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儿,你去找鹏哥儿,让他别捣乱。”老爷子看向了长孙,他又看看老三,“做事一味的退让不好。”

“是!”蔡关起身面无表情的站起。

“爷爷,鹏表弟根本不是为了我好不好,他是为了那个小铁匠。凭什么让我背锅?”蔡文则拉着老太太撒起娇来,“鹏表弟这回真是被他害死了。”

“什么铁匠?”老太太糊涂了,轻轻的拉着蔡文,眼睛却看向了蔡关。

“就是大堂兄县里的案首,出身匠户。奶奶,那个小铁匠长得跟个碳一样,性子也不好,为了祖父收养儿子家的姐姐,差点丢了功名。堂哥,听说您还为了他去跟顺天府打招呼了?”

“我又不知道你今年参考,你也是,家里不是没有监生的名额,好好的认真读几年书不好吗?”蔡关还是淡淡的,态度就跟对所有人一样。

“鹏儿跟铁匠是怎么回事?”老太太就一个女儿,自然就一个外孙了,她自是心疼外孙的。自己的宝贝外孙,跟着一个小铁匠玩,也不知道会不会学坏。

“没什么关系,您别听文哥儿的,辛鲲是孙儿的学生,除了不会写诗,其它的可以说是天纵英才。孙儿这回在府河没背锅,可全赖他的奇思妙想。”蔡关对老爷子拱了一下手,假笑了一下。回头看了蔡文一眼,“祖父,让文哥儿这回参考真的鲁莽了。辛鲲在县试时,皇上、牛阁老可都是指名要看他的原卷的。他的案首可不是孙儿给的,孙儿不得不给。孙儿是跟府台大人打招呼,不是想保辛鲲,而是不想他倒霉,乱做事,影响官声。”

“所以现在你让文儿避其锋芒?”老爷子宦海沉浮多年,他只是这些年有点顺了,有点忘乎所以。

“那到不用,不过,还是别张扬了。”蔡关头一低,态度柔顺,“孙儿也会跟怒飞说,让他别没事找事。”

第一二一章 卷子里的乾坤

第一更

蔡家焦头烂额时,辛鲲却一点也不知道。她十分平顺的考完了前两场,当然,她不知道的是,她的卷子也都第一时间放到了少帝、牛阁老、蔡阁老三人的手上。他们就在顺天府贡院里头,这样才能第一时间看到辛鲲的卷子。

蔡阁老是听他们说时,特意跟着来的。他一直没有在意一个小铁匠的,而辛鲲给郭鹏打兵器的事,少帝知道,但其它人却不知道,大家现在只知道辛鲲是蔡关的学生罢了。

蔡阁老对于学生这种事,虽说很在意,但学生跟孙子比,当然孙子更靠得住。更何况,蔡关在县里教了一堆学生,只要一个跑出来了,牺牲一两个根本不算什么。

他被蔡关点了一下,差点叫蔡文退出了。不过事后又想想看,若是为了辛鲲,自己退出,他也觉得没什么面子。

现在听少帝和牛阁老要来看卷子,也知道,他们是为了辛鲲了,心里暗暗地松了一口气。自己果然老糊涂了!

“看来这回案首又逃不掉了。”牛阁老看完了卷子,长叹了一声。

“府试是没诗词的,只要没有诗词,他想拿案首原本就不是什么问题。”少帝看了一眼,两场卷子他们都看了,终于第一时间看了原稿,那漂亮的手书,再看一眼那简洁有力的对答,轻轻的点点头。

少帝看过他六场赛试了。除了写诗,辛鲲的文章都是这样,简洁有力,用据精典。

少帝是很年轻,但他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他不喜欢华丽的辞藻堆砌,他想找一群志同道合做实事的人,一起想推开这些老朽们。而辛鲲的文章,还有他做的事,少帝都一直在看。他真的觉得,辛鲲是自己要找的那个人。

牛阁老是贫民出身,他也喜欢这种朴实的文章,一看就知道,辛鲲是从底层爬出来的。他对这样的学子一向很关照的,自不会跟少帝对着干。

终于卷子传到了蔡阁老的面前,蔡阁老也是家学渊源,也是读书破万卷的。现在看看辛鲲的文章,下意识的就和自己孙子比了起来。

辛鲲的文风不是蔡阁老喜欢的,他生在富贵窝,一生都没吃过什么苦,他喜欢风流倜傥的才子风范。蔡文就是这种文风,处处都透着雍容大气。

但他来回读三次辛鲲的文章,他只能轻轻的叹息了一声。

“怎么,不喜欢?”牛阁老虽说不喜欢蔡阁老,但面子情却还是能顾下来的。看到蔡阁老这样,不禁开口问道。

“是啊,这种文风,我真不太喜欢。不过,这小子竟然把这么平实的想法,写得这么顺畅。年兄是知道的,老夫极不喜欢那种穷酸晦涩之气,这个小子,虽说出身不佳,但想法正面,倒是可造之才。”

“有意思!”少帝的眉头一挑,拿起又看了看,他读书可不如蔡阁老和牛阁老,他是喜欢这种平实的作风,但是现在听老爷子这么说了,再看一次。果然老爷子是人精,辛鲲的平实文风竟然一点也没穷酸之气,他充满了平和、淡然的心态,“所以出身是骗不了人的,他虽说出身不显,但跟真正的贫寒子弟又有所不同,他读书心态与他们不同,写出的文章自然也就不同了。”

“他一点也不平和,您是没看到他红着脸对吴家两口子的样子,小孩子还是挺冲动的,差点着了人家的道。”牛阁老笑了一下,他不喜欢蔡阁老没事拿穷酸气出来说事,他就是三级赤贫出身,他一点也不觉得自己的文章有什么穷酸之气。

而辛鲲给他印象深刻的,开始是用糜子代替麦子,解决了今年北方大旱的问题。至于说好不好吃,他不管的。他是穷人,他比任何人都知道,好不好吃是吃饱了撑的人想的问题,对广大老百姓来说,能吃上饭就是好事。

所以他听说辛鲲会参加县试,他是主动要求看卷的。他想知道这个务实的少年是不是真的是可造之才。

当然看了他的文章,老爷子是感动的,所以,这个少年除了务实,本人也是精于读书的。这真是天赐英才了!

当然,对牛老爷子来说,他对辛鲲最有好感的就是在吴家的评理这件事。他那天去吴家铺子真是偶然,那天休沐,他就出门找那街边的小铺刮脸,顺便听听市井民生。原本说好,刮完脸就回家吃饭的,结果聊开心了,又看书铺里进了新书,一耽误,他也就算了。随便进了一家看着还干净的小饭馆,就打算吃碗面就回家的。

这一切都是极偶然的,而吴家的饭馆他都是第一次去,若是连他自己都想不到的事,人家怎么想得到,所以他是坚信,他看到的,就是最真实的辛鲲。一个爱护家人,但也有自己操守的年轻人。当然,还是冲动了,但这正是可贵之处,若是处处周全,牛阁老也不会欣赏他了。

现在说他的文章没有穷酸之气,他正好觉得这是浩然正气。光明正大有什么不好?蔡阁老这是想说,辛家虽无身份,但财大气粗吗?辛家再财大气粗有江南盐商,北边药商更加财大气粗有?所以啊!一个开着小小铁匠铺子,靠打菜刀出身的小康之家,至于如此吗?

“听说蔡文也来考了,把蔡文的卷子找出来。”少帝不想跟两位阁老站队,他能说,他对这两位阁老都不感冒吗?

府尹老实的把蔡文的卷子拿了出来,双手递到了少帝面前。

少帝看乐了,一看就是正经的官N代写出的文章,各种的花团锦簇,重点是,还真的言之有物。

蔡文从小长在蔡阁老膝下,而蔡阁老是那喜欢跟子孙说朝政的老头,他相信言传不如身教。所以他的儿孙们从小都是精于朝中的算计的。

所以蔡文针对时事,他是有自己看法的。不过,他的看法,只能算是中庸,既没有偏向蔡阁老,也没明显的偏向少帝的方针。所以看上去,他是很有想法的,但是细读,其实他啥也没说。

第一二二章 未比先输(498加)

第二更

少帝不会告诉任何人,他从来挑选的不是文章的风格,而是他们所表达的思想。比如说辛鲲一路走来的思想就很一致。凡事要先做再说,光想没有用,先做。若是觉得不对,在前进的路上,慢慢的调整方向,一直到适合为止。

辛鲲认为,世间事与打铁一样,可以先做好准备,比如准备好钢材、准备好图纸、木炭。但是这样就能打出一把好菜刀吗?不是!一把好菜刀打造成功,最重要的是火候与最后的淬火。若是火候不对,或者最后淬火的时机不对,甚至于淬火所用的药水缺一点,那么之前的准备就会功亏一篑。那么什么更重要?当然是工匠把把握火候的技巧与决断之力。

所以朝政也是这样,皇帝与大臣就是把握火候的工匠,而天下事就是那炉待打之刀。想要不出废品,就得匠工专心以待,随时调控。当然,出了废品也没什么,只要知道错在哪,然后废品不见得不能成事。

辛鲲的意思也都表现在他对作坊的把控上,比如说,他们家现在打刀的铁都是废铁废铁钢。市井里不要的废旧金属,都能送到辛家的作坊来换钱,他们有一个专门的收集铺子,按斤两收购。明码实价,童叟无欺。

这个朝廷是并不禁止的,因为民间原本就有很多这样的铺子,循环使用也是朝廷所希望的。但是,辛家这么做,转头就百倍的利润,这个少帝就有些不开心了。倒是偷偷的跟心腹们研究了一下,突然发现,辛鲲做的是合理合法的,朝廷还真的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总不能因为他们家的手艺好而处罚他们吧?别家也有这么干的,但是因为手艺没他们好,于是只能干瞪眼。

少帝这就明白了,辛鲲的想法就是这样,把国家当成他们的铁匠铺子,想要铺子生意好,不断的调整自身的能力之外,还要懂得不断的找出新的方法来让铺子更加兴旺发达。

这一观点也体现在北方大旱这件事上,当所有人都在想怎么救灾时,他想的是,为什么不换个东西种?这样,他还从从容容的把他们家的地好好的修整了一下,他家种的糜子比人家多两三成。

这才是少帝所欣赏的,因为辛鲲的观点无一不在现实之中得到了印证,他就是这么干的,而且还干成了。这跟蔡文那种二世祖怎么比?他懂什么叫糜子,什么叫小米吗?

“蔡文与蔡关比,好像更加才气纵横一些。”牛阁老接过少帝递过来的卷子,瞟了一眼,转向了蔡阁老。

“年少无知,被老夫宠坏了,没有关儿踏实。”蔡阁老笑了一下,但内心有点不悦,刚少帝只是看了一眼,只是笑了笑,却并没有任何的评语。

就算这只是一个府试,但对蔡文来说,也是重要的,老三庶出,分家时,他能分到多少东西,老爷子心里有数得很。老三老实,一直被老大、老二欺压,家产没指望,爵位、官位也没指望,他不过是想用偏爱小孙子为三房争一席之地罢了。结果,蔡关虽说没明说,却也说他这回做错了。让蔡文,甚至于蔡家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之上。

“这回蔡关倒是慧眼识才了。辛鲲这小子懒得很,若不是关哥儿强逼,这小子就在家里闷声发大财了。回头朕要好好赏他!”少帝哈哈大笑起来。

牛阁老也笑了一下,但并没附和,轻飘飘的把卷子还给了顺天府。

蔡阁老也笑了一下,“唉,原本我们这样的人家,就不该跟寒门子弟争这一席之地。关儿也让文儿去国子监读几年书,多几分历练。不过文儿向来是以关儿为榜样的,定要考来试试。老臣也是想着让他磨磨性子,等着过了院试,就让他去国子监了。”

牛阁老脸抽了一下,他也是寒门子弟,蔡阁老这是啥意思?他们这样的人家,用不着挡了他们这些人的晋身之阶,他一个庶孙也能进国子监,有监生之资格,三年后就能直接参加会试,谁还能不给蔡文一个进士资格不成。

“好了,卷子也看了,回宫吧!”少帝就当自己啥也没听见。这两位阁老,原本就是这么打闹习惯了。而他是乐见其成的,比如说刚刚他就特意夸了蔡关,而不提蔡文,以蔡阁老那性子,回去定是要跟人别着来的。蔡关只怕要受点气,说不得,蔡尚书都得跟着倒霉。这种偏心的老头,果然就是败家的根本啊!他很期待啊!

蔡阁老回家,直接就去了蔡文的院子。蔡文在自己院里读书,青色的府绸长衫,一只青玉的簪子简单的插在头上,看着就是个标准的风雅少年郎。

蔡文看到祖父归来,忙起身。

“祖父!”

“怎么才回来也不歇歇?”

“孙儿在想自己今天的文章,祖父今儿倒是回来得早。”蔡文在老爷子的面前向来乖巧,自己亲自倒了一些温茶,双手捧到了祖父的面前。

“嗯,你觉得你这两天考得怎么样?”老爷子总不能说,这两天的卷子我们都看过了,虽说还有一场,你都不用考了吧?

“还不是那样,读书于孙儿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蔡文这方面倒是挺自信,他生长在这个家族里,就算身份上比不上两位堂兄,但老爷子觉得自己是福星,他从小也没受过什么苦,那种傲气真是长在骨子里。

“那行了,我就来问问,你好好歇一下,后天要关进去,可有得受了。”老爷子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

蔡阁老很清楚,若是此时说,让他考完院试,就不要再考的话,只怕心高气傲的孙子会受不了,但是,现在摆明了,让他考下去,就是浪费时间,回头就成了别人的垫脚石,他真的不忍心。

而此时蔡关正在辛家,让辛鲲把他两场的卷子默写出来,他好看。他就算是阁老之孙,现在的翰林,不过,他也才六品,而他已经算是升官很快的了,但想跟少帝他们一样,就是贡院里等着卷子,他还真的做不到,于是只能过来逼辛鲲了。

第一二三章 扔他下河

第三更

“你有多喜欢打铁啊?又是打铁。你除了打铁,你会写点别的吗?”蔡关又跳脚了,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打铁的,这会还写!

“表哥,鲲弟本来就是打铁的啊。”郭鹏穿着军装歪在辛鲲的躺椅上,慢慢悠悠的说道。

“你怎么穿成这样?”蔡关一回头,看郭鹏那样,他就郁闷了,这是啥人啊?还把刀放在茶几上,真是有辱斯文。

“我和鲲弟一块回来的,不穿成这样,穿成啥样?”郭鹏打了一个哈欠。

“你不是巡检官吗?怎么能跟她一起回来?”蔡关又无语了。

“你也说了我是官,收尾的事,我能做?”郭鹏百般无奈的在躺椅上扭着,“唉,好无聊,鲲弟,你要记得哦,我为了你做这么无聊的事。”

“你为了鲲哥儿,为什么外头传的是你是为了蔡文?老爷子最近很生你的气!”

“我还生他的气呢!那个蔡文进了考场都没跟我打招呼,就好像不认识我一样。想想小时候还逼我叫他表哥,还推我进池塘,我会为他穿这么难看?”郭鹏哼哼着。

“他为什么推你进池塘?”辛鲲本来是随意听的,不过听到这儿,她的脸上就收回了笑容,郭鹏小时也是习武的,能被一个蔡文推进池塘,那说明什么?一定是趁他不备时。应该那时还小,郭鹏习武并不到家,不然,就算现在,人家推自己,自己也会下意识的闪避。她从来就不信什么小时候不懂事的说法。

“小时不懂事,蔡文比怒飞大几天,所以非要怒飞叫他哥哥,怒飞长得比蔡文高,自是不肯的,于是两人在后花园时玩时,怒飞就掉到池塘去了。怒飞说是蔡文给推的,不过那时蔡文还小,哪有那个力气。你别听他的!”蔡关不在意的摇摇手。

“大人,您现在也是当过县太爷的人,现在回头再想一下这事,您还觉得小王爷在撒谎吗?”辛鲲不干了,脸黑黑的看着蔡关。她可是在现代看过不少熊孩子的视频,这些孩子,全都有熊家长,不知道善恶,然后长大了,成了熊大人,也许长得人模狗样,但一个个的都三观不正,觉得世界就该围着他们转。

蔡关一怔,多少年前的事,现在提这个没意思。可一张嘴,看看辛鲲的眼神,也就明白,有些事,对自己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对郭鹏来说,却是大事。

“不说小王爷身边多少人,就算蔡文身边,还有蔡府里,应该也是里三层,外三层的下人吧?小王爷怎么就那么巧,摔下去时,身边一个人都没有,让他说什么都没人信?你是怎么得救的?”辛鲲说完了立刻问向了郭鹏,虽说他啥也不知道,但光从听来的这点,也是疑点重重。

“蔡文跑到前堂说怒飞掉池塘了,于是大家忙去救,还好怒飞会游水,自己爬了回来。他说蔡文推他。不过是过年时,天寒地冻的,大家也就没时间多想,姑母就带着怒飞回去了。这事也就不了了之。”蔡关自己说完,眉头都皱了起来。是啊,当初觉得没什么,但是回过头来一想,真的,处处不对劲。

“大人,您还觉得没问题?”辛鲲看着蔡关,她知道他想到了什么,只是,看他的表情也知道,这位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再做什么。小孩子时发生的事,过了这么多年还要报复,传出去,丢脸的不是蔡文,而是郭鹏。

“过了这么多年,再提,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以后远着就是了。”果然,蔡关轻叹了一声,轻轻的劝慰道。

蔡关也不喜欢蔡文,不过,他从小专注读书,根本不会跟他们一起玩,他是长子嫡孙,他就是这家里第三代的领军人物,所以他可以瞧不上蔡文,但他会从大局想这件事。

辛鲲为郭鹏小时候的事报复蔡文,传出去,对蔡文没什么,但对郭鹏对辛鲲却不同,大家只会觉得他们小心眼。郭鹏无所谓,他是小王爷,但辛鲲一个新秀才,怎么斗得过蔡文背后的蔡家。

“那真不好意思,我就是小心眼,心眼还不是一般二般的小。”辛鲲对蔡关假笑了一下,伸了一个手指比了一下。表明,她真的心眼极小。

“你总不会叫蔡文出来,然后把他扔进池塘吧?”蔡关真的歪着脑袋,想想他一惯做的事,有点无语的说道。

“这个主意不错,考完院式,我就这么干。”辛鲲笑着点头。

“所以你想说什么,谁得罪了你或者你身边的人,你就要马上报回来?你知不知道,报复的方法有很多,人家推了怒飞,你再推回来,这种方法很蠢,而且没效果?”

郭鹏无语了,瞪着自己的得意门生,这种蠢法子,上回对吴家的事也是,他以为他聪明吗?他真的能算是自己的爱徒?做这种傻事,吃力不讨好,只为了出一口气。

“说得对啊,当年令弟不管几岁,在寒冬腊月里把另一个只有几岁小孩子推进池塘。您觉得若是落水的那个是您的弟弟,能活着的可能性有多大?这个大个子可是从小习武,又会游水。对了,你会游水这事,谁知道。那时,那个小子是不是不知道你会游水,然后其实他那时就想要你死了。”辛鲲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辛鲲懒得想什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话,就算是曾经小孩子的玩艺,但是她想的是后果。

若是郭鹏那时不会游泳,若是因为医疗水平靠不住,郭鹏得了肺炎,那这个世上不就没了郭鹏?辛鲲想想都觉得完全不能接受。

所以刚刚蔡关有点说对了,只是把蔡文推下河,是有点气不平。可是她却摇摇头。

“那你还是只要把他推进河?”蔡关想了一下,他刚刚也想明白了,他比他们都大,所以辛鲲只是知道那么一点点,就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那么,那时就已经在家里的蔡关怎么能想不到。回忆当初的一幕幕,他的心也寒了一下。但此时,他想的是,这位在想什么,知道发生了什么,却只是想把蔡文扔下河。

第一二四章 理由(518加)

第四更

“他当年推小王爷,可能有各种理由,但是他会造成的后果也许会很严重。小王爷有一半的机会会死。而我回头把他扔水里,他会死的可能性连一成也不到,按您说的,我没报复完成,我这种报复的方式很蠢。根本达不到打击、报复他的目的。可是换个角度,那时,他过了十四岁没?现在他才十六,十多年前的事,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心思再歹毒,我也不能用死刑来判决。所以按着律法来说,我能怎么办,我能做的,就是把他扔水里,看他淹个两刻钟,再把他拉起来罢了。”辛鲲摊了一下手,表示自己也很无奈啊。

蔡关看着郭鹏,“你听懂他说啥没?”

“听懂了啊!您不是也说了过十年报复没意思吗?所以鲲弟到时也就同年之间的玩笑。”郭鹏点头,抿着嘴对辛鲲笑。

此时郭鹏的心里幸福满溢!当初蔡文把他哄到花园的一角捉迷藏,然后称他不注意,把他推进了池塘里。看他掉下去了,才去叫的人。他那时记得很清楚!那是第一次,他感受到了来自人类深深的恶意。

可是没有人相信他,包括自己的父母,他们到如今还是和蔡关的想法一致,不过是小孩子的玩笑,有时郭鹏提及,母亲还会笑他心眼小。

只有辛鲲关注这件事,他注意到了细节,他不用他说,他就知道,一定是蔡文要伤害自己,并且还说服了蔡关,所以现在能不能报复蔡文,他真的一点也不介意。

他开心的是,辛鲲相信他,并且还要帮他报复,哪怕过了十多年,哪怕是只是让蔡文泡一回水,他也开心。至少,有人真的在为他出头了。

“唉,一个越来越傻,一个倒是变得聪明了。”蔡关给了他们一个白眼,又把目光投回了辛鲲默写的卷子。

“为什么这么写,明明你可以写得更好。而蔡文的文章虽说我没看过,但是祖父那么喜欢他,文章应该是跟他同一风格的。而老爷子喜欢跟我们谈朝政的,他对朝政的领悟力绝对超过你。所以你又轻敌了!”

“那您说,这题目,他敢怎么写?”辛鲲看着蔡关,反问道。她没看过蔡文的文章,但有一点她很明白,因为自己出身平凡,这是她的弱势,但也是优势。因为她不用继承任何有毒的政治资产。

她看了一眼蔡关,他当初考状元,而且听说也是拒绝了祖父的帮助的。那么他其实也是在摆脱祖父的有毒遗产。现在外头没人不知道,蔡状元跟蔡阁老是两样人。

蔡关能做的事,蔡文能做吗?明显不可能。可是蔡文又不傻,他敢背离祖父,那么就是啥也木有了,可是不背离,他到了进士关口,他能成功吗?她现在都同情蔡文了,他还想考状元?

蔡关一怔,看了那题目一下。这个题目挺敏感的,而祖父所想,跟皇上的观点是两个方面。比如说辛鲲在文章里说的,凡事都得先制定目标,做做看。在做的过程中慢慢的微调,找到最佳的方式。

但蔡阁老是个很稳健的人,比如很多事,他不会轻易下决定的。他是那种准备到十全十才会做事的人。当然,现在有人在说他这是畏首畏尾,什么也做不成。

蔡关既不是老爷子这边的,也不是皇帝那边的。他只做自己能做好的事。也许目的性有点强,但他觉得为所谓的坚持,而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这是愚蠢的行为。所以他这些年,一直坚持着实用主义。不会冒进,但也不会把自己给

但蔡文会怎么写?他现在明白了辛鲲的意思了,摇摇头,“我调过这批参加府试几位案首的卷子,有个叫姚录的人,文章和你的风格相近。也是出身平凡,当然,重点是,人家是真正的读书人,他县试时的诗词也非常得体,比你强多了。”

“您真是,天外有天,我一向知道这天下能人多得很,哪就有我什么事啊。”辛鲲呵呵了。姚录她记得,那天首先帮过她的那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看着挺诚恳的,眼睛也干净。她喜欢这样的人,只希望将来不会被这浮华的世界所迷惑吧。

“你不走?”蔡关又听不下去了,这个人还真的油盐不进。看向了郭鹏。

“不走,我等着吃了饭再走,昨天李婶说了,今天给我做烧肉,说一整个大猪腿子,烤着吃,已经腌了一晚上了。味道是鲲弟调的,我得吃了再走。”郭鹏摇头,十分坚定的说道。

“你还有时间准备烧猪腿?”蔡关瞪向了辛鲲。

“我最近多闲啊!他们都不让我去作坊了。”辛鲲手一摊,想想自己也真的够闲的,竟然想到,郭鹏带着侍卫帮了自己这么大忙,总得好好谢谢,所以让李婶买了几只猪腿回来,去了毛,决定做德式咸猪手。这可是名菜。她喜欢把吃剩下的肉,切丁,用来做烧肉炒饭,那肉丁真的会弹牙的。

这种大肉是郭鹏的最爱,所以一听辛鲲说,他从昨天就赖在这儿看他们怎么做了。十分期待的。

“那我也留下吧!”蔡关想了一下,他也不喜欢回家,还是跟辛鲲一块吃饭比较好,“你学些雅玩,别天天打铁,要么想怎么吃。你就不能像别人那样,学着弹一下琴,高山流水遇知音。或者…”

“其实表哥,打铁也很好玩的,真的,我觉得看鲲弟打铁很好玩。”郭鹏看不得表哥没事就这么啰嗦辛鲲的样子。虽说,也知道,他是为了辛鲲好。

“我去看看猪手怎么样了。”辛鲲决定还是走吧,这两个人在没事时,好像都有点不能在点上。

她还是去找李婶吧。

家里买了两个小丫头,一个小厮,还有郭鹏找来的老兵老丁。一下子就把辛家挤得满满的了。小丫头帮着李婶忙进忙出,老丁则在院里垒了两个烤架子。其实此时已经有烤炉了,不过辛鲲觉得还是让大匠和侍卫们自己BBQ更好,所以昨天除了腌了很多猪肘之外,还有些鸡肉串,鸡翅膀,还有些广式的香肠,当然,她还调了一些烧烤汁,大家一块在院子里自己烤肉自己吃,一定很有趣。

第一二五章 操心的命(538加)

第一更

果然,晚上,辛家在院子里点上灯,侍卫,大匠们就在外面闹腾,若没有蔡关,辛鲲一定就不会在后院又弄了一个烧烤炉,自己和老爷子,李叔,老大夫一块在里面陪蔡关。

辛爷已经习惯了蔡关,给他一小瓶单独的梨花白和一个小小的酒盏。就不怎么管他了,他和老大夫成了朋友,两人可以对饮。李叔就陪着老爷子,注意让他们别喝多了。

而蔡关坐一边,一张干干净净的大白瓷盘子里放了六个不同颜色的素瓷碟,每一样烤好的食物她都单独给蔡关切好弄好,放到一个盘子里,这样,他就决不会有与人共食的尴尬了。辛鲲怕他介意,还给自己戴了一个口罩,表示自己烤食物时,一定不会喷口水进去。

蔡关现在真的很喜欢在辛鲲这儿吃饭了,确切的说,他只喜欢跟辛鲲吃饭。因为跟辛鲲吃饭,绝不会让自己有一丝一毫的不适感。他就一定能做到跟自己一样,保证干干净净的。

连厨房烤好了咸猪手,也是整个的拿过来,辛鲲亲自用刀分成几分,把最好吃的肉皮片成薄片,分给大家,其它的上了烧汁,又放回了小火的炉上,重新入味。

“还是年轻好,看看也就年轻人才会这么用心的想怎么吃。”老大夫很喜欢吃烤的肉皮,外焦里嫩对这些老人来说,反而更喜欢各这些有点嚼头的食物,但肉皮上没有渣,绝不会塞牙,其实很适合老人们吃的。

蔡关也吃了一块,点头,他喜欢这个味道,但看看辛鲲穿着罩衫,头发也包在头巾里,脸上还蒙得只露出一对大眼珠子,“你不吃?”

“准备了!”辛鲲忙拿出准备好的自己要吃的广式香肠,还有鸡腿肉,最重要的是,还有些香菇与韭菜。得意的慢慢的烤着,也分开盘子装好,当然,她坐下时,蔡关已经把她的食物每一样都夹了一个走了。

“您不是吃饱了吗?”

“看你是不是跟自己烤得比较好。”蔡关面不改色。

李婶这时端着甜汤过来,用米酒加小汤团鸡蛋花煮的,汤也特意加了些糯米粉,所以就是糊汤的米酒,这是辛鲲的最爱,上面还放了桂花蜜。喝起来又清甜,又满足。

“蔡大人,您这么忙还来指导鲲哥儿,真是麻烦您了。”李婶特客气的拿了一碗米酒放在蔡关的面前。

辛鲲立即站起,到李婶的身边,把那碗放到自己的面前。对李婶笑了一下,重新拿了一碗双手捧给了蔡关,然后再拉着李婶离蔡关远一点。

李婶一下子想到蔡关那毛病,忙退后一步,对蔡关抱歉的一笑。自己赶紧去给老爷子他们送甜汤。

辛鲲轻松了一口气,李婶刚刚是一手扶托盘一手给蔡关递汤的,她的手指虽说没伸进汤里,但是毕竟不好看。蔡关这毛病,还是避开为好,所以她是双手用手指托着小碗的碗腹,放到蔡关的面前的,让蔡关心里能舒服一点。

“你真是一身富贵病!”蔡关是很舒服,喝了一口汤,点点头,还是批判了辛鲲一下。

“大人,其实我在家没这毛病的,我可喜欢跟大家一块吃饭了。”辛鲲抬头,她坐在蔡亲的下首,两人的盘子都离得远远的,就跟得了传染病一样。

“是吗?其实你跟我一样,也许比我毛病还大。我是在家吃例饭,在学里也吃例饭,我没你这么挑剔的。你所谓的跟大家一起吃,其实不是不挑,而是不敢挑吧!”蔡关能被怼了,就不是蔡关了。

老爷子看着孙女儿,想想,她跟他们一块在作坊吃饭时,也是一个大碗,淋上菜汤,就那么呼呼啦啦的吃下去。后来,她读书,慢慢的也就跟大家分开了。不过因为她一直吃得不多,大家也就没多注意罢了。

“不一样,你是洁癖,加上有点强迫症,喜欢方方正正,整整齐齐。而我是分人!其实这种家人之间的聚会,我不介意跟他们一起吃东西的。就像刚刚,您从我的盘子里夹菜,您是确定,这些盘子里的菜,没人碰过。而我能吃,是因为,我知道你没病。”辛鲲对他做了一个怪脸。

蔡关想想点点头,若是辛鲲敢用他用过的筷子来给自己夹菜,他真的就只能饿死。但是自己夹辛鲲的菜,辛鲲却能面不改色的继续吃。他知道自己爱干净,所以他没什么好嫌弃的。他觉得好受多了。

“这个习惯不好,我能这么做,那是因为我姓蔡,回头别人会说你矫情的。”蔡关决定还是提示他一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