞沙静思真是聪明人。

沙静思请求芳菲打开盒子来看看,这是他们的一番心意。芳菲不知道他们这等山穷水尽的境况还能拿出什么东西送人,好奇之下让碧青打开盒子。

她侧头一看,脸上不禁露出了惊喜的微笑:“是地球仪”

小盒子里躺着的,是一个有些简陋的地球仪,看得出是用木头雕刻出形状再贴上一层地图纸做成的。

沙静思神父见芳菲这般反应,比她还要惊喜。

“陆夫人知道地球仪?”

芳菲有些后悔自己口快,但此时也没法子把脱口而出的话吞回去,只得笑了笑说:“啊,曾听人说过,不过并没有见过…想不到居然被我蒙对了。”

“陆夫人,您真是我见过最有智慧的夫人”

沙静思神父激动地赞美着芳菲,芳菲听着有些不自在,但碧青与碧桃却很受用。嗯,我们的夫人本来就很有智慧,算你这洋和尚识相

“请允许我为您解说一下。”

沙静思心中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位陆夫人发展成自己在大明的的第一个信徒。

他请碧青拿着地球仪,然后他一处一处地指着地球仪上的打小版块向芳菲介绍这个世界上各国的地名。

他见芳菲听时十分专注,而且对于自己提出的“世界是一个圆球”毫无异义,简直要欣喜若狂了。

太难得了自己一定要好好把握住这个机会,这位陆夫人,也许就是自己在大明的唯一希望…

两日后,陆寒的折子终于递到了朱毓昇的面前。

正文 第二百六十章:蛰伏

第二百六十章:蛰伏

(今天第一更3000字。晚上还有一更。)

朱毓昇看着陆寒的奏折错愕不已。

说不高兴是假的,不过…这也太巧了吧?

“立刻将鸿胪寺卿找来。”朱毓昇回头对侍笔太监吩咐了一句,那太监立刻应声退了下去。

鸿胪寺对内掌朝会、宾客、吉凶、礼仪,对外则管外使入朝觐见与朝贡。既然有了海外来客,不管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进来的,总得由鸿胪寺安置下来才做打算。

内阁不知道皇帝有意重开海禁,只是把这事当做寻常的报告送了上来。异国来客尽管不多,但在久经风雨的阁臣们看来,也算不上什么大事。

如果他们知道朱毓昇有开海禁的想法,陆寒的奏折说不定就被压下去了…也说不定。

开海禁这事,总的来说,还是反对的人占了大多数。朱毓昇也知道此事必须慎之又慎,不能过早露出风声让某些人起了别样的心思,所以也没跟谁提起过。

“这就是所谓的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么?”

只是这送枕头的人让朱毓昇看着有那么点别扭。

陆寒啊…

朱毓昇对这人的观感很是复杂。一般说来,没有谁会对情敌有好感,尤其是得到了心上人的情敌。

但朱毓昇高傲自持,正因为他的身份对付陆寒太容易了,他才不愿下手。让陆寒留京、升官…都不过是为着芳菲着想罢了。

要说朱毓昇对陆寒的赏识,那是完全没有的。上朝时更是从来不多瞧陆寒一眼,让一些想看狗血八卦的人好生失望。也是因为朱毓昇如此态度,他和陆寒的传闻渐渐平息了不少。

朝中大事时有发生,若是没有新的消息冒出来,谁还会一直关注着这种小八卦。说到底,也是因为陆寒目前官位不显,没什么人会在意他。

要是陆寒是内阁首辅…那就不一样了。

到目前为止,吏部郎中陆寒陆子昌,在朝事上并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

不过,不久之后,许多人提起陆寒,都会感叹一声“看走眼了”…这都是后话了。

在济世堂调养了几天,刚刚把身体养好了一些的沙静思神父与同伴们,突然鸿胪寺的一众官员在自己面前出现时,简直怀疑这是神迹降临。

仅仅几天以前,他们还栖身在破庙之中饥寒交迫,病得死去活来。现在,大明的官员却告诉他们——大明的皇帝已经知道了他们的存在,并且派出了正式的接待外国人的官员们来安置他们。

跟着陆寒来接人的鸿胪寺少卿还传达了皇帝的旨意,让他们先在外宾馆住下,然后会有专人来教导他们觐见皇帝的礼仪。

“您是说,伟大的皇帝陛下,会愿意接见我们?”

沙静思觉得自己幸福得快要升天去见上帝了。他强压下心中的喜悦之情,颤声问了鸿胪寺少卿一句。

这位鸿胪寺少卿尽管是主理外事的,但他和所有的大明人一样,从没见过洋人…什么扶桑安南之类的人还是见过一部分的,西洋人则从来没接触过。

跟陆寒来之前,他还有些担心难以与这些洋人沟通。幸而陆寒告诉他,这些人都会简单的汉语,他才放松下来。

此时他面对这些在他看来“怪模怪样”的西洋人,也是力持镇定,尽量用公事公办的语气回答道:“是的,皇上说让你们先安心住下,他会在合适的时候接见你们。”

这是朱毓昇传下来的原话,不然鸿胪寺少卿也不敢擅自替皇上做出什么回应。

在一旁站着的陆寒微微皱了一下眉头,旋即又舒展开来,没有人看得出他曾有过的异样。

沙静思神父和他的同伴们一边赞美着上帝一边被鸿胪寺的官员们接走了。

芳菲听陆寒说,这些西洋人已经被鸿胪寺正式接走,觉得安心许多。

既然是派鸿胪寺来接人,那代表着朝廷是承认这些人是外宾而不是偷渡入侵的贼人,沙静思他们即使不能传教成功,起码性命生活都不用忧心了吧。

这样就好了,接下来怎么安置这些人,是朝廷的事情,他们夫妻俩可以置身事外了。

芳菲本来想得轻松,但是看到陆寒脸上的表情,又觉得有些蹊跷。

等屋里丫鬟们都出去了,芳菲才悄声问陆寒:“相公,可是觉得这事还不太妥当?”

“哦,不是。”陆寒从自己的思绪中被芳菲唤醒,抬头看了一眼妻子,也不掩饰自己心中的疑虑:“就是太妥当了,才是问题。”

“此话怎讲?”

芳菲顿时有些紧张。

她毕竟不是朝中官员,平时对朝政也不算太上心,更没怎么过问陆寒在朝上的公务。骤然听陆寒说“有问题”,只觉得有点儿心惊肉跳的,难道自己一不小心给陆寒和家里惹祸了?

陆寒察觉到妻子的紧张,忙笑着安抚她:“没事没事,不是你想的那样。起码不关咱们的事。”

“啊…这样就好。相公你别吓人呀。”芳菲拍了拍心口,那心魂甫定的模样带着几许平时少有的柔弱之态,倒让陆寒心中一动,忍不住搂着她香了一口。

“哎呀相公,人家在和你说正事呢。别动手动脚的…”芳菲的抗议消失在陆寒“霸道”的唇间。

好一会儿,陆寒才放开芳菲。芳菲喘气微微,抡起粉拳捶了陆寒一把。丫鬟们都还在明间呢,要是被她们撞见了,自己这主母的形象还用不用要了?

陆寒笑嘻嘻地抓住芳菲的手送到自己嘴边小咬了一口,又惹得芳菲“哎呀”娇嗔一声。

“好啦,我的好娘子,别担心。真没事。”

被陆寒闹了一气,芳菲的紧张也完全消除了。她知道陆寒意在安抚自己,便也不再追问下去,只说:“好吧,只要相公你心中有数就行。这些外头的事情,我一个小女人就不掺和了”

难得芳菲以“小女人”自居,夫妻俩又说笑了一阵。到后来,陆寒的手又不规矩起来…芳菲推了又推,才把她的好夫君给远远推开。

只是到了晚上就寝时,红罗帐里免不了有一番浓情蜜意的缠绵了。

也许是太累了,几番缠绵后,芳菲便枕在陆寒的臂弯里沉沉睡去。

陆寒搂着妻子,眼中却没有多少睡意。

皇上这样做,真是耐人寻味啊。

别人或许不清楚,但是陆寒曾经在詹事府司经局当过一年洗马,饱览局中珍藏的典籍。其中,也包括前代史书与本朝部分旧史。

也因此,他对于前面几位皇帝是如何接待外国来使的章程,所知道的并不比正经的鸿胪寺官员们少。

像沙静思等人这样的情况,在过去虽然不多,并不是完全没有的。可是如此快速、正式地派出鸿胪寺少卿这等级的官员来接待,在海禁之后,却是鲜见。

鸿胪寺少卿与他同路而来,路上不经意中说到,皇上读到他的奏折后,立刻就召见了他们鸿胪寺的官员们,让他们马上办妥此事。

这么快?

这代表着,皇上很重视这批西洋人的存在。

皇上当然不可能是对他们的教义有什么兴趣。众所周知,皇上与前任几位皇帝所不同的,就是他既不信佛,也不尚道,这使得在前几代争宠的佛道两家十分尴尬。

尤其是道教的诸位“国师”,在先帝的时候很受重视,现在却被朱毓昇直接无视了。

这么一位帝皇,怎么会对“洋和尚”如此感兴趣?

所以,他们引起皇帝关注的原因肯定不在传教上。

那么…

陆寒又陷入了沉思中。

陆寒一向给人淡泊无争、恬淡清和之感,但他实际上却也并非就想这样一直无所作为。他才二十多岁…虽然他一向低调,可他也有自己的抱负、雄心与野望。

这一点,即使亲如芳菲,也并不能完全了解。

从留京为官以来,陆寒一直都只是本分做事,和光同尘,不与同僚相争,也不参与到朝中党争之中。

这与他当阳城府学之后大胆强势的作风十分不同…也可以说,是那桩“泄题舞弊案”给他带来的改变。从那时起,他知道一味的高调做事是不行的,只顾达成自己的目的,而不去管是否会树敌…也是不行的。

在吏部工作的这段时间,他兢兢业业,埋头办公,在众人以为他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寻常的小官僚时…

却不知,他只是在默默蛰伏,等待一个适合自己出头的机会。

而现在,这个机会也许已经来了…

陆寒侧头看着妻子沉睡的面容,轻轻伸出手去将她鬓边有些凌乱的发丝拨到脑后。

娘子,对不起,也许我会做出一些冒险的事情…但是,你会永远站在我身后支持我的,是吗?

他隐约猜到了,朱毓昇或许是想从这些西洋人口中,得知如今海外的情况。

皇上是想——

重开海禁吗?

这个设想让陆寒有些兴奋。

若真是如此,那,这不仅是自己的契机,也是大明的契机…

正文 第二百六十一章:相聚

第二百六十一章:相聚

(唔,12点过了。不过这个还算是23号的第二更。)

朱毓昇就是怕有人和陆寒一般,从他火速召见鸿胪寺卿这事上看出他的动向,硬生生把想见那些传教士的想法先压了下去。

直到一个多月以后,他才又召见了鸿胪寺卿,貌似随意地问起那几个番人是否已经学会了天朝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