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王家的院子门,傅夫人回头瞧一瞧之后,她跟苏青芷说:“这个喜儿也是聪明人。”

苏青芷微微笑了起来,王夫人当着她们的面,也一再说起来,那朵烂桃花处处不如王喜儿,如果有一处长处,那就是多识了几个字。

第七百九十章 人品

王喜儿又不傻,当婆婆的人这般的明示,她自然会在这方面努力。

王夫人的意思,还是想着儿媳妇借着读书识字的事情,能和儿子多多的亲近。

第二天,王喜儿带着儿女来听课,苏青芷是随意的教导女儿认字,她更加多做的事情,是想培养林静琅宁静的性子。

有那朵烂桃花的事情在前面,只怕这几日有女儿的人家,在家中都会关注自家女儿的教养。

林望舒特别跟苏青芷叮嘱,不求女儿如何的才华出众,他要他的女儿在品性上面让人无可挑剔。

苏青芷考虑到孩子们年纪小的情况下,她每天教得不多,通常也是半个时辰的课。

她知道王喜儿心情不太好,特意在教完认字之后,她留她一起喝一杯养生茶,恰巧对怀孕女人有好处。

王喜儿在孩子们出去玩的时候,她交待长子回去跟王夫人说一声。

她略有些松散的坐在椅子上面,苏青芷瞧着她的神色,要比前一天好了许多。

王喜儿瞧着她,她笑了起来,说:“你可以问我那些事情,你一直不问,我觉得好奇怪。”

苏青芷瞧着她,说:“我其实是不知要问你什么?我问你好不好,好象是一句太过多余的话,谁遇见这样的事情,都会有一种误吞苍蝇的感觉。”

王喜儿听她的话,她大笑起来,她的眼中有泪,她连连点头说:“苏九,你说得对。我以为完美的生活,其实也不过如此。”

苏青芷瞧着她轻叹着说:“这样也好,你可以重新来认识身边人,从此之后,你再也不会象从前那样一直的仰望着他。

你一直抬头仰望着一个人,你从来不会觉得辛苦吗?”

王喜儿叹息着说:“我们回来之后,他一直在书房,他轻易不与母亲和我说话。”

苏青芷瞧着王喜儿面上的神色,问她:“那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你觉得王夫人的行事做得可对?”

王喜儿用力的点头说:“我分得出好歹,母亲这一次的事情,做得实在太对了。

我娘家的人来了,他们说有这样的一个婆婆,他们都不好意思来为我讨公道。

弟媳妇们跟我说,经这一次的事情之后,她们心里也安心下来。男人们纵然日后一样会生起那种心思,可是只要家里的家规在,她们无所畏惧了。”

苏青芷不相信那一家人会这样轻易放弃王家人,然而王喜儿的神色无任何担心的神情。

苏青芷忍不住担心的问了问王喜儿,她很是不屑的跟苏青芷说:“那家人让人试探了好多次,最初的想法,是要我们夫妻和离,来成全一对有情人。

母亲直接请他出来,要他给一个答复选择。他说要妻子和儿女,他说他与那个只是偶尔在学堂里遇见,从来不曾有过私情。

后来那家人让人带信过来,那边愿意为妾,只要跟在他的身边。

母亲一样要他来选择,他说他不纳妾。何况事情闹得这么大了,他不会让一个女人坏了一家人的安宁生活。

母亲大人直接发话说,如果他想要认下这桩事情,那他就净身出户吧。”

有儿子的话在前面垫底,王夫人自然有胆气这般放话出去。

大家都在观望王家的事情,哪怕结局已经摆在面前,大家都想再看一看。

学堂的山长很快的做出决定,烂桃花的父亲,以年纪大体弱劝退。

而王喜儿的夫婿则以静心为理由安排他休长假。

王喜儿的夫婿很快的去学堂辞职,他跟家人说,他想要静心在家一些日子。

王书记官也觉得长子的经历太少,他在这样的年纪经这样的事情,对他是好的打磨。

王书记官寻长子语重心长的谈过心,他以林望舒的行事为实例,跟长子说:“林大人的年纪跟你差不多,然而他的行事却很能服人。

你啊,经事太少。这一次你母亲带着儿媳妇和孩子们一起闹到学堂去,你是觉得他们丢了你的脸面吧?”

王家大少爷轻轻的点头,他觉得母亲和妻子把他的脸面完全踩在地面上。

王书记官瞧着他轻摇头说:“你再经一些事情,你会感谢你的母亲和妻子儿女去这样一趟。

她们舍弃自己的脸面来成全你。

你明明可以早早甩掉那样一个沾手的货,可是你一直优柔寡断,你的心里是享受着有那样的一个妙年女子对你的一往情深吧?”

王书记官瞧着长子羞愧的低下头,他在心里叹息着想,也好,长子胸无大志还能听进去劝说,对他是一件好事。

官街上发生的事情,苏青芷总会跟林望舒说一说。

他听说苏青芷的担心之后,他笑了起来,说:“王书记官在安南城多年,他不会让人轻易拿捏住他家的人。

再说这一桩事情,那一家人不赶紧捂起来,还要张扬出去,那是不想给别的儿女留下活的余地了。”

林望舒笑着跟苏青芷说:“我瞧着王书记官家里都是明白人,这要顺着那个货色和她家不懂事家长的意思,就这样把货色迎了回来,那王家人就别想再象现在这样的过日子。

如果王家是那样的糊涂人家,我也会拦着你跟她们婆媳继续交往下去。你与明白人相处,你活得能明白。你要是与糊涂人相处,时间长了,你再明智也会粘上糊涂的边。”

苏青芷很是无语的瞧着他,他也太会利用时机来顺带教妻了,她直接跟他说:“王夫人那样的人,只怕是年纪大了脑子都糊涂不了。”

林望舒瞧着她,只觉得象妻子这样坚信一个人也是不错。

他想着林望景自从说跟着朋友去南方之后,那是一去就不想回的动静。

安瓮城里的书信到林望舒这里,一个个都在问林望舒,问他,林望景去南方可有大事情要做,大家都可以伸一伸手帮一把。

林望舒受苏青芷的启示,他跟苏青芷说了说,直接就去了前院。

他与家里人一一回信跟人说明,林望景走的时候,他说的是跟朋友们去赏南方的美景。

林望舒是这样的坚信着,至于家里的兄弟们信与不信,那只能看林望景在他们心里的人品了。

第七百九十一章 学习

林望舒和苏青芷的信先后到了安瓮城的林家,他们夫妻不约而同在信里面的咬定事实,林望景是与朋友们去南方赏美景去了。

林家兄弟们是猜疑不断,要说不相信,林望景有时行事也的确是那样随意。

可是他们想一想这一年来林望景的行事,他们又觉得林望景不会是那样一个给美景迷得不归家的人。

刘氏是信了苏青芷的话,她信的是苏菁芷的人品,至于林望景在南方做什么,她的已经看开了。

冬天到的时候,唐家派来的人到了安南城,是两个年青的妇人。

林宅里的人,瞧见两个妇人的时候,面上都微微露出惊讶的神色。

苏青芷是接到唐家大表嫂的书信,言及这一次派来的人,会比较的年青,她们的本事绝对不会弱于老妇人们的能干。

苏青芷的心里有所准备,她瞧着两位二十多岁的妇人,她还是略有些惊讶。

这样年纪的妇人,唐家人一般在这个时候重用她们。

苏青芷还是相信唐家人的眼光,她吩咐管事妇人安排人。

很快,她从管事妇人那里得到消息,两个年青妇人已经年过三十。

管事妇人眼里有着深深的羡慕神色,她也想比实际年纪显得要年青一些。

两个青年妇人因此深受到林宅里女人们的欢迎,而她们的心思明显用在苏青芷和林静琅姐弟身上。

在人后,两位青年妇人跟苏青芷表示,她们能来安南城,凭的是她们的年青,当然更加重要她们的本事也能让主子们放心。

她们来这一趟的目的,就是照顾好苏青芷生产和产后休养,还要顺带帮着照顾一下表小姐和表少爷。

苏青芷则希望她们能顺带调理一下林望舒的身体,两位年青妇人明白苏青芷的意思。

她们两个笑着交了两张单子给苏青芷,她们仔细的跟苏青芷说明,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用那一张的单子。

苏青芷听得明白,再瞧一瞧她们暗示的单子上面的注要之后,她的脸微微红了起来。

她听懂她们的意思,如同这样的药补,一年之内,分四季服用,一年之内,最多四次。

苏青芷历来知道唐家有些药单,是掌握在家中最为忠心下人的手里。

她仔细的瞧着她们,实在瞧不出这两位的来历。

两位年青妇人瞧着她笑了起来,说:“表姑奶奶,我们的母亲从前是老祖宗身边的人,只是她们很年轻的时候,就没有了。

我们过后给老祖宗接到身边来了,然后老祖宗觉得我们两个还行,就安排人教导我们。”

苏青芷明白过来,她笑着跟她们表示,她们在安南城里一样可以自在,有任何的事情,她们提出来,她能做的尽量做到。

两位年青妇人立时表示,目前最为最要的事情,她们要照顾好苏青芷。

自两位年青妇人来了之后,厨娘轻松了许多,她们直接指导厨娘煮食。

两位年青妇人也用秘法护理苏青芷的身体,有了林静琅和林广辉在前面的例子,苏青芷很是放心的由着她们照顾。

苏青芷接连生产之后,她的身体肤质一直保养得很好,就是唐家派人来妇人的功劳。

唐家的夫人们年纪瞧上去都比同年纪的人要显得年青几岁,就是唐氏经过那么多的事情,她和苏家二太夫人在一起的时候,还是能显得出苏家二太夫人苍老得太快了。

苏家长房和苏家二房之间的关系很是纠结,苏家二太夫人如今是绝对不会来苏家老宅,她不想面对长房和嫡小房的人。

然而苏家二老太爷和儿子们则是常出入苏家老宅,瞧上去,两房关系还是如从前一样的亲近。

赵氏在信里跟苏青芷表示过,她会尽好长嫂的责任。

至于长辈们之间的事情,那是上一辈的纠结,唐氏尚且不计较,她自然不会多寻思。

林宅来了两位年青妇人,管事妇人面对好奇关心的人,她一律笑着实话实答,那是女主子舅家送来照顾苏青芷生产的人。

王夫人听到消息后,她赶过来问苏青芷先前联络好的稳婆,可是要去跟人说一声,已经不需要了。

苏青芷听她的话后,连忙摇头说:“已经定下来的人,我自然是要用。”

王夫人用怀疑的眼神瞧着她,问:“你舅家已经给你派来了照顾你生产的人,你还用得着另外请稳婆吗?

苏九,虽说人是我介绍给你的,你家里送来了合适的人,你不用顾及我的面子。那事情,我帮你去跟稳婆说一声,只是定银是要不回来了。”

苏青芷笑瞧着王夫人,她跟她说了说两位年青妇人过来的用意,她直说,她生产是需要稳婆。

王夫人是一脸茫然神色瞧着苏青芷,她说的话,她好象听懂了,然而又好象不太懂。

她懂得是稳婆不用退,苏青芷还是需要稳婆来为她接生。她不懂的是已经有了照顾生产的人,为何还要多请稳婆过来。

王夫人到底是经事的人,她想着这大约是大户人家的规矩吧,她这样的小户人家有这个机会在一旁瞧一瞧,也许能学到一些东西。

王夫人回去之后跟王书记官说了她在林宅的见闻,王书记官听后笑了起来,他笑着说:“那两位妇人大约是林夫人舅家送来为她调养生产前后身体的人。”

王夫人大约是明白了王书记官的意思,王夫人其实瞧得明白,林宅里的人,都是相当忠心苏青芷的人。

她叹息道:“老爷英明,还好我们家清静。”

王书房官瞧着她笑了起来,说:“你有机会让大儿媳妇过去学一学,一定能学到一些皮毛。大户人家自有一套调养的方法,应该是利于子孙传承。”

王夫人瞧着王书记官说:“我听林夫人说了,也不见得有多么的能生。”

王书记官笑瞧着她,说:“那些人家里面有妾室,男人的心思用在妾室上面,为妻的人,如何容得了,自然会暗争不休,损及子孙传承。”

王夫人轻叹几声之后,她一下子想起长子的事情,她是不后悔当日的行事,可是她却不想长子就此熄了上进养家的心思。

第七百九十二章 养生汤

王书记官听见妻子的叹息,他只觉得妇道人家的心思太过细碎了,他已经宽抚了她好几次,可是她还是担忧长子迈不过这道坎。

王夫人与王书记官说过话之后,她的心里舒服了一些,她瞧着王书记官那万事不存心的神态,她颇有些羡慕。

冬天里雪接连下过几场之后,林望舒吩咐人注意巡查危房。

林宅屋顶的雪,总是会让人清理一些。

当然在下雪前,林望舒已经安排人仔细的修整过林宅各处的屋顶。

那些天里,官街各处听得见匠工们的声音,他们用他们特有的号子吆喝着。

初初时,他们的声音不大,过后,见到无人训斥之后,他们的声音便不由自主的大了起来。

林静琅和林广辉姐弟听了之后,姐弟两人跟着他们吆喝起来,引得匠人们特别的欢喜。

林望舒和苏青芷都不曾指责姐弟两人的行事,他们觉得两个孩子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再说他们夫妻在年少的时候,也不是那种特别守规矩的人。

管事妇人惊讶之后,她自然也不会多言,因为两个小主子的年纪实在不大,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好奇喜欢学旁人行事的年纪。

官街上的孩子们,在这几日里,也学会跟着匠人们吆喝着。

王喜儿颇有些担心的跟苏青芷说:“你说孩子们将来会不会因此不上进好学?”

苏青芷的心里面还是佩服匠人们精湛的技艺,她认为这是一群聪明人。

可是如苏丰道所言,她一个女子是绝对不能对外人说这种的评价。

她面对王喜儿的担心,她笑着说:“这些匠人的技艺是一辈传一辈,我们的孩子们只不过是一时的好奇,等到再大一些,他们就不会有这份好奇心。”

他们这样的人家,是没有那种氛围,自然孩子们轻易是不会移了性情。

王喜儿对夫婿离了学堂在家里歇着的事情,她的态度很是坦然。

她跟苏青芷说:“我娘家兄弟悄悄跟我说,他就是在那个学堂当夫子,只怕也是教不下去了。

那位老夫子一家人走了,可是留下来的夫子们,总是待那位老夫子会有几分交情在。

这事情,最后谁都没有落到好处。我和他,经这一事之后,我再也没有往日那般的相信他。

而他待我,只怕在心里面也生了那么一些。”

苏青芷笑瞧着她,说:“不怕,时日长一些,他总会明白你是什么样的人。”

王喜儿轻叹说:“以前的时候,我常听人说世上难得有几对真正恩爱的夫妻。

我嫁给他之后,我觉得那话太不可信了。那时候,我认为世上恩爱夫妻多着呢,我和他就是当中的一对。

现在我信了,他面上待我渐渐如往日,可是我心里面明白,还是有所不同。”

男女之间的情意,几时起几时无,实在是世上最难解的谜。

王喜儿如今提及自家夫婿的时候,又不再是那种两眼晶晶亮的样子,她的心里面其实待夫婿一样的是生了一些,只是她从心底里不愿意去承认这个现实。

这个时代的夫妻,大部分是自结发这一日起,就会注定一生的不离不弃。

王喜儿夫婿那桩未曾开始的桃花事件,其实时日久了,对他们夫妻关系还有促进的作用。

人总不能一直活在虚幻当中,人总要接受身边人总有不如意的地方。

苏青芷觉得她就渐渐的接受了林望舒性格里略略有些不太好的地方,当然她更加多的是感受到林望舒性格里面最为开明的一面。

林望舒也不得不接受苏青芷在越亲近的人面前,那种越发任性无理的一面。

在婚姻里面,苏青芷觉得能让人一个真正的长大,学习去面对周边的环境。

在儿女的面前,她学习为人母之外,她其实是有一种重回童年的感觉。

孩子们的天真烂漫,孩子们的纯真无邪,让她重新感受了世间的各种各样的美与新奇。

孩子们眼中的世间,是各有各的美,一片枯叶,在他们的眼里都能瞧出几分美姿态。

苏青芷面对林静琅姐弟的细心态度,让两位青年妇人很是敬重她,觉得表姑奶奶的心地果然如传言中那般的纯善。

王喜儿还是照在来旁听苏青芷教导林静琅认字,她比往日听得还要仔细了许多。

因为苏青芷跟她说过,许多的聪明都可以向书中去请教。

王喜儿的心里有些事情,她无法跟任何说,她想着她识字多了之后,她可以去书中去求得一个答案。

苏青芷无心去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是如果这个人自个有心去改变现状,那她是一种不反对不支持的态度。

毕竟女人自嫁人之后,她就不再单单是她自己,她的身上有夫家的关注,自然不能再轻松自由任性无所顾及的随意行事。

两位年青妇人在安南城一些日子之后,自然听管事妇人和厨娘提过王家的事,她们在心里面是偏向王喜儿。

苏青芷经两位青年妇人的仔细照顾,她还是能够感觉到身上变化。

她的肤质滑腻许多,她的面色也显得细腻起来,她的容貌在镜中瞧着也显得有几分生嫩。

林望舒瞧着她,心里便有了内疚的感觉,她跟他来到安南城之后,一直以来,苏青芷的气色都没有现在这般的好。

现在她舅家来的两个妇人,在安南城才短短的住上几日,苏青芷的气色便如此好,她这是想家的心思得到了缓解。

林望舒跟苏青芷表达了心意,她听后笑了起来,她自然不会跟他去说两位妇人在她身体上面的费心周全行事。

她只是笑着说:“我舅母们带来的美食,我吃得欢喜。她们来了之后,又煮了好几次美味,我用得也高兴,”

林望舒是认同苏青芷的话,唐家之前派来的老妇人打点苏青芷,林望舒感受没有现在这样的深。

他这一年在外面风风雨雨,到底是有些伤了身子骨,虽说苏青芷是用心帮着他调理,他自个也看了几本医书,都不如两个妇人来之后,她们专门煮的汤水有用。

林望舒跟苏青芷提了提汤水的功能,苏青芷转头去问了两位青年妇人,她们听后笑了起来,直接把菜单抄给苏青芷,还跟她说,冬日里,男女都可以多喝一喝这样养生汤。

第七百九十三章 养

苏青芷过后把单子交给林望舒看,他看后笑着说,内里还有别的添加中药吧。

苏青芷瞧着他,冲着他竖起拇指,内里的确有别的东西,只是那添加之药,却是不能随便用,所以两位妇人没有写上去。

两位青年妇人来了之后,苏青芷慢慢的了解到,她们年少的时候,曾经在唐家亲近的医家里生活了好几年,跟着医家的人学了一些本事。

当然医家的本事也不是随意开放的由人去学,她们只能学到内里一些的枝叶,就是这样也是医家人觉得她们两人心善,将来不怕她们会做错事的情况下,指点了一下有关身体的调理方面的事情。

苏青芷透过她们,能够体会一个大家庭里当家人的不容易,也更加能够感受到舅家人一直待她的好。

有些的感受,苏青芷是无法分享给林望舒知晓。男人们的心思和女人们的心思,在有些时候,总是会差上那么一些,她要是在林望舒面前为舅家说好话,只怕他还会多想事。

两个青年妇人为林望舒煮养生汤的时候,她们也是仔细的观过林望舒的面色,才会往汤里添加了一些对他有用的药材。

这些事情,两位青年妇人不曾隐瞒过苏青芷,她们在林宅时日久了,也瞧得出,苏青芷不是那种为难人的主子。

苏青芷果然如她们所想,她不曾追问她们添加的是什么药材。

林望舒审视单子,他深深的瞧着苏青芷,说:“芷儿,你是不是私下里求了她们帮我调理身体?”

苏青芷赶紧摇头说:“我不曾求她们什么,我只是跟她们说,夫君在安南城里当差风雨无阻,请她们有机会时为你看一看适用什么汤水。

她们当时都不曾说话,我以为那事就过了。后来她们为你准备了汤水,我也觉得有些惊讶又感动。”

林望舒听她的话,他的心里隐隐的明白,大约是那两位青年女人瞧明白了苏青芷的为人。

她们就是为他准备了有用的汤水,他喝了有用之后,苏青芷也不会一味的追究内里所有。

林望舒觉得苏青芷就是一个珍宝,她总是在不经意当中让他瞧见人性里美好的一面。

当然他一样很是感恩的唐家人,他明白唐家爱屋及乌的心思。

他跟苏青芷说:“芷儿,你相信我,我会待你一直的好下去,我也不会让你舅家人对我失望。”

苏青芷听他的话,她瞧着他笑了起来,故意双手叉着腰,仰着头跟他说:“舒哥儿啊,那你要记得你的话,你要真心实意的待我好,那种假心假意,我可是用不着的。”

苏青芷这种娇蛮的姿态,让林望舒瞧得笑了起来,当然也一下子冲淡了两人之间那种慎重的气氛。

林望舒笑着摇头跟苏青芷说:“你啊,你不是那种人,你装得不象。”

苏青芷扶着肚子,她笑眯眯的瞧着林望舒,故意拉长声音说:“夫君啊,等到孩子生下来之后,我有空的时候,就去街上多转一转,顺带跟人多学一学,下一次,一定能装得想像一些。”

林望舒伸手轻捏一下她的鼻子,笑着说:“越装会越不象,好了,你刚刚那样已经很象了,以后就不用再去学了。”

他们夫妻说着话,林望舒有一种岁月无限好的感觉,他现在越发的明白,为什么英雄会为美人折腰了。

冬天里,雪花飘的日子里,管事妇人男人很是忙碌,几乎林宅里内外杂事,他都能伸上手。

林望舒夫妻越用他,越能明白明氏把管事夫妻派给他们的深远用意。

林望舒很是庆幸苏青芷的大气,在管事夫妻来了之后,她依着旧例给他们夫妻月银。

苏青芷自然也诧异过,管事妇人男人的月银比管事妇人还稍稍多了一两,然而她是相信明氏眼光的人。

苏青芷觉得管事妇人的男人一定担得起这样的月银,果然随后的一些事情,让她感觉到管事妇人男人的本事。

林宅里地暖,在管事妇人夫妻没有来之前,去年的冬天里,自然是请了专门人,每天来瞧一瞧。

而今年有管事妇人的男人之后,他很是自然的跟着人瞧过之后,他就跟林望舒提出来,日后这样的事情,由他来照应,他先前在大宅里就做过这样的活计。

苏青芷很是用心的想在安南城里寻找到合适的奶母,可惜一直寻不到合适的人选,她都想地将就的时候,王夫人的话引起了她的另外想法。

王夫人说,她的儿媳妇怀孕后期,她跟城外奶场联系了一头奶牛,直接把奶牛牵回家来用了一年。

苏青芷把王夫人的话跟两位青年妇人提了提,她们两人很是赞同的点了点头,只是她们要去城外奶场看一看奶牛,还有这个家里将来谁能够来日日挤奶。

管事妇人一下子跟着愣住了,这可是技术活,而林宅里现在是无闲人。

管事妇人男人听说后,他主动表示,说他可以去试一试。

两位青年妇人和管事妇人夫妻去了城外奶场,他们跟林望舒夫妻提了提有关奶牛的事情。

苏青芷听说管事妇人男人在奶场里面当时就学会了挤奶之后,她跟林望舒说:“舒哥儿,我们家也定一头奶牛回来吧。”

林望舒多少明白苏青芷在这方面的谨慎和小心思,他还是寻王书记官仔细打听情况之后,他认可下来。

管事妇人的男人出面去奶场定下奶牛,等到苏青芷生产的时候,只要林宅知会过,奶场那边就会立时送奶牛过来。

奶场的人,还特意过来瞧了瞧后院里准备给奶牛住的棚子,他们顺带指点了漏点。‘

在生产前,事事准备得差不多,苏青芷的心里安稳下来。

王喜儿现在常过来陪她说话,而林静琅姐弟也常去王家玩耍。

王喜儿的夫婿也没有就这样的歇在家里,他在家里给孩子们启蒙讲课,林静琅姐弟有时遇上了,也会跟着上课。

王喜儿的面上神色明显要好了许多,她悄悄跟苏青芷说:“父亲说,在安南城里,我家夫婿这样的情况,哪怕大家知道他无辜,这一时大约也是难寻到合适的学堂当夫子。

家里的意思,那就是先在家的附近租一处小院子,自家开一个私塾收学生教导,顺带也能养一养家。”

第七百九十四章 误导

在林望舒扶着苏青芷在屋檐下漫步的时候,苏青芷还是提了提王喜儿夫婿想要开私塾学堂的事。

林望舒面上无任何意外的神色,苏青芷略有些奇异的捏一下他的手心。

林望舒反手握紧她,他笑着说:“他的父亲已经跟大家提了提那事情,大家也觉得是一个好的想法。

安南城里各学堂山长,只要知道王大少爷无事也能招桃花的本事,是无人敢收他为夫子。”

每一间学堂里都有年纪大的夫子,他们家一样有女儿,谁都怕自家会出那样的一朵勇敢烂桃花。

这种防不胜防的事情,自然是要从源头上去灭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