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微瞪大了眼睛看着赵恒,“他们娶双妻?”

赵恒摇头,“不算双妻,你堂叔那个算媵人,郭大那个最多算外室。”

“然后他们休养生息了十五年后就反了?还波及了云南郡?”姜微问。

“是的。”赵恒摸着她的面颊,“微微别担心,我已经派人过去了,战乱会失去联系很正常,你大哥肯定会没事的。”这段往事姜长晖和姜凌都清楚,所以姜凌提起交趾郡时没说这段,他毕竟是臣子,不能随意说太上皇不是,赵恒就没那么多顾忌了。

“我阿翁、阿婆和阿娘没事吧?”姜微担心的问。

“外翁和阿婆生病了,我让太医去伺候了,他们应该没事的,你阿娘好好的。”赵恒肯定的说。

“阿兄,我们回去吧。”姜微心急如焚的说道。

“等我准备下我们就回去。”赵恒也没想让她留在洛阳了。

“没什么要准备的,我身体很好,可以跟你一起骑马的。”姜微说。

“别胡说。”赵恒怎么可能让她跟自己一起颠簸,“崤函古道已经通了,我们很快就能回京的。”

姜微默默点头。

就在姜微心急如焚的想要回京城的时候,远在晋阳的姜元仪和郭六在他们婚后第一次因为意见不同而起了争执。

“不行,你不能现在回去!你现在还是晋阳的主薄,怎么能随意离开自己的岗位?”姜元仪对郭六道。

“这主薄我不当就是了。”郭六说,“难道官职还比家人重要不成?”

“官职当然没有家人重要,但官职也不是儿戏,你这样回去算什么?”姜元仪忍耐的对郭六说。

“我已经跟上官说了我不干了,他也答应了。”郭六满不在乎到。

“你怎么没跟我商量就做这种事!”姜元仪眼睛一黑,说不干就不干,他以为朝廷是他们家开的?他这样将来怎么能在官场上混?

“阿绮,大兄莫名其妙的走了,阿耶现在生死不知,阿娘病了,你为什么还要在意这种小事?”

“就是因为家里出了大事你才不能随便离开,你这样的话让大家怎么看你?我们不是说好了吗?我先回去看看,把事情打听清楚,实在不行你再回去。”姜元仪无法理解他为什么要这么冲动,家里的确出了大事,但大房剩下的五个儿子也没像他一样随意的辞官归家,他这是在拿自己前途开玩笑。

“家里现在一定乱成了一团,我想回去陪阿娘。”郭六说,

姜元仪嘴动了动,勉强忍下吵架的冲动,“可是你这样的话,你想再回来就不可能了。”

郭六不假思索道:“安南可能要乱上一段时间,大哥没了,我们肯定要过去陪阿耶。”

“你想去安南?”姜元仪抬高了声音问。

“阿绮我——”郭六是嫡子,虽没去过安南但对安南的事要比旁人熟悉的多,安南这次是真出大事了,圣人上位后就一直在削减郭家在安南的势力,眼下又出了这么大的事,连姜家都牵扯进去了,如果不尽快把这件事平息下来,郭家可能会万劫不复。

姜元仪闭了闭眼睛,“好了,我们现在都不要说话了,大家都冷静下。”

郭六看着妻子如此心中内疚,搂着她说:“阿绮你别担心,我就算过去也不会很久的,等安南事一结束我就回来。”

姜元仪沉默。

郭六顿了顿,“阿绮,姜家还有消息传过来吗?”

“姜家?”姜元仪不解的望着郭六,“姜家怎么了?”

“就是你三堂兄,他还有消息吗?”郭六问,现在除了姜家亲眷外郭家是最希望姜律没事的人家了。

“大房的事就算有消息也应该往洛阳去吧。”姜元仪说,大房和二房都分家了,怎么可能会知道姜律的消息?

郭六苦笑,“也是,我太心急了。”

姜微看着信件上婆婆要求她先去洛阳找太后和皇后,眉头微蹙。

郭六看着母亲的来信迟疑道:“阿绮,你能去一趟洛阳吗?”

姜元仪不答反问:“六郎,是不是安西那边也出事了?”

“突厥攻入河西地区了。”郭六提起这件事语气很沉重。

看来赵恒提前登基了,有些事还是没改变,姜元仪记得历史上赵恒似乎也刚登基就遇上了很多事,地震和安南动乱她不知道,但突厥的入侵她记得很清楚,那是历史上姜元仪没有能当上皇后的原因之一,虽然那个原因在后世看来只是赵恒的借口,可就现在这情况——姜元仪道:“我尽量,但不能保证太后和皇后肯见我。”

“她们是阿姑和阿妹,怎么会不见你?”郭六说。

姜元仪不置可否,以前大房就对他们只是面子上的情分,更别说现在已经分家了,而且再过几天姜微可能就没心思见她了,她的皇后之位能不能保住还是一个问题。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 zhibeiwang扔了一个地雷

夕措扔了一个地雷

夕措扔了一个地雷

pal扔了一个地雷

北斗星域扔了一个地雷

谢谢读者“冰orange”,灌溉营养液 +1

读者“子曰”,灌溉营养液 +1

读者“x”,灌溉营养液 +1

读者“萍梓媛媛”,灌溉营养液 +1

读者读文章系统返还 +1

读者读文章系统返还 +1

读者“荔枝君”,灌溉营养液 +1

读者“葡萄”,灌溉营养液 +1

读者“葡萄”,灌溉营养液 +1

读者“葡萄”,灌溉营养液 +1

读者“葡萄”,灌溉营养液 +1

读者“笑看流年”,灌溉营养液 +1

读者“笑看流年”,灌溉营养液 +1

读者“笑看流年”,灌溉营养液 +1

谢谢大家的订阅留言 O(∩_∩)O

第104章 回长安

因地动而损毁的崤函道在长安、洛阳两地连夜不休的挖掘下终于恢复了通车,这条自先秦起就有的古道有恢复了往日的繁忙,来往的车辆络绎不绝。

“微微你在看什么?”崤函道一处守卫森严的驿站里,赵恒批阅完昨日长安送来的紧急奏折,见妻子站在窗前看了约有一盏茶时间了。

“阿兄最近运辆车少了很多,是长安不需要再运粮了吗?”姜微问。

长安杂事诸多,赵恒丢了国事来洛阳没人阻止的主要原因是姜长晖在洛阳,眼下洛阳事毕他肯定不能多停留,也不等着姜微收拾好东西就启程出发了。他来的时候是日夜兼程的急行军,回去时就不需要那么赶了,也考虑姜微的身体就换了马车。马车行进速度不快,长安每天都会有快马送奏折和消息来给赵恒。先帝当年频繁来往于长安、洛阳两处,一路上建有不少下榻休息之处,几十年不用有些年久失修但还能住人,赵恒和姜微这方面都不太讲究,让人稍微修葺下就住进去了。

“是他们不走这一段了。”赵恒示意妻子过来。

姜微扭头不理他,这几天两人一直在赶路,马车上不能看奏折,他闲得无聊就整天缠着自己,害的她连睡觉时间都少了许多。

对她孩子气的举动赵恒也不以为意,主动上前搂着她说:“长安洛阳有水路,只在三门峡一段是逆流而上,韦见素和桑孝弘听了你的建议在各处修建了几个临时粮仓,每一段都有专人负责运送,时间节省了不少。前段时间是因为地震来的太急,光靠水路运输不够,不得已才走陆路,现在水路那条运的粮食就足够了,无须再走陆路了。”

“他们是怎么运送的?就在各处见了几个粮仓?”她知道三门峡那处险关目前是没法解决的,姜微努力的回想现代也没想出现代是怎么解决的,她没关注过那方面的消息,不过以现代的科技手段搭建高桥、开隧道都不是太麻烦的事,比古代好太多了。

赵恒摇头,“不止,除了各处设有临时存放点外,他们还规定了每一处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安排十分详尽,大家照着安排去做就好。”

“泰勒制”姜微脑海里立刻闪过这个念头,这就是整个环节变成一个机器,人变成里面的一个环节,姜微每次想起泰勒制就想起以前政治课本上说的摩登时代,这似乎是一种把人当成机器的制度,但目前这环境把人当机器总比用人命去换粮食好。

“他们真聪明。”姜微诚心诚意的赞扬,能在她面前出现的那些官员各个都是人精子,且不管他们人品如何,在才华智商上是无可挑剔的,她不过只说了几句话,就能给他们这么大的启发,太厉害了。

“最聪明的不是你吗?”赵恒摸着她的耳朵,“没有你,他们怎么想得出这个法子。”

“我自己都想不出这个法子,这全是他们的功劳。”姜微可不去跟他们抢功劳。

赵恒笑着扶她上了马车,两人起身已经有一个多时辰了,朝食也用过了,赵恒担心姜微进食后就乘车身体会不舒服,特意批了一个时辰奏折才走。上了车姜微脱去了外衣,熟稔的趴在垫得软软的马车上,赵恒侧身半靠在她身边,拿了一柄木梳给她梳头。

“阿兄,安西那边情况如何?”姜微问。

赵恒手一顿,“情况目前还不明朗,只知道突厥这次来犯的人数不少。”

“连火药都没用吗?”姜微担忧的问。

“骑兵的优势就是跑得快,火药再厉害也只能在他们攻城的时候用,要反击光有火药就不够。”赵恒在姜微面前从来不会掩饰自己的野心,他并不是只要阻止突厥南下就够了,他想要的是彻底驱逐突厥,跟当年的汉武帝一样。

姜微想了想也对,南宋火药发展已经很厉害了,不也没有阻止蒙古的铁蹄?“那阿熙是不是很危险?”姜微担心的问,赵恒笑盈盈的望着她,姜微嘟了嘟嘴说:“我是关系安西局势嘛。”

赵恒哼了一声,“放心吧,他命大得很,不会出问题的。”

姜微摇晃着他的手臂,“那你跟阿熙到底怎么说的?你为什么要让阿熙娶妻?”不错,林熙已经娶妻了。这个让姜微雷了半天的消息是在林熙成亲后一年知道的,她都不知道阿熙结婚了,还娶了一个女的,据说还是赵恒做媒的!赵恒和林熙过分淡定的模样让姜微觉得自己是不是反应太激烈了?

“他都快二十了,成亲不是很正常?”赵恒眯着眼睛看着胖丫头,“怎么?你不愿意?”林熙迟早要娶妻的,与其让他随便娶个下属,还不如在自己来帮他解决这个问题,也能卖个人情。

“可我还想让阿熙有个正常的家庭啊。”姜微嘟哝,“我还想让桑三嫁给阿熙,而且你这样做是毁了人家女孩子一生啊。”

“你怎么会想到他们的?”饶赵恒已经习惯了姜微的异想天开,都被她这次的话惊了,让桑三嫁给林熙?“那女子是自愿的。”

“自愿?难道那女子喜欢阿熙?”姜微问。

“为什么不愿意?嫁过去就有三品诰命,她有什么不乐意的。”赵恒淡然道,大部分秦朝官员一辈子都爬不到林熙那个位置,在荣华富贵下林熙是男是女已经不重要了。

姜微眉头一皱,“也不只是因为三品诰命,阿熙本来就很讨人喜欢。”姜微不愿把人想的那么不堪。

“哦?是吗?”赵恒清清淡淡的问,“他讨人喜欢?”

“当然我喜欢的是阿兄。”姜微很顺溜的拍马屁,她不跟赵恒这小心眼计较。

赵恒轻拍她小屁屁,眼底尽是笑意。

“阿兄你觉得桑三如何?”姜微兴致勃勃的问,“我考虑过好几个人选了,桑三、李十九还有那个刘虎,想来想去还是桑三就合适,端庄得体有正室范,其他两个当小妾差不多。”跟阿熙有关系的男子中,就属他们走的跟阿熙很近且都没成亲,她考虑了很久觉得桑三最合适,“不过阿熙应该不喜欢纳妾?”阿熙不是花心的人吧。

赵恒:“…”

姜微拉着赵恒的手,“阿兄你把桑三调到安西去帮阿熙好不好?”

赵恒眉角跳了跳,“他过去能干什么?”

“做后勤,桑三做事细心又聪明,看这次运粮就知道了,有他在安西阿熙的后勤一定不用愁。”姜微趴在赵恒怀里撒娇,“好不好?”

“等过段时间再说。”赵恒没反对,桑三是他将来要用的人,但现在年纪太小历练不够,让他去安西历练一段时间也不错,至于当林熙的正室这类的话,他只当耳旁风过去了。

“嗯,现在先把长安的事解决了。”姜微到了赵恒身边后才清楚知道了长安这次损毁的真严重,大部分穷人居住的坊市坍塌了很多房子,倒是富人区大部分都安然无恙,他们的房子都是精功细建的,姜微蹙眉看着这一团乱麻不由叹气,不好的事都凑到了一起。现在想想赵旻运气真不错,在位这么多年都没遇到过什么太费心的事。

赵恒和姜微一路轻车简从,十五天就回了京城,一到京城姜微也没有先回宫里,而是往姜家直奔,赵恒也没拦着她,京城这些天都戒严了,京城的禁军已全数出动在街上巡逻,有生事者一律斩杀,京城的风气要比其他任何时候都好。

沈沁和谢则听说阿识回来了,欣喜的迎了出来,姜微看到憔悴了许多的阿娘和大娘眼泪就下来了,等看到躺在床上的阿翁和阿婆时候,再也忍不住趴在阿婆怀里放声大哭,阿婆一向最爱漂亮,七十岁的人看起来跟五十多一样,也一场病生下来她一下子像是老了十岁。

王夫人看到孙女回来又惊又喜,摸着她的头发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可我们都急坏了。”

姜微仰头笑道:“阿婆你不要担心,我很厉害的,那些反贼都被我打回去了。”

姜微的话让众人微微一笑,他们也都听说了洛阳的事,姜凛听说侄女来了匆匆从书房出来,姜微看到大伯的时候眼泪都掉下来了,大伯本来就有白头发,现在头发几乎全白了。

姜凛伸手想要摸侄女,但又想她的身份刚放下手,姜微就扑到了他怀里,“大耶耶——”

姜凛笑着轻拍她的背,“不老说自己是大人了吗?怎么还跟小孩子一样?”他再一细听,小丫头含混的说自己有白头发之类的,姜凛啼笑皆非,“阿识是嫌弃大耶耶变老了?”

姜微哽咽道:“大耶耶不老,有了白头发一样是美男子。”

姜恪、王夫人、谢则和沈沁同时失笑,姜凛也哈哈大笑,接过丫鬟递来的巾帕给侄女擦脸,阿识真是他们的开心果,“你回了长安也好。”姜凛说,“你是皇后,这种时候就要跟五郎在一起。”

王夫人瞪了姜凛一眼,姜凛顺着侄女的头发问起了洛阳的守城战,尤其关注火药效果,姜恪也直起身体问了不少问题,两个男人工作狂的模样让王夫人和谢则直翻白眼,王夫人道:“阿识又没上战场?她哪知道这种事?她不是有侍卫吗?你们叫她的侍卫来。”

姜微说:“我让唐贲来说吧,他是直接上战场的。”

姜凛道:“让他去我书房。”姜恪也从软榻上起身要随儿子一起去书房,王夫人和谢则拦不住,只能任他们去了。

王夫人拉着孙女手道:“我们不理他们,你同我说说洛阳还发生了什么事?”

姜微拣着有趣好玩的事同王夫人说了,还重点说了不少阿姑的事,听得王夫人眉开眼笑,长孙、长孙媳生死不知,她现在最喜欢听到的就是孩子们都无恙。

四人正说话间,就听下人来报说二房郭夫人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睡了一觉,起来先补三千,明天下午继续,这几天卡文,我尽量多写一点

谢谢 哎哟喂。扔了一个手榴弹

贝壳猪扔了一个地雷

15012737扔了一个地雷

梦里花落知多少扔了一个地雷

谢谢大家的订阅留言 O(∩_∩)O

第105章 战情(上)

听说是二房郭夫人,房里顿时安静了下,大家难得露出了笑容又收敛了,姜律这次真是被皇家和郭家坑惨了,大义上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可谁家不心疼自己孩子?

王夫人叹了一口气对姜微道:“她们这些日子每天都过来,你要是有闲心就见见她们吧,省得你大娘天天打发她们了。”家里几个儿媳妇都出门了,她和姜恪病倒了,阿文整天就照顾他们了,一家子事又落到阿则头上了。

“那就让她们进来吧。”姜微吩咐道。

郭夫人是和两个儿媳妇、长孙媳一起来的,三人看到姜微十分吃惊,忙上前给姜微行礼,姜微也没让她们行大礼,“叔祖父、两位伯母不必多礼。”她又让人给四人看坐,郭氏年纪大了她还让人加了一个靠手让她支撑。

郭氏讪讪的望着王夫人,“阿嫂你身体好些了吗?”

“好多了。”以王夫人的教养也做不出对郭氏恶言相向,只能淡淡的道谢。

“身体好了就好,三郎年纪轻又自幼习武,我想他跟阿谢会平安无事的。”郭夫人说。

“承你吉言。”王夫人也希望长孙能平安归来。

卢氏和崔氏也劝慰沈沁、谢则多注意身体,不要谈担心了。

郭氏欲言又止的看着姜微,“皇后,我大哥知道安南出了乱子后就一直想要亲自出征,以偿罪过。”郭氏的大哥就是郭六的祖父,今年已经有八十岁了,知道安南动乱、长孙死在一个外室手上后,就直奔皇宫向赵恒表态愿意领兵出马,平定安南叛乱。

只可惜赵恒都不肯召见他一面,尤其是后来知道姜微出事后,皇帝病重症患者更是把所有的罪责都推倒了郭家身上,对郭家万分不见待,郭家在京城的几个弟子已经受了赵恒不少责骂了,郭家走投无路只能去求二房。姜怿跟郭氏感情不好,但郭家对二房一直不错,姜怿找了姜恪、姜凛好几次想要探听情况。大房最好说话的姜恪病重,姜家由姜凛和谢则管,姜凛连受打击正恨着郭家,哪里肯耐烦应付姜怿?他借口养病连门都不出,而姜凌又随赵恒去长安了,郭家摸到了门槛也不得而入,几个主人都急上火了。

卢氏听郭氏这么一说,也关切的望着姜微,别的不说,她女儿就是郭家的媳妇。

“军政大事我不懂,朝政也不是我后宫女眷可以插手的。”姜微一口拒绝了,她跟郭家又不熟,他们还害的大哥下落不明,她没落井下石已经很好了,还想让她去为他们求情?郭夫人莫非脑子坏了?

“这——”郭夫人还想说话,却被崔氏打断,“皇后连日奔波回京,定是累了,我们也不叨扰皇后休息了。”

郭氏和卢氏才想起皇后也是今天回京的,两人互视了一眼,只要皇后肯见她们,慢慢说清皇后总会心软的,现在最主要的是姜律要安全,只要姜律安全了大房肯定不会袖手不管的。

等三人退下后,王夫人也想起姜微刚回长安,连忙让她先回家休息,姜微赶了这么久的路,哪怕一路上赵恒都安排好了,等真正到了京城她还是觉得倦意袭来。她也没跟家里人客气,宽慰了阿婆、大娘和阿娘几句就先回宫梳洗,也不等宫女把头发擦干,她就趴在床上睡着了。

比起姜微的悠闲,赵恒就忙碌了许多,他回宫简单的梳洗过后就召见了已经来长安三天的吐谷浑王慕容平,突厥这次挥军南下不仅集结了西域众部,连吐蕃都联合了,吐谷浑隔在秦、吐蕃和突厥之间,吐蕃南下首当其冲倒霉的就是慕容平。慕容平领兵抵抗了三天就被吐蕃攻破了城墙,他带着王后德庆公主、王太子和王太子妃逃到了安西都护府,林熙派人把他们护送到了京城。

慕容平今年已经有五十岁了,头发都花白了,看到穿着玄衣的赵恒出现,他顿时老泪纵横,趴在赵恒面前哭得不能自己,“圣人,你要为小国做主啊!”

赵恒也不跟他废话,“吐蕃一共出了多少兵?兵力如何?”

“吐蕃攻打小国约有三万兵力,据说他们这次一共出了五万兵力,配合突厥的五万骑兵,攻城的时候不仅有投石机,还有床弩和冲车…”慕容平将自己用国民血肉探听来的消息全部告诉了赵恒,他也不求能复国了,只希望大秦能给他一个安身之所,慕容平暗自庆幸自己几代都跟大秦皇室联姻,不然他现在还真不知道去哪里。

百万联军聚集在边境,这实在不算一个好消息,到场的官员神色都十分凝重。

“圣人,眼下国内天灾*四起,不宜妄动纠葛。”一名臣子拱手说道。

“都集结了百万大军,难道那些人还会退下不成?”另一人反驳道。

“突厥断无百万兵力,定然是联合西域及北部诸小国方有此大军,乌合之众不足为惧。”

赵恒并没有理会争执的官员,转而问刚被他从姜家接来的姜凛,“大舅你怎么看?”

姜凛看着舆图缓声道:“突厥自联合我们一起攻破柔然后,已经吞并了不少小国,势力俨然当年柔然,迟早是我们的心腹大患。”

大秦在立国之初,突厥不过只是北方大草原上一小小的部落,根本不起眼,当时大秦的心腹大患是柔然,是故赵凤翔登基后又娶了柔然公主为妻,他的元后安氏偏居侧室,直到六十多年前大秦联合突厥攻破了柔然都城后,柔然在逐渐没落,随着突厥的壮大,当年雄踞北方一时的柔然只剩下北方高车国一块。只要赵恒一天想要挥军南下,跟突厥一战是必不可少的。

“是心腹大患,可现在安南动乱、长安地动,北方又有闹了蝗灾,实在不适宜再起兵事。”说话的是中书左侍郎。

“我们闹蝗灾,突厥也闹了蝗灾,难道要我们送上粮食保他们安然无恙的渡过一个冬天吗?”姜凛淡声道。

“这——”中书左侍郎崔显语塞,他懊恼的想到怎么忘了姜凛一对上突厥就是妥妥的主战派。

赵恒眼见他们这样争执完全没有任何意义,“那阿舅有何高见?”

姜凛摊开了舆图对赵恒道:“从舆图上可看突厥的领土并不比大秦小上太多,中间间隔的也就只有吐谷浑和高车两国。”姜凛摊开的舆图是照着姜微的法子画出来的,比他们之前的舆图要清晰许多。

众人点头,面对突厥的时候他们可以鄙视的骂突厥乃不懂礼数的化外之民,但现在到场的都是跟突厥打过很多年交道的大秦高层官员,肯定没人会在这个时候说突厥不足为惧。

“突厥同我们秦人不同,他们逐水草而生并无固定居所,连王庭都没有,利丹可汗算得上雄才大略,打败了柔然又一统漠北,建立了突厥汗国,但也只是限于他在世,他一去世其下诸多将领都不服其子干染的领导,干染只能将大权旁落,封了诸多小可汗。”姜凛说着突厥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