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要学,琴棋书画也要精通才是。母仪天下的女子,不能叫人挑出大错来。

只不过…

“若哪一日我真当了皇后,不再像现在这般同您说话,变得一本正经不苟言笑,您喜欢吗?”

“在外人跟前这样最好。关起门来你爱怎么样都行,朕都依着你。知薇,朕认识你这么久,没求过你什么事儿,眼下只求你这一桩,你能应允吗?”

真是阴险狡猾啊。这么紧紧地抱着她,态度又这么友善,甚至带了点恳求的味道,知薇哪里还好意思拒绝。仗着自己长得漂亮就乱放电,偏偏她还就吃这一套,不忍心叫他失望,只能闷闷应了下来,回头就把自个儿呕得半死。

所以上辈子看到的那些豪门媳妇儿,日子应该跟她一样吧。自己挑了什么样的男人,也就得想尽办法提升自我修养,努力配得上他才行。

皇帝见她点头心里高兴,便“开恩”道:“好,今日就先练半个时辰好了。”

知薇一听几乎厥倒,居然还是逃不过啊。

-------------

知薇被皇帝逼了几天后,手明显有点像不是自己的。

虽说已下定决心为他好好充实自己,为将来做个合格的皇后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人都有懒惰心理。比如说她今儿个早上临了三页帖子,吃过午饭后就很想开溜。

好歹要叫手休息一阵子啊。

字,不是一夜练成的。皇帝那一手惊为天人的字也是努力了许多年的结果,她一口吃不成的胖子,好歹不能叫手给废了。

这会儿她又羡慕起别的嫔妃来了,至少待在自己宫里,皇帝想找麻烦也没这个机会。养心殿有点待不下去了啊。

那一天皇帝下午招待蒙古来的小王子,两人忙着赛马射箭,一时管不住她。知薇抽了个空,赶紧溜回承乾宫去,决定待到明天早上再说。

说来也怪,宫里那些人就跟在她身上种了雷达跟踪器似的,每次她一踏进承乾宫,总有人会上门来坐客,教她连个午觉都歇不好。

不过这一回不是良妃宣妃之流,来的人倒叫知薇挺喜欢。

安阳公主带了两个伴儿过来,说好久没见她了,要来贺她晋位之喜。

知薇赶紧起身去迎,刚跳进正厅安阳也快步冲了进来。因走得太快一时没刹住车,差点就撞进她怀里。

知薇伸手扶住她,又打量后面来的两岁。一位她认得,是良妃的女儿安宁公主,另一位个子不高,是个萌萌的小正太,看着还不满三岁的样子。脸色还算好,只是神情有点厌厌的,显得不大高兴。

这人知薇没见过,但仔细一想就猜出是谁了。

那应该是慧嫔的儿子,二皇子殿下。

安阳跟个小大人似的,一站稳就开始给知薇做介绍。从妹妹介绍到弟弟,一伸手把二皇子抓了过来,冲知薇笑道:“他整日里哭鼻子,闷在屋子里不出来,我就带他到处走走。正巧到了你宫门前,听说你在里头,咱们便进来了。你不嫌我们吵吧?”

“哪能啊,你们一来,我这屋子里多热闹。”

二皇子一听对方说自己哭,吸了吸鼻子抗议:“我没有,乱说。”

他说话声音奶声奶气,带着很重的童音,话也说得不完整。长得随皇帝,姣好的面容上一双大而亮的眼睛,乌溜溜别提多可爱了。

知薇一见就喜欢上了,恨不得拉进来捏他两下脸。

二皇子见知薇直打量自己,便上前来认真地冲她行了个礼。话虽说得不溜,但那态度却十分谦恭,和他生母慧嫔那略闹腾的性子很不一样。

知薇觉得他更像皇帝,不仅是长相,气质也相似。

面对这个小几号的“凌越”,知薇讨厌不起来。再说她跟他母亲慧嫔也没有结过仇怨,甚至连话都没说过几句。如今她叫人害死,留下二皇子孤零零一个人活在宫里,想想就觉得可怜。

也不知这孩子有没有亲眼目睹自己母亲的死,心里会不会留下难以抹灭的阴影?

因同情二皇子,知薇搁在他身上的心思就更多一些。剩下安阳和安宁两个,安阳是个自来熟,本就跟知薇关系铁,这会儿腊梅又端了糕点上来,她馋虫一来便只顾着吃,压根没觉得自己被冷落了。

反倒是安宁,默默地坐在安阳下手,并不急于吃东西,只慢慢地喝着茶,冷眼旁观这一切。

她是个心智早熟的孩子,从小长在姐姐巨大的光环下,她已习惯被忽略被漠视,低调地躲在一旁,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悄悄观察着对方。

皇贵妃显然挺喜欢二皇子,一直用各种方法逗他说话儿,还亲自拿了果子给他吃。无论她这个弟弟说话是否有逻辑,语句是否连贯顺畅,她都极有耐心地同他交流,并未露出一丝的不耐烦。

看到这一幕,安宁一下子冒出了个想法。她觉得知薇在拉拢二皇子,并且有所图。

是个人都知道,二皇子的生母死了,如今虽还住在长春宫里,但显然皇帝很快便会为他安排一个养母。

宫里女人本就不多,这场地动过后更是少了一片。剩下的除了自己的母亲外也就宣妃身份尊贵些。

二皇子的生母生前是妃位,抚养他的身份绝不能低于这个。挑来挑去似乎也只有皇贵妃最合适了。

毕竟另两位贵妃都有子,不可能再抚养二皇子。

皇贵妃身份特殊经历复杂,安宁听母亲说过,那沈家早已败落,她在宫外一点靠山都没有。如今她虽受宠可也没有子嗣傍身,正是需要帮手的时候。

若这个时候将二皇子拉进承乾宫来,对她绝对是极大的助力。甭管她以后生不生儿子,先有一个儿子垫底,往后就不愁了。

所以安宁现在看知薇的所有举动,都觉得她带了深深的目的。想到这里她又有些恨姐姐,本来她们姐妹一道出来游园,好端端的非要去找二皇子。找便找了,竟还擅自做主将他带来了承乾宫。

这不是摆明了给皇贵妃机会嘛。

有时候安宁真不明白自己这个姐姐是怎么想的,她是天真呢还是蠢呢,怎么净做些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事儿呢?

她真是越想越生气,也越不是滋味儿,看其他几人的举动就愈发觉得讨厌。甚至连二皇子也讨厌上了。

这才多大点的孩子,已懂得趋炎附势,他娘才死没几天呢,就上赶着抱别人的粗大腿了。瞧他跟皇贵妃说笑得多开心,一扫之前阴郁的情绪,哪里跟刚死了娘似的。

难道这孩子已有了攀附皇贵妃的想法?

安宁心里大叫不妙。若他养到皇贵妃身边,立储的天平肯定会大大倾向他。子凭母贵,皇贵妃身份越过了她的母亲,二皇子就比自己弟弟更有竞争力。

更何况二皇子年纪还比三弟来得大呢。

想到这里,安宁心里跟打翻了热油似的,简直一刻也坐不下去。好容易熬到告辞出来,当下就急急往延禧宫赶,把个二皇子撇在了后头。

二皇子去了知薇那里一趟后,心情好了许多。母亲一夜之间没了,他既伤心又害怕,惶惶不可终日,生怕这厄运也会落到自己头上。

宫里孩子都早熟,外头百姓家的孩子在他这个年纪有些还没断奶,他却有意无意总听得乳母与底下宫女的窃窃私语,知道了宫里危机四伏的现状,虽还不大明白这里头的真实面目,但小小的他心灵上已有了对死亡的恐惧。

一直到今天来了知薇这里,这个看上去跟自己母亲差不多年纪的皇贵妃待他真的很好,不像旁人总爱“教育”他,要他这般那般,拿各种条条框框束缚他。她就这么笑眯眯看着自己,给他吃东西,和他说好玩的人和事儿,一点不摆架子,叫他没有压力。

二皇子一下子喜欢上了知薇。

知薇也喜欢二皇子,但根本不像安宁想的那样,是想把他拉拢到身边来当养子什么的。她现在对孩子这个事情还比较没有概念,也没有当母亲的觉悟,才刚跟皇帝好上,正处于恋爱蜜月期,好得蜜里调油似的,谁会想到孩子那种整天又哭又闹光吃不睡的可怕生物啊。

她逗二皇子,纯粹就是觉得他有意思,逗过也就忘了。

结果她忘了,有人却惦记上了。安宁回宫后把自己看到的同母妃一说,话里话外还带着不安与揪心。

良妃却显得很镇定,只安抚了女儿几句,便叫她去休息。待到安宁一走,瑞香便凑了过来,不无担忧道:“娘娘,这个事儿咱们得提早下手才是。”

良妃扯扯嘴角,皮笑肉不笑:“那你就派人往永和宫一趟,给宣贵妃透透风去。”

瑞香一愣,显然不明白。

“慌什么,这不还是没影儿的事嘛,咱们若自乱阵脚,岂不给人趁虚而入的机会。如今比咱们急的人是她,你得叫她知道,那才有意思。”

瑞香立马明白过来,宣贵妃最近跳脚得厉害,生生将皇贵妃看成了眼中盯。承乾宫那边一有什么动静,她就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若她知道皇贵妃有意拉拢二皇子,只怕真要跳得三丈高了。

三皇子毕竟还小,目前看起来威胁不大。倒是二皇子和宣贵妃生的大皇子相差不到一岁,自小就被拿来比较。

说来也是气人,大皇子这人木衲得很,老实是老实,就是看起来不够机灵。反倒是二皇子,天生一副从容淡定的模样,小小的人儿很是稳重识礼数,长得又跟皇帝特别像,小小年纪已是眉目俊朗,十分讨人喜欢。

宣贵妃一早就将他视作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哪里会容许他私底下给自己找皇贵妃这么个靠山。

这个消息一定要叫她知道,知道了才好玩儿。

瑞香同良妃对视一眼,彼此都笑了。

良妃就是想借刀杀人,自己躲在后面不出头,只看宣妃和沈知薇怎么闹。若她忍不住对二皇子下手,这可就热闹了。成了,她也跟着少一个对手,若不成宣妃的好日子也是到头了。

她一倒台大皇子就更没戏了。

反正不管怎么看,这都是一记好招,只要宣妃动手,她就总能坐收渔翁之利。

☆、第97章 梦魇

安阳带二皇子来承乾宫的事情,皇帝当天晚上就知道了。

他的几个孩子里,除了安阳一开始就跟知薇交好外,其他的几乎没见过她。皇帝也瞧不准知薇对他们的态度,听她谈起这个事儿,便问道:“怎么,孩子们没吵着你?”

“哪儿会吵呢。安阳性子最活泼,结果我那一碟子碗豆黄拿出来,她就只顾着吃了。安宁更是文静,从头到尾都没说几句话。倒是二皇子最有意思,小小的一团,却又少年老成,说话奶声奶气,偏偏一本正经,我都快叫他笑死了。”

皇帝那一颗心总算放了下来。虽然一早就知道知薇是个心善的,却还是怕她不待见几个孩子。事实上宫里的女人,除了自己的,没几个看得上别人生的孩子。尤其二皇子,如今年少失母,正是飘零孤苦的时候,更容易叫人欺负。

“你都同他说什么了?”

“就闲聊呗。先问他年纪、名字,还问他爱吃什么。皇上,我真觉得他跟你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这点皇帝不反对。

二皇子和大皇子不同,长得不像生母慧嫔。刚出娘抬的时候他头一眼瞧见,便觉得这孩子像他。连太后抱在手里,也说和他小的时候一模一样。

就因为如此,二皇子一出身就得了不少青眼儿。虽然他母妃那时候只是个嫔位,但他的各种待遇和大皇子并没有什么差别。

外头人都猜测他偏爱二皇子,有立储的意思。其实并不然。

皇帝在这上头比较公平,都不是嫡子,没什么可分高下的。加上太后有意无意地偏袒,才造成了那样的局面。他其实一直没想好立哪个为太子才好。

从前是没什么特殊的喜欢,觉得哪个都无所谓。孩子们还小,待大些再考虑不迟。现在却是有了别的想法,既有了知薇,那就该立她的孩子为储才是。

只是她这肚子…

皇帝苦笑摇头。

知薇见状以为他不同意自己的说法,便又道:“当真是很像。眉眼相似还是其次,关键是那气韵。我对着他的时候好几次恍神,就跟看到小几号的您似的。”

“什么想法,拿朕跟个奶娃娃比。”

“不是存心的,只是忍不住。小是小了点,说话做事很有您的味道,太叫人喜欢了。”

“朕当你这是爱屋及乌。”皇帝把她搂进怀里,“可不许有别的想法。”

知薇一愣:“您这是什么意思,醋吃得也太没道理了吧。那可是您的孩子,才三岁哪。”

才三岁就把她迷成这样,皇帝才不高兴呢。不过转念一想也觉得自己想太多,跟三岁的孩子置气,他果真也是糊涂了。

“这么说来,小二倒是挺讨你喜欢。”

“孩子嘛都可爱,像安阳也是,天真得要命。”

“那安宁呢?”

“话少了些,长得很漂亮,就是太安静。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和她搭话。”

“她自小就这样,话少,跟她母亲不大一样。”

“兴许长大点便好了。”

知薇一想到安宁,尤其是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心里总有点说不上来的感觉。看久了觉得胸口发闷。她想对方是肯定不喜欢自己的,所以亲近不起来也很正常。

两个人靠在一起沉默了片刻,皇帝突然开口道:“如今慧妃走了,小二的去向朕还没想好。”

知薇没听出他的弦外之音,还傻呼呼地帮他做分析:“您得找个人继续照顾他才行。我昨儿瞧他那样真是可怜。眼睛红红肿肿的,想是哭了好几天了。在我面前虽强自镇定,可到底还小,精神不是太好。”

“朕也想再找个人,只是这人不大好找。”

“要不送到太后那儿?”

这是皇帝一开始的想法,慧嫔一死,宫里能养小二的人屈指可数。知薇是目前最好的人选,可他担心她不愿意,勉强接下这个差事反倒弄得心情不好。方才听她似乎挺喜欢这孩子的样子,才暗示着说了几句,没想到她一点不接这茬,想来再喜欢也是不愿意的。

也是,她年纪轻轻正是好生养的时候,很快就能有自己的孩子,何必弄个似懂非懂的孩子来烦她心呢。

皇帝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接嘴道:“太后那儿朕也想过,正想过去同她商量一下。”

“我看二皇子是个安静的孩子,经此变故后更是懂事,太后虽然喜静,想来也不会被吵到的。二皇子有太后照应,以后会过得不错。”

“你倒想得挺深远的。”

“瞧着他觉得可怜,也替慧妃可惜,本来过得好好的。唉,皇上查不出来吗?”

皇帝没说话。这事儿确实有点棘手,目前还未查出端倪。宫里倾轧算计的事情不少,以往都没牵扯上人命。这一回是闹大了。

可既然敢把事情闹大,这人便有点本事。皇帝心里有怀疑的对象,可光有怀疑没用,定要有真凭实据才行。已是死了一个,总不能为了这个已死的,将还未死的通通冤枉死吧。

知薇就轻轻叹息一声:“二皇子太可怜了。”

“朕瞧着你母性大发,这还没当娘呢,就可怜上别人的孩子了。”

“总是您的孩子嘛,您刚刚也说了,我这是爱屋及乌。他又那么像您,逗起来当真好玩。就跟逗您似的。可您不好逗,逗也逗不赢。还是二皇子有意思。”

“朕瞧着你是在我这儿受了气,回头找孩子撒气是吧。”

“哪儿啊,不信您问安宁去,我昨儿对他们多好。”

“既喜欢,以后叫他常来你这儿坐坐。”

“那敢情好。我时常也要去寿康宫请安,还能经常见着他呢。”

皇帝看她那眉飞色舞的样子,又觉得她不像是不愿养孩子的模样。只是这事儿他主动提不合适,还是照现有的计划进来吧。养在太后处最省心,也可以少了后宫许多纷争。

太后那边也在琢磨这个事儿。她本来倒也不怎么想养二皇子。一来跟慧嫔不是太亲热,二来也真是嫌孩子太吵。

只是二皇子跟皇帝长得像,太后从前就挺喜欢他。又见他没了母亲失了靠山,担心他去了别人处受委屈。

于是接还是不接,太后有点犹豫。

正在这个时候,宣妃突然热络起来,见天儿地往她这里跑,说是侍候她陪她说话解闷儿,实则是透消息来了。

太后从她的话里听出点意思来了,觉得皇帝有可能真要把二皇子给皇贵妃养,心里就有些不痛快。

她的这个儿子,最近真是越来越偏袒知薇了。虽说他是皇帝,爱宠幸谁她这个当娘的也不好多管,可也没道理天天粘在一块儿,简直连一刻都分不开。

听说知薇名义上住承乾宫,实则却整天在养心殿晃。跟皇帝吃饭睡觉连洗澡都在一块儿,真是叫太后无话可说。

她上回怎么同知薇说来着,叫她别老霸着皇帝,看来是没把她的话放在心上。现在皇帝又要把二皇子搁她那儿去,那简直就是给她送助力去了。

若叫她有了儿子打底,以后腰板就挺得更直了。作为如今后宫名义最大的女人,太后竟也有了几分危机感。

于是原本摇摆不定的心一下子就定了下来,当即主动寻了皇帝过来,叫他把二皇子送自己这边来,她要亲自教养这孩子。

“慧妃既是没了,小二便更要好好教才是。若叫他一步踏错,往后可怎么得了。我这儿什么都不缺,你也不必担心,我是他亲祖母,断不会叫他受委屈。”

这样一来,二皇子挪窝的事儿就这么定下了。

宣妃喜气洋洋,总算能睡几天安稳觉了。

虽说给太后也不是最好的选择,可她也没办法直接弄死二皇子。

养在太后身边的孩子比起旁的来要矜贵几分,但也不见得就能越过她生的去。太后毕竟不是皇后,后宫皇子的尊卑按母亲来,太后是隔辈儿,大晋的规矩皇子养在她名下,也沾不了多少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