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父王就不一样,他做事总是想着他。王府里虽然将来是大哥当家,但有父王在,大哥一家也不敢委屈他和晴儿。从母妃去世之后,他已经见识到了世态炎凉。

“父王,我知道了。”阮灏明道,“不会和徐家来往的。”

徐家抛弃了他们,阮灏明又怎么会再一次听信徐家的话,给他们卖命呢?再者,有梁王府在,即使他不钻营,也可以过上好日子。

梁王见二儿子应下,这才缓缓道:“你大嫂这次被人掳走,始作俑者就是徐家,萧坤。如果你和徐家走得近,不光对不起你死去的母妃,也对不起我这个父亲,更对不起你大哥和大嫂。”

“啊?”阮灏明讶然,“父王,那…大嫂…大嫂是被徐家掳走的?”

阮灏明不敢置信,徐家也太大胆了吧!

“是的,是徐家。”梁王道,“太子倒台了,徐家按耐不住了。掳走你大嫂,这样就可以控制梁王府,广陵府,真是好大的胃口,也不怕吃不下撑死。”

“徐家难道也想谋反?”阮灏明疑问道,“那这样对我们王府,有什么影响啊?”

阮灏明管不着徐家,他只担心梁王府会不会受影响。

梁王笑笑,道:“呵呵,我们和徐家没有关系了。如果这一次不是你大嫂被掳走,我们也不会和徐家牵扯上?要知道异姓王一直是终于皇权的,只要陛下一声调令,我们是可以平判的。”

阮灏明见父王胸有成竹的样子,也不再担心,他帮不上家里,只求别给家里惹麻烦。

“原来如此。”阮灏明道,“那我还是等大哥,大嫂回府,再回去吧。”

“那行。”梁王道,“你大嫂受到了惊吓,你在家里,和晴儿去看望一下。毕竟你和晴儿以后的事情,还需要你大嫂操持,平日里我不说,你大嫂对你和晴儿怎么样,你们也是知道的。可不能让你大嫂寒心啊!”

梁王现在求得就是家和万事兴,就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如果在闹得不可开交,他后半辈子都不会舒坦。

阮灏明点点头道:“父王说的是,大嫂一向对我和晴儿好,吃的用的,给我们送去很多,都是符合规制的,我都记在心里了。这次大嫂受罪了,我若是没有表示,那就是没良心了。”

阮灏明理解父亲的苦心,知道怎么做。

“呵呵,你能这么想,我也能放心了。”梁王道,“天色不早了,你也会去好好休息吧。”

阮灏明回去之后,梁王一高兴,就喝了让人准备了小菜和酒,好好喝一杯。

只是喝了酒之后,梁王半醉半醒,身边也没个伺候的人,突然觉得身边很空虚啊。貌似之前大儿子说过,要给他续弦的。

哎呀,续弦太麻烦了。万一生出儿子,继室又会生出一些事端,还不如不娶呢。只是他毕竟还不是心如止水的老头子啊,身边没个女人不行啊!

随便弄个女子,梁王觉得不符合自己的格调。哎,左右为难啊!

不要继室,只要个红袖添香的女子就好。

想到这,梁王脑子里闪现出一个女子面容,那么熟悉,但又和阎素儿的冷情不同,夏如兰非常温婉。那天去看望儿子和女儿,夏如兰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只是让一个长相和阎素儿容貌一样的女子,大儿子会不会有想法啊?

哎,算了吧,还是一个人清净,清净啊!

梁王就这样的纠结中,迷迷糊糊睡着了。

翌日一早,杜九妹醒来,和阮灏君一起吃了东西,便和阮灏君回京城。

杜九妹的身体好,军队里的大夫把了脉,说杜九妹没事儿。可阮灏君还是让车夫赶得慢一些,短短的三十里,到了中午才到城门口。

徐家那边也得到杜九妹被救了,徐阁老当场就晕了过去。晚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停止所有计划,老老实实的,不能有任何行动。

没有广陵王府,梁王府的兵力,凭借一半的五城兵马司的人,根本没有胜算。趁着他们的行动,还没有惊扰到陛下,趁早收手,或许还能保住实力。

如果贸然行动,立即会被围捕绞杀。

果真,京城里,随着徐家的安分,京城也安分了。二皇子安分了,那下面的蹦跶的皇子们也安分了。大家都安分了,晋武帝终于可以安心养病了。

阮灏君直接把杜九妹带回了梁王府,然后亲自去广陵王府报信。

广陵王,杜大山,杨氏,杜五郎夫妻,杜八郎夫妻,杜轩,杜筝儿都来梁王府。

大家见杜九妹真的没事儿,这才放心。

“小九儿,你可真厉害。”文淑梅道,“如果换成我,一定不会有你这么坚强。”

杜九妹笑笑道:“呵呵,因为我知道家人一定会来救我的,所以我只要保护好自己就好,不能让自己和肚子的孩子受到伤害。那些人之所以绑了我,是为了威胁广陵王府,梁王府,既然如此,他们就不敢对我动粗。既然可以让自己的境况好一些,就没必要死撑着,委屈自己。”

“小九儿说的是。”杨氏道,“能屈能伸,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你们都给我记住啊。”

“是,娘亲。”众人应下。

廖嬷嬷已经仔细给杜九妹检查过了,再过半个月估计是杜九妹生产的日子。杨氏等人在这里休息一会儿,用了午膳,便离开了。

临走之前,她们约定了,以后送信,都是让恒十一,紫晴送信,其他人送的,一律不信。

她们是被这一次的事情吓到了。

倚翠和二狗离开了,杜九妹也没让人去追。

阮灏明,阮晴儿,夏如兰来看望杜九妹,亲切问候,让杜九妹受宠若惊。

不过她们和气,懂事,杜九妹以后也省事。

第九百三十二章 产前焦虑

晋武帝身体打好之后,便开始处理太子的事情。这一次,晋武帝备受打击。

太子意图弑父杀君,本应是死罪,然陛下念及虎毒不食子,留在太子一家的命,不过圈禁在墨王府。没有陛下召令,永不得出墨王府。

这里的墨王府就是管家罪犯皇族的地方。太子进了这个地方,一辈子出不来。太子的子孙,也被限制行动。

至于皇后,受不住压力,直接疯了,关押在冷宫,落秋宫。

青阳侯一脉受到重创,一时间,京城菜市口,血流成河,家眷哭天抢地。青阳侯的嫡亲孙子,却没有找到。

斩草不留根,春风吹又生啊!

晋武帝继续派人追查,不过天大地大,找一个小孩,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一时没有消息。不过那已经不足为虑了。

至于二皇子那一脉,徐阁老大病一场,在朝堂上消失了半个月。按照惯例,这么大年纪,徐阁老应该早就上折子,辞官荣养,可是晋武帝到现在也没有收到折子。徐阁老不写,不代表晋武帝容忍徐阁老的作为。一道圣旨,言语里十分担心徐阁老的身体,赏赐绫罗绸缎,名贵药材应有尽有,让徐阁老好好休养身体。

躺在病床上的徐阁老看着这样的圣旨,吓得一身汗,不顾身体不适,连忙起来,不再装病了。

徐阁老身体是不适,不过还不至于到卧病在床的地步。只是因为太子的事情,担心晋武帝会处罚他。可是如果因为装病,被贬为平民,虽然晋武帝说的好听,可不当官,那就是平民啊,所以不管如何,徐阁老都不能继续躲起来了。

晋武帝原本因为徐阁老能够听出他圣旨里的含义,只要你功成身退,他或许会饶了徐家。

翌日一早上朝,晋武帝居然在文官之手看到了徐阁老,心里冷笑,既然徐家选择烈火烹油,那么就不要怪他不留情面了。

这是徐家最后的机会,就这样被她们浪费了。

晋武帝的圣旨,不少人知道,早上看到徐阁老只字不提告老还乡的话语,顿时发觉徐家和陛下对着干。陛下的手段,可不是徐家能够比得上的,决定不管是公务,还是私底下,都有远离徐家。

没看到那太子的外家,现在已经死绝了。

徐阁老连夜给徐嫔送信,徐嫔一早就看到信,不过她并不放在心里,觉得父亲太过小心谨慎了,一如既往的高调。

晋武帝出奇意外地没有找徐嫔的晦气,反而给徐嫔不少赏赐,不过就是不给徐嫔实际的好处,不给徐嫔升位份,所以到现在为止,徐嫔仍旧是个嫔位,而不是妃位。这一点让徐嫔非常不爽,旁敲侧击几次无果,便找儿子哭诉。

二皇子心疼母亲,便上奏晋武帝。

晋武帝直接没看折子,扔在了地上。目光短浅的东西,注定一事无成。

徐阁老得知这件事情,气得摔了一个心爱的白玉镇纸,一个劲儿骂蠢货,蠢货…

不过平静下来之后,徐阁老还是亲自去和二皇子说了事情的轻重,徐嫔听到二皇子的转述,这才安分一些。

随着京城里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杜九妹也到了人生的关键时刻,生孩子。

这几日,杜九妹一吃过饭就被紫容,紫絮搀扶着,在院子里走动,多走走,好生孩子。这个时候可没有剖腹产啊,全靠自己生啊!

杨氏直接把家里的事情,交给静怡公主,让她帮着看着,自己直接住进了梁王府。

梁王府里,有了杨氏的加入,下人们不再慌乱,做事有条不紊。

白敬齐直接被接到梁王府,廖嬷嬷二十四小时待命。

阮灏君更是每天晚上回来,早上再回大营。

不过自从廖嬷嬷说就这两天的时候,阮灏君就在家里了,哪也不去,等着孩子平安降生。

杜九妹原本不紧张的,可是身边的人很紧张,让她心里不自觉也跟着紧张了。

杨氏没事的时候陪着杜九妹散步。

“娘亲,你一辈子生了五个,这么辛苦。”杜九妹怀孕了才知道母亲的辛苦,更加理解了做母亲的伟大。

杨氏笑笑,道:“怀孕的时候,是很辛苦,可是生下来之后,看着孩子一点一点的长大,就觉得幸福了。你们几个孩子,都很懂事,我和你爹,你祖父,都很高兴。”

“娘亲真伟大。”杜九妹称赞道,“我们姐妹几个一定会好好孝顺娘亲。”

“呵呵,好啊。”杨氏道,感觉出杜九妹的紧张,“小九儿,别紧张,有那多亲人在你身边,还有白太医,王太医,廖嬷嬷都在,你一定会顺利生下孩子的。”

不光这样,杨氏早就让人把杜家村的孙婆子请过来,杜五郎等兄弟姐妹几个都是孙婆子接生的,她比较信任孙婆子。

昨日孙婆子已经来到梁王府里,和廖嬷嬷一起。

“是,娘亲。”杜九妹笑道,“孙奶奶过来,我这心里也放心了。”

到了下午,孙婆子休息好,换了干净的衣服,和廖嬷嬷一起过来。

廖嬷嬷擅长调理孕妇,但对接生不是很拿手,可孙婆子呢,一辈子接生那么多的孩子,手法熟练。现在别说杜家村了,就连晋县的富户,听说孙婆子曾经给世子妃接生,身价倍增,接过去给那些夫人接生。

孙婆子也是个妙人,有钱人生孩子,她接生费用就是五十两,不嫌多;穷人家,五十文,也不嫌少。在当地颇具美名,现在孙婆子的两个孙媳妇跟着她学习接生,已经成了杜家的富户了,听说已经在晋县置办了房子。

孙婆子进来,给杨氏,杜九妹行礼。

杨氏赶紧上前拉起孙婆子,道:“孙大婶,可不能这样,您可是我们的长辈。”

“不敢当,不敢当。”孙婆子激动道,“老婆子一介草民,当不得世子妃的长辈。”

杨氏笑笑,道:“当初在杜家村,孙大婶,李大婶帮衬我们不少。李大婶现在身子还好吧?”

“好,好。”孙婆子道,“吃得好,睡的香,儿孙孝顺,咱们杜家村的日子好着呢,都是沾了世子,世子妃的光。”

第九百三十三章 赶出产房

能得到家乡人的称赞,杨氏也很高兴,这些年花的钱没有白费。

杨氏掩嘴而笑,谦虚道:“哪里啊,还是大家比较勤快,自己挣得。”

“如果没有世子弄得那些作坊,我们村子里就算有一把子力气,也赚不到钱啊。”孙婆子道,“世子妃,先不说了,我先看看梁王世子妃的胎位正不正?”

孙婆子没有忘记这次来的目的,什么时候都可以聊天,先去看看小九儿怎么样了!那丫头是个有福气的。

杨氏笑笑道:“看我这张嘴,见到家乡人,就停不住了。”

“呵呵,太子妃还和以前那样善心。”孙婆子称赞道,看向杜九妹,不由心喜。

到底是京城里的水土养人啊,你看这小九儿都怀孕了,还那么水嫩。

杜九妹躺在床上,孙婆子的两只粗糙的手在她的肚子上摸摸,道:“稍微有点不正,不过不要紧,小少爷调皮,好动。即使现在正过来了,估计一会儿又变换位置了。先不正胎位,等阵痛了,再正胎位,直接就可以生了。”

“孙大神,你有经验,都听你的。”杨氏道,“小九儿这一胎,可会遭罪?”

孙婆子刚才一看摸了杜九妹肚子,里面的胎儿并不是很大,只要不出意外,不会有事的。

“世子妃放心,没事的。廖妹妹调养的好,胎儿并不是很大,应该不辛苦的。”孙婆子道,她有经验,这样说,就是不会有事了。

杨氏听了这话,果真放松了一些。

到了晚上,杜九妹正在泡温泉,在浴桶里发现自己的肚子里有点疼,便猜测是阵痛到了。

这只是阵痛,并不是立即生孩子,所以杜九妹并不惊慌,坚持洗完了澡,才从浴桶里出来。

擦干净身体,穿上亵衣,才对紫絮道:“我肚子疼了。”

紫絮一愣,突然想起孙婆子和廖嬷嬷之前给她们普及地常识,这是世子妃要生了的节奏,一时有点紧张。

“紫容,来,我们把世子妃扶到厢房的产房。”紫絮道,那里已经准备好了,专门用来生孩子,坐月子的,出了月子才回原来的正房。

杜九妹被扶到那边,并没有坐下,而是在走来走去。虽然很疼,不过为了生孩子的时候顺利一些,现在辛苦一些也是值得的。

不一会儿,廖嬷嬷,孙婆子,杨氏过来了。

正在书房里和岳父,父王说话的阮灏君的到底消息,三个人也赶紧过来,等着梁王府的第三代降生。

廖嬷嬷和孙婆子分别检查了之后,继续让杜九妹在地上走走。

阮灏君看着杜九妹满头大汗,还要继续在地上走来走去,特别心疼。

“小九儿。”阮灏君道,“生完这一个,咱们就不生了。”

杜九妹翻了一个白眼,道:“你说不生就不生啊!你看五哥家,七姐家,都有两个,三个的,我们生一个太少了。”

“可是看你这么疼,我这心里不是滋味。”阮灏君道,“若是有个…”

“好了,没事的。”杜九妹心里吐槽,她是孕妇啊,居然还要安慰阮灏君,哎,说好的铁汉柔情呢?只有柔情,没有铁汉了!

阮灏君不说话,低着头,红了眼睛。

杜九妹这才发现阮灏君哭了,这个男人在外面威风八面,坚强坚毅,可现在他的妻儿面前,露出软弱的一面。

这一切源于丈夫对她的爱!

杜九妹用力握着阮灏君的手,道:“夫君,我没事的,相信我,一定会没事的。”

阮灏君在第一次见到小九儿的时候,就被小九儿那双明亮的眼睛吸引,和小九儿相处之后,他逐渐喜欢这个善良可爱,但总是喜欢装大人的杜九妹。总是为别人着想,正因为有了杜九妹,让阮灏君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丝阳光。

“说话算好。”阮灏君道,反握住杜九妹的手。

夫妻二人一起在院子里走动,终于在剧烈的阵痛之下,杜九妹站不住了。

阮灏君扶着杜九妹去了产房,就被孙婆子,廖嬷嬷赶了出去。

杜九妹也不希望阮灏君看到她生孩子时的狰狞表情,怕阮灏君心里留下阴影。阮灏君本就是一个心思细腻,敏感过度的人,不能再吓着他了。从小丧母的阮灏君非常敏感,为了以后夫妻生活和谐,杜九妹要把阮灏君赶出去。

杜九妹突然觉得像是养了一个大儿子的感觉。

话说,加上前世的记忆,阮灏君的年纪,的确做的了杜九妹的儿子。

哎,不能继续想了,下面的内容太过禁忌,她还是攒点力气待会生孩子吧。

紫容端来面条,让杜九妹吃了一些,待会生孩子有力气。

白敬齐,王太医分过来把脉,都说杜九妹身体好,可以平安生下孩子。

因为前面的工作准备很充分,杜九妹躺在床上,大声呼痛一个时辰之后,终于在孙婆子和廖嬷嬷的帮助下,生下来一个六斤七两的大胖小子。

“哇哇哇…”小孩的哭声,让外面的大人为之一振。

终于生下来了。

孙婆子手脚麻利地收拾东西,清理杜九妹的下身。

这边刚弄好,阮灏君就冲了进来,也不管会不会犯了忌讳。

“小九儿怎么样?”阮灏君问道,尤其是杜九妹闭着眼睛,让阮灏君心里大惊。

廖嬷嬷笑道:“世子妃只是太累了,并无大碍。”

听了廖嬷嬷的话,阮灏君才微微放心。

杨氏见阮灏君关心女儿,也很满意,见女儿没事儿,便看向廖嬷嬷怀里抱着的小襁褓,道:“嬷嬷,是儿子,还是女儿啊?”

“是个大胖小子。”廖嬷嬷道,心里也为杜九妹高兴,有儿子傍身,世子妃彻底地在梁王府站稳脚跟了。

杨氏一听,很是高兴,道:“好,太好了,全部有赏!”

外面的人,听到里面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杜九妹没事儿,十分高兴。

梁王更是大手一挥,府里上下多发两个月的月钱。这可是他的孙子啊,是梁王府未来的希望所在啊。

第九百三十四章 奇怪的平衡

广陵王这时候,才松开拳头,从杜九妹进产房,他一直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担心小九儿会像自己的妻子那样,难产而死。

好在老头天不辜负有心人,小九儿母子平安。

因为杜九妹母子平安,大家彻底放心,在梁王府休息一夜,广陵王,杨氏和杜大山就回广陵王府了。他们回去要好好准备礼物,好好给外孙子置办一份像样的洗三礼。

梁王不忘给阮灏明,阮晴儿送信。家里有了喜事,也要和其他人分享。

阮灏明,并没有亲自回来,而是送来礼物。

夏如兰,阮晴儿也做了小衣服,让人送来,表示心意。守孝之人,不好回来。

阮灏明,阮晴儿能做到这样,杜九妹已经很满意了。

杜九妹第二天就可以下床走动了,不过廖嬷嬷不让杜九妹下来走太长时间,让她躺在床上好好休息。现在年轻,不注意做月子,以后有的受罪。

洗三的时候,梁王府大办。

梁王府比广陵王府人丁更不旺,现在梁王有了孙子,有了后人,自然要大办。这些年送出去的礼,现在可以收回来一些了。

就是以前送到徐家的东西,现在要不回来了。

和徐家没有关系,这样也好。徐家那个老家伙,忤逆圣意,以后也不会有好下场的。以后徐家做任何事情,都和梁王府没关系,这正是梁王想看到的结果。

梁王现在有孙子万事足,也不想侍妾的事情了,整日都要逗弄小孙子。梁王还给孙子,取了一个拉风的名字。孙子这一辈是翰,于是大孙子的名字就叫阮翰林。

虽然杜九妹心里吐槽,不过见公爹高兴,也不好反对。

大名被公爹抢先了,小名字,杜九妹一定要取,取名欢喜。

这个名字遭到阮灏君的反对,但是刚刚身为辣妈的杜九妹,直接驳回,反对无效。

不过杨氏倒是喜欢这个小名,欢欢喜喜的,挺好的。

梁王府里,杜九妹忙着照顾孩子,甚至忘了萧坤那档子事情。

阮灏君从外面回来,笑呵呵的,心情很好。

“夫君,有什么高兴的事情?”杜九妹问道,除了儿子出生,她还没看到阮灏君这么高兴过。

阮灏君转头,笑道:“萧坤罪有应得,降为子爵,而且现在的封地也被陛下收上来了。”

“是不是萧坤绑架我的事情,陛下知道了?”杜九妹疑问道,不过她才不相信晋武帝为了她出头。

“是的,陛下知道了。”阮灏君道,“这次徐家逼迫梁王府和广陵王府的事情,陛下也知道了。陛下见我们没有被其威胁,是真的忠心爱国,所以要给我们一个交代。徐家,陛下暂时动不了,可是萧坤就不一样了,晋武帝直接处罚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