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小妾的亲戚,这个称呼,真的是很难听的。

那都不算正经亲戚。

现在好了,和杜柳没有关系了,大家都是在京城官员的太太,相互之间走动,也没有人说三道四了。

李太太对杜榆微微一笑,杜榆觉得这位李太太有些意思了。

能和人交好,总比和人交恶要好,这位李太太倒是个明白人。

肯定也知道他们家和杜柳家之间的关系,所以对杜榆也没有什么反感的。

大家能做到点头之交就很不错了。

康太太要招呼人,这缺了一个人打马吊,就把杜榆给拽了过去,杜榆看着这三缺一的样子,就笑着说道:“今天我的运道可是好的,一会儿看我大杀四方。”这另外三个人杜榆都认识,不是丈夫的同僚就是同年的家眷,大家相互之间开开玩笑,都很正常。

杜榆陪着玩了四圈,不赢不输,这就散了场,因为要开席了,康太太把孩子抱了出来,给大家伙儿看了看,长得虎头虎脑的,大家都给了不少见面礼,旁边的丫头托盘都满了。

吃完饭,还有歇息时间,杜榆和翰林院编修田大人的太太田太太坐在了一个角落里聊天。

这为田太太因为是填房,所以年纪比较亲。

看着和她年龄差不多的杜榆,这就每次去哪家吃酒席,都喜欢和杜榆在一起。

不过这位田太太人倒是不错,就是喜欢说些八卦。

而且对各家的一些私密的事儿,反而比杜榆清楚的多。

田太太常说,她了解这个,也是为了丈夫着想,多知道些这些事儿,到时候说不定对丈夫的仕途有帮助呢。

田太太也不是跟谁都说这些八卦,也是看人家是不是值得她说,嘴巴紧不紧。

所以杜榆因为年纪和她相仿,又在田太太的眼里是属于嘴巴紧的,就和杜榆很是说的开来。

每次见面,都能说些杜榆不知道的事儿。

比如现在,田太太对着那边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子说道:“那位,是威远侯夫人,看见没有,年纪轻吧。”

杜榆说道:“康家不是不喜欢跟这些功勋之家来往吗?”

康家是书香世家,清贵的很,很不喜欢这些靠着祖上功德混日子的人家。

田太太道:“不喜欢,有人上门了还不是要请人进来。总不能把人赶走吧。这里面其实还是有些亲戚关系的。你看那位威远侯夫人,是不是年纪特别小,其实啊,她跟我一样,不过是给人当填房。”

田太太对于自己是填房这个事儿,一点儿也不介意,拿出来就说。

杜榆心道,她也看出来了,这么年轻,就当了侯夫人,不是填房就说不过去了,除非是小小年纪丈夫就继承了爵位,但是威远侯杜榆还是听说过的,不是那么年轻的。

“她这个填房都是第二任了,威远侯的第三任妻子。”田太太说道:“威远侯的原配,就是康太太康家的姑太太。”

所以才有这个关系,杜榆小声说道:“既然是这个关系,还上门来?”

“她又不是第一任的填房,我跟你说,你才来京城不知道。当初啊,康家姑太太嫁过去了,也是贤惠的很,只不过这些人家都是面上光,内里就一团糟,现在我不方便跟你说,等一会儿咱们一起出去,我们坐一个马车上我慢慢跟你说。”

总不能在康家屋子里,还说的这么起劲儿。

杜榆点点头,田太太不会无缘无故的说这个,说不定和自己还有什么关联呢,她得仔细听听。

一会儿,第一个人开始告辞,其他的人也都陆陆续续告辞了。

杜榆和田太太自然是一起走了。

上了马车,田太太就继续刚刚没有说完的话题。

“现在可以说个痛快了,不说我这憋得不行,当初这位康姑太太嫁过去了,在怀胎的时候,那位威远侯的一位表妹就和他勾勾缠缠的,被康姑太太知道了,这一惊怒就早产了,但是孩子生下来不到一天,就没有保住,那位康姑太太身体也垮了,最后没过上一个月,人也跟着去了。

当初康老爷子知道了这个事儿,那真是急怒攻心,可惜当初威远侯家里有位姑娘在宫里受宠呢,康老爷子没法替自己的女儿报仇,后来还致仕了,那威远侯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就续娶了那位表妹。”

杜榆说道:“威远侯府这么做,岂不是直接和康家就断了亲了?”把人家的女儿都给弄死了,还娶了那个气死女儿的女人,这不是断亲的节奏是什么?

田太太说道:“可不是那个意思,因为那时候康老爷子已经致仕了,还被皇上给同意了,那时候是先帝爷的事儿啊,他们两家的关系算是彻底的完蛋了。”

第210章 点拨

“那续娶的威远侯夫人,这不风光了好多年了,还生儿育女,一点儿都没有什么事儿。

康家呢,直接就回到老家去了。这十几年都没有动静。后来呢,新帝登基,那以前威远侯府里的那位也没有个好下场,现在直接给送到皇家寺院去给先帝爷祈福念经去了。

康家这边呢,小一辈的,读书都读出来好几个,虽然都是在外地当官,可是现在不是出了一个在翰林院的吗?最巧的是,那位威远侯的表妹,好巧不巧的在一年前过世了,如今续娶的这位,就是你今天看到的这位,人家就打着是康家亲戚的名号上门来了。”

杜榆想到了,今年去避暑山庄的时候,皇上还把康远行给叫过去了,联系到威远侯家的做派,这是看着康家又要起来了,所以这又开始热乎起来了?

真是脸皮也够厚的,就凭着以前的恩怨,康家也不可能这样的就接纳这威远侯府吧。

杜榆问道:“威远侯府是不是现在处境艰难?”

田太太道:“不愧是咱俩贴心,这也看出来了,可不就是那样,听说,威远侯家的后宫的那一位,当初支持的不是咱们皇上,你说参与了这个事儿,能不被皇上厌恶吗?康老爷子当初可是当今皇上的先生呢,如今看着康家起来了,威远侯府不赶紧抓着这个救命稻草?”

“你别小看了今天的威远侯夫人,人家脸皮厚,也是一个本事,像我们这样的,绝对做不到人家那一步,明知道康家不待见她,还能过来谈笑风声,我看那女人不简单呢。要不然,也不能从娘家那么多姐妹中间杀出来,最后嫁给了威远侯,成了侯夫人。”

杜榆说道:“威远侯的爵位也是皇家给的,皇家想收回去,还不是就收回去了?”

“你说的对,所以威远侯府急了啊,怕康家的人找他们算账,这不就上门来了?我都能猜到那威远侯夫人说什么话了,无非是贬低她前一任,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到前一任头上去,这样,她还能为自己的子女铺路呢,毕竟上头还有一个是那位所生的儿子呢。把他给弄垮了,她儿子就有机会了。”

“这些功勋家族的人,就都是这个样,为了一个世袭的爵位,挣得是你死我活,所以我们不乐意把子女嫁到那样的人家家里去,不就是事情太糟心了吗?”

杜榆问道:“那当初康老太爷为啥把女儿许配给了威远侯?”

田太太说道:“还不是宫里的那位搞的鬼,不然谁乐意嫁到这种人家家里去啊。”

原来是这样,在皇权之下,什么都是浮云那。

杜榆要是女儿,是不是该考虑早早的给她定亲呢,免得被这皇家的人弄成个悲剧。

“你和康太太关系好,那女人说不定还会找上你呢。”

“不会吧,我家就那样,怎么会找上我?”杜榆忙说道。

“这还真说不定的事儿,另外有个事儿你还不知道吧,那位威远侯夫人一母同胞的妹子,当初可是在找新科进士呢。”田太太说道。

杜榆问道:“这女人家里竟然还打过我男人的主意?我怎么一点儿也不知道?”

竟然还有这样的事儿?她可是全程陪着自己的丈夫科举的,也没有听说这个事儿啊。

田太太笑道:“人家是跟我们家老田提过这个事儿呢,你当然不知道。你放心,你那位好夫君自然是没有答应的。”

“我呸!明知道对方是有妻子的人,还打这个主意,真是忒不要脸了,这一家子都是什么人那。”

有给丈夫送人当妾的,还有给丈夫提亲的,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要不是田太太今天跟自己说,自己还不知道呢。

田太太哈哈大笑,说道:“我就欣赏你这样性子的人!这才是真性情,那位威远侯夫人,她爹是工部侍郎,虽然说吧,平时没有什么重大的差事,可是今年夏天,护城河差点满了,这工部又开始被重用了,他家的庶女多,就想着能多结几门亲呢,也好有个助力。

这位威远侯夫人对她妹子很不错,所以就想着从寒门子弟中找找个年少有为的,这不,看着你家那位年纪轻,就是进士了还成了庶吉士,这不就有想法了?”

“再有想法,也不能打有妇之夫的人的主意啊,这都叫什么事儿啊。”杜榆真是郁闷了,这人都不知道脸面在哪里吗?

“只要你丈夫不动那个心思,就没有事儿,总不能牛不吃水强按头吧,反正该说的,我都说了,你自己注意就成了。他们不是和康家这边还有矛盾吗,其实这事儿也不算坏。”

杜榆知道田太太的意思,和康家的关系再亲近一些,或者说,把威远侯给弄下去?

但是他们家没有那个本事啊,田太太的话里还有几个意思?

田太太的话,不是无的放矢的,难道是想让大家联合起来,一起把威远侯给弄下去?

或者这是田大人让田太太转达的意思?

只是她家大表哥,连上折子的权利都没有啊。

不会是翰林院也有什么党派之争吧,田大人是想让大表哥站队?或者说是通过自己,给大表哥传达一个意思?

或许自己在大表哥面前说话的分量重,于是?

这还真是官场如战场,田太太嫁给了田大人,自然首要的是为田大人着想,不过他一个翰林院编修,也没有那个权利管这些事儿啊。

而田太太呢,回去后,就跟田大人说了,“该说的我也说了,老爷,剩下的你可别让我再跟人家说了,感觉我都成了个碎嘴婆子了。”

田大人道:“辛苦你了,以后不用你再这么办了。”

杜榆把田太太跟自己说的,告诉了大表哥,问道:“大表哥,这是什么意思啊,难道真的要你对付威远侯?”

胡鑫说道:“上次京城护城河水漫了,有人在造谣说是上天震怒了,隐射皇上治国不当,这事儿,我猜着和威远侯有关系。恐怕田大人是想告诉我,到时候朝廷就有大震动了,让我把握好机会。”

杜榆说道:“大表哥也不能上折子,就是有这个机会,也没有用啊,难道是翰林院里要有事情?”

“威远侯府这到底是在搞什么啊,这种事儿也能掺合进去,那不是找死吗?”

杜榆想到了一种可能,问大表哥,“大表哥,皇上还有几个兄弟?”

不会是有人想造反吧,这可真是在京城太危险了,到时候真的有人造反,那就得死人那。

胡鑫说道:“皇上还有三个兄弟,连田大人都知道了,这次无论谁想造反,都不会成功的,所以威远侯府确实是有可能被夺爵了,田大人的意思,我想,不过几天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你别担心,这段日子就在家里,不要出去了,恐怕得一段时间才能平息了。”

果然,第二天去了翰林院,翰林院里就有人要人签名一起状告齐王了。名目倒是很多,康远行是签了名的。

胡鑫想着田大人让他太太转交给自己的话,也在之后签了名。

这份折子就送到了皇上的面前。

皇上果然震怒,毕竟是翰林院这么多人一起状告的,能不重视吗?

齐王立刻被关押了起来,皇上让宗人府和大理寺一起审理。这下子把威远侯也给牵扯了。

杜榆听到这些消息,真是觉得好惊险,果然是别人的话,没有一句废话,这一下子大表哥也牵扯进去了。

田太太暗示的就是那个意思吧,让大表哥趁着这个机会来顺势而为?

或许田太太并没有那么好心,但是确实给他们提了个醒,少走了弯路和歧路。

康远行请胡鑫喝酒,康远行拍了胡鑫的肩膀,叹道:“早知道你这么爽快,我就也不瞒着你了。”说的是胡鑫主动签名的事儿。

“毕竟这事儿关系到一个家族的事儿,要是真的高不成,我一家子就完蛋了。没想到还真是能成了。”

在避暑行宫的时候,他就知道,皇上把他叫过去,绝对不是什么简单的恩宠,结果果然如此,皇上知道自家和威远侯家的恩怨,这次也是想除掉一些人呢。

他倒是不介意成为皇上的一把刀,毕竟他们读书也是为了皇上而为的。

胡鑫笑道:“恐怕远行兄以后就要到御史台了。”

康远行苦笑道:“到哪里都成,做这事儿的时候,我都有心理准备了。也多谢你这次支持我,好听的话,我也不多说了,咱们以后且看着吧。”官场上不可能一个人,这次他都准备好一个人承担了,皇上给了自己上折子的权利,不就是办这些难办的事儿的吗?

胡鑫道:“我这事儿还是田大人提醒我的。”

康远行一顿,“这么说,田大人是皇上的人了。”

胡鑫点点头,如果不是皇上的人,那么也不会知道的这么清楚,还过来点拨自己。

第211章 提点

“只不过田大人不想让别人知道,所以才托了他夫人转告。”

康远行点头,“我明白了,这事儿就是在我肚子里,不过你告诉我了,这对你有没有影响?”

胡鑫说道:“田大人知道我和你交好,恐怕也知道我会告诉你这事儿。”

康远行随后自嘲的笑道:“我现在已经是皇上的人了,知道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了。”

他如今真的是贴上了皇上重视的人的标签了。

所以田大人不在乎他知道不知道了。他是该荣幸呢,还是该如何?

果然当官不是那么好当的,以前祖父说起这个,他还不以为然,觉得读书读出来了,就能为朝廷

尽力,没想到啊,真的等自己进入了官场,才知道,这里面的水深着呢。

成为皇上的心腹,那就意味着只听皇上一个人的话,哪一派也不占。

而且目前他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他是皇上那边的人,所以没有人会拉他去哪一派了,都不放心呢。

不过,随后齐王就被圈禁了,然后被罚到先帝陵守陵去了,齐王的封号也没有了。

至于威远侯府,直接就夺了爵,威远侯被处死了,家下人等都被官卖,这可真是够狠的。直接从贵族成了奴隶了,而且还是官奴。

杜榆也没有等到那所谓的威远侯夫人上门,只是觉得这官场风云,真是变幻莫测,稍微不注意,就是万劫不复啊。

特别是这些贵勋之家,还和后宫牵扯上关系了,尤其的是风险大。

还是妥妥的当个保皇党才是最安全的,别的都风险大了,像什么从龙之功,更是风险大的不得了,也得亏现在皇上的皇子们年纪都小,皇上也正值壮年,不然到了皇上的晚年,这皇子们斗争激烈,一个不小心,就被拍死在沙滩上了。

杜榆有时候想,还不如当官呢,这当官的风险太大,不过随后又平静了,这世上的事儿,什么没有风险,就说种田,要是遇上天灾,那就是颗粒无收,弄得卖儿卖女的境界的也不是没有。

好歹当了官,能够免税,也能被人高看一等,子孙后代也比别人的起点要高一些。

那么多人都盼着做官呢,咱不能因为这一次的事儿,就悲春伤秋的,觉得当官各种不好,那是太脆弱了好不好?

她大表哥也不是纸糊的灯笼,随便一点儿风浪就给吹没有了,杜榆是相信大表哥的。

再说了,人的命天注定,有时候你没有运气,就是走路也会祸从天降,而有的人就是运气好,什么事儿都没有。

所以,怕个什么?该如何就如何。

而康远行随后就调到了皇上身边,成了御前行走。妥妥的天子近臣。

虽然才是个七品官,可是比那一般的三品官都要让人羡慕。

这样的官,升官也快,毕竟是能近距离的接近皇上,皇上对这个人就更了解,也更亲近,什么大事儿皇上也喜欢自己信任的人去办那。

有人说,真是看在康老太爷的面子上,有的也说,是因为这次的齐王事件,总之,不管怎么说,康家是被重用了,这一点很重要。

康府那边,每天都有很多人去拜访,热灶谁不喜欢去蹭一蹭?

就连杜榆这边,来拜访的人也多了起来。大概是听说她和康太太关系好,找不到别的门路上门去拜访,就婉转的托杜榆去说说。

弄得杜榆哭笑不得的。

而田大人则是单独找了胡鑫,笑着对胡鑫说道:“这次,你什么功劳也没有得到,会不会心里不平衡?”

胡鑫说道:“大人,这没有什么平衡不平衡的,我在那上面签字,也是因为大人的提醒,不是为了要什么功德的。而且那个时候,我既然猜到了那个意思,是绝对会签名的。”

皇上本人都想扳倒齐王,他不过是顺势而为,根本就没有想趁着这个机会,能得到一官半职的。

“我很喜欢现在在翰林院的差事,三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那时候,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这也是胡鑫的真实想法。田大人笑道:“那就好。我还怕你死活不签,实话跟你说,这次没有签名的庶吉士,散馆后,差事都不会太好。”田大人说出了这其中的最大的原因,也是田大人婉转提醒胡鑫的真实意图。

“恕我冒昧,我能问一下大人吗?为什么要提醒我?”胡鑫就搞不明白了,他平时也没有被田大人看中过啊,这次为什么?

田大人笑了,淡淡的说道:“因为你太太和我太太能说得到一块儿去啊。”

胡鑫知道这个理由不过是个笑话,所以根本不信,田大人见胡鑫不信,就说道:“有时候,说真话了,反而人不信,既然不信,那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田大人两手一摊。

胡鑫觉得自己真是够傻的,田大人怎么做,想要如何做,这真不是自己问的出来的,他说是因为他太太和表妹的关系,那就是因为这个关系吧。

刨根问底,也没有什么好处。

他还是老老实实的在翰林院干活儿吧。

田大人摇头笑了笑,要说理由,他还真说不出来,或许是看这个胡鑫觉得顺眼,或许是他平时干活儿也利索,学东西也快?