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人瞪大眼睛,道:“大哥,你知道什么太子的秘密?我都不知道咦。”

  那人嘴角抽搐了一下,道:“只要有心,算了,我不说了,一切听我行事就行了。”

  云熙不知道自己无意中玩笑的一场恶作剧,在未来竟然改变了她的计划。不过此时,她正在回忆这个时代发生的事情。

  李豫这个时候还雄心壮志,想把经历过安史之乱的大唐拨乱反正,恢复到往日的荣光。他为了早日平定叛乱,结束动荡的局面,对安史降将实施了姑息政策,以致形成了河北藩镇割据的局面。以至于让大唐从高度集中的中央通知慢慢变成了军阀割据。

  且他自己都说宦官推上皇位的,根本没有掌控大权。好些权力掌控在李辅国、程元振这两个宦官手里。

  李豫虽然一拉一打,但宦官势力还是在膨胀,李辅国还曾经对代宗讲:“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气焰嚣张,不可一世。李豫自然心中不开心,却也无能为力。

  那么李豫想要完全掌握大权,宦官、拥兵自重的藩镇、只知享受的朝臣,都是他要走了。而打赢回纥就是关系到未来的最关键一战了。

  为此她特地观察了户部,这位大唐的财神爷正在偷偷准备了很多的粮草,悄悄备战呢。毕竟回纥现在表面上还是盟友,尽管他们想学刘备借荆州呢。

  另外还有趁火打劫的吐蕃、党项等族。总之一句话:大唐现在千疮百孔,端看李豫能不能力挽狂澜了。

  云熙这边猜测着,太子府李适也和幕僚猜测着,下面的人意见相左,吵得他头疼。他只好出声,道:“孤意已决,明日早朝就会向父皇请战。”终于清静了,李适叹了一口气,道:“你们还是不了解我父皇,要是我再不请战,只怕他老人家就不高兴了。”

  果然世上最了解父皇的还是母亲。父皇这几天一直在明示暗示,让他不要贪生怕死,他们既是君臣,又是父子,无论从那一方便,他都不能反驳他。

  可还没有等李适请战,宫里就出事了,皇上登基的最大功臣李辅国突然在家中被暗杀,代宗皇帝下令破案,谁知这一破就从李辅国家中搜出了无数的金银珠宝,还有一个龙袍。听说他找了一个干儿子,这是为干儿子铺路你。这太监心大着呢。

  这一公布出来,百姓齐声叫好,代宗名声再上一层楼。宦官的名声再次臭了一个台阶。于是李豫乘机宣布令太子李适为兵马大元帅,率军开拔,平叛。

  云熙听到这消息,立即决定履行自己令史的职责。到了太子府,要求和李适一起出战。

  李适道:“母亲,我讲这一府的大大小小托付给您,我才会放心的走。您不用担心,我定会好好保重自己的。再说儿子大了,总要振翅高飞的。”

  云熙想了想,道:“好,我答应你,留在长安。只是我有句话你要记住: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的心魔。做任何决定去请示郭子仪和仆固怀恩,并以礼相待。这两位老将经验丰富,善于行兵打仗,切忌高傲自大,你去吧,母亲总会在长安等你的。”

  李适眼睛泛酸,总算体会到每次李迥闯祸却一点都不害怕的缘故,那是因为有母亲做后盾啊。

  李适走后,云熙一直关注着战场的态势,也要替她保护好府中的妇孺。索性就天天到太子府打卡了。

  这日,传来了太子李适被回纥反包不知所踪的消息之后,太子府中就人心不稳了。太子妃急得昭见云熙,等她进来,立即起身道:“沈先生不必多礼,太子殿下走之前和我说过,有大事听沈先生的。此时我有难决之事,特请沈先生来,还请沈先生不吝赐教。”

  云熙行了一个礼,恭敬道:“太子妃殿下请吩咐。”

  “我也就开门见山说了,外面都传太子打了败仗,又失踪了,所以就有些人蠢蠢欲动了。刚刚我接到宫里消息,说有人对父皇告状,太子意欲图谋不轨,父皇只怕会叫我进宫辩驳,不知我当如何?可需要送孩子走?”

  云熙道:“不用,这明显的污蔑,皇上是不会相信的。我只怕这些人告状太子是假,真正的意图却是别的。”

  王氏惊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吗?可是谁是沛公?”

  “这就不知道了。”云熙眯着眼睛说:“太子妃殿下尽管去,图穷匕首见,见招拆招就好了。”

  正在此时,宫里来人传太子妃入宫觐见。在云熙鼓励的眼中,王氏一步步的离开了府中。

  云熙就留在府中照看着李适的子女,这会是最容易浑水摸鱼的时候。晚上在拦住了两拨刺客之后,太子妃还没有回来。

  云熙让太子洗马以太子属官的名义向皇上递交折子,弹劾长安令不作为,在天子脚下,竟然敢袭击太子府邸。

  李豫倒是反应快,很快派来了宫中侍卫保护太子府。

  第二日,太子妃终于回来了。据她说华阳公主喜欢她这个嫂嫂,又生病了才让她去陪陪的。

  太子妃道:“沈先生,我对父皇请罪,请求父皇查谣言来源,父皇竟然同意了,这么说父皇对太子是信任了。也不知道是何意?”

  云熙想想道:“独孤贵妃可有什么举动?”

  太子妃想了想,道:“并没有,只是询问了一些府中的事情,对了,还问起先生您呢。”

  云熙心中咯噔一下,有种不好的预感,但是却还是不动声色的安慰了一下太子妃,就要走。

  太子妃王氏道:“不知怎么的,见到沈先生就好似见到亲人,总觉得很亲切,还请沈先生也不要把我当外人,有事情告知我。”

  云熙点点头,太子妃果然聪慧,只怕也是有所觉了。但她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向太子妃请求回家。

  她刚回到家门口,就被一队人拦住了,道:“沈先生,我家主人有请。”

  “你家主人是谁?我在长安可不认识其他的人。再说我一个小小的太子府令史实在不知道得罪哪位大人?还请各位大人指点一下小的,小的以后给各位立长生牌。”云熙故作惊慌道。为了防止自己身份暴露,她很少在人多的地方露面,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太子府了。

  “我家主人说偶遇不如相请,是沈先生的故人,还请沈先生不要让我们为难。”一个领头的出来抱拳说。

第129章 唐代宗皇后3

  云熙看着围上来的人, 示意自己怂了,道:“好吧, 我和你们去吧,你们别乱来。”正好也让她看看是哪个故人。她的故人可不多。

  马车的窗户被封得严严实实的,马车里面还坐着四个虎视眈眈的老嬷嬷,这阵容让云熙玩味,竟然是嬷嬷, 而不是太监或者侍卫, 也就是幕后的故人很可能已经知道了她的身份。

  她笑了笑,问:“各位嬷嬷是从哪里来呢?不知我一介书生怎么得罪了贵主人呢?”

  四个嬷嬷继续盯着她看,却无人出声。

  云熙继续道:“看嬷嬷的仪态, 嬷嬷是来自宫中?”然后就看到几个嬷嬷脸色立即变了变。

  云熙了然了, 靠在马车壁上,道:“我先歇会, 你们主人也真是,想见我何必饶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呢,浪费时间。”说着还鄙夷的撇撇嘴, 然后闭上了眼睛假寐。

  几个嬷嬷敢怒不敢言,面面相视,有心想给她点颜色看看,可是想起这位的身份,只好老实的坐回去。

  过了一会,马车停了下来,一个嬷嬷叫道:“沈先生, 我们到地方了。”

  云熙不睁眼,继续装作熟睡的样子,不知道那个人能容忍她到什么程度呢?

  嬷嬷们瞧着她装睡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提高嗓音,道:“沈先生,我们到了。您要是不下去,奴婢们就抬您下去了。”

  云熙缓缓睁开眼睛,淡淡说:“吼什么,这是你家主人待客之道?还是说准备见过我这一次就把我杀人灭口了?”

  嬷嬷一噎,却不敢接话,只能收敛了心情,恭敬道:“沈先生,是奴婢不对,您大人不记小人过,还请您下车,我家主人正在里面等着呢。今日主人也是百忙之中抽空出来的,空闲时辰并不多,还请沈先生体谅。”

  云熙心情好了些,这几个嬷嬷缩手缩脚的不敢得罪他,那就是幕后那人特意叮嘱了。那么那人也就对她的命不敢兴趣了。

  心里有了底气,她施施然的下了马车,发现她被带到了一个不大的三进院落,院子里重满了高大的梧桐树,这样即便是在围墙上,也不一定能看到院子的情景。不由得笑了:“好地方,这是想金屋藏娇吗?”

  一个女声传来:“皇后殿下愿意藏在这里吗?”

  云熙转过头,就看到一个艳丽的女子,她走过去,微微一笑,道:“多年不见,贵妃可还好?”

  独孤氏眼神复杂的看着她,道:“本来我只是猜测,没有想到在我面前您竟然也不否认?”

  云熙淡淡的说:“我为何要否认?我一没有做亏心事,二没有作奸犯科,为何要要否认自己的身份?我低调行事只是不想惹出额外的麻烦,并不代表我就心虚了。”

  独孤氏看着她骄傲的样子,仿佛又回到了以前拜见她时的情景。那个时候吴兴才女沈妍是所有闺阁女子向往的对象。她才高八斗,却有些孤傲,可是却不影响连好多男儿甘拜下风,入了广平郡王府,广平王爷对她宠爱有加。

  要是没有安史之乱,也许她会继续成为最为人称道的太子妃、皇后。可惜战乱开始,从上到下都一片惶然,恨不得立即逃离。可是总共就那么多兵士护卫,只能护卫那么些人,皇上加皇子皇孙已经多不胜数了,于是无关紧要的人就被丢下了,而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女眷。她是因为母亲偷偷藏起她才幸免于难。

  而沈妍却没有她这个幸运,她是直接被自己的夫君抛弃的。一直高高在上的凤凰,顿时低到了尘埃里。后来她彻底失踪,她以为那个传说中的沈妍自此只会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

  谁知在某日,她的弟媳进宫来,带给她一个消息,说以前和太子妃兄弟关系很好的其中两个人已经内部产生龌龊,投靠了他们,并告诉了他们一个惊天的秘密,沈妍也许还活着!她当时惊得几乎不能言语。

  皇上虽然从来没有说,但是作为枕边人,她知道皇上对沈妍的那种矛盾心理,那么沈妍的出现,无论是好是坏,肯定是对她有影响的,尤其是沈妍的儿子已经成为了太子,即便是为了太子,皇上也不会对沈妍有什么大的动作。唯一的办法就是阻止沈妍进宫。

  幸好沈妍到现在还没有出现,应该也不是那么急切的想回宫吧。这就给了她操作的空间。她顺着那两人的说法,去调查据说可能和沈妍有关系的沈开。可沈开不是窝在宅子里,就是去太子府。而太子对他的紧密保护,也让她更加怀疑这沈开和沈妍的关系,说不定沈妍就藏在沈开的府中。

  据说这沈开年纪和太子也差不多,那就可能是沈妍的子侄辈。她一方面通过太子妃打听沈开的消息,另一方面放出太子的似是而非的消息,要是能拉下太子,沈妍也就不会是威胁了,可是果然皇上嫌弃迥儿太小,不肯放弃太子,那么她只能见见沈开的面,套出沈妍的下落再说。

  只是没有想到沈开竟然就是沈妍。是的,她一看到她那张脸,就知道她是沈妍。她的样貌和气质都变了一些,以前精致得没有一丝瑕疵的容颜如今轮廓都尖锐起来,温柔如水的吴兴女子也变成了杀伐果断的女将军。难怪那么多人忍不出来,要不是她对她实在熟悉,心中仰望她,只怕她也认不住来。

  但是她骨子里的傲气却还是没有丁点改变,她理直气壮的说她没有错,她不心虚,这样的话也只有沈妍才能说得毫不愧疚。安史之乱之中无数的女子被玷污,为了捍卫自己的贞洁,直接自戕。可沈妍她却走了另外一条路,在她身上她看到那种悲怆、不屈、坚强,这样的人天生就是要站在顶端,让人崇拜的。

  她低下头,道:“皇后殿下,里面请。”

  等坐下来之后,云熙看着独孤氏,道:“贵妃刚刚说想把我藏在这里?”

  独孤氏咬了咬下嘴唇,才道:“皇后殿下,您是不是不打算和皇上相认了呢?”

  云熙但笑不语,等着她的后话。

  独孤氏心中没有底,继续道:“皇后殿下来到长安,也只见了太子,您要是想进宫的话应该早就进宫了吧?只怕您自己也是摸不清皇上的想法吧,毕竟当初您是被皇上特地留下的,不是吗?皇后娘娘和我们这些女人是不同的,您有不输男儿的勇气和坚强,要是我遇到您这样的情况,只怕早就死了。我心中最佩服的人就是皇后殿下,只是可惜我永远成不了皇后殿下那样的人。”

  说到这里,见云熙还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就有些恼了,道:“喜欢上皇后殿下这样的人只怕也很辛苦。虽然我只是贵妃,但是却很心疼皇上,既然殿下这么多年不来找皇上,那殿下为何不一直这样呢?您这样让皇上和我都很为难。”

  云熙轻笑一声,道:“贵妃,你想多了。我不需要别人的敬佩,也不喜欢别人干涉我的决定。不过你放心,我既然已经成了沈开,那就会是沈开。我现在最在乎的人是太子,只要太子无恙,其他的我也不会在意。”

  独孤氏心中一跳,总觉得皇后话中有话,抿抿嘴道:“皇后殿下真的不打算离开长安吗”

  云熙肯定的点点头,饶有兴趣道:“贵妃还有什么招都使出来吧,使出来我才好还击啊。”独孤氏还真是一个矛盾的女人,看得出来她对原主有种偶像的崇拜,但是现实中又极其清醒。

  独孤氏本来想开口的话,立即咽了下去,她怎么忘记了?沈妍能从安庆绪、史思明手下安然无恙的逃走的,哪里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这人心思缜密,一个不小心,就满盘皆输了。

  她咬咬牙,道:“皇后娘娘,只要您愿意离开长安,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云熙叹了一口气,道:“贵妃,我是不会离开长安的,我的儿子在这里,作为母亲,他的小时候我没有参与,让他受了很多的苦。现在我愿意陪着他一起成长。谁敢动他,我拼劲权力也要让那人付出代价。”

  也不知道是不是沈妍的执念太深,每次想到李适的时候,她就一种深深的愧疚。原本她是想见到李适,提点他一些事情之后,就去周游大唐的。可心中却一直有种阻力让她不能离去。

  今天这话她甚至没有来得及想就脱口而出,也许这就是沈妍内心的告白,也罢,和原主的愿望相比,周游大唐并不重要。

  独孤氏起身,怒道:“皇后殿下这是一定要与我为敌吗?”

  云熙反而笑了,道:“我算是知道什么叫倒打一耙了。算了,话不投机半句多。贵妃如果无事,我就要回去了。”

  独孤氏气得都说不出话来了,没有见到绑架的肉票有这么嚣张的。

  云熙继续道:“哦,对了,保密我的身份,还请贵妃多多费心了,否则到时候我还真不得不和贵妃为敌了。”说着起身就要走。

  独孤氏一挥手,一群侍婢拥了上来,她冷冷道:“沈妍,你这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本来我好好的和你说,你好好的接受后你的后半生也就安稳了。我也不是赶尽杀绝的人,但你却如此不识抬举,就别怪我了。你以为你还是那个冰清玉洁的沈妍,是皇上心生怜惜的太子妃吗?皇上登基之后都不肯去找你,并立你为皇后,你应该就明白皇上的态度了?即便你回到宫中,又能有什么改变呢?只不过是独守寝宫。我劝你还是想想。”

  云熙立即脆声道:“不用想了,我不同意了。本来我还有点心动的,可是听到独孤贵妃这一番话,我突然发现我为什么要怕一个怕我怕得要死的人呢?最后奉劝贵妃一句,话说得越多,越容易露馅呢。”

  独孤氏额头上青筋都露了出来了,咬牙切齿道:“抓住她。让我看看太子殿下是要母亲还是要太子之位。”

  云熙竖起了大拇指道:“这招厉害,其实我也想知道呢。”

  独孤氏气道:“你也就这会耍耍嘴皮子,别以为我会和安庆绪及史思明那样对你怜香惜玉。”

  云熙皱眉道:“说话就说话,为何要含沙射影?你亲眼看到我和史思明的?还是你躲史思明床底下了?”果然女人不为难女人只是一句俗话,女人为难起女人来,那才叫狠。身心打击一起上。

  独孤氏脸色发白,直喘气道:“快抓起来,粗俗!”然后恶狠狠的说:“你不承认安庆绪和史思明,那到时候我给你找十个八个男人,看看太子脸上好不好看?”她恨死她脸上的淡然,显得她就如同嫉妒的泼妇。

  于是一群人过来了,云熙踹翻了最近的两个嬷嬷,欺身上去,一把抓住独孤氏,笑道:“贵妃,我可不会只耍嘴皮子呢。”

  云熙速度太快,独孤氏被掐住脖子的时候,还在发呆。等她反应过来,脸色立即苍白起来,战战兢兢的说:“你想做什么?”

  云熙一边随手抽过一个上来胡乱攻击的嬷嬷的腰带困住了独孤氏的手,一边制住其他的人,刚站起来,身后传来一阵破风声。

  她侧身一让,定睛一看,是一个男人,看着他内敛却发亮的眼神,就知道这人是一个高手。但是和她相比,还是差点。

  很快,那个人就被制住了,云熙直接一掌劈向他的脖颈。再迅速上前抓住要逃跑的独孤氏,往里一扔,再去抓要向外跑的一个嬷嬷,打晕了她,再仔细听了一下外面的动静,确信没有人注意,才慢慢的进屋。

  独孤氏害怕的缩成一团,嘴硬道:“沈妍,你到底想做什么?你要是敢动我一根汗毛,皇上是不会饶过你的。”

  云熙拉出一个小杌子,坐在独孤氏的旁边,道:“我还要感谢贵妃选择这么一个清净的地方呢,刚刚这么大的动静竟然没有人发现。”说着左右看了看,还点点头,道:“金屋藏贵妃,很不错呢。”

  然后又故意顿了顿,道:“至于我想做什么?贵妃先前不是应说过了吗”收敛了笑容,面无表情的说:“我也想看看韩王是选择母亲还是选择王位呢,也想让贵妃经历我所经历的。看看皇上脸上会不会好看,会不会也如同嫌弃我一样嫌弃你。”

  独孤氏恐惧的摇摇头,泪如雨下,求饶道:“皇后殿下,都是我的错,你饶恕我这一次吧,以后我再也不敢了。”

  云熙看着她的眼睛,道:“如果我落入你的手里,你会饶恕我吗?你只会变本加厉吧。”说着上前一把扯开她的腰带,独孤氏顿时晕了过去。

  云熙切了一声,有些无趣:“这么胆小还想做陈浩南?”上前拍拍独孤氏,道:“快醒来,要不然我就把你和你的暗卫放在床上了哦。”

  独孤氏睁开肿得如核桃一样的眼睛,颤抖道:“皇后殿下,饶过我吧,我以后不敢了。不,不,是以为我都听皇后殿下的,不敢再有违抗。如有半分虚言,叫我不得好死。”见云熙不为所动,她立即追加道:“韩王和华阳公主也会被天打雷劈,死后下十八层地狱。”

  云熙起身,冷然的看着她,道:“为了活命,你倒是也狠心。”说完解开她的腰带,“我呢,也不怕你来报复,你要报复最好一击就中,否则我定会百倍千倍的还回去。”

  走出大厅,她解开一匹马,风驰电掣般了离开了院子。跑了几个胡同,她才发现这里竟然是长安最繁华的中心,所谓大隐隐于市,独孤氏还是很聪明的。

  她骑着马去了长安郊外,经纬河边河上都热闹非凡,好似几年的内乱对此没有一点影响都没有。

  这时她看到河船上有个熟悉的身影,心里好笑:李豫和独孤氏这时越好一起出来吗?幸好独孤氏没有上船,否则画面太美!呵呵。

  李豫眼睛瞥了一眼,只觉得人群中有个身影有些熟悉,可再定睛一看,却只有一个卖梳子的老太太。他无趣的回过头,只当自己眼花。

  因为遇到李豫,云熙立即快速的离开了河岸,放生了马之后,才平复了心情,然后慢慢的走回到自己的府邸。

  又几日,一大早她就听到有人在敲门,打开一看,竟然是王平清。见到她的身影,王平清立即迎了上去,道:“沈兄,你出去了?我都等好久了。”

  云熙开门让他进去之后,才道:“王兄有事?“

  王平清突然兴奋的跳了三跳,云熙嘴角抽搐,道:“你这是学青蛙还是学□□?“

  王平清毫不在意的说:“沈兄,我刚刚去太子府中拿书信,太子殿下给我们都写了信。诺,这是给你的。”一手拿出信件递给云熙,一边激动的说:“太子殿下抄了回纥叶护的后路了,唐军大胜,马上这消息就要传遍天下了。”

  云熙一边看信,一边道:“那太子殿下岂不是马上要回来?”

  说到这个,王平清有些苦脸,道:“沈兄,听宫里传来的消息,皇上准备让太子驻守东都一阵子,等东都百姓稳定了再回京城。”

  云熙手顿了一下,才道:“那我先去东都等着大人吧。”

  李豫又犯了疑心病了,虽说天家无父子,但是李豫也就这一个成年儿子,且最厉害,还有什么好选的呢。不过无所谓,韩王李迥即便再得李豫喜欢,可是却太过年幼。而此时大唐到处都是战乱,李豫还需要这个大儿子替他卖命呢。那么李适暂时是没有生命危险的。

  太子地位牢固,太子府内李豫就会替他好好保护好,那么她呆在长安也没有事,索性就去东都看看。

  王平清惊讶的瞪圆了眼睛,道:“你竟然要去东都?“

  云熙反问道:“我作为令史,自然是太子在哪里我就在哪里啊?”

  王平清立即附和道:“我也跟着去,怎么说我也是令史呢。”

  云熙看了他一眼,道:“到时候别拖后腿。”和王平清处久了,她也渐渐了解了,他这人才能平庸,表面看起来是一个纨绔,可却意外的有一颗赤子之心。他认为是朋友的,那简直就是掏心掏肺。

  比如她,明明她坑过他,可却莫名其妙的入了他的眼,被他引为知己。除了李适送来的东西,也就他的东西最多了。

  幸好她知道他府里姬妾众多,要不然她都要怀疑这厮有断袖之癖了。

  王平清如同军士一样站好,承诺道:“在路上我完事听沈兄的,要是我拖了沈兄的后退,沈兄可以讲我扔去喂狼。”

  云熙摆摆手,道:“你宫里门道多,最近宫里可有什么消息?”李适不在,好多消息她只能通过地头蛇王平清来了解了。也不知道独孤氏后来怎么蒙混过关了。

  一说到八卦,王平清更是精神了,幸灾乐祸道:“我正要和沈兄说呢,宫里皇上和贵妃吵架了,都好几天没有说话了。据说是几天前,贵妃父亲病重,贵妃微服去了独孤府,出来竟然发现皇上再泾河的花船上,于是就闹了起来。”

  云熙想起船上李豫的身影,哂笑道:“皇上疼爱贵妃,用不了两天就会和好的。再说还有韩王和华阳公主在呢。”没有想到独孤氏反应倒是快,这理由简直天衣无缝。她身上的伤口养个四五天才能完全看不出痕迹。

  王平清啐了一口道:“呸,要是皇后娘娘在,哪里有独孤贵妃嚣张的份?”还一直为难她阿姐,她又不是正经婆婆,偏偏喜欢装,不过再怎么装,皇上也不会封她为皇后的。只能干瞧着。

  想象独孤氏憋闷气的样子,心里终于好受点,继续道:“可惜太子一直在找皇后娘娘,都没有找到。对了,沈兄,还记得当初和我一起的赵石和孙铭吗?这两小子竟然投靠了独孤氏,做了独孤家的座上宾。这都是我识人不清,让沈兄看笑话了。”说完还起身做了一个揖,表示自己的歉意。

  云熙总算知道了为何独孤氏会顶上了她了,合着是这两人为了表功就胡言乱语,谁知却歪打正着了呢?

  她安慰道:“王兄,不用在意。独孤家的门槛哪是那么好进的?这两人卖友求荣,在哪里都是为人所不齿的。”

  王平清心里激动,上前握住云熙的手,道:“沈兄果然是我的知己,我也是这么想的。”

  云熙面无表情的盯着他覆在她手背上的手,这厮真的不说断袖?她在外拌男人,还特地学了男人的做派,她自信要是她不变声,没有人会发现的。那么王平清就真的是断袖?

  终于瞧见了云熙意味不明的眼神,王平清低下头才发现自己的动作,立即弹簧一样缩了回去,哂笑道:“沈兄,我不是故意的。这不是太激动了嘛。”

  云熙用帕子擦了擦手,道:“希望王兄下次记得,否则王兄的手也不用要了。”

  王平清反射性的将手背在了后面,吞了吞口水,道:“知道了。”心中却在哀嚎,他怎么就忘记这祖宗看着很孱弱的书生样,但是这厮竟然能拿着大刀将一个梨花木的桌子砍成两半!还能将他一下子摔倒在地,太让人不敢置信了,但自此之后再也没有人敢挑衅他了。

  想到这里,他讨好道:“上次的梨花木柴火好用吗?要是不好用,我可以搬好多过来呢。”

  云熙瞥了他一眼,道:“不用,够用了。”

  王平清想起了刚刚的话题,义愤填膺道:“沈兄,赵石和孙铭这两个狗东西为了晋升,说不定胡说八道,啃我们兄弟的人血馒头。等会我找人把他们两个揍一顿。”说着挽起了袖子,就要出去。

  云熙道:“不用,说不定晚上独孤家发现了他们的低劣品行,就把他们赶出来了呢。”

  王平清自是听云熙的话,又说了一会才走。

  等到第二日竟然火燎屁股似的又到了云熙的府邸。

  云熙看着他,无奈道:“王兄是昨日把东西落在我府里 。”明明说话各自准备好出差用品,后日就出发去洛阳。

  王平清崇拜的看着她,道:“沈兄,你是不是有预言未来的能力啊?昨夜,赵石和孙铭被发现死在了渭河了。据说是因为赌博输了还不起债,然后自尽了。”

  自尽?云熙微微眯了眼睛,独孤氏行动还真是快,也算是发泄她的怒气。

  她道:“独孤氏的事情,你最好不要参与,否则到时候你被牵连了,可不是好玩的。”

  王平清想想也是,太子姐夫只是太子,阿姐也还不是皇后,还得受宫权在手的独孤氏的管辖。他虽然脑子不好使,但却知道以皇上对独孤贵妃的宠爱,要是独孤贵妃柿子挑软的捏,他也只能自认倒霉了。还不如一开始就听沈兄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