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上一章:第 8 章
  •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下一章:第 10 章

方才赵老四已经说过了,温柔的病弱是从娘胎里头带来的,看着身子不好,但只要好好养着就是了,并不会过人,这些年也这么过来了,所以老陈氏才敢这么说。

温柔身体微微一顿,赵老四却露出几分着急的神色来:“娘,柔柔她…”

话音未落,温柔却已经伸手将自己的面纱取了下来,这一拉下来,屋内的赵家人倒是微微吃惊,原来这温柔样貌极美,就是原本自傲模样周正的邓氏一看,都几乎被比到了尘埃里头,但偏偏她的左边脸颊到耳朵这一块有一道大大的疤痕,直接破坏了这份柔美。

“这…”老赵头见多识广,总觉得儿子带回来的这个儿媳妇有些不对劲,如今看到这个疤痕倒是理解了,怪道府城的人家愿意嫁给这个傻小子,原来是破了相身体还不好的,也是,虽说父母早逝,但看着这姑娘也不像是吃过苦头的,要不是这样能嫁给泥腿子?

不只是老赵头这么想,在场的赵家其他人也这么想,他们可是看见那温柔的手指了,上头白白嫩嫩一个茧子都没有,再说她还能拿出本钱来让赵老四做小本生意,可见也不是那种穷人家出来的,这下子说通了,就是破了相身体也不好,这才看上赵老四的。

想通了,老赵头和老陈氏倒是也不挑剔那么多,权当没看见温柔脸上的陈年伤疤,笑着说道:“虽说你们已经成了亲,但那是在府城,可不是在陈家村,咱们赵家也不能亏待媳妇,等你们歇息两日,再把婚事办一次。”

赵老四一听,顿时欣喜万分:“爹,娘,你们这是同意啦?”

老陈氏却没好气的说道:“你们都生米煮成熟饭了,我这个当娘的难道还能反对吗。”

说完这话,她看了一眼温柔又说道:“闺女,我这不是说你,哎,我可没有嫌弃你的意思,就是老四这孩子不会办事儿,怎么样当初也该回来说一声的。”

温柔微微一笑,显得越发的温柔了,一度甚至让人忘记了她脸上明显的伤疤:“公公婆婆,都是我的不是,若不是我催的急,相公也不会如此。”

老陈氏平时骂媳妇的时候顺口的很,就是一直住在镇上的丁氏也没啥被她敲打,但这会儿看着柔柔弱弱文文静静的温柔,倒是不知道该怎么接口了。

这事儿就这么先定下来了,赵家人就开始忙着办婚事,幸亏当年赵老四即将成亲,成亲用的东西其实都备好了,这些年老陈氏也没让其他人用了去。

赵九福在旁边看着,总觉得这事儿有哪里不对劲,不是说这位醒来的四嫂不好,相反,她为人十分温和,虽然身体像是不太好的样子,但休息了几日也开始帮着干活了。

赵老四两人不只是带回来一辆驴车,还有许许多多的礼物,每房都分到不少,细心的连这两年才出生的几个侄子侄女都有,这显然不是大大咧咧的赵老四能想到的。

温柔一开始见风就倒的模样,过了几日也好了一些,众人这才知道她身体没有坏到这种程度,只是两人为了赶路走的急了一些,她这才有些晕车。

温柔的性子十分柔和,不过是几日的功夫,原先对她有些不满意的老陈氏,对她有几分嫉妒的邓氏,居然就跟她相处融洽起来。

她确实不是干活儿的料子,但也尽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偶尔赵老四看到了还会拦一拦,却是拗不过她,最后只能随着她去了。

赵老四与温柔的到来,对于陈家村而言也是一件极为意外的事情,赵老四一去几年没有音信,众人在赵家人面前不提,私底下都说他怕是出了事死在外头了。

但偏偏他不但没死,还娶了媳妇带着好多东西衣锦还乡了,这实在是让人意外的事情,一段时间之内,村里人都爱到赵家来问问赵老四外头的世界。

至于赵老四带回来的媳妇温氏,自然也成了村里人茶余饭后的话题,不仅有温氏出生府城的传闻,还有她的模样,她脸上的疤痕,甚至还有她那一手的绣工。

是的,那温氏看起来斯斯文文的,竟然有一手好绣工,她虽然身体弱做不了活儿,但凭着那一手绣工就能让人高看一眼,并且她并不吝啬的交给了几个妯娌!

原本还有人拿着赵老四和温氏并未有父母之命的事情说话,但等温氏这一手绣工露出痕迹来后,村里多嘴多舌的妇人也不敢多说了,她们都指望哪天串门的时候,温氏能够大方的指点他们一两下,就算不能跟她那般厉害,能绣个花也是好的啊。

第25章 开学

赵九福一直觉得自家这位四嫂不一般,等发觉她的绣工之后更是如此。

赵家的婚事办得急急忙忙,但好歹也热热闹闹,一场婚事之后,赵家开始安静下来,赵九福却得开始上学了,相比起其他玩疯了不乐意去上学的孩子,他却是十分乐意的。

可不是吗,平时他在家的时候,一天最多就能积累三个积分,当天就得花出去,但是去了私塾之后,一天还能剩下五个积分下来。

自从拿到了极品人参酒和檀香木簪,赵九福对系统的信心又开始提升了,虽说有时候坑爹是坑爹了一些,但好歹也能拿出真的好东西来。

别的不说,自从每天一杯人参酒之后,老赵头腰不酸了,头不痛了,过了一个年人都显得年轻了许多,甚至白头发都开始慢慢变黑了。

老陈氏也是如此,因为爱惜儿子给的木簪,就算是睡觉的时候她也会小心翼翼的放在枕头底下,这么一来果然夜夜安眠,脸上的皱纹都少了些许。

旁人都觉得是他们家老四发达衣锦还乡了,老赵头人逢喜事精神爽,所以才显得格外年轻一些,但赵九福却知道,这里头大半都是人参酒和木簪子的功劳。

不提他生存所需要的积分,光是能让老赵头和老陈氏的身体好一些,赵九福就愿意为积分而奋斗,整个人精神头都比去年好了许多。

开学第一天,胡秀才照旧是要摸底的,这一个个学生考问下来,胡秀才的脸色越来越黑,他用力的拍了拍书案,冷声喝道:“这才过了一个年,去年学的东西都还给老夫了吗,你们真是我教过最愚笨的学生,人笨一点没什么,但若是还懒的话,以后也不用来读书了。”

过年期间玩疯了的孩子们一个个面面相觑,低着头就跟打了败仗的公鸡似的,在胡秀才严厉的眼神下又是愧疚又是害臊,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精神。

胡秀才却看也不看他们,冷哼一声继续提问,凡是被他问道打不出来的,就得挨上三下手心,就连他的亲孙子胡志勇也不例外,他就是那个被打得最狠的。

赵九福眼看着同窗们一个个挨打,心中暗道这么下去的话,他的这些同窗也不知道会不会厌学,很快胡秀才的提问就轮到了他。

面对自己的得意门生,胡秀才不但没有柔和一些,反倒是越发严厉,连着提问了三个问题,丝毫没有放水的意思,反倒是比之前要求更加严格。

胡志勇偷偷的送过来一个同情的眼神,就连李耕读也偷偷摸摸的露出几分担心的神色来。谁知道赵九福却不是他们的难兄难弟,他在家可没有荒废时间,不但自己读书还抓着别人读书,不说提升了多少,保本确实是没问题的。

眼看赵九福回答的十分流利,胡秀才眼中闪过一阵满意,嘴角也不像刚才那么紧绷了,他点了点头,拍了一下赵九福的肩头说道:“嗯,不错,坐下来。”

赵九福坐下去之后,胡秀才没有再提问其他的学生,反倒是走到最前头说道:“你们看看人家赵九福,他比你们聪明,比你们伶俐,但过年在家还在勤学苦读,你们呢,人不如人家聪明伶俐也就算了,还不如人家用心,以后还指望能读出什么来?”

不说其他的学生是不是羞愧,赵九福自己先无奈了,觉得自家先生什么都好,就是喜欢给他拉仇恨这一点十分让人无奈。

但胡秀才完全不觉得自己这么讲有问题,他觉得自己并没有区别对待,一边是聪明还勤奋的乖学生,一边是蠢笨还好偷懒的坏学生,他偏向那不是很正常吗?

也幸亏赵九福不是真小孩,会做人,跟私塾两霸胡志勇李耕读的关系都不错,否则的话先不提他将来能不能出息,就得先经历一番私塾霸凌了。

因为拿到了系统的好东西,这一年开学之后,赵九福学习的劲头更足了,要知道这个系统的名称是考霸,那就是说开始才是他主要的积分之路,现在被提问题都只是小擦边。

在上学之前,赵九福曾偷偷问系统:“万亨你说,我要是考中一个童生的话,系统能奖励我多少积分?够不够再买一样好东西?”

“人参酒就不错,要是下次还有这种打折的好事儿的话,你赶紧提醒我啊,错过一次后悔一生,咱们现在可是两人同体,我们才是一国的你明白吗。”

万亨呵呵一笑,提醒道:“阿福,打折这种好事少之又少,再说你的系统积分也不够再卖任何一样东西了。至于童生的奖励积分,按照系统规则我不能提前透露,你只要记得,系统是考霸系统,不是读书成长系统就好了。”

作为一个人精,赵九福秒懂这话的意思了,就是说系统其实并不关注宿主的人生成长,他就关注一个考试,不管是什么考试,擦边的都能给积分,那正统的肯定更多。

赵九福摸了摸下巴,第一次觉得科举考试就像是一根吊在自己面前的肥肉,就算读书辛苦,他也得豁出性命去吃一口,不然不是白白浪费了这个机会。

看着赵九福读书的这个劲头,胡秀才也觉得十分不错,私底下更是又给开了一些小灶,甚至还把自己的一些珍藏的书借给他看。

这一日胡志勇瞧见赵九福手中的书,还惊讶的说道:“先生居然舍得把这本书借给你,要知道这本书可是先生的宝贝,我爹还不准看呢。”

赵九福忍不住捏紧了手指,想到胡秀才赞许和期待的眼神,忍不住微微叹了口气,他要是再不用心的话,对不起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这位对自己寄予厚望的先生。

因为赵九福已经连续上了一年学,几年开学之后就再也没让老赵头接送,再加上现在农忙季节,老赵头到底是也没坚持。

等从私塾回到家中,赵九福一看果然家里头就他四嫂带着赵菊花在做晚饭,看见他回来,赵菊花就开口张罗道:“小叔回来啦,小叔,饭菜快好了,时辰也不早了,不如你去喊一声爷奶和其他人回家吃饭。”

赵九福一听,放下书篓就说道:“行,四嫂,菊花,那我先去了。”

温柔正在煮饭,听见这话连忙探出头来喊道:“先喝口水,这么急。”

但赵九福却已经跑远了,赵菊花吐了吐舌头,笑嘻嘻的说道:“好歹把小叔支出去啦,不然他老是要帮忙还笨手笨脚的,回来奶奶看到还得骂人。”

温柔手底下的动作微微一顿,抬头看了一眼赵菊花,笑着说道:“那也是你小叔有心,凡是去读书的男娃娃,回家之后能想着帮忙做点事的又能有几个,别的不说,你小叔有这份心就是好的,那是他顾念爹娘,也心疼你们这些侄子侄女。”

赵菊花被温柔说的脸上一红,抓了抓自己的衣角有些不安的说道:“四婶,我,我不是嫌弃小叔不好,就是想让他也轻松点,我娘说了,小叔整天读书也辛苦的很。”

不知道为什么,赵菊花总觉得在这位文文弱弱的四婶面前大声不起来,她明明说话和气,但赵菊花有时候却有些害怕她,见她皱眉就有些气弱。

温柔听见她的话,又笑着安慰道:“我知晓,你们都是好孩子。”

赵菊花这才露出几分笑意来,看着温柔动作娴熟的开始炒菜,又舔了舔嘴角说道:“四婶,你炒的菜真好吃,比我娘做的好吃多啦。”

温柔只是笑笑不说话,她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不过是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原本青葱般的手指就有些粗糙起来,她以前何尝日日做饭,但在赵家,做饭还是最轻省的活儿了。

翻动了一下锅中的菜,温柔又笑了起来,即使如此,她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这里没有锦衣玉食,也没有仆从丫鬟,却有一颗颗的真心真意,让她反倒是觉得踏踏实实。

温柔擦了擦额边的汗水,十分利索的将菜炒让赵菊花端出去,等他们摆完饭菜之后,外头的赵九福已经喊了赵家人回来了。

春种时节最累,整天都得弯着腰干活儿,赵家人的裤腿上都沾着泥巴,一个个都显得灰头土脸的,早一步回家的赵九福已经给他们打了水洗手冲裤脚了。

老赵头瞧着幺儿忙碌的样子,眼中忍不住露出一丝笑容来,等洗干净手脚坐到桌边,他先喝了一口人参酒,这才喜滋滋的说道:“咱们今年照顾的仔细一些,说不准到时候收成跟去年一样好呢,大家伙儿都下点力气,趁着天气好把地都种了,老四家的,明天你去买块肉回来,这人啊,吃了肉才有力气干活。”

温柔自然答应下来,这边赵九福笑着给两个哥哥,连带着亲娘和嫂子都倒了酒,赵老大就说了:“阿福,这人参酒喝着好,只是也没多少了,都留给爹娘,我们年轻用不着。”

赵九福却还是给他们一人倒了一杯,笑着说道:“大哥,你们也一块儿喝,这人参酒养人,我同先生说好了,等他新的一坛酒酿好了就卖我一些。”

听了这话,众人才没有反对,纷纷高高兴兴的喝了起来,只有邓氏心中嘀咕公婆不公平,都是妯娌,凭什么老四家的不用下地干活,她这些年还没在爹娘身边照顾呢。

温柔也拿起自己的那杯酒喝了一口,她原本是不抱希望的,谁知道这一口下去倒是惊讶起来,下意识的瞧了一眼自家小叔,心中暗暗想着他那位先生莫不是不世出的大能?

第26章 我的四嫂不一般

赵九福还不知道就这么小小的一盅人参酒就险些暴露了自己,要不怎么说一个谎言撒下去,就得无数个来填补呢,赵九福刚开始为了合情合理,将人参酒硬塞在胡秀才头上,如今觉得有些不妥当,也只得把这个谎言圆下去。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不管是赵老头还是胡秀才都不太可能跟对方确认这件事,毕竟他们俩是完全两个世界的人,如今即使是逢年过节,通常也是赵九福自己往胡家送节礼的。

相隔几日,赵九福果然又带着一壶人参酒回来,那滋味跟原先的一模一样,赵老头先是高兴,随后又说道:“阿福,这也太让你先生破费了。”

赵九福笑着说道:“爹,你放心,我留了一百文钱给先生,他原先也是不肯收,但我说了,先生不收银钱的话,我也是不能再要这样的好酒了。”

老赵头这才点了点头,他们镇上的水酒十几文钱就能打一壶,一百文的话确实也不便宜了:“这酒,怕是不止这个价格。”

“再多的话,先生无论如何而不肯收了。”赵九福开口说道,天知道他为了合情合理的拿出这些就,没少计算自己攒下来的银钱。

他带回来的酒壶不小,每天喝一小口的话,足够老赵头一个人喝上三个月,当然,如果赵家人都跟着一起喝的话,怕是一个月也抗不过的。

旁边的赵老大听了,笑着说道:“一百文贵是贵了些,但这酒物超所值,爹,你喝了一段时间身体都好了许多,就是我也觉得吃饭都香了。”

这时候老陈氏走了出来,笑着说道:“你啥时候吃饭不香了,有的吃就不错了。”

赵老大嘿嘿一笑不说话了。

赵九福就趁机说道:“爹,先生说教我泡酒呢,到时候我去买一根小人参泡着,到时候您想喝多少就喝多少,就算没有现在的效果好,但常年喝着肯定也不错。”

小的人参不值钱,但老赵头还是说道:“我老都老了,不值得花费这些银钱,爹知道你手里头还有几个钱,但也得省着点花,买点笔墨也是好的。”

“爹,您一点都不老,再说了,我的笔墨足够用了,多出来的放着也是放着,您跟几个哥哥身体好,咱们赵家才能好。”赵九福笑着说道。

这话一说,老赵家的男人都眼睛发热,一个个看着赵九福笑得不成样子。

另一头的温柔听着倒是觉得奇怪,暗道这样好的人参酒,不是百年的野山参怕是泡不出来,至少也得泡着好些年才能入味,小叔说要泡酒怕是不成的。

她当年也曾有幸喝过一次人参酒,知道这酒价比黄金,暗道莫不是那位胡秀才有什么特有的酿酒本事不成?

温柔眼神微微一闪,倒是也没有追根究底,左右这事儿对赵家,对她相公是好的,那她又何必管那么多,不管胡秀才因为什么看重小叔,总归是一件好事。

那头赵老四也已经开口说话了:“爹,咱们也别省这个钱,您该吃吃,该喝喝,我在外头几年也攒了一些银子,到时候阿福读书要用的话,你尽管拿去就是。”

老陈氏听见这话倒是笑眯眯的,她看了一眼四儿媳妇,见她似乎毫无意见的样子心中顿时满意不少,这四儿媳妇虽然有多样毛病,但有一点却比邓氏好许多,那就是心大大方,对其他房的人不会抠着,生怕谁占了便宜:“不用你,你弟弟读书的银钱我攒着呢。”

赵老四一听,又说道:“反正你们别太担心就是。”

旁边的温柔微微一笑,跟着问道:“阿福读书也有一年多了,如今读到了哪里?”

旁人一听这话,忽然一起大笑起来,温柔不明所以,却听见赵老四笑着说道:“柔柔,你可不知道,从小到大阿福最爱别人考他,每日不考几回誓不罢休。”

温柔一回想也记起来了,怪道她入门这些时日,每天都看见家里头人喜欢考一考赵九福的,她原本以为是赵九福在读书,赵家人关心所以如此,谁知道背后还有这事儿。

“四哥!”被揭了短的赵九福无奈的喊了一句,只能感叹一声人穷没积分就注定志短。

温柔捂着嘴微微一笑,她如今在家中一般不带面纱,赵家人习惯了她的模样之后,反倒是觉得这疤痕虽然难看,但是也不至于看不下去。

“阿福,既然如此的话,不如我也来考一考你,如何?”温柔笑眯眯的问道,她向来喜欢孩子,对赵家几个侄子侄女都和善,尤其是喜欢赵九福,归根究底大约还是这孩子长得好,人也特别机灵,对父母兄弟又孝顺体贴的缘故。

若是熟人的话,赵九福就直接无视了,但偏偏提出这话的人是才进门不久的四嫂,赵九福只得秉着彩衣娱亲的态度说道:“四嫂,你要考就考。”

温柔又是一笑,旁边的赵老四给她出主意了:“柔柔,你也是读过书的人,给他出一个特别难的,我们问的问题都寻常,阿福的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四弟妹还读过书呢?”小陈氏好奇的问了一句,暗道怪不得觉得四弟妹文气。

温柔有些不好意思,赵老四却兴致勃勃的说道:“可不是,柔柔的才华十分不错。”

“一个女人,哪来什么才华。”邓氏噘着嘴巴吐槽了一句,心中对赵老四的夸张不以为然,暗道说不定就认得自己的名字,赵老四就瞎说会读书了。

温柔不管他们的态度,笑着问道:“阿福,你还未说过,在私塾里头读到了哪里。”

赵九福见她似乎认真了,就回答说:“已经读到了四书,开了年才开始读论语,如今刚刚读到八佾篇。”

温柔一听倒是更加惊讶了,她可是知道赵九福去年才开蒙,一年的时间居然已经读完了启蒙那几本,开始读论语了,若不是他的先生拔苗助长,那就是这孩子真的有几分天赋,并不是家中公公婆婆黄婆卖瓜了。

有了这份心思,她也认真的思索起来,很快问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后头接着是什么?”

赵九福心中也是惊讶,要知道家里人虽然也会让他背书,但都是直接让他背,他背了不管对错,反正赵家人是听不懂的,他们只觉得能背就是不错的。

但是这位四嫂随口一说,直接将学而篇的开头背了出来,显然不能用略读过几本书来形容了,要知道这年头女子就算是读书,多数也只是到启蒙,后头接着的就是女四书了,会知道论语的人少之又少,他真的好气这位四嫂到底是出自什么样的家庭。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赵九福顺着背了起来

温柔频频点头,眼中闪现出一丝光芒来,她从未想过跟着赵老四回乡之后,会在这种乡野之地遇到一个这般钟灵毓秀的孩子。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话可知道是何意思?”温柔紧接着又问道,她并未跳到后头问,追问的还是同一篇。

赵九福早就听胡秀才讲过经意,就回答道:“意思是当一个人的爹还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爹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爹定下对的规矩长期不改,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听到这里,温柔忽然问了一句:“阿福,你觉得这句话对么?”

赵九福微微一愣,胡秀才是典型的儒生,觉得圣人之言都是对的,所以从来不会问他是不是也觉得对,但是赵九福从现代而来,对其中有些言论却是不支持的。

他想了一下,还是如实说道:“一个人不管是父母生前还是死后,都能做到始终如一的孝顺,那就是真的孝顺了。这话并未有什么不对的。”

温柔的嘴角微微勾起,觉得这孩子倒是会顾左右而言他,不过有想法就好,读书不怕你有想法,最怕的是没想法死读书,这样的人是走不长远的。

心中有了主意,温柔露出一个笑容来,对着赵家人说道:“阿福背书一字不差,解说也到位的很,可见是读书花了心思的,也有这个天分。”

老陈氏一听,乐呵呵的笑道:“可不是吗,不是我说,咱们十里八乡的村落,也没有一个孩子比我家阿福出息,就是胡秀才也常常夸他。”

另一头的邓氏不乐意见他们其乐融融的,忽然说了一句:“四弟妹,这不是男人读的书吗,怎么你也似乎熟悉的很?”

赵老四脸色微微一变,倒是温柔脸色不变,笑着说道:“年幼时曾度过几日书,认得一些字,后来长大了自己喜欢,就看了一些,我脑子笨,但好歹记住一些。”

老陈氏最看不得邓氏挑事儿的样,尤其是她挑的还是赵九福的刺,顿时不满的看了过去,邓氏缩了一下脖子,立刻不敢说话了。

这事儿这才算是过去了,他们却不知道赵九福心中的惊讶,他回到房中迫不及待的盘问系统:“万亨,怎么回事儿,我四嫂考了我一次,怎么还有四个积分呢?”

第27章 先生,先生

得到系统之后,赵九福没少花时间研究,系统给出的数据虽然少,但他观察了六年也摸准了一些规则。

比如说当初他还在娘肚子里头,还不能说话的时候,万亨能先预支的那些,再比如平时比人提问回答所能获得的积分。

系统有一套自己的评定标准,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等级,就比如村里的大人,基本都停留在最初级,就算他们问了再多的问题,赵九福能拿到的也就是寥寥三个积分,也就是能把当天的生存消耗拿回来而已。

这一点从赵九福会说话之后不断测试,即使是村长也只能给到一个积分,有一些年级不够大,或者脑子不太灵光的,就算是问了问题也没有积分可拿,可见系统评分的标准十分严格,但现在偏偏温柔的一次提问,他拿到了四个积分!

四个积分是什么概念,这积分比镇上的那位孙老爷还要多,甚至比胡秀才只略少了一个积分,要知道系统很看重功名,温柔是女子肯定是没有功名的,那一个积分的差值可能就是在功名这一块,那这么一比较的话,温柔的才学难道能比得过胡秀才?

赵九福心中惊讶,不知道自家四叔是从哪里娶回家一个才华出众的女子,虽说她脸上有疤痕,但能养出这般女子的人家,也不该是普通人家才是。

百思不得其解,赵九福倒是也没有深究,毕竟赵老四不说,温柔也从不提起,可见他们并不愿意说起这件事来,他一个弟弟何必追着不放。

赵九福却不知道,在隔壁房间里头,温柔进了屋子也一脸沉思的模样,赵老四一看,还以为方才的事情让她想起以前不开心的事儿,就安慰道:“柔柔,你没事,都是我不好,提什么让你考一考阿福,以后你要是不乐意的话,别问他就是了。”

温柔却摇了摇头,笑着说道:“我若是介意的话,方才便不会问他,只是没想到阿福看着年纪小,读书却有几分真本事在。”

赵老四对这个把自己小了十几岁的弟弟一直很疼爱,当年他还在家的时候还经常驮着人满村跑,听见这话没有多想,开心说道:“可不是吗,我们几个兄弟里头就阿福最聪明,看他现在读书的样子,说不准以后真的能读出一些名堂来。”

温柔眼神微微一动,低声说道:“你说,我闲下来的时候再教一教阿福,他会乐意吗?”

赵老四听见这话有些惊讶,低头去看妻子的神色,却见温柔继续说道:“你也知道的身体不太好,重活肯定是做不了的,只是干一些家务的话,难免落人口舌,再说了,当年花了多少苦功夫才读了书,若是常年不用怕是会忘了,岂不是也浪费。”

赵老四似乎有些不知所措,他抓了一把自己的发髻,讷讷说道:“你要是乐意自然没事儿,当年你的才学也是被人称道的,教一个小孩总没有问题。”

但犹豫了一下,他还是提醒了一句:“柔柔,阿福是老来子,我爹娘都疼他,尤其是我娘,你教阿福是没事,我就怕万一有事我娘说话不客气。”

进门这些天,温柔也已经把家里头几个人的性子都摸准了,老赵头性子灵活,颇有几分睿智大家长的意思在,老陈氏虽然泼辣,倒也不是不讲道理的,老俩口都偏疼小儿子,但这可以理解,原本小儿子就是心头宝,赵九福又是个分外聪明懂事的。

赵老大性格憨厚,又有几分老大哥的爽朗,小陈氏却是个温柔贤淑的,两人日子过得和和美美,连带着家里头的四个孩子也听话懂事。

赵老二她只在成亲的时候见过一次,但也大约知道人不坏,也孝顺,相比起来他媳妇丁氏就差远了,几乎连明面上的孝顺都做不出来,颇有几分看不上赵家的意思在。

赵老三性格比赵老大还开朗一些,是个看起来憨厚,其实比赵老大要有主意的人,不过心思还算正,对家里人也还算不错。邓氏就差一些,一门心思只顾着自己的小家,又不会遮掩,在家里头就有些讨人嫌,偏偏她自己还重男轻女,老陈氏还未如何,她先对两个女儿淡淡的,有时候还是老陈氏和小陈氏看不过去,骂她一顿才好一些。

温柔摸准了家里人性格之后,就知道如何应对了,她不太与家里头其他的男人打交道,对着老陈氏,她就是最为孝顺听话的儿媳妇,对着小陈氏,她就是贴心大方的妯娌,对着邓氏,她就是有些清高不太好占便宜的那个人。

只是今日考过赵九福之后,温柔难免有些自己的想法,她原本已经认命,来到陈家村之后也觉得日子还算不错,虽然清苦了一些,但胜在踏实。

但现在一看赵九福的功课,心思便又有些灵活起来:“不试试怎么知道,左右阿福主要还是听胡秀才的,我不过是敲敲边鼓罢了。”

赵老四见她坚持也就没有再说什么,第二日,温柔果然找老陈氏把这话说了,她可不会直接说教导赵九福,真这么直接的话老陈氏肯定不能答应,估计谁也不会觉得一个女人能教好学生,所以只说自己认得字,每天能花一些时间检查赵九福的功课。

老陈氏一听果然没有反对,虽说她是十分信任儿子,但家里头有人能问一问帮个忙也不错,反正晚上吃完饭,大家伙儿闲着也是闲着。

温柔原本还担心赵九福不乐意,毕竟许多读书人看不起女子,更别提个女子来教导自己了,却不料赵九福也是一口答应下来,竟是十分期待的样子。

赵九福自然是期待的,要知道多一个四嫂教导,他每日就能多得五个积分,就算是别看积分,温柔对四书五经都十分熟悉,更难得的是解义与胡秀才截然不同,能让他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待经意,偶尔甚至有一种醍醐灌顶感觉。

温柔的教导方式与胡秀才截然不同,胡秀才讲究一个刻苦,他秉持是读书万遍其义自见,但温柔却喜欢掰碎了给他慢慢讲,偶尔还会让他发表自己的意见。

对于科举来说,很难说哪一种教导方式是好的,但对于从现代到古代的赵九福而言,温柔的方式显然更加合适,毕竟他的思维都是成年人的,死记硬背不如灵活变通。

两个老师分别教导,赵九福这一年的进步果然飞快,甚至超过了胡秀才的预期,偶尔还怕这孩子基础不够扎实,故意缓一缓进度。

赵九福却像是进了粮仓的老鼠,他就像是一块海绵一般,飞快的吸收着胡秀才和温柔的教导,渐渐的,同窗已经跟不上他的进度了,胡秀才想了想还是给他换了一个班。

一连三年,等赵九福八岁的时候,已经坐在胡秀才手底下年龄最大的那个班级里头了,这里面的学生大部分还是打算走科举这条路的,那些只打算认字的,到初级班毕业就不会再继续了,所以相比较而言,这里头的同窗们才是真正的读书人。

赵九福是班里头年纪最小的一个,原本他进来之前,里头年纪最小的也得十二岁了,年龄最大的却已经十九岁,若不是年满二十之后,胡秀才就会让他们离开私塾,恐怕这里头还有年龄更大的也说不定。

胡秀才教书这么多年以来,私塾里头真正走出来的秀才也寥寥无几,举人更是一个没有,可见读书的困难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