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孩子并不是生来就是流浪儿的,都是海盗来了之后家里生了变故才变成这样,李小丫的大饼一画,勾起了他们往日生活的回忆,马上响应,表示一定好好干活,天天都有干饭肉汤吃。

晚饭后收拾干净,众人各自睡下,次日起来,阳光普照,温度明显上升,热得人身上的衣服都穿不住,卖柴人送来李小丫预订的稻草,分给了那两个女孩和男孩。

等到快中午的时候,李小丫发现昨天晒的衣服已经完全晒干,立刻收下来叠好,待午饭后,她让那四人自己烧水洗澡,她与虎妞春妮三人去送衣服。

在老妈子那里交了活,李小丫把这次赚到的六十文钱藏在脏衣服里头,又问老妈子下次她可不可以多带些人来拿活。

老妈子觉得无所谓,只要李小丫能保证衣服洗得好,有人愿意这么来来回回的收洗衣物,她也省得派下人将脏衣被褥送到城中浆洗房,那里洗衣按件数算钱,远比请李小丫这种洗衣妇来得更贵。

工作量顺利增加,李小丫她们三个欢喜地回到破屋。

破屋里那四个新来的也差不多都洗完了澡,只剩最后一个男孩子正在洗,他们没像上次虎妞他们那样把澡盆放在厨房,而是放在厨房与左厢房的夹角角落里,用竹竿搭上衣服做成几层的屏风,热水和冷水事先放在澡盆边上,这种露天洗浴虽然冷了点,但胜在换水方便,不用抬着木盆走进走出,而且院里现在住户少了,也不担心有人偷窥。

洗干净了的四人露出本来面目,个个清秀甜美,都是长得不错的孩子,而且手脚勤快,不用李小丫吩咐,他们就各自洗完了自己的脏衣服,并接过李小丫她们拿回来的衣物泡进水盆里,李小丫想挽袖子一块洗都被她们笑着拒绝,笑称李小丫现在是工头,只需动嘴不用动手。

李小丫乐得如此,何况她也实在没学会怎么洗衣,她们不介意那么多,那她轻松一些自然更好。

四个女孩子在井边洗衣,李小丫叫过那两个男孩子,安排他们每日出城去海边赶潮,看能不能捡些海贝回来大家加餐,要是看到有流木也捡回来修房子。

按李小丫的估算,她起码要在这破屋住上一年,到明年才有资本离开这里去内陆,而这破屋要是不修葺一下,根本承受不住冬季海风的侵袭。

为了赶海方便,李小丫上街又买了几个背篓给男孩子们用,让那两个大孩子带两个小弟弟一块去,只留年纪最小的男孩子看家。

男孩子们应了,次日吃过早饭,四个男孩子就背起背篓出城干活,女孩子们一半在破屋打扫卫生,李小丫带了虎妞去街上买菜,老是稀饭咸菜不顶事,现在有活干了,也该适当地改善一下伙食了。

李小丫与虎妞在早市上转了一圈,买了一些蔬菜和油盐酱醋,海边城市海贝海鱼之类的海鲜跟白菜价似的,贵的反倒是畜肉,既然今天男孩子们已经出去捡海贝,李小丫二人就不打算再买肉,也舍不得买,可经过几家肉摊后,李小丫还是停下脚步买了一小块五花肉回去包芋头丸子。

孩子们得知今天有肉吃,高兴地直拍手,围着厨房看李小丫忙碌。李小丫自己前世就是个吃货,喜欢自己做饭,但在这个世界,李小丫就不敢保证自己的厨艺是否有人捧场,但看在大家兴奋的份上,她还是下厨操刀。

快中午时,四个男孩子带着早上退潮时挖到的海贝回来了,告诉李小丫,海边有很多废弃的破船,很多游民都把那些船肢解了当柴烧,他们手头上没有工具,没办法只好空手回来。

斧子比柴刀还贵,李小丫没钱买那东西,只好安慰男孩子们,暂时不要打破船的主意,还是多辛苦一下在海边找找有没有被大浪冲上沙滩的流木。

男孩子们点头表示明白,又去拿盆装清水,把带回来的海贝放进清水里吐沙,过一天就能下锅给大家伙加餐。

中午大家都在,李小丫就蒸了芋头碾成泥,又把五花肉剁碎与芋头泥和蔬菜末混合,再搁点盐,最后按人数捏了三十个指甲盖大小的小丸子,锅中再烧开水,下丸子和几片绿叶菜做成蔬菜丸子汤。主食依旧是外面粥站分发的白粥,那粥厚实浓稠,吃得也挺顶饱,李小丫就省了买米的钱。

大家坐在厨房门口吃饭,还是先用咸菜下白粥,都吃完了才排队在李小丫的分发下一人三个丸子和半碗汤,汤里每人还有几片菜叶,然后回到厨房门口继续吃。

这些孩子流浪多时,早不吃肉味,李小丫买的那块五花肉均分下来其实都不够塞牙缝,但汤面上的那点薄油还是让大家高兴万分,把院中仅剩的那户人家的孩子给馋得直流口水,尤其几个小的,哭着跟自家大人讨肉吃。

那家的大人受不了自家孩子的哭闹,可上次的冲突已经让双方彻底撕破脸,但为了孩子,那家的一家之主还是舍下老脸,过来向李小丫替自己孩子讨碗汤喝。

虎妞他们自然不乐意了,大骂对方不要脸,对方臊得老脸通红,连连作揖赔礼道歉,只求给自家孩子讨碗汤喝,哪怕是涮锅水也行。

李小丫先是沉默,等自己这伙人骂够了,才做和事佬地劝大家消消气,接着打发虎妞去厨房看看还有没有剩汤,又让那男人去拿了碗来,将一点锅底汤全给了他。

那男人感激地双手捧着碗回去喂孩子,李小丫则趁机给自己这帮人上了一堂机会教育课,“看到了吧,没活干没钱赚,就得过这种日子,不论前日打得多凶,该求人的时候就得更低声下气。”

“活该!前面拿人好处回头就骂人,他们不贱谁贱?”虎妞虎着一张脸,重重地往地上啐了一口。

“日子既然过得艰难,更得团结一心互相帮助,光想着自己得好处,就拖别人后腿的,全都赶出去,反正街上有的是人。”李小丫先和颜悦色再威胁警告。

那些孩子们被震慑住,连连点头,没人敢忤逆李小丫的话。

第一卷 滨州剿匪 第9章 生活改善

大家陆续喝完汤准备洗碗,煮过汤的大锅也端到井边,刚往锅里舀了一瓢井水,突然从边上冲过来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扑在地上一头扎进锅里狂喝不止,把女孩子们吓了一跳,还是那两个大男孩一把揪起对方扔得远远的。

“瞎了眼啊,不知足的东西,弄脏了我们的锅。”

那家人家所有人都跑过来道歉,把哇哇大哭的小儿子抱回屋去,但没过多久,那家的三个女儿又出来找李小丫,希望能跟着李小丫洗衣服,求口饭吃。

依旧是李小丫尚未答话,其他人先跳起来骂一通。

“想得挺美,那天你们三家人跟我们弟弟又打又骂的时候,怎么不想想今天?”

“脏得要死还想跟我们干活?别害我们洗不干净衣服哦。”

“找活干也要干干净净的才行,你们先把自己弄干净再说吧。”

“可得看好小丫姐的柴禾胰子,别让什么人偷了去悄悄使完了。”

“该别是看到小丫姐给我们都买了衣裳,还让我们洗得干干净净的,他们眼红了,想占便宜吧?”

“可不嘛。我看就是想占小丫姐的便宜,让小丫姐出钱把她们打扮干净了,就自己去接私活。呸,贱人就是贱人。”

那三姐妹痛哭流涕跪在地上死命道歉,乞求李小丫给个机会。

李小丫见架势摆足了,轻轻抬起胳臂,制止住了大家的辱骂,不急不缓地望着那三姐妹道,“不是我不给你们机会,而是你们跟我们不同。我们都是孤儿,他们跟了我,给我干活,我照顾他们应当应份,你们父母家人俱在,不合我们的规矩,还是自己找活干去吧。”

三姐妹连连摇头,跪着不肯起来,好像李小丫不同意她们就不罢休的样子,更让虎妞他们一群人唾弃。

“贱!”

李小丫见这情景有了些不耐烦,她当然也怕对方就是存心来占自己便宜,并不打算诚心为自己干活的,左思右想,李小丫有了个主意。

“这样吧,看在你们诚心的份上,别说我为难你们,你们自己想办法把自己洗干净换身干净衣裳再来找我,我就分些活给你们干,跟着我们同吃同喝。不然,你们就自己看着办,反正我们这也不差你们几双手。”

三姐妹犹豫了片刻,看得出她们其实并不愿意接受这个方案,但李小丫话已说在前头,再强求也无用,只好起身说是回去想想办法。

那三姐妹走后,虎妞春妮这一群人把李小丫围个水泄不通,问她是不是真打算分活给她们干。

“不怕的,多几双手帮忙我们也能接更多的衣服回来洗,大不了接送衣服的时候不带她们去就是了,就让她们在这里洗衣服,我们吃什么菜分她们几口,不怕她们私下跟我们抢生意。”

“她们要是偷偷尾随我们呢?”

“我们出门的时候警惕一些,屋里再留人盯着她们。我们洗了这几天的衣服,那家人的下人穿的什么衣裳我们都心里有数,聪明些的就不该跟我们抢同一家的生意,她们要是能接到别家的生意也是她们自己本事。”

“这法子也行,反正小丫姐没在她们身上花钱,无所谓她们最后到底帮谁家干活,但我们也要小心别让人害了去,现在城里日子不好过,为了个馒头不惜打死人的事街上常见,大家都仔细些的好。”春妮赞成李小丫的主意。

见有人表示同意,其他人也就没了反对意见,纷纷附和。会议就此结束,大家洗净餐具各自回屋休息。

当天下午院里晾晒的衣物都干了,收下仔细叠好,次日一早,三个最小的男孩子看家,其他人背着背篓一起去送衣服。

如前几次一样,老妈子很满意李小丫的干活质量,爽快地结清工钱,下人把干净衣裳拿走,又把这七个背篓全部装满了床单被褥。

“这都是换下来的冬被,还有好多积着没洗,你们抓紧点。”

“哎,我们回去就洗,干了就给您送来。”

七个背篓的床单被褥沉得压肩,回到破屋大家顾不上歇息立刻开工,李小丫带人上街又买了个大木盆和几个小盆水桶回来,男孩子都帮忙一起洗。

院里那仅存的那户人家的女儿们见状要过来帮忙,被大家一致轰走,就她们三个又脏又臭的模样,还真怕弄脏这些床单被褥呢。

那三姐妹站在自家屋门前抹眼泪,她们的长辈又出来跟李小丫哀求,不求赚工钱,只求赚口饭吃。

李小丫一副好商量的样子,她同情邻居面临的境况,她收新人的条件只有一个,把自己洗干净,啥时洗干净了她才分点活给她们干,李小丫可不会自掏腰包给她们洗澡更衣。

那家人家垂头丧气铩羽而归,老老小小坐在屋门口唉声叹气,对未来生计一筹莫展。

李小丫懒得理会那些人,忙着在厨房烧开水泡淀粉,把两大盆床单全部上好了浆后,她又洗了锅准备烧菜,昨天男孩子们捡回来的海贝在清水里吐了一天一夜的泥沙,此时正好可以下锅。

其他孩子们也都暂时放下手里的工作,擦了手,拿了各自饭碗去粥站门口排队占位,那家人也早就去了,整个破屋只有李小丫一人在厨房忙活,将酸萝卜条切丁与各种豆子一块炒,又烧一大锅海贝汤。

菜香味飘起来,李小丫自己都有些咽口水,感慨真是今日不同往日,这种粗陋的饮食都让自己如此失态,想起前世品尝过的那些丰富的食物种类,李小丫不禁怀疑是不是自己曾经太过浪费食物才有了现在的报应?

几个下饭菜很快烧好,等李小丫把厨房收拾干净,大家伙正好都回来了,先吃了粥,再一人盛碗汤,今天的汤足够每人吃两碗,水盆里剩下的鲜活海贝还够晚上一顿。

又是粥又是汤,虽然汤里只搁了一些姜和盐调味,没有油星,但仍然让所有人都吃得肚皮滚瓜溜圆,宁可撑死自己,也没让锅里剩下一颗海贝,只倒掉了吃剩的一点汤水,洗净餐具后各自歇了个午觉又起来继续清洗床单被褥。

有了这洗衣妇的活,李小丫的新生活总算暂时稳定了下来,在李小丫的统筹安排下,十个人各司其职,日子虽然过得艰难倒也算其乐融融,起码比院里那户人家过得自在快乐。

过了五六天后,李小丫手下的一个女孩突然发现那户人家的女儿们上午随大人出门后就没再回来,到了下午那家的大人们就带着仅剩的小儿子一块搬走了。又过了一天,李小丫他们才从周边街坊的嘴里得知了一个小道消息,似乎他们那户邻居把他们的女儿们卖到下九流的窑子去了。

李小丫她们几个女孩子得知消息后一阵毛骨悚然,被亲爹娘卖到窑子那是种什么滋味她们不敢想象,冷血的凉薄话她们更说不出来,妓院那能是什么好地方,下九流的窑子更是吃人的地狱,那比只在晚上才做生意的妓院糟糕得多,听说那里的女人一天到晚地接待男人,因为会去那里的男人才不管什么白天黑夜。

只是同情归同情,李小丫她们很快就不再理会这事,转身就去忙自己的活计,现在他们自己都自身难保,哪还管得着别人是不是过得好,毕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才是大多数人的处世原则。

又是大半月过去,李小丫在这新世界不知不觉度过了第一个月,她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没白过,除了手上攒到点钱外,还把这个滨州的基本情况也给打听清楚了,甚至连国名都知道了。

滨州是这个叫做梁的国家地处北方的海边城市,依据李小丫的了解,这个城市所属海域是国内有名的冷水渔场,那片海也因滨州府而得名滨海,出产全国范围内品质最好的海产干货,深受内陆市场以及周边内陆邻国的欢迎,李小丫能充分想象以前这个城市的经济活动是多么的繁华热闹。

滨州风景秀丽,是夏季的避暑胜地,很多有钱人在这里有避暑别墅,夏季是滨州生意最好的季节。

繁荣的服务业商业和渔业为这个城市带来了蓬勃的活力,但自从海盗出现,并开始在海上打劫过往船只以来,繁华的码头就日渐冷清下去,海路方向过来的商船商人日益减少,只有陆路方向还有少许客商过来进货,外地人的减少,波及到城里很多买卖无法持续经营下去而关门歇业,城内外百姓的生活也就日渐困顿。

渔民为了自身安全减少出海次数,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渔民收入减少,同时因为供货减少使得城中海货价格持续上涨,加重客商负担,买得起高价海货的商人越来越少,城中各家海货行一改往日热闹景象天天惨淡经营。

滨州因为地处北方寒冷地域,每年冬季海边会有宽度绵延数十里的海冰,又厚又硬就像陆地一样结实,港口码头的船都无法出航,冬季就是滨州的淡季,而第一起海盗上岸屠杀村民的事就发生在上年冬季海冰出现的时候。

李小丫估计,海盗搞不好就是趁着海冰封航的便利才上岸杀人,厚实的海冰给他们铺了条路,他们踩着海冰上岸,杀完了人就跑,压根不惧怕城防水军的追击,因为城防水军的战船同样都被海冰堵在港口不能动弹呢。

只是让李小丫不明白的是,李家村出事的时候,海冰都已融化,水军战船随时重回大海,为什么海盗还能这么大胆地上岸行凶?这实在是胆大包天地过了头吧?

当然,这种事轮不到李小丫操心,自有官府头疼,管它官府怎么打击海盗呢,等她攒够了钱,明年她就不在这里了。

想到长途旅行,李小丫觉得高兴的一点是,这个世界的女人生理方面相较她前世少了一点特殊性,而没了那个困扰人的问题,跑遍全世界都没问题。

就当这是穿越重生的好处吧,谁规定全宇宙的女性人类生物都有那种问题?没有也是很正常的嘛。

第一卷 滨州剿匪 第10章 遭遇抢劫

破屋现在完全被李小丫众人占据,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还陆续从街上领回来好些个同龄的男孩女孩,把他们清洗干净后一块干活,破屋小院天天晒满了床单被褥和男女衣物,为了不蹭脏这些洗干净的衣服,众人只能沿着四周房檐下走动。

有几个少男少女比李小丫年长,但仍然跟着其他人一块喊李小丫为小丫姐,认她为大家的头儿,李小丫也让几个年长的少男少女当小头目,管着底下年幼的弟弟妹妹们。

接活时大多数人一块去,尽量多背些衣服回来洗,然后男孩子们去海边捡海贝钓海鱼和捡流木以及拆解一些弃船的船板带回来当柴烧,李小丫现在有钱买斧子等物了。

女孩子们就在破屋洗衣服,等中午男孩子们从海边回来,下午就由他们接替继续浆洗,女孩子们就换做缝补一类简单的活,李小丫很讲究公平轮换的。

李小丫的名气渐渐传了出去,开始陆续有孤儿找上门来求收留,李小丫要人是干活的,所以年纪太小的一概不要,除了春妮和虎妞二人的三个弟弟,新人一概都是十几岁的少男少女,只有一个孩子例外,他带来了见面礼,一只滨州特产海貂。

李小丫不认识滨州特产,还是其他人先看到,惊喜之余求着李小丫收下那个孩子。

李小丫从众人口中发现那只海貂的重要性,于是顺水推舟地就答应了,顺便拐弯抹角地把他的个人情况以及他手上那只海貂的情况也打听清楚了。

滨州海貂跟本地的海货一样同属特产,属上等珍贵的毛皮兽,就连小康人家都不敢轻易出手买一条滨州貂皮围脖,只有真正的有钱人才用得起。成年兽全长只有一尺来长,全身青黑色泛银光,水陆行动皆快如闪电,很难捕捉,唾液有毒,一旦被咬伤,唾液进入人体,伤者会疼痛难忍,继而出现像疟疾一样的症状,间歇性定时寒战和反复高烧,但又不致命,只是需要长达半年的治疗调养才会逐渐好转,一年左右才能完全恢复健康,能折腾得人去掉半条命。

那个叫小武的孩子家里几代都是做捕貂者,靠捕猎海貂一家老小生活得倒也安康,直到海盗出现为止。

小武的遭遇跟李小丫一样,也是海盗屠村的幸存者,只不过他这事的发案时间更早。他能逃过一劫是出事那天的下午,他因吃坏了东西而发烧腹泻,母亲带他去别的村子找大夫医治,等他病情稳定下来时天色已晚,考虑到回家路上的安全问题,当晚母子就留宿在大夫家中,等到天亮母子回家看到的却是一片焦土的家园,母子俩跪在自家房前痛哭的时候,废墟里钻出了这只海貂。

虽不知关在笼子里的海貂是怎么在大火中逃生的,但起码它的出现慰藉了小武母子的心灵,安抚住了他们的情绪,让他们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之后官兵带他俩离开,母子俩从官府手上领到了一笔慰抚款,然后在一处大杂院租到了一间屋子,没想到几天后家中失窃,慰抚款被人偷光,一个子儿不剩。

小武母亲受不了打击,一病不起,每天就靠小武到粥站领些粥回来裹腹,同租一处的其他租户不少人都在打那只海貂的主意,但没人成功偷到,小武也不愿卖掉海貂,就这么一直拖了一个月,母子俩无钱续租,被房东赶出大杂院,几日后小武的母亲在一处危墙下凄凉离世,小武与他的海貂就一直在城中流浪,直到听说了李小丫,故才找上门来求收留。

相似的经历,小武的故事让李小丫真正起了恻隐之心,也让其他人对小武生出诸多同情,虽然大家都是孤儿,但遭遇如此惨绝人寰事件的就只有李小丫和小武,而李小丫的经历大家都不清楚详情,小武的故事做了个恰好的补充,使他们能顺利脑补李小丫的遭遇。

小武带来的海貂还是只只有几月龄的幼兽,从鼻尖到尾巴尖全长只有半尺来长,圆溜溜的黑紫色眼睛被眼部毛皮挡住大半,只露出绿豆大小灵活地转来转去,毛茸茸又蓬松的大尾巴能把它全身都遮盖起来,爪子藏在厚实细密地毛皮下看不到,但相信为了适应水陆生活一定尖锐无比。

这只海貂还很小,尚不到第一次换毛期,据小武介绍,滨州海貂要经历两次秋冬季换毛才能宰杀取皮,这只小海貂还有一年多的成长期。

幼兽的价格当然要大大低于成年兽,但再便宜也是李小丫这群人目前最大的一笔财产,何况城中已经有很多人知道这只海貂的存在,为了大家和海貂的安全,李小丫要求众人一致保密。

“如果外面有人打听小武和海貂,只承认小武,不承认海貂,一口咬定收留小武时就没看到海貂。”李小丫殷殷叮嘱。

众人皆用力点头,“明白。”

“对了,这只海貂有名字么?”李小丫转向小武。

“叫小叽,海貂的叫声就是叽叽叽的。”

“很可爱的名字。它经常叫吗?”

“不会,海貂很安静的,平时吃饱了睡睡醒了吃,只有遇险的时候才会听到它们的叫声。”小武轻柔地抚摸着卧在自己怀里安静打量新环境的小海貂,“捕貂者才能听到它们的声音。”

“它爱吃什么?”

“海貂爱吃肉,最爱是各种鱼和贝壳,没有的话鲜肉也行,喜欢泡水,但睡觉的窝又要干燥避光。”说起海貂的养殖方式小武如数家珍般。

“那好,你好好照顾它,这些大哥哥每天都会去海边捡海贝,保证不会饿着小叽。”

“嗯,谢谢小丫姐。”

“虎妞,辛苦你一趟,跑个腿。”李小丫拍拍虎妞的肩膀。

“知道,我这就去买东西。”给每个新人买生活用品不知不觉成了虎妞的专项工作。

收下小虎后,破屋的总人口超过二十人,李小丫认为已经达到容纳上限,为了保证收支平衡,于是决定不再接收新人,就他们这些人一起好好生活。

人员分配还是照老习惯,年幼的负责家中打扫卫生,年长点的女孩负责衣物的浆洗缝补,同年龄的男孩负责在城外捡拾海贝钓鱼捡流木等体力活,李小丫负责一般采买和做饭,接送衣物的时候则大部分人都要出门。

破屋渐渐出名,周边街坊都知道有这么个代人洗衣的一群孩子,收下小武不久,陆续有人来打听海貂的事,孩子们矢口否认坚决不承认这回事,还拉小武当面对质。

小武哭几回鼻子,伤心哭诉海貂失踪后,就渐渐没人再上门寻找海貂了,小叽算是保住了,整日呆在破屋的范围里由大家好吃好喝的悉心照顾着。

海盗依然猖獗,城中游民一日比一日多,找不到工作糊口,城中一堆堆的壮劳力成天无所事事,各种偷盗抢劫等治安案件开始频发,官府又没有好的应对之策,百姓怨声载道也只能自己想办法保护安全。

李小丫也是如此,每天收回来的钱她都用细麻绳按不同面值串起来藏在稻草里,连她自己拿钱时都要摸索一阵子。

饶是如此小心,在一天大家接活回来还是发现了异常——早已修好的破屋大门上的挂锁掉在地上,大门大敞。

众人惊慌地跑进院子,看到看家的四个孩子被人用绳子捆着扔在地上,嘴巴也被堵着,因呼吸不畅,脸都憋得变了色,大家扔下身上的背篓,赶紧上前松开他们的束缚,让孩子们喘气呼吸。

李小丫想到自己的重要财产,几步冲回卧房,果不其然,看到的就是一副失窃现场。

她的稻草床彻底散了架,稻草被褥枕头和她自己的私人衣物散乱一地,李小丫跑到床铺原来的位置,跪在地上紧张地四处寻找,先找到那本残破的笔记,被贼人随意地扔在墙角,包书的布被扔在另一处,然后又找回她的小刀,最后找到半吊铜钱,只有五百多文,另有一吊多的铜钱下落不明。

李小丫又惊又怒,她先把笔记揣进怀里,再拎着那半吊钱回到外头院子,将近两个月的辛苦差点就白干了,“我们遭抢了,入室抢劫。小叽呢?看看它在不在窝里!”

小武立刻回他卧房找小叽,唤了几声后,小海貂从小武睡的稻草床里钻了出来。

“小叽没事。”小武抱着小叽出来报平安。

最重要的财产依旧平安,李小丫缓口气,对现钱的损失就不太在意了。

孩子们围上来,有些伤心,互相依偎着寻求安慰。

“小丫姐,那些钱我们会再赚回来的。”

“千防万防还是没防住,那些人太可恶了。”

“只要我们还干这个活,就一定还会有人打我们的主意,一定要想个法子,官府靠不住就靠我们自己。”

“以后大家出去,不能再让小孩子看家,太危险,这是今天我们回来得早,要是再晚些时候,他们四个怕是都憋死了。”虎妞春妮忧心忡忡地看着四个小弟弟。

“嗯,我们几个大的轮流看家。”

“想法是不错,可是少了人,我们就少接活,赚得少了,开销却没少,那日子可怎么办?”

“是呀,强盗一抢,我们原本计划要买的东西都打了水漂,重新攒钱不知道又要到什么时候,要是再减少活计,那在冬天来临前我们能做好过冬的准备么?”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对接下来的生活颇为担忧。

李小丫在这短暂的时间里重新平静下来,事情既然已经发生,生气发火全然无济于事,还不如采取手段亡羊补牢,那些强盗砸坏门锁入室抢劫,尝到了一次甜头必然会再来,因为自己这群人只能靠代人洗衣来吃饭,手上无论如何一定会有现钱,这就给了强盗可乘之机。

要是那些人频繁造访,那自己这帮人可就惨了,辛苦干活都不够给人抢的,看来为了保护财产安全,这破屋要有点防盗措施了。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本周更新结束,虫子老毛病,一周五更,周六周日不更新,祝大家周末愉快,春游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