粱家二夫人瞧着粱家老夫人的神色,她笑着问起苏家的事情,她问得非常仔细周全。

粱启明在她们的面前,自然也没有太多的避讳,他直言赞叹苏家长房的儿女品性不错。

至于别房的人,他是不想过多去提一提。

他其实对在院子里偶遇谁的事情,心里是没有那么的介意。

只是他认为苏家的有些小女子们,她们表现得有些上不了台面。

粱家二夫人听粱启明点明的话,她了然的笑了起来,说:“十指有长有短,苏家的大面上规矩还是错不了。”

粱启明轻轻点头,他在外面遇见过更加让人非议受不了的女人,他能平安脱身,那是因为他同行的人,有在这方面早已经身经百战的人。

而粱启明经过那事情之后,他是再也不敢小瞧任何的女人,而且从心里嫌弃排斥起那些轻浮女子。

粱家二夫人其实有心想向粱启明打听他在外面的事情,她总觉得儿子有些紧要的事情,他不愿意跟她说一说。

母子从主院出来了,粱启明很有些担心的跟粱家二夫人说:“母亲,昨天我瞧见祖母,我以为是我太累,所以瞧得有些眼花。

今天我瞧得仔细,祖母怎么象是老了好几年的样子。那病还没有好吗?”

“病来如山倒。我们家的人,一直认为你祖母的身体健康无病,却不曾想过,这些年里,她每逢小病,都是用旧方子,自个悄悄让人拾两副药应付过去。

大夫背地里跟我们说,早几年,我们家的人帮你祖母调理一二,一定能多活几年。

如今,只能靠着你的祖母不松那口心气,她能多活一年算一年。”

粱启明面上有伤色,他低声说:“母亲,我们再寻有名的大夫来帮祖母调理身体。”

粱家二夫人瞧着他,低声说:“皇上恩典,你祖父为你祖母请的是宫中大夫。”

粱启明立时明白过来,他私下里听人传说过,宫中大夫这几年越发精心与调理之道。

粱启明先前听粱家二夫人的意思,他的心里对提前婚期的事情,其实并不是那么赞同。

毕竟苏青葙的年纪不大,他在外面行走的时候,已经听同行的人提过,女子生育的时候,最好要等到十六岁之后。

而苏青葙都不曾满十五周岁,那身子骨瞧着健壮,内里大约还是没有长全起来。

粱启明叹息着说:“母亲,她年纪太小了一些。”

粱家二夫人轻轻点头说:“她家纵然是同意提前成亲,也会等到她满十五周岁后。等到她嫁进来之后,你多体谅她年纪小的事实。”

粱启明脸红的低头说:“我听父亲和母亲的安排。我瞧着她也象是一个孝顺的人,只是她年纪太小,将来嫁进来之后,还要母亲多多调教她。”

粱家二夫人感叹的轻摇头说:“早些年,女子十三四岁就成亲。只是后来因为这个年纪的女子,生子的时候,最容易难产。

朝堂才硬性规定,女子要满十五周岁才许成亲。她如今在家里管着家理着事,想来是非常能干的女子,那用得着我再来教导人。”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喜欢

苏家的人和苏家长房的人,一个个心里面,都在隐隐在等着粱家将要到来的邀请赴宴请帖。

在这样的冬日里,出门去做客,除去路上不太好走之外,其实大家都盼着有这样一个外出的机会。

唐氏大着肚子,是不太方便出行。只是有关苏青葙的大事情,她还是悄悄问过苏家老夫人的意思,老夫人也表示,她有心想去瞧一瞧粱家老夫人。

她很是感叹的跟唐氏说:“我一直很是羡慕粱家那位老太太,她是辛苦过,操劳过,可是她的男人懂得体谅她。”

唐氏如今听得明白苏家老夫人不曾说出的话,粱家老大人这一生光明磊落,在内宅里面,也是相当清静的人。

听说,当年皇上曾经让人试探的问过他的意思,有品貌双全的医女,可以随侍在他的身边。

粱家老大人是直接以不方便为理由拒绝,而提出来,他想要一个稍稍懂医的小厮。

这桩事情,还是苏粱两家定下亲事之后,苏家老大人悄悄跟苏家老夫人提了提,而苏家老夫人再跟唐氏分享了消息。

当然苏家老大人是感叹粱家老大人那时节是一个粗人,却是一个相当懂得进退的粗人。

苏家老夫人和唐氏却是感慨粱家老夫人好福气,能得夫婿如此倾心相向。

苏家老夫人和唐氏原本关系就亲近快接近如母女关系,如今又因为分享了粱家的秘事,婆媳关系越发的好了起来。

苏家老夫人感叹的跟唐氏说:“粱家老大人心里如果没有老太太,这送上门来的美女,他那可能不收下来。”

唐氏一样羡慕不已,苏镇磊一直闹着叫着对她情深似海,可是转头就能去怜悯一个丫头。

那样的情深,她如果不是因为已有儿女,公婆又在明面上支持她,她当年才没有与他绝裂,而是选择他回头来,她就将就过下去。

唐氏这一胎怀得艰难,她听说那三个妾室和庶女的举动之后,她的心里面也只是紧了紧。

她过后吩咐常顺娘,由着她们去做,看她们这一次能做什么样子出来。

如果苏镇磊这一次还是跟从前一样,又重新怜惜了他的小心肝们,她恰巧可堂堂正正面对他。

免得有时候,她的心里会有对不住他的感觉。他回头过来了,可是她的心里面,他却是那个走远的人。哪怕他在她的身边,她也觉得这人好遥远不可靠。

唐氏轻抚着肚子,她能够感觉这一次是男胎,而且是一个特别调皮的小子。

唐氏听着常顺娘跟她笑说,昨天傍晚时,那位庶女又恰巧遇见生身父亲,然后表现出孺慕之情,让苏镇磊停了脚步,与她说了话。

唐氏先前以为她会生气,就是常顺娘跟她说话的时候,她也小心翼翼的打量着唐氏的神情。

后来,常顺娘瞧得明白,唐氏如今是抱着一种看戏的态度,由着苏镇磊的后院里起波浪。

常顺娘瞧着这样的唐氏,有时候,会记起那个热情奔放待苏镇磊一心一意的唐氏。

她总觉得那时候的唐氏最美,如今的唐氏是掩埋了她所有的情意,她的眼眸深沉无边,偶尔起风波,也是有关娘家和儿女的事情。

前一次,苏家三小姐闹那么一出来,表面上,唐氏是生气了。

常顺娘瞧得明白,唐氏的心里面没有动过气。

她笑着跟常顺娘说:“可惜只有一个三小姐,再多几个出来闹一闹事,也能让她们姐妹有练手的机会。

粱家那么多的人,又聚在一个不大的院子,那暗地里的是非,一样需要小心防备。

老大的性子太过稳重,又是极其宽和的性情。如今我瞧得明白,女子越宽和越吃亏,应该有些小心思,有些小娇性子,在男人面前才能吃香。

小九将来嫁人,只怕那人家也会是人口超多,她一向是一个懒的,又没有多少的心眼。

如今家里的姐妹们多,她们有小心思,用心来磨一磨她们姐妹的性子,是极其好的事情。”

常顺娘瞧得明白,唐氏这是不担心苏家的女子们心眼多,她是担心她们的胆子太小,一个个只敢闷在心里面暗想着,没有一个人敢跳出来挑衅。

常顺娘苦笑不已,她只能私下里提醒常顺,苏青芷不带她出院子门,她就要安静的呆在芷园里面,千万别出来瞎走来走去。

苏青芷在长房就是不受宠爱,可她也是长房的嫡次女,她又是那种怒极了,极其豁得出去的性子。

常顺娘想着唐氏的小心思,她的心里明白着,自家主子动了心思,那她就有法子让人去挑动家里小姐们的心思。

常顺娘现在只注意着那三个姨娘的动态,她瞧得分明,只要苏镇磊再挨近过去,唐氏这一次绝对不会如同从前那样的委婉放手,由着他去闹腾。

苏镇磊总要付出一些东西出来,让唐氏能够安然的接受现状。

唐氏在暗地里磨刀霍霍静等着苏镇磊的行动。

在院子里,苏镇磊再一次偶遇他嫡亲的庶女儿,小小的女子,面容生得娇柔可人。

苏镇磊心软了一下,苏青葙姐妹容貌不差,可是都偏向明朗大方的长相。

而这个庶女瞧上去,就是那种需要呵护在掌心里的人。

苏镇磊同时心里动了动,他瞧着庶女还不曾长开的面容,不知怎么的,记起苏青芷来。

一样的小女子,苏青芷在他的心里,就是一把刀,每瞧一次,她都要割他几下。

他低声问:“你母亲传大夫来瞧过你姨娘,她的身子可好一些?”

小庶女满眼孺慕神情瞧着他,低声说:“父亲,其实姨娘是想父亲能去看一看她。

大夫说,只要姨娘心情好了,她的病,也能好得快起来。”

苏镇磊面上有了苦笑,他的心里面,已经非常的明白,他只要进一步,这一次,他就会回头无路可以走。

唐氏跟他说得明白,她不会再生孩子。而且唐氏的神情,在第一次听他说偶遇庶女的时候,他瞧见她的眼里闪过嘲讽的神情。

过后,她大方的行使主妇的责任,她传大夫给妾室看病。

只是她待他,越发的不喜欢他接近过去。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惹

苏镇磊想着嫡子女们的聪慧,他瞧着庶女笑着轻摇头说:“我还是不去了,我跟你姨娘早交待过,她要是不喜欢在苏家过日子,我可以安排她别的去处。”

小小庶女拧紧手中的帕子,她的眼里含着泪水,她又不是自愿生为庶女,她也想如嫡姐姐们一样的生为嫡女。

苏镇磊一眼瞧明白庶女的心思,他心里原本对她起过的打算,再一次,觉得太过适合与她。

他叹息着提醒她说:“你安分一些,将来父亲会为你寻一门合适的亲事。”

苏青芷原本在院子里走一走,时不时故意弯进道里去,自得其乐的玩耍着。

她实在是不曾想过会碰见苏镇磊与庶女说话,瞧上去,还是父慈女孝的场面。

苏青芷这一下是进退两难,她只能蹲下身子,手里拿着一根枯枝,静静地,在地面上划着线条玩耍。

那些对话,她不想听,也已经听了进去。

苏镇磊把庶女劝了回去之后,他冷着脸,说:“是谁暗藏在里面,出来。”

苏青芷不得已站起来,她瞧着他,解释说:“父亲,我早来了。”

苏镇磊打量着手里拿着一根枯枝的苏青芷,再瞧一瞧她的鞋子,他自然是知道她早来了。

只是他对她不懂得回避的事情,还是一肚子的脾气,他想到近来唐氏仿佛对她又好了起来。

他冷着脸训斥说:“你放着好好的道儿不走,你偏偏要走小道,你是什么意思?”

苏青芷低头不语,她如何说,她只是一时觉得无聊,自寻乐趣而已。

苏镇磊瞧着苏青芷的头顶,想着刚刚走开的小女子,他一脸烦燥神色,说:“快走吧。”

苏青芷冲着他行礼之后,她赶紧转身就走了。

苏镇磊只觉得流年不利,他黑着脸往东园去,在路上,他努力缓和面上神情。

他面对唐氏的时候,他的面色显得平静起来。

苏丰君和苏青荨兄妹两人在房里陪着唐氏说话,两个孩子的童言童语,明显是让唐氏高兴不已。

唐氏见到苏镇磊行了进来,她抚着肚子站起来的迎人,苏丰君兄妹两人乖巧的在一旁叫:“父亲好。”

苏镇磊对小儿子和小女儿还是有几分欢喜,苏青葙姐弟长大之后,他要在他们面前端着架子,反而没有在小儿女面前来得自在。

唐氏瞅一眼苏镇磊的神色,她刚刚听常顺娘提过,他在半道上给那边的庶女拦住说话。

只是苏青芷那时站的道偏了一些,恰巧没有给人看见。

苏青芷是在地上用树枝划拉声音大了,才会让苏镇磊给捉住。

当然苏青芷也是有心让苏镇磊当面捉住,免得日后因此起什么风浪。

苏丰君兄妹很快的跟着身边人走了,苏镇磊面色不太好看的跟唐氏说:“那边,派一个识字的妇人去教导一二,也许会有出息。”

唐氏听他的话,她仔细想一想,便一脸为难纠结神情瞧着他说:“大爷,我身边识字的人,也就那么两三人,我这身子重,一时也离不了她们。

她们那边的人选,大爷,你瞧着旁的地方,有顺眼的人,你就直接指一个过去。”

苏镇磊瞧着唐氏的大肚子,他轻轻点头说:“那我过几日,我去跟母亲提一提吧。”

唐氏低垂眉眼下来,她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她不是没有女儿的人,用不着去为那些时时准备扯她后脚的人去考虑太多。

在儿子传承方面面,她是对得起苏家人。苏镇磊如果有心要在这方面挑剔她,不管她如何做,她都是满身的错。

苏镇磊略有灰心起来,然后他想一想解释说:“玉儿,那三个女子容貌虽说不太出众,可是那种天生娇柔姿态,却不是嫡女身上有的。”

唐氏嘲谑的笑眼瞧着他,说:“大爷,等到再隔几年,她们的亲事,你可要帮着好好的挑选一番。”

苏镇磊瞧着唐氏的神色,他一下子站起身子,然后瞧着她不在意的神情,他又缓缓的坐下来。

他低声说:“玉儿,始终是我和你最为亲近,她们在我的心里没有地位。”

唐氏却不屑跟他说太多那些不相干的人和事,她笑着摆一摆手说:“大爷,从前是我太过年轻不知事,把有些事情看得太过重要。

如今我年纪大了,又常陪着母亲在一处说话,我的心胸反而宽和许多。那些人和事,大爷,你只管按你的心意去处理。

她们需要什么,你只要说出来,我也不会是小气的主母。只要我有的能给的,我会大方给出。”

苏镇磊只觉得心里凉了凉,他嘴里仿佛含着冰块,好半会后,他很是不高兴的说:“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小九在道边上偷听。”

唐氏听他的话,满脸不相信的神情瞧着他,说:“小九只怕是先在那一处,而你们偏偏挑选在那路上说话,这就怨不到小九听了你们说的话,只能怨你们没有事先挑选好的地方说话。

大爷,你放心,小九那种不喜欢惹麻烦性子的人,她最多去跟葙儿和道儿说一说话,她不会再往别处去说。”

苏镇磊只觉得唐氏所说的话,一时之间,让他有些接受不来。

他低声提醒说:“她一个女子,行事有些太过小人之道。哪怕是她先来,听到有人说话,也应该想法子出头招呼一声。”

唐氏似笑非笑的瞧着他,说:“大爷,只怕你们父女情深,一时之间,你们不曾注意到小九。

再说小九才多大的人儿,正是玩心重的时候,她玩得正欢喜,也不会想到你们父女会挑选在正道上说亲近的话。她后来有心想要避开去,大约也不好意思在此时出来招呼一声。

大爷,日后,你们说话,不用避着人,不方便来东园说话,你们可以去主院那边说话。

你们这一时在道上说话,给这个家里的人瞧见,只怕一个个在私下里猜测着我这个做嫡母的是多么的苛刻,竟然这般挡了你们天然的父女亲情。”

唐氏抬眼瞧见苏镇磊眼里明显不悦的神情,她一时火大起来,她冷笑着站起来,说:“大爷,小九做错了事,我这个嫡亲的母亲代她给你道歉。

那孩子太傻了,这般的情形下,她应该懂得识趣劝你去你那几个心肝那里走一趟。”

第一百三十三章 随意

苏镇磊从来没有瞧见过这样意气用事的唐氏,他瞪着她,他一时怔愣不知应该做何种正常的反应。

他的这般神色,瞧在唐氏的眼里,只觉得他心虚不已,她的心里越发的为自已觉得太不值得了。

就是这样的一个扲不清的人,她当年是有多么的傻有多么的瞎,就为了他,她还伤心了那么些年。

唐氏瞅着苏镇磊冷笑好几声,说:“大爷,我这儿庙大小,容不下你这么一个人。这个家里面,那个地方服侍得你舒服,你去那个地方吧。”

唐氏甩手往里面走,她如今的反应大,身子又不太舒服,再也没有从前的好脾气,能够多容一容那些人事。

苏镇磊瞧着她的背影,他突然觉得空落落不已。

他有心上前去拉一把,可是瞧着那肚子,他又不敢伸手过去。

唐氏进了内室,她安然的歇了下来,跟后进来的常顺娘吩咐说:“我歇一会,饭菜温着,我醒来再用。”

唐氏安心睡下去,常顺娘反而有些担心的守在内室,她时不时轻悄悄的去瞧一瞧人,见到她的确睡得安然,她就舒心许多。

常顺娘轻悄悄的在门内,望见怔忡的坐在那里的苏镇磊,这一对夫妻就这样走到这种地步。

苏青芷去了苏青葙那里,她把事情说给苏青葙听,瞧着她面色怔然起来,她在心里暗叹息一声。

她的兄姐大约是听多了有关苏镇磊夫妻从前的事,他们却要在现实里面,接受这对夫妻已经面和心不和的现实。

一会之后,苏青葙缓缓说:“美梦总是极快醒来,而且是醒来之后,还总是不能忘怀梦里情形,越发的觉得难受。”

苏青葙是有过苏镇磊夫妻恩爱伉俪情深的记忆,她的童年里,苏镇磊夫妻都是真心的疼爱与她,哪怕是现在,那对夫妻还是一样的珍惜她。

“莫等闲,变却故人心。”苏青芷很有感触的说了来,惊了苏青葙沉思的神情。

她惊讶的瞧着苏青芷,见到她面上神色淡淡。她转而觉得自已太多心起来,自家妹子一向心大又喜看杂书,大约是在那里看了一句,如今随手拾起来用一用。

她笑着一脸正色跟苏青芷说:“芷儿,你小小年纪,有些话,你觉得写得不错,可以记在心上,可不能出口乱说。”

苏青芷轻轻点头,说:“我记下了,我也只是跟姐姐说一说,哥哥那里,我都懒得跟他提我看的闲书。”

苏青芷轻皱一下鼻子,苏青葙安心下来,她嗔怪的跟她说:“你喜看那些杂书,可不能为此耽误了你哥哥的功课正事。”

苏青芷笑了起来,说:“姐姐,我院子里的事情多,如今啊,来的两个小丫头,又顶不上事情,只能劳烦守门妇人辛苦一二。

姐姐,你帮我瞧一瞧,家里面有没有不那么心大的大丫头,分两个过来给我用一用。”

苏青葙瞧着苏青芷的神色,她转而笑了起来,说:“你啊,如今总算是知事了一些,你这里为你想着事情。

你那里也不用什么大的丫头,我瞧着是要再为你挑一个实心眼的妇人过去,一个年纪大的丫头,这两人日后你不用带着走。

那两个小丫头你瞧仔细一些,能用就留下来,不能用,你早些,跟我说,我想法子把她们提出来,再给你换两个精明忠心的丫头用。”

苏青芷的心里暖和起来,她笑着说:“姐姐,我对丫头的要求就是忠心口严能做事,别的,我没有要求。”

苏青葙笑了起来,跟她悄悄说:“这人选的事情,你去跟你哥哥说一声,将来如果是忠心的人,你要为她们寻一个好的归处。”

苏青芷眉目动了动,她转而低声跟苏青葙说:“姐姐,哥哥那儿有几个小厮,我瞧着很是勤快,就是不知他们娘亲的情况如何。”

苏青葙笑了起来,说:“芷儿,我就是想为你挑选他们当中一人的娘亲,我觉得将来你出嫁之后,那妇人也能在长房安然的生活下去。

如今要挑选谁,你跟你哥哥说一声,至少要两边都高兴才能成事,最好大丫头也能出自于你哥哥的身边小厮那亲近人。”

苏青芷感动与苏青葙的仔细,她却不能明显的表露出来,只能乖顺的跟她说:“好,姐姐,那我要哥哥帮我挑选人。”

苏青葙缓缓的点了点头,她自从听说粱家老夫人不好的消息,再跟着唐氏去见过粱家老夫人之后,她的心里多少明白一些事情。

在这般情形下,粱家会要求提前成亲,而且苏家这边不能再咬紧要到她十六岁之后,最多推迟到十五周岁之后的日子。

她悄悄让人打听的消息,粱家别的定下亲事姻亲,听说也得到通知,能够提前成亲的人,都会在近期内定下来日子。

苏青葙对苏青芷所有的计划,也不能再缓缓来,她只是庆幸这个妹子不笨不傻,她说的任何话,她都能记下来。

苏青葙也瞧见唐氏待苏青芷的改变,虽说这种改变是随着唐氏待苏镇磊的改变,但是至少苏青葙还是觉得是往好的地方去变。

苏青葙希望苏青芷也能如她一样将来有机会得到一门好亲,而不是随意被父母安排低嫁了事。

苏青葙的大丫头悄然进房来,她略有些急色的瞧着苏青葙。

苏青芷刚要站起身来,苏青葙捉住她的手,说:“说吧,九小姐如今的年纪,也不是什么事都要避着一些的年纪。让她多听一听,她将来也能多护着弟妹一些。”

大丫头点头之后,低声说:“刚刚小丫头们在说笑的时候,说二小姐和三小姐的亲事都有眉目了,只是好象那两位的身份有些不太好。”

苏青葙听后微微抬眼之后,笑着说:“是庶子吧?”大丫头轻轻点头,略有些不安的说:“小姐,为何二老爷会为二小姐挑选一位庶子?”

苏青葙轻笑了起来,说:“只怕这位庶子不是一般的人,才能入了我那二叔的眼。只是不知道小二能不能体会到二叔的心意。”

苏青芷立时明白过来,在与苏家同等门户的人家,苏家二小姐这样的条件,也不能算什么好条件,她的外家是无任何的依靠。

这样一来,如果对方家是嫡子的话,别人家也会想为儿子挑选一门得力的亲事。然而是庶子的话,则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的挑剔。

如苏家二小姐愿意低嫁过去,那对庶子是极有助力。

第一百三十四章 许

苏家二小姐在主院里,每天陪着苏家老夫人的身边,她的心情渐渐的平和下来,她的身上浮躁气息都给压制下来,反而添了一种宁静平和的气质。

她整个人都显得秀美起来,苏家二夫人瞧过这样变化的女儿,她的心里越发觉得她从前的安排是最为合适。

然而等到她听见苏家二老爷对女儿亲事安排,她顿时觉得有些接受无能起来。

她的女儿是嫡次房的嫡长女,她这样的身份,为何要嫁给一位庶子?哪怕是稍稍的低嫁一些,也比嫁给庶子为好。

苏家二夫人在内宅生活日久,她比苏家二老爷更加能够体会内宅女人的艰难。

她不过是嫁给嫡次子,苏家的管家权利,她就不曾握在手里一天过。

这样的事情,她是认命,她至少活得比庶子妻子轻松自在许多,就是在苏家老夫人面前,也不用那么事事小心翼翼的回应。

苏家二老爷瞧着苏家二夫人的神色变化,他略有些不高兴的跟她说:“你想挑选前程远大的女婿,可你也要瞧一瞧实际情况。

父亲跟我们提过,他会请退官职,而我只是一名小官,我这样的身份,儿女的亲事,靠机缘胜过靠我们的家世。”

苏家二老爷跟苏家二夫人细细说了一遍那人的家庭情况,他笑着说:“你别瞧他是庶子,可是他的嫡兄弟都有些不太成气,我瞧着他们那家,将来只有他能出头。

在亲事上面,我们这边低头,我们家女儿又会在他面前低头做人,将来她大好的日子,都在后面。”

苏家二夫人在这一刻深恨自已,她顾忌太多,又想着儿女的事情。

她一直帮着长女在苏家二老爷面前多方掩饰,以至于苏家二老爷深信长女为人品性低调有担当,只是有时候受苏家三小姐的影响,出于姐妹情深抢着担了事。

如今她纵然有万种想法,在此时,只能庆幸她最后做了好的决定,让苏家老夫人帮着调教苏家二小姐。

苏家二夫人瞧着苏家二老爷满意神情,她顿时觉得或许这是一门好的亲事。

苏家二夫人悄悄把事情跟苏家老夫人提了提,苏家老夫人这些日子瞧着二孙女,多少还是瞧出了从前不曾看到的东西。

她提点说:“小二和小三差不多的年纪,这桩亲事,老二认可下来,我想那位应该不差。至于将来与婆婆和那位姨娘长辈相处,小二在面子上分得清嫡庶就行。

暗地里,那位姨娘知事,她自然可以多照顾一二。如果不知事,也只在面子上过得去就好。”

苏家二老爷夫妻对长女的亲事,还是非常的慎重,在未成事之前,只让苏家二夫人悄悄跟苏家二小姐说了说。

苏家二小姐最初是不太乐意,后来听苏家二夫人的劝道之后,那心思才慢慢的弯了过来。

只是后来苏家三老爷为苏家三小姐寻了一门好亲事的风声传了出来,苏家三小姐的头昂得高高的。

苏家三小姐有了这一门亲事,苏家老夫人顺势就开恩许她自由出来。

苏家老夫人在许苏家三小姐出三房的院子门,自然是先与唐氏商量过。

唐氏其实也觉得苏家三小姐不出来闹腾,这苏家显得太过安静,再说这儿女亲事都有眉目了,她自然是笑着应承下来。

苏家三小姐的亲事,其实来由也不过是苏家三老爷在同僚聚会时,在有人问及儿女的时候,提了提自家的长女。

然后散了会,有人留下来,悄悄问他,会不会嫌弃未来女婿是庶子身份。

苏家三老爷自已就是庶子,他自然是笑着摇头反问:“你不知我是庶子吗?”

那人转而笑了起来,问:“苏大人,你会嫌弃商人身份的庶子吗?”

苏家三老爷只觉得那人名堂太多,难怪平日里,他和他都对不上话。

他笑着说:“我的祖父就是商人,只是家父走了仕途,而我们兄弟当中无人有能力走商道,只能在官海中沉浮。”

苏家老大人曾想过在庶子挑选一人来走商道,只是他挑来挑去,他不得不认可下来,他的儿子们都不适合走商道,一个个明显心眼是有些不太够用。

那人为苏家三老爷介绍了一门亲事,那人就是一个牵线的人,他只是瞧着男家条件不错,而嫡子年纪小,庶长子年纪大,认为这门亲事可谈。”

苏家三老爷让人打听消息之后,知道那家内宅里没有外面传得那般阴暗,也不过是嫡妻多年不曾生育,就提身边丫头为妾室,而得庶长子和庶子女。

原本一家人都认为家里只会有这两个孩子,却不料嫡妻老蚌生珠,喜得嫡子。

苏家三老爷打听过那家嫡母待庶子女一向亲近,原本有机会把他们挂在自已的门下,只是那家老爷执意不肯之后,才许愿等到儿女论及亲事的时候,把庶子女挂在她的名下。

如今那家太太放话出来了,庶子女长在她的身边,就是她嫡亲的儿女。

苏家三老爷把事情说给苏家老大人听,老大人也认为这是一门好亲事。

至少那庶子的姨娘,她是一个聪明人,在家里轻易不显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