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医狂妃,冷挑寡情王爷上一章:第 52 章
  • 神医狂妃,冷挑寡情王爷下一章:第 54 章

没有皇上的手令,就连刑部尚书都没有资格私下拆封这卷宗,若是有了手令,定要拆封的话,也要六部尚书都在,几人见证之下,才能将这金漆封条打开,翻阅卷宗也必得皇上的手令,简而言之,除了皇上,圣水国没有人有资格去翻阅这些卷宗。

而如今,夏侯沅大喇喇的将这些卷宗抱回了瑞王府,还直接将这些卷宗摆在了她面前,细看之下,这些卷宗的金漆封条全都被人拆开了,不用问,一定是夏侯沅干的好事。

“娘,你别嚷嚷啊,要是让人听见了,没事也要出事了,”

夏侯沅倒是不以为意,一点也不紧张,小小的人儿又爬尚了床榻,盘腿坐下,“京侍卫带着我偷入刑部,根本没人发现,京侍卫的武功高的很,娘你不要担心啦!这些卷宗都是单独放在刑部密房中的,我们偷了钥匙去开门,然后京侍卫便让我自己看,那里面的卷宗全都是贴着金漆封条的,根本是不许人进去的,就连差役也只能在门口转一转,所以就算这些卷宗都不见了,也没人知道,何况我只拿了这一摞回来,更是无人知晓了,我在密房是看完了的,如今冒险拿回来,是要给娘你看的,等你看完了,咱们照旧封好,再放回去就是了。”卷宗也别宗。

窦雅采听了,总归是有些不放心,抬眸瞧了夏侯懿一眼,见他只是沉沉的坐在那里,也不说话,微微拧眉,卷宗既然已经拿回来了,多说也是无益,她不如早些看完了,也好早些让夏侯沅放回去,何况,她是真的很好奇十年前发生的事情,所以再不多说,只垂眸拿了面前最上面的一册卷宗过来细看,只见金漆封条上隐约认得清几个字——丙辰二十年七月十九江南棋经案封。

丙辰二十年,如今刚过年节,也是刚入丙辰三十一年,那么,就是十年前的夏天啊…棋经案?

窦雅采那年十一岁,年纪不打算大,但是也不小了,不过她是窦泓韬养在深闺的女儿,知道什么政事呢?不过识得几本医书罢了,窦泓韬五品太医,被人尊称一声大人,但是也不过是替宫里的贵人主子瞧病的,从不参与政事。15461810

被这封条勾起回忆,她恍惚记得,那年夏天父亲好似总是愁眉不展,母亲也不大安乐,恍惚听见说是江南出事了,死了很多人,皇上烦心,后宫不乐,窦泓韬当差自然万分谨慎,那时节因此而获罪的人太多太多了,每个人都是步步惊心,战战兢兢的。

她年岁小,不知究竟是何事,只知道江南出事了,而过了几个月之后,京城又恢复了往日的太平,好似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她也就把这件事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如今看到封条,勾起些许回忆,难道说,夏侯懿的事情,就跟十年前的江南出事有关么?12Sk2。

她心中疑惑不减反增,也不说话,只抱着那卷宗,翻开来细看,便见那卷宗上,用蝇头小楷写着案情简概,“江南泸州,富户瑞麒,私制棋经,本无大事,然其收录前朝亡帝棋局,于书中大加赞叹,且仍沿用前朝年号,言辞于前朝亡帝大有惋惜之意,更有甚者,延揽江南一带数十家富户一同私制棋经,广发于众,并请江南才子数十人提序其上,无视圣上,藐视朝廷,犯有大不敬之罪,后经丞相亲自审理,于五月初五,凡作序者,校阅者、刻书卖书藏书者,一律处死,数千人遭屠戮牵连,或充军或抄家或流放或株连九族;瑞麒全族获罪俱都处斩,瑞麒凌迟处死,其妻卢氏吞金自尽,其子饿死而后葬身火海尸骨无存,经此一案,牵连数万人,江南自此棋业凋零,富户所剩无几,棋经被毁,于七月结案,丞相亲书封条在此…”

窦雅采看到这里,已是心潮澎湃,无法继续了,只觉得眼前皆是血雨腥风迎面扑来,脸上早已沁出热汗来,剩下的略略扫了一眼,皆是些歌功颂德的话,褒扬朝廷贬低前朝的话,不看也罢。

夏侯沅一直看着窦雅采的神色,见她不再看卷宗,掩卷沉思的模样,眸光冷冽,几乎凝结成了雪色,便低低的道:“娘,十年前这一桩棋经案轰动了整个圣水国,皇上震怒,下令严查,这出面严查的就是当今的丞相,江南生事,不少人趁机浑水摸鱼,也有不少无辜的人被罗织罪名,冤枉受死的不下千人,其中不会下棋的人就有三四百人,都不过是公报私仇,借机寻衅罢了。那时候,很惨烈…”

他一个小孩子,说起这些,心情更是沉重,自小在窦雅采身边长大,即便比同龄人聪明伶俐,但是也是没有见过世间黑暗的,好不容易接受了父王不是大英雄,而是筹划谋反的乱臣贼子这个事实,接下来也不过是想了解一下自个儿的父王为何离经叛道要去谋反,却套问不出话来,逼的紧了,京墨竟带着他去闯了刑部密房,亲眼看见了那些卷宗,这样腥风血雨的事情对一个小孩子来说,怎么受得了?

他看了卷宗回来,整整两天没有说话,只是望着那卷宗出神,发呆,这样的事情即便不是发生在他身上,那也是难以接受难以理解的,他只觉得世界崩塌了的感觉,他需要花很长一段时间,再建立一个新的出来,等他再次开口说话时,眸中沉稳更甚,那一点点年幼的稚气,早就荡然无存了,仿若一瞬间,长大了七八岁的样子,漆黑如墨的眼眸中,甚至还有了阅尽世事的沧桑。

窦雅采默了半晌,才道:“这桩案子的实情,究竟是怎样的?”

虽没抬头,但是她这话是对着夏侯懿说的。

她不是傻子,刑部卷宗所记录的案情,都是要给朝廷看的,更别说这样金漆封条的卷宗了,大案由朝中重臣审理,结案之后,那是一定要呈给皇上阅览的,皇上看的满意了,才能下旨封存起来,放在刑部密房之中永不示人。

既然是给皇上看的,那自然是拼尽全力的诋毁犯案之人,过错自然也是犯案之人的,朝廷什么都是对的,朝廷什么都没有做错,犯案之人才是罪大恶极罪不可赦,就该全部处死,以儆效尤,以逞朝廷之威风。

结案陈词,还要歌颂皇上的功德,要歌颂如今是太平盛世,皇上英明,十恶不赦之人已经处死,从此百姓可以安享太平,这些都是托了皇上的鸿福。

可是,说这些有何用处?百姓的日子,都是自己过出来的,于皇上什么相干?

若是真的贤德圣明,又何须如此热衷表面文章?

所以,这卷宗上所写之事,她认定其中有内情,如若不然,夏侯懿也不会想要谋反,总不能就听信这卷宗上的一面之词吧?

“懿,江南富户瑞麒,是你什么人?”

这桩案子既然跟夏侯懿有关,而棋经案又屠戮牵连数万人,冤死枉死的不计其数,夏侯懿自然是受害者之一,他处心积虑的想要谋反,想要上官家覆灭,他一定是瑞麒的什么亲人吧?

夏侯懿从头至尾都没有说话,只是微微垂着眼皮,看着面前绣着团花的被褥,一直听着夏侯沅和窦雅采的对话,整个人犹如入定一般,但那一身清冷气势,即便屋中拢着地龙,但还是让靠近他的两个人都从心底生出了一股凉意,特别是窦雅采问了那句话之后,夏侯懿骤然抬眸望着她,那一眼,直入人心,凉的比冰雪入心还要冷。

“瑞麒是我爹,卢氏是我娘亲,我就是那个卷宗所记饿死后葬于火海的瑞家独子。”

夏侯懿这话一出,惊的窦雅采张大了嘴巴,震惊之后,眸中浮现浓厚的心疼,难怪啊难怪啊…

杀父灭母之仇,不是比海深么?

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楚,她虽然不曾经历过,但是她感同身受,难怪他不愿提及,屡次三番,哀恸忧伤,那是他心上的伤口,只要一天大仇未报,未能使得上官家覆灭,他只怕终其一生,那伤口都在流血。

夏侯懿如今眸色清冷,好似回到了十年前的那个夏天,看着窦雅采和夏侯沅的神色也是清冷寡淡:“瑞家是江南富户,祖上曾做官,家中殷实,不愁吃穿,到了我祖父这一辈,瑞家无人做官,只改做了生意了,泸州城中有十几家商铺,即便是坐在家中什么事都不做,也有银钱进账,祖父祖母生有三子二女,我爹爹排行最小,最受众人疼爱,他自小聪明伶俐,学什么都比旁人快,后来长大了,两个兄长陆续娶妻生子,两个姐姐远嫁外省,虽然见不到面,但是生活很好,祖父祖母便与我爹爹住在一起。”

“爹爹犹擅琴棋书画,棋艺最佳,最喜与人对弈,有时候一下便是一整天,连吃饭都忘了。”

-------------

求推荐票啊啊啊~

棋局成书祸难藏

棋局成书祸难藏夏侯懿淡淡的话语在内室中回荡,仿若在说别人的故事一样,语气没有一丝波澜,但是细听,是能够听出那一丝不易察觉的被压制的厉害的颤意。

“后来祖父祖母去世,爹爹娶妻生子,他承接了那些商铺做了东家,我娘亦是泸州富户的千金,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亦是泸州有名的才女,爹爹在我五岁的时候,开了一家棋社,专门供风雅之人来下棋,我小时耳濡目染,自然也是精通书画琴棋,十岁的时候,棋艺已在泸州出类拔萃,很多老先生都下不过我,爹爹很为我骄傲,家里几个堂兄妹姐弟里,我是拔尖的,那时候,我们瑞家在泸州,可谓是风头极盛,再加上我爹爹性情开朗,喜欢结交朋友,所以我家天天都很热闹,人来人往的但行风雅之事。”

说起家中从前的和美日子,夏侯懿眸中有些微亮光,那是怎样的日子啊,每天都很开心,无忧无虑的生活,他那时天真的以为,一切都会一直那样美好快乐下去…

窦雅采一叹,难怪他会画画,在骊城幽湖送她的那个花灯,她本以为是剪纸而已,没想到却是他画的,那些画卷真的很精致的,她当时问他,他还只说琴棋书画略懂而已,如今说起家世,原来是出自江南富户,难怪他身上总会流露出贵公子的气息,只是常年行军打仗被那些沉敛威严气势给遮掩住了,而后便总是那般神秘高贵不可捉摸,倒是将那一抹温润的江南气质给收敛了。

“我十三岁的时候,爹爹便起了自己编撰一本棋经的心思,那时他在江南已经小有名气了,许多人都很赞成他的这个决定,都决意要帮他,所以,爹爹闭门潜心研究历朝历代的经典棋局,择其优者录入期间,棋社便交由他的那些朋友打理,他除了收录本朝棋局之外,还收录的不少前朝士子间对弈的棋局,最多的要数前朝亡国皇帝崈帝的棋局,共有十三四个之多。”

夏侯懿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眸中稍稍有了些暖意,看着窦雅采道:“你可知前朝崈帝之事?”15494045

“我知道。”

窦雅采点点头,史书杂记,她多读过一些,再者坊间趣谈,她自然也听过,崈帝轶事,她也知晓一二。

前朝慕容家,执掌圣水国二百余年,前期百业兴旺百姓安居,然而凡事必有盛极而衰,慕容家亡国时,就亡在这个崈帝身上。

崈帝慕容路,容姿绝美,善歌舞,擅工笔美人,尤其精于棋道,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能下的过他的,这也并非是大臣们萎缩怕事不敢拿出真本事来,而是真的赢不了崈帝,因为崈帝每赢一局棋都要让人把棋局绘制下来供人玩赏,流传到宫外,众人便都渐渐传扬开来,这崈帝是个棋痴。

他只对棋道有兴趣,性骄奢,喜浮图,不恤政事,朝中政事皆被歼佞小人所把持,皇帝不管事,歼臣当道,自然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后来朝中武将起事,自立为帝,将慕容路斩于宫中,传说当时被斩首的时候,慕容路还在跟人下棋呢。

而这个起事造/反的武将,就是上官家的人,也就是圣水国的开国皇帝,圣祖皇帝,如今到了上官桀这一代,上官家已历三朝,本就是盛极的样子,却只有那朝中有远见者,才能看到上官家暗藏的堪忧未来。

不论太子即位还是四皇子即位,这上官家的江山,只怕没有慕容家的长久。侯淡夏厉他。

窦雅采想到这里,心口一沉,当年慕容家是被上官家起事夺了江山,可见是名不正言不顺的,虽说过了三代,史书工笔也不被允许再提及当年上官家起兵谋反的事情,若是没了办法必须得提及,也是说人家慕容路多么多么穷凶极恶,官逼民反,因此才不得不反,而如今,夏侯懿所行之事,与上官家何其相似,这可真是报应,上官桀只怕做梦也没有想到,他先祖从别人手里夺来的江山,转眼也要被旁人夺了去。

窦雅采略捡重要的说了一说,夏侯懿点点头,抿唇缓缓的道:“你说的都不错,但我爹是喜棋之人,他对朝堂政事历来都是无心参与的,如若不然,他也不会不去考取功名而是闲在家中做些他喜欢做的事情,他只是喜欢研究崈帝的棋艺,毕竟崈帝是前朝亡帝,他的棋局收揽不易,我爹好不容易得了,自然不愿意私自分享,便决意录入书中,每一局棋,我爹都附有评注,兼有心得在眉批处,崈帝的棋局他自然是写的最多最全的,他也是太过忘情,字里行间总是不自禁流露出惋惜之情,但是惋惜的只是崈帝的才华,并非思慕前朝,而沿用前朝年号,也不过是因为那棋局出自前朝崈帝之手,如何沿用本朝年号?未免也太矫情了些。”

“于是棋经成书,流传在泸州,然后就被人告发了?”

窦雅采抿唇,这卷宗案情概要上写的清楚,江南富户瑞麒私制棋经,本无大事,都是因为收录了前朝亡帝的棋局,这才酿成了祸患的,又或者说,那些人就是以这个借口,才将瑞麒全族抓了去灭族的?

夏侯懿沉默许久,似是在回忆旧事,心绪难平,待再开口时,声音已然嘶哑,眸光更冷:“棋经成书,并非我爹一人之劳,我爹不过是个编撰的,想要成书,哪有那么容易?当时富户乡绅名流才子,全都参与了后来的刻书,确实如那卷宗上所言,延揽江南一带数十家富户一同私制棋经,广发于众,并请江南才子数十人提序,但无视圣上,藐视朝廷,可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

“前朝慕容家得天下之时,也未曾禁言不许人提及隆庆朝的事,这天下更替本属寻常之事,帝王总有老去时,唯有百姓常居安,棋经不过只是收录几句崈帝棋局罢了,竟酿成如此祸事,朝中未免太小题大做了些!难道不许史书提及,就连百姓之口,也要一并封了么?千秋万载,他上官家能坐稳一辈子的帝位,能永远执掌朝政?封的住今世,日后,总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窦雅采听的愤然,忍不住皱眉说了几句,一本棋经而已,若非有心人大加利用,怎会闹成这样?

她微微眯了眼眸,眼底也皆是冷意,只是瞧着那卷宗上蝇头小楷的字,‘后经丞相亲自审理…丞相亲书封条在此…’,她心头一冷,吴佑添与此事有关,他当年,是不是跟瑞家有仇,所以才会借机兴此大狱?

不然,朝中重臣何至于跑到江南来督办这桩案子,无视圣上,藐视朝廷,这话可大可小,简直如信手拈来一般,根本就是他说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棋经收录前朝亡帝的棋局,这案子,难道泸州的封疆大吏,管不得吗?

最多,也就是打一顿板子,全家充军罢了,何至于要灭族,又何至于牵连江南数万人?

可是,她转念又是一想,一个在京城,一个在江南,能有什么深仇大恨?

夏侯懿听她愤愤不已,原本冷凝着眸光的,见她如此,眼底总算是有了一丝笑意,只是想到后来的事,还是笑不出来了,放在被褥下的手握紧了拳头,指节青白,心头却仍是在压抑隐忍,当初撕心裂肺的痛早已淡了,如今提及,只不过是旧伤口再被撕开,鲜血淋漓之时,他也只是隐隐作痛,痛不可挡,他只能自我抒怀。

“棋经成书,前两年倒也相安无事,只是两年后,也就是丙辰二十年,年初的时候,京城发生了一件大事,也就是这件事,才导引了江南棋经案,”夏侯懿顿了顿,才道,“翰林院的一位编修,私自在府中藏匿崈帝画像,被人发觉告发了上去,后来经大理寺刑部联合审理之后,才知此人密谋篡位夺权,要恢复慕容家的天下,哪知事未成却被人发现了,上官桀震怒,当即就推出午门斩首示众,全家灭族,一个不留,据说那人还打算事成之后拥立慕容家的后人为帝,他哪里知道,当年上官家先祖夺慕容家江山的时候,早将慕容宗族杀的一个不剩,这世上,早就没了慕容家的后人了,又去哪里拥立什么慕容家的后人为帝?”

“经此一事,上官桀觉得天下不太平,至少没有他想象中的太平,崈帝的拥护者,慕容家的余孽仍在,他便开始了大清洗,这是上官家夺取江山以来,第一次对慕容家以外的人动手,当年圣祖虽然斩草除根,却没有伤害过慕容家以外的人,也立有祖训,训示后世子孙要善待百姓,善待朝臣,不得徒增杀戮,也算是积德行善吧,然则上官桀心狠手辣,为了江山稳固不让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他也顾不得祖训了,我爹编撰的那一本棋经,就是在丙辰二十年三月,被人告发出来的。”

好男儿顶天立地

好男儿顶天立地夏侯懿说到这里顿了顿,没再继续往下说,下头的事,那才是真正的血雨腥风。

他不说话了,屋中自然也没人说话,窦雅采心绪难平,才初听此事,她就愤恨难平,更别说夏侯懿当初经历这一切时,还只有十几岁,她几乎可以想见那样的日子,瞧他如今的沉郁样子,心中心疼,却嗫嚅嘴唇半晌,不知该说些什么。

夏侯沅虽知当年之事,但是那都是从卷宗里看来的,并非听夏侯懿亲口所说,而且当年之事,卷宗根本做不得准,他看卷宗也不过是想了解究竟是当年发生何事,也是为了从父王口中逼问出来,否则直接问,父王是肯定不会说的。

如今他听着父王淡淡讲述当年的事,听的入神,小脸儿上的神情也是跟着夏侯懿忽悲忽喜,窦雅采和夏侯懿所说的话,他都能听得懂的,只是他年纪还小,就更不知该说些什么了,只是挪到夏侯懿身边,紧紧的靠着他坐着,无声给他安慰。

“京城中编修案才过去一个多月,上官桀有心想要借此立威,更是想要清除异己,宁可错杀绝不枉纵,所以整个圣水国都开始清查跟前朝慕容家或是崈帝有关系的人事,一旦发现,要么抄家要么灭族,基本上无一幸免,但是这些人,多半是为了字画,或是跟那编修一样,再或是家里有些前朝的藏书,就为了这个事,当时但凡有些藏书的人家,通通都把前朝的藏书史书拿出来烧了,生怕为此惹祸上身,那时节,真是人人自危。”

“我爹的棋经在泸州流传甚广,那两年间又刻印了不知多少本,几乎整个江南都知道那本棋经,根本还来不及销毁的时候,就被人告发了出来,你可以想象,在那样的情况下,我爹编撰这样的一本书,而且还在江南流传两年,上官桀该是何等震怒了…他都不要泸州府衙管这件事,直接派了吴佑添下江南,到了泸州来,亲自审理此案,上官桀是有心要用此事做个样子的,也好告诫一下那些暗地里兴风作浪的人,所以密令吴佑添,尽管彻查,无需顾忌,吴佑添得了这个密旨,哪里还会顾忌旁的?他一心就想让上官桀高兴,揣摩准了上官桀的心思,一切皆遵照圣旨行事。”

夏侯懿语气仍是淡淡的,他那时十五岁,但并非不记事,很多事,他是能够明白的,但从小养尊处优,遇上这样的事,岂能不怕?

吴佑添一到泸州,便命差役拿了瑞麒,根本都不过堂后审,直接凭着一本棋经,就定了瑞麒的罪,瑞麒自然不服,据理力争,吴佑添当时也不过只是笑笑,说你收录前朝亡帝棋局,又在书中大加赞赏崈帝棋艺精湛,你还想活命吗?

沿用前朝年号,言辞之中对于崈帝的死大有惋惜之意,你这是思慕前朝,对圣上大不敬。

居然还敢延揽江南一带富户才子同你一起私制棋经,广发于众,这就更是无视圣上,藐视朝廷,是理当抄家灭族的大罪。

时局如此,瑞麒不过是喜棋而已,不过是制了一本棋经,收录前朝亡帝棋局而已,却偏偏被当局者拿着做了样子,就此抄家灭族,瑞家全家都难逃罪责,还有那替他作序刻书的数十家富户。15494045

“吴佑添拿了我爹爹下狱,还有大伯二伯,还有两个姑妈及其家人,他当年行事作风比现在狠辣绝情,不过一月余,他就罗织罪名,将江南一带的富户十有八九全家下狱,还有那些名满天下的江南才子,与我爹爹过从甚密者,全都被他拿在狱中,他一来,几乎弄的整个泸州都乱了套,富户自然与官为善,没有人不为了此事奔走的,都期望救出自己的妻儿老小兄弟姐妹,只可惜,那一阵子,没有人敢承应此事,丞相亲自来审理,谁能说情?谁敢说情?”

那时节,卢氏到处奔走,根本无果,无论是谁,给她的话都是,你家完了,瑞麒死定了,瑞家已是无用了,不如选个体面些的死法,总好过被朝廷糟践,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处斩,平白给了人谈资。

“当时,也多亏了泸州府尹体恤我家,他实在跟我爹爹有很好的交情,奈何时局如此,他也没有办法,只能放我娘和我回家,让我们做好最坏的准备,五月初五那日,上官桀的旨意就下来了,凡作序者、校阅者、刻书卖书藏书者,一概处死,瑞家全族,满门抄斩,我爹凌迟处死,所以与此事有关联的人等,按照各自罪责,或充军或抄家或流放或株连九族,当时死的人不下数千人,受牵连的不下数万人,被拆散的家庭何止千万,多少孤儿流离失所,根本不计其数…整个泸州都处在愁云惨雾之中,上官桀这一番屠戮,屠尽了江南士子百姓的人心,大家虽然屈服,但是屈服的只是严刑酷吏,并非是他,也并非真心屈服。”

就像那案情简概所写的,经此一案,牵连数万人,江南自此棋业凋零,富户所剩无几,棋经被毁,江南百业不兴,一个好好的富庶之地,被吴佑添闹的,整整十年才恢复了生机,但是这一次带来的创伤却根本难以消弭。

“…那你,你是如何逃出来的?”

窦雅采眼中微微闪着泪光,她早已瞧见了,他低垂着眼眸,声音淡淡的,可是眼底水光,如何瞒得住?

全家灭族,这是何等悲痛之事,她甚至都不敢细问,他如何说,她就如何听着罢了…可他偏偏说的很细致,听的她屡次想哭。

如若当时全族屠尽,他也不可能坐在这里与她说当年旧事了,可是那卷宗上又说,其妻卢氏吞金自尽,而其子饿死之后葬身火海尸骨无存,这又是怎么一回事,是谁救了他吧?

夏侯懿一叹,幽幽的道:“我本以为,我爹的那些朋友,都不过是附庸风雅才与他结交罢了,有许多人甚至都不过一年来泸州见一次面而已,但是瑞家出事时,我才知道,那些原来与我爹都是生死之交,我爹坦荡一生,与人交朋友都是坦诚相待,他是个性情中人,自然结交的也是性情中人,这些人很多都被吴佑添的爪牙找到,都给杀了,但是,总有些是抓不到的,也找不到,但,我的性命,还有金梁,京墨的性命,都是他们救的。”

他眼眶微红,拧着浓眉,眸光闪烁着水光,声音略略哽咽:“我娘得知皇上下旨,要凌迟处死我爹,而她也是个刚烈女子,不肯在菜市口就死,听了泸州府尹的话,在家中吞金自尽了,我是亲眼看着她死在我面前的,她临去之前递给我一把匕首,却什么都没有说,就这么去了,我当时吓懵了,却也知道家里大祸临头,我是应该逃走的,却偏偏走不了,脑子里乱的很,而我已经许久不曾进食,根本走不动,眼前一黑之际,只晓得晕倒之前,家里起了大火…”

“饿晕在家里,我还以为我就会这样烧死了呢,没想到醒来之后,却发现自己在荒郊野岭,身边躺着满身血污昏迷不醒的金梁和京墨,他们两个和我都被人救出来了,我手里还紧紧握着我娘给我的匕首,站起来,一抬眼,却看见了一个全身都裹在披风里的黑衣人。”

他一辈子都会记得那样的画面,暮春的风本是温柔和煦的,可那一夜,他只觉得满心的苍凉,就在那一夜,他失去了所有的一切,失去了疼爱他的娘亲,失去了以他为荣的父亲,失去了瑞家所有的人,除了两个少年相伴的兄弟在身边,别的什么都没有了,天地之大,已无容身之所。侯说夏初只。

十五岁的少年,本该是少年意气风发的时候,可他在那一夜,眼里便有了幽沉的阴郁,仿若一夜之间,他就长成了男子汉,经此巨变,他早已不再是从前瑞家那个养尊处优的小少爷了。

“那黑衣人是谁?”

夏侯懿半晌未答,似乎沉浸在那弥漫血色的记忆中,半晌,才开口,沉沉的道:“我不知道黑衣人是谁,也看不出他的样子,我不认得他,我当时站起来,看着他,问他是谁,他只答我,说他是爹的好朋友,最好最好的朋友,说完之后,他便是一叹,说他能力有限,救不得我爹的性命,替我爹还有江南富户才子积存一条血脉也好,他说,他只能救我们出来,却不能带我们在身边,因为他必须遁隐江湖,不然的话,他也会有杀身之祸,等到合适的时机,他会再出来的。”

瑞麒交友满江南,泸州之外的朋友很多,过从甚密者不在少数,且功夫好的人更是多,吴佑添根本杀不尽,这个黑衣人就是如此,不少人都要销声匿迹躲起来,避过风头才敢出来。

这个人冒险将他与金梁京墨三个人救出来,已是大恩,他又怎敢再要求其他?

所以那人不愿留名,他也不会强求。

“他留给我一些吃的,嘱咐我好好在那里躲几天,等风头过去再出去,切莫寻仇,这四个字是他反复叮嘱的,”夏侯懿说到这里冷笑了一下,“我岂有那么傻?羽翼未丰之时去寻仇,也不过是送死罢了。”

“他走了之后,我等着金梁还有京墨伤好之后,就悄悄去打探了,得知那黑衣人帮了我们很大的忙,官府并没有搜寻我们三人,因为他放了一场大火,官府以为是府中家人放的,且有人目击我们三人都昏死在各自起火的家中,黑衣人趁着火势最大之时将我三人救出来,虽说我们都受了伤,但是总比丢了性命要好,官府认定我们三人烧死在府中尸骨无存,所以根本无人寻我们,结案之后,吴佑添便回了京城,剩下的事,都由着泸州府尹处理去了。”

窦雅采咬唇,唇上失尽血色,心头悲愤难明,只觉得心头堵的难受:“所以之后,你便投军,一步步谋划至今,步步为营,就想夺了上官家的天下为你全家为整个江南枉死的人报仇?”

“不错,等我与金梁还有京墨休养好了之后,我便带着他们投军去了,天下之大,我们前身已死,自然是要重活一遍,各自都把旧名旧姓给改了,各自取了毫不相干的名字,不过,我不单单是要报仇,而是要为这天下苍生做些事情,上官桀这等凶残,根本不配做皇帝,他不配做,那就换个人来做,我早就与你说过,这世上的人各有所求,我所求的,就是那帝位。”

要报仇固然容易,杀人不过头点地,可是杀人之后呢?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他要的,是名正言顺的为瑞家正名,洗刷冤屈,还江南泸州那些流散的人,那些枉死的人一个清白,别的一概都不重要,如果要做到这些必须要上官家覆灭的话,那么,他愿意去做,为了达到这一个目的,他愿意去做任何事情,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好人,好人成不了皇帝,他宁愿做个皇帝里的好人,只要百姓不会担惊受怕,安居乐业便足够了,做他们自己想做的,表达他们自己想表达的,这才是太平盛世。

皇帝不该怕人说,皇帝应该喜欢人说,应该圣明贤德,让人从心底里拜服。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窦雅采一叹,明白归明白,但是她还是觉得有问题,明明有最简单的报仇方式,他偏偏选了最迂回最麻烦的方式,银牙一咬,恶声道,“不如,我替你杀了上官桀他们一家人,然后再杀了吴佑添,杀不了的,那就弄疯了弄傻了都行,然后你起兵造/反,直接登基为帝,这样多快啊!”

她这话一出,夏侯懿微微勾了唇,有笑意出来,一旁的夏侯沅却沉了小脸:“娘,你不是不会杀人只会救人的吗?你现在居然要去杀人,你就别添乱了!”

“诶!夏侯沅!怎么说的话?我这怎么能是添乱呢?”

美玉礼器温君子

美玉礼器温君子她又不是不能做到,虽说救人活命悬壶济世仍旧是她的理想,但是上官桀心狠手辣,害死那么多条人命,他以死谢罪,也是原该的,不能因为他是皇上,就当别人命如草芥啊…

夏侯懿微微一笑,他自然明白窦雅采的心思,她是医者,看这世间万物都觉得是一样的,人命在她眼中没有贵贱之分,就连一株草一棵树也有其生存的空间和价值,可是在世俗人的眼中,却不是她这样想的。

“若是像你这样说的,当年我官拜大将军的时候,就已经可以这么做了,杀了上官桀,起兵造/反,夺了上官家的天下,让上官家从此消失,再去杀了吴佑添,然后我来做皇帝,做我想做的一切,这样是很快,可这不是我想要的,若是我真想这样,何必还让上官泰苟延残喘这几年呢?”

他就是不想那样做,上官桀心狠手辣失去人性,可是他不想,他要用他自己的方式,名正言顺的得到这天下,不然,又何苦舍近求远,给上官泰下金刚石粉末的毒,让他慢慢受折磨而死?

他说这话时,还看了夏侯沅一眼,到底还是顿了顿,没有说的那么直白,也是怕夏侯沅听见了不大好,可是窦雅采却不管那些,好似夏侯沅不存在一样,开口杀闭口杀的,也不知道避讳一下,而夏侯沅却全无芥蒂,睁着亮亮的眼眸瞧着二人,他心一软,罢了,他这个儿子与别人不同,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一家人之间没有秘密,他也不必避讳了。

“不过,”想到此处,他又抿唇笑笑道,“我十七岁时被封为前将军,曾在沐尚武回京述职的时候,从驻地带着金梁和京墨潜回泸州,将当初告发我们的那个人给杀了,那个人作恶多端,是泸州有名的混混,自棋经案之后,泸州家家都是愁云惨淡的过了好几年,偏偏他过的最好,实在是该死,踩着别人的尸首过好日子,也不知是如何能够心安理得的!”

窦雅采这会儿心情已是平和了下来,不再如方才那样激动了,听夏侯懿这样说,心里想想觉得他说的也不无道理,又听他提及悄悄回过泸州的话,心中一动,抿唇道:“你是十五岁带着金梁还有京墨离开泸州的,你才说你和他们一起改了旧日名姓,可是样貌改不了啊,泸州肯定还有认识你们的人,就算泸州没有,京城里也会有啊,难道这么多年,就没有人认出你们来?”

十五岁的时候,样貌应该长成,就算再怎么变,也不可能看不出小时候的模样呀?

对于这个问题,夏侯懿只抿唇看着她,笑而不语,夏侯沅却在那摞卷宗里翻了翻,抽出又一卷宗递给她,软声笑道:“娘,你自己看吧。”

窦雅采不知夏侯沅递过来的是何物,伸手接过那卷宗翻开一看,旋即恍然,原来是几张告示,那告示纸张泛黄,手指摩挲在上面,都能感觉到纸质有些脆脆的了,显然是放置的时间太久了,若不是在卷宗里封存得当少见日光,只怕早就碎成一片片的了,她挑了眉再一看那告示上的落款,上书丙辰二十年五月,果然是十年前的告示…

细看之下,才发现放在卷宗里的告示上都是当时所谓的人犯的画像,最前面的分别是瑞麒、卢氏、还有夏侯懿的,张张都是有名姓的,她摊开来一一仔细端详,发现瑞麒果然是个翩翩贵公子的模样,卢氏温柔可亲,模样也好看的很,待看到夏侯懿时,她愣了一下,简直难以把画像上眉清目秀的小公子跟夏侯懿联系起来,十五岁的夏侯懿,眉宇之间温润清雅的模样,一看便是养尊处优的小少爷。

而如今二十五岁的夏侯懿,俊美沉毅,气势沉郁,眉眼清寒凌冽,分明已与画像上的小公子判若两人了,可偏偏细细看去,还能看出相同的轮廓,但若是不将画像与他本人对比,是根本看不出他就是瑞麒的儿子,就是当年那个小公子的,而且就算与画像对比,也需要仔仔细细的看上一会儿,但是到底也不能完全确定的。

“怎么会这样呢?”

她百思不得其解…

夏侯懿抿唇一笑,低声答道:“遭逢巨变,那时节总要萎靡一阵子的,后来从军,每日操练辛苦的很,强撑了几个月,之后又大病一场,瘦的脱了形,后来好起来,那模样就跟从前不一样了,何况我一心谋划算计,每日都费尽心血,再不是从前那个吃喝不愁的小公子了,样貌自然是会变的。金梁和京墨,大抵也是这个样子,不过二人都比从前成熟些,倒是好看了。”15461846

俗语都说相由心生,自然容貌气势,也会随着心发生变化,他的整个人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容貌和从前判若两人,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他话中还带着轻笑,可她偏偏听着心疼,垂了眼眸,眼底淌过一丝幽光,手上动作不停,又翻看了几张,那金梁十几岁的时候是个粗眉大眼的孩子,只可惜前些时重伤不治就去了,她竟没能见上一面,也不知如今长成了个什么样子,京墨的样子倒是没怎么大变,不过是沉敛安静了些,眉眼也长开了一些。

其实,棋经案过去十年,早已无事,也不会有人再拿着这些画像来比对他们的容貌,如今夏侯懿贵为瑞王,即便有人觉得他们样貌与那些少年相似,又能如何呢?

当年是吴佑添亲自审理的案子,也是他亲自结案的,认定三个少年皆死了,若是凭空又冒出三个人来,他岂不是渎职欺君了吗?他必然是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的。

何况在所有人心里,那三个少年就是死的了,又何必再旧事重提,惹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呢?

所以,这个心竟是不必担的,事情过去十年,如今夏侯懿羽翼大成,且不说不会被人认出来,就是认出来,也总有法子可以处理的。

她的一颗心放下来,又细细的去瞧那告示上的画像,只觉得夏侯懿少年时的画像也很好看,慢慢的瞧着,嘴角竟起了笑意,又带着笑意看了半晌,眸光移开,落在一处,轻轻念出了声:“瑞琮?懿,你从前的名字也很好听啊…”

琮,是美玉,也是礼器。又不侯理谢。

在玉器中,琮是用来祭地的玉器。

《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当初得封瑞王,是你自己要求封这个瑞字的么?”

不然怎么会这样巧,刚去了旧日名姓没几年,又封了个瑞王,恰好是他本家姓氏。

夏侯懿眸光有柔柔的笑意:“琮字是我娘取的,她素来喜欢美玉,叫玉字又觉得太女气了些,便取了琮这个字,当年我问她为什么要给我取这个字时,她也是如你一般念了周礼里的这段话与我听,然后跟我说君子如玉,她希望我做个温润如玉的君子,于是就给我取了瑞琮,可惜从此之后,是不能再用的了。”

他也终究没能如卢氏所愿,做个谦谦君子,倒成了厮杀疆场的将军,待人更是冰冷寡淡。

窦雅采却笑起来,轻轻哼了一声:“不能用?说不一定以后还是有机会可以用的呀,再者说了,你自个儿取的名字也很好啊,懿者,美好也。林虑懿德,非礼不处。懿德高风,令人景仰,这名儿,倒是越取越好了!”

她轻声调笑起来,心里也存了缓和气氛的心思,她不希望说起这些事的时候,他心里还是沉甸甸的。

“当初确有这样的心思,倒是被你看穿了,”

他果然轻笑起来,眉眼间的寡淡散去不少,复又是噙着轻柔笑意的模样,当初与金梁京墨合计,说是要改名换姓的时候,他脑子里第一个浮现的字便是懿字,后来取了圣水国中少见的复姓夏侯,这便成就了他的新名字,“不过,当初得封瑞王,这个瑞字,倒是意料之外的,这是上官桀着礼部选的字,说是好预兆,自古以圭为瑞,我当时军功赫赫,自然也不能委屈了我,他也就准了这个字,说起来,倒也是误打误撞的给了我这个字,我当时自然没得话中,也就应下了,可见这个字还是跟我有缘的。”

窦雅采一笑,点点头,没再说话,只专心去看手里的卷宗,卷宗里的东西不少,她随意翻了翻,都是当年棋经案枉死的那些人的资料,卷宗分列的很细致,且大多金漆封条都被胡乱拆封了,窦雅采抬眸瞧了夏侯沅一眼,应该都是他看过了的。

“沅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