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敢说那样的话,她早就想好了后退的理,她知道唯一会当时不高兴的人,就是苏家老夫人,她会认为她的心眼小,已经好人做了九十九,最后一步她都不肯往前迈。

大房里,公中无银给妾室,唐氏自然不会贤慧出这一份银子。

而家里面的弟妹,一个个盯着唐氏的行事,知道唐氏不肯出银子之后,当中有装贤慧的还来劝说一番。

唐氏当时就冷笑着说:“妾,这个东西,男人们说是用来服侍我们,可我们享受了什么?

男人们享受了妾,凭什么,我要用嫁妆银子去帮他养对我无用的东西。”

那贤慧的人,暗自心喜的把打听来消息传了出去,自然是个个认同唐氏的说法。

唐氏是一个好的当家人,每年年终家里公中结算的时候,她都会请弟妹们一同去理一理公中的帐目。

如今公中明显是供应不起苏家这么多的人,苏家老夫人历来贤慧温良,她的院子里养的小妾最多,只是那是长辈,儿媳妇自然是无话可说。

苏家内里其实各家都有各家的盘算,就是苏镇磊的心里面,一样觉得自家的人少,结果花费少,公中出银反而比别房还要多,心里都有些不平衡起来。

唐氏正是因为听见他说过的那些抱怨话,再想一想妯娌们有时说的那些话,而她也不想公中将来出现有亏空的情况,她不想传到她儿子的手里,只余下一个负债累累的家。

穷则思变,唐氏思来想去,只能想这样的一个法子,她只是试探的跟苏家老大人夫妻说说,却没有想过能真的成事。

第四十八章 教养

过后,苏青芷终是见过三王爷赐给苏家老大人的两件礼物。

苏青芷见到她们的时候,她们还是一副趾高气扬的神色,当然还是未嫁女子的打扮。

瞧着她们的模样,就不象做丫头的人,也不象是那种地方出来的人,反而有些象是娇养出来小家女子。

苏青芷悄悄跟苏青葙说了说,她一脸赞赏的眼神瞧着她,低声说:“日后,离那两人远一些,两个都不是省心的人。”

苏青芷暗自在心里轻舒一口气,这两人生得模样还是不错,庆幸苏家老大人现在还是管住了下半身。

苏青芷自然是不会去靠近那两人,只是她觉得那两人明显是闲得发慌,在苏宅里乱走,时日久了,多少会有些不太好。

而那两个女子明显是不太识趣的女子,瞧着苏家各处的情形,她们面上还流露出嫌弃的神色。

她们分明是不曾仔细的想过她们自身处境,苏家如今养着她们,也不过是有心为她们寻到别的去处。

苏青芷越发觉得这个世道,女子没有一定的大本事,还是要低调生存。

苏青葙私下里敲打苏青芷说:“芷儿,你别跟她们学。

她们现在给我们家的人捧着,自个又不聪明,表现得这般不可一世。

时日久了,只怕家里人对她们另有安排。”

苏青芷一直知道苏青葙非常聪明,只是她在长房为大,她已经习惯操心弟妹们的事情。

当然她最操心的就是苏青芷的事情,别的弟妹们,唐氏一手包揽周全,她只能拾一点边角去关心。

可是苏青葙想着她也不过是一个十三出头的女子,不愿意她天天把心思花在她的身上。

她低声说:“我就跟我听人说闲话一样,把猪养肥了,年终才有肉吃。”

苏青葙瞪眼瞧着苏青芷说:“休得瞎说,我们这样的积福人家,是不会做那样的事情。”

这一点,苏青芷还是赞同苏青葙的话,苏家的宅院相比许多人家来说,内里还是非常的干净。

过后,苏青芷关注那两个女子几天之后,就把这两个女子的事情丢到一边去了。

反正苏丰道的年纪还小,还不曾到赏花的年纪。

只是林家族学里关注这两个女子的人多,苏青芷自然实话实说。

大家懵然之后,也觉得苏家这样的行事,还算是比较周全。

这个时候,苏家老夫人总算等来三王爷府上召见的回话。

苏家老夫人由唐氏服侍着去了三王爷的府上,受到周到的礼节应酬。

婆媳两人感受到三王爷府上富丽堂皇,只是两人都无心去观赏一番。

她们在偏厅里等了两个时辰后,三王妃才有空传她们去说话。

当然领路的丫头,跟她们直接言明,让她们有话赶紧说,主子只有一刻的时间听她们的话。

苏家老夫人轻捏一捏唐氏的手,两人在来时商量过,由苏家老夫人出面来请求三王妃,唐氏就做陪衬人。

三王妃在主位上坐着,她瞧着进来的婆媳两人,想着苏家老大人闹出来的事情,她心里实际上不太想见苏家人。

只是宫里面打听来的消息,皇上也说了苏老大人为人实心实意,并不是特意针对三王爷行事。

三王爷那可能不知道苏家老大人的事,只不过,他无辜牵连进去,总要寻当事人发作一二。

那两个女子的家人,事后,还愿意遵从她们的心意,送她们来三王爷府上为奴婢。

三王爷知道之后,直接吩咐下面人签约收进来。

三王爷转手就把两人送给苏家老大人,要他亲自瞧一瞧,他出面申诉的公道是怎么的荒谬。

三王妃事后知道之后,看了苏家老夫人送来的帖子,只叹息一声:“可怜这样一位周全的贤妻。”

因苏家老大人的名声,苏家老夫人贤慧名声,自然跟着传扬出去。

苏家的庶子庶女都得到妥善安排,外面的人,就有心想从内宅挑衅苏家老大人,都寻不到什么借口。

三王妃抬眼瞧一瞧苏家老夫人的神情,再瞧一瞧后面的唐氏,她受了她们两人的礼节。

她冲身边管事妇人轻点头,那妇人让婆媳两人有事赶紧讲。

苏家老夫人自然说了,苏家会珍视三王爷赐下的礼物,只是因为没有她们的身签,如今只能养在家里面。

管事妇人很自然把两个女子身契交了出来,苏家老夫人还是一脸为难神情,低头说:“我家大人说,他年纪大了,受不起这般倾城美色。

我们来这里求王妃许可,是把她们转给合适的人?还是由着她们家人来为她们赎身。”

三王妃已经不想理这种事,管事妇人瞧着她的神色,说:“苏老夫人,她们的赎身银子各为三百两,那银子到手,你们可以送去慈堂。”

苏家婆媳听这样的数目,有些担心起来,苏家老夫人开口说:“如家人付不起,别的人付得起,我们可不可以一样处置?”

三王妃轻点头之后,管事妇人直接送客。

苏家老夫人和唐氏低垂着头跟着管事妇人出来了,再由人领着出了王府。

直到坐上马车,婆媳两人轻舒一口气。

苏家老夫人叹息着跟唐氏说:“但愿你公爹日后别再惹上这样的人。”

唐氏则觉得三王爷和三王妃的品性比外面所传要来的宽厚,当然她们婆媳一直懂礼不曾抬头看过一眼。

唐氏低声说:“母亲,有关那两人的事情,你和父亲商量着行事吧。”

苏家老夫人瞧着她,嘲谑的笑着说:“就是把人给他,只怕他也不敢用。

得了这样的实心话,把风声放给那两家人,只给五天时间,过时不候。

这样的价码,又是自那个地方过了一趟,想来还是有人愿意出价码。”

那两个女子在苏家的行事,其实已经惹恼怒苏家老夫人。

而唐氏或许是因为对苏镇磊不再那样患得患失,反而显得淡定审视她们。

她暗地里警醒自已,她一定要好好的教养女儿们。

苏家老夫人侧目唐氏,她笑着说:“我生的孩子,我知道他们到底是象我多一些,本性不太坏,就是这个世道如此,他们一样而已。”

第四十九章 动用

秋风初起,苏青芷从学堂回来,感觉到家里的气氛轻松许多。

东园,唐氏眉眼轻抬瞧着来请安的苏青芷,她有心情的关心一下她。

“芷儿,最近在学堂里,你的功课如何?”

苏青芷瞧着她的神情,诚实的回答:“不上不下,刚好。”

女学的功课,大部分是基础课,苏青芷跟得上进度,却不是那种出众的女子。

唐氏对苏青芷也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她听苏青芷的话后,只是轻抬一抬眉尾。

她语气平平说:“你年纪也不小了,如果你实在跟不上,今年冬天就可以结业回家。”

苏青芷低垂了头,低声说:“知。”

唐氏给不给她继续读书,她是没有自主权。

唐氏只觉得这样的苏青芷太过无趣,她冲着她皱眉头挥手说:“下去吧。”

苏青芷退下去之后,还在门边,已经听她跟常顺娘说:“可惜你家常顺,跟了这样的一位主子。”

苏青芷把房门轻轻的合上,她的确是从唐氏肚子里出来的孩子,这一点,整个苏家人都可以为证。

苏青芷原本想着去瞧一瞧苏青葙那里一趟,如今她也没有多好的心情。

她就是木头做的心,也经不起冷水一次又一次的浸过。

当然她心里还是明白,她没有一颗石头做的心,实在是太过可惜了。

苏青芷神情淡淡的在前面漫步,常顺在后面紧蹑随着。

唐氏在跟常顺娘抱怨着,而常顺娘则笑着跟唐氏说:“夫人,九小姐心性纯良,常顺跟在九小姐的身边,是她的福气。”

常顺娘说的是心里话,她一个做下人的人,还是瞧得明白,苏青芷其实待常顺很是体谅。

只是这样的话,她要告知给唐氏听,大约会让唐氏更加恼怒苏青芷。

常顺娘其实也能体谅唐氏的心思,换成是她,大约也会有几年迁怒与人。

唐氏正是喜欢常顺娘的这份心善,她瞧着她,好一会说:“那孩子,怎么就没有兄姐的一半聪明?

原本她先前认字快,我心里还欣慰着她总算是有些象她的兄姐。

可是后来她在族学的表现,还是让我失望了。”

常顺娘低垂眉眼不敢接话,她上一次说了一句:“学堂里,拔尖的女子太多,九小姐已经很尽力了。”

当时唐氏就怒了,说:“那种愚女就是愚,你还寻话来说。”

唐氏瞧着常顺娘的神色,她觉得有些无趣起来,她冲着她摆手说:“你回去吧,这一日,你也累了。”

苏家老大人惹来的两个女子,已经让家人赎了回去。

苏家老夫人和唐氏派人把那银子送到慈堂,又派人去知会三王府一声。

这些日子的烦闹,唐氏心里是暂时歇了一口气,然而她的心里面还是明白。

苏家到底还是得罪了那两家人,唐氏瞧着那两家人的神情。

日后,只怕是风波不断。

唐氏是接受眼前的现实,如她的父亲所言,当年她点头应承下这门亲事,那么,脚上的泡,也要自已去受。

苏青芷行在半路,听见路边丫头们悄悄语,她转头跟常顺传递了眼神。

常顺很是乖巧的转了弯,苏青芷往前继续走。

她经常不带一人,在苏家院子里来来去去。

苏家的人,已经习惯苏青芷单身一人。

苏青芷到了芷园,地上已经有一层落叶,她缓步上去,听着那沙沙的踩着树叶的声音。

两个大丫头原本执意要清扫的院子里叶子,白日,连一片落叶也容不得留下来。

而苏青芷跟她们说,她只是想回来的时候,能踩着叶子,听一听那声音。

自那之后,院子里地面上,在苏青芷回来的时候,就能瞧见那薄薄的一层的叶子。

苏青芷踩着叶子跳来跳去,她如今这个年纪,正是年少活跃好动的时期。

苏青芷嘣跳好几圈之后,她的面上有了薄薄的汗,心里却宽松许多。

果然劳作的人,是不会有那么多的忧愁心思。

常顺行了进来,她的脸上有着欢喜的笑容。

苏青芷瞧见她进来,冲着她招手说:“来,踩、”

常顺笑着踩了下去,这时候的叶子,干脆,声音响。

苏青芷和常顺在院子里跳来跳去,她悄悄跟苏青芷低声说:“三王爷赐的人,给她们家人用三百两银子赎了回去。”

苏青芷只觉得常顺大约是听传言,把银子数目听错了。

她笑着说:“不会是三十两银子吧?最最上等的丫头,也不值三百两银子。”

常顺瞧着苏青芷很肯定的点头说:“小姐,我没有听错,姐姐们都是这样肯定的说,而且那银子已经送去慈堂了。”

苏青芷诧异的瞧着她,转而则觉得这是最好的方法,这样的银子,是不能沾。

常顺一脸佩服神情说:“老夫人和夫人们的心善,一直怜惜孤寒老人和无依孩子。”

苏青芷瞧着常顺的骄傲神情,她笑着:“苏家人,是积福人家。”

叶子碎了许多,苏青芷也无心再踩了,她吩咐常顺说:“让人扫了去吧。”

她往房里走,房里比外面暗了许多,她在房里走来走去。

常顺进来,她点燃了房里烛火。

苏青芷在桌前坐下来,她瞧着常顺说:“今晚,我和你一起用餐吧。”

常顺瞧着苏青芷的神色,她缓缓点头,低声说:“那等两位姐姐送餐进来之后,我再端我的那一份饭菜进来陪小姐用餐。”

苏青芷瞧着她轻笑了起来,她低声说:“想法子问一问你娘亲,我们院子里的小厨房,几时可以用?”

常顺轻轻的点头,芷园里是有小厨房,只是用来烧水暖冷了的饭菜。

而苏青芷的话,却是想用小厨房来煮食。

这样的事情,她好象听她娘亲提过,大小姐十岁的时候,她的院子里,正式动用上小厨房。

只是这种不经证实的事情,常顺现在懂得不能乱说了。

常顺想了想,她低声说:“二小姐在她九岁学习厨艺时,就开了院子里的小厨房。”

苏青芷苦笑起来,她现在没有任何借口跟唐氏提出要求学习厨艺。

第五十章 不变

常顺瞧一瞧苏青芷面上的神情,她立时记起她娘的交待。

常顺低头不语的样子,让苏青芷瞧着释怀起来。

她笑着低声说:“二小姐做什么事情,她的母亲会在她的身后给她描补。”

苏青芷在心里轻笑起来,唐氏教育儿女,她在这一方面的要求高,对苏青葙便是如此。

苏青芷觉得唐氏在这方面从来不娇惯孩子,其实才是真正的慈母心肠。

两个大丫头把饭菜送来,她们自觉的退下去。

常顺提着她的饭菜进房,两个大丫头在外面瞧得仔细。

她们用着餐,低语着:“其实芷园比别的院子要清静许多,九小姐就不是多事的主子。”

“大小姐也不是多事的主子,只是她那服侍的人多,暗地里,大家都会有心争持心思。”

两个大丫头不用紧随着苏青芷出入,她们打理过芷园后,也会偷偷的四处转一转。

如今她们的心里明白,为何以前的大丫头们会起心离开芷园。

在芷园,温饱可以保证,可是前途什么,皆无。

而苏青芷瞧着是不太管事,却不是容得下面人轻忽的主子。

“哎,你说以前走的那些人,是不是九小姐故意给她们制造机会?”

“哧,九小姐有那个心思用在丫头的身上?

是那些人,事后不好意思认背主的名声,故意在私下里寻的借口。”

“其实我觉得在九小姐这里做事挺好,我娘亲跟我说,只要心思定,过几年,夫人一定会恩赏我。”

她说着话就脸红起来,当日,来芷园前,她的心里还是有些惊怕,就怕苏青芷背地里是会打丫头的人。

而另一个丫头的脸跟着红了,她的年纪不小,生得瞧上去还顺眼,她娘亲担心她会给男主子们瞧中,就托付人跟常顺娘说了话。

她在芷园待不了两三年,她娘亲跟常顺娘保证过,绝对不会在今明两年给她许亲事。

两个丫头互相看了看,彼此觉得有些交心起来。

房里面,苏青芷和常顺两人收拾过桌面,去院子里走过几圈后,两个大丫头已经把内里清干净妥当。

苏青芷见到她们出房后,才带着常顺两人进房。

常顺跟在后面,她随手关了门,然后跟着苏青芷很自在的爬到榻位上坐下来。

常顺乖顺的把小桌子摆正放好,苏青芷已经把功课拿出来,常顺开始磨墨。

女学的功课不多,苏青芷很快的写完功课之后,又把第二天的功课看了看。

常顺收拾桌面,她低声跟苏青芷说:“我娘亲跟我说,要我夜里去拿果子来。”

苏青芷轻轻点了点头,唐氏当着苏家的家,有些事情,也不能事事公平。

唐家送来的时新果子,她会每房分一些出去,大部分还是留在她的院子。

为了不落入有心人的眼睛,常顺都是夜里去拿果子回来。

唐氏只要不直面苏青芷,她其实待这个女儿还算是有心,至少在吃食方面,她从来不曾太偏心。

常顺现在年纪小,苏青芷也放心她夜里在苏家院子里走动。

再说苏家的男人们在这一方面,还是比较守礼节,他们从来不会对姐妹们身边的丫头动心思。

今年,唐氏清理了苏丰道身边人,把他院子里大丫头和小丫头全放了出去,只留下中年的妈子和小厮。

唐氏自从知道唐家男人身边贴身丫头变成通房的底细之后,她就觉得有些恶心不已。

她看长子身边的每一个丫头,都会有些浮想翩翩起来。

苏丰道身边的丫头们,自然是求过他。

只是苏丰道跟她们说得明白,他现在年纪大了,他不能再留下她们,想给她们一条好路走。

唐氏事后知道儿子的话后,她很是感怀的说:“他象我。日后,我一定要寻一个配得上我儿子的人。”

苏丰道悄悄跟苏青芷说:“她们在我院子里的时候,只要我不在,她们一个个的心眼就多了起来。

母亲这样一来,我院子里就清静许多。芷儿,还是要跟你一样,能做的就自已做。”

苏青芷瞧着他轻笑了起来,说:“哥哥,我不喜欢别人借着穿衣裳的时候,在我的身上摸来摸去。

你虽说是男人,可是别人摸你,也还是你吃亏,被人白摸了那么多回。”

苏青芷还是喜欢这个只比她大两岁的兄长,他年纪是小,可还是尽了兄长的心思在护着她。

苏丰道现在年纪小,一向自认比苏青芷来得成熟懂事,如今听她的话,想着这么多年下来,天天被人白摸的事情。

自那一日之后,他就不用人服侍着穿衣裳。

苏青芷心里面明白,这个家如果将来有人愿意护着她,大约就是眼前这个半大的孩子。

他越有出息越出众,她和苏青葙在这个家里就越有人护持得住。

唐氏清理苏丰道院子里的丫头,苏青葙在一旁提醒,那些小丫头一样也不能留下来。

唐氏知道她的三个大的儿女,他们自小亲近,在这事情上面,她想了想,就只留下中年妇人打理苏丰道院子里的内务。

苏青芷是喜欢现在的苏丰道院子里气氛,没有那些丫头们的眼色和小话,小厮们年纪正小,一个个机灵乖巧不多事。

唐氏对苏丰道身边的小厮,是挑选又挑选过后,才留下来了那么五人,只要这五人不变,他们这一生将会跟在苏丰道的身边。

唐氏挑选的小厮,他们的父母都是忠心的人。

苏青芷觉得目前芷园的生活气氛正好,只是不知两个年纪大的丫头们,又能坚持了多少时日。

她这般的院子,实在是考验丫头们人心最好的去处。

苏青芷就听苏青葙提过,苏家老夫人身边的管事妈妈悄悄跟她说过,只要能在芷园待满三年的大丫头,她愿意为孙儿求取良缘。

苏青芷立时明白过来,她笑着跟苏青葙说:“姐姐,谁都不会敢跟她去抢孙媳妇。

再说,也不是人人有她那样的好眼光。”

苏青葙和苏青芷都不会去挡别人的良缘,何况芷园并不是不好,只是要受得那份清静和无打赏。

第五十一章 雅趣

那两个女子跟家人返家,并不曾对外大肆张扬。

只是隔日之后,邻居们方知,两家人天未明,就已经赶着城门口,去远方投奔远亲。

有关那两家人的事情,从此就成了城中的传说。

知情的人家,自此之后,对女儿管束更加的严格。

对苏家而言,能平顺解决那两个女子的事情,而三王爷府上又没有别的消息传过来,这事情,也能算有了一个好的了结。

苏家长房有喜,苏青葙和粱家二房嫡二少爷的亲事,两家已经在商谈定亲的日期。

苏丰道把在外面打听来的粱家二少爷事情,悄悄跟苏青芷说了说。

总而言之,粱家二少爷为人端正,为人严肃,品貌出众之外,他又从不去招惹烂桃花。

苏丰道是很赞赏这位未来姐夫,他笑着说:“芷儿,只要姐夫待姐姐好,我觉得他人好。”

苏青芷只能在心里轻轻叹息一声,婚姻那可能这么的简单。

只是在这个时代里的姻缘,想得越简单,大约日子越容易过下去。

苏青芷瞧着苏丰道眼里的佩服神情,她低声问:“哥哥,你现在有没有与粱少爷说过话?”

苏丰道笑着点头,说:“前几日,我们还见过面,他待我很是亲近。”

苏青芷心喜,粱家少爷这般的表现,可是说明他对苏青葙这门亲事还是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