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略顿了一下,点了点头。

“你认识?”萧淮凝眉。他都还不知道!

沈羲听他们提到这里,也就顺势把燕绥的来历跟萧淮说了。

她对贺兰谆有莫名的信任,既然他当着霍究的面提到他,想来不会有什么隐患。

“晏家那小子居然还活着?”霍究冷冷飘出一句话。

沈嫣也望着沈羲,她对于她近来在外面的事情都不是很清楚。听说这个晏绥居然是工部侍郎的长子,也不由有了些好奇心。

“还活着。”沈羲道。

萧淮凝着眉听完,到末了眉眼就舒开了。

“没想到是他?”

没有这小子,他和沈羲恐怕还没法认识呢!

他漫声道:“回头带我去瞧瞧。”

贺兰谆睃他一眼,说道:“我们那个书塾正好还缺个先生,这个晏绥看起来也是读过些书的样子,让他跟着我吧!”

霍究啧地出声:“我们哪里——”

“很缺。”贺兰谆笃定地睃他。

萧淮凉凉地瞪着他们。

沈嫣屏息看了会儿,又忍不住道:“贺兰……大哥和霍大人也开了书塾么?”

霍究目光散漫:“叫霍哥哥。”

沈嫣沉气。

“你管贺兰叫哥哥,自然也该这么叫我。”霍究不容置疑地。

沈嫣不知怎地,明明活过两世的人了,眼下却有些失措。

沈羲目光轮流从他们几个脸上漫过,最后重点落在贺兰谆身上,为什么她总觉得他的举动颇有些耐人寻味?

或者说,他与萧淮较劲的重心,近来似乎略有往她身上靠的迹象……

“我有哥哥。”沈嫣略感无奈。

她也并没有打算叫贺兰谆为哥哥,难道她会看不出来贺兰谆与萧淮之间隐隐有着的电光火石?

她知道,贺兰谆不过是借她与萧淮过招罢了。他们神仙打架,她就只好当当小鬼啦!

“小丫头片子,还嫌哥哥多?”

霍究眼神扫过来,手肘半支在桌上睨她:“信不信只要我放句话出去,大半个京师的小姑娘都会连夜排着队来求我们当哥哥?”

沈嫣没吭声。

这会儿改成贺兰谆受不了他了。

他拧眉瞅了他一眼,继续望着沈羲:“待会儿就可以叫人把他移送到书塾去,那小院子很适合他养伤。

“你若不打算留他在身边,那日后就让他跟着我罢。”

沈羲很意外他想要收留晏绥,而她原本只是想要暂且收留他几天的,毕竟她也不知该如何将他妥善安置。

而萧淮行武,晏绥习文,显然又不同路。

如果有他掌宫大人收下他,那当然好!

如此晏家的人再不敢对他怎么样,关键跟着贺兰谆,他日后必然也能体体面面地了!

“那真是太好了!”沈羲回头冲萧淮笑了一下:“这样我也不用担心他了!”

萧淮扯扯嘴角,等她把头回过去,随即便往贺兰谆丢起眼刀来。

————

过得三两日,应该可以恢复正常时间了

第372章 烤火不冷

沈羲只觉这顿饭吃得暗流涌动,但每每追究起来,又无迹可遁。

很快小二上了菜。

西湖楼的席面也分一二三等,他世子大人要请客,当然得最高规格才衬得起他的排场。

这里饭菜吃起来,气氛也就随之缓和了。

沈嫣是第一次跟王府的男人同席吃饭,萧淮与贺兰谆还好,一个在她二姐面前早就已经不知威严为何物,一个原本就是谦谦君子,于她来说都没有什么压力。

唯独霍究素日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太过冷酷,加之那次在东湘楼亲眼见到他上刑,因此对他总莫名有几分敬畏感。

都怪纪氏昔年对她的打骂太过深刻,令她始终有些阴影。

“姑娘,旺儿来了。”

这里正讨论着哪里的鱼做的最地道,忽然间戚九进来了。

沈羲往外扭头,果然就见旺儿在门廊下候着。

她正待起身,萧淮按住她,扭头往外道:“什么事?”

旺儿闻言赶紧进来,躬腰道:“回世子的话,我们老太爷荣升,现如今府里全是人,六部都有官员过来道贺,几位老爷也都回府了。

“大太太怕人多闹着姑娘们,问姑娘们可有要事?若无要事,就晚些回去最好。”

因着沈羲对沈若浦入阁的事心里有底,因此这么大的事情也并未使她完全放在心上。

眼下听说府里来满了人,方又想起来打今日开始,沈家注定是又往漩涡中心迈近了一步。

这入阁的资格并非因政绩而来,而是建立在几厢权斗的基础上,沈若浦若是经受不住这考验,恐怕会成为牺牲品。

若是经受住了,那么沈家的未来自不用说。

“我没有什么要事,晚些再回去吧。”她说道。

黄氏掌了这么久的家务,应该能应付得了。

而哪怕是应付不了,她也得学会应付,她无须事事挂在心上。

“既然这样,那吃完饭我们就去看看晏公子。”沈嫣提议。

沈羲无甚不可。左右今日书塾并未开门,可以随意溜达。

这里用过饭,原班人马便就前往了柳梦兰他们住的小院儿。

登车之前沈羲找了个机会问萧淮:“柳梦兰是秦宫太医,霍究会不会察觉,然后告诉王爷?”

萧淮凝眉道:“姓柳的自己不说,他怎么会平白无故疑心到他是前朝太医?”

沈羲点点头。

而这边厢屋檐下,贺兰谆跨马问霍究:“你上哪儿去?”

“我去趟南城,查查那铁鹰宗。”霍究翻身上马,并倾身摸了摸“极光”的脑袋。

贺兰谆目光微黯,说道:“到底那书塾是你的,不如也去看看晏绥。”

霍究想拒绝,贺兰谆却已经扬鞭轻挥了他的马。

如是一行五人到达小院儿。

柳梦兰事先得到吴腾来讯,知道今日有诸多大人物光临,因此哪怕对拓跋人一肚子怨言,也照样毕恭毕敬迎在门廊下。

萧淮与贺兰谆只略略看了眼他便就进了屋。

晏绥衣衫齐整,立在屏风下朝他们行礼,身上的伤使他这礼行得艰难,萧淮略看看,便就扬手唤起他,在苏言搬来的太师椅里坐下来。

沈羲瞧见晏绥站立吃力,于是也着人搬来凳子,看屋里人多,又唤出来一些。

沈嫣本就是顺便跟过来的,随即知趣地退出房间。

院子里有一蓬迎春花,已经长满绿芽,而藤下则种了几株小芭蕉,两只小黄鸭正在芭蕉与地廊檐之间的小沟渠里戏水。

她摘下两片叶子丢过去,小鸭子嘎嘎叫了两声,她笑起来。

霍究跨出门槛,扭头就见到那穿着身鹅黄色衣衫的小背影。

沈嫣并不能把自己完全视作是少女,毕竟前世里她死的时候也已嫁作人妇了。

她觉得自己的心比沈羲要沧桑得多,只不过却没有她那么样的本事游刃于各种风险之间。

但高兴的时候她仍然会不自觉地释放些天性。

尤其自打沈羲到来,将沈家局面全部扭转之后,她如今完全有条件做个安静恬淡的大家闺秀,也不必再刻意将那些不堪的往事挂在心头。

她很庆幸有个沈羲这样的姐姐。

有她在,她确实少走了许多弯路。

但她仍然不敢多笑,纪氏从前说她笑起来像个妖媚的狐狸精,这句话总像根刺一样扎在她心里。

霍究立在门下,冷眼里就瞧见本来一脸明媚的她逐渐就黯淡了下去,最后一脸的娇俏归于平寂。

“嫣姑娘,羲姑娘让你进去呢,外头冷。”

许容走过来传话。

沈嫣哦了一声站起来,拂拂裙摆转身,就见到了扶剑立在廊下的霍究。

霍究瞥了眼她,慢条斯理地下了院子。

走了几步,他忽然又扭身回头:“怕冷?”

沈嫣不知怎的,就觉得这句话是在问她。不过真是废话,才二月天,刚破完冰,谁不怕冷?

“有个地方不冷,要不要去?”霍究盘着手踱过来,慢吞吞说道。

沈嫣还是没吭声。他这话听起来怎么那么像拍花子的……

“我去厨院里烧火烤芋头,你去不去?”霍究又说道。

烧火烤芋头?

沈嫣略有些凌乱,他堂堂司监大人,大周天下一等一的酷吏,要带她这个才新出炉的阁老府小姐去生火烤芋头?

许容回到房里,沈羲正把贺兰谆的话告诉了晏绥。

晏绥望着贺兰谆久久,于才坐下的椅上站起:“先生大恩,晏缕何以为报?”

萧淮冷哂:“是不是恩还不知道呢。”

满屋子人齐齐看向他,尤其以沈羲的目光为最利。

他只得又清着嗓子补充:“你要是不想跟他,留在我昭阳宫做典史也成。”

沈羲这才把目光移回晏绥脸上。

晏绥斟酌着,认真地道:“世子的美意,晏绥心领。

“只不过晏绥手无缚鸡之力,学识也只有半吊子,恐成世子累赘。

“倒不如在下先跟着贺兰先生好生学习,来日世子有召,再为世子效力不迟。”

沈羲欣赏他的不卑不亢。

贺兰谆也点头:“那就收拾东西随我去桂花胡同,我们在外面等你。”

说着他起身出门。

沈羲看看屋里,这才想起问许容:“嫣姐儿呢?”

许容憋了半天才说道:“霍大人说烤火不冷,就带着嫣姑娘去厨院里烧火烤芋头吃去了。”

“烤芋头?”

沈羲嘴角抽了抽。

第373章 还真吃啊?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他不止会烧火烤芋头,揉面炖汤什么都会!”

萧淮有些晦气地伸直他的大长腿。

说到这里他未免又有些怨念,霍究八岁被燕王带回卫家,从此与他还有贺兰谆日日厮混一处。

贺兰谆彬彬有礼整洁干净,而霍究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是心思敏捷悟性甚好,到了卫家没半年功夫,便把卫家当家厨子的手艺学会了五六成。

于是母亲数落起他的时候,除去怪他不如贺兰谆那么懂事之外,又添上了不似霍究好学这一条。

如今他才知道,贺兰谆哪里是什么懂事的小孩子?根本就是个身经百战的二十好几的老狐狸!

霍究呢?在遇到燕王之前,他虽然并没有什么显赫的身世,或者有什么养尊处优的成长环境,但是他经历的事情多,看到的人间险恶多,早已练就灵巧多变的心思。

那会儿的萧淮性格犹如一张白纸,正享受着他安稳优越又无忧无虑的童年,怎么比得过他们?!

“居然还会烹饪?”沈羲意外。然后又轻轻一睨他:“王妃说的是啊,你怎么不学学人家呢?”

萧淮更加怨念:“缓缓,你变了。”

变得跟他母亲一样喜欢欺负他了。

柳梦兰的厨房已经架柴烧起了火。

沈嫣与霍究并排坐在火塘旁边,鸡蛋大小的芋头被霍究拿火钳夹着一个个排在炭火里,饱满得像一排正吞食的小猪。

当然,沈嫣也没有见过真的猪,但是她桌面上却摆着个小猪吃食的瓷器,那还是很小时候沈崇光上街给她带回来的玩意儿。

说起来比较起偏执的纪氏,沈崇光反倒不那么重男轻女。

在他与纪氏的关系彻底破裂之前,他其实眼里还是有她这个女儿的。

“等这塘柴烧完,就熟了。”

霍究声音仍然没什么温度,但是执火钳和添柴的手势又那么仔细。

王府里几个男人穿着都很讲究,衣料质地是其次,主要是这一丝不苟的认真气质。

他今日也不过穿了身简单的天青色锦衫,腰间悬着块狐形碧玉,头顶一只做工精良的攒珠金冠。

这身行头配上他挺拔的坐姿,整个人一点也不好接近的感觉就出来了。

但是既然不好接近,沈嫣刚才就该拒绝他的提议才是,可她却还是来了。

因为从来没有想像过他居然会烤芋头……

这种感觉,大概就像是听到燕王会卷起裤管下地耕田带给人的反差差不多吧?

总而言之,值得来看看的。

霍究盯着火光沉默,没片刻察觉她在看他,便扭了头过来。

火光照亮他半边脸,令他挺直的鼻梁看起来更加挺直,然而他的话还是不咸不淡地:“渴吗?”

她摇摇头。

“烤火得多喝水。”霍究顺手递给她一杯茶。然后弯腰丢了根柴进火堆。

他的手指修长,骨节也不粗,略有些小疤痕,实在无伤大雅。

沈嫣觉得对他的关注有点多,于是扭头打量起这厨房来。

霍究撑膝望着她后脑勺,目光落在她发间一簇素绢花上,眉头一凝说道:“你在服丧?”

沈嫣收回目光,点了点头。

霍究略想,看了眼她之后又恢复肃冷。

其实并没有人要求沈嫣一定要给纪氏服丧,她已经被休,作为沈家子女,她可以不服。

但是想到她最终落个这样的结局,终归是图个心安吧。

“嫣姑娘,羲姑娘说该走了。”

这时候侍卫又过来传话。

霍究拂拂衣摆站起来:“走吧。”

沈嫣指着火塘:“那芋头呢?”

霍究笑道:“你还真吃啊?”

沈嫣略窘,花了这么久功夫烤的,难道不是拿来吃吗?

霍究看到她这窘态,不由道:“有什么好舍不得的?哥哥会做的东西多得很,不差俩芋头!”

沈嫣清着嗓子,跟着他出了来。

沈羲他们已全立在院中。

晏绥和柳梦兰也整装出来了,晏绥去往小书院后,柳梦兰也会随沈羲回沈家。

见他们俩一前一后走来,沈羲遂笑道:“芋头好吃吗?”

沈嫣又窘。

霍究看了眼她,翻身上了马。

这里又先转阵去小书院,安顿等事不肖多说。

随后贺兰谆留下来,霍究这里看看天色不早,则暂且打消了去查铁鹰宗的念头,先回了定狱。

萧淮把沈羲姐妹送到栗子胡同书舍,恰巧衙门里又有紧急军报传来,他遂别了沈羲,且回了王府。

再说沈若浦这里入了阁,虽然他事后第一时间已知道来龙去脉,快速反应过来,但沈崇义兄弟却全然不知道会有这一出。

这一上晌下来未免手忙脚乱,又兼诚惶诚恐。到了下晌才总算进入状态,变得从容起来。

京师自然满大街地议论的都是这件事。

沈歆隐隐觉得与昨日在翠湖的事情有关,当即回府要来问沈羲,谁知道她们姐俩都不在,于是又扑到书舍。

听完了来龙去脉,她才又说道:“难怪你们姐夫说昨儿在翠湖出了大事,可他韩顿竟把消息封锁得这样好,我们都没有知晓一点风声。”

“他若是连这点手段都没有,又当什么首辅?”沈嫣想到韩凝昨日的事情就禁不住皱眉。

她们原先对韩二小姐的印象都是极好的,哪怕后来因为韩家的屡次无礼,使这份好感也打了些折扣,但却从没有想到她内里会是这个样子。

不管怎么说都好,跑到燕王房里来,总归没有人逼她这么做!

沈羲望着沈歆:“你公公如今正在韩顿手下,你想办法从他那里套点消息出来,看看韩顿最近有没有异常的吩咐下来?”

韩凝这么个大活人,还有几十年的未来,倘若不去史家,那韩顿必然得给她个妥善安排。

而这当中,或许就会有用到礼部的地方。

沈歆答应着,再说了会儿话才又离去。

韩凝在床上躺了一夜一日,依旧是一阵阵地泛着恶心,简直一闭上眼就是史棣伏在她身上那股丑恶之状!

但她既不肯摔东西发泄,也不曾拿下人出气,只一遍遍地拿指甲抠着手掌心。

直到抠出一手的血来,惊动了穆氏,她这才勉强恢复了平静。

“事已至此,也只能向前看。”穆氏坐在床下幽幽地道。

韩凝眼里蓦然就有了恨意:“见我这样,不知道大嫂有没有觉得很痛快?”

第374章 富贵随缘

穆氏凝望她,平静地道:“这话从何说起。”

韩凝冷哂:“那你带着梁夫人直接闯到燕王房里来是什么意思?

“你明知道我有可能在里头,你却还是带着人过来了,难道不就是抱着让我出丑的目的吗?”

她和韩顿的计划穆氏并不知道,所以她也并不会知道她实则是想让秋涟去侍奉燕王。

穆氏作为大嫂,这个时候就算是要来堵燕王,不也应该先让梁夫人在外等着吗?

可她却直接带着她们过来了,难道她就没有想过可能遇见的情景吗?!

穆氏没说话。

韩凝激动起来:“最毒妇人心,莫过于你!”

如果不是她引来梁夫人,她哪里至于出这么大的丑?哪怕是让史棣占了便宜,难道他还敢往外说不成!

如果不是她,她仍然还有韩家小姐的体面,还可以忘记这段不堪,继续待嫁!

可她很快就要什么都没了……清白,尊荣,地位和风光!

“我以为与大嫂之间无怨无仇,没想到你竟这样害我!”

情绪波动太大,她咳嗽起来。

穆氏替她掖了掖被角,说道:“你好好歇着,等你冷静下来我再来看你。”

她站起来,又吩咐丫鬟:“好生看着姑娘,莫再让她做傻事。”

说完便就出了门。

韩凝在身后咬着牙瞪她,而她却愈发将背脊挺了挺。

穆氏回了房,奶娘正带着韩叙在廊下玩翻绳。

她驻足看了他们一会儿,然后问丫鬟:“兰姐儿呢?”

“在房里做女红。”

穆氏顿了顿,便就抬脚往韩卿卿所在跨院走来。

兰姐儿大名卿卿,长相与母亲有七八分相似,从外面请来的绣娘正在窗下教她绣鸳鸯。

天光将她半垂的一张粉嫩的脸映得如空谷幽兰般出尘。她五官不及韩凝惊艳,但自有一股飘逸风流。

“太太来了。”丫鬟打起帘子轻声道。

她站起来,轻步迎到帘栊下。

绣娘跟穆氏行礼,退了下去。

穆氏拿起她的绣活儿来看了看,只见针脚细密,扎扎实实,全无浮躁之感。便说道:“今儿的字练了不曾?”

“练了。”卿卿点头,走到身后,将桌面上几幅字取了过来。

字也工工整整,不及她父亲的三四成,但作为一个七八岁大的女孩子,能写成这样,日后也不至于吃文字的亏了。

“过些日子,我再教教你烹饪。”她说道,“先从简单的学起。”

女人家,会女红,能认字写字,还能煮饭,总归活下去的机率能大些。

“好。”韩卿卿乖巧地点头。

穆氏拉她到身边,抚抚她的头发,略微有些鼻酸。

穆家虽然不及韩家富贵,可她在娘家又何曾吃过什么苦?她像她这么大的时候,是从未曾入过厨房的。

可是如今又不同,无论如何她也得教会她谋生的本领,哪怕从此与富贵无缘,她也要让他们姐弟平安活着。

“前儿我跟你说的话,你都记着了吗?”她说道。

“母亲说的话,兰姐儿全都记着。”

韩卿卿偎在母亲怀里,声音软软糯糯得:“母亲放心,晋哥哥琛哥哥他们都对我很好,姨母他们也很疼我,不管母亲让我嫁给他们哪一个,我都知道母亲都是为了我好。”

八岁大的女孩子,说起这些的时候很平静,事实上她眉眼之间的神韵也略比同龄人成熟。

“知道就好。”穆氏搂着她低语,“只要你丈夫爱你疼你,就是你一辈子的幸事了。富贵荣华,反倒随缘。”

屋里静静地,母女俩相依偎的情景无比安然。

丫鬟走进来:“太太,老爷请您去书房。”

穆氏揽在卿卿腰上的手腕略紧,而后站起来,恢复神色与她道:“把它绣完吧。”

说完便跨步出了门去。

韩顿在书房里执着张信笺在看,面色略有些黯沉。

等看到穆氏走进来,他下意识将眉头又拧紧了些:“你姐姐要进京?”

“原是要回西川,顺便进京为何家老太太过寿准备寿礼。”穆氏回道。

韩顿目光从她脸上扫过,隔半晌,说道:“住多久?”

“难说。可能十天,可能半月。”

穆氏道,她看他一眼,又说道:“老爷放心,我已经为他们在府外找了住处,不会进府给韩家添麻烦的。”

韩顿不是很高兴。

堂堂正室夫人的堂姐上京来了,不住韩家,反倒住外头,传出去总归惹人猜疑。

但若是让他们住府里,又恐慈宁宫那边……

这倒是令人有些为难。

他思想半日,索性道:“也好。”

眼下韩凝才出了这档子事,亲戚住在府里,总有些不便。

“隔壁胡同就有我一座院子,你让他们住那里。”

穆氏看到他眼里的淡漠,心底冷笑了一声。

沈羲听到说穆氏姐姐要进京的消息是夜里。

“穆氏在距韩府一条街外的杏花胡同收拾了一座三进宅子出来等他们住,这宅子是韩顿自己的私产,不过伺候的人却是穆氏自己的人。”

戚九把打听来的消息告诉她。

沈羲也忍不住冷笑。

上回秋氏的姐姐进京,好歹还是住在韩家的,合着穆氏这正妻的地位反倒还不如秋氏这个二房太太了!

她叹气。

不过韩顿既然都不避着穆氏的娘家人,说明穆氏与他的夫妻关系是否亲密,穆家多多少少也是知道些的。

那么她姐姐这次进京,她还直接安排在外头住,会不会是有什么打算?

“姑娘,大太太来了。”

珍珠打了帘子。

沈羲使眼色让戚九下去,然后起身迎到帘栊下。

黄氏显然走得挺急,进门便说道:“老太爷刚从王府回来,说是过几日要办场宴,你可得出面帮帮手。”

沈羲纳闷,沈若浦入阁虽是大事,但是越是这样越是极少有人高调庆贺,沈若浦更不像是这种爱浮夸的人,眼下却要办宴,难不成是燕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