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夫子脸微微的红了起来,说:“父亲,我不懂农事方面的事情,我最多是帮着他们查一查书。我觉得他们有本事,他们能做出成绩来让大家瞧得见。

那一天,县长大人自然也瞧得见。而现在我去跟县长大人提他们的任何的事情,那听上去,都有些象是我帮着学生一块在吹牛。”

安大人一时之间无话可说,他的心里暗想着,或许儿子这样的心态继续保持下去,他是有本事教导出更加出色的人才。

安夫子抬眼瞧着安大人面上深沉的神色,他想起妻子悄悄跟他提过的事情。

他轻轻叹息着跟安大人说:“父亲,母亲年纪大了,她的行事是有些糊涂,日后,有父亲多瞧着一些,母亲一定不会再多做糊涂事情。”

安夫子觉得他的父母之间就是一本糊涂帐,他为人子的人,最终也不好评论父母之间的事情。只愿意他们老了老了能放下彼此之间的经年成见,互相陪伴走到底。

安大人瞧着嫡子眨巴着眼睛瞧着他的神色,他在心里微微叹了,他们夫妻已经寻不到第二条相处的路。

只是他到底不想让嫡子失望,他只是沉默之后跟嫡子说:“我在安南城里不曾真正的得罪过任何人,所以我放心你在安南城里的生活。

我们走后,你如果不想留在此处,你也可以一起回去。不管如何,那是我们的祖地,是我们落叶归根的地方。”

安夫子沉默下来,故家对他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地方。

他年少回家的时候,他能感受到家里家外并不是所有的人欢迎他们归来。

然而他就是在外漂泊,除非他一定会很有成就,或者是他的孩子很有本事,要不然,他最终是要回归故家。

安夫人在睡觉前听说,安大人和安夫子在谈心,她的心里微微舒服了许多。

安夫人瞧得明白,她现在是母凭子贵。

安大人瞧在儿子的面子上,他也不敢在人前怠慢她。

安夫人跟身边的管事妇人说:‘或许是年纪大,这一年两年来,我越发觉得天色早早的就冷了下来。”

管事妇人低声说:“夫子,大约是被褥薄了一些,我再给你加盖一张薄被。“

安夫人摇头拒绝了,待管事妇人离开之后,她悠悠说:”我是心冷了,一年比一年的心冷,如今日子越发过得没有意思。

日后,家中要减人手,只怕是会更加的心冷。秋天到了,冬天马上要来了。”

管事妇人在门口听见安夫人的话,她知道安夫人没有避着她的念头。

管事妇人在心里跟着轻叹息一声,主子夫妻的事情,她一个下人瞧在眼里,也一样是无话说。

女主子不闹腾,男主子通常是不会觉得家中还有一个当家的女主子。

可是女主子闹腾之后,把家里容貌好的小妖精上去之后,也只能换得男主子两三天好的神情。

主子们的事情,她一个下人瞧不明白。

只是主子一家要离了安南城,她们这些下人只怕也不会全跟着去。

她一大家子人,还是要细细的思量一番。

这一夜,不知多少人在梦里辗转思考。

这一夜里,秋风又吹得落叶无数。

这一夜里,有些人和事情,各有各的走向。

第七百四十七章 平稳

秋意深浓,雨,早就歇了一些日子。

只是官街上还是不太热闹,大家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都很自然的没有往日那般的喜欢聚在一堆说话,连同孩子们都少了和玩伴们相处的机会。

苏青芷带着林静琅姐弟常在官街上玩耍,只是出来应和的人不多。

通常是孩子们出来到街上之后,小小的人儿,还会小心翼翼的四下打量着,他们瞧见苏青芷的时候,一个个会轻舒一口气。

苏青芷瞧着他们一个个的小神色,再加上王喜儿早早的提点,自然明白他们在防备的人。

虽然安夫人未必会直接针对孩子们,可是各家的大人们这般悄悄的招呼了孩子们,那还是把他们的安危放在心上。

孩子们会互相小心的提醒着彼此,他们不能够玩得太闹了,因为有坏人会因孩子太吵闹,而把他们抓去当别人家的孩子。

他们在背着苏青芷的时候,自然也是小心提醒了林静琅姐弟,要他们一定要由大人陪同下才能出来,而且最好是由苏青芷陪同下出来玩耍。

林静琅现在的年纪,她已经很能明白的转说别人的话。

林广辉的记忆力非常好,姐姐在前面说,他在后面还能帮着补一些话进来。

苏青芷瞧着林静琅的神色,她发现林广辉说得正好是林静琅还来不及说的话。

苏青芷惊叹儿女的聪慧之后,她的心里越发觉得要和林望舒好好的商量着儿女教导大事情。

林静琅姐弟不吵着出院子玩耍之后,苏青芷有意识的教他们姐弟认字。

他们来安南城的时候,苏丰道这个当舅舅的人,特意为两个孩子准备了几本有画页子的书。

每当苏青芷翻着书,指着画教导孩子们认字的时候,她的心里对兄长就很是惦记。

自他们成年之后,他们兄妹之间的相处,也不能再与年少时那般的无拘束。

苏丰道待弟妹们亲近,只是他年纪越大之后,兄长之威严越发的严肃起来。

苏青芷很自然的在私下里抱怨过他,他现在待她都没有以往的和气。

苏青芷来到安南城之后,她一样收到苏丰道夫妻分别送来的书信,两人的关怀瞧上去是一模一样,只是苏丰道还是要来得仔细直白许多。

苏青芷感动兄嫂的关心,她在这方面从来不会避讳林望舒,只不过林望舒有时心里还是会有些不舒服。

前不久,他试探性的问了问苏青芷:“芷儿,大舅子夫妻是不是觉得我待你和琅儿辉儿不太仔细?”

苏青芷瞧着他笑了,说:“哥哥和嫂子放心我们来安南城,自然是知道你待我们很好。

只是我们现在有儿女之后,你应该多少也能体会我兄长的心思,我几乎是他从小瞧着长大的人,我在他的心里,我还是那个需要他事事照拂的妹子。

而琅儿和辉儿年纪小,他们是担心我照顾得不仔细,很自然的会在信里多说一些照顾孩子的心得。”

林望舒自然明白苏青芷话里的意思,他只有嫡亲的兄姐,自小他的心思几乎就在外面,很少就考虑家中兄姐的事情,反而是兄姐待他关心良多。

至于林家五老太爷夫妻那是完全放养孩子的人,他们自觉得能照顾到儿女吃用,他们已经尽到做父母的心思。

林望舒还是自苏青芷的身上,发现原来教导一个孩子并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特别是苏丰道在信里一再提醒他们夫妻,林静琅姐弟聪慧,他们一定要对孩子们上心。

苏青芷其实早瞧明白过来,林望舒在外事上面能干精明仔细,他在内事上面,是不愿意花心思的人。

如今苏丰道一次又一次的提醒,他多少对两个孩子的事情还是真正的上了心思,而不是如先前那样,因为孩子是他嫡亲之子,那样单纯的去亲近心爱与他们的相处。

林望舒越与孩子们用心相处,他越发瞧得明白两个孩子的出色。

林静琅或许在有些方面不如弟弟林广辉,可是在表达方面却要超前许多的同年纪人。

林望舒私下里惊叹的跟苏青芷青表示,两个孩子内里都想像他,可是象他这样的人,可不是那般好教导的人。

林望舒细细思索一番之后,他觉得唐家很会教导人,而苏丰道是教导出来的人,只怕将来儿子要交到他大舅舅的手里,才不会费了他的天资。

苏青芷微微的笑了起来,她自然是不会提醒林望舒,林广辉相比想像林望舒来,他其实在个性上面更加想像他嫡亲的大舅舅,两人是一样的温良如君子一般的性情沉静。

而林望舒小时候,苏青芷听说过,他自从会走路之后,他就是那种别人家避之不及的麻烦孩子。

林家有些跟苏青芷亲近的堂嫂们,她们都曾笑言过,幸好林望舒年纪大了之后,他喜欢交朋友。

许多时日,他多流连在外面,这样才没有更加多的影响家里的侄子们用心读书。

苏青芷听着林家堂妯娌们的话,再瞧一瞧明氏眼里明显是觉得别人不曾说虚话的样子。

她那时就担心她所生的儿女,将来会不会太过想像他们的父亲喜玩耍结交朋友的性子,她可不会象林家五太夫人那样就能放手由着儿女去折腾。

林静琅出生之后,她的机灵表现,还有她种种让大人们欢喜的表现,有些让苏青芷担心,直到她听了她嫂嫂的一番话后,她渐渐的让苏青芷放开了心怀。

林望舒幼小时在家中得不到足够的关心,他才会努力折腾着,想让大人们多关心他一些,结果大人们的心思各各有去处。

林望舒最终在外面寻到乐趣,以至于多年后,他跟苏青芷提及少年时的事情,说得最多的是与朋友们在一处飞扬青春旧事。

当然这些分析的话,是苏丰道知道自家妹子对外甥们的担心之后,他教妻子寻一个合适的机会来开导苏青芷的话。

苏青芷感动自家嫂子愿意当传话人,也感动兄长在自个杂事繁忙的时候,他还是能注意到她的心事。

苏丰道的妻子一直很羡慕他们兄妹的情意,她一直乐意真心相待苏青芷。

林家的家大业大,林望舒的身上或许是有一些纨绔子弟的气息,可是他的骨子里却有不服输的精神,如她娘家父亲所言,只有这样的人,在官场才能平稳走下去。

第七百四十八章 小娘子

安南城的冬天,来得比安瓮城晚,一场雨后一场晴再来一场小雪,这才慢慢的宣示着冬天的到来。

官街上,孩子们的笑声清脆悦耳,大人们相继也出了院子门。

王夫人瞧着苏青芷的身边,常福依旧相伴左右,她的眉眼间略有些诧异。

王夫人行了过来,在常福去瞧着孩子的时候,她跟苏青芷低声寻问:“我听说常福的亲事定了下来?”

苏青芷欢喜的点了点头,低声跟王夫人说:“男方家人很是欢喜定下这一门亲事,那小子,你也是瞧过的人,是我家琅儿三伯的身边小厮。”

苏青芷是满意常福的这门亲事,那个小厮和他的家人表现出极大的诚意。

他们在安瓮城里主动跟明氏提过亲之后,还特意赶了过来再跟苏青芷提了亲事。

苏青芷见了小厮的娘亲,瞧上去是一个性子明朗的妇人,很是爱笑很是会说话的妇人。

她跟苏青芷表示,她其实早早相中的常福,只不过那时儿子跟着林望景在外面奔忙,她也不敢不问过儿子,就这样直接定下儿子的亲事。

她跟苏青芷表示,她也是一个女人,很是明白不得自家男人欢心的女人,在夫家的日子很是不好过。

苏青芷赞赏她对待儿女亲事的态度,她问过羞红脸的常福之后,自然很快的拍板下来这桩亲事。

当然苏青芷也说明了,等到常福成亲的时候,她会做主把常福的身栔放了出去。

直到这个时候,小厮的父母脸红的表示,其实他们早在家中查看过两人成亲的日子。

今年的喜日不多,这事赶着事也来不及了。

明年春天里的喜日是多了许多,他们等着主子恩赐下喜日子。

有林望景在前面操心,苏青芷自然是不会操心这样的事情。

林望景那边态度鲜明,那就是年后挑选一个春天的日子,由着两人回安瓮城成亲。

常福的亲事决定下来之后,苏青芷自然吩咐厨娘把风声透出去。

官街上有太多关心的常福亲事的人,现在常福亲事定下来之后,想来大家也能安心下来。

王喜儿专程过来打听过消息,她是远远的瞧过小厮的人,她也觉得小厮除去身份之外,其实别的外在条件不比她的弟弟差。

常福自定下亲事之后,也只是羞赫了几天,她便如常起来。

小厮跟林望景住在前面,他和常福有太多机会相见。

年青人热情时如火,苏青芷有些担心会燃烧得太过烈火了一些。

苏青芷不方便跟常福说的话,她如今会跟厨娘提一提。

苏青芷一向是能自个动手的事情,她是轻易不会劳动丫头们来服侍。

这样一来,随着林静琅和林广辉姐弟的年纪增长,两个丫头闲下来的时间就多了起来。

两个丫头是比较知事的人,她们与厨娘关系交好,而厨娘在厨事方面也不担心两个丫头会抢了她的差事,反而因为两个丫头的主动,她还轻松了许多。

厨娘乐意教导两个丫头的厨事,苏青芷自然乐见到她们相处得融洽。

苏青芷和厨娘就着家里的生计,有时候也会多说上一些话,这里无多的闲人,苏青芷又是通道理的人,林宅的生活气氛非常的轻松。

厨娘听苏青芷的提醒之后,再加上常福现在等同她的半个徒弟,她自然对此上心,她悄悄的跟常福说了一些提醒的话。

常福听了厨娘的话,她也主动的表示,绝对会谨守本分。

常福在大宅里生活得久,她太过明白一个不守本分的女子,最终那些下场。

苏青芷听厨娘说了说,又见常福面上那种迷恋神色少了许多,她的心里也放下这份担心。

苏青芷已经去信给明氏,请她再帮着挑选两个忠心能干的人过来。

明氏前两天来信也说了,她已经帮苏青芷相中了三个人,一个就是原来由园的管事,另外两个就是小丫头,正好过来可以跟在她和林静琅的身边。

苏青芷赶紧又去信给明氏,有关林静琅身边的小丫头,她请明氏帮她要仔细的具清楚,最好是丫头的父母为人也要清白规矩。

这个时代,两城之间相隔,有时就有一种天涯海角的感觉。

车马再快,路上泥泞不平路太多,书信总是缓缓而来,拿着手里面,有时信里的消息,已经成了旧闻。

安南城就在安瓮城附近,可是书信依旧来得太慢。

苏青芷悄悄问过林望舒官府传递消息,如果这般的慢,岂不是要耽误许多的大事情。

林望舒瞧着她微微笑了起来,说:“官府自然官府消息的通道,那是比一般人的消息通道来得快速及时。”

苏青芷对此也没有太多的好奇心,林望舒瞧着苏青芷的神色,他在心里微微松了一口气。

他和苏青芷越发的亲近起来,在许多的事情上面,他是不愿意去欺骗苏青芷。

苏青芷是一个不太有好奇心的人,她往往听林望舒提了提之后,她便不会再关注那些事。

林望舒曾好奇的问过她,为何不追问下去。

苏青芷略有些诧异的瞧着他,说:“那些事情,是你们官员的正事。如果是闲事,我问你,你自然会与我说得仔细。

那些我不应该知道的事情,我不知是好事,反而知了,对我没有任何的好处。

指不定在什么时候,还会因此而连累到你和孩子们。

夫君,你做得对,那些我不应该知道的事情,你不用透任何的风声给我听。”

林望舒瞧着苏青芷只觉得她这般的贤惠识大体,反而让他对她在外的行事放心了许多。

苏青芷没有林望舒那么多的想法,她一向认为家里有一个能干又能顾家的人,那是幸福的事情。

如果夫妻两人都很能干,而且都是不肯退让的性子,那家不会成家,只能成为暗斗的战场。

每天都是差不多的事情,苏青芷跟林望舒叹息过,把林望舒惹得笑了起来,说:“我还盼着外面风波少,我们官府日日平静的闲度时光。”

苏青芷故意用一种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眼神瞧着他,林望舒被她惹得笑了起来,说:“你前一天才跟我提过,想这样的日子一直过下去,你今天眼神不对啊,小娘子。”

第七百四十九章 花开

苏青芷是喜欢林望舒在家里时的模样,这样的他,仿佛松下身上所有的包袱。

林望舒跟他提过林望景回去之后,他想要搬家过来小住的事情,给长辈们就这样的磕打下去。

林家大老祖宗跟林望景那话说得很是不好听,直接言明他也太舍不得弟弟了,才会这般紧紧跟着弟弟不脱手。

林望景一个大老爷们的心里,兄弟情是有,可是他更加重要的是想为五房公中多添一些东西,将来分家的时候,至少五房的日子不会过得很是落魄。

再说林望舒这里当官,他所得的月银也只够他一小家人过日子,而且还不是富足的日子。

林望景的心事,只能说给林家五老太爷和林望从听,听得那对父子只觉得有些对不住这个儿子(弟弟)。

只是林家嫡长房不曾分家,他们一样要听从林家大老祖宗的意思,而且林家大老祖宗近年来,大约是年纪已老的原故,他虽说不喜欢儿孙们天天吵闹他,可是一样是舍不得儿子们一个个远行不在眼前。

林家五老太爷只能转头过来劝林望景,让他不如就这样的两地来回奔波。

林望景这一次回来的时候,他与刘氏商量过,刘氏还是乐意跟他一块去安南城,她的心里面一直觉得苏青芷这个弟媳是不会因为林望舒的地位提升而改变态度。

刘氏问了苏青芷的情况,林望景跟她自然是实话实说,平时都是由林望舒来传话,只是事事安排有妥当,他的弟弟和弟媳从来不曾怠慢过他的生活起居。

刘氏的心里是珍惜这样的机会,然而林望景转头过来跟她说因为家中长辈反对无法成行的时候,刘氏的心里面有着深深的失落感。

明氏先前听刘氏提了提,她的心里面就觉得林望景太过心急了一些,她常在内宅里行事,自然是瞧得明白许多大家不曾说出口的事情。

现在老一辈的人,他们的身体都不太好,他们兄弟在一处那是处得比往日还要好太多。

刘氏失望之后,她很自然的寻明氏说了说话,明氏听后跟她笑着说:“小九那是没有办法,一定要带着孩子们跟着舒弟去任上,你这边景弟可以两边来去。

他要是有心想接你去闲居一些日子,等到明年的夏天,你可以过去小住一些日子,到时候,你让侄子们回来住,我这边和他们大哥大嫂可以照顾得了他们。

小九和你一直处得来,她又是一个和气的性子,你到时候直接去她那里住一些日子,你一样可以赏了安南城的风景,又不会与家中儿女分别得太久。”

刘氏轻轻的点头,也只能这样子的想了。

林望景这边也想得通透起来,他想着这样也行,他有机会还可以再走两个地方。

林望景回到安瓮城最大的收获,反而是成全了他身边小厮的亲事。

有关常福的事情,其实一直是五房人心里的操心,现在常福亲事有着落了,明氏妯娌们一个个跟着笑了起来。

自然有关那个小厮的事情,多少还是会传进他们的耳朵。

那个小厮不成气,现在已经到了城外的去看守农庄,听说前不久,他总算同意家里人为他相中的一个丫头,那丫头生得精壮,而且手上力气很大,因些无法做精细的活。

那个消息传到明氏这里来的时候,她很是惊讶不已,有常福在前面,而且那个小厮原本心上的人,就是娇柔的人,他这一次如何会肯应承亲事?

结果传话的人,是一脸莫名笑嘻嘻神色瞧着明氏,惹得明氏只能追着她多问几句话。

那人这才低声跟明氏说:“那小子在外面心情很是不好,他那一天喝得多一些,扯着那个丫头不放松。给那丫头打了之后,他清醒之后去道歉,又给那个丫头训斥了。

那小子家里人听后,就去问了那个丫头的亲事,知道那丫头还不曾定下亲事,这家里人这一次是直接给他定下亲事之后,再去知会那小子,结果那小子这一次没有任何的反对意思。”

明氏听后笑了起来,说:“也算他识趣,他要是再糊涂下去,只怕他家里人也容不下他,总不能因他一人而误了全家人的好差事。”

林家虽说轻易不会赶下人一家人离开,可是那个小厮处事不慎引起的结果也瞧得见,至少主子们是不敢再重用他家的人。

他们一家原本是主子用得上的人,在下人们眼里自然得到敬重,如今他们的情形,却是需要去奉承从前不如他们家的人,想一想,就知他家人对他的恼火程度。

安南城里,林望景在回家之前,他已经把距离官街不远处的院子租了下来,苏青芷麻烦王夫人帮着寻了人赶工修缮起来。

林望舒和苏青芷都不曾想过这事成不了,他们还想着兄嫂来了之后的热闹,结果见到林望景单独来之后,一时之间两人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最最失望的林静琅当着林望景的面就哭了出来,她可是一心一意念着那些待她好的哥哥们和姐姐们会来安南城。

林望景虽说有亲生的儿女,可是他习惯在儿女面前威严的端着,现时与儿女们是敬多过亲。

林静琅自小由林望舒亲近着长大,她天然的不惧怕与长辈们亲近。

林望景在安南城,有时候,苏青芷备好的东西要送往前院,林望舒不在的时候,她通常会让林静琅出面去寻林望景说话。

一来二去,这位当三伯的待这个侄女自然是亲近起来,而林静琅与林望景亲近之后,有时候,也会如待林望舒一样的主动跟林望景抱一抱。

林望景是瞧不得林静琅的哭脸,他赶紧许愿等到明年的时候,他会接了哥哥姐姐们过来陪林静琅玩耍。

林静琅是不知道明年有多远,可是她还是知道至少哥哥们和姐姐们还是会来看她和弟弟的好消息。

小孩子心愿满足之后,她很自然的又笑了起来,她表功劳的跟林望景说:“三伯,我叫母亲在那个院子里种了花,明年,伯母和哥哥姐姐们来了之后,正好可以看见花开。”

第七百五十章 规矩

林望景租用的院子,最后也没有空置下来。

他和两位幕僚商量过后,他们带着身边的人,直接搬了过去居住。

只是因为林望景最初的设想,以至于那个院子里面不曾准备妥当的需用人。

林望景向苏青芷提出要求,要她寻两个妥当的粗妇,用来照顾院子里人的一日三餐,以及他们的起居卫生。

林望景的要求不难,只是那院子里居住的全是男人们,只怕年青一些的妇人,是不会愿意在那样的院子里做活。

那院子里要用粗妇,也只能用年老身体不错的妇人。

这样一来,人选变得有些困难。

年纪老的妇人,一般的情况下,儿孙是不会容许她们再外出做活挣钱照顾家用。

苏青芷思来想去只有跟王夫人去说了说,毕竟她认识的人多一些,门道自然广一些。

王夫人听明白苏青芷的意思,那院子里用的是短时期做活的人,听上去其实条件不错,至少来做活的人,是不用契那种身契给主人家。

只是那一院子里的男人,还是让王夫人听后面上一样带有为难的神色。

王夫人稍稍思考一会后,她跟苏青芷直言说:“那院子里如果有女人在,这事好操办。

现在你说那院子短期内,爷们家的女人都不会来。

那要寻合适年纪的妇人,那这事就不能急,我这边帮你打探一下。”

王夫人寻了两三天后,她向苏青芷表示实在是访不到合适的人选。

而林望景院子里又到了需要用人的时候,苏青芷很是着急,她可以先让自个身边的去帮着做上几天,可是也不能一直如此下去。

苏青芷很是纠结起来,这一日,林望舒回来瞧着她轻皱起来的小眉头,他跟她问了问事情,他问:“三哥可是一定只要粗妇去院子里做活?”

苏青芷轻摇头说:“三哥只是派人跟我说,要两个粗妇去做活。”

林望舒听她的话,他转而瞧着她笑了起来,说:“那个院子里,年青而正经的妇人,为了避嫌也不会进去做活。

能做事的老妇人,放在那里也不是那么好寻。

那你不如去寻一对中年夫妻去那院子里做活,我觉得有心的话,应该没有那么的难寻。”

苏青芷听他的话,她的心里稍稍的安定了下来。

如果实在寻不到合适的粗妇,那只能寻一个会做厨房事情的男人或女人,顺带请他们的伴侣一起入院子做活,这样至少也能起到避嫌的作用。

苏青芷瞧着林望舒满眼的佩服神色,她为人行事太过一根筋,难得林望舒为人行事变通许多,他用话这么一提点,苏青芷也想到用一对中年夫妻的各种方便适用。

苏青芷笑着请林望舒去跟林望景提一提,只要林望景许可,她明天就可以问一问王夫人,有没有可用的人?

林望舒瞧一瞧外面的天色,觉得天色还亮着,他直接抱着林广辉出门,留下一脸不悦神色的林静琅。

苏青芷瞧着她的嘟嘴神色,苏青芷轻轻摸一摸她的头发,笑着说:“琅儿,你留下来陪母亲,你不高兴吗?”

林望舒跟苏青芷提过,随着林静琅的年纪增长,他不能再同从前一样的宠爱她,至少在外面是不能如此的表现。

苏青芷明白林望舒的意思,父母有时太过宠爱一个孩子,其实是误了这个孩子的前程和人生。

林望舒现在家中一样的对待林静琅,只是出门做什么事情,他开始带着林广辉在身边,他说那是他们的长子,他将来要担负起一个家的责任。

苏青芷低头再瞧一瞧林静琅面上的神色,她没有当她是小孩子一样的跟她说:“琅儿,你是女孩子,弟弟是男孩子。”

林静琅嘟嘟着嘴说:“母亲,那我胆子比弟弟大,我在外面可以自个走路,弟弟现在出门还要让人抱。”

苏青芷听着她的话,她轻轻的笑了起来,说:“那你也应该知道,父亲是男人,弟弟将来长大也要成为男人,自然他要多跟父亲在一处。

弟弟要常和我们在一处,他将来要是说话跟母亲一样,你说那行吗?”

林静琅想一想便笑了起来,她笑着说:“母亲,那我不跟弟弟争父亲,我可受不了弟弟长大后跟女子一样,我要弟弟长大以后象父亲。”

苏青芷伸手轻摸一摸她的头,她笑着仰头跟苏青芷说:“母亲,那以后要父亲常带着弟弟吧。”

苏青芷笑着夸赞道:“哟,我家琅儿长大,就是这般的懂事机灵。父亲在家的日子,他一样会教导琅儿读书做人的。”

过了一会,林望舒父子回来,林静琅一脸欢喜神色迎了上去,林望舒略有些诧异的瞧了瞧苏青芷,见到她微微笑着轻点头,他伸手摸一摸林静琅的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